书城传记艾森豪威尔传
1606400000064

第64章 重生(2)

他的思想仍然年轻。6月下旬,他在给怀特曼口授一封信时,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怀疑,像我这样年纪的人,是否能够改变他的思想和说话的习惯。”接着,他要求她删去这句话,并解释道:“他曾有意识地改变自己说话的习惯。他从小就是脑子转得比嘴快,这使得他会‘口不择言’,可能会话说得不完整。由于这些年来碰到的‘困难’,他说自己对外人说话前,都会思考再三。”

在日内瓦举行的外长会议陷入僵局后休会。核禁试会谈也遭遇同样的结局。如果艾森豪威尔想利用任期的最后一年半时间来推动和平事业,他只能直接与赫鲁晓夫对话。这正中赫鲁晓夫下怀。实际上,他曾多次暗示,自己愿意访问美国,然后邀请艾森豪威尔访问莫斯科。

这个主意引起了艾森豪威尔的兴趣。美国国内政治实际上趋于停顿状态,因为所有政治家都在全力准备1960年的选举;艾森豪威尔与国会之间唯一的重大问题就是预算。

7月10日,艾森豪威尔告诉赫脱、狄龙和古德帕斯特,如果日内瓦外长会议(计划于三天后复会)取得某些进展,他将邀请赫鲁晓夫在出席联合国会议后访问美国。他说,然后他将在10月份访问莫斯科,随后飞往印度。

艾森豪威尔解释道,他觉得与赫鲁晓夫展开对话可能有所好处。他还说,和赫鲁晓夫对话“会对一件事情有好处。如果赫鲁晓夫威胁发动战争或动用武力,他就会立即接受挑战,请对手定下开战的日期”。

7月22日,赫鲁晓夫作出回应。他愿意进行一次为期十天的访问,认真看看美国。这个消息引起了各位冷战斗士的一片喧哗。例如,威廉·巴克利想把红色染料倒入哈得逊河,这样当赫鲁晓夫进入纽约港时,他会看到一条“血河”。记者们也充满了敌意。8月12日在葛底斯堡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有人问艾森豪威尔,他想请赫鲁晓夫在美国看什么。怀特曼把艾森豪威尔的回答看做是“献给美国的一支情歌”。

艾森豪威尔答道:“我想让他看这些东西:美国人居住的精致、小巧或朴实的房子,与我们送往莫斯科的所谓‘样板房’并没有两样。”他想请赫鲁晓夫参观莱维敦,“这是完全由工人所居住的一座城镇……我想请他坐直升机,在华盛顿特区飞一圈,看看四周数不清的房屋。它们朴实、精致、舒适。”他还说:“我想请他前往我出生的小城,亲眼看一看……并让他们告诉他,我辛勤劳动,一直干到21岁。我能让他看证据。我希望他能看到这一切。”艾森豪威尔强调,最重要的是“我想让他看到幸福、自由的美国人民。他们在绝不侵犯他人权利的范围内做着自己选择的工作。”

艾森豪威尔没有告诉记者,但他私下却说过,他想请赫鲁晓夫看看自己的好运气。古德帕斯特写道:“总统认为,他可能会设法向赫鲁晓夫展示自己的历史地位,并指出,如果赫鲁晓夫想通过改善国际大环境来获得这样的地位,他必定能取得某些成就。”艾森豪威尔想强调自己8个月后就会卸任,而赫鲁晓夫还会在位许多年。他觉得自己必须发出这样的呼吁,目的只是为了“安抚自己的良知”。

可想而知,戴高乐和阿登纳都很担心,麦克米伦也差不多。一想到艾森豪威尔和赫鲁晓夫打交道,他们就很惊慌。为了让他们放心,也为了试一下美国最新研制的“空军一号”,更为了怀旧,艾森豪威尔决定在赫鲁晓夫9月15日抵达美国前访问这三个西方国家的首都。

8月26日凌晨3时20分,艾克首次登上“空军一号”。玛米早就起身给他送行(有人劝她一同前往,但她不喜欢过多的飞行)。他带她看了机舱。飞机上的一切使他眼花缭乱,但她却觉得很无趣。首次乘坐喷气式飞机的艾克觉得这是一次“令人兴奋的经历”。艾森豪威尔原本怀疑自己任期剩下的时间用于周游世界是否明智,但当这架大型喷气式飞机“安静地、毫不费力地加速并且高速爬升时”,原先的怀疑烟消云散。他着了迷。

在波恩,阿登纳承诺德国将进一步加强武装。艾森豪威尔说自己希望如此,并说他期待着某一天德国能向北约派出足够多的部队,从而能让美国削减驻欧洲地面部队。大吃一惊的阿登纳请求艾森豪威尔不要谈论这种可能性。

在伦敦,艾森豪威尔与麦克米伦举行了会谈。他们唯一的分歧出在核禁试谈判。麦克米伦希望实现全面核禁试,就算没有可检验的核查系统也愿意接受。而艾森豪威尔只是希望停止大气层内的核试验。

在巴黎,艾森豪威尔在与戴高乐的会谈中表示,他不能支持在阿尔及利亚的法国人。戴高乐想重谈美英法三国共同管理世界,但没有成果。艾森豪威尔千方百计想重提欧洲防务共同体或全欧军队的构想。艾森豪威尔总统提醒戴高乐,早在1952年,他“为了欧洲防务共同体而发誓、祈祷甚至几乎哭泣,终于启动了共同体的建设,但是法国议会否决它后,再无下文。”戴高乐能不能重新审视一下防务共同体呢?

戴高乐说:“不能。”他高傲地宣称:“军队只有保卫自己的祖国,才会有士气。”艾森豪威尔气得脸色发白。他提醒戴高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我们许多人在别国领土上战斗,那时我们的士气似乎很高。”

战争是他重点关注的问题。这些商谈并没有产生什么结果,但这次旅行极大地激励了艾森豪威尔,因为它使艾克想起许多美好的回忆,并且证明他在西欧非常受欢迎。他从机场乘车前往美驻波恩大使馆的二十英里路上,道路两边挤满了欢呼的人群。对艾森豪威尔来说,接受不久前被他征服的民众的欢呼,是一次感人的经历。艾森豪威尔告诉阿登纳,这“令人吃惊”;总理表示同意。

在巴黎,民众们显得有些过于热情。从机场到市里,一路上人潮涌动。戴高乐和艾森豪威尔坐在敞篷汽车里,对着狂热的人群挥手。艾森豪威尔问戴高乐:“有多少人?”戴高乐告诉他:“至少有一百万。”深受感动的艾森豪威尔说道:“我原本以为有五十万就不错了。”

虽然艾森豪威尔担心在伦敦会出现最差的情况,但事实上那里的情况最好。有人提醒他可能会受到冷遇,因为英国人绝不会在苏伊士运河事件上宽恕他。此外,麦克米伦并非大肆宣传艾克这次来访,因为双方的会谈是非正式的,而且艾森豪威尔还暂定在圣诞节期间对英国再做一次正式访问。

但是,当车队迎着降临的夜色从机场驶向市内时,英国民众开始上街欢迎在他们心目中占有特殊地位的人。数万、数十万的人走上了街头。人群越来越稠密,麦克米伦不断说:“真的想不到,我真的想不到会这样。”当他们来到艾森豪威尔战时的司令部格罗夫纳广场时,麦克米伦告诉他:“12月份的国事访问不用再进行了。此后,任何活动都不会有今天这样的热烈场面。”

艾森豪威尔主持了一场晚宴,招待他二次大战中的战友。他拜访了王室,在契克斯庄园过了个周末(啊,那些美好的回忆)。他在卡尔齐恩城堡逗留了数天,这是苏格兰人民赠予他终生享用的礼物。他的那帮朋友乘飞机来打桥牌。

伦敦为艾森豪威尔此行的高潮作出了恰如其分的安排。艾森豪威尔与麦克米伦一起在电视上发表了即兴谈话。艾森豪威尔谈到,英美需要更多的文化交流,并再次表示英国人民总是能让他展现自己最优秀的一面。他转身对着麦克米伦,极其诚恳地说道:“我相信,从长远来说,在促进和平方面,人民会比我们的政府做得更多。实际上人民对于和平是如此地渴望,因此我觉得某一天政府最好能够主动让贤,让人民来主导这一切。”

这就是他此次出访的精神。本着这种精神,他虽然颇有怨言,但仍同意赫鲁晓夫来访;本着这种精神,他将在剩下的时间中继续工作。

9月7日,艾森豪威尔返回美国。一周之后,赫鲁晓夫抵美,进行为期两天的访问。他参加了一系列会谈与宴会,并乘坐直升机俯瞰了华盛顿。赫鲁晓夫送给艾森豪威尔一个“月球卫星2号”的模型作为礼物。艾森豪威尔一开始觉得这件礼物带点炫耀的成分,但后来又认为“很可能那个人(赫鲁晓夫)是完全真诚的。”在会谈的开幕词中,赫鲁晓夫提出了最基本的观点,一个每个人都承认,但又不愿意将其作为政策基础去执行的观点。赫鲁晓夫说,我们不要战争;我们相信大家都知道这一点。艾森豪威尔说,的确如此,同归于尽绝对不是出路。说完这些话后,他们真的没有什么可以讨论的话题了,因为在所有重大问题上——柏林与台湾的地位、苏联(和美国)对中东事务的干预、裁军问题——双方都采取了绝不退让的立场。

艾森豪威尔主要想唤起赫鲁晓夫的历史责任感,以便在核禁试等方面取得一些进展。他对共和党领袖们说,他想在“离任前尽个人最大努力来劝说苏联领导人。过去七年中,除了《奥地利和约》之外,我们毫无成就。”他设法私下向赫鲁晓夫说明了这一想法;赫鲁晓夫彬彬有礼地接受了这一建议,但又说,这需要双方一起行动以实现妥协。第二天上午,赫鲁晓夫坐飞机周游美国。艾森豪威尔指定卡伯特·洛奇陪同。赫鲁晓夫的行程是最轰动的新闻事件,因此受到广泛报道。全世界的记者都追随在他身边,记下他的喜悦与愤怒,他的即兴发言,他的威胁与恭维,满足他成为头版新闻的愿望。

9月18日是个亮点。那一天,赫鲁晓夫在联大发展演说。他对自己的演说引以为豪。在华盛顿时,他拍着自己的口袋对艾森豪威尔说:“这里装着我的讲稿,你们现在看不到它。”因此,艾森豪威尔对赫鲁晓夫的突然袭击毫无准备。他呼吁各国在接下来四年中销毁一切武器,不管是核武器还是常规武器,而不附带任何核查或监督条款。如果西方对这样激进的解决办法表示同意,他愿意继续研究陷入僵局之中的核禁试问题。他说,这个问题“很严重,亟需得到解决”。

9月25日,赫鲁晓夫返回华盛顿。他和艾森豪威尔乘坐直升机前往戴维营,进行为期两天的会谈。

他们就第二次世界大战进行了一次长谈。赫鲁晓夫向艾森豪威尔保证:“你的老朋友朱可夫一切安好。不要为他担心。他正在乌克兰钓鱼。像其他所有将军一样,他可能正在写回忆录。”然后赫鲁晓夫开始谈到艾森豪威尔希望他谈的美国住宅和汽车。但令艾森豪威尔倍感失望的是,赫鲁晓夫说他对此印象不深。实际上,他对所有的浪费感到吃惊。他说,大量的汽车只代替时间、金钱和精力上的浪费。艾森豪威尔说,那他肯定对美国的公路系统有深刻印象。赫鲁晓夫说,不,自己的国家基本用不着这样的公路,因为苏联人民都住得很近,不需要汽车,也很少搬家。他说,美国人民“似乎不喜欢他们居住的地方,总是想搬往别的地方”。赫鲁晓夫还说,与苏联的公寓楼相比,所有这些房子在建造、供热、维护和周边环境方面的费用更高。

唯一一个积极迹象,就是赫鲁晓夫愿意撤销在柏林问题上的最后期限或最后通牒。在此基础上,两国领导人暂时同意当年5月在巴黎举行首脑会谈。会谈结束后,艾森豪威尔将携妻儿、儿媳和孙儿女们访问苏联。

1960年这一年,艾森豪威尔一如既往,花费了许多时间与精力,利用自己的威望来减少开支。他取得的成功超过了前任总统。1958年经济出现衰退,政府出现了120亿美元的赤字,但在1959年,财政收入增加近100亿美元。随着经济的复苏,政府投入资金,实施了反衰退措施。在1959财年中,艾森豪威尔削减了近40亿美元的联邦政府开支。结果政府盈余10亿美元,1960年的盈余可望达到40亿美元。

像往常一样,最难削减的就是国防开支。三军将领一心要走在科技革命的前沿,同时还想拥有最大的核武库、最好的运载系统、全世界最强的海军和常规空军,以及一支庞大的、具有机动能力的常备陆军。军方及其众多的支持者在表明自己的立场时非常雄辩。

总统并不反对新思想。两年前,在苏联发射人造卫星时,他曾坚持轰炸机仍然是最好的运载系统。但从那时起,火箭技术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使他改变了原有看法。但是,他最感苦恼的,是空军想两者兼得,既想拨款研制B-70新型轰炸机,又想继续制造洲际弹道导弹。艾森豪威尔说,他“非常怀疑”研制任何新型轰炸机的必要性。“如果导弹能够发挥作用,就不需要用到这类飞机。”他说,自己希望空军将领能够下定决心,并说(当时他想必是满脸笑容):“我开始觉得空军并不关心节约国防开支的问题。”

麦克尔罗伊说,国防部想出钱研制B-70,因为它代表了最新的工艺水平,对民用航空有好处。艾森豪威尔尖锐地指出,他不想看到我们把军队的钱投入到发展民用航空的计划中去。他“反感”这样的想法。但是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全体成员跳出来,要求他给B-70拨款。特文宁说,空军计划派B-70飞往苏联,“去寻找并击毁铁路上的机动型洲际弹道导弹。”艾森豪威尔嗤之以鼻。“如果他们这样想,那肯定是疯了。”他解释道:“我们不想搜索洲际弹道导弹的流动基地,只想袭击大型工业和控制综合企业。”

当艾森豪威尔与参联会举行会议时,参谋长们也要求总统给B-70拨款。空军参谋长托马斯·怀特将军说,空军要的无非是研发资金。他提醒艾森豪威尔,“我们将从拥有不同攻击系统中得到好处。”艾森豪威尔答道,“十年内,两国的导弹能力将足以相互摧毁许多次。”他认为,“我们正以不同的方式全力做同一件事件。”怀特答道:“这是世界上正在研制中的最后一种飞机。”他几乎是在恳求艾森豪威尔,希望计划中能够保留这一项目。但艾森豪威尔“回顾了那些超越时代的武器,认为我们在导弹时代谈论轰炸机无异于在火药时代谈论弓箭”。他拒绝支持B-70轰炸机。

艾森豪威尔想削减的另一项开支是美国对北约的援助。11月中旬,他告诉国防部,自己想从欧洲撤回部分空军和地面部队。艾森豪威尔说,美国在欧洲有6个师,“我们决不会永久地让它们驻守在那里。”让部队守在欧洲的唯一理由,就是“只要有人建议撤走这些部队,北约盟国就会激动不已”。他还质疑美国为什么要让第六舰队留在地中海。那个地区是英法的职责范围。一旦爆发战争,美国海军将四面受敌。艾森豪威尔说,对于这一地区,自己与杜勒斯一直存在严重分歧。杜勒斯“对于缩减这些部队的问题非常在意”。艾森豪威尔的反应是,撤出美军,美国就能迫使欧洲人在防务上自力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