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舆论现象与民意的地位
16375800000001

第1章 正文(1)

同学们好!今天非常高兴向大家介绍我的舆论学研究成果,同时和同学们交流,希望大家对讲的内容多提意见和问题。

我今天要讲的是关于舆论现象和民意的社会地位及作用问题。我个人认为,在整个社会中,我们常遇到的是两种现象,一是经济现象,即人们每天的物质生活及其方式;二是语言交流现象,对各种问题表达或听取各种意见。口头的意见表达呈现出社会显意识状态,无论政治生活还是经济生活,都和舆论交织在一起。当社会出现尖锐矛盾的时候,社会舆论就会强烈地爆发出来。

民意的历史动力与舆论基因

舆论每时每刻都在我们身边发生。不久前在重庆发生了出租车的罢运事件,全市的几千辆出租车突然停止运行,司机在各个街口、广场以及市政府的门前集结,向政府提出自己的诉求。究其深层原因,是他们的经济要求及正当利益长期得不到维护,不能不聚结一起抗争。由于出租车停运,导致公交车运营的紧张,重庆市的老百姓怨声载道,反映了重庆的民意。当地政府在民意的压力下,马上和出租车司机的代表协商,最后圆满地解决了出租车聚众罢运事件。

社会的进步是生产力推动的结果,进步意识形态的指导也发挥巨大的作用,但民意的制约和潜在的社会舆论规律成为社会进步的直接动力。民意是人民群众这一历史动力的外在形式。民意如何作用于生产力、社会关系和政治制度,促成重大的社会变革,一直是我关注和研究的对象。我发现,舆论是社会发展的“掘进机”,成为历史前进的“第一推力。”

首先,我要讲的是舆论的内涵和本质,讨论一下舆论的基因问题。要认识舆论现象,需要掌握舆论概念的内涵。我给舆论下的定义是这样的:所谓舆论,狭义上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表达多数人共同知觉的一致意见,我的定义强调“一定范围”,是因为舆论有多种多样,不同舆论分布的空间不一样。一所大学的舆论和整个北京市、全国的舆论差别很大,同学校中一个班级的舆论差别就更大了,所以舆论包括民意、众意和群体舆论。“一定范围”揭示的是舆论这一定义的“外延”,是指各种量级舆论的共性,适用于所有范围发生和传播的舆论。“多数人的一致意见”是舆论的内涵,主要指舆论是什么,揭示舆论的基本属性。我的定义还指出了舆论的本质,即它是一种“共同知觉”,或说“集合意识”,消除了若干意见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