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40位世界著名参谋长
16816100000007

第7章 “施利芬计划”的制定者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军总参谋长施利芬

阿尔弗雷德·冯·施利芬(1833-1913年)是德国著名军事家,德国“施利芬计划”的鼓吹者和制定者之一。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从事参谋部工作,职位也达到这一领域的顶峰——总参谋长。

献身德国军事的振兴

施利芬于1833年2月28日出生于柏林一个贵族家庭,父亲是陆军军官。施利芬早年一度在柏林大学攻读法律,后转入军事院校学习,1853年毕业后加入普鲁士军队。1858年施利芬入德国陆军军官大学继续深造,毕业后在陆军近卫军第1骑兵团任职,1865年调入普鲁士参谋本部。此后,参加了1866年的普奥战争和1870-1871年的普法战争,除一度调任波茨坦近卫军骑兵团团长外,几乎毕生都在参谋本部任职。1884年任总参谋部处长,1888年晋升为军需总监,1891年任总参谋长。他担任总参谋长15年,1905年退休后,仍继续对总参谋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1911年被授予元帅军衔。1913年1月4日,施利芬于柏林去世,享年80岁。

施利芬几乎把毕生精力全部献给了德国军事的振兴。他任总参谋长期间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对德国军队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但他最引人注目的地方还是在军事学术研究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先后有多部关于军事理论和战争史方面的著作,如《现代战争》、《统帅》、《坎尼战》、《克尼格莱茨战役》等问世。这些著作对德国军事理论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1905年提出的著名的“施利芬计划”,在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都被德国奉为经典。

杰出的军事思想家

应该说,施利芬作为一个军事思想家或许比作为参谋长更加著名。他是克劳塞维茨的忠实信徒,而克劳塞维茨的许多军事原则又来源于拿破仑的军事实践。他的前任和老师老毛奇元帅也把克劳塞维茨的军事原则奉为圭臬。

施利芬继承的正是这种拿破仑—毛奇战略。这一战略原则的精华在于战争中不仅要击败敌军而且要消灭他们,认为要达到这个目的,就不仅要进攻敌人的正面阵地,而且还要进攻其两翼,可能的话还要进攻其后方,以迫使敌人在多条战线作战。施利芬根据这一原则反观德国,认识到德国四面受敌,而敌人联合的力量远远超出自己的国家,因而提出速决战的思想。这一思想被称为施利芬理论。他的这一思想从他的一些著述中反映出来,《坎尼战》是其中的代表之作。

综观《坎尼战》和其他著述,可以看出施利芬所强调的战略战术原则是:战争应是短期闪击战;进攻是最好的防御手段;实施总决战。这一构想,在施利芬的“闪击战”学说中得到全面论证和发展,并在1910年总参谋部的训令中被正式肯定下来。

“施利芬计划”

施利芬的主要军事思想即正面牵制,翼侧进攻,展开总体决战。在实践中的集中运用和具体体现就是“施利芬计划”。

这一计划的核心是:德军通过广阔的比利时平原侵入法国,留下10个师和一些零散部队监视俄国。其主力“直接攻击法军侧翼,指向梅齐埃尔、雷特尔、拉菲雷各要塞,并渡过瓦兹河直捣法军阵地后方”。他把7个军团的兵力集中在克里费里尔德—莫尔豪森一线,以提昂费里—梅兹为中心,在梅兹以北部署5个军团,在梅兹以南设2个军团。前者共有35个半军,支援力量有7个骑兵师,16个后备旅和6个补充师。后者共有5个军,支援他们的有3个骑兵师。按计划这些军队将以斜行序列前进,以梅兹为枢纽,左翼预计最先与法军主力发生接触,并且拖住它;如若可能,就向后撤退,引诱敌人向莱茵河前进,同时右翼通过比利时从西南方绕过巴黎,然后再向东前进,打击法军的背后,使之向德国和瑞士边界溃散。为使右翼有足够强大的兵力,他又决定从左翼抽调2个军来增援右翼。这就是施利芬计划的大致内容。

这个计划如果得以实现,德国无疑将夺得胜利。德军左翼退守莱茵河,完成包围巴黎后东进的德军则从背后打击法军,法国要塞的大炮只能面对德国,不能转过来对付从背后进攻的德军,法军由此将处于腹背受敌的状况。施利芬在计划中还估计到一支10万人的英国远征军可能同法国协同作战,对此,他提前作了相应防备。如此,战争前一切在按施利芬的思路发展。

战争发动后,他的继任人小毛奇改变了这一计划。他不去加强右翼,而是减少右翼实力的1/3,在左翼增加了8个师。这种情况使施利芬计划中的轮转运动无法实施。施利芬对东线的估计也不尽正确,战争开始时,东线俄军就应法军请求,在没有完成充分动员的情况下发动强大攻势,给德国造成很大压力,德国政府起用老帅兴登堡才稳住了东线战局。施利芬在战争爆发的前一年已经故去,所以这一切他都未能看到。施利芬越到晚年越迷恋自己的计划,据说临终前,这位伟大的军事家还在梦呓中说:“战争一定会来……要加强我的右翼。”

“施利芬计划”的一些精神要旨在东线战事中却得到体现,兴登堡指挥的坦能堡之战一直被公认为是一场“超坎尼”之役,而德军对华沙-托安一线发动的进攻,也是以施利芬的思想为基础的,这场战役是整个战争中计划得最好的战役。战役的胜利也从一个侧面证明施利芬的军事思想是经得起检验的。

加强军队建设

施利芬在任总参谋长期间,对德国军队建设也做出了贡献。他注重把科技成果运用于作战,希盼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助于他的“施利芬计划”的实现。他特别重视机关枪和速射炮的作用,认为利用这些新武器可以守住正面,让大量兵力向敌军的翼侧和后方出击。他根据时代科技的发展,主张建立机动的重炮兵。他还进一步研究了铁路在军事上的运用,亲自组建了铁路工程部队和航空兵等新兵种,并改进了铁路、公路运输,发展了通信系统。他还对总参谋部进行了改组,加强了对总参谋部人员的战役训练。这些措施,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使德国军队建设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施利芬怀着为现实服务的目的,从军事史中找出若干适当的范例,赋予新的时代生命力。他的著作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军事史,而是利用历史上的战例来支撑他的战略原则。施利芬退休后,德皇任命小毛奇为参谋总长,继承他的对法作战计划。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陆军统帅背离了“施利芬计划”的实质,结果付出了极为惨痛的代价。

施利芬的军事思想在德国及世界军事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而“施利芬计划”更是任何一个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人所不可忽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