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明治时期参谋本部长山县有朋
在日本幕府末期和明治、大正时期,有一位积极改革军制、推动明治政府走向军国主义道路的军政巨头,这就是日军参谋本部长、首相山县有朋(1838-1922年)。
自幼喜爱武道
山县有朋幼名辰之助,后曾改为小助、小辅等,明治维新后称有朋。雅号也很多,如素狂、含雪等。他于1838年6月14日出生在日本长州藩城川岛庄的一个下级武士家庭。5岁时丧母。父有稔国学造诣颇深。山县有朋自幼喜爱武道并受到较好的教育。后来曾把“我是一个武夫”作为座右铭。
1853年,任明伦馆役卒,不久转入代官所担任监察员随从。此时,他已取得剑术和柔道教师的资格。后来,为了学习枪法,还曾拜当时颇有声望的枪术家冈部半藏为师,并逐渐有了名气。
1858年6月,他受长州藩派遣与伊藤博文6人一同进京观察形势,这是他走上政治舞台的开端。在京期间,他主动访问了久坂玄瑞、梁川星严等著名的攘夷人士,受到尊攘思想的影响。同年回藩后,又经久坂玄瑞介绍进入吉田松阴创办的松下村塾。
“松下村塾乃孵化颠覆德川幕府之卵的保育场,点燃维新革命天火之圣坛”。在这里,山县有朋受到吉田松阴及许多进步人士的深刻影响,很快成为一名决心以武力实现讨幕维新、抗御外强、保卫日本民族独立的进步人士。
1863年12月,山县有朋任奇兵队军监和坛浦支营司令。翌年8年,发生英、法、美、荷四国联合舰队炮击长州藩的事件。山县有朋亲自率兵竭力抗敌,成为当时武力攘夷的先锋。战斗中,敌舰向长州藩炮台猛烈轰击。由于武器落后等原因,长州军惨败,山县有朋也身中数弹,右腕及腹部左右两侧都负了伤。沉痛的失败教训,是促成山县有朋后来坚决主张进行军事改革的重要原因之一。
1868年初,“戊辰战争”爆发。这次战争是明治新政府军队和江户德川幕府军队的一次生死存亡的战争,它直接关系到讨幕维新运动的成败。山县有朋深知这次革命性的战争的重要性。他亲自率军参加战斗,先后占领了长冈城、若松城等重要战地,直到战争胜利结束。由于他战功卓著,同年被授予世代享禄600石的待遇。
矢志军事改革
1869年6月,山县有朋为考察西方的军事,与西乡从道等人一起由长崎出发前往欧洲,认真考察研究了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兵制兵器。“这次欧洲考察,高度的西洋文明给予山县以巨大的冲击”,使他清楚地认识到“欲完成维新之大业,必须打破列藩割据之弊,实行中央集权,巩固政府基础。而欲实行中央集权,巩固政府基础,就必须建设帝国陆军,统全国兵权于中央”。
1870年8月,山县有朋结束考察,经美国回国后任兵部少辅。翌年,升任兵部大辅,以后又升任陆军大辅、陆军卿等职,掌握着明治政府军队的大权,这为他进行军事改革提供了有利条件。
山县有朋在军事改革中,认真吸取西方国家的经验,博采众长。从1870年起,统一日本军制,全国陆军采用法国式的,海军采用英国式的体制。1871年,组建第一支具有近代意义的由明治政府亲自指挥调动的“御亲兵”(近卫军),同年还颁布军人“读法”七条;1872年,废除兵部省,按照欧美强国陆海军分离的方式,分别成立了陆军省和海军省。在山县有朋的主张下,颁布了《征兵令》,从根本上废除了封建军制,建立了近代军制。1873年,又改革军事教育,制定了《兵学察规则》,培养军事人才;建立陆军省管理的各级军事机构,于1871年在全国设置东京、大阪、镇西、东北四镇台(相当于今天的军区);1873年,又把原来的四镇台扩大为六个军管区。
1875年,山县有朋建议设置炮台和发布《废刀令》,进一步剥夺了封建武士的军事特权。可见,他对军制改革的内容是全面而深刻的。这为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对外推行侵略扩张政策奠定了重要的组织基础。
1874年佐贺发生士族叛乱时,山县有朋被任命为征讨参军,将叛乱迅速平定。1877年2月,日本西南部又发生了大规模的叛乱,叛军达3万多人,对明治政府威胁很大。山县有朋作为征讨参军,亲自制定作战方案,指挥政府军浴血奋战,直至最后胜利。由于山县有朋保卫明治政权有功,同年被授勋一等和旭日大绶章。
设置参谋本部
西南战争后,山县有朋为适应统治阶级对外侵略的需要,又进行了一系列军事改革。1878年12月,在山县有朋的建议下,日本军队设置参谋本部,山县有朋任参谋本部长。参谋本部的设置在日本军制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情,它标志着日本军队开始走向反动。按照规定:参谋本部是直属天皇,不受太政大臣及任何人控制的独立军令机关,并拥有直接向陆军下达命令的权力。这样一来,参谋本部长便可通过陆军省控制政府,从而有恃无恐地推行对外侵略政策。
1879年,山县有朋为调查中国军备情况,将桂太郎、小川又次等十几名将佐以语言研究者的名义派来中国,刺探军情。翌年,他根据他们所刺探的情报汇编成《邻邦兵备略》(六册),提交天皇,声称“当今扩军之急,犹饥待食,犹渴待饮”,力言为了准备日中战争,扩充军备是当务之急。
1887年,日本设置监军本部,山县有朋被任命为监军本部长。翌年再次出访欧洲,经美国回国。当时,恰逢日本国内因修改条约问题而动荡不安。不久,黑田内阁倒台。1889年12月,山县有朋受命组成第一届山县内阁,任总理大臣兼内务大臣。他组阁后,极力推行扩张政策。在施政演说中他明目张胆地叫嚣:“维持国家独立,伸张国势是最紧要的事……盖国家独立自营之道有二:第一是守护主权线,第二是保护利益线。”所谓“利益线”,就是与日本相邻的朝鲜和中国东北等;所谓“保护利益线”,就是指要把这些地区置于日本控制之下。这是日本公开提出的侵略理论。
准备对外侵略
1882年朝鲜“壬午兵变”之后,日参谋本部便着手制订具体的对华作战方案,变本加厉地进行扩军备战活动。至1890年,日本军费开支占国家预算的30%,1892年高达41%。自1883年至1895年,共开支陆海军费2.69亿余元。
(1)扩充军队员额。经过大力扩充,至甲午战争时,按新的战时编制进行动员,陆军7个师团(含近卫师团),加上屯田兵团和对马警备队等,总兵力可达22万余人。海军则拥有军舰31艘,鱼雷艇24艘,加上4艘代用军舰(武装商船),总吨位达7.26万余吨。其中一部分舰只编成常备舰队,其余分属于横须贺、吴、佐世保3个镇守府。
在扩军备战过程中,日本当局还抓紧军国主义教育,对士兵灌输绝对尊崇和效忠天皇的思想,培养封建的“武士道”精神。1878年以陆军卿名义发布的《军人训诫》、1882年以天皇名义发布的《军人敕谕》,都是强调军人应该绝对遵守“武士道”的“忠节”、“武勇”、“礼仪”等等,使之成为穿军装的奴隶,在侵略战争中盲目地为统治集团卖命。
(2)改善装备。明治初年,日本大多使用从英、法、荷等国购入的旧式枪炮,后来随着资本主义工业的迅速发展,为适应军国主义的需要,建立起本国的军事工业体系。至19世纪70年代后期,日本军工生产已经具有相当规模,生产了一定数量的枪炮弹药和舰船,为发动侵略战争提供了初步的物质保证。
(3)刺探军事情报。在扩军备战的同时,山县有朋还不断派遣大批间谍,到中国和朝鲜进行实地侦察,搜集有关情报。早在参谋本部成立的第二年,就以“武官”、“留学生”等名义派遣官员来华,刺探清朝政府各方面的情况。1880年,山县有朋上呈天皇的《邻邦兵备略》,就是根据派遣人员的见闻与调查编撰而成的。1893年4-7月间,日本参谋本部次长川上操六等又亲自蹿到朝鲜釜山、仁川和中国天津、北京、上海、南京等地,重点窥探中国的军备、士兵训练、军队装备、地形地貌等。甲午战争爆发前,日本侵略者早就绘好了包括朝鲜和中国东三省、渤海湾在内的详细军用地图,上面标明了这些地区的每一座小丘和每一条道路。
(4)进行实战演习。为做好实战准备,山县有朋还多次组织各种军事演习。1889年2月,专门制定了《陆海军联合大演习条例》。在次年3月举行的陆海军联合大演习(“尾参大演习”)中,共动员官兵3万余人、军舰20艘、运输船3艘。1892年10月,又举行有2.7万余人参加的陆军特别大演习,除检验一般内容外,还特地演习了预备役的动员、军队的铁路输送等项目。
1893年5月,日本制定《战时大本营条例》。至此,侵华战争的各种准备工作基本就绪。
率军入侵中国
1894年8月,日本挑起侵华、侵朝的甲午战争。此时,山县有朋作为第1军司令官、率同参谋于9月亲赴战地,指挥侵略军先后侵入平壤、义州、九连城、安东县等地。为加快侵华步伐,他还提出了所谓“征清三策”,主张日军应迅速进攻山海关、旅顺和沈阳等地。同年12月,山县有朋因病被召回国。回国后他还念念不忘侵华,向天皇上奏所谓“征清作战计划”。
1895年,山县有朋因推行扩张政策有功,被任命为陆军大臣,封为侯爵,并授予旭日桐花大绶章。
1896年,山县有朋作为日本全权大使,参加俄皇尼古拉二世加冕典礼,并在莫斯科与俄国外交大臣罗巴诺夫签订《日俄协定》。1898年1月,山县有朋获元帅称号,成为军事最高顾问官。
1898年11月,山县有朋组成第二届山县内阁。为便于推行其对内镇压、对外扩张的政策,大搞军人治政。如10名阁僚成员中的1/2由有军籍者担任;制定军部大臣现役武官制,规定军部大臣必须由现役军人的大将、中将担任等。在他主持召开的第14次会议上,为进一步侵略中国和朝鲜,还企图制订在中国福建省铺设铁路和在朝鲜铺设京城至仁川、京城至釜山的铁路计划。对内则颁布了所谓《治安警察法》。
1900年,中国爆发义和团爱国运动。山县有朋认为这是侵略中国的良机,伙同俄、法、英、美、德、奥、意等国大举侵犯我国,日本充当急先锋。8月,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总兵力有3.2万人,其中日军就占1.2万人,扮演了“远东宪兵”的可耻角色,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1900年9月,伊藤博文组成政友会,与山县有朋相对抗,山县内阁不得不于10月总辞职。
山县有朋辞职后,以元老自居,继续左右日本国内外政策,并于1901年提出所谓“东洋同盟论”。在他的推动下,翌年签订了《日英同盟条约》,目的是为了对抗俄国南下,与俄国争夺在朝鲜和中国的所谓“利益”,他还推荐积极主张扩张的桂太郎接任伊藤组阁。1904年,终于挑起了日俄战争。同年4月,山县有朋作为参谋总长和兵站总监,亲自制定作战计划,指挥日军与俄军作战,并先后侵占我国东北辽南地区,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1905年12月起,山县有朋任枢密院议长,并于1907年9月晋升为公爵。1909年10月伊藤死后,山县有朋成为日本最有权势的元老首领,对每届内阁组阁和重大内政外交问题均发表有影响的意见。1910年,在他参与策划下,签订了吞并朝鲜的《日韩合并条约》。
1914年,山县有朋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视为天赐良机,积极主张立即大举侵占中国。他在《对华政策意见书》中说:“帝国在满蒙(指中国东北和内蒙古)之利益非常重大,不能满足于现状。”全欧洲大乱,“这是确立我国对中国政策的好机会”。在他的鼓动下,1915年1月,日本政府公然向袁世凯政府提出妄图独霸中国的所谓“二十一条”要求,企图把中国完全置于日本统治之下。
可惜,好景不长,山县有朋在1920年12月后,由于皇太子妃色盲事件失势,于1922年2月1日,因病在小田原古稀庵死去。
山县有朋是日本明治政权积极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的主要制定者与推动者,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是一个十足的军国主义分子。他策划并发动了甲午战争,他指挥下的日军伙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的军队入侵北京,扮演了“远东宪兵”的可耻角色,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历史将永远不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