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美术的起源与发展
一、美术的发生
考证美术的起源与发展,对提高美术鉴赏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于美术的起源,至今至少有十多种说法,认识各异。当我们对原始民族进行一番分析之后会发现:“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可以通过某种形式具有美学价值,简单的一声呐喊,一句话,并不一定有美的成分,即使具有美的成分,也是偶然的现象。由于激动做出的粗暴的、无节制的行动,追逐猎物时奋力的奔跑以及日常工作中的各种动作,这一切只能反映感情,部分地则是为了实际的需要,并没有直接美的感染力,劳动的产品也是如此,用油漆随意涂抹,把木材或骨头任意切碎或把石头凿成薄片,其结果并不一定是美观的,也未必能赢得人们的欣赏。
然而,这一切都可能具有美学价值……
那么,是什么令人感觉到它具有美术价值呢?当工艺达到一定卓越的程度,经过加工过程所能产生某种特定形式时,我们把这种工艺制作过程称为艺术。不论这种形式如何简单,都可以从是否完善的角度来加以评说。工艺制作如版刻、雕刻、造型、编织以至歌舞、烹调都可以达到技术上高超的水平并具备艺术形式,这个界限很难客观地加以划分,因为,我们并不能确定美学观点是何时产生的,然而有一点可以肯定,只要产生出定型的动作,连续的声调或一定的形态,这些本身就会形成一种标准用来衡量它的完善亦即它的美的程度。”[1]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认为:“造型艺术的幼年时代和人类社会的幼年时代,即和形成人类社会的最初阶段,并不是同时出现的,人类祖先类人猿被赋予人的过程,是在第四世纪第一冰河时期之前就已经开始的。因此,人类的‘成年’就该相当于一百万年以前。出于原始社会人类之手最早的美术品,大约完成于旧石器时代后期,即阿里尼安时期,这已经是原始社会结构比较成熟的时代。当时的人类,就其体质而言和现代人并没有什么不同,已经掌握了语言,能用石块、兽骨与兽角来制造复杂的工具,用标枪与长矛来集体狩猎庞大的野兽。民族结合起部落,母系社会开始出现,最古的人类形成现代人类。这个过程不会少于九十万年,在这一过程中,用来进行艺术创造的手和脑逐渐形成。北京山顶洞人所制造的石器已经达到高级阶段,已经知道了火的利用,更迟一些的内安德尔人所制造的工具愈益细致,能够使工具适应特定的目的。正是由于多少世纪以来不断的锻炼,使两手能够灵活操纵,使两眼能够概括所看到的事物,并且从所看到的事物中区别出主次,区别出事物的特征。原始社会的人类如果不是为了寻找维持生命所必不可少的食物,他们是不会不辞艰辛地对不容易改造的材料例如石头进行加工,把它制成工具的。正是由于在工具制造过程中两手得到锻炼,从而使原始社会的人类能够进行描绘和塑造。
野兽是原始社会人类的主要给养,多少世纪以来,他们集中了全部注意力来训练捕捉野兽的本领,假使不是由于全神贯注在这样的思考上,他们是不会想到去描绘野兽的。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劳动先于艺术。其次,艺术的诞生必须归功于劳动……过着穴居生活的原始社会人类,面对自然力束手无策,他们经常为食物来源缺乏保障担忧,他们必须为了争取生存而进行最剧烈的斗争。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把许多精力花费在闲暇享乐的游戏上,是一种完全难以置信的事情。
实际上,出于原始社会人类之手的美术,有它的使用的意义,也有它的功利的目的。岩画与洞窟壁画上的巫术仪式,目的在于保证狩猎成功。而出现在画面上的某些禽兽,则是被原始社会人类当作种族庇护者的图腾。即使是原始社会人类的文身以及各种装饰风习,也不是出于追求外部的美观,有时候原始社会人类企图通过文身以及各种装饰风习来防止被蛇虫咬伤,有时候则作为有巫术作用的护身符,或者用来标志猎人的战绩,例如用熊的牙齿做成的项圈,就是说明这一个人曾经是猎熊的参与者。至于刻在鹿角上和石片上的图画,则是作为交际手段的象形文字的萌芽。”[2]
原始人类的图画、符号、泥塑或猎兽舞这一事实不仅证明这些人类渴望创造那些以自己的形式使人得到满足的东西,而且也在证明人类具有创造美与享受美的能力。研究表明,最早的工具是不定型的,一些石块,起初是一面削平的,后来是两面削平的,人们把这些石块用于不同的目的,如挖掘、截切等等。后来,根据不同用途进行了工具的专门化,出现了鹤嘴锄、刮刀、切削器等,这样一来,石块就具备了比较适用、比较精致的形式,人类从这一个工具专门化过程中意识到了均衡与对比的作用,培养了对于美的感受。人类通过这样的锻炼,才能够着手表达周围世界的表面现象,创造出就美感而言已经十分值得重视的作品。
旧石器时代的造型艺术已经出现了构图的萌芽,例如,把脚的侧影与眼的前景联系在一起,从其他方面看,这些原始的艺术并非是自然主义的,而是明确省略细节或变形,是本能也是原始,但它表现了对象的原始意味或本来面目。
“原始社会的装饰形式也表现了概括的特征,即表现了从各种自然形式中抽取、提炼出普遍的特性与规律。人们从自然形态的观察中产生了圆的概念,产生了直线、波状线、曲线的概念,产生了对称、节奏的概念。也像所有的造型艺术一样,装饰形式并不出于人们的臆造,它是以自然形式的原型作为蓝本的。自然本身提供了许多具有精致外形的几何形的装饰典范,例如蝴蝶翅膀上的花纹、鸟的羽毛、蛇的外壳、雪花、水晶、贝壳等,从花卉的结构上、从河流的波纹上、从动植物的肌体上,也或多或少地显示出装饰结构的形迹。无可置疑的是,作为造型艺术支流的装饰,很早就已经出现用中心圆形、三角形、棋盘格等纹样来进行修饰的陶器,新石器时代就开始生产,这些陶器上的装饰形式达到了高度的水平。”[3]
由于在相当一段时期人们以石器作为生产工具,所以在历史学上这一时期称为石器时代。研究认为石器时代使用打制石器的时间为最长,而史学家们又把石器时代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是人类历史上最早、时间最长的发展阶段,约从二三百万年前到一万年前,这一历史时期人类生活的主要获得方式是狩猎和采集。生产力的低下决定了当时人们的主要活动是生产工具的发明和改进,因此,很难说这时有纯粹的美术创造活动。大自然的力量使原始人产生了一种万物幽灵的自然崇拜意识,这种意识从它产生的那天起就一直是艺术发生与发展的肥沃土壤。同时,在打制石器的过程中人类不仅逐步培养了造型技能,也逐渐萌发了审美意识,因此打制石器便成为我们考察萌芽状态的美术依据……整个史前时代是艺术的萌芽时代和审美意识发生的时代,那么是什么推动了艺术的产生呢?从古至今关于艺术的发生有着各种各样的推测,最早有人认为艺术起源于模仿。近代随着人文主义的兴起又提出了表现说和游戏说,前者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感情和思想交流的需要;后者认为艺术是人类过剩精力的发挥,并且人因此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而马克思主义美学认为艺术起源于劳动。当代西方最有势力的艺术理论是从使用论的角度来进行解释的,在他们看来艺术起源于巫术,因为对于原始人而言巫术有着极大的功利价值。艺术发生论的多种观点说明了艺术最初是由多种多样的因素促成的,各个种族、各种门类的艺术都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将艺术起源的动因仅仅归结于某一种解释是不全面的,但占主导地位的因素无疑是生产和经济,是劳动。[4]因而出现了以下几种学说。
(一)劳动说
马克思主义美学认为艺术起源于劳动,这不仅因为艺术是伴随着原始生产过程产生的,更主要的是如恩格斯所说:‘手不仅是劳动的器官,还是劳动的产物。’而艺术的产生是以人手为主由于劳动而达到高度完善为前提的。
(二)模仿说
这是一种关于艺术起源问题的最古老的理论,始于古希腊哲学家。这种学说认为:模仿是人类固有的天性和本能,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的模仿。在古希腊哲学家看来,所有艺术都是模仿的产物。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模仿的对象是实实在在的现实世界,艺术不仅反映事物的外观形态,而且反映事物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艺术创作靠模仿能力、而模仿能力是人从孩提时就有的天性和本能。继古希腊哲学家之后,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都不同程度地继承和发展了这一学说。
(三)游戏说
游戏说认为艺术起源于游戏,它是包括美术在内的艺术发生理论中较有影响的一种理论,其代表人物是德国著名美学家席勒和英国学者斯宾塞,人们也因此把游戏说称为“席勒—斯宾塞理论”。席勒在《美育书简》中,通过对游戏和审美自由之间关系的比较研究,首先提出了艺术起源于游戏的观点,认为艺术是一种以创造形式外观为目的的审美自由的游戏。“自由”是艺术活动的精髓,它不受任何功利目的的限制,人们只有在一种精神游戏中才能彻底摆脱实用和功利的束缚,从而获得真正的自由。游戏说还认为人的审美活动和游戏一样,是一种过剩精力的使用,剩余精力是人们进行艺术这种精神游戏的动力。人是高等动物,它不需要以全部精力去从事维持和延续生命的物质活动,因此有过剩的精力,这些过剩精力体现在自由的模仿活动中,于是就有了游戏与艺术活动。斯宾塞和席勒一样,也认为游戏是过剩精力的发泄,它虽然没有什么直接的实用价值,却有助于游戏者的器官练习,从而它具有生物学意义,有益于个体和整个民族的生存。
(四)表现说
这种学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表现和交流情感的需要,情感表现是艺术最主要的功能,也是艺术发生的主要动因。持这一理论的主要有英国诗人雪莱、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等,还有欧美的一些现当代美学家。在这种学说看来,原始人所有的艺术只有一个最主要的推动力,那就是他们通过各种艺术来表达他们的情感,从而促成了艺术的发生和发展。如托尔斯泰认为:“艺术起源于一个人为了要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于是在自己心里重新唤起这种感情,并用某种外在的标志表达出来。”这些外在标志就是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词所表达的艺术形象,通过这些艺术形象的传达,使别人也能体验到同样的感情。这样,作者所体验到的感情感染了观众或听众,这就是艺术活动。
(五)巫术说
巫术说是西方关于艺术起源的理论中最有影响力的一种观点。这种理论是在直接研究原始艺术作品与原始宗教巫术活动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最早由英国著名人类学家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这种观点用实用性来解释艺术的起源,认为在原始人心目中,最初的艺术有着极大的实用功利价值。按照这种理论,原始人所描绘的史前洞穴壁画中虽然有许多在我们今天看来是美丽的动物形象,但他们当时却是出于一种与审美相关的动机,即巫术的动机。原始人认为任何事物的形象与实际的该事物都有一种实在的联系,如果对事物的形象施加影响,实际上也就是对这个事物施加影响,在动物身上画上伤痕也就意味着他们在实际的涉猎当中可以顺利地打到猎物。原始东西壁画中这些身上有被刺中或击伤痕迹的动物形象,成为支持艺术产生于巫术学说的有力证据。巫术说对于我们理解原始艺术,特别是原始美术发生的动力,以及这些艺术在当时条件下非审美的性质具有重大意义。但巫术说把精神动机视为原始艺术发生的唯一动机,忽略了隐藏在精神动机后面的动因,即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因而也不能完满地解释原始艺术的真正起源。
就我国美术史而论,“中国史前美术发生的原型可以追溯到远古先民创造的第一件石制工具。如果说在这些工具的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对抗均衡对称、规整光滑等性质追求源于使用的要求,属于人类文明的共性,那么,那些遍布全国各地的文化遗址的彩陶和其他遗存则体现出新石器时代中国美术的一切早期特性,体现出我们祖先把握材料性能的能力和工艺制作的能力,他们显现出一些在形式方面中国人特有的感受和认识。总的说来,在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深深地体会到原始人对于流动事项的特有感受能力以及与之相关的一些描绘手法,比如对动态的捕捉,追求整体氛围而忽略细节等等,这些正是中华民族审美意识特性的雏形,他们有如从层层冰雪覆盖的山岩淌出的细流,是中国美术长河的真正源泉。”[5]
二、不断延展的美术
在对美术发生的追索中,我们知道美术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并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美术发生的起因是多元的,但都是来自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多种生物性的本能需要,是人类文化发展历史进程中的必然产物。
美术的语义随着它自身不断的发展而变,并一直处在变化中。在我国,无论作为绘画、雕塑、建筑、书法和工艺等艺术形式之统称的狭义“美术”概念、还是作为语言艺术、视觉艺术、听觉艺术和综合艺术之统称的广义“艺术”概念,都是在“西学东渐”的历史背景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陆续传入的西方“舶来品”。“美术”一词分别是英文“fine arts”、法文“beaux-arts”或德文“kunst”等的中文译意,但从引入至今,它的概念不断发生变化。在西方,“美术”概念的形成和确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与我们通常所述的“美术”相对应的只是西方“美的艺术”的概念,西方从20世纪前后至今用的多是“艺术”的概念。最早运用“美术”这一术语并产生一定影响的代表性人物有王国维、鲁迅和蔡元培。当时“美术”这一概念有狭义和广义的双重意义。20世纪20年代前后,“艺术”一词才开始取代“美术”成为广义概念,而“美术”则从一个双重性概念变成了一个纯狭义的视觉艺术概念。[6]随着时间的推移,广义“美术”的概念逐渐被遗忘,狭义的概念也就成了唯一的用法。目前,美术是放在艺术之下的一门学科,是集绘画、雕塑、建筑、书法、设计、工艺和民间美术等艺术形式的视觉艺术、造型艺术或空间艺术。
美术概念之所以不断变化,是因为美术是一种具体的历史现象,不停流动的文化形态,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精神活动过程。美术概念的发展和演变,也正是人类追索美术本质的过程。也许美术概念的理解,就像梁江在《美术概论新编》一书中写到的:“从远古时候开始,人类便从一个问号起步去探寻艺术、美术的特征。而到了现代,摆在美术、美术家面前的,仍然是一个有待解答的大大的问号……这个问号的另一层意义,倒实在提醒人们,艺术(美术)其实是与人类一同在发展前行的”。[7]
作为敦煌艺术精华的敦煌壁画,记载了不同时期人们对佛教的认识及当时人们的精神与世俗生活,是一部敦煌、中国西部乃至整个陆路丝绸之路的历史画卷,就是罗斯金所讲的这样一种手稿。如敦煌第275窟西壁的北魏壁画《九色鹿救人》,是依据佛本生故事《佛说九色鹿经》绘制的“经变画”。全图采取横卷连环画式,共绘9个画面,经变故事从两头开始铺叙,中间结束。最精彩的中间部分是故事情节的高峰——九色鹿向国王控诉溺水人忘恩负义的恶行。从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壁画画面的厚重朴拙、粗放的效果和它受到汉墓和印度壁画的双重影响,还可以看到:仅四米长的壁画清晰地表现了《佛说九色鹿经》连续多个场景的故事,使我们叹服“经变画”独特的作用。显然,壁画《九色鹿救人》图像的解读更有利于佛本生故事的传播和人们的理解。
美术概念的界定是相对于艺术及艺术其他门类而进行的,也是对美术具体的种类及表现方式的一种概括。我们可以明确,美术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也是一种物质形态。在历史上,美术是一个语义多变的概念,人们更倾向于称美术为造型艺术、视觉艺术或空间艺术,美术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艺术设计、民间艺术、摄影艺术等门类,在中国还包括书法和篆刻艺术。
从对美术发生问题的追索和不断延展的美术概念的认识中,我们看到,美术是人类文化发展历史进程中的必然产物。贡布里希在《艺术发展史》导论中讲过:“现实中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继而又讲到所谓的“艺术作品”当初“并不是什么神秘行动的产品,而是一些人为另一些人而制作的东西”,要正确理解美术与美术作品。在美术鉴赏时就不能太执著于语义学的追索,应该从具体、生动的美术家和美术作品关系的认识及具体美术作品的鉴赏中走进美术,理解美术的内涵。[8]
三、发展的美术
我们在对美术发生、美术概念的历史变化有了基本了解,并基本明确美术概念界定的同时,还要认识美术的不断变化,树立正确的美术发展观。
美术与其他艺术门类一样,是从人类社会实践之中萌芽,并随着社会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不断发生着变化的,不同的时代会产生不同的美术。从远古时期的巨石结构、地画、石刻到文明初期的彩陶艺术、青铜艺术、漆器与建筑艺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又逐渐产生了雕刻、壁画、帛画、书法、版画、油画及各种手工艺等等丰富的美术种类与形式,到了现代社会更发生着巨大的发展与变化。要开展美术鉴赏活动,必须对美术这种变化性有正确的认识。
然而这种变化会给我们把握美术的现象与本质带来困难:一方面,人们的认识容易停留在个人原有知识的层面上,无法接受新的、不断变化着的美术;另一方面,容易在面对多变的美术和美术现象时迷失标准,盲从盲信,失去正确甄别的能力。我们要用开放、宽容的心态去面对这些多变的美术现象,对美术的理解必须是动态的、富有变化的,而不应是静态的、一成不变的。[9]要以发展的眼光去理解美术:主动地去学习美术鉴赏需要的新知识。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凡有开拓性的美术作品往往一开始得不到公众的接受和理解,原因就在于美术的发展总是会让人们无法把握。如20世纪法国巴黎卢浮官扩建方案中,世界华裔著名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那座玻璃金字塔,最初在艺术之都的巴黎也受到冷遇,但之后,人们对待它的态度又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从普遍觉得不能接受,认定“这巨大的破玩意只是一颗假钻石……既毁了卢浮宫又毁了金字塔”,从而反对建造玻璃金字塔,到大部分人接受了这座“为活人建造”的玻璃金字塔的设计。现如今,卢浮宫前的这座玻璃金字塔,越来越多地被认为是与埃菲尔铁塔一样的巴黎的标志和象征。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美术发展观,学会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去思考、去理解美术及其现象。因为美术这种发展带来的变化,有时连美术家与艺术批评家都不是马上就能接受和理解的。纽约“达达”艺术运动创始人马塞尔·杜尚(MarcelDuchamp)展出的“现成物”《泉》就是这样一件作品。当作为纽约独立艺术家协会展览评委的杜尚,化名“R. Mutt”,送去了一个署名“R.Mutt,1917”的普通瓷器小便,这件作品立刻遭到了独立艺术家协会的拒绝……直到事件几十年后,当初被视为大逆不道的作品《泉》及杜尚就开始被每一个艺术家和艺术史家们津津乐道,更有意思的是,在2004年英国艺术界评出的20世纪5件最具影响力的艺术作品中,作品《泉》以高出毕加索名作《亚维农少女》20多个百分点,64%得票率而名列榜首。
在我国,从五年一届的全国美展的变化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不断发展的美术和人们对这种变化的理解。如2004年的第十届全国美展获奖作品中,就可以看到从风格、形式到材料的运用等都有了较大的突破,体现了发展中的我国当代美术状况,在设计艺术展中更是涌现出了一批玻璃工艺和布艺作品,引人注目;此外,近几年国际大型双年展、文献展中也频频出现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国内双年展等前卫性的活动也越来越多地引起普通大众的关注。从某种意义说,这就是美术现象与美术在悄悄发生着变化,人们对这不断发展的美术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
美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我们必须形成对美术发展必然性的正确认识,用开放的心态去面对这些多变的美术现象,并能以发展的眼光去解读美术作品,更好地洞察、理解复杂的美术现象。
第二节 美术的概念与特征
一、美术的概念及内涵
通过美术鉴赏可以陶冶性情,养成高尚纯洁的人格,使我们的生活更有意义:但是,如果只以“观众”的心态,隔着一道“屏幕”如同雾里看花似的欣赏美术作品,是无法达到以上目的的,必须具备更深一层的欣赏、分析和判断能力。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了解美术的内涵,要知道何谓美术,何谓美术作品,并通过具体美术作品的鉴赏活动提高对这种“美的艺术”的本质认识,加强个人的审美修养。
简单地说,美术就是人类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用点、线、面、体、明暗、色彩、空间等基本要素及有机形成的美术语言,在平面或立体的空间中塑造出具体、直观的可视形象的一种艺术形式。从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角度来看,美术是有形的、并占有一定的空间的“造型艺术”或“空间艺术”,同时它又是用眼睛看的“视觉艺术”。
在纷繁多变的美术现象和美术形态中,面对复杂的美术创作和鉴赏这些精神活动,简单的概括似乎很难接近美术的本质,因此我们必须从美术概念的历史变化中,界定和明确美术的内涵,并逐步去理解美术的本质。
“美术”这个专有名词,是在中国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被文艺家和教育家普遍运用的。它源于古罗马的拉丁文“art”,原意是指相对于“自然造化”的“人工技艺”,后泛指各种用手工制作的艺术品以及文学、戏剧、音乐等,广义的还包括拳术、魔术、医学等。
在欧美拉丁语系国家,“art”既作“艺术”解,又作“美术”解。蔡元培早期运用“美术”这个术语时,也包括诗歌和音乐。后来,中国的文艺界、教育界才把“美术”和“艺术”的概念逐渐区分开来。“艺术”是一切艺术门类的总称,它是用不同的形象化手段来反映自然和表达社会意识的一门大学科,广义上包括文学、音乐等,也包括建筑和园林等。综合性艺术有戏剧、电影、曲艺、杂技等,它们不同程度地运用美术,有的甚至和美术密切结合。“美术”作为“艺术”的一个门类,必然与姊妹“艺术”有共性,但它的艺术形态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
数十年来,欧美等西方国家已经很少使用“美术”一词,往往用“艺术”统摄之。近年来,中国也有这样的趋势。
就美术创造的形象化手段来说,造型性是重要的形态特征之一,所以又称为造型艺术。如绘画通过描画彩绘的手段,雕塑通过塑造、刻镂的手段,建筑艺术通过间架营造的手段,工艺美术通过镂、蚀、切、削的手段等。造型的含义很广,有立体造型,也有平面造型;有色彩造型,也有黑白造型。造型这个概念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在现代观念中,既有具象形式的造型美,也有抽象形式的造型美。大体上,西方的美术,其发展的轨迹以形体块面的造型为主,线的运用是附属于形体块面的;而中国的美术,线描造型却占据着重要地位——形体是通过线描来体现的。所以西方常用“塑造”这个术语来描述绘画性造型,而且推崇在绘画中体现雕塑性。中国的美术正相反,线的描绘统率着造型,即使在雕塑艺术中,线的作用也占主导的地位;形体块面在中国雕塑上表现得概括浑成,它通过线条的刻画来完成造型的任务。
美术又称空间艺术。西方的美术传统,基本上按物理学的观念,把长度、高度和深度称作“三维空间”。存在于现实空间的有纵深感的三维美,尤其是雕塑和建筑之类的立体造型形象产生生命和力度感的重要依据。在平面上表现的三维美,是再现性具象绘画的真实感所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据之一。空间艺术,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不可能或不长于表现时间性的、凭借视觉来创作和感受的艺术。它的特点是长于具体描绘、塑造和刻画生活中或想象中的事物或情景,有明显的再现性和描摹性,它不随时光的流逝而消失,可长期存在于世上,除非受到外力的破坏或自身的朽蚀。空间艺术在创作上也有弱点,特别是对情节性绘画和雕塑造成了局限,然而,正因有此局限,绘画创作才朝着形象的深层发掘,追求造型的凝练和运动感的凝聚,从而形成了绘画所独具的魅力。绘画和雕塑的构图,常选择人物动作过程中某一生发性的瞬间,以加强力度感,并在欣赏心理上,造成动作起讫的越进效应,如画射箭引而不发,使空间艺术产生时间感觉,中西绘画和雕塑中都有这样的例子。凝练的人物形象之醇厚和深刻,绝不是瞬间印象所能摄取的;空间艺术形象的凝练和凝聚也意味着时间空间的浓缩。
在中国的传统美术理论中,对空间观念有不同的阐发,宋代郭熙所说的“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这不单是单纯的物理空间观,还是置身于天地间的诗意般的空间概念,也就是有回旋余地的“神游”意境。中国画论倡导时空的统一观,它以有限的画面,表达无限的空间意象;相应的又以散点透视法代替焦点透视法,这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中形成的视觉心理空间,即所谓“心视”。这种审美观在19世纪末受到西方的重视,于是提出在美术上要打破时空界限,以拓展表现功能。
美术又称为视觉艺术,这是从审美主体与对象之间的感知媒介主要是视觉来说的。造型艺术被人们感知一般是通过视觉渠道。视觉艺术这个界定,涵盖面很广,凡是主要通过视觉媒介完成欣赏的一切可视的艺术门类、样式、形式或符号,都可包含在内。至于可视的综合性艺术如戏剧、舞蹈和通过视觉阅读的文学作品等,自然不在此列,因为它们的被感知,还主要是通过行为和动作、语言和文字以及其他各种感觉渠道。
综上所述,美术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色、纸张、画布、泥土、石头、木料、金属等,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和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10]
二、美术的主要特征
美术是一个十分古老的艺术门类。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美术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表达情绪的平台,让人们可以更加直观地反映世界以及感知世界。已有不少著述指出,美术的主要特征为:一是造型性;二是静止性。[11]
塑造形体是美术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美术的主要功能就是刻画事物的外部形态,而塑造形体就是为了很好地表现各种事物的外部形态。使画面达到一种更好的直观效果。这就是美术这一艺术门类的巨大优势,使人们从视觉上获得更好的享受。
第三节 美术的类别
美术的门类丰富多彩,形态各异。了解美术的类别,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美术的相关专业知识,提高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特别是对于了解各类美术作品的特点、材料、价值起到重要作用。
美术的视觉语言,主要指美术作品所具有的各自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段。同时,美术的艺术语言本身也具有审美价值。从美术创造的形象化手段来讲,造型性是美术的重要形态之一,因此,美术又被称为造型艺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和静态艺术。很难就各门类艺术的发展时间顺序作出准确的界定,但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大致分为工艺美术、建筑园林、雕塑、绘画、书法、篆刻、现代设计、民间美术、摄影等种类。
以下仅就工艺美术、绘画、现代设计作简单介绍。
一、工艺美术
工艺美术是与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及以生产技术关系最密切的一种美术形式。
(一)工艺美术的类别
工艺美术一般分为实用工艺美术和特种工艺美术两大类。
1.实用工艺美术
实用工艺美术,主要指创造人们的生活用品和美化人们生活环境,满足人们的生活要求和审美要求的艺术。如我们的日常生活用品、家具、服装、环境布置,都属于实用艺术的范围。
2.特种工艺美术
特种工艺美术,主要是指专供陈设玩赏的工艺美术品,如玉石雕刻、刺绣、装饰绘画等。不论是特种艺术美术还是实用工艺美术,它们既有物质文化性质,又表现为一定的意识形态,除了满足人们的实用需要外,还满足人们审美的需要,在培养人们的审美观念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特殊作用。
(二)工艺美术的特点
工艺美术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实用与美观相结合,而美观是首先以服务于实用为目的的。装饰与实用的密切结合,使其美感具有特殊的艺术魅力。工艺美术的装饰性所体现的审美因素,主要表现在它的形体结构和色彩所呈现的造型美上面,这种造型美不在于要求实用品的时尚和趣味、色彩纹样,简单地去模拟事物,再现现实,而在于使其外部形式传达和表现出一种情绪、气氛、格调风尚与趣味。在这中间自由地运用形式美的规律,有着巨大的作用。所以,工艺美术对人所产生的影响,并不是像小说、绘画那样通过它所表现的确定的艺术内容给人以影响,而是依靠外在形式所烘托的气氛情调在潜移默化中作用于人们的情感和思想。
正是因为工艺美术的审美因素主要表现在它的形体结构所体现的造型美,所以它与绘画、雕塑的关系特别密切,现代美术中也就有“工艺绘画”与“工艺雕塑”之分。其中工艺美术与雕塑的关系尤为密切。许多特种工艺,如玉雕、牙雕、木雕等,实际上具有雕塑的性质。
二、绘画
绘画是运用色彩、线条、点线、空间等艺术语言在平面上创造形象、表达情感的艺术。从中外绘画的发展成就和其影响来观察,中国和西方两大绘画体系形成了不同的画面表现视觉效果,它们都有各自的艺术语言和独特的表现技法。
从绘画使用的工具、材料和技法来分,其主要有水墨画(中国画)、油画、版画、壁画、水彩画、水粉画、素描。许多画种又可细分为不同的品种和样式,如版画可细分为木板、铜版、石版、胶版、丝网版等。其中木刻版画,因印制技法不同又有水印木刻和油印木刻之分。中国画从表现手法不同的特点来区分,有工笔、写意和兼工带写(或称工笔重彩、水墨写意);若依装裱形式,则可分为卷轴和册页。油画也可分为古典油画、抽象油画、表现性油画等。壁画的发展除了传统的湿壁画、镶嵌画外,还有陶瓷壁画和有色水泥壁画以及木板拼嵌的壁画。同时新材料如丙烯、色粉笔、塑料颜料等的研究和生产也拓宽了绘画的种类。
三、现代设计
现代设计是20世纪中叶发展起来的设计活动,其与传统设计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现代设计与工业生产和现代文化的紧密结合,以及与现代人生活的紧密结合,这种特点是传统设计所没有的。美术与其他任何一种艺术活动都是非常个人化的东西,是艺术家个人的表现;而设计则是为他人与社会服务的活动,主要是市场,可以说,设计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艺术活动,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
对于现代设计的范畴,目前还缺乏一个公认的准确界定。它比较宽泛,从复杂的宇宙航空器、飞机、汽车到简单的包装和电视广告,可以说现代艺术设计包括了我们几乎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的生活中几乎没有一件东西是没有经过设计处理的。现代设计是现代经济和市场活动的组成部分,因而不同的市场活动,也造成了不同的市场范围,如果从全面情况来看,现代设计一般来讲包括以下几个大的范畴:①现代建筑设计、现代室内和环境设计;②现代产品设计,或者称为工业设计;③现代平面设计,包括包装设计、一般平面设计以及企业形象设计;④广告设计;⑤服装设计,包括时装设计与成衣设计等几个方面;⑥纺织品设计;⑦为平面设计和广告设计服务的几个特殊部分,即摄影、电影与电视制作、商业插图。
第四节 美术的价值功能
一、美术的认识功能
美术的认识功能,源于美术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在创作者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它可以帮助人们获得多方面的社会和人生知识,丰富人们的生活经验,加深人们对某些社会规律和人类行为的理解。即使是不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美术作品,人们也能从中认识到创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趣味,以及美术创作与时代发展的关系等等。由于美术本身就是对现实生活的全面的能动的反映,所以所有美术作品都能使人获得不同程度的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从而有助于人们智能的形成、发展与情感、意志的培养。
美术家运用各种造型艺术手段,把生活中获得的视觉信息,通过形象思维进行加工,又经过一系列的创作实践,把形象信息变成具有心理效应的美术作品,人们在欣赏美术作品时,由于作品传达了画家所精心设计的审美意象,从而在头脑中产生了心理效应,这就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美术功能。在美术作品中再现或表现现实形象之所以被人们所喜爱、所理解,原因是美术家的作品和广大观众之间得到心理上的沟通,在这里我们主要从美术作品所表现的对象上来研究美术的认识功能。在美术作品中,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精神会因此而有可能被保存下来,成为个人认识的对象。美术作品的形式,比如说它的风格样式、结构特征等,可以成为人们认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主题面貌的依据,比如我们能从古埃及与古希腊雕塑风格样式的巨大差异中看到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思维方式、宗教信仰的不同观赏表达形式,古埃及的雕塑风格刻板、平直,显然与其专制的社会结构有关系,而古希腊雕塑表现出的“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的形式意味则反映了古希腊民主政治制度的特征。从中国的园林造型样式和结构中,人们则可以体会到中华民族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即“天人合一”的那种情怀或者说民族精神。所以,我们不仅能通过美术作品所描绘的对象来认识世界和历史,而且也可以从美术把握对象的视觉方式中认识一个民族的精神和一代人的生活等方面的内容。
综上所述,美术的社会作用就在于它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世界,普及教育,开拓文明,陶冶情操,全面提高人的精神素质,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美术的“素材”取自于现实生活;现实生活中的“素材”本是分散的,艺术家把这些分散的“素材”集中起来,用自己的“构思”去“丰富”它,用自己的“构图”来提炼它,使现实生活的某个断面更加典型,呈现出来的画面、形象都以典型化了的特点来打动欣赏者。反过来说,欣赏者在这些典型的作品中之所以能够被“打动”,就是因为可以从中更清晰地认识到“生活”的本质。
但是,很显然,上述的认识功能还只是美术对于我们价值的一部分,远非全部。苏轼就曾经这样说过,“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也就是说,单就认知功能和知识学意义而言,还不是美术的核心的目的。
二、美术的审美功能
科学是关于真的学问,道德是善的研究,是大自然秩序中的和谐,而艺术是美的体现,美育是审美教育的简称,它的目的是在美术教育中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主要是通过对艺术品中所能反映出来的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内容与形式的感受、鉴赏,以及艺术创作(完成作业)过程中的审美情趣流露的审美理想追求等来培养与实现的,其特点是寓教于乐,凭借形象的感染力而潜移默化地发生作用。美术审美教育实际上涉及美术功能的各个方面,而不仅只是对美的形式的教育。美术作品的审美作用主要是依靠情感的引导,它是以动情来达到提高认识和受教育的目的的。严格地说,没有美感作用的美术作品,是很难有超越理性认识的作用和教育作用,而灌输审美情操、怡情养性的美术作品在一定意义上也起着认识、教育作用。
审美功能是美术的最本质而又最普遍的功能,它使人在审美享受和审美愉悦中达到培养和发展美感,形成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陶冶性情与人格的作用。审美心理的基础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
就具象美术而言,美感是客观事物的美作用于人的心理而引起的意识活动和情感活动。客观事物的美和人对于美的认识在心理上相互沟通,便产生美感。美感是在对美的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美的感受,所以并不单纯是感官的刺激,它使人心理产生快适感,又有对美的理想在理智上的满足感。美的感受是生理和心理相统一的审美理想的实现,它使得审美主体得到全身心的美的享受,不同的生活和不同的美术作品,有着不同的美,有的偏向于感官刺激和情感的牵动,有的偏向于理性的感染作用,两者相统一的关系微妙而细致,是经常不平衡的,这也就造成了美术作品形式和风貌的多样性。
但是,造型艺术的审美功能绝不仅限于赏心悦目,艺术审美功能的内涵是广阔复杂多样的。纯形式美的东西对人的精神、感情所起的作用,是艺术审美功能的一个方面,但它不是唯一的功能。譬如宗教绘画和雕塑,在东西方的美术史上,都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它的功能决不只是为了贪心悦目。佛教的众多塑像,不论从塑造的目的和对善男信女的作用来看,都不只是对外形美的欣赏,而是对人的精神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引起人们虔诚的宗教感情。还有许多城市的纪念碑雕塑,就更有目的地去歌颂一些历史人物,通过艺术形象去歌颂他们的丰功伟绩。
美感不仅仅停留在形式本身,人们总是会带着自己的感情色彩去感受它。红色的热情,白色的纯洁,绿色的和平……同是黑色,在黑天鹅身上就会给人以邪恶的感觉,而包公的脸谱,就会产生刚直不阿的效果;白色在芭蕾舞的白天鹅身上,在《白蛇传》中的白素贞形象上,表现出纯洁、善良的效果,而在曹操和赵高的脸谱上,则成为奸诈阴险的象征……所以说,色彩的美感决不限于纯视觉上,而是与人的心灵对社会生活的某些感受相联系的。
总之,人类生活和精神世界是无限宽广、丰富、微妙的,艺术的审美功能也不能狭隘化。人们既需要通过狂飙怒涛般充满激情的艺术形象以激荡自己的情感,也需要春花秋月或习习和风来抚慰自己的心灵;既需要最单纯的形式美的感受,也需要那些具有深刻哲理或重大的思想主题的艺术作品,以启发对生活的认识和开拓自己的精神境界,人类的进化创造了艺术,艺术又满足了人类精神世界各种各样的需要,并以潜移默化的巨大力量,推动着人类世界的前进,这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永恒规律。
三、美术的教育功能
美术的教育功能,主要指美术通过艺术形象的教育,对人们能产生一定的“教化”作用,使人们去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和坚定某种信念,其中不乏鼓舞和激励,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不同的社会现象与形态。美术的教育功能不同于理论的说服,而主要在于通过形象的感染以激发效能,启发观者的意识与情意活动,从而达到提高思想、品德和情操的目的。例如詹建俊的《狼牙山五壮士》形象地再现了抗日战士英勇战斗、宁死不屈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无疑能激发起人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热情。公益招贴画《维系生命的泉——粮食》以鲜明、醒目的形象突出揭示了“珍惜粮食”的内涵,教育和提醒着人们注意养成勤俭、节约的品质和作风。
可以说美术教育是审美术与审美文化意识的教育,它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通过美术技能与美术文化的学习提升人整体的素质。实践证明,美术学习可以使受教育者在创造性、精密性和抗封闭等方面有较明显的改善,使他们在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观点方面能力更强,在美术教育内容比较丰富的学校,那里会发生跨越科学边界的对话。在美术教学中,开放、灵活的现代意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性。同时,美术教育使学生具有远大抱负,学会协作,具有正义、朴实、诚实并且刚毅的气质,起到净化、提升人格品位的目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另一项研究表明,绘画、素描、拼贴和雕塑会成为重要的知识组织课,这是因为在创作过程中它们会唤起大脑的重要机能,由此可构建出关于这个世界及年轻人在其中的位置的观念。它的优点是:它们不是单独的、独立的实在结果,相反它们提供了更多的意义系统,通过这个系统,即便是数学和科学知识也可被理解为具有文化和人文的重要性。在这种视觉形象作品的构建中会同材料进行对话,会生成接触世界的新的不同方式,这些方式会被尝试和分层处理,交织在我们称之为“艺术品”的一体化的整体中。
美育与其他教育不同,它是通过“寓教于乐”的方法,“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对人进行美化自身的教育。美术课的开设,不是以培养画家为目的的,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想象能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孩子从“呱呱”落地开始,他们就会对色彩鲜艳、造型美丽的东西盯住不放,当他们学会抓住的时候,就开始了所谓的“涂鸦”期,这时候的孩子尽管什么都画不像,但他们还是有一种强烈的绘画、创作欲望,也许这就是人与生俱来的兴趣,这是进行美育的有利条件。
四、美术的社会实践功能
艺术虽然是最凌驾于上层建筑之上的精神文化,但是,一旦它扎根于心灵并影响人的时候,就成为一种强大的实践性力量。所以有人说,艺术并不能直接地改变现实世界,但是,艺术可以改变想要改变现实世界的人们。这就是艺术的社会实践功能。对于美术而言,其实践功能又有其独特之处。
今天,人类进入了泛美术文化的时代。美术以丰富的现代视觉文化形式广为传播,无所不在。从层出不穷的热门大片,光怪陆离、目不暇接的商业广告,到缤纷各异、巧夺天工的设计艺术,我们的生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深地被视觉形象所影响和介入。在社会生活领域,日常生活审美化也成为一种潮流。美术不再是高高供奉于殿堂之上的奢侈品,而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甚至成为变革的力量。在当今视觉文化主宰世界的时候,对美术的创造能力和欣赏能力,有助于我们把美术的价值延展到生活中来——从个人漂亮的发型、个性得体的服饰,到家具设计、室内空间安排等等,都按照视觉审美的法则来改变和装饰。美术能够培养人们具有形式感的眼睛,使之能够用审美的眼光和态度来看待社会和生活。美术正是以这样的方式来改变社会生活。
正因为美术具有认知、审美、教育乃至实践的功能,因此,美术对于人的塑造,具有特别的价值。
注释:
[1]【美】弗朗兹·博厄斯:《原始艺术》,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
[2]王琦:《欧洲美术史》,中国文联出版社,1985。
[3]王琦:《欧洲美术史》,中国文联出版社,1985。
[4]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教材编写组:《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教材编写组:《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常宁生,邢莉:《美术概念的形成——论西方“艺术”概念的发展和演变》,载《文艺研究》,2006(04)。
[7]梁江:《美术概论新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8]洪复旦:《美术鉴赏》,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9]洪复旦:《美术鉴赏》,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10]李建设:《美术鉴赏》,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
[11]程晶,陈静,蔡昆余:《美术鉴赏》,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