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树立科学的新闻观
多年来,新闻界在宣传报道中有过一些失误和教训,用科学发展观来反思,不少是由于缺乏科学的报道观点和科学报道方法所造成的。今天,面对新形势,新闻界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迫切需要我们树立科学的新闻观,用科学的态度把握新闻规律,用科学的方法报道新闻事实。
正视过去那些有悖于科学发展的新闻报道苦果
过去,我们只是笼统地讲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很少具体讲科学的发展观,在经济发展方面走了不少弯路;同样,新闻界也是空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多,很少具体讲作为载体的科学的新闻观,也出现不少失误。
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反思以往宣传报道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甚至包括失误和教训,对今天我们做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报道工作有着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我国新闻事业是党的事业的一部分,新闻工作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自觉地为人民服务,为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服务。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在具体的新闻报道中,新闻工作者必须保持正确的观点和科学的方法,否则,对新闻事实把握不当,那么报道就会出现偏差,或发生误导,甚至产生恶劣影响和负面效应。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宣传报道工作,毋庸回避的是,由于种种原因,有过不少失误,不少记者或唯心地、或自觉不自觉地搞了不少违背新闻规律的新闻报道,有不少挫折和教训需要正视和记取。
其一,在“左”的新闻理论和宣传模式的影响下,有过不少违反社会发展规律的报道。如在阶级斗争为纲的年月里,新闻记者表现出政治上的不成熟,宣传报道也“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阶级斗争,为“左”的路线推波助澜;在“文化大革命”中,新闻媒体也受“左倾思想”的影响,以“政治挂帅”,大力宣传“斗私批修”、反击“右倾翻案风”、批林批孔、“一大二公”等,搞了大量“假大空”的宣传……可以说,在那些非常时期,新闻舆论改变了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性质,新闻记者大多丧失了发扬真理主持正义的职业精神。然而,如今一些媒体又在津津乐道地报道一些地方领导的虚假政绩和脱离实际的形象工程、弄虚作假的“表面文章”……
其二,由于不少记者不熟悉经济工作,尤其是不了解经济发展规律,搞过一些不符合经济规律的报道,不可避免地对经济发展产生过副作用。如20世纪50年代,新闻界也刮过浮夸风,为“赶英超美”、“大炼钢铁”、“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等“大跃进”的做法鼓与呼。前几年,我们的媒体一味地推崇美国的金融管理模式,羡慕美国人贷款超前享受的做法,甚至对我们自己的金融管理工作感到自卑。而这次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波及世界的金融危机,才使大家醒悟了。在经济领域,由于不懂,或不求甚解,一些媒体还把不少不成熟、甚至是虚假的经济现象奉为金科玉律,把金融诈骗犯当经济改革的模范人物宣传,后来都像肥皂泡沫似的消失了。时至今日,一些媒体上还充斥着假药、假疗效、假广告,或夸大产品功能的虚假的报道,为假产品做虚假宣传,误导社会舆论和民众视听,造成恶劣影响。
其三,由于一些记者不懂科学,不尊重科学,搞了不少违背科学规律的报道。比如说,在宣传黄土高原植树造林工程中,对干旱山头上种树也当壮举叫好,忽视因地制宜、科学造林,对现在大西北一些山头上稀稀落落长不高的“老头树”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当“万里大造林,利国利民”的口号每天早晨在中央电视台定时播出时,不少媒体把这种违背造林科学规律的办法当作造林机制改革创新的典型宣传,忽视了无节制地抽取地下水浇树和一些地方树木生长的规律,结果使群众上当,骗子得手,落得个瞠目结舌的下场。再如,曾经有不少媒体不惜版面地宣传伪科学的气功降雨、气功降灭森林大火、气功治百病、神医,甚至宣传水变油等造假行为,把造假当科学成果进行宣传,在读者中产生了不少不良影响。
其四,由于一些记者不了解和不研究自然规律,有意无意地对一些违背自然规律的现象当作正面典型进行报道,受到大自然的无情惩罚后哑口无言。比如,各媒体都曾经盲目地宣传过“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治理沙漠”的口号和错误举动,盲目宣传了一些对大自然缺乏认知的蛮干、瞎干而又劳民伤财的蠢事。在宣传一些地方修水库、截伏流,大规模截留江河水时,忽视了流域生态平衡,违背了水源循环规律,结果破坏了流域水系,造成流域生态环境恶化,下游河床干涸、流域荒芜,诸如黑河、泾河、辽河流域断流的悲剧。盲目宣传“农业学大寨”经验,提倡秋深耕春翻地,结果水墒不保,肥土流失,沙尘蔽日,助长了土地的沙化、尘暴的肆虐。过去注重宣传头数畜牧业,忽视草畜平衡,引导盲目发展牲畜头数,对带来草原严重超载,草原退化、沙化的恶果,媒体也负有一定的责任。
其五,由于一些记者缺乏科学的观点和工作方法,作风浮躁,工作不实,采访不深入,脱离群众,脱离实际,浮光掠影、一知半解、片面失真的报道,至今层出不穷。有的记者“钦差大臣”满天飞,采访不深入,了解情况不全面,一知半解就下结论,瞎发议论,乱扣帽子;有的记者热衷于玩新概念,炒新名词,不扎扎实实地搞调查研究,稿件空洞,华而不实,甚至容易刮风、跟风、起哄,邀宠媚俗,乱炒新闻;有的记者立场、观点和方法欠妥,采访不从实际出发,看问题简单化,分析问题缺乏辩证法,报道往往以偏盖全,不客观,不真实,难以令人信服;有的记者搞“客里空”,不愿沉下去采访,认真“解剖麻雀”,而是主题先行,“上面出点子,下面找例子”,图解政策,或道听途说,捕风捉影,胡编杜撰,往往造成稿件内容虚假失实;有的记者采访不求甚解,“闭门造车”式地想“点子”,“钻牛角尖”式地找例子,生吞活剥地抄材料,为写稿而写稿,“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有的记者不愿动脑子,很少用自己的眼光、头脑去发现问题、判断事物、分析研究各种社会现象,剖析社会各阶层,而是甘愿做个头脑简单的传声筒,人云亦云;有的记者缺乏科学的人生定位,缺乏职业道德和做人的骨气,或缺乏坚持真理的勇气,不敢讲真话,不愿批评丑恶现象,或贪图小便宜,搞虚假报道,拍马溜须,以稿谋私……凡此种种,违背了实事求是的新闻工作原则,严重损坏了新闻工作者的声誉。
上述情况,有的是“此一时,彼一时”,有时代的局限性,有深刻的历史原因和深厚的社会背景,记者无法避免地打上了被扭曲的时代的烙印;有的是环境所迫,记者出于无奈,进行了违心的、不客观的报道;有的是记者自身的水平所限,认识不高,看得不远等。虽然说不能脱离时代背景和环境去强求责怪,但是,也不能不反思我们的新闻工作,不能不忽视记者应负的责任。尤其不可忽视的是,很多错误和问题反复发生,一次次地犯了改,改了再犯,至今难以记取,难以纠正。新闻工作是一个追求科学和客观公正的职业,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发挥正面引导舆论的积极作用,每个记者都应尽力使新闻作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经得起群众的认可。如果我们有勇气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检验我们过去的一些新闻报道,记取一些教训,就能使今后的新闻报道少走一些弯路,少交一些学费,我们或许会逐步变得聪明起来。
科学和伪科学仅一字之差,认识清楚需要时间和过程。新闻工作者面前有太多未知的领域,需要探索和认知。不论是社会、经济,还是大自然,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平衡规律和运行规则,打破了就往往会受到惩罚。我们如何尊重规律,顺呼自然,面前还有不少盲点。比如,小流域治理了几十年,耗时耗力耗财无数,黄河的泥沙终于减少了,没成想,没了充足的泥沙补给,1976年以来,黄河三角洲老黄河口地区的水深线竟向陆地推进了十几公里,海岸线出现了严峻的蚀退情势,利弊如何评说?还有,现在气象科研已经真正做到了呼风唤雨,但是把在彼地才能生成的云雨,在此地就迫降,损人利己姑且不说,对大气运行规律又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会不会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我请教了不少气象专家,都说不清。
从认识论和实践论的角度讲,认识来自实践,人们认识社会、了解事物,都有一个过程。实践——认识——再认识——再实践,就构成了社会发展的轨迹。同样,今天新闻事业的发展,需要我们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自觉地审视和检查昨天的新闻实践,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用以指导今后的新闻实践,提高把握新闻规律的能力,这是摆在我们新时期新闻工作者面前的责无旁贷的一项重要工作。
适应科学发展的新要求,树立科学的新闻观
历史的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同样,新闻工作者树立什么样的新闻观,对新闻事业的发展,乃至国家的前途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新闻观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
新闻不是纯自然的生活报道。经过记者发现、选材、提炼、加工后的新闻,自然地浸入了记者的思想倾向、是非观念、价值取向、审美观念等,因此,记者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新闻观直接影响到新闻的质量。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眼中就有什么样的事实;一个记者有什么样的新闻观,就能发现和写出什么样的新闻。所以,用什么样的观点和思想提炼新闻主题,用什么样的态度与方法处理新闻事实,至关重要。
今天,我们党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鲜明地提出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是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提出来的,对新闻宣传工作者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新闻观,有着极其重要的启示和现实的指导意义。作为党的舆论工具的新闻媒体,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践者、宣传者新闻工作者,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当前的首要任务。当前,适应党和国家科学发展的新要求,正确地引导舆论,避免走过去的弯路,我认为,需要树立科学的新闻观,才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我所说的科学的新闻观,就是运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指导新时期的新闻实践,科学地传播新闻事实。具体讲,就是以科学的态度、正确的认识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对待新闻事实,在新闻工作中遵循科学规律、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就是在新闻报道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科学发展观在新闻事业中的具体体现。
树立科学的新闻观,就是要树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观,自然属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范畴。科学的新闻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组成部分,就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看待新闻现象、开展科学的新闻传播活动。它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反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闻传播事业中的体现。
树立科学的新闻观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理论统一认识、指导新闻实践。需要新闻工作者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事关政治方向和根本原则问题上旗帜鲜明、立场坚定。需要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掌握主动权和话语权。面对新形势,新闻工作者应该以科学的新闻观指导新闻宣传工作,切实加强“三贴近”报道,加强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地开展新闻报道,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这是新时期摆在新闻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
树立科学的新闻观,有助于新闻工作者用正确的立场和观点、科学的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把握国内外两个大局的能力,提高把握历史与现实的能力,把握科学与自然的能力,并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言行,审视自己的工作,提高宣传报道的水平,做一个称职的新闻工作者。
树立科学的新闻观,有助于有效地防止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倾向,防止新闻报道中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的做法;有助于新闻工作者用科学的态度,正确的方法,完整、准确地把握新闻素材,客观地、历史地对待新闻事实,深刻理解其价值和意义,努力揭示其本质的、内在的、带有共同规律性的东西;有利于真实地科学反映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内在要求,有利于维护新闻的严肃性、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是否树立了科学的新闻观,检验的标准应该是看对科学发展观的报道有没有明显成效,看对各地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的新进展报道是否充分,看对各行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新进步的报道是否及时,看对一些有悖于科学发展观的现象能否及时鞭挞和监督新进展报道是否充分。
用科学的新闻观报道科学发展大战略科学发展需要科学报道,科学发展观的宣传更需要讲科学。必须用科学的新闻观报道新时期全国各族人民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伟大实践。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一精辟概括,深刻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也是我们树立科学新闻观的根本要求。新闻工作者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的新闻观报道科学发展的实践活动,必须认真学习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容,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的理解,把科学发展观体现在科学新闻观中,融会贯通。从这个意义上讲,树立科学的新闻观,就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当前,新闻工作者树立科学的新闻观,用科学的新闻观报道科学发展的实践活动,需要把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相统一,把科学发展观与科学的新闻观相统一,尊重科学发展规律和新闻发展规律,坚持用科学的、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把握国内外两个大局的能力;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对待历史进程和事物的发展,把握好社会发展和事物发展规律,从而进一步把握好新闻规律,提高宣传报道的水平和引导舆论的水平。具体讲,需要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做到四统一:
一是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与发展是第一要义的相统一。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新闻的第一要素是真实。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是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了的大趋势。但往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坚持真实性原则,就要力求从总体上、本质上以及发展趋势上把握事物的真实性,坚持真理和科学,反对和杜绝虚假、片面,以及误导的新闻报道,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因此,真实性原则与科学发展观的相统一,应该是新时期新闻报道自觉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新闻报道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辨别真伪,把握住发展的趋势和主流,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对待发展中的问题,以改革的动力,创新的精神,为科学发展的举措、成就、趋势鼓与呼;同时,鞭挞和批评阻碍影响科学发展的行为和现象,为科学发展鸣锣开道。新闻工作者只要思想上求实,作风上扎实,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用事实说话,多用第一手材料写原创性新闻,那些凭空捏造事实,制造虚假新闻的现象就能杜绝,那些不顾事物的全貌和本质,以个别代替一般、以局部代替全局的带有一定“水分”的新闻就会消遁,新闻报道就能贴近生活,赢得新形势下的新闻市场,赢得读者,发挥出新闻报道应有的积极作用。
二是新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与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相统一。党的新闻事业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目标和本质都是一致的。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新时期的新闻工作者要继承和发扬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密切联系群众,始终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通过新闻报道认真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最充分地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团结、动员和组织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时,用我们的头脑和智慧,用手中的笔,加强和谐社会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和谐有利的环境,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三是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经济规律、科学规律、自然规律的原则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相统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与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经济规律、科学规律、自然规律的新闻原则是一致的。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只有尊重社会发展规律、自然规律和科学规律,才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社会潮流浩浩荡荡,任何人都难以对抗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新闻报道必须顺应时代、顺应社会潮流,反映出历史的真实、时代的真相。尊重经济运行规律,需要遵循市场规律,需要新闻报道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相统一,反映出经济现象的本质特征。必须崇尚科学,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揭示客观规律,用科学的思想观察问题,用科学的方法处理问题,用科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大力宣传按照自然规律办事的实事求是的态度,监督和批评那些不切实际、违背自然法则的蛮干、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损失的“败家子”行为。要把握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宣传各地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新举措,宣传着力推动各地各行业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过多地追求经济效益向更多地兼顾社会效益,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的新做法。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协调发展。新闻工作要着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四是坚持新闻党性原则、政治家办报、正确的舆论导向与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相统一。作为新闻工作者,要讲政治、讲大局、讲责任。坚持党性原则,对重大事件、重大任务的宣传报道,要坚持早做准备、精心策划、及时调控;对社会舆情动态,要保持清醒认识,做到见微知著、敏锐把握,积极主动有效地引导社会舆论。要把好关、把好度、把好导向。同时,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包括新闻事业在内的各项事业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切实做到统筹兼顾。现阶段,不论是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还是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以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等,都需要新闻工作者表现出高超的报道艺术和非凡的才华。这要求新闻工作者要始终站在战略的高度,处理好各种复杂的矛盾和问题,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考虑问题,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树立科学的新闻观,需要下大气力加强新闻队伍建设。首先要在真正学懂弄懂科学发展观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上狠下功夫,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日常的新闻宣传报道,建立起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新闻价值观。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认真抓好培养、吸引、用好人才工作,在新闻界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环境,努力提高人的素质和人力资源能力,培养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的新闻人才队伍,为推动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如同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理论一样,科学的新闻观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完善和创新、发展的过程。科学新闻观还需要始终根据时代与形势的发展,以及党的新闻工作的实际需要,不断充实新的内容,形成新的观点,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理论内涵。
(新华社2008年新闻学术年会论文,载2008年12月29日《新闻业务》第50期)
新农村报道的原则与方法
新农村建设报道要树立三种意识
搞好新农村报道,要着重领会中央为什么在现阶段要做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要深刻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主要任务和科学内涵,弄清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注意和防止的若干问题,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心明眼亮,才能在新农村建设报道中履行好新华社记者的职责。
中央现阶段做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战略决策的重要意义在哪儿呢?首先,从全局上讲,这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我国今天现代化建设进程,迫切需要认真解决“三农”问题,遏制城乡差距拉大趋势,统筹城乡发展。再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举措来看,发展农村生产力、解决农民增收、促进农村发展,已是时不我待的历史责任。三是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看,是我国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新阶段的必然选择。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的内容丰富,要求明确。中央“十一五”规划《建议》对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个字,内涵丰富,要求全面,需要我们深刻领会,认真吃透精神。
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原则要求和主要任务以及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都是我们当前宣传报道的重点。但仅停留在这个层次还不够,开展好新农村建设报道,还需记者树立以下三点意识:
新概念意识。在新闻记者眼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法,确实是早已熟知的一个概念,并不新鲜。因为,在上世纪的中央文件中就多次有过这样的提法。但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念意义和内涵与过去大不相同,可以说是个全新的概念。主要是今天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已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业,国家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非农产业。这是一个全新的背景。就是说,我国已经发展到了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用农业积累支持工业发展的历史已经结束。新农村建设是中央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破解“三农”问题的一项具体而重要的举措。
系统工程意识。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在未来15年左右的时间,使农村的整体面貌大为改观,城乡之间的差距明显缩小。具体目标则有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民增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形成良好社会氛围;整治环境卫生,改变村容村貌;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提高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等五大方面,需要全面把握,统筹考虑,全面推进。
工作思路的完整性意识。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是发展农村生产力,指导思想是统筹城乡发展,出发点和基础是符合农民意愿、带给农民实惠、得到农民拥护。在具体工作思路上应该注意把解决当前“三农”突出问题与谋划长远相结合,有序推进,持续发展;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居住环境和村容村貌的同时,注重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在经济上保障农民物质利益的同时,在政治上要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在强调政府投入和支持的同时,注意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在强调立足于农业和农村自身改革发展的同时,要重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
树立了上述三种意识,对新农村建设就有了较系统、较完整的认识,有助于记者把握好新农村建设的报道。那么,对于一些地方出现的把新农村建设简单地理解为新村庄建设、嫌贫爱富的所谓新农村建设试点垒“大户”、在新农村建设中轰轰烈烈地“搞运动”,以及形式主义、政绩工程、“极端化倾向”等错误现象,就都容易识别和判断了。
把握好当前新农村建设报道的重点
毋庸置疑,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就是宣传报道的重点。但我们一些记者为什么抓不住重点,在基层走了一遭,辛勤采访了不少地方和人物,却没有抓到有新意的题材呢?或者虽然抓住了一些有意义的素材,却为什么提炼不出好报道来,甚至稿件的主题把握不当呢?南振中同志提醒我们要研究新农村报道的着力点和切入点,切中时弊。纵观新农村建设的报道,亮点很多,内容丰富,作为一个称职的记者,在熟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的同时,还需要在掌握好建设进程中各个阶段宣传报道重点,找准着力点,选好切入点,才能增强新农村报道的针对性。
“十一五”时期是新农村建设的开局时期,今年是起步之年,都很关键。具体讲,我们的新闻报道应该根据“十一五”规划和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把报道着力点放在发展农村生产力和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方面。至于切入点,根据内蒙古的实际,我认为,近一个时期,应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
首先,以农民增收为核心,报道各地加快现代农业建设、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生产力的新思路、新举措、新动向、新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的是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农村经济,让农民得实惠,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就必须突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抓住发展农村生产力这个主题。因此,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设农产品交易市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培训农村劳动力、培养新型农民等,都是报道的好主题。就内蒙古自治区来讲,有不少报道亮点。在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方面,自治区的乳品、肉类、绒毛等农牧产品加工比较发达,崛起了伊利、蒙牛、草原兴发、鄂尔多斯、鹿王、小肥羊等一批全国知名的龙头企业和品牌产品,带动了农牧民增收和农牧区经济的发展。有经验需要报道,也有问题需要调研。还有,过去锡林郭勒草原上牧业经济不发达,加工业滞后,牧民一只羊养两三年才出售,造成草原超载,草场退化。近年来,有29家肉制品加工企业进驻锡林郭勒草原,生产羔羊肉,羊只当年出栏,减少了草原的牲畜承载量,提高了牲畜出栏量,牧民增加了收入,还带来牧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于类似的新闻,总社已开辟了“建设新农村”的栏目,为我们搭建了报道平台,分社记者要踊跃写稿。
第二,报道国家和各地政府调整建设资金投向和结构,由过去以城市建设为主转向更多地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新气象、好做法。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向农村转移的步伐,各地政府也逐步加大了向农村的投入,给农民享受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带来了保障。内蒙古乌海市取消了农村户口,实行了城乡一体化管理,加大了政府对农业的补助,并以城市带动农村的发展,是个有意义的调研典型。再有,近年来,内蒙古崛起了一批财政收入过10亿元的旗县,旗县经济发展迅猛,如准格尔、和林格尔等不少旗县财政有钱后大多补助农业、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开展农民最低收入保障,为新农村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值得我们满腔热情地去报道。
当然,也仍然有不少盟市旗县热衷于城市建设,对农牧区、农牧业投入不足,积极性不高,这些地方的一些领导对新农村建设认识不高,态度不够积极,需要我们通过舆论监督去促进。
第三,积极为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建立农村社会救助和保障体系而鼓与呼。推进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医疗保障体系差问题,完善农村“五保户”、病残人供养和救助体系,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等,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课题,也是报道的热点。这里的文章很多,分口教育、卫生、社会保障方面的记者,都大有用武之地。过去,内蒙古开办“马背学校”在全国出名,但近年来,伴随着撤乡并镇,内蒙古农牧区实行撤教学点并校活动,大力开办旗县和乡镇(苏木)寄宿制中心学校,节约了办学经费,提高了教育质量,得到了教育部的肯定,但也有一定争议。究竟利弊如何,可以纳入新农村建设的调研内容。内蒙古在十多个旗县开展了农牧区新型合作医疗改革试点,成效怎样,群众欢迎与否,也是调研的切入点。内蒙古自治区今年拿出1.5亿元,对农牧区40多万低收入者实行生活补助,尽管每人每天只有1元钱,但总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作为省级政府是个良好的开端,也是报道的好切口。
第四,报道工业如何反哺农业、城市如何带动农村的做法和事例。在我国现阶段,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还是新鲜事物。政府如何通过政策开展导向、工业如何加大的支农力度、城市如何带动农村发展、全社会怎么支持新农村建设等,都是有效的报道切口。尤其是内蒙古的农民工数量较多,要认真研究农民工的报道。现在,为农民减负的余地已经很小了,其他增收途径都还有个过程,而农民进城务工增收最便捷、最有效,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先锋和重要载体,可以说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突破口。农民进城务工不仅增加收入,有的找到就业门路后直接转移到城市,减轻了农村的负荷;有的进城后增长了见识和才干,也积累了知识和资金,又返乡创业,成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而分社有一位记者在乌兰察布市农村“空壳村”的调查中认为“打工‘抽空’贫困农村”,使一些地方建设新农村工作举步维艰。这种认识有失偏颇。内蒙古一些地方出现的农民进城打工出现“空壳村”的现象,用辩证的观点来分析,是喜多于忧,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应该提醒各级政府因势利导地做好善后工作,而不能向农民工打板子。我们的报道要积极为农民工营造进城就业增收的良好环境,为进城农民争取与城市人同等的“国民待遇”,鼓励城里人和城市社会资金到农村投资创业,促进城乡一体化管理体制的建设。
第五,认真报道新农村建设中的典型事件和典型人物。新农村建设中的不少工作都是开创性的,是新闻的富矿。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不论是事件还是人物,都是报道的好题材;即便是反面典型,也是报道的对象,都有待于我们去发掘。尤其是坚持政府是动力、农民为主体、全社会支持等方面的典型要大力宣传。据了解,中宣部将组织新闻采访团到各地挖掘典型,计划推出“乡村新生活”、“惠农新篇”、“现代庄稼人”等系列报道,对我们的报道也是个启示。
对新农村建设要保持清醒的认识
我国农村面积大,人口多,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是长期而艰巨的,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对此,作为新华社记者,要有充分的精神准备,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尤其是新闻报道不能跟风,不能急躁,在报道中一定要把握好三个原则。
一是把握新农村建设要有序推进的原则,防止“一蹴而就”的简单化倾向。特别要警惕和防止受一些地方和一些地方领导的简单、冒进、好大喜功情绪的影响而简单行事,防止被一些动歪脑筋、出邪招的人蒙住眼睛。目前,已经出现认为新农村建设是件“容易事”的肤浅报道,成为笑柄,我们要引以为戒。新华社记者笔重千钧,不能对新农村建设胡写滥议论,报道一定要有的放矢,做到言之有理,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任何事情都是先易后难。新农村建设之所以时至今日才提上建设日程,就是难度较大,所以,我们不能盲目地跟人起哄,头脑发热,一定要保持清醒而冷静的头脑。
二是把握新农村建设要积极推进的原则,防止为难情绪和不知所措、无所作为的倾向。有的地方的一些干部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还不高,困难较多,有为难情绪,这都可以理解。作为记者要认真分析,准确把握。个别并不等于一般,要看到新农村建设符合绝大多数农民的利益和愿望,势在必行。我们的报道对新农村建设要多鼓劲,引导和鼓励各地农村争取主动,能做的事先做起来,积极克服困难,创造条件,不断推进。
三是把握符合农民利益的原则,防止一些急功近利者打着新农村建设的旗号,干伤害农民利益、折腾农民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的现象。建设新农村,要以农民的利益为出发点,依靠农民,发动农民,调动农民的建设积极性,最终落脚在使农民得实惠上。因此,新农村建设的每项工作符合不符合实际,要用符合不符合农民利益的试金石去检验,要看农民支持不支持、拥护不拥护,绝不能为违背农民利益的做法唱赞歌。
同时,根据以往的经验和教训,作为新华社记者,在新农村报道方法上,还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要坚持用“三贴近”的方法深入农村牧区、深入实际去采访,到农牧民中、到专家学者中去求索。建设新农村的内涵丰富,涉猎面广,问题多,困难不少,要淘到真金,就要坚持新华社记者屡试屡爽的“三贴近”采访方法,扎到农牧区去,到田间地头、嘎查牧户中去,了解实情,倾听民声,把握民意,捕捉鲜活的新闻。同时,也要注意跳出农业、农村和农民来采访和发掘新农村建设的报道。分社设有正面报道奖,希望今年能在新农村建设报道方面实现突破。
二要加强调查研究。新农村建设中的问题错综复杂,需要研究的问题和解决的困难不少,这正是我们新华社记者履行职责,发挥好“耳目”和“智囊团”、“思想库”的作用的好机遇。分社的新农村建设报道,不论公开,还是内参,都要以调查研究开路,通过调查研究出报道,锻炼记者,培养队伍。在这次研讨会上,要理出一批调研题目,会后立即组织记者再下去调研,争取出一批有影响的报道成果。
三要掌握好报道的分寸和进程。建设新农村的报道要注意多做打基础的工作,不要急于或轻易报成就、报经验、抓典型。新闻界有“刮风”的老毛病。不少工作,前面刚部署,后面就出典型,出成果,还是大跃进“放卫星”那一套,新华社记者不可取。新农村建设报道要注意不把话说满,不要以点代面,以偏概全,见树木就认为是森林,要充分留有余地,掌握好分寸。说到底,报道中要多点过程论,多点辩证法的观点。
(刊载于2006年2月27日《新闻业务》周刊第8期和2006年《中国记者》第3期)
典型人物报道对破解正面报道难题的启示
近年来,在新华社正面报道中存在一个有目共睹的反差:整体报道薄弱与典型人物报道不断出彩的现象并存,如许振超、任长霞、郑培民、牛玉儒、王顺友等先进人物的报道,都产生了相当大的社会影响,起到了龙头压阵作用。
2005年,内蒙古分社也向全国推出了使亿万干部群众感动不已的重大典型人物——牛玉儒。这是内蒙古分社继60年代成功推出草原英雄小姐妹事迹后,再度向全国推出的一个重大典型。剖析典型人物的报道,对我们破解正面报道难题启示良多。
牛玉儒这个典型是怎么发掘出来的?
作为新时期领导干部的楷模,牛玉儒用生命感动了中国,启迪了千百万人的心灵。牛玉儒是继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之后涌现出的又一位党的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他的事迹充分体现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集中体现了当代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和昂扬锐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将作为历史的丰碑永远屹立在人们心中。
内蒙古分社能及时捕捉住牛玉儒这一重大先进典型,不是偶然的。这与分社多年来一直坚持以正面报道为主的方针,孜孜不倦地挖掘先进典型的努力分不开。近五六年来,内蒙古分社每年都坚持不懈地挖掘和报道先进人物,采取先内参后公开的方式先后向全国报道了戴成均、永青加布、王明海、乔玉芳、廷·巴特尔、云布龙、云福祥、牛玉儒、张耀国等一批英模人物,其中,大部分都是在内参报道得到中央领导批示后得以推向全国的。
典型人物是社会公认的英雄,典型人物的涌现,有其突出的业绩、良好的口碑和坚实的群众基础。多年来,牛玉儒同志在内蒙古的厅局级和省级领导干部中一直以实干出名,他像一团火一样,走到哪里就给哪里点燃起希望,鼓舞起风帆,取得突出的政绩。自下而上对他的评价几乎都是众口一词:好干部。大概是平民出身的缘故,他对老百姓的感情特别深厚。到包头当市长时,遇地震百废待兴,但他首先抓城市居民的住房问题,而且,仅仅四五年的时间,就使包头获得了联合国“全球人居奖”;到呼和浩特当市委书记后,他特别重视为群众排忧解难,抽出大量时间接待群众上访、走访困难群众解决难题……
牛玉儒同志很尊重新闻界的同志,注意与记者交朋友,积极把新闻舆论作为推动工作的动力。就在2004年3月19日,发现癌症住院前夕,他还率领呼和浩特市的党政领导来到内蒙古分社,就呼和浩特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向中央驻内蒙古新闻单位的记者进行了通报。分社记者平日都很钦佩牛玉儒,不少记者都是他的朋友。牛玉儒同志患癌症住院后,大家感到十分惋惜。
我在主管分社宣传报道期间,和牛玉儒同志有过几次接触,尤其是他对新华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使我们心存感激。但这都只是一些感性的印象。2004年8月中旬,我在阿拉善盟采访,听到牛玉儒同志病逝的噩耗,心情特别沉重。此时,听到阿拉善有不少人要千里迢迢地赶赴呼和浩特为牛玉儒送行的消息,我很受震动:这样深厚的情谊有几人能在死后享受得到?我当时的反应,一是自己应该赶回去参加牛玉儒同志遗体告别仪式,送送他;二是直观地感觉到牛玉儒同志有报道价值。
抓紧完成采访任务后,我赶在牛玉儒遗体告别仪式的前一天下午回到分社,先后与政文记者汤计、时任分社社长的姜在忠交换了报道牛玉儒的意见,大家都认为牛玉儒值得报道。汤计积极性很高,还提供了一个信息:听说呼和浩特市的不少出租车司机将集体去为牛玉儒送行。我提醒汤计注意收集关于牛玉儒的素材。
第二天上午,我前往呼和浩特殡仪馆参加牛玉儒同志的遗体告别仪式,并带领汤计、摄影记者任军川、音像记者李云平到现场采访。当时,我并没有把牛玉儒同志作为重大典型来报道,只是凭直觉感到应该让记者留下牛玉儒同志的资料备用。多日不下雨的呼和浩特市,当天阴雨绵绵,同车的汤计感慨地说:“牛玉儒把老天爷感动得落泪了。”
牛玉儒的遗体告别仪式深深地震撼了我们。呼和浩特市殡仪馆的几个吊唁厅、休息室里,自发前来参加遗体告别的人水泄不通,殡仪馆宽敞的大院里,撑满了五颜六色的雨伞,足有几千人,有干部,有市民,还有困难企业的职工,不少人淋在雨中,泪水伴着雨水在面颊上流淌……我庆幸自己带记者来对了。于是,嘱咐记者多留些镜头,多采访几个人。至此,把牛玉儒同志作为一个典型人物来报道的信心坚定了。
于是,分社安排汤计同志集中精力采写一篇牛玉儒同志的事迹,先发内参,再发公开。汤计采访了呼和浩特市毛纺大院受到牛玉儒同志帮助的困难群众、市里的干部、牛玉儒的秘书等人,还到自治区政府、包头市等牛玉儒曾经工作过的地方深入采访,掌握了大量素材。
毕竟牛玉儒是副省级干部,受中组部管理,对他的宣传地方上难以表态,分社只好决定先发参考报道,让中央领导定夺。
牛玉儒的事迹非常丰富,深受感动的汤计初稿写了8000多字,不忍心压就直接交给了我。我用了两天大休时间将稿件压到了4000字,并提炼定位为“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的楷模”,然后发到总社。总社二编室编辑看后要求再压到2500字左右。于是,汤计又忍痛将稿件压到3200字,再压不动了,只好传往编辑部。编辑们终于发稿了。
不久,我们就得到消息,反映牛玉儒事迹的参考报道引起胡锦涛总书记的高度重视,他亲自给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储波打电话核实情况,并做出重要批示。曾庆红、李长春、刘云山、贺国强等中央领导也做出批示,使牛玉儒作为“党的好干部”、“人民的贴心人”的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楷模在全国掀起了宣传学习高潮,成为党的先进性教育的好典型,中央政治局全体同志还听取了牛玉儒同志事迹宣讲团的报告,这在我党历史上还是少有的。牛玉儒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三位被中央树为先进典型的省部级领导。
中宣部对牛玉儒事迹宣传活动的组织也是超规格、超历史的。全国各媒体、各种报道形式联动,集中时间、版面,多角度、多侧面、多形式、多层次地同时推出牛玉儒的事迹,形成了强大的轰动效应。仅新华社就连续采写播发了4篇通讯和4篇新华时评,作为典型人物的报道来说,这是空前的。经过全国新闻单位的大力宣传,牛玉儒同志的事迹家喻户晓,有力地推动了党在全国开展的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牛玉儒事迹的宣传,弘扬了正气,鼓舞了各级领导干部,使他们扬眉吐气,更使老百姓对我党、对各级干部的亲和力增强,有效地改变了干群关系,树立了我党领导干部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牛玉儒等典型人物报道产生重大影响的原因探析
一个典型人物何以有这么大的魅力和影响力呢?
第一,这与牛玉儒这一典型人物自身所反映出的鲜明而又强烈的时代特征分不开。在新时期,我们国家的现代化建设飞速发展,各级干部,包括领导干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千千万万焦裕禄式的好干部全心全意地带领群众建设现代化、致富奔“ 小康”,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虽然党的干部队伍里也出现少数“害群之马”,但主流是好的,绝大多数党员领导干部都能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勤政为民。特别是近些年来,党和国家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也做了不少卓有成效的工作,如开展了“三讲活动”、“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和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等,还出台了一系列干部管理制度、条例和办法,加强了领导干部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以及干部队伍的建设,整体上提高了干部队伍,尤其是领导干部的素质,赢得了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干部群众和中央都希望新闻媒体对此给予宣传。而牛玉儒正是党培养的千千万万好干部的代表,他身上鲜明地反映出“党的好干部”、“人民的贴心人”这一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的特征,反映了时代的强音,所以,上下认可,产生了巨大的轰动效应。
第二,是新时期社会需要树正气,群众需要好领头人,干部需要好榜样。不能回避的是,近年来我们的干部队伍中确实出现一批腐败分子,严重败坏了党和党的领导干部的形象,群众深恶痛绝。面对腐败现象,我们的舆论引导不力,尤其是在报道节奏、报道分寸的把握上不够好。过于集中披露腐败现象,使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新闻中大量充斥着腐败事件、腐败面孔,不仅使群众对我们党和政府的干部的信心发生怀疑,甚至产生动摇,还使不少兢兢业业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勤奋工作的党政干部受影响而感到抬不起头。对此,社会不认可,群众不满意,各级干部不高兴。而牛玉儒等先进典型的报道,还原了党和国家干部主流的形象,在社会上树立了正气,使群众心目中的好干部与现实中的干部形象吻合了,为占绝大多数的各级党政干部正了名。可以说,在牛玉儒这个典型人物身上,记者找到了南振中同志一再强调的“人民群众的关注点和社会的共鸣点”,因此,才引起社会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强烈反响。
第三,对牛玉儒的报道定位准确,基调昂扬。记者的内参报道主题将牛玉儒提炼为“新时期领导干部的楷模”,胡锦涛总书记的批示又进一步具体升华为“党的好干部”、“人民的贴心人”。由于主题明确,采访深入,总社和分社记者合作连续采写的4 篇通讯,都用有血有肉的事实报道了牛玉儒同志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的事迹;对事业充满激情,对工作充满热情,对群众充满感情的精神状态;公道正派、大公无私、清正廉洁的高尚情操;对人民、对同志、对亲友的朴素情怀,充分体现了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流和本质。这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针对性。报道质朴感人,客观平实,说服力强,起到了振奋精神、凝聚人心的作用。
第四,记者关于牛玉儒事迹的报道艺术和表现技巧等方面都有所探索。新华社记者对牛玉儒的报道,没有进行以往那种“全程式”的扫描,或面面俱到地综合,而是用“过程论”的观点反映了牛玉儒作为“党的好干部”、“人民的贴心人”的几个片段,用他生命中的几个亮点,点亮了人们心灵中的火把。曲志红、汤计、张云龙同志采写的通讯《激情燃烧的生命——党的好干部牛玉儒任呼和浩特市委书记的493天》,只是截取了牛玉儒到呼和浩特工作不到500天里的所作所为。其他几篇通讯,也是记者深入采访,抓住了牛玉儒的几个突出特点进行了特写式的报道,使人耳目一新。作为正面报道,记者关于牛玉儒的报道也没有粉饰太平,回避矛盾,在表现牛玉儒的工作激情和对群众的深厚感情时,也实事求是地披露了呼和浩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城市困难群体生活的艰难等,这些问题并没有给党和政府抹黑,相反,这些背景把牛玉儒迎难而上、积极解决问题的魄力和工作激情表现得更加突出,给人们更多的是战胜困难和解决问题的信心、勇气,还有对党和政府的信赖和希冀。
典型人物报道对我们破解新时期正面报道难题的启示
正面报道是新闻媒体的常规报道手段。新华社记者历来擅长于正面报道,而且,有两个现象值得关注。一是在正面报道中,尤以典型人物报道影响力最大。历史上,新华社关于焦裕禄、王进喜、孔繁森等一系列典型人物的报道,影响巨大,有的激励了几代人。2004年,新华社不仅推出了牛玉儒,还推出了许振超、任长霞等一批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的典型人物,鼓舞和启迪了全中国。二是新华社的一批名记者大多是靠采写典型报道成名的,他们代表性的名篇佳作中,也不乏典型人物报道。认真研究这些现象,剖析牛玉儒报道产生的巨大社会效应,对新华社如何破解近年来正面报道的难题,有诸多启示。
启示一,写人,写典型人物,是新闻记者神圣的职责和永恒的主题,也是正面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典型人物有影响力,最容易被群众、被社会所接受和学习。尤其是典型人物,具有无与伦比的榜样力量。采写典型人物,最见记者的功力,最容易得到群众和社会的认可,也就最能实现记者的人生价值。但社会上人人都是人物,写好人物,特别是发掘和写好有血有肉的“这一个”人物,实属不易。新华社成立70多年来,千万名记者写出的在社会上产生重大影响的典型人物,毕竟是屈指可数的。也就是说,典型人物的捕捉和采写,不是举手之劳,需要记者无私无畏、无怨无悔地去执着追求。而新时期,随着思想的多元、文化的丰富、社会的多彩,记者新闻报道的题材和形式多样化、丰富化,一些记者迷失了追求的方向,自觉或不自觉地放松,甚至放弃采写典型人物的追求,这是值得反思的。穆青同志为什么在新闻界的成就最大?毫无疑问地说,与他一生孜孜不倦地追求典型人物的报道,特别是用心血和生命追求并采写了“十个共产党员”分不开。
启示二,报道时代的正气歌和引领时代风尚的先进典型,不仅市场广阔,读者也最感兴趣。虽然人们对正面报道的定义莫衷一是,但不管定义如何下,正面报道自身的时代意义、现实意义、固有的社会影响力是显而易见的。时代需要正气歌,群众需要英雄引路,坚持正面报道为主的方针就不能忽视典型人物的报道。对新闻记者来讲,弘扬主旋律不是空话。新华社肩负着引导舆论的使命,用生动感人的典型人物引导人是新华社记者的神圣职责。我们所处的改革开放新时期,又是各路英雄辈出的时代,各行各业有层出不穷的典型人物需要记者去报道。当然,典型人物的报道难度较大。要在众多个别人物中挖掘和采写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典型人物,还要写得生动感人,给人以正义和力量,确实有难度。但作为优秀记者,应该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勇敢地以报道典型人物为己任。至于成功与否,关键看记者是否能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报道的主题是否符合时代发展的大趋势。
启示三,“还原感性”的办法有助于典型人物血肉丰满,光彩照人,产生正面报道应有的轰动效应。南振中同志倡导用“还原感性”的办法来增强新闻作品的感染力,其实,这也指明了我们破解正面报道难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新华社近年来社会影响较大的一些典型人物报道都印证了这一点。过去,读者对一些典型人物报道反应冷淡,主要是报道的主题和方法上存在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如一些人物报道“左”味十足,假话、空话、套话、官话连篇,把群众误导怕了;一些记者对笔下的典型人物任意拔高,愚弄了老百姓的感情,使群众上当上怕了;一些典型人物的宣传只突出政治宣传的需要而忽视老百姓的心理需求,影响了典型人物报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不少人物报道挖掘不深,提炼不准,写作不精,缺情少义,缺乏激励人心的精神力量等,总之是“还原感性”不够,所以难以触动人心、影响社会。新华社报道牛玉儒的几篇通讯,用平实的笔调、生动的故事,如实地反映了牛玉儒火一样的工作激情和对人民的一片赤胆忠心,成功地还原了一个丰满的、立体的牛玉儒的形象,因而可亲可信,感人至深,震撼社会。
启示四,“三贴近”是正面报道之魂。正面报道,特别是典型人物报道若要引起社会的共鸣,除记者必须具备必要的政治敏感和专业素质外,还需要用“三贴近”的方式去调研,去发掘,去采访和提炼。典型蕴藏在生活中,先进人物生活在群众中,能引起共鸣的重大主题来自于实际中。《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就是新华社记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报道的典范,新华社关于牛玉儒的报道也是记者实践“三贴近”的一个范例。为报道好牛玉儒的事迹,分社记者汤计、张云龙做了几个月的准备工作,并与总社记者曲志红走遍了牛玉儒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采访了上百人,占有了大量素材。更重要的是,记者掌握了大量素材后,认真进行了沉淀和思考,在生活真实、群众呼声和实际形势需要的结合点上认真做文章,使报道既有强烈的现实性,又有历史的高度,自然引起群众的共鸣,得到好评。
启示五,正面报道和典型人物报道需要创新。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新闻界的正面报道,特别是人物报道主题陈旧,表现方法僵化,造成“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问题,群众看多了“老文章”、“老面孔”,自然厌倦或产生逆反心理。新时期是变革的时代,需要记者与时俱进,以创新的态度积极改进正面报道艺术和人物报道技巧。近年来,新华社的正面报道为什么薄弱了?一批记者何以丢掉了正面报道的传统?究其原因很多,但其中有表现方法创新不够的问题。这就是一些记者摒弃过去传统的人物报道方法和一些老的表现套路后,没能及时更新观念,创新和改进写作方法,致使不会采写新时期的先进典型了。一些记者对新闻界正面报道方法发展变化的趋势研究不够,也造成茫茫然,无所适从。实际上,新时期典型人物的报道已经出现一些可喜的突破现象。如对人物不再求全责备,不再追求刻画“高大全”式的英雄,而是实事求是地反映人物在一定时期、一个阶段的横断面,或者描述人物在一件事情上、一天的作为,给一个特写镜头等;不再刻意采写人物与他人的不同之处,而努力在典型人物与普通人的相同之处着墨,从最常见、最平凡处入手,在相同之处看不同,在平易之处见伟大,朴实可信,亲和力强;以人为本,写人物的亲情、友情、爱情,以及喜怒哀乐,内心世界等,用以衬托人物的精神境界,更具人性化和可读性,回味无穷。表现方式也多样化,复合式报道、图文并茂,多媒体互动等。这些在新华社记者笔下的许振超、任长霞、郑培民、牛玉儒、王顺友等人物的报道中也都有所表现。但创新无止境,突破仍需努力。
(2005年新华社新闻学术年会论文,载于2005年11月28日《新闻业务》第45期)
强化传统优势 加大创新力度
——增强新华社核心竞争力的思考
提高新华社的影响力,需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正确地认识新华社的核心竞争力,从思想上、体制上和机制上为增强新华社的核心竞争力提供保障,促进新闻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强化新华社的传统优势,加大改革和创新力度,尽快有效地锻造和增强新华社的核心竞争力,为新华社的事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新华社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近年来,新华社面对激烈的新闻市场竞争,适时提出了增强新华社的核心竞争力的目标,而且,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不断增强新华社的核心竞争力,取得了明显的进展。目前,新华社还存在重重困难和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更需要我们进一步增强新华社的核心竞争力来破解。但是,“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新华社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需要我们理清思路,正确认识,并准确把握,有的放矢地培育。
新华社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我认为,新华社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指新华社在新闻领域建立的独特的竞争优势。它主要表现在新华社的金字招牌等独有的知识产权、新闻信息采集网络优势、覆盖国内外的新闻信息报道阵地优势、国家通讯社和世界性通讯社的地位优势、新闻人才和新闻技术人才队伍优势、在国内外媒体和用户中树立的新闻品牌优势,以及新华社的光荣传统与优良作风优势等。
进一步来概括,新华社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新闻的报道、新闻营销能力和新闻报道、营销的管理能力两个方面。具体来讲,前者是指新华社获取新闻采集手段和各类新闻信息资源,并将这些手段和资源集成、转化为新华社的新闻采集技能和新闻产品,进而占领新闻市场的能力;后者是指新华社组织调动各新闻采集、编辑、发布、营销等生产要素开展新闻报道和运营,使各个环节处于协调统一高效运转的能力。
构成新华社的核心竞争力的内容可以细化为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新华社员工的知识和技能;二是新华社的新闻技术开发和新闻创新能力;三是新华社的管理和新闻的报道、营销能力;四是新华社创造新闻品牌和运用新闻品牌的能力;五是新华社所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和价值观,包括新华社的优良传统与作风、“新华体”,甚至可以细到《新华视点》《中国聚焦》《新华聚焦》《焦点网谈》《分析报告》等新闻品牌。
核心竞争力来自于原创力。新华社的原创力来自于原创性新闻和原创性服务,是新华社具有特色的部分。原创性新闻是新华社一直提倡并已形成优势的产品,但原创性服务却还比较薄弱。
新华社的核心竞争力的本质是新华社特有的知识和能动力。就是说,新华人的知识与新华社的职能相结合,所产生的原创性的新闻产品和独创性的为用户的优质服务,才是新华社参与新闻市场竞争的最有效的武器。
多年来,新华社之所以在国内外新闻界独树一帜,正是由于新华社特有的知识、原创性的新闻产品和对新闻用户的优质服务等内容发挥着支撑和主力作用。但是,随着新经济时代的来临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改革的深化,新华社多年来形成的诸多优势受到新闻市场强有力的挑战,不少竞争优势发生了渐变,如一些原本独有的竞争优势已经不再独有,一些竞争优势由强变弱,有的甚至在渐渐失去。这种现象表明,对新华社来说,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根据不断变化的环境,不断地去调整、发展、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保持自己的鲜明特色而不被弱化、同化,并保持优势而不败地位。所以,新华社要进一步做强做大,仍然需要通过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来强身壮体。
把握核心竞争力需注意的问题
在新世纪、新形势下,认识和把握新华社的核心竞争力,并增强新华社的核心竞争力,需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根据新华社的性质和任务,从履行好新华社的职能、创新各种报道形式的目标出发,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实事求是地选择适合新华社事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类型。新华社拥有诸多竞争优势,又身兼多种职责,新华社今天令人刮目相看的地位和声誉,也是由多种因素带来的综合效应。所以,新华社的核心竞争力不是单项的,也不是一两个方面在起作用,发展新华社核心竞争力,应该着眼于诸多竞争优势的培育,追求综合效应。我认为,处于成长中的新华社,在面临“重要战略机遇期”的背景下,要履行好新华社的“四大职能 ”和创新“三种报道形式”,需要选择和发展综合型核心竞争力。也就是说,新华社选择培育的竞争优势的面要宽一些,种类要多一些,要“多箭齐发”,形成合力,才能形成独特的、别的新闻媒体难以模仿和效法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新华社核心竞争力的重点不在于新闻传播技术和新闻产品,而在于新华人所掌握的知识和对这些知识的管理能力。新华社从事的是作为新经济的代表产业——信息业,而信息业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是知识资源。信息业的竞争说到底是知识的竞争。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具有战略性的资源已不再是传统的规模、金融资本等有形的资产,而是知识、智慧、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和无形资本等,知识已经成为当代社会最核心的资本。新华社只要拥有了新闻业内的各种系统化知识、能力、专长、信息、资源、价值观等,就能在新闻业务、信息营销、技术开发、行政管理等载体中发挥出独特的作用,并转化为新闻传播技术和新闻产品,形成新华社的独特竞争优势。所以,新华社要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大力营造学习型社会的氛围,鼓励新华人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知识,最终形成集体的智慧,成为能够建立新华社核心竞争力的知识。
第三,需要明确一个概念:新华社的竞争优势不都是核心竞争力,竞争优势资源也并不都等于核心竞争力。因为,新华社的新闻技术开发和新闻创新能力、管理机制和新闻报道及新闻营销能力、创造新闻品牌和运用新闻品牌的能力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大多还只是一个相对概念,新华社只是在这些方面比其他新闻竞争对手表现得相对优秀一些而已。这些竞争优势还只是一定时期的优势,很难保证新华社长时期地拥有这些优势。核心竞争力则是一个绝对的概念。作为新华社的核心竞争力,还应该是新华社长时期拥有的竞争优势。按照专家的观点,核心竞争力具有“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溜不掉,变不了”的六大特点。正如新华社的国家通讯社和世界性通讯社的地位优势,就是这样的一种绝对而长期的竞争优势,无疑是国内任何新闻单位都无法取代、任何人也带不走买不到的核心竞争力。
为什么说新华社的诸多竞争优势资源也并不都等于核心竞争力呢?因为新华社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新华社用于新闻竞争的能力,或者说是履行“四大职能”的技能,并非是“耳目喉舌”、信息“双通道”“消息总汇”、拥有的国内外报道资源等非能力或技能方面的优势资源。因为,职责并不等于能力,如同一个人的职位和职称并不一定代表一个人的工作能力的道理一样。党中央虽然赋予了新华社信息“双通道”的功能,但如果新华人没有能力将各地、各行业的信息及时、准确地采集并报送中央,甚至不能保证这条渠道的畅通,那么这个优势资源就发挥不了作用,新华社的信息就很难竞争过另外一条通道。再如,新华社虽然开发出了多媒体数据库,确实为新华社增加了一个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优势资源,但还需要充分利用好这个多媒体数据库,发挥好其作用,才能产生竞争力,所以,新华社开发和利用多媒体数据库的能力和水平才是核心竞争力。因此,仅仅拥有一批竞争优势资源,对新华社来讲还不够,重要的是要千方百计地提高利用这些优势资源的能力,把新华社的诸多优势资源转化为新闻报道能力,才能切实增强核心竞争力。
创新是增强新华社核心竞争力的法宝
事物是发展变化的,核心竞争力需要不断地发展和创新。增强新华社的核心竞争力,需要我们本着创新的精神,利用多种途径、多种渠道和多种手段、多种措施来不断强化传统优势,不断培育和发展新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新华社还需要重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创新工作:
一是大力整合新闻资源——再造核心竞争力。新华社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刀阔斧地整合社内社外的新闻资源,利用通讯社的优势争取建立自己的新闻战略联盟(或战略合作关系),调整与读者、用户和供稿者的关系,实现新闻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或再造新华社的核心竞争力。整合新闻资源,社内的步子已经迈开,如建立待编稿库、开拓了手机短信息报道业务,合并和调整新闻发稿线路、传统形式报道和新形式报道协同作战、培养复合型报道人才等,但社外,即社会新闻资源的整合步伐还有待加快。尽管我们在大力建设多媒体数据库,新华网在整合社会网站,摄影部聘请了社会摄影师等许多方面已经做了不少工作,但在调整与读者的关系,尤其是如何跳过用户直接为读者提供适销对路的原创性新闻方面,还办法不多,往往听用户的意见多,听读者的意见少;在调整与用户的关系方面,我们还仅仅停留在供稿关系的层面上,缺乏建立新闻战略联盟(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长远策略,尚难以与新闻用户做到新闻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与供稿者的关系方面,还没有像摄影部那样大力发展社会报道员(或通讯员)。面对这样残酷的现实,新华社仅仅依靠自己的几千子弟兵,确实已经难以及时而又全方位地完成全球新闻竞争的任务。2001年,我随新华社新闻代表团访问美联社时,美联社的报联体体制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作为报联体,美联社与各家报社之间不是相互竞争的关系,而是一种默契合作和优势互补的关系,其联合体内的各媒体不仅给美联社提供新闻稿件,而且,尽量多采用美联社的新闻以减少自己的成本,也不与美联社争新闻,搞重复采访。新华社能否借鉴这种报联体形式,也来研究一下我们能否与兄弟媒体建立一种新闻战略联盟(或战略伙伴关系),变目前的相互竞争为优势互补的合作关系,建立一种谁也离不开谁的新型合作机制呢?总之,新华社要打造“新闻航母”,应该大幅度地丰富新华社的知识,同时,有效地扩大新华社的知识管理面。就是说,新华社要突出地研究开放办社问题。新华社应该认真研究如何向社会要知识、要人才,向新闻战略联盟(或战略合作伙伴)学知识、学技能,利用和整合社会新闻资源为新华社所用,以弥补我们的弱项和不足,才能抢占先机,确保新华社的核心竞争力的先进性和卓越性,以便于提高新华社的整体竞争实力。
二是加强管理——强化核心竞争力。管理也是生产力。近年来,在田聪明社长的领导下,新华社大力加强了科学管理,改革了经营管理体制,实行了财务预算管理,推行了新的考核管理办法,人事制度改革也迈开了步伐,给新华社带来新气象。但对知识的管理是项综合而复杂的工作,新华社的管理改革虽然已经破题,任务还很艰巨。建议当前加强三个方面的管理工作。其一,管理改革要注意整体推进,步调协调,努力做到业务改革与人事配套,业务改革与市场机制对接,人事制度与分配制度改革匹配,机构改革与制度改革协调,人事制度改革与人力资源开发并进等。其二,加强新华社知识管理中的人才管理工作。人才是知识管理中最关键的环节。新华社是知识密集型部门,要求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的支撑。因此,新华社急需建立高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和人才教育机制,并提高人才管理能力,切实做到培养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防止人才流失,才能在此基础上,增强核心竞争力,推动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其三,加强新华社对社会知识的管理。要旗帜鲜明地提倡合作竞争,从总社到分社,都要协同作战,并学习和集合兄弟新闻媒体的优秀新闻资源和能力共同开发和营运新闻市场,形成优势互补的战略集合体,达到直接利用社会知识而借他山之力增强新华社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三是加强人才群体的培养——增强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知识的竞争,是集体智慧的竞争,说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核心竞争力不是靠少数人才所能支撑得起的,需要人才的群体效应来支撑。当务之急,是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加强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在利用考核制度激发新华人的积极性的同时,要及时把加强继续教育工作当作大事来抓,建立员工培训制度,采取在岗学习、脱岗培训、保送进修、开展各种知识竞赛活动等措施,鼓励新华人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知识积累,有效提高职工的知识和本职工作能力,全面提高新华人的素质;其次,切实改变新华社专家型人才培养薄弱的局面,着眼于长远和未来,舍得本钱投入,大规模,成批量地培养新华社的新闻报道、技术开发、信息营销和管理方面的专业型、专家型人才;再次是尽快更新新华社的人才观念,改变用人制度、收入分配制度,打破“官本位”思想,不以职务论人,用人所长,不论资排辈,真正形成利于各类人才群体成长,人尽其才,各展所长,人人埋头干事业的良好创业氛围。
四是重视文化建设,培育新华人精神——推动核心竞争力建设。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不能忽视新华社的文化建设。加强新华社的优秀文化建设,也有助于推动新华社核心竞争力的建设。新华社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新华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就是新华社文化的代表,在过去的岁月里激励和鼓舞了几代新华人为了新华社的事业而忘我奋斗。今天,随着改革开放,新华社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新华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冲击,少数新华人的信念甚至发生了动摇,这是新华社新时期不能不面对的现实。在这种局面下,要增强新华社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正视如何凝聚人心的问题,需要不断完善和建立自己的优秀文化,以促进新华社的核心竞争力与时俱进。
五是鼓励不断创新——形成有生命力的核心竞争力。在今天新华社已经成为中国新闻界的旗舰的背景下,新华社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就是创新了。创新是新华社核心竞争力处于优势地位的保证,也是新华社生命力的所在。新华社要保持旺盛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不断地进行知识创新,从技术上、文化上、制度上不断地进行革新,营造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不停地在技术、制度上进行改进,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为此,建议新华社设立“创新奖”,对全社每年在宣传报道、信息营销、技术开发和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工作,给予奖励,大力营造创新环境。
(新华社2004年新闻学术年会论文,刊载于2005年《新闻业务》周刊第2 期)
试论穆青新闻作品成功的基本经验
在当代新闻界,很少有人像穆青那样,在半个多世纪里一直驰骋在时代的前列,用饱蘸感情的笔,不倦地记录时代的风云,讴歌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写下了一篇篇产生了巨大轰动效应,鼓舞了千百万人的优秀作品,影响和激励了不止一代人。
穆青作品的魅力何在?成功的奥秘又在哪里呢?这是新闻界关注和探索的一个问题。而且,就穆青新闻作品成功的基本经验来讲,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总结出许多的方面。我从一个记者的角度研读穆青的新闻作品,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经验值得重视。
一、始终站在时代的高度,反映时代的精神
阅读穆青的《十个共产党员》《彩色的世界》《穆青散文选》等代表著作,均使人感受到一种磅礴的力量,一种顶天立地的大气。细细研读这些作品,不论是人物通讯,战地通讯,还是国际通讯,都反映出一个显著的特点:站在时代的高度,揭示时代的趋势,反映时代的精神。
在这方面,穆青的新闻作品表现出了三个鲜明的特点。一个是着眼于大局,关注时代风云,站在时代的前列,捕捉代表时代精神的大主题、大题材,满腔热情地讴歌我们伟大的时代。
穆青的作品的政治观念和大局观念强,时代特色鲜明,作者始终以高度的革命责任心,把自己置身于伟大时代的前列,充当时代的斗士,鼓吹时代的号角。不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穆青都坚持深入生活的第一线,积极捕捉反映时代精神的大题材,挖掘最能代表社会本质的大主题,反映时代发展的大趋势。早在延安时期,他刚参加新闻工作,就追踪采写了边区工业劳动模范赵占魁,连续在《解放日报》发表了几篇通讯,引起了党中央的重视,中央专门发出号召,在边区掀起了学习赵占魁的运动。后来,他又发表了通讯《工人阶级的旗帜——赵占魁》,成为解放区人民学先进的教材。抗日战争时期的代表作《雁翎队》、解放战争时期的《湘中的红旗》等作品,都是他投身于革命战争,南征北战的所见所闻,记录了革命战争胜利的历史性进程。他60年代采写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到了90年代,仍以其鲜明的时代精神而被各报再次发表。即使在动荡的“文化大革命”中,他也卓尔不群地写出了代表历史进步车轮的《铁人王进喜》。粉碎“四人帮”后写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及时弘扬了为革命不畏任何困难的时代精神。新时期发表的《人民呼唤焦裕禄》《改革大潮中的老支书》等脍炙人口的作品,都准确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奏出了时代的强音。
就连在行旅匆匆中写下的那一篇篇色彩纷呈的国际通讯,也通过作者的心灵之窗,摄取了一个个动人的镜头,反映了人们所关注的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和社会问题。《金字塔夕照》《救救非洲》《维也纳的旋律》等作品,在赞美绚丽多彩的世界的同时,也对其丑恶、残酷、贫穷、落后的现象进行了曝光,抨击了黑暗和罪恶,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写著名壮观的维多利亚大瀑布(《霹雳雨雾》),荷兰那鲜花的海洋(《鲜花的海洋》),亚马逊流域无边的森林(《“大地之肺”》),也洋溢着对和平和幸福的憧憬与赞美,字里行间涌动着积极向上的力量,反映了人类生活的主旋律。
第二个特点是善于透过那些闪光的人和事反映出社会的本质和时代的精神。他擅长于写英雄人物,但并不满足于单纯地讴歌英雄人物,而是着眼于透过人物反映伟大的时代。这在《十个共产党员》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在这部著作中,穆青通过对梁雷、赵占魁、焦裕禄、王进喜、吴吉昌、潘从正、孙钊、任羊成、阎建章、郑永和等10名不同时代的杰出的共产党员的英雄业绩的描写和崇高精神的赞美,深刻地揭示了当代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反映了无私奉献的伟大时代精神,给人们以巨大的精神力量。即使是国际通讯中写的导游、马车夫、比萨斜塔下的老妇,他都注意用以小见大的方法,透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目光表情去发掘人类的美德,鞭挞社会的丑行,使作品的主题得以深化。
透过人物和事件的现象,透彻地反映时代的本质,是穆青的新闻报道之所以能引起强大的社会共鸣和时代回声的原因之一。对此,穆青自己总结说,“不仅要善于从奔腾不息的历史潮流中,敏锐地抓住具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同时,还要善于把人物推上一个广阔的时代舞台,发掘孕育和诞生人物的时代和社会的本质。这样,我们的新闻报道除去能刻画出英雄人物的典型形象外,还能反映出时代精神的强大回声。”(《穆青散文选·后记》)这应该说是穆青作品的高人之处。
第三个特点,是不管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中,穆青的目光和笔触都集中在人民群众的身上,写人民的喜怒哀乐、向往和追求,反映他们崇高的精神境界和思想风貌,为人民高唱颂歌。穆青的作品,大多是反映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为人民立传的。赵占魁那高度的劳动热情,吴吉昌为了真理和事业“啥也别想挡住俺”的精神,潘从正那种勤劳勇敢的品质,郑永和一心为乡亲修通北干渠的追求(《情系人民》),任羊成的“红旗渠精神”(《两张闪光的照片》),委内瑞拉姑娘(《法蒂玛》)“我爱整个世界”的人生哲学等,都是为劳动人民谱写的一曲曲颂歌。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情操,更是作者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时代风貌的倡导和赞美。即使在讨伐“四人帮”,审判“文化大革命”的《历史的审判》中,他也最终揭示了一个“不管道路多么艰险曲折,人民的意志终将胜利”的真理。穆青曾经说过:“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信念,加上几十年革命实践的教育,使我深深感到,要当好一个称职的记者,我的目光和笔触时刻也不能离开人民,特别是生活、战斗在第一线的人们。……因为,我始终有一个强烈的愿望,就是通过揭示这些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感情,用他们身上的革命火花,点燃千百万人心灵的火把,用他们的力量,用他们的追求和理想,去推动革命事业的胜利前进。”(《穆青散文选·后记》)
穆青长期与人民群众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用行动实践了他“勿忘人民”的名言。他一贯坚持到人民群众中去,倾听人民的心声,并与人民群众建立了亲密的友情。尤其是与所采访过的人物往往深交几十年,甚至建立了情同手足的关系。所以,他的不少人物通讯都写得厚重而丰满,如《一篇没写完的报道》《难忘那双手》《两张闪光的照片》《情系人民》等。这些作品都跨度达几十年,几乎反映了英雄人物一生的命运,同时,也说明作者为写这些人物而酝酿、构思和磨砺了几十年。这样写出的作品自然有深度和厚度,增添了不少动人的力量。
如果说,是伟大的时代和火热的生活造就了穆青,那么,穆青也没有辜负伟大的时代和火热的生活,二者的结合,便孕育出了感人的名篇大作。
二、真实地反映时代,真实地反映人民的意愿,以真情实感动人
穆青追求真实。他喜欢写人,但从不虚构。他认为真人真事“是人们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榜样”。生活中的真人真事,最可信,最感人,最有力量。所以,他的作品中所写的人和事,都是“生活中的真实楷模”,是“历史的真实记录”,反映了自己的真实感情。
他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在作品中忠实地记录生活,真实地记录历史。他的作品都取材于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并追求思想、生活和细节的真实,用事实讲话,观点鲜明,爱憎分明,具有一种真实的力量。像焦裕禄、吴吉昌等先进人物,他们的事迹本身就很感人,是虚构不出来的,越是真实地记录越有力量。而且,穆青的不少作品还勇于触及现实生活,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斗争。《历史的审判》,在对“四人帮”的罪行进行控诉的同时,以恢宏的气势,深邃的思想,对“文革”10年浩劫的历史进行了实事求是的总结和历史的审判。《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不仅为广大干部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还勇闯“禁区”,真实地把自然灾害的严重情景如实地反映出来,揭示了重大社会矛盾。《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两篇报道,都直面矛盾,再现了“文化大革命”的曲折和复杂,动荡和混乱,对“四人帮”倒行逆施、祸国殃民的罪行进行了无情地揭露和批判,忠实地记录了历史。
同时,穆青重视人民的呼声和愿望,注意如实而准确地反映人民大众的意愿,为人民代言。他不仅反映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还及时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在脍炙人口的长篇通讯《人民呼唤焦裕禄》中,他披肝沥胆地直陈民意,反映了“人民呼唤焦裕禄”的重大社会动向,“呼唤党一贯同群众血肉相连的好传统,呼唤党的一切为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好作风”,忠言诤诤,警示全党。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曾经赋诗赞曰:“豪情满纸见肝胆,卓识如炬明古今。”《改革大潮中的老支书》中,通过对老支书阎建章“宁愿一辈子吃苦受累,也要使辛兴人过上好日子”的高尚品质的颂扬,提醒新时期的共产党人永远不能忘记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宗旨,用阎建章优秀品质说明共产党人的心是“敌人的刺刀剜不去,‘四人帮’的棍棒打不碎,金子银子买不走”的。真是警世之语,杜陵之心,反映了作者坚持真理,勿忘人民的赤子之情。
真情最动人。穆青是个重感情的人。他追求真实还表现在所写的都是自己的真情实感。穆青不为写新闻而写新闻,他的作品都是有感而发,为情所动。所写的都是现实生活中首先感动了他,引起了他的共鸣的人和事,往往是含着眼泪采访,流着眼泪写作的。这样产生的作品,必然是一种真实情感的流露或宣泄,无疑带有一种特别感人的力量。穆青曾经自述道:“在四十多年的记者生涯中,我与人民一道经历过时代的波澜,迎接过斗争的胜利。多少有名和无名的英雄们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的思想感情教育着我,感染着我,激励着我,像一团不灭的火在我的心头燃烧。……作为一个职业宣传工作者,就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把我们人民的这种精神风貌展现在全世界的面前。所以,不写,不仅理智上扪心有愧,就是感情上也过不去。”(《穆青散文选·后记》)
正是因为有了这份真感情,穆青的人物通讯和国际通讯,才不仅写得情景交融,而且,常常使人分不清哪是作者的感情流露,哪是主人公的感情表述——作者与主人公的感情相融相通了。《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中,潘从正老人有一段点“睛”的话:“俺不怕穷,只怕乱。今后可不能再折腾了!越折腾越穷,将来国家靠什么?只有大家齐心搞建设,国家才能富起来。”这话很符合主人公的个性,但每个读者都能感受到这不仅仅是“老坚决”的话,也是作者的心里话,讲出了全国人民的心声。像这样的作者与所写人物的思想感情息息相通、水乳交融的话语,几乎存在于穆青的所有人物通讯作品中,尤其是粉碎“四人帮”以来的作品,表现更为突出。
穆青的不少作品都直接写自己的感受,使作品更加真实、更动人。感情充沛的《涑水情》,写吴吉昌老人为挽留作者而焕发了神奇的活力,81岁的高龄了,竟手舞足蹈地扭起了舞步,送行时却向相反的方向走去,“我们手拉着手默默地走着走着,50米,100米,走过去又绕回来……”“车开了,我不敢回头看,我知道老人正呆呆地望着我……”
这情景,这友谊,这种深情厚意,谁人能不为之所动?
还值得注意的是,穆青作品的起伏跌宕,不单靠情节的有意安排,而往往是作者真情实感的自然涌动所致。正是作者的这种真情实感有效地缩短了作品与读者在感情上的距离,很容易地实现了与读者的交流和沟通,自然而然地感染和打动了读者,增添了文章的魅力。这恐怕是穆青作品成功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要做到真实地反映时代精神,真实地反映人民的愿望,写出真情实感,需要作者有崇高的精神境界,在思想上、感情上与人民息息相通,水乳交融。穆青笔下产生的那一篇篇动人的华章,是他与人民真挚的友谊、深厚的感情,以及他那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那火一般的激情所结出的硕果。
三、充满骇俗的思想光芒和撼人的人格力量
穆青新闻作品有一种憾人心魄的力量,开启心灵,净化灵魂。读《铁人王进喜》,谁能不被王进喜的那种气吞山河的“铁人精神”所震撼?看《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谁能不被焦裕禄那种“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崇高思想品格所打动?阅《霹雳雨雾》,谁能不从那奔腾的激流中得到人生的启迪呢?
这种力量来自于哪里呢?研读穆青的新闻作品,我认为有两个方面的因素值得重视。
其一,作者的思想高度决定了作品的主题深度。穆青的新闻作品,一般都立意高,思想性强,主题重大,反映问题深刻,影响深远。这首先凝聚了作者对时代、对生活的感知和思考,反映了作者的真知灼见。穆青以其高度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高屋建瓴地捕捉和挖掘出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个个重大报道题材,提炼出了重大报道主题。虽然说这是作者的理论修养、革命实践经验和新闻工作经验的综合表现,但最重要的还是显示出作者有相当高的思想水平。这是决定作品质量和分量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穆青新闻作品“卓识如炬明古今”,充满了鼓舞人的精神力量和启迪人心灵的思想光芒。尤其是作品中所反映的英雄人物们闪光的语言,以及那大段的精辟的政论性语句,充满了深刻的哲理和深邃的思想,气度不凡,意境深远,耐人寻味,无不显示出作者高度的政治水平和思想水平。
虽然从客观上说,题材和主题决定着一篇作品的质量和生命,但事实上,作者的思想水平对作品的积极影响也不可低估。穆青是记者,也是政治家,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政治水平和思想水平都对笔下的作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时事洞悉,思想深刻,准确地把握住了时代的大局;正确地反映了英雄人物闪光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和价值观,正气凛然;人物典型,论述精辟,实事求是,正确地引导了舆论。从《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到《人民呼唤焦裕禄》,穆青在新闻界领导了多少潮流?他之所以能独树一帜,重要的一点,就是理论修养高,思想独到。
其二,作者的人格力量增加了作品的魅力。阅读穆青的《十个共产党员》《彩色的世界》等作品,都能强烈地感受到,作者满腔热情地歌颂的那些英雄人物和普通劳动群众身上的优秀品质和高尚情操,折射出了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现和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情操,无不浸透着作者的人格力量。穆青是一个美的使者,有一个美的灵魂。读他的人物通讯和国际通讯,不难发现,大都着力于描写那些普通劳动者的美好心灵、美好精神和他们美好的人生哲学。他千方百计地把生活中那些美的心灵,美的传统,美的道德,美的情操,以及其他至善至美的东西挖掘出来,展示给人们,使更多的人受到启迪和教育,以助于社会生活变得更美好。“文如其人”。作者所具备的那种优秀的道德观念、思想品质和精神情操,影响了他的作品,并产生了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否则,如果作者人格平平,没有强烈的美丑观和是非观,那么,他就注意不到,也发现不了生活中的美的东西,更谈不上刻意去追求和反映美的东西了。
“诗言志”。诗词最能表现作者的修养、追求、思想和情操。穆青发表的诗词虽然不多,却把自己的人格力量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且,与他在新闻作品中表现出的人格非常地一致。在《题碧墅山庄赠勉黄山记者站诸同志》诗中,穆青勉励黄山记者站的记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心志:“许身创业书生志,务实求真赤子衷。寄语黄山攀跻者,风操当效万年松。”他所崇尚的是“务实求真”的赤子衷情,所追求的是傲霜斗雪的万年劲松的品格。在《金缕曲·黄山抒怀》一词中,直抒胸意,畅抒衷肠,更无遮无拦地吐露了自己的心迹:“文章不为千金卖,沥肝胆,青史巍巍,冰操皑皑。光明顶上啸天风,著我炎黄气概。对群峦,思潮澎湃。赤子深情终未改,欠多少,父老相思债。鬓堆霜,丹心在。”作者用感人肺腑的自白说明,只有“文章不为千金卖”的“冰操皑皑”的人,才能“著我炎黄气概”;只有那“丹心在”,“赤子深情终未改”的人,才有资格在“光明顶上啸天风”。做文先做人。这是真理。穆青有很强的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为人刚直不阿,为文不趋炎附势,一切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其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人们所效法。这种理想,这种精神境界,反映在作品中,自然会产生一定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要写出好的,成功的新闻作品,作者就首先要有高尚的人格。这是我们从穆青作品的成功中得到的又一个启发。
当然,穆青作品的成功经验还有不少,如强烈的革命责任感和事业心,被群众喜闻乐见的朴实的文风,作品表现手法的多样化,独到的语言艺术等,都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但我觉得上面所提出的几个方面的经验最为重要。就此请大家赐教。
(1996年10月中国记协和新华社联合举办的“穆青新闻作品研讨会”论文,见《穆青新闻作品研讨集》)
学习穆青同志的人品与文品
我从小就读过穆青的新闻作品。特别是那脍炙人口的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不仅熏陶了我,还熏陶了几代人。我1984年到新华社工作后才对穆青同志有了较多的了解。听他讲话,看他的文章,也作为对外记者的代表向他汇报过工作,对他那平易的语言、深邃的思想很佩服。自己也按他倡导的“亲历式新闻”、“散文式新闻”的理论学写新闻,按照他关于“摄影和文字要两翼起飞”的要求兼搞摄影报道。
1990年,宁夏大学回族文学研究所邀请我撰写《回族文学史》中《穆青的生平和创作》章节时,才和作为 “回族作家”的穆青同志有了比较密切的接触。记得1990年夏天我作为一个小记者忐忑不安地走进大记者穆青办公室采访时,没想到他是那样的和蔼可亲,一点架子也没有,还开玩笑说:“我不是作家,你们要当作家来研究我,是自讨苦吃。”但还是拿出整整一下午的时间接受了我的采访,给我提供了不少线索和资料。
在研究撰写《穆青的生平和创作》、回族文学人物《穆青》,以及穆青的几个作品集辞条的间隙,我又利用采访到的素材写了近万字的报告文学《点燃了千百万心灵的人》,在《回族文学论丛》和1991年2月号《记者文学》上发表。
我当时曾带着“一个记者怎样才能写出不愧于时代而又感人至深的新闻作品”的问题请教他,他深情地回答说: “需要做到两点:一是目光和笔触始终要盯在人民群众身上,要满腔热情地去反映生活、战斗在第一线的人们可歌可泣的业绩,反映他们的追求和愿望,他们高贵的精神境界。二是要有真情实感,真正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把自己置身于人民群众之中。”这是经验之谈,也正是穆青的许多新闻作品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反响并感人至深的所在。近万字的《穆青的生平和创作》初稿拿出后,我先寄给穆青同志征求意见,没想到他很快进行了阅改,还亲笔回信说:“我看了您的稿子,只改了前半部分有关事实,其他未动。评论也抓住了重点,只是前后重复当须精心调整一下。整体看来,我觉得可用。”“本来我不是作家,要从作家角度评述我,有一定的难度和局限性,能写到如此程度也不容易了。”在穆老的支持和鼓励下,我又进行了修改,完成了这项“业余”工作。
1993年元月穆青同志离休后,受社内一些同仁的鼓励和一些新闻单位的邀请,我又相继采写了6000字的通讯《踏遍青山人未老——访卸任后的穆青》和4000字的通讯《“赤子深情终未改”——记穆青》。记得我在《踏遍青山人未老》中开篇写道:“穆青,中国新闻界的一面旗帜。他驰骋新闻沙场五十余载,如椽的巨笔写下了一篇篇惊世之作,启迪了千百万人的心灵,影响了整整几代人。”他审稿时都用红笔在下面划了一杠,认真地说评价太高,不同意这样的提法。
1994年6月,穆青同志到宁夏采访,我全程陪同。他那种强烈的事业心和对老百姓的诚挚的感情,使我深受教育。当时,他已是73岁的老人了,还登高爬下、奔跑追逐着拍照。在黄河青铜峡岸边陡峭的山坡上,他爬上1米多高的西夏砖塔的塔基,攀到河边铁护栏上拍照,真让人为他捏把汗。走到哪里都要深入到老百姓的家中了解情况。在全国“贫困之冠”的西海固地区,他到同心县纪家乡旱天岭村贫困农民家访贫问苦,一家家地揭锅捏袋地检查口粮,愁眉不展地探看水窖里的存水,双手抚摸着农家孩子污垢厚重的赤脚,老泪横流地哽咽着说:“解放都几十年了,我们的老百姓还过着这样的日子,我们有愧啊!” 结果每到一地,他都首先不是采访,而是跟当地的干部认真探讨群众脱贫致富的良策,或者坐在农民窑洞里的土炕上倾听老百姓的愿望和意见,每天都工作十几个小时。这些感受,我整理了一篇4500多字的《穆青回乡行》,发表在《宁夏日报》周末版上。
1996年,在中国记协和新华社在北京联合主办的 “穆青新闻作品研讨会”上,与会者就提出新闻界要向穆青同志学习的口号。我在会上宣读了7000多字的论文《试论穆青新闻作品成功的基本经验》,这篇论文被收入《穆青新闻作品研讨集》。我一直想深入研究穆青现象,多年来也一直在跟踪收集笔耕不辍的穆青同志的资料,每年都利用到总社出差的机会到家中看望穆青同志,并多方面向他求教和探讨问题,从穆青同志的言传身教中获益匪浅,但由于工作忙,顾不上坐下来认真研究整理。
穆青同志多次告诫我:作为记者一要多读书;二要坚持写作,任何时候都不要放下手中的笔。穆青同志曾送我一幅字,内容是“爱书”两个大字,反映他退下来后有闲暇读书的喜悦心情,也嘱咐我要多读书,多汲取知识的营养。
我最后一次见到穆青同志是去年3月份,听说老人患病了,我利用在总社开会的机会顺便在一个周日的晚饭后到家里看望他。当时见他虽有点消瘦,但精神不错,他自说恢复得很好,还准备天暖后到四川去采访,并遗憾地说内蒙古大草原真漂亮,好地方很多,但多年没去了,抽空还想到内蒙古拍点照片。这是他多年的愿望了。我当即邀请他夏天时来内蒙古采访,他答应说只要身体允许争取去。我问他的回忆录写完了没有,他说没时间写了,正在编辑整理旧稿。我怕他大病初愈,不便多谈,想和他告辞,但老人的情绪很好,说今天没事,可以多说阵话。又问我的工作情况,最近在写些啥,而且给了我很多指教。后来又谈到了宁夏西海固地区,一再问我那里的变化大不大,群众温饱解决得怎么样?我都尽我了解的情况进行了汇报。最后,他又主动说:“正好有幅字适合送你留念。” 他带我进入书房,从硕大的案头上选了一幅“与有肝胆者共事,于无字句处读书”的字画,说:“送一幅周总理的自勉联勉励你。”
去年8月份,我到北京参加中宣部 “三个代表”在基层采访动员会时,听说老人又住了院,但医院不让去探视,只好到家中去看望他的老伴,由于事先没联系,去后续阿姨很遗憾地说:“他刚从家里到医院去了,你要早来几分钟就见上面了。”不想,这次遗憾成了我终身的遗憾。
2003年10月12日,我在额济纳旗搞“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有关配合报道时,朋友从北京打来电话告诉我噩耗:穆青同志于11日夜间在北京逝世了!尽管我知道穆老患病已久,但仍然感到十分突然,不愿相信。由于采访任务在身,又相隔2000多公里,不能赴京送别敬爱的“穆老头”,我只好含泪发了一个唁电,说我远在阿拉善高原额济纳旗采访,任务在肩,不能赴京为穆老送行,只能遥泣默哀。“穆老如额济纳的胡杨一样,将永垂不朽!”新闻界陨落了一颗巨星,但“神舟五号”飞船飞上了太空,我不知道这之间有无必然的联系,但我只能化悲痛为力量,用自己的勤奋工作告慰穆老的英灵!
今天,我们向穆青同志学习,我从自己与穆青同志交往和接触的感受来看,我认为应该重点学习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学习穆青同志坚定的大局观念。我在不同的场合听过穆青同志的一个鲜明的口号:“把握大局,改进作风,当好党和人民喉舌。”为此,他一直强调三点:一是作为新闻工作者,尤其是从事新闻工作的领导,一定要时刻关心大局,了解大局,研究大局,胸中装着大局,一切从大局出发;二是经常考虑我们的宣传报道是否有利于大局,是起积极作用,还是消极作用?是否推动整个局势向前发展?三是要清醒地认识党的重大方针、政策,很好地了解和体会中央的精神和意图。中央每个时期所想所急的问题,是全党、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所在,也正是新闻工作者开展报道的依据和着力点。所以,穆青不论组织指挥报道,还是他自身的采访活动,一向都善于抓全局性的问题,抓带有全局性的大题目。由于胸怀大局,穆青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记录时代的风云。他的新闻作品大多站在时代的高度,回答时代的要求,揭示时代的趋势,反映时代的精神,所以,往往引起读者的共鸣,产生很大的反响。
第二,学习穆青同志牢固的群众观念。“勿忘人民” 是穆青最爱题写的几个字,也是穆青的誓言。穆青的新闻成就主要在通讯方面,尤其是他在人物通讯方面成就最大。他确实做到了不管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中,都始终把目光和笔触集中在人民群众身上。他一生只写普通老百姓,他的人物通讯集《十个共产党人》中写的赵占魁、焦裕禄、吴吉昌、潘从正等十个人全是普通的人,时代跨越了半个世纪,而穆青却从他们的身上发掘出了无私的奉献精神和不平凡的思想品质,使他们成为时代的典型,社会的榜样。穆青一贯坚持到人民群众中去,倾听人民的心声,长期与人民群众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与采访过的人物往往深交几十年,甚至建立了情同手足的关系。所以,像《一篇没写完的报道》《难忘那双手》《两张闪光的照片》《情系人民》等作品都跨度达几十年,几乎反映了人物一生的命运。
第三,学习穆青同志求真务实的作风。穆青在给新华社黄山记者站题写的一首勉励诗中写道:“许身创业书生志,务实求真赤子衷。寄语黄山攀跻者,风操当效万年松。”这也是他自己心志的抒发。1975年秋天,新华社曾发生著名的“朱穆李事件”。当时江青在大寨大讲党中央有人学宋江、架空晁盖,影射周总理,攻击邓小平。记者向当时任新华社副社长的穆青同志汇报后,他当即认为“事关重大,必须向中央反映”。不顾江青身居要职,与朱穆之、李琴三人以个人的名义,署名向毛主席和党中央进行了反映。为此,他再次受到迫害,行动受到了限制。我就此事采访穆青时,他坚定地说:“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作为一个正直的记者,我不能不说实话。”“替人民讲话,就是死了也值得!”这种刚直不阿、追求真理的精神感人至深。他写的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启迪了几代人。1990年7月,他又与冯健、周原合写了倾心吐胆、直泻民心的长篇政论式通讯《人民呼唤焦裕禄》,在全国引起强烈共鸣。范敬宜同志曾为此写诗赞曰:“庾信文章老更成,新篇续就意难平。豪情满纸见肝胆,卓识如炬明古今。论政常含贾傅泪,怀民总带杜陵心。拳拳心曲谁评说,读与穷乡父老听。”
第四,学习穆青同志清正廉洁的品格和敬业奉献的精神。穆青新闻作品有一种撼人心魄的力量,读来开启心智,净化灵魂。这种力量来自于哪里呢?我认为有两点是关键,一是穆青是记者,也是政治家,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政治思想水平,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他对时代、对生活的感知和思考比一般人要深刻,对社会的脉搏把握准确,对重大报道题材比较敏感,所以,他一生做到了“勿忘人民”,坚持为人民立言,他的作品一般都立意高,思想性强,主题重大,反映问题深刻,“卓识如炬明古今”,充满了鼓舞人的精神力量和启迪人心灵的思想光芒。二是人格力量的魅力。“文如其人”。穆青把他自己身上的那种高尚的道德观念、思想品格和精神情操,融入了作品,从而也使作品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力量。穆青在新闻、摄影、散文、诗词、书法等方面都造诣很深,建树颇丰,但他的作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挖掘和展示美的道德、美的情操,追求至善至美。“诗言志”。穆青的诗词把他的人格力量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在1993年4月写的《金缕曲·黄山抒怀》一首词的下阕言:“文章不为千金卖,历肝胆,青史巍巍,白雪皑皑。光明顶上啸长风,著我炎黄气概。对群峦,心潮澎湃。赤子深情终未改,欠多少父老相思债。鬓堆雪,丹心在。”这首词鲜明地反映了穆青的胸怀、抱负、人格和情操,以及心迹和追求,可以说感情真挚,大气磅礴。
作为一名高级干部,穆青平易近人,没有架子,是有名的“平民社长”,新华社里都亲切地叫他“穆老头”。他的责任感和事业心非常强。离休10年中,年年都在基层采访奔波,新作不断发表。他多次告诫我:作为记者一要多读书;二要坚持写作,任何时候都不要放下手中的笔。他在临去世前2个月还在与病魔的顽强斗争中坚持给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同志《与年轻记者谈成才》一书写了一篇序言,认为年轻记者成才的先决条件是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做人是第一位的,成才是第二位的。如果连人都做不好,还谈什么成才!”穆青同志高尚的人格和勤奋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新华社2004年5月28日专稿,刊载于2004年《记者观察》第7期)
论记者的大局观念与“大气”意识
一、记者要有大局观念与“大气”意识。
首先,记者职责的特殊性,要求记者必须要有大局观念和大气意识。
二是一个人无论做人做事都有个立意和标尺的高低问题。当记者也如此。
作为新闻记者,人人都想当一名称职的记者、好记者、名记者,甚至是大记者。因为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摆在我们面前很困惑的问题是,进了“记者”这个门槛,并不意味着每一个人就能成为一名称职的记者,更不用说成为一个好记者。新闻业内的水太深,新闻事业对人的素质的要求太高了,记者与记者之间的差别太大了。大约20年前,已故的新华社前社长郭超人在回答关于“什么样的人当不了记者,什么样的人能当记者,什么样的人才能当一个好记者”的问题时,曾有一段精辟的回答:“大多数人能想到,能做到,而你想不到、做不到,就当不了记者。大多数人能想到,能做到,而你也能想到、做到,可以当记者,但不一定是一个好记者。唯有大多数人想不到、做不到,而你却能想到、做到,那么你就能当一个好记者。”这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真理啊。新闻职业需要记者既要有专家的慧眼,又要成为通才,十八般武艺要样样精通,三教九流都要有所熟悉。当好记者确实不易。
同样是记者,为什么出手的稿件分量不一样?水平差异很大?立意决定着一篇稿件的分量,事业的标尺决定着一个人成就的大小、事业的成败。古人讲:“效法乎上,仅得乎中;效法乎中,仅得乎下。”虽然讲得是师承前人的标准,但对一个人如何树立事业标尺来讲,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我们首先要求和帮助记者提高立意,树立比较远大的奋斗目标。
为什么有的记者老整出惊天动地的新闻来,迅速出名;有的记者虽然勤奋,稿量也不小,频频见报露脸,但影响一般,平平庸庸一生?为什么同样一个题材,在不同的记者笔下,有不同的视角,会写出分量不同的稿件,有的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反响,有的无声无息?
认真分析这几种现象,我认为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个方面是把握大局的能力决定差异。一个记者如果缺乏大局观念,宏观讲,难以准确地把握住人生,把握住机遇,把握住形势;具体讲很难把握住新闻题材,把握住政策,这都会导致胸中无数,浑浑噩噩,很难写出好报道。
第二个方面是“大气”意识影响高下。做人做事作文起点低,要求低,标准低,或者说立足点、着眼点小,表现在稿件中自然是小家子气,缺乏“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磅礴气势,造成底气不足。
共同的问题是没找准自己的位置,没有定准稿件的“准星”。
大局观念、大气意识决定了“记者的战略眼光”。不少人说新华社记者的稿子主题抓得准,稿子写得精,实际上,这主要得益于新华社对大局观念的培养。
所以我说,为人也好,当记者也好,或者是写一篇新闻稿,都有一个大局观念和“大气”意识的问题。因为,《礼记·中庸》篇中有句名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畅销书《硬球》中美国一些名人讲人的能量时,有句名言:“不在于你认识谁,而在于你想认识谁。”都是说不论做什么事,只要有目标有努力就能成功,否则就一事无成。一句话,我跟大家探讨记者的大局观念与“大气”意识,就是想提醒大家增加一点记者的战略眼光,把每个人的起点和标尺能定得高一些,那么,收获就会大一些。作为业务领导,我经常给记者进行这样的提示。穆青同志曾经讲过,一个记者有没有出息,能否写出好作品,一是取决于他与人民的感情是否深厚,二是取决于他能否把握住大局。
二、什么是大局观念?
所谓的大局观念,简单地讲,就是全国观点,世界观点,就是全局观点,整体观点。新闻事业要求记者要眼观四海云水,胸怀五洲风雷,具有政治家的胸怀和素养。那么,大局观念究竟是什么呢?具体讲,就是联系群众、联系地方、联系全国、联系全世界实际的观点,就是根据国内外形势和党中央的意图及群众的愿望、受众的需求进行报道的观点。这里有三层含意。
第一层,中国的新闻记者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这个性质决定我们的报道要向党负责,向国家负责,向人民负责,必须以忧国忧民为己任。就是要选择有全国意义和时代精神的新闻事实进行报道,要宣传国家大事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事。有无全局观念是记者新闻敏感强弱的关键,是搞好报道的重要前提。
树立大局观念对我们偏居一隅的地方记者尤其重要。新闻要求记者要说“普通话”,不说“地方话”,就是要克服地方观念,树立全局观念。比如,2001年内蒙古的牲畜头数下滑,自治区内的一些同志认为作为畜牧业大区牲畜不增反降,不正常,是问题,希望我们给中央反映,增加投入,促进发展。但我与记者在业务讨论中认为这是好事。因为内蒙古牧区牲畜已经超载,草原不堪重负,造成退化、沙化,影响了华北及北京的环境。国家首先要的是生态效益,而地方要的是生产发展,这本身是一对矛盾。这时,新华社记者就要说“普通话”。所以,我们写了《内蒙古牲畜首次出现负增长》,作为好现象报道。同时,我带记者搞了一组《内蒙古草原保护与建设调查》,提出退牧还草建议,被中央采纳,给内蒙古投入64亿多元实施了“退牧还草工程”。
大局也是相对而言。严格来说地方的大局和中央的大局是一致的,地方大局应该服从于中央的大局,但由于种种原因,也有矛盾的时候,如“非典时期”,一些地方的地方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一时给报道造成困难。
新闻记者要有“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的气概。有人说:“记者就是一个传声筒,不是专家,不能对实际工作指手画脚。”我不赞成这种观点。记者不是专家,但记者可以向专家请教、学习,可以集纳专家的意见,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高瞻远瞩。记者见多识广,敢于直言,也有渠道进言。现在,各类记者都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给各级领导写内参。内参是干什么的?就如同古代大臣给皇帝的谏言。就是要关心社稷民生,忧国忧民,必须有很强的大局观念。因为,记者的报道往往影响官员,或者政府的决策,指导实际工作。
第二层,记者的脑子里不仅时常要装着整个中国的概念,还要装着整个世界的概念,在挖掘国内有世界意义的新闻,在世界范围内更响亮、更准确地传播中国的强大声音,树立中国的良好形象的同时,还要千方百计地参与国际新闻信息市场的竞争,最大限度地满足国内外受众对国际新闻的需求,积极引导世界舆论。
如新华社内蒙古分社2004年回击日本人关于找到成吉思汗秘葬地的假报道的案例,最终以事实说明成吉思汗陵在中国,任何人难以改变民族习惯。
第三层,作为记者,对每一项工作,每一个事件,都要具有全局观念,整体意识。就是要求记者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实际上就是要求记者在脑子里要有根把握大局的弦。我们所写的每一篇稿件,都要看全局,看整体,都要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考虑,要从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业,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稳定的全局来把握。这是我们报道的出发点,也是检验宣传效果的客观标准。防止以偏概全,一叶障目。比如,宏观调控中,内蒙古先后有11家电厂被国家关停,影响100多亿投资变成死钱。自治区很多人建议分社写内参反映,让中央给内蒙古松松口,抬抬手。这种与中央精神明显不符的事,新华社记者怎能去做?就是做了,在全国造成的损失可能更大。所以,这个时候,必须稳住大局,绝对不能迎合一些人的地方观点,为局部利益鸣冤叫屈。作为记者,我们看问题一定要有整体的意识、全方位的角度,要对大到世界、到国家,小到对地方上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宏观形势了如指掌,对党和政府方针、政策胸有成竹,才能站在一个相当的高度来权衡利弊,从全局出发准确地把握报道的度,把握好报道的主题,增加报道的深度。
只要全局在胸,记者自然就明确了报道思想,知道当前需要报道什么,应当重点抓什么样的新闻了。如果把全局的需要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典型实例结合起来,那么,一篇新闻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我认为基本上就解决了。
三、什么是“大气意识”?
一个人的才学有大小,本事有高低,记者也同样有区别。阅读大记者、名记者的新闻作品,字里行间浸透着一股磅礴的气势,震撼人心的力量,一种大家的风度,如穆青的作品,篇篇显示出一种非凡的“大气”。而读一些平庸的作品,会感到平淡无味,甚至酸腐小气,或者一知半解、装腔作势,往往还引起非议和责难。但凡优秀的新闻作品和出色的记者,有记者的人格力量因素,但更重要的是记者都有一种“大气”意识。
所谓“大气”意识,是指记者作品中表现出的一种胆识,一种睿智,一种对大题材、大趋势的把握,对大氛围、大气魄的追求。有“大气”意识的记者,一般都有思想,有见识,勇于触及大主题、敏感题材,做大文章、热点文章,敢于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纵论国是,纵论世界风云。
如穆青的新闻作品《为了周总理的嘱托……》《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人民呼唤焦裕禄》《历史的审判》等,仅题目的大气魄、大主题,就充分表现出了记者的大气意识。
四、怎么树立大局观念和“大气意识”?
记者必须懂得把握大局,不仅要把握一个省区、行业、全国的大局,还要胸怀全球,牢牢树立全局观念。
大局观念说来容易,做起来则不易。树立大局观念的关键是做到“吃透两头”:一头是及时了解、研究和吃透上至中央的精神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了解世界局势和有关动向,下至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工作思路和方针政策;一头是了解和吃透群众的愿望和意见,及党的方针、政策在基层贯彻执行中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然后,在“两头”的结合点上来做文章,在历史与现实的交叉点上来把握题材。或者像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同志所概括的,在“国家舆论场”和“群众舆论场”的结合点上写新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深入发展,加上新闻信息传播手段的不断演进,社会“舆论场”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变化。当前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人民群众议论纷纷的“口头舆论场”。尽管口头舆论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有时难免会有片面性和夸大渲染的地方,但却具有“无处不在、无处不及”的特点,具有敏锐性和及时性特点,往往成为社会的“风向标”。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对人民群众的“口头舆论”,包括对网络论坛和手机短信等新兴媒体有意或者无意营造的社会舆论了解得不够及时,反应也比较迟钝。对人民群众的口头舆论和网上舆情“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实际上是一种“政治麻痹症”和“新闻麻痹症”。在许多时候,人民群众对某一社会问题已经议论纷纷,可是在我们的新闻信息报道中却很少谈及;或者虽然作了报道,但与人民群众对事件关心的程度、关注的角度以及对信息总量的需求相差甚远。对人民群众的正确舆论,主流媒体没有及时给予肯定性的报道;对一些模糊认识,主流媒体没有及时给予解释和疏导;对一段时间出现的影响社会稳定的错讹流言、传闻,主流媒体没有及时予以澄清。
如牛玉儒典型人物的发掘。也是分社在“吃透了两头”的前提下推出的。也不容易。
2004年,内蒙古分社及时捕捉住牛玉儒这一重大先进典型,不是偶然的。
牛玉儒同志是副省级干部,受中组部管理,对他的宣传地方上难以表态,分社只好独自安排记者报道,决定先发内参稿,让中央领导定夺。
很快,反映牛玉儒事迹的内参引起胡锦涛总书记的高度重视,看了内参稿的当晚,还亲自给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储波打电话核实情况,并做出重要批示,而且,曾庆红、李长春、刘云山、贺国强等中央领导也做出批示,使牛玉儒作为“党的好干部”、“人民的贴心人”的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楷模在全国掀起了宣传学习高潮,成为党的先进性教育的好典型,中央政治局全体同志还听取了牛玉儒同志事迹宣讲团的报告,这在我党历史上还是少有的。牛玉儒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三位被中央树为先进典型的省部级领导。
中宣部对牛玉儒事迹宣传活动的组织也是超规格、超历史水平的。全国各媒体、各种报道形式联动,集中时间、版面,多角度、多侧面、多形式、多层次地同时推出牛玉儒的事迹,而且,系列报道,形成了强大的轰动效应。一个典型人物何以有这么大的魅力和影响力呢?实际上,就是分社在“国家舆论场”和“群众舆论场”的结合点上做出的文章。推出牛玉儒,我基于两点认识:
一是牛玉儒身上反映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在新时期,我们国家的现代化建设飞速发展,各级干部,包括领导干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千千万万焦裕禄式的好干部在全心全意地带领群众建设现代化、致富奔“小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虽然党的干部队伍里也出现少数“害群之马”,但主流是好的,绝大多数党员领导干部都能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勤政为民。特别是近些年来,党和国家积极整肃吏治,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也做了不少卓有成效的工作,如开展了“三讲活动”,“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和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等,还出台了一系列干部管理制度、条例和办法,加强了领导干部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以及干部队伍的建设,整体上提高了干部队伍,尤其是领导干部的素质,赢得了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干部群众和中央都希望新闻媒体对此给予宣传。而牛玉儒正是党培养的千千万万好干部的代表,他身上鲜明地反映出“党的好干部”、“人民的贴心人”这一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的特征,反映了时代的强音,所以,上下认可,产生了巨大的轰动效应。
二是新时期社会需要树正气,群众需要好领头人,干部需要好榜样。不能回避的是,近年来我们的干部队伍中确实出现一批腐败分子,严重败坏了党和党的领导干部的形象,群众深恶痛绝。面对腐败现象,我们的舆论引导不力,尤其是在报道节奏、报道分寸的把握上不够好。过于集中披露腐败现象,使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新闻中大量充斥着腐败事件、腐败面孔,不仅使群众对我们党和政府的干部的信心发生怀疑,甚至产生动摇,还使不少兢兢业业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勤奋工作的党政干部受影响而感到灰头鼠脸,抬不起头。对此,社会不认可,群众不满意,各级干部不高兴。而牛玉儒等先进典型的报道,还原了党和国家干部主流的形象,在社会上树立了正气,使群众心目中的好干部与现实中的干部形象吻合了,为占绝大多数的各级党政干部正了名。可以说,在牛玉儒这个典型人物身上,记者找到了“人民群众的关注点和社会的共鸣点”,因此,才引起社会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强烈反响。
新闻写作和文学创作有一个同样的规律,都是在历史和现实的交叉点上把握题材、深化主题。
树立大局观念,还要学习政治家的眼光和胆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把握工作的大局。2001年冬春,内蒙古草原发生特大雪灾和罕见的旱灾,不少记者写了大量见闻,反映灾情与牧区政府可歌可泣的救灾活动。但我的眼光盯在了灾情的反思上,带领记者深入草原写了一篇新闻调查《从雪灾到旱灾的警示——内蒙古灾情考察报告》,从抗灾救灾要尊重自然规律着眼,反映了牧区救灾的一个大误区:用10倍以上的投入去救一只受困的羊,得不偿失,而一些牧民不讲究出栏率,单纯追求畜群的大小,入冬前惜售不出栏,遇雪灾靠政府救济,造成无效益养殖。虽与地方工作唱反调,但呼吁地方政府要转变方式救救大草原,得到中央领导和地方领导的重视,引起了人们观念的转变,推动了地方工作。今年,杨晶主席在经济工作会议上也宣布,今后有白灾自治区政府将不救灾。看似不近情理,却又在情理中。主要是逼迫各级干部和牧区的群众转变观念,转变单纯以牲畜头数论英雄、不讲究投入产出效益的不合理的生产方式。
大局观念与“大气”意识是相辅相成、相映成辉的。胸中有大局,笔下才能有“大气”;有“大气”,才能成大器。“大气”意识来源于大局观念。一个记者要想有出息,有点作为,就应该有大的追求,就要胸中有大局。胸中有了全局,就会有“大气”意识。培养“大气”意识和大局观念,要注意从宏观着眼,微观入手,抓住大主题,寻找新角度,开掘事物的深层次,观察现象的多侧面。要避免就事论事式的浅薄,蜻蜓点水式的轻浮,鸡零狗碎式的小家子气。当然,还要注意大处着眼,小处着笔,落在实处。防止理论化、空洞化,不着边际;要防止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等。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就是作为记者,还要把握住自己人品道德方面的“大局”,在为人处世方面体现出“大气”。为什么大家经常讲“文如其人”、“言为心声”?就是因为每个人立场观点、思想意识、行为准则都潜移默化地体现在自己的文章中。这是普遍的规律。说透了就是作为记者,讲“大局”还要遵守新闻职业道德,讲“大气”还要做人做事不要太“小气”。这是做人、做记者的起码原则。当代社会物欲横流,现阶段道德沦丧,如果一个记者不讲职业道德,不问青红皂白,见钱眼开,谁给钱我就给谁宣传,拿了谁的红包就为谁说话,甚至不敢讲真话,不敢伸张正义,那么,做人肯定没有骨气,作文很难有风骨,那就没有什么“大局观念”和“大气意识”可言。如河南灵宝记者受贿事件,荣盛矿难新华社记者拒贿案例。
(本文节选于2006年在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广播电台等新闻单位的讲课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