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莫斯科
17197800000003

第3章 历史隧道中的光辉

本章简介

1997年,莫斯科终于迎来了自己的生日庆典,其规模之大是二战以后从未有过的,庆祝仪式当天,莫斯科街头人山人海,许多人眼里饱含着激动的泪水。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和东正教大牧首阿列克塞出席了盛会,向俄罗斯人祝贺节日。身穿古代戎装的军人骑着战马,高举编年史书的模本从台前缓缓走过,3000人的合唱团组成了庞大的演出阵容,随着柴可夫斯基一首《1812年的序曲》,庆典的气氛达到了高潮。庆祝仪式结束时,莫斯科所有教堂都敲响了钟声,钟声和礼炮声低沉地回荡在莫斯科的上空,仿佛在向人们缓缓地叙述着莫斯科的昨天……

1.莫斯科——“俄罗斯的摇篮”

1.“莫斯科”一词比“俄罗斯”更久远

莫斯科是一座历史悠久和具有光荣传统的城市,莫斯科公国是沙皇俄国的起源。据历史学家们考证,“莫斯科”这个词要比“俄罗斯”一词年代更久远。据考古学家考证,早在1万年以前,就有猎夫与渔民居住在这块土地上,他们住的是窝棚,用的是石制或骨制工具。而据俄罗斯国家文库的记载,莫斯科这块土地见诸于史册始于公元880年,据说在这一年奥列格大公来到莫斯科河边,时称“斯摩洛金诺河”,在河口处建造了涅格林镇。而“莫斯科”这个词首次出现在历史上则是1147年的事了。尽管如此,它也比“俄罗斯”(罗斯人之国)一词早了近300年的历史。根据外国客人留下来的关于俄罗斯最早的记载,把它称为“莫斯科维亚人的国家”。“莫斯科维亚”几个字突出说明了莫斯科在俄罗斯国家形成过程中与生活中的作用。

关于莫斯科一名的来源有多种说法:一说来源于希腊语,意为“城堡”或“峭壁”;也有人认为莫斯科是由莫斯科河得名的;另一说起源于斯拉夫语,是“石匠的城寨”之意,这个名字反映了当地最早的居民可能是石匠之类的手工业者。而关于莫斯科河的语源,说法有四:一说源出瓦茨语,莫斯科河流经瓦茨人居住的地区,在他们的语言中,“莫斯科”是“水”的意思;二说是来自斯拉夫语,意为“低湿地”,其理由是莫斯科河两岸多丘陵,中间为低湿谷地,也有人认为其意为“大桥的流水”;三说来源于芬兰乌戈尔语,意为“牛犊的渡口”;四是根据俄罗斯学者的考证,认为名称来源于卡巴尔达语,意为“密林”,因为古代莫斯科河岸两边生长着茂密的森林,故有此称谓。

2.罗斯受洗东正教的魅力

牵动着俄罗斯的文化情怀,追根溯源,则始于罗斯的洗礼。据《俄罗斯国王汇编》记载:公元882年,诺夫哥罗德的王公奥列格率兵沿第聂伯河南下,征服了沿途的几个小公国,建立了一个以基辅为中心的统一的国家,取名为“基辅罗斯”。故基辅被称为“罗斯诸城市之母”。10世纪时基辅罗斯的一些王公和大贵族在拜占庭得知了基督教的教义,王公夫人奥莉加第一个加入基督教。斯维亚托斯拉夫去世以后,他的儿子弗拉基米尔当了基辅国王公。10世纪下半叶,拜占庭帝国发生暴动,皇帝瓦西里二世处境危险,被迫向基辅罗斯大公弗拉基米尔求援,答应事成之后将自己的妹妹安娜许配给弗拉基米尔,条件是接受基督教。这是弗拉基米尔求之不得的事。他懂得,原始的多神教已不利于他的统治,而基督教则主张政教合一,皇帝也是最高宗教首脑,推行这种宗教对加强自己的权力十分有利。于是,弗拉基米尔派出6000精兵支援君士坦丁堡,帮助瓦西里二世镇压叛乱。公元988年,瓦西里二世将妹妹安娜公主嫁给弗拉基米尔,在赫尔松涅斯举行婚礼,并对弗拉基米尔及其随行人员施行了洗礼。弗拉基米尔带着新娘回到罗斯,同时也带回了一个基督铜像、两个神堂和一驾铜制马车,让大家礼拜。他下令废除多神教,宣布基督教为国教,强迫他的全体臣民在第聂伯河畔下水,并由拜占庭召来的神甫为他们实行洗礼仪式。多神教的木头神像被烧毁或被扔进河里。许多斯拉夫人不愿舍弃自己所信奉的神,他们哭哭啼啼,拒绝受洗并毒打神甫,但他们还是被强迫加入新教。

洗礼以后,术士、巫师还长时间地出入于各个城市及乡村,呼吁居民履行古老的宗教仪式。渐渐地斯拉夫人开始习惯于基督教,但旧的多神教的观念并未彻底消失。多神教的许多观念被保留下来,融合到基督教里。雷神不再存在,但现在人们赋予圣徒伊利亚以雷神的特点。伊利亚开始司掌雷鸣和闪电。家畜的护佑者已不是畜神韦列斯,而是圣徒弗拉。

基督教促使封建关系在基辅罗斯迅速发展起来,它巩固了王公和大贵族政权对人民的统治,神父在教堂中说王公管辖人民是神的意志。基督教的传入进一步密切了基辅罗斯与拜占庭以及其他西欧国家的关系。斯拉夫人的文化开始比较迅速地发展起来。罗斯的许多城市建起了一座座美丽的教堂和修道院,兴办了一批学校。俄罗斯人接受基督教这一历史选择无论在俄国时期还是苏联时期都被给予了极高评价。随着东正教传入俄罗斯并被宣布为国教,先进的拜占庭文化得以在俄罗斯广泛传播,促进了罗斯文化的进步,同时俄罗斯人也以接受基督教表达了融入西方文明的愿望,加强了罗斯与西欧的外部联系,从而进入了与西方世界的交流过程。

接受基督教后的基辅罗斯时代是一个文化与经济都有重大发展的时期。10世纪末到11世纪初,基辅成为欧洲最大的城市之一,已有数百个教堂和几个颇具规模的市场。受希腊影响的建筑学及其装饰艺术作为基辅的遗产至今仍是一种世界宝藏。后来莫斯科公国日渐强大,它也沿袭基辅罗斯传统,把东正教奉为国教。从此以后,古罗斯历代王公,无论是进行扩张战争,还是抵御异族侵略,都把东正教当作号召和组织信徒的旗帜。

3.库奇科沃

曾经的莫斯科莫斯科城的创建者和苏兹达尔公国第一个王公尤里·多尔戈鲁基(多尔戈鲁基是长手的意思)的名字是分不开的。由于他经常侵犯远方的别国领土,所以获得了这一外号。

“莫斯科”这个词最早见诸于史书是1147年。当时莫斯科还只是个偏僻的村落,原名叫库奇科沃,因其被一位名叫斯杰潘·库奇科沃的富商所控制而得名。那时克里姆林宫一带还是一片茂密的森林,现在的基督救世主大教堂一带住着一些修士,库奇科沃由6个小村庄组成,算是一座小城镇了吧。由于一个傲慢而好用权势的维亚季奇部落联盟酋长的后裔,拒绝归附尤里·多尔戈鲁基,王公下令把斯捷潘处死,把他的领地归为己有。宽恕了被处死贵族的子女,把他们迁至苏兹达尔居住,将库奇科沃的女儿乌莉塔嫁给自己的儿子安德烈为妻。

按照尤里的命令,库奇科沃村取名为莫斯科。编年史记载说,1147年4月4日,尤里·多尔戈鲁基作为东道主在“莫斯科”为他的盟友诺夫哥罗德·谢韦尔斯基王公举行了一次“盛大的宴会”。1147—1156年,尤里·多尔戈鲁基开始在涅格林纳河和莫斯科河之间的一个陡峭的岬角上用木头围成了一个小城堡,叫克里姆林。它位于莫斯科河右岸的博罗维茨基山上。故1147年被公认为是莫斯科奠基的传统日子。1954年在莫斯科建立了一座宏伟的纪念碑:在花岗石的台座上矗立着一座具有俄罗斯壮士歌中勇士神采的骑马人的雕像。这就是莫斯科城奠基人尤里·多尔戈鲁基的纪念碑,它一直矗立在莫斯科市中心特维尔大街中段莫斯科市政府前面的广场上。

在从1147年迄今的850多年的历史长河里,俄罗斯有着较大的几次历史变迁。而莫斯科作为俄罗斯国家权力与意志的中心,与国家一起经历了无数次侵略、浩劫、暴乱、战火以及各种各样的痛苦与磨难,以其坚忍不拔的精神和无比坚定的信念经受住了一场场兴衰荣辱,成为俄罗斯的代言人,集中了俄罗斯民族精神的一切可贵之处。

2.莫斯科的崛起

1.鞑靼蒙古人的征服

1156年后,莫斯科逐渐兴盛起来,并成为弗拉基米尔·苏兹达尔大公国的一个重要城镇。然而好景不长,在蒙古人1236—1240年的入侵中,莫斯科被攻陷和烧毁,它的王公们被迫承认蒙古人的宗主权。

蒙古人属于游牧民族,他们对所征服地区的兴趣在于政治归顺和纳税。蒙古对罗斯实行的是间接统治,承认罗斯各公国的统治者,但各公国必须向他们交贡纳税。他们的王公臣服于拔都和蒙古大汗。王公由金帐汗册封,由他颁赐封诰(治理公国的证书)。王公们到金帐汗国的京城萨莱及和林去领取封诰,他们被要挟进献贵重礼品并表示恭顺。

蒙古人对罗斯之征服使罗斯人清醒地认识到统一对这个国家的重要性。蒙古人的入侵不仅让王公们痛切感受到公国独自为政的弊端,而且为了将蒙古人赶出去也需要联合起来共同对敌。只有一个强大有力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才能有效地抵御外敌侵犯,在国家危亡和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的情势下,领导各公国打败外敌并实现统一的莫斯科公国便在此时崛起了。

2.莫斯科公国的悄然崛起

为什么弗拉基米尔公国这个不大的边陲城堡能够成为罗斯各公国的中心呢?

首先,莫斯科的地理位置有助于它的兴起:一方面莫斯科的土地与金帐汗国之间有梁赞公国和下诺夫哥罗德公国为之隔断,其四周又环绕着茂密的森林,因而当时它是一个比较安宁的地方,鞑靼骑兵很少到这里来。诺夫哥罗德、普斯科夫和斯摩棱斯克诸公国防卫着莫斯科使它不致遭受德国人、瑞典人和立陶宛人的袭击,因而俄罗斯人为了躲开东方和西方的压迫者,都乐意定居在莫斯科和莫斯科近郊的村庄里。另一方面莫斯科又地处东北罗斯中心,位于各条商业要道的交叉口,是全罗斯相互交往的一个交通要冲。诺夫哥罗德的商人可以乘船沿莫斯科河驶往伏尔加河,进而去到东方各国。从西往南,到克里木的商人们也都经过莫斯科。希腊和意大利的商人则从南方来到莫斯科。那时,莫斯科更像一个集合地,买卖人经常在莫斯科停留,交换商品,莫斯科逐渐成为重要的贸易中心。同时,莫斯科周围森林密布、河流纵横、土壤肥沃。这样一个地理位置,首先有利于莫斯科的经济发展。单是莫斯科各王公征收的过境货物贸易税,就可以使其钱袋日丰,国库充盈。其次有利于莫斯科的人口增长。由于莫斯科公国周围有其他公国及森林河流作屏障,使得莫斯科相对比较安全宁静,受蒙古人的侵扰较少,不少人为了躲避战乱逃到莫斯科来定居,在这里他们砍伐森林,开垦土地,修建庭院,形成村庄,昔日的荒野密林逐渐变成了人口稠密的地区。到了14世纪初,莫斯科已有几千户人家、几万口居民了,这已经是一个真正的城市,当然还只是中世纪的城市。莫斯科公国的人口就这样迅速增长,逐渐发展成为全罗斯人口最多的公国之一。人口的增长促进了公国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增加了王公的财政收入,也有可能为王公提供强大的军队。这一切为莫斯科公国的兴起提供了有利的物质条件。

其次,莫斯科公国的崛起颇有东方卧薪尝胆的味道。莫斯科直到13世纪中叶一直隶属于弗拉基米尔公国,但它在1263年取得了独立。莫斯科的头几位王公都致力于扩张这个小小的公国,他们实际上是俄罗斯土地的搜集者。13世纪末,弗拉基米尔大公的孙子丹尼尔得到了莫斯科公国的管理权。丹尼尔的父亲雅罗斯拉夫尔在位时,曾平息了罗斯各部落的纷争,统一了各公国,先后吞并了一些邻国,扩大了自己的疆土,把统治扩大到了波罗的海。

丹尼尔从梁赞诸王公那里夺得了科洛姆纳城,又从一位死后无嗣的亲属那里按照遗嘱取得了佩列亚斯拉夫尔。1296年,丹尼尔获得了莫斯科大公的称号。出于对莫斯科的热爱,丹尼尔大公开始建设这座城市,扩大了莫斯科的地盘,建立了防卫部队,修建了克里姆林宫、几座修道院和教堂,其中有著名的阿斯特拉罕大教堂。从此以后,莫斯科在俄国北部拥有了一定的政治地位。

1325年,一个很有手腕的人物登上了莫斯科王公的宝座,他就是俄国历史上有名的伊凡一世。这位伊凡一世是一个非常善于筹划的管理人,一位有智慧、有远见的政治家。他从一些小王公那里收买了许多土地,从而掌握了大片土地;他通过向过境的货物征收贸易税,变得非常富有,因而人们给他起绰号叫做卡里达,即“钱袋”的意思。但伊凡并不是个守财奴。他非常善于利用钱财收买人心,想方设法同金帐汗拉拢关系,巧妙地利用汗的权力为自己谋利。他经常到萨莱去,总是给汗及其妻子们带去珍贵礼品,通过金钱贿赂蒙古金帐汗及其妻妾、近臣,赢得了金帐汗国的信任和欢心。不久,汗便委派他征收所有公国的贡品,他乘机从中留取大部分贡赋充实自己的国库,增强经济实力,同时利用大公地位加强在罗斯各地的权利,扩展势力,从而使大部分的王公都依附于莫斯科。伊凡的圆滑手腕保护了人民使他们不致遭受鞑靼人毁灭性的袭击。按编年史家的话说:“整个罗斯太平无事,鞑靼人也不再屠杀基督徒。”1328年汗赐予他全罗斯大公的称号,莫斯科便成为罗斯诸公国的政治中心。

伊凡还利用教会来提高莫斯科的地位,建立起大公政权与教会的联盟。他与俄国神职人员的首脑,即住在弗拉基米尔的都主教彼得交好。1326年,伊凡在克里姆林宫为彼得修建了第一座石头建筑的圣母安息大教堂和一所巨大的住宅,彼得通常就在那里居住。1326年,新继任的都主教索性迁居到莫斯科来了。从此,莫斯科就成了历代俄罗斯大主教(后为俄罗斯东正教会牧首)的驻地。莫斯科公国得以利用大主教的影响,迫使其他公国听从自己的指挥,否则就以革除教籍相威胁。从这时起,莫斯科就成为大公和总主教的驻地,政权与教权的结合大大巩固了莫斯科作为各公国政治和宗教中心的地位,成为俄罗斯领土统一的中心。于是,莫斯科迅速发展、壮大。到伊凡去世时,他执政初期仅有的4个城镇已扩展成拥有97个城市和村庄的大公国。结果沿莫斯科河,即从莫斯科河发源处到河口的土地全部归属了莫斯科公国。这为他的子孙统一罗斯全境,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359年,伊凡一世的孙子季米特里·伊凡诺维奇继位为莫斯科大公。他继位时年仅10岁。年幼的大公得到了莫斯科大公国各地领主的帮助和支持。他采取了许多富国强兵的政策,如大力发展农业和手工业、兼并罗斯各地区等。他还大兴土木,重新修建莫斯科内城,又从各地召集了一批工匠,将原来的木质城墙拆掉,改用石头砌成,新城墙长约2公里,宽约3米,高近4米,还建有塔楼、碉堡、炮门和铁门。整个工程极其浩大,仅运石料一项,每天动用的人力就近1万人。这是俄罗斯历史上第一座工程巨大的石质建筑。从此以后,莫斯科内城(即克里姆林宫)成了一座易守难攻的城堡,城内人丁兴旺,商业繁荣。

3.为了独立和统一而战

从14世纪后期起,莫斯科公国开始积极领导反对金帐汗国的斗争,声望日振,逐渐成为全罗斯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的领导者。

这个斗争最初是起伏不定的。1378年,一支莫斯科军队在莫斯科以南的沃扎河上击退了蒙古人的一次进攻。1380年,金帐汗马麦组织了一支军队进攻莫斯科。季米特里则联络各地王公,领导建立了一支10万至15万人的军队相抗,于这一年的9月8日,与蒙古军在库利科沃原野展开了大会战。

这天早晨,大雾弥漫,熟悉地形的罗斯军队乘机悄悄进入了阵地,他们一改传统的“一字长蛇阵”作战队形,以前、后、左、中、右互相呼应的五点队形布阵,其后队埋伏在一片柞木林里,待机出击。正午时分,浓雾散尽,双方军队列阵对峙。按照常规,一名罗斯壮士策马冲到蒙古军阵前,高举长矛进行挑战。这时,从蒙古军阵中也冲出一名骑士,两人战成一团。不一会儿,双方都负伤退归本队,一场空前的大会战开始了。

罗斯人积聚了几辈人对压迫者和掠夺者的仇恨迸发了,他们与蒙古人进行了殊死的奋战。但蒙古骑兵来势凶猛,他们首先击败了罗斯军的前队,接着又击溃其左队。季米特里所在的中队也遭到猛攻,连帅旗都被砍倒了。

在这危急关头,季米特里没有惊慌失措,他沉着冷静,率领自己勇敢善战的亲兵,边战边退逐渐把敌军引向藏有伏兵的柞木林。一进入柞木林,蒙古骑兵立刻行动呆滞起来,其作战优势丧失殆尽。这时,埋伏在林中的罗斯军队的后队杀了出来,右队也包抄过来。蒙古军两面受击,勉力迎战。罗斯军队充分发挥长矛和弓箭的威力,他们以树木为掩护,灵巧地将敌军杀落马下,蒙古军一时死伤无数,余者狼狈逃窜。战场形势迅速逆转。

经过4个多小时的血战,罗斯军队大获全胜,杀敌5万多人,缴获了大批战马。蒙古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被打破了。一时,罗斯大地沸腾了,马的嘶叫声、喇叭的吹奏声、锣鼓的敲击声响遍各地,胜利的旗帜插满了顿河两岸。季米特里和他统帅的军队名声大振,罗斯百姓赞誉季米特里为“顿斯科伊”,意思就是“顿河之王”。

但事隔不久,莫斯科的新城堡还是未能挡住蒙古人于1382年的一次新的进攻。尽管莫斯科人当时进行了英勇的抵抗,但托托迷失汗仍然攻陷和抢掠了莫斯科。不过,这时的金帐汗国已是强弩之末。长期相互为敌的喀山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以及克里木和西伯利亚汗国都脱离了金帐汗国。到伊凡三世在位时(1462—1505年),便着手准备与金帐汗国断交。1478年伊凡三世当着莫斯科大贵族和金帐汗国使臣的面,撕碎并踩毁了与金帐汗国签订的条约,宣布不再臣服于金帐汗,并停止向他纳贡,汗的使臣被逐出莫斯科。

金帐汗阿合马决定出兵与拒不听命的莫斯科公国开战。1480年夏,他率领大军逼近距卡卢加不远的乌格腊河和奥卡河汇流处。波兰立陶宛国王由于未能占领诺夫哥罗德感到不满,因而答应援助阿合马,也开始准备对莫斯科公国进行征讨。

伊凡三世把自己的军队部署在乌格腊河对岸,以便挡住鞑靼人到莫斯科的去路。

蒙古军来势汹汹,大有扫平罗斯人的架势。但是,眼看河对岸的罗斯士兵一个个训练有素,人数比自己还多几倍,心里不免害怕。阿合马惟恐军心涣散,急忙派快骑到各地调援军,准备等援军来后再渡河作战。

对罗斯军队来说,这无疑是渡河取胜的大好时机。但这个时机却被素来机智善战的伊凡三世错过了。原来,大公年轻娇宠的妻子索菲娅久闻蒙古军十分强悍,她不相信自己的夫君所率领的罗斯军队取胜,竟然带着宫廷侍女和一帮王公大臣逃离了莫斯科,想找个安全的地方躲避一段时间。这件事马上在莫斯科市民中引起巨大恐慌,许多人捎信到前线,要自己的儿子或丈夫回来保卫首都。消息传到伊凡三世耳中,他也一时乱了方寸,竟不顾自己是最高军事统帅,匆匆把指挥权交给儿子,便带着随从赶回了莫斯科,派人四处寻找妻子。后来,伊凡三世虽然在莫斯科大主教的劝说下又回到了前线,但他已经没有勇气打过河去同蒙古军一决死战了。这样,双方就一直僵持在河边。

罗斯的秋天特别短,11月时已是大雪纷飞,冰封大地。蒙古军队远道而来,长期对峙下去,不仅粮草缺乏,许多士兵还穿着单薄的夏衣,更是难抵风寒。雪上加霜的是,他们苦苦盼望的波兰立陶宛援兵又一直未见踪影。阿合马明白要想渡河作战,彻底击败俄罗斯人已是不可能了,再僵持下去,会有许多士兵被冻死。他只得下令撤兵,等来年再作打算。但是,还没等到来年的夏天,阿合马就在一场内讧中被杀了,真是天助莫斯科。

从此,蒙古人再也没有聚集起足够的力量来镇压罗斯人的反抗,恢复他们对罗斯的统治,罗斯人民在遭受了近200年的异族统治后终于获得了新生,罗斯国成为一个独立国家。伊凡三世被尊称为全罗斯的国君,罗斯国被尊称为罗西亚。它的国际交往大大增加,许多西欧国家的使臣纷纷来到莫斯科。罗斯人民的历史开始进入独立发展时期。编年史家写道:“我们伟大的罗斯国,如同寒冬转入平静的春天,摆脱了桎梏,开始更新。”

4.莫斯科作为首都崛起

随着罗斯的统一和独立,伊凡三世开始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构筑一个较完整的罗斯国家统治大厦。随着它对其他邻国的继续兼并、占领,特别是在1478年合并了诺夫哥罗德之后,莫斯科成了一个统一的罗斯国家无可争辩的中心。此时,伊凡三世已不再满足于“大公”的称号,喜欢别人称自己是“俄罗斯君主”。“俄罗斯”一词随着伊凡三世被尊称为“全罗斯君主”的尊号而出现。伊凡三世指出,以后存在的不再是“莫斯科公国”,而是“全罗斯”,即“俄罗斯”。

1453年,拜占庭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人攻灭,莫斯科有了第三罗马之称。1472年,伊凡三世同拜占庭帝国末代皇帝的侄女结婚,于是他便称自己是帝国的正统继承人。他用拜占庭帝国皇室的徽号双头鹰作为自己国家的徽号,还为自己特制了一顶皇冠。每逢召集王公大臣们开会时,他便端坐在一张镶满宝石的靠椅上,要他们先对自己顶礼膜拜。有一次,他突发奇想,问大臣们:“你们看我像不像恺撒皇帝?”大臣们早已诚惶诚恐,谁敢正眼看他,便异口同声地回答道:“像!像!像!”

恺撒是古代罗马共和国末期的大独裁者,他的名字后来成为西方帝王习用的头衔。“恺撒”在俄语里的读音是“沙”。从此,伊凡三世又多了一个称号,他幻想自己能像恺撒一样,成为至高无上的君主。到他孙子伊凡四世继位为莫斯科大公时,就正式加冕称“沙皇”了。

有了富丽堂皇的座椅和皇冠,伊凡三世觉得宫殿和整个莫斯科建筑都太土气,除了城墙是用石头砌成的外,其余的建筑几乎全是木头建造的,这与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太不相符了。为了装饰莫斯科城,他从国外请来许多建筑师和工匠帮助重建教堂和城市建筑,包括意大利著名的建筑师菲奥拉文梯。菲奥拉文梯为伊凡三世在莫斯科设计建造了一座圣母升天大教堂。这座大教堂前后花了5年时间才建成,后来成了莫斯科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历代莫斯科大主教和全俄罗斯牧首死后也都安葬在这里。每年的8月27日或28日,俄罗斯的东正教信徒们都聚集在此,纪念圣母玛丽亚“升天”。除了圣母升天大教堂外,当时还修建了一座华丽的宫殿、高几十米的大钟楼和其他几座石砌的大教堂,它们都一直保存至今。修建了这些建筑后,莫斯科真正成了俄罗斯的文化和宗教中心。

最终完成俄罗斯统一大业的是伊凡三世的儿子瓦西里三世(1505—1533年在位)。他兼并了最后一批俄罗斯领地,掌握了全部国家权力,正式建成中央集权制的俄罗斯统一国家。

俄罗斯历史上有位著名的帝王叫伊凡四世,他是伊凡三世的孙子。1533年他继父亲瓦西里三世之后为俄罗斯大公时,年仅3岁。他是被母亲叶林娜·格林斯卡娅抱着坐上大公宝座的。1547年1月16日,17岁的伊凡在莫斯科圣母升天大教堂举行了隆重的加冕仪式。大主教马卡利亲自为他祈祷,并要求所有教徒从今以后要效忠伊凡四世。随后,他把一顶缀满无数珍珠、金片,象征皇权的耀眼的多角形莫诺马赫皇冠郑重地戴在伊凡四世的头上。加冕仪式持续了整整一上午,完全是按照拜占庭帝国时期历代帝王登基时举行的仪式进行的。伊凡四世正式宣称为俄罗斯历史上第一位沙皇。自此以后,俄罗斯历代最高统治者不再称“大公”,而称“沙皇”(1721年彼得一世改称皇帝,但习惯上仍称沙皇),一直到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中末代沙皇被赶下台为止。

伊凡雷帝时期,莫斯科有10万居民,4万多套住房,克里姆林宫被称为内城,共有4个大门。这里有大面积的种植园,无数个民间作坊、旅店。以前只用土堤和木栅维护的基塔城(它的含意是在史墙建造以前用于城堡的嵌条,而非它有时被翻译成的“中国城”),在1534—1538年也用一道砖墙围了起来,并有12个塔楼。莫斯科后来继续发展和扩大到墙外,形成了人们所知的别雷哥罗德(白城),围绕克里姆林宫和基塔城成半圆形。

尽管有新的城堡,莫斯科仍然遭受灾害和攻击。1547年6月21日晚,莫斯科发生了一场大火。盛夏之时,久旱无雨,火势凶猛,仅仅一夜时间,莫斯科城大部被焚,两万间房屋化为灰烬,1700多人被烧死,8万多人无家可归。通过对这次事件的处理伊凡四世结束了波雅尔的统治,亲自掌握了政权,并随即着手进行改革,巩固沙皇专制制度。

改革增强了伊凡四世的权力,封建贵族的势力受到削弱,莫斯科建立了第一个全俄缙绅会议,俄罗斯的面貌正在发生变化。伊凡常常站在克里姆林宫的顶层,踌躇满志地眺望着俄罗斯广袤的大地。

1565年,伊凡四世专门建立了一支忠于自己的“特辖军”,其成员均是经过严格挑选的中小贵族,先为1000人,不久扩大到6000人。他们身穿特制的黑袍,骑黑马,在马鞍旁边有一个狗头和一把形似扫帚的刷子,表示像狗一样忠实于主人,并扫除叛逆者。

建立特辖军,推行特辖制,是伊凡四世统治后期的重大举措,它摧毁了波雅尔的势力,消灭了封建割据的残余,巩固了专制皇权。但是,它也使全国处在长达7年的恐怖气氛中,不仅许多大贵族被诛杀,就是在民间,只要谁对沙皇略有贬词,就有被特辖军抄灭全家的可能,据说被杀者达数万人。

看到俄罗斯在特辖制下,民不聊生,国力日衰,蒙古克里米亚汗试图占领莫斯科,重振金帐汗国的雄风。1571年5月16日,蒙古大军向俄国大举进攻。蒙古人由西面绕奥卡河畔的堡垒,涉过乌格拉河,迂回到俄罗斯部队的侧翼。在危急时刻,沙皇逃往罗斯托夫。此时,蒙古骑兵直抵莫斯科,以便切断俄罗斯部队的退路。蒙古人在没有遇到抵抗的情况下抢劫了一些村庄,然后纵火烧毁莫斯科城郊的几个地方。午后狂风骤起,风助火势,大火蔓延到莫斯科城中,城内钟声齐名,呼唤人们救火,但火势太猛,无法扑灭,人们眼看着大火吞没了一座座钟楼。接着就是一声巨大的爆炸声克里姆林宫的火药库发生了爆炸。人们向城外逃跑,狭窄的小街道被挤得水泄不通,奔逃者互相践踏。那些火海逃生者,却惨死在脚下。3小时内,莫斯科大多木结构的房屋再次灰飞烟灭,整个城市只剩下了城墙。历史记录表明:在这次火灾中,莫斯科20万居民中仅有3万人幸存。

1572年7月23日,蒙古人再次发起进攻。克里木汗王格莱带领主力军向莫斯科推进,一路畅通无阻。俄军在距莫斯科大约45俄里的莫洛佳村对蒙古后卫军队发动猛烈进攻。蒙古人晕头转向,四散逃遁。

莫洛佳战役扼制住了蒙古人的扩张势头。俄罗斯地方军和特辖军组成的联合部队对蒙古人的胜利,对国内政治产生了影响,促进了特辖制的废除。沙皇为庆祝战胜克里木汗国的胜利,举行了两周的庆祝活动。他颁布了关于禁止使用特辖制名称的命令,但从此他也得到了一个“雷帝”的绰号。

1591年,克里米亚鞑靼人又发动了一次进攻,但他们仍未能战胜莫斯科的顽强抵抗。这次抵抗得力于新建的墙,这些墙建于1584—1591年之间,是用来保护别雷格罗德的,它们用石头筑成,长约8000米。这些墙的轮廓今天仍可从狭长的风景带和环路上树木夹道的街道看出。1592年堆起了一条带有50米一个塔楼的小土墙围绕市区,包括莫斯科河右岸的一片地区。从园林环路可以看出城堡的痕迹。作为最外面的一道防御线,在南面和东面的墙外建造了一连串坚固设防的隐修院,其中主要的有:新处女修道院和顿斯科伊、丹尼洛夫斯基、西蒙诺夫、新斯帕斯基和安德罗尼科夫等隐修院,现在大多数都成了博物馆。

在这一时期,由于安全状况有了很大改善,贸易和手工制造业繁荣起来。不同的行业各占着不同的地区,例如布龙纳亚郊区住着盔甲制造者,库兹涅茨卡亚住着铁匠,科捷利尼基住着水壶制造者。莫斯科河对岸是织布工居住的郊区。这些工匠们的地区今天一般用街道或地区的名称来纪念它们。国家的工厂铸造大炮和生产武器弹药,沙皇的宫廷和侍从贵族给奢侈品工艺提供保护。不断有波雅尔占据基塔城,工匠们和商人们则迁移到外围部分,克里姆林宫成了世俗和教会惟一的权威所在地。商业活动中心位于克里姆林宫和基塔城之间的红场上的市场,在那里摆着成排的摊位,每个摊位出售一些特定的商品。莫斯科的对外贸易发展也很快,同西欧(特别是英国)和波兰以及同中亚、外高加索、波斯和黑海沿岸的贸易很活跃,皮货是这种国际贸易中的一种主要商品。外国商人住在斯罗博达(“德国人郊区”),繁荣的文化生活的标志是图书交易的发展和1553年第一所印刷厂的创立,开始了第一次印刷,出版了第一批书籍。

进入17世纪之际,莫斯科和俄罗斯的其他地方一样,经历了严重的“困难时期”。在鲍里斯·戈东诺夫统治下,1601—1603年发生了几次严重的饥荒。1605年鲍里斯去世后,第一个伪季米特里在波兰人的帮助下占领了莫斯科,虽然他在1606年被杀并且波兰人被驱逐,但在1608—1610年,波兰人又带着第二个伪季米特里重新占领了莫斯科。

波兰人的入侵引起俄国上下的反对。人民奋起和武装干涉者展开斗争。伏尔加河的下诺夫哥罗德城成为解放运动的中心。下诺夫哥罗德商人库茨马·米宁号召宁可“典妻质女”,“以便把莫斯科从波兰人和异教徒手中解放出来”。他将自己的财产捐献了1/3,并且提议工商业者将他们的财产捐献1/5,用于武装军队。他建立了“全国会议”,并以农民游击队为基础建立了国民义勇军,由德米特里·波扎尔斯基担任国民义勇军总司令。人们交出自己最后的储蓄,许多城市纷纷汇款资助义勇军。俄罗斯农民和手工业者从各地积聚到下诺夫哥罗德。这两个人成为俄国历史上抗击外敌入侵的民族英雄,至今在莫斯科红场上还矗立着米宁和波扎尔斯基的塑像。

国民义勇军从下诺夫哥罗德出发,沿途受到人民的热烈拥护。1612年8月底,国民义勇军的主力开到莫斯科城下,与波兰军队展开肉搏战,波兰军队退守城内。1612年10月26日,国民义勇军攻入了莫斯科,经过在克里姆林宫前的一次战斗,波兰军队宣布投降,被外国占领2年多的俄国首都莫斯科终于解放了。

随着1613年米哈伊尔统治下的罗曼诺夫王朝的建立,莫斯科恢复了相对的平静,从而使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尽管如此,这个城市的穷困状况往往导致暴动和起义;类似的事件也曾发生在1382年、1445年和1547年。1648年由于增加盐税和1662年所谓的“铜匠暴动”,两次发生了工匠和生意人为主的骚乱。拉辛领导的俄罗斯南部的大暴动(1667—1671年)在首都引起了动乱的反响,1671年拉辛在莫斯科被处死,以此作为对首都居民的警告。暴动被传统的民兵弓箭手镇压下去,这些弓箭手本身在1698年彼得一世统治的早期也进行了暴动,遭到大屠杀的镇压。然而,尽管经常有骚乱,文化仍然繁荣。俄罗斯的第一所高等教育机构,附属于基塔城内的扎伊科诺斯帕斯基隐修院的斯拉夫希腊拉丁学院建于1687年。1701年彼得大帝创立了一所数学和航海学校。俄罗斯的第一家报纸于1703年在莫斯科开始出版。

总之,从15世纪末至18世纪初,莫斯科作为沙俄首都,闻名于全世界,并表现出大城市应有的特点。

帝俄时代的莫斯科1.山雨欲来风满楼15、16世纪的欧洲在经历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开辟了新航线之后,已经走上了从原始资本主义到资本主义的道路,俄罗斯虽然拥有大面积的版图,但与其他欧洲国家相比,俄国几乎还处在中世纪时期。到17世纪末,其手工工业和商品经济还十分落后。农业经济仍以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为主,大量的工业品、军需品和日用品要依赖国外进口,同时,文化教育、科学技术仍然很落后。由于综合国力的软弱,俄国曾为争夺出海口进行了几次战争,但均告失败。

随着大量外国人迁居俄罗斯,欧洲文化和科学技术也随之传入,加之皇室与欧洲王室的联姻,西方的生活方式逐渐对俄罗斯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彼得一世开始了改革。

彼得于1672年生于莫斯科。他是沙皇亚历克西斯和他的第二个妻子维塔利尔·纳利什基娜的独生子。彼得不到4岁父亲就去世了。因为亚历克西斯的第一个妻子还为他生了13个孩子,所以针对王位的继承人问题展开了一场漫长的殊死斗争。1682年,刚满10岁的彼得登基了,他是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的第四代沙皇。彼得即位不久,他的同父异母姐姐索菲娅借助射击军兵变,上台执政,彼得被迫和母亲住在莫斯科郊外。他从小就喜欢军事游戏,把自己的小伙伴编成两个“游戏”兵团,整天在绿荫环绕的村庄中,建筑土堡,进行军事演习及防战游戏。7年以后,彼得长大了,他的游戏兵成了两支训练有素的近卫军。

彼得一世自幼就接触了西方的文化道德和生活方式,他曾化名彼得·米哈伊罗夫秘密出访了当时几个比较发达的欧洲国家,如英国、荷兰,考察了议会制度,了解了先进的科学知识、政治和经济状况。欧洲之行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震动。

正当彼得在国外考察时,国内射击军发动兵变,要求立索菲娅为沙皇。彼得闻讯后,于1698年急忙赶回国内,残酷地镇压了叛乱,处死了1000多人。他强迫索菲娅做修女,还把195名叛军的尸体吊在她的窗前。

彼得开始亲自执政,为了使国家现代化和西方化而开展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改革。为了鼓励西方工艺和技术的引进,他把许多西方技术人员带入俄国,还派遣许多年轻的俄国人到欧洲去学习。

彼得在位期间创建了第一支规模可观的俄国海军,并且按西方的形式对军队进行改编,配备军服和现代火器,实行西方式的军事训练方法。彼得使俄国的民政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包括一项明智的改革,即提升公务员要根据工作表现,而不是其世袭地位。在社会问题上,彼得也主张实行西方化。他颁布法令,规定人人都不得蓄胡子,要求宫廷人员必须穿西装,鼓励吸烟和喝咖啡。彼得成功地对东正教会实行了部分改组,并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对它的控制。彼得在俄国创办了非宗教学校,鼓励发展科学。他还引进了儒略历,并使俄文字母简化。在他的统治期间,俄国创建了博物馆、图书馆和剧院,还创办了俄国第一份报纸。

除了所有这些内务改革外,彼得还对外交政策实行改革,这对未来产生重要影响。在他的领导下,俄国在南部与土耳其交战,在北部与瑞典交战。通过战争,俄国吞并了一系列重要领土。虽然征服的领土并不很大但却很重要,因为它给俄国提供了一个北方的出海口,因而打开了一扇“瞭望欧洲的窗口”。彼得在涅瓦河两岸,即在征服瑞典所获得土地的一部分上,建立了一座新城市圣彼得堡。1713年,他把首都从莫斯科迁到圣彼得堡。

彼得一世的改革活动持续了近30年。通过学习、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推动了俄罗斯社会的进步,同时也巩固了专制统治,为俄罗斯成为欧洲强国奠定了基础。虽然彼得制定的政策有许多在当时遭到了强烈的反对,但是这些政策带来了长期的影响:俄国这个由贵族阶级统治的国家最终在很多方面都融入了西方的风俗和文化。1721年10月,俄国枢密院尊称彼得为“大帝”和“祖国之父”,俄国也正式改称为“俄罗斯帝国”。

2.迁都彼得堡之后一个世纪的莫斯科

1703年,彼得做出了他一生中一项重大决定:放弃世代莫斯科大公、俄罗斯沙皇驻陛的莫斯科,迁都北方涅瓦河口,这是震惊国内的一个决定。彼得非常痛恨莫斯科这个历代沙皇久居的城市。他痛恨那里的大陆性气候,那些传统的古风旧习和当地人的各种迷信行为。他痛恨在那里施展的宫廷阴谋以及人们落后的、东方式的然而又同时带有叛逆性的精神状态。在他看来,莫斯科意味着索菲娅公主,象征着射击军以及他们令人难以容忍的狂妄自大。如果他要使祖国迎着未来前进,他就必须向大海、向西方“开窗”。因此圣彼得堡这个从无到有、强行修建和靠专断力量发展起来的城堡,不仅仅给俄国的地图上增添了一个都会的标记,而且也体现了沙皇拒绝其先祖的遗产立志革新的心愿。

1712年,彼得一世正式将俄罗斯国家的首都迁往圣彼得堡,贵族成员们被迫迁到圣彼得堡,很多商人和工匠也跟着迁移。莫斯科的人口增长和新的建筑一度停顿,但莫斯科仍保留了第一国都的称号,仍未失去其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意义。莫斯科仍是俄国沙皇的夏宫,历代沙皇的结婚、生子和登基大典都要在克里姆林宫的圣母升天大教堂举行。正是在彼得一世时代,这个城市开始从失去首都地位的状况中改造过来。莫斯科建起了许多华丽的建筑,古朴的莫斯科仿佛一下子从传统的俄罗斯生活的旧梦中醒过来一样,把自己装扮成一个欧洲城市。彼得本人用建立新工业的方法来刺激经济的发展,一些私人企业纷纷仿效。到了1725年,大约有32家新工厂雇用了5000名工人,其中20多家是纺织厂,包括一家专制帆布的工厂。在同一时期中约有8500名手艺人。

在整个18世纪,莫斯科保留了它在俄罗斯文化生活中的首要地位。1755年,在伟大的文学家和科学家罗蒙诺夫的倡议下建立了俄罗斯的第一所大学莫斯科大学;1786年开设了一所医疗外科学院。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莫斯科建立了许多慈善机构,在克里姆林宫修建了政府参政院,设立了土地测量机关、档案馆。在市政方面,虽然1737年、1748年和1752年的几次大火造成了很大损失,但仍然出现了很多新的建筑物。人们从远处引来了非常好的水源,用石头加固了河岸,铲平了土城围墙,使之变为林荫道和人行道。那时,莫斯科共分成20个部分,有88个街区、131条街道、471条胡同、9座大教堂、24座修道院、325座教堂、8426座石头和木制住房、1523座花园、11000个作坊和商店、233个制造业工厂、147个轻工业工厂,1811年莫斯科的人口增长至27.5万人。

3.拿破仑折戟

莫斯科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在位初期,俄国在国际上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遍及欧洲的拿破仑战争。19世纪初,法国与其主要敌手英国进行着激烈的斗争。法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几乎征服和统治了所有欧洲国家,实行“大陆封锁”政策,迫使他们与英国断绝了贸易关系。俄国与英国在海上走私,是拿破仑建立世界霸权道路上的一大障碍。他声称:“我将成为欧洲大陆的霸主,现在只剩下一个俄国了,我要把它击溃。”

拿破仑妄图占领俄国,分割它,利用它的资源和军事力量来消灭英国。

1812年6月12日(俄历)夜晚,拿破仑一声令下,60万法军渡过涅曼河,开始侵入俄国。当时俄国西部边境的军队总共只有21万人,拿破仑企图以强大的攻势一举粉碎俄军于边境,沙俄的军队被迫撤退。但俄国人民同仇敌忾,自发地抗击入侵者,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法卫国战争。俄军一面进行防御战,一面开始向东部撤退。城乡居民随同军队一起撤走,他们赶走牲畜,烧毁粮食,什么东西也不给敌人留下。在敌人占领的许多地区建立了游击队。

法军的进攻方向是俄国的心脏莫斯科。一路上法军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连克数城,只是到8月上旬,才在俄国西部重镇斯摩棱斯克遇到了俄军较顽强的抗击。尽管拿破仑为法军势如破竹的进攻所陶醉,但他并不是不知道俄军的实力,对方始终不战自退,难道是真的不堪一击吗?

其实不然,斯摩棱斯克战役后不久,67岁的俄军统帅、老将军库图佐夫开始统帅俄国军队。他早在同土耳其的历次战争中就已声名赫赫。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不喜欢库图佐夫,嫉妒他的声誉,但是考虑到军队和人民的情绪,只好任命他为总司令。库图佐夫采取的是积极防御战术。他见法军人多势猛,急于寻找俄军主力决战,如果这时与法军拼死决战,无疑是拿鸡蛋往石头上碰,于是,便率军主动退却,诱敌深入,待敌人有生力量消耗后,再寻机消灭它。拿破仑的军队不断逼近莫斯科。库图佐夫明白:不能不经过战斗就放弃这座古老的京城,于是决定同拿破仑进行一次总决战。当8月下旬,法军追击俄军到达莫斯科郊区时,库图佐夫终于让拿破仑尝到了失败前的苦涩滋味。

波罗金诺村位于莫斯科西南120公里处。这里地形开阔,四周岗峦起伏,很适宜骑兵大部队作战。俄军总司令库图佐夫决定在这里同法军正面交战,挫挫敌人的锐气。他考虑法军的战线已经拉得够长了,这次参战的法军人数(约13.5万人)与俄军(13.2万人,另外还有几千名自卫军)不相上下,此时俄军即使打不赢,也不至于遭到很大失败。

俄历8月26日(公历9月7日)拂晓,拿破仑下令法军总攻开始。战斗立刻在俄军所有阵地上打响了。双方争夺桥头堡的战斗十分激烈。拿破仑的400多门大炮向堡垒地区猛轰,俄军也集中了300门大炮还击。在这仅1平方公里的地面上700多门大炮互相猛轰,几十万人马互相进击,无论从兵力还是火力的密度上来说都是空前的。每次炮击后,便有大批的士兵倒在田野上,被击溃的团队向后退却,新的团队补充上来,然后又被击溃,接着又是一场激烈的炮战。阵前留下的是不断增多的俄、法两国士兵的尸体。

在这场惨烈的大会战中,俄军虽然伤亡的人数较法军少,但是,由于俄军缺少后备力量,而拿破仑还可以得到源源不断的后续部队,所以,库图佐夫在当天晚上决定放弃阵地,继续向莫斯科撤退,等蓄积力量后,再同法军决战。

有远见的统帅想要保存军队、进行补充、创造条件,以便彻底粉碎敌人。9月2日,俄国军民主动撤离莫斯科,莫斯科人实行坚壁清野,宁肯毁掉自己心爱的城市,也不让敌人安宁,在法军入城的当晚,放火焚烧全城。

大火一直烧到6日,望着余烬未灭的废墟,闻着呛人的焦烟,拿破仑沮丧至极。他不甘心撤出,但苦守莫斯科显然又毫无意义。拿破仑并没有觉得自己是胜利者,他的军队正在瓦解,而未被击溃的库图佐夫军队尚在严阵以待。周围是一个巨大的国家和满怀敌意、不可征服的人民。拿破仑曾三次写信给沙皇和库图佐夫,提出议和,但没有得到答复。

拿破仑占领莫斯科,在俄国掀起了新的爱国主义高潮,城乡居民纷纷志愿参加民兵。民兵人数达到两万人,他们包围了莫斯科的拿破仑军队,支援库图佐夫的军队。占领区游击运动蓬勃发展。拿破仑在莫斯科呆了35天,到了10月底,莫斯科普降大雪,天寒地冻,拿破仑终于下令撤退时,库图佐夫已赢得了时间,调集了后备军,做好了战略反攻的准备。在随后的塔鲁季诺、马洛雅罗斯拉维茨等战役中,俄军都大获全胜,到这一年年底,终于把法军全部赶出了俄境。拿破仑称霸世界的企图在俄国人民的爱国主义、士兵的英雄气概和俄国统帅的指挥艺术面前碰得粉碎。这年12月,拿破仑逃回法时时,手下只剩下3万多人。

拿破仑的入侵是莫斯科的一次劫难。当时,莫斯科全城变成了火海,教堂、房屋、漂亮的建筑被大火残酷地烧毁,到处是残存的废墟。莫斯科的心脏部分克里姆林宫有5个地方被炸毁,城墙多处被损,9158座房屋只剩下2626座。那次大火之后,莫斯科长时间没能恢复。昔日的辉煌变为仅存的一点遗迹,古老的莫斯科留给后人的只有道路。剩下的都留在了人们的记忆里,著名诗人普希金为此在一首诗中感叹到:“失去的最爱。”

4. 1812年卫国战争后莫斯科的重建

1813年,莫斯科市建设委员会成立。它草拟了一个巨大的重建计划:包括对市中心进行部分的重新规划。在这个时期建筑或重建的许多建筑物中,有大克里姆林宫、兵器宫、大学、马术学校和大剧院。1837年成立了莫斯科证券交易所。到了19世纪中叶,古老的莫斯科得以复兴,而且规模比以前更大了,被分成20个城区88个街区,城内有无数的街道、店铺、教堂、修道院和工厂,以纺织、炼铁及金属加工为主的工业迅速发展,成为沙俄的大工业中心。

1861年的解放农奴和由于1851年开辟通往圣彼得堡的铁路线而开始的铁路时代大大增加了劳动力的流动,大批农民开始从农村流入莫斯科。莫斯科的人口在1835年时已经达到33.6万人,到1871年几乎已经增加了一倍,达到60.2万人,而到1897年已经增加到97.8万人。莫斯科成为俄罗斯铁路的中心,有干线通往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各个地区。19世纪90年代重机械工业和金属制品工业大为发展。1897—1915年,莫斯科的规模又扩大了一倍,人口达到198.37万人。

19世纪后期是公共团体和有钱的私人营造豪华建筑物的时期,有各种仿“古俄罗斯”风格的和所谓的现代风格的建筑物。这时期建筑的有旧市政厅(旧杜马的会场,现为国立中央博物馆)、国立历史博物馆和高级贸易市场(现为古姆百货公司)。

续写历史的辉煌——20世纪的莫斯科20世纪,莫斯科迎来了它的繁荣昌盛时期,经历了工业、金融、贸易的兴起,获得了较高的国际地位,同数十个国家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在城市规模和人口数量方面,超过了许多国家的首都,文明程度上已经与欧洲同步。

1.首都地位的恢复

在1905—1907年的革命运动中,莫斯科工人起了巨大的作用,他们所发动的政治大罢工发展成为全国政治罢工。十月革命时期,莫斯科紧随彼得格勒(苏联时期更名为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之后,也发动了武装起义,终于在11月16日晚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十月革命胜利后,遵照列宁的倡议,1918年3月将首都自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这种地位于1922年12月30日正式得到确认。是日,苏维埃全国代表大会在大剧院召开,并通过了立法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可以说,十月革命结束了俄国的封建君主专制,也正是十月革命使莫斯科恢复了自己的荣誉,它重新成为了俄国独一无二的政治中心。

内战时期,莫斯科和其他苏俄城市一样遭受到很大困难:食物严重短缺、人口减少(1920年下降到102.73万人)、工业萎缩。在苏维埃政权建立后的和平年代里,恢复是迅速的,从1928年开始的一系列五年计划使该市工业得到很大发展。莫斯科原有的工厂和劳动力成为苏联其他地方工业化的主要跳板之一。在1926年和1939年的人口普查之间,莫斯科的人口又增加了一倍,从2029425人增加到4182916人。由于优先发展工业,住房建设受到限制,住房紧张的状况更加严重。

2.一个冬天的神话

莫斯科大会战在20世纪的史册上,莫斯科书写了太多的辉煌,莫斯科人创造了太多的奇迹,其中最值得大书特书的则非创造“神话”的莫斯科大会战莫属了。

1941年9月30日至1942年4月20日,苏联进行的莫斯科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大规模的城市保卫战。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奋起保卫自己的首都,希特勒只能“望城兴叹”,未能如愿进入莫斯科。特别是在法西斯军队大兵压境的严重危机关头,苏联红军所进行的“红场阅兵”,被世人称之为“一个冬天的神话”。

1941年德国法西斯进攻苏联,希特勒将夺取乌克兰和列宁格勒作为他的首要目标,所以当中央集团军群攻占斯摩棱斯克,叩开了通往莫斯科的大门时,他却暂时放弃了对莫斯科的进攻,分散中央集团军群的兵力去支援对乌克兰和列宁格勒的作战。而当基辅会战展开后,希特勒又突然改变了他的战略,决定等基辅会战胜利结束后,将作战重点回到莫斯科轴线上,而只对列宁格勒实施围困。1941年9月6日,希特勒发布了第35号训令,代号“台风”行动,计划先将莫斯科正面的苏军分两个包围圈加以歼灭,然后顺势攻占莫斯科。进攻方法仍像战争初期那样,同时从三个方向给苏军以决定性打击。

9月30日清晨,南路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团军首先拉开了“台风”行动的序幕。当天就撕开了苏布良斯克方面军的左侧翼防线,向前推进了50多英里。10月2日,中路和北路主力的攻击同时从斯摩棱斯克的南北两面发动,苏西方方面军和预备方面军的防线当即被这两股洪流所冲垮。

担任莫斯科防御任务的苏军共三个方面军,最初约80万人、770辆坦克、9150门大炮和迫击炮、545架飞机。科涅夫上将指挥的西方方面军部署在维亚兹马以西60英里处,其任务是阻止德军沿主要方向突入莫斯科;西方方面军的后面是布琼尼元帅指挥的预备方面军,与西方方面军成纵深梯次配置,其任务是阻击突破西方方面军的德军;预备方面军的南面是叶廖缅科指挥的布良斯克方面军,其任务是阻止德军对布良斯克的突破。

直到9月下旬,苏军并没有意识到德军会将主要攻势转到莫斯科方向上。希特勒飘忽不定的战略方向,不但搅乱了德陆军将领,而且也使得苏军最高统帅部感到难以把握其思想脉搏。当苏军摸准了德军的意图后,立即停止了一切进攻而转入了全线防御。10月10日,斯大林将冲出德军重围的西方方面军和预备方面军残部合并组成新的西方方面军,并将负责指挥列宁格勒方面军的朱可夫上将召回莫斯科担任西方方面军司令员,全面负责莫斯科防御战的指挥。

朱可夫立即着手在莫斯科近郊以西的莫扎伊斯克一线建立坚强的防线。与此同时,苏最高统帅部一直在给朱可夫调运非常急需的预备队和武器装备。从10月7日起,从其他方面军和最高统帅部预备队调到莫扎伊斯克防线的计有14个步兵师、16个坦克旅、40多个炮兵团、10个敷雷和喷火器连以及其他部队。

10月13日,赫普纳的第4装甲兵团向莫斯科西南方的卡卢加(距莫斯科100英里)突击,苏军防线被冲破,朱可夫被迫放弃该城。同时,霍特的第3装甲兵团攻占了莫斯科西北方的加里宁(距莫斯科98英里)。14日,苏联政府机构和外交使团撤往古比雪夫,但斯大林和其大本营仍留在莫斯科继续指挥作战。同日,德陆军总部下达命令,要求中央集团军群各路军团从南、北、西三面包围莫斯科,并拒绝任何有条件的投降。18日,德军突进到距莫斯科只有60英里的莫扎伊斯克。10月20日,德军完成了对维亚兹马和布良斯克这两个包围圈内苏军的清剿,苏军66.3万人被俘,损失坦克1242辆、大炮和迫击炮5412门。德军“台风”行动初战告捷。

虽然对维亚兹马和布良斯克的包围消灭了大量的苏军有生力量,但天气的变坏使德军的攻势锐减。当德军前锋装甲部队进到莫扎伊斯克时,天已开始下雨了,道路变成了泥河。坦克走不多远就陷入泥潭中,简直无法前进。南路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团军坑陷在奥廖尔到图拉之间的公路上达几天之久,一切补给只好依赖空运。德军于是被迫全线停止前进,以待大地封冻。

德军暂时的停进使苏军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到10月底,苏最高统帅部开始抽回一些部队作为预备队,使其得到必要的休息,新的预备队也在源源不断地赶到。此时,苏联杰出的谍报人员左尔格从日本送来了准确的情报:日本武装力量将全力南进,而无意对苏作战。于是,斯大林又将部署在西伯利亚与日本关东军对峙的25个步兵师和9个装甲旅的精锐部队陆续西调到了莫斯科近郊。苏军渐渐地从维亚兹马和布良斯克所蒙受的惨重损失中恢复过来。他们不仅有了招架之功,而且开始具备了还手之力。朱可夫预计到德军以后的进攻还会像以前一样,采用强大的装甲部队发起两翼包抄,于是采取先发制人的做法,在德军攻势发起前,率先对德军装甲部队发起了攻击,使其遭到很大的损失。

11月3日至4日,第一次降霜了,虽然骤冷的气温使泥泞的道路变硬,为德军的机动提供了便利,但同时又使身上仍穿着单衣的德军陷入了冰冻之中。由于没有冬季服装,德军开始出现严重的冻伤。然而,远离前线的德军最高统帅部却开始策划新的攻势。

莫斯科军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表现了“临危不惧,气壮山河,誓死与德寇决一死战”的英雄气概。尽管局势依然严峻,为了进一步鼓舞士气,斯大林决定举行传统的十月革命阅兵仪式。11月6日,在兵临城下、炮声隆隆、“敌军围困万千重”的莫斯科,苏联首都人民在地下铁道的马雅可夫斯基车站隆重举行了伟大的十月革命24周年庆祝大会。11月7日上午,首都军民在飘着雪花的初冬雾霭中,在红场举行了盛大的独具风格的阅兵式。革命歌曲响彻云霄,口号声、欢呼声连成一片,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苏联最高统帅斯大林站立在列宁陵墓前,检阅了红军队伍,并发表了鼓舞人心的演说。全副武装的苏军部队,迈着雄健的步伐从检阅台前庄严地经过,然后士气高昂地直接开赴前线。

11月13日,德陆军总参谋长哈德尔在中央集团军群总部召开了各军团参谋长会议,下达了《1914年秋季攻势命令》。中央集团军群为此共集中了51个师。担任正面攻击任务的是克鲁格的第4集团军;其左面是霍特的第3装甲兵团和赫普纳的第4装甲兵团,其任务是分别从北方和西方包围莫斯科;右面的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军团则从南方向莫斯科包围。

11月16日,“秋季攻势”开始发动,霍特的第3装甲兵团慢慢地向莫斯科西北方向前进,23日占领了克林,28日突破莫斯科—伏尔加运河,到达伊斯特腊镇,这距莫斯科只有24俄里,霍特从他的望远镜里已能看见克里姆林宫的圆顶。在霍特兵团右面,赫普纳的第4装甲兵团进到了莫斯科以西的齐维特科瓦。同时,南面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军团包围了莫斯科东南方的图拉。在希特勒看来,到莫斯科的最后一程,根本算不了什么。他的军队已迂进了500英里;他们只要再走20—30英里就行了。希特勒毫不怀疑自己的胜利,他指示:“任何一个俄国士兵,任何一个居民,无论男人、女人,还是儿童,都不能逃出城外。”他对他的军事顾问约德尔说:“我们最后再用点力就要胜利啦。”并命令陆军元帅包克向莫斯科作最后攻击,他妄想在莫斯科举行“胜利庆典”。

然而,担任正面攻击的克鲁格的第4集团军却受到了苏军强大抵抗。由于朱可夫将精锐部队都用在这个方向上,第4集团军的突击一开始就进展缓慢。22日,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包克元帅亲自上阵指挥第4集团军作战,他把一切可抽调的兵力都投入了战斗,照他自己所说:“当最后一个营的兵力投入之后,也许就可以决定胜负。”但当包克以为苏军师团已被其全歼而苏军预备队也已用完的时候,越来越多的苏军西伯利亚精锐师却源源不断地出现在他面前。尽管包克拼了老命,但第4集团军每前进一步都异常困难。包克已经害怕这次会战将变成第二次“凡尔登会战”,即激烈的消耗战。

但事实恰恰就是这样,苏军的顽强大大出乎德国人的意外。在莫斯科危机的日子里,全市人民积极响应党的号召。3天之内就组织了25个工人营,12万人的民兵营,169个巷战小组和数百个反坦克班。全市约有45万人参加修筑防御工事。11月,在莫斯科附近筑起了320多公里防坦克障碍物,设置了250多公里长的防步兵障碍物。他们在冰冻的土地上,用自己的双手,挖出了300多万土方。莫斯科汽车厂生产什帕金7.26毫米冲锋枪,这种枪的枪机则由第一轴承厂和奥尔忠尼启则厂生产。12月份要求这些工厂生产的产品比11月份增加34倍。任务奇迹般胜利完成了。人民群众的巨大支持,使前线的指战员深深感受到:全城的人都在保卫首都,全国都在保卫首都,这给了他们进行莫斯科保卫战的巨大鼓舞。莫斯科成千上万的军民在“坚决死守莫斯科”战斗口号的鼓舞下,在最危急的时刻,在每一寸土地上与法西斯展开了拼死作战,使德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无数血的代价。11月16日,苏军步兵第316师连政治指导员克罗奇科夫·季耶夫中尉率领一个小组坚守杜博谢科沃车站,击毁敌坦克18辆。他在激战中高呼:“俄罗斯虽幅员辽阔,但已无路可退,后边就是莫斯科。”这句话成为苏联首都保卫者的战斗口号。在战斗中他身负重伤,带着一捆手榴弹扑到敌人的坦克下面,壮烈牺牲,后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

11月27日,气温在两小时内骤然下降了20度,一下子跌到了零下40摄氏度。大部分德军身无御寒之衣,数以千计的人员被冻伤,数以百计的人员被冻死。可怕的严寒不仅摧残士兵的身体,而且还使机器停转、武器失灵。德军人心惶惶,甚至一直影响到后方。与德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来自西伯利亚的苏军有着充分的冬季作战装备,苏军新型坦克T-34、T-35在严寒下仍能照常发动。

苏军最高统帅部认为转入反攻的时机到了。斯大林任命华西列夫斯基中将担任代理总参谋长,并命令他立即拟定反攻作战计划。

12月1日,包克挥其疲惫之师,再次发起攻势以做最后的努力。德军虽取得一些进展,但终被莫斯科周围坚强的防御所阻止。12月2日,小股德军透过苏军防线,冲入莫斯科近郊。但莫斯科的工人们从工厂冲出来,用他们的工具同德军搏斗。夜间,在遭受惨重损失后,这小股德军被苏军赶回了他们原来的阵地。此时,德军在各个方向的进攻都被可怕的严寒和苏军顽强的抵抗阻止了。虽然莫斯科近在眼前,也已处于他们的炮火射程之内,但他们已经精疲力竭,锐气丧尽。

12月4日,当气温降至零下52摄氏度时,德军再也不能作战了。古德里安怀着一颗沉重的心,他决定先撤退了。这是他那支所向无敌的装甲兵团自从踏平波兰以来的第一次撤退。而士气高昂的苏军已做好准备,将对疲惫不堪冻得半死的德军发起强大的反攻。

12月5日,对苏军来说是莫斯科会战最关键性的一天,而德国将领们则称之为“最黑暗、悲惨的一天”。这一天,斯大林下令苏军实施自开战以来的首次大规模反攻,在环绕莫斯科周围200英里的半圆形阵地上,德军全线被制止住了。科涅夫指挥的加里宁方面军率先对北路德军发起反击,两天后收复克林。6日,朱可夫指挥西方方面军向中路和南路德军发起了强大反攻。到12日,各路德军战线被苏军迅速突破。15日,苏联政府机构迁回莫斯科。

莫斯科会战结束,苏军取得了苏德战争爆发以来的第一次大胜利,同时也是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第一次遭到重大失败。德军损失人员50余万,坦克1300余辆,火炮2500门。德军在莫斯科战役的失败,标志着希特勒“闪电战”的彻底破产。莫斯科战役后,德军的力量大大削弱了,它已在走下坡路了。与此相反,苏军在莫斯科战役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壮大。苏军开始为争夺战略主动权而斗争。

1945年5月9日,经过苏联人民和反法西斯各国人民的英勇奋战,法西斯德国投降。为纪念这一伟大胜利,1945年6月24日,在莫斯科红场上举行了盛大的胜利军事检阅,时至今日俄罗斯人仍忘不了这一隆重庆典。

3. 21世纪的便民城

莫斯科战后的复苏是迅速的,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两个重大的事件标志着这个城市的进步:1947年,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两年,莫斯科庆祝了它建城800周年,而在1980年,它又承办了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从50年代到70年代是莫斯科城市建设的高潮期,由于城市的管理者缺乏远见,好大喜功,一味地横向扩展空间,使城市的土地使用和整体布局失去平衡。90年代,受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影响,莫斯科逐渐停止了单纯的土地开发,主张在现有土地上“精耕细作”,从粗放式经营发展为集约式经营,“便民城”的思想就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产生。

“把莫斯科建成便民城”是莫斯科第三个总体规划的口号。总体规划决定:在2020年将莫斯科变成一个方便于民的城市。所以,跨入新千年后的20年,莫斯科把实现“便民城”作为城市建设的首要目的。

“便民城”具体将达到哪些目标呢?“便民城”的总设计师是这样解释的,他说:“便民城首先必须是一个生态安全的城市,任何市政建设都必须服从于‘生态安全’这个大前提;第二,众多的工业区是过去遗留下来的问题,随着一些传统工业濒临灭亡,莫斯科将对原工业区实现彻底改造;第三,将拆除工业区的空留地腾出,建成方便居民生活的文化区、娱乐区、步行区,让饭店、剧院、博物馆、餐馆、咖啡馆等与居民相关的设施代替政府机构充斥、交通拥堵、人流密集的市中心,从而彻底改变城市的整体形象。”

按照“便民城”的思想设计,莫斯科于1996年在市中心建成一座庞大的地下商城马涅什购物中心。以前,由于这里地理位置靠近首都的心脏克里姆林宫,又是一个大广场,所以经常有集会、示威、游行在此举行,被喻为首都的“政治晴雨表”。现在,它已经变成一座集休闲、娱乐、购物于一体的现代化的商城,内设贸易厅、餐厅、咖啡厅,甚至考古博物馆。它的修建将红场、亚历山大公园的步行区连成一体,成为莫斯科市中心的一座多功能地下商城。

按照“便民城”的规划,特维尔大街也要进行全面的改造。这条大街是莫斯科最繁华的商业区,莫斯科上年纪的人更习惯称它为“高尔基大街”。“特维尔大街”是苏联解体后,在盛行使用旧名、恢复沙皇时期地名称呼时更改的。这条大街始建于14世纪,因为当时通向特维尔市,所以取名特维尔街。18世纪它是沙皇从彼得堡到克里姆林宫举行加冕的必经之路,所以,特维尔街因此逐渐繁华起来。“便民城”改造计划将使这条街的地面建筑维持原状,在地下动“大手术”,修建一个超大型多功能地下商业街,这样将地下地上连通贯穿,相互呼应,形成一个多维、立体的“城中之城”。

“便民城”的发展战略不是“喜新厌旧”,相反,最大限度地对城市古建筑予以保护是其发展计划的重中之重。按照“便民城”的思想理念,红场、克里姆林宫、中国城是城市的核心。这里拒绝任何工程见缝插针,大兴土木,但是可以利用周围的空地进行环境美化,前提条件是保证与古建筑相协调,突出古建筑的风采。

在20年的时间里,“便民城”要通过一系列的建设和改造来实现。它既包含老城的翻新,也包括新城的建设。它涉及城市旧城改造、交通疏导、改造危房、治理环境、商务区的兴建等问题,所有这一切的解决都围绕一个思想理念进行,这就是“方便于民”。

现在,莫斯科已经有了四个引以为豪的中心,即:俯首山军事纪念中心;卢日尼基体育中心;马涅什广场商贸中心;基督救世主大教堂东正教中心。四个中心分别体现了首都的军事、历史、商贸、体育色彩,2020年莫斯科随着“便民城”的建立将发生一个质的变化,那时,它的“便民色彩”将会使首都成为最具亲和力的城市。

在朝代的变革中,改变是必然的。作为沙俄、苏联和俄联邦的首都,莫斯科迅速地从一个风景如画的中世纪名城,变成了一座不断扩展的现代化大都市。在苏联时期,决策者和建设者们推倒了城里的旧房舍,建起大量的饭店和多条公路。斯大林下令建造的巨大尖塔式建筑,矗立在天际,今天仍十分显眼。虽然莫斯科城的大部分古建筑都被革命者推翻,但是莫斯科毕竟还是一个充满俄罗斯历史的城市,仍保留住了许多以往的特色,街道上仍然排满了旧贵族们的新古典派宅邸。你若想更为深切地体会这一点,那就漫步在远离主干道的僻静小巷,那里可以看到雅致的东正教教堂和庭院,它们从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时代至今几乎没有任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