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炎帝·姜炎文化与和谐社会
17201100000007

第7章 炎帝与神农 先农祭祀李德书

炎帝与神农之称谓

我国典籍文献对炎帝、神农的记载代不绝书。最早的记载见于西周《逸周书》: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耕而种种。作陶、冶斤斧,砍木为耜、耨以垦草莽,然后五谷兴助,百果藏实。“昔天之初,囗作二后,乃设建典。命赤帝分正二卿,命蚩尤于宇少昊,以临四方,司上天未成之庆。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河,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以甲兵释怒,……名之曰绝辔之野。乃命少昊请司马为师,以正五帝之官,故名曰质。天用大成,至于今不乱。”这段记载中的赤帝就是炎帝。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帛书《五星占》中赤帝也称作炎帝,这是符合五行说的。

对神农功德的记载,最早见于战国《周易·系辞下》:“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

对神农世系最早的记载,见于战国《吕氏春秋》:“神农十七世有天下,与天下同之也。为天下及国,莫如以德,莫如行义,以德以义,不赏而民劝,不罚而邪止,此神农黄帝之政也。”据此可知,自神农至黄帝经历了十七世,约五百多年。

将炎帝与神农合二而一的记载,最早见于西汉之初的《世本·帝系编》:“炎帝即神农氏。”东汉宋衷《世本》注:“炎帝即神农氏,炎帝身号,神农代号也。”这说明炎帝是神农氏部落联盟或邦国的首领称号,炎帝称号可以世袭。

对神农氏终结的记载,最早见于西汉《史记·五帝本纪》:“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氏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这里说的“神农氏世衰”,是说神农氏后代子孙权势衰落。这里说的“炎帝”,东汉班固认为指的是参庐,晋代皇甫谧认为指的是榆罔。何光岳先生认为榆罔是神农氏八个炎帝中的最后一个炎帝。

炎帝诞生在宝鸡

目前我们能看到的最早关于炎帝诞生地的史料是春秋《国语·晋语》的记载:“昔少典聚有虫乔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战国《竹书纪年》载:炎帝“育于姜水,故以姜为姓”。晋代《帝王世纪》载:“炎帝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虫乔氏之女,名女登,为少典正妃。游于华山之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羊,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因此氏焉。”这里的“华山之阳”泛指秦岭的南面。北魏郦道元《水经·渭水注》说:“岐水又东迳姜氏城南,为姜水。”明、清之际的《大明一统志》、《凤翔府志》、《宝鸡县志》等志书均记载,“姜水”是指今宝鸡市区渭河南面的支流“清姜河”,“姜氏城”是指今“姜城堡”,为新石器遗址。据近年来文物普查表明,宝鸡渭河流域有700余处旧、新石器时代人类遗址,仅宝鸡市区2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就有距今8000-4000年的先民遗址80余处。从已发掘的关桃园、北首岭、福临堡和石嘴头等遗址看,其年代序列完整,真实地反映了新石器时代宝鸡地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先民的社会组织和生产、生活情况。据测,关桃园遗址距今已有8000左右的历史。在这里除了发现大量的陶器之外,还发现了数十件骨耜,这是黄河流域第一次发现的出土骨耜。北首岭遗址距今约为7000-5700年,福临堡遗址距今约6000-5000年。从北首岭和福临堡等遗址发现的剩余产品来看,与炎帝所处的母系民族向父系氏族过渡的社会形态是大体相同的。福临堡遗址中的一个陶壶内置大石斧两件,说明这里的原始先民中已有了权威人物。

根据文献典籍记载、考古发掘研究和民俗传说映证,宝鸡是炎帝神农氏的原生地,是姜炎文化的发祥地,是中华文明、中华民族的重要起源地之一。炎帝是继伏羲之后的人文初祖。古籍记载和民间传说,“神农始教民播种五谷”,“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耕而作陶”,“耕而食,织而衣”,“作陶冶斤斧”,“日中为市”,“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而得茶解”,炎帝以“火师而火名”,因而被称为“太阳之神”、“农业之神”、“医药之神”,受到世世代代的祭祀。

宝鸡古称陈仓,《水经·渭水注》记载:“应劭曰:县氏陈山。姚睦曰:黄帝都陈,言在此。”陈山,即陈仓山。传说黄帝的臣子岐伯为药圣、医圣,当年岐伯生活的岐阳村至今仍在。经专家考证,这里确为岐伯“尝味草木,宣荣疗疾”之地。据历史传说,这里早在黄帝时代就有对炎帝的祭祀。《路史·后记》记载:“黄帝所崇炎之祠于陈。”罗萍注说:“黄帝所崇疑在陈仓。”《史记·封禅书》记载:“秦灵公作吴阳上畤,祭黄帝,作下畤,祭炎帝。”吴阳是指今宝鸡市陈仓区境内的吴山东南面今凤翔县的“三畤原”。这段记载说明秦国最先以朝廷名义祭祀炎帝、黄帝,是迄今为止最早的关于炎、黄帝祭祀的文献记录。自此以后,祭祀炎、黄二帝相沿成习,经久不衰。汉高祖刘邦自称是“赤(炎)帝之子”,设“畤”祭祀炎帝及黄帝、青帝、白帝、黑帝。汉武帝在位期间,曾多次到“雍”地设“畤”祭祀五帝。隋唐以后,开始设庙坛祭礼炎帝和黄帝,炎帝祠、神农庙、先农坛更是遍及各地。

遍及全国的先农祭祀

炎帝又称神农或先农,受到历代朝廷和民间的祭祀。到了清代,更是由朝廷颁令全国各省与京师统一祭祀。据清同治《直隶绵州志》记载:先农坛之祀,古者社祭也。坛建藉田。顺治十二年,题准每春二月致祭一次。于先一年十月初一日,颁宪历后钦天监择选日期,恭候行各省同日致祭。毕即行藉藉之礼,重民事也。熟知我朝神圣相承,重农事而崇典礼,历以而弥新哉。《旧志》谨按《礼祀祭统》云:天子亲耕于南郊,诸侯耕于东郊。今各省宜择东郊官地之洁盛丰腴者立为藉田。如无官地,照九卿原议动支正项钱粮置买民田四亩九分为藉田,即于藉田后建立先农坛。又按《春秋文义》云:天子之社广五丈,诸侯半之。今京师先农坛高四尺二寸,宽五丈。其各省坛制应高二尺一寸,宽二丈五尺。京师先农坛牌高二尺四寸,宽六寸,座高五寸,宽九寸五分,红牌金字,填写“先农之神”。其各省神牌应照京师式样恭造。坛后酌建正房三间,配房各一间。正房中间供奉先农神牌,东间存贮祭农器具,西间存贮藉田米谷。配房东间置办祭品,西间令看守农民居住。坛庙藉田之外,周围筑土为墙,开门南向。

祭礼陈设之品物:羊一、豕一、刑一、笾四、豆四、簋二。致祭期前戒斋二日。祭日,主祭官及各官俱穿朝服,齐集先农坛行立。其一切礼仪与祭社稷坛同。

耕藉礼仪:各官俱穿蟒袍补服,正印官秉印,左式执青藉播种,耆老牵牛,农夫扶犁,九推九返,农夫终亩。耕毕,各官率耆老、农夫望阙行三跪九叩首礼。

农具赤色,牛黑色,籽种箱青色。每年多收米谷数目,用过粢盛数目,造册报布政司送户部查核。按《会典》:顺治十二年,题准每年春二月致祭一次,遣顺天府堂官行礼。仪注内有祝文一道,乐章七章。祝文:维神,肇兴农事,万世永赖。兹当东作之时,躬耕藉田,祈诸物丰茂,为民立命,谨以牲、帛、酒醴、庶品之仪致祭,尚飨。

乐章,迎神乐奏《永丰之章》:勾芒秉令,土牛是驱。天下一人,苍龙驾车。念彼田畴,民命所需。生存有德,尚武临诸。奠帛初献,乐奏《时丰之章》:行农神哉,耒耜教民。田祖灵哉,稼穑是亲。功德深厚,天地同仁。肃将币帛,肇举明湮。厥初生民,万物莫辨。神锡之休,加种乃诞。执兹醴齐,农工益见。玉瓒椒醑,肃雍举奠。亚献乐奏《咸丰之章》:上原下隰,百谷盈止。粒我黎民,秀良兴起。乐舞具备,吹幽称兕。再跻以献,肴馨酒旨。终献乐奏《大丰之章》:糜芑禾巨禾丕,维神所贻。以礼享神,曰予将之。秉礼所推,东作允宜。五风十雨,率土何私。澈馔乐奏《屡丰之章》:于皇农事,自古为烈。莫敢不承,今兹忻悦。笾豆既丰,簠簋云洁。神视升疆,执事告彻。送神乐奏《报丰之章》:麻麦凡凡,禾亢稻连阡。纵横万里,皆神所瞻。人歌鼓腹,史载有年。岁有常典,弗禄绵延。望乐奏《庆丰之章》:玉版苍币,来监来歆。敬之熏之,藏于厚深。典礼由古,予行自今。乐乐利利,国以永宁。

被认为是盖世珍品之一的《雍正祭先农图》(绢本设色,442厘米×63厘米),画面描绘春季二月,雍正率领王公大臣到京师外城的先农坛祭祀并亲自扶犁耕田的场面。反映祭祀场景的第一卷载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体现雍正亲耕场面的第二卷藏于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该卷最右边松柏成林,祥云缭绕,中间是一偏殿,殿前台上置宝座,台下文武官员云集,雍正着黄袍,扶犁耕田,仪式气氛肃穆。画面左侧又以松柏祥云结束。透过画卷可以看出,雍正皇帝在专心推犁,富态雍容,与其常见的消瘦肖像极不相同。画作完成时间当为其执政晚期。

清代除京师和各省城建有先农坛外,各直隶州、府治地也建有先农坛。据清乾隆、嘉庆、同治版《直隶绵州志》记载,绵州先农坛,雍正二年建制,咸丰十一年毁于兵火,同治八年重建。由此可知,清代的先农祭祀是遍及全国各地的。

新中国建立以来,国家和地方对华夏先祖的祭祀非常重视,公祭和民祭香火不断,盛况超前。2006年6月,国务院公布了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伏羲祭典、炎帝祭典、黄帝祭典和大禹祭典名列其中,尤为彰显。此乃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之壮举,为中华民族之幸事,炎、黄子孙之幸事,全世界华人之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