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有5000年的文明史。这个断代是从传说中的炎黄时代算起的。炎,即炎帝神农氏;黄,即黄帝轩辕氏。他们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考古资料已证明这个时代的存在。文献记载,炎帝继伏羲氏王天下,与黄帝同出少典,又早于黄帝。他开创了远古农业文明,被奉为神农,位列三皇之一,对古代文明的孕育和演进产生了深远广泛的影响。研究炎帝及炎帝文化,对华夏文明探源工程意义重大。但炎帝时尚未发明文字,考古资料也难以逾越无文字的障碍。研究炎帝,更多地还应借助文献,从纷繁芜杂且神话史料并存的记载中,厘正史实,走出疑古误区。
一、炎帝氏族与伏羲氏族的关系
炎帝上承伏羲,他与伏羲氏有何渊源呢?
伏羲氏,又作包牺、伏牺、包羲等,一般认为即太昊(又作太皞)。《尚书·序》:“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兴焉。”《周易·系辞下》:“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作结绳为网罟,以佃以渔。”《尸子》:“伏羲氏之世,天下多兽,故教民以猎。”从文献记载看,伏羲氏当为远古时代处在渔猎时期的原始氏族,或亦称这一氏族的首领。唐司马贞《史记·补三皇本纪》以《帝王世纪》为据,称:“太皞包牺氏,风姓……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包牺于成纪……都于陈,……东封泰山,立一百十一年崩。”《史记·封禅书》:“泰帝兴神鼎一。”颜师古谓泰帝即太昊伏羲氏。伏羲母“履大人迹”的雷泽,学者据《禹贡》《汉书·地理志》《水经注》等考为今山东菏泽与河南濮阳交界地带。著名考古家王献唐先生认为:“濮州地在鲁西,鲁西一带,在山东各处最称洼下,历代类为水区,皇古多水……原始必不发源于洼下之濮县,而必别为高耸之地避水者,以前泰皇一名,及各种习俗,并奉祀伏羲诸国之地证之,必为泰山一带……证以现存地名,山泽名,殆今之泗水一带。”泗水有雷泽(在泗河上源),有华胥山(在今新泰市),这一带为丘陵,附近的新泰乌珠台曾出土5万年前的智人牙齿化石《山东新泰乌珠台更新世晚期人类牙齿和哺乳动物化石》,说明这一带确为远古人类生息之地。伏羲称太昊,王先生谓:“古氏多由地而起。知泰为地名;伏羲后移山东泰山一带,知泰为泰山。伏羲为皇,居泰号曰泰皇。泰太一字,皇昊声转,泰皇因作太昊,此太昊一名所由起也。”
伏羲居泰山一带,有文献记载和甲骨卜辞为据。《左传·昭公十七年》:“太皞伏羲氏,以龙纪,为龙师而龙名。”杜注:“太皞伏羲氏,风姓之祖也,有龙瑞,故以龙为官。”殷墟出土有地名“龙”的卜辞多条,学界认为,此“龙”即《左传·成公二年》“二年春,齐侯伐我北鄙,围龙”之“龙”,地在今泰安市岱岳区东南龙乡一带。说明这一带至商代仍是龙族、龙方之中心地。伏羲所都之“陈”在今河南淮阳《左传·昭公十七年》:“陈,太皞之虚也。”。今山东济宁鱼台县古有伏羲陵,陵前有伏羲庙,济宁东南39公里有女娲陵《山东通志·古迹》。无论从伏羲称泰皇、太昊、所都之地及现有遗迹看,说伏羲氏族始于东方应是成理的。
伏羲处渔猎时代,其部族多有迁徙。“迁徙路线,由鲁而豫,由豫而陕,由陕而甘,由陕甘南下,至川为巴,沿黄河流域,自东徂西”。而且,伏羲氏族存续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文献记载,伏羲氏没,女娲氏代之。《遁甲开山图》谓女娲至无怀,凡十五君,皆袭伏羲之号,计一千二百六十年。《帝王世纪》称伏羲生于成纪,成纪在今甘肃天水,西方亦有伏羲遗迹,联系伏羲本非一世一人的背景,就不难理解了。
《周易·系辞下》:“包牺氏没,神农氏作。”神农氏一般认为即炎帝。其实神农氏和炎帝并非同一概念(详后)。炎帝出自少典氏。《国语·晋语》:“昔少典氏娶于有虫乔氏,生黄帝,炎帝。”《帝王世纪》:“炎帝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虫乔氏之女。名女登,为少典正妃。”《淮南子·时则训》高诱注:“炎帝,少典之子,号为神农。”由上载可知,少典氏为炎黄二帝之父。今天看来,少典氏为炎黄二族之父族、少典氏部落与有虫乔氏部落通婚而产生炎黄二族似更合理。但少典部落源于何氏族,居于何地,文献向无记载。清王廷赞《泗志钩沉》“少典氏之国”载:“伏羲庙残碑有东迁少典君于颛臾,以奉伏羲之祀。”王献唐据之考证:“少典奉祀伏羲,知为伏羲族裔。神农出于少典,知神农与伏羲同族。”黄帝亦出少典,则炎黄均为伏羲后裔。从残碑“东迁少典君于颛臾”看,则少典氏起初必居于西方,这与伏羲族原居东方后迁西方相合。少典东迁,当在神农氏继伏羲氏之后。东迁之“颛臾”在今山东平邑(今有颛臾城遗址)。《史记·秦本纪》:“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生子大业,取少典之子女华,女华生大费,与禹平水土。”曹大家引《列女传》考证,认为大业即皋陶,大费即伯益。皋陶生于山东曲阜偃地,则他娶少典之子的“少典”绝不会距偃地太远,或当时的少典已居颛臾。
伏羲氏族,原居东方,以渔猎为主。迁徙至今渭河流域,由于环境气候等客观条件,逐渐转为游牧。其后裔神农氏崛起,发明原始农业,渭水流域成了炎帝及原始农业的发祥地。后来炎帝一族又由西而东,沿居地创造了灿烂的古代农业文明。王献唐先生认为:“原始之民族,只可谓东西回环之民族,其文化亦可谓东西回环之文化。”极有见地。这已从考古资料得到了证明。从族源讲,炎帝出伏羲一脉。伏羲氏、神农氏为上古同一血缘族团发展史上的两个不同阶段的文化标志。
二、神农氏与炎帝
“自司马迁以前未有言炎帝之为神农者”。《史记·封禅书》:“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伏羲封泰山禅云云,神农封泰山禅云云,炎帝封泰山禅云云……”从神农与炎帝并列看,非同一人显而易见。但后世常二者并称,亦应有其道理。
众所周知,炎帝处在原始社会时期,根本不存在君主之说,所谓“帝”只不过是部落首领而已。正像伏羲氏“结网罟以教佃渔,故曰宓牺,养牺牲以充庖厨,故曰包牺”一样《三皇本纪》。神农氏“教民耕农,故号曰神农”《史记·五帝本纪》集解引班固语。从考古学上看,当时已进入新石器时代。由于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生产工具的多样化,人们同大自然作斗争的力量增强了。生产方式不仅限于渔猎采集,领域也逐渐扩大。《白虎通义》卷一载:“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神,《说文》:“天神,引出万物者也。”有神灵、神奇之意。神农应是对“教民耕农”的部落的尊称。这个部落当然有其首领。这位首领,不仅教民农作,而且为解人民多病伤之害,“又尝百草之味,察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淮南子·修务训》。更显其神异。当然,这些创造发明并非一人之力所为,当是上古人们在此前渔猎采集的活动中,发现了某些植物的生长规律,把可供人们食用的野生植物变成人工栽培的农作物的部落的集体智慧结晶。但部落首领是倡导、实施这一重大发明的领导者是无疑的。正因为此,人们把这一发现的发明权归之于部落首领,号之曰“神农氏”也是可能的。
《拾遗记·炎帝神农》称炎帝“渐革庖牺之朴,辨文物之用”,《商君书·算地》称“神农教耕而王,天下师其智也”。刘宝才先生认为:“这里所说的‘文即文明’,‘智’即智慧,包含着讲文明、重知识、摒弃野蛮和愚昧的观念的萌芽。”农业的发明,标志着社会渐进到原始文明状态。神农氏取代伏羲氏成了部落联盟的首领。《五经通义》:“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史记·封禅书》所载封泰山禅云云之神农,大概为取代伏羲氏后的神农氏部落的第一代首领。炎帝,《帝王世纪》《通鉴外纪》云神农传八世,故《索隐》引邓展云:“神农后子孙亦称炎帝而登封者。”这位炎帝是谁呢?《史记·五帝本纪》:“轩辕氏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又云:“炎帝欲侵陵诸侯,轩辕乃修德振兵,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顾颉刚先生据之考证:“前文言衰弱,凡两称神农氏,皆不言炎帝。后文言征战,凡两称炎帝,皆不言神农氏。然则与黄帝战者自炎帝,与神农氏无涉也。”似“炎帝”仅为与黄帝发生战事之末代神农氏族首领。据《帝王世纪》,第一代神农在位百二十年,“生临魁、次帝承、次帝明、次帝厘(来)、次帝哀、次榆罔,凡八世,合五百二十年”。与黄帝发生征战者为榆罔,那么顾氏所考之“炎帝”当为榆罔,《封禅书》所称炎帝亦当为第八代神农。而《国语·晋语》所载之炎帝,显非榆罔,似指第一代神农,则其“炎帝”之称或与火有关。《左传·昭公十七年》:“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或当时已将火应用到农业上,烧荒种植,所谓刀耕火种者。至于《吕览·孟夏纪》高注“炎帝以火德王天下,是为炎帝,号曰神农,死祀于南方,为火德之帝”,当为“五行”说兴起之后的事情。
笔者愚意,神农与炎帝虽非一人,但二者还是有密切联系的。神农氏代表着农耕文化形成的初期,一个时代,是毋庸置疑的。它是人们对发明原始农业医药部落的尊称。炎帝应是这个部族的首领称号,故炎帝也称神农氏。这个部族存续时间相当长《帝王世纪》、《春秋纬命历序》称“八世”,《吕览》称“十七世”,学界一般从前说。大概每世首领都秉承第一代“教民耕农”为务,故临魁至榆罔皆袭神农之号。氏族首领虽均称炎帝,尊号同为神农,但每世炎帝也各有自己的名字。末世炎帝榆罔为黄帝战败,神农氏所代表的部落联盟首领遂为黄帝部族取代。神农氏作为一个时代,炎帝作为一个时代的英雄人物的杰出代表,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三、炎帝发祥与行迹地望
《国语·晋语四》:“昔少典娶于有虫乔氏,生炎帝,黄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这是有关炎帝、黄帝发祥地的最早记载。“炎帝以姜水成”为后世典籍所宗。《帝王世纪》即因此说,谓炎帝“长于姜水”。《水经注·渭水》载:“岐水又东,迳姜氏城南,为姜水。”杨守敬按:“明《一统志》:姜氏城在宝鸡县南七里,城南有姜水,误也。《御览》七十引《三辅旧事》:姜泉在岐山县。(清)《一统志》:姜氏城在岐山县东,则姜水亦在县东矣。”根据两部《一统志》所定河流的不同,人们对此说有不同见解。一指为姜氏城南的清姜河,一指为岐山县、扶风县间的姜水。尽管所指河流不同,但姜水为渭水的一条支流、在今陕西省宝鸡市境内已成共识,炎帝“成”《国语》、“长”的地望《帝王世纪》。应在宝鸡。而黄帝“以姬水成”的姬水,亦当在此附近,今考为陕甘之间的渭、湟之间的河流。王献唐先生对姜水得名进行了考证,认为:“初时炎族牧于岐山县之姜水,地产羊,因呼其地曰羊。更呼其牧羊之族为羊族。女之嫁者氏本为羊,以其为女,例于氏加女旁,为后世之姜。姜氏繁衍其所居之地。或书羊为姜,遂有姜水。”又说:“神农既为姜姓,当为姜戎之女所生。姜戎居姜水,故言生于姜水。”《帝王世纪》有炎帝母“游于华阳神龙首感女登于尚羊生炎帝”之载。
”参之《管子》《路史》《春秋元命苞》《宋书·瑞符志》等众多古文献及宝鸡一带散布的炎帝遗迹,我们说,宝鸡是炎帝神农氏的发祥地应无疑义。然而,炎帝遗迹除宝鸡外,山西、河南、山东、湖北、湖南均有存在,且亦有文献为证。如《帝王世纪》称炎帝生于尚羊,山西高平羊头山据考亦为尚羊,且有神农城、神农井、五谷畦、耒耜洞、炎帝陵等,又有北齐古碑为证。《路史》注引《书断》,《寰宇记》引《山海经》又引《郡国志》《九域记》《风土记》《地形记》诸书,对此有载;《帝王世纪》有少典妃女登“游于华阳”炎帝“都于陈”之载,有学者指“华阳”即华阳古国,在河南,“陈”即春秋陈国,在今河南淮阳;《帝王世纪》称炎帝“初都陈”,“又徙鲁”,《春秋命历序》称炎帝为“大庭氏”,《左传·昭公十八年》载,山东曲阜有大庭氏之库,《寰宇记》:“曲阜,炎帝之虚”;《国语·鲁语》称炎帝为“烈山氏”,《路史》称安登生神农于烈山之石室,以列山、厉山为氏,《通志·三皇纪》谓炎帝神农氏起于烈山,有学者考烈山为今湖北随州厉乡,且有神农宅、神农穴遗迹;《帝王世纪》《路史》载炎帝葬于长沙,湖南炎陵是炎帝葬此的实证。《世谱》又称炎帝为“连山氏”,有学者考连山在今湖南会同……上述几个省均有炎帝遗迹,文献方志有载,学者言之凿凿,怎么看待这种现象呢?
炎帝本为古史传说中的人物,目前尚无确凿可信的考古资料证明某处为炎帝遗存而某处不是,而且炎帝传有八世,均以神农氏称之,其居处也由渭水而黄河下游到江汉,尤其炎黄之战后,炎帝一族战败,居处当频繁迁徙,古人有族迁名随之例,这或为炎帝遗迹存于多处的原因。何光岳先生考证:炎帝生于今陕西宝鸡市南七里姜城堡,即姜水城,因临姜水而得姓;炎帝之子柱(烈山氏)生于今湖北随州西南20公里的(氵厥)水西岸厉山镇;炎帝第三代“炎帝承”生地与活动地在今河南温县,帝庆甲的活动地今湖北西部的神农架;第四代炎帝魁生或活动于今山西夏县,迁居于今河南辉县;第五代炎帝明活动或建城于今山西长治市;第六代炎帝直建都于今河南淮阳市;第七代炎帝厘建都于今山东曲阜;第八代炎帝榆罔迁地较多,最后迁于湖南炎陵转。王献唐先生《炎黄氏族文化考》对此也早有考证,谓:“神农一族,……其初出于陕西之姜水,发明农业,更以半牧半农之生活,沿黄河流域自西而向东。入豫,南至江、汉,遗迹于随县之列山;北至山西,散布于长治之耆;东至陈,袭太昊之旧迹;又东至鲁,袭大庭华胥之故都。而凡所至之处,皆种麦之术随之。于是沿黄河流域,南到江、汉,渐进于初期农业矣。”地望虽不如何氏考证坐实,但较早解答了炎帝遗迹存于多处的原因,此说令人首肯。宝鸡之外,应为炎族后迁之地。如前所言,如无确凿可信的考古佐证,以炎族后迁之地否定学界公认的宝鸡为炎族发祥祖地,或以宝鸡炎族发祥地去否定炎族后迁地,都是不妥的。
四、炎黄之战与炎族迁徙
炎黄之战开中国战事之端。《史记·五帝本纪》对此是这样记载的:“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朦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炎黄之战,尤其是黄帝蚩尤之战,战事惨烈。《山海经》《国语》《帝王世纪》《古今注》等众多古籍均有记载,神话传说亦多。
《史记·五帝本纪》的上段文字,也证明了这次大战的炎黄二帝并非前引《国语·晋语》所载之炎黄二帝。因为“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轩辕、神农应是《国语》所言二帝的后代。值得注意的是,《晋语》所称“以姬水成”的“黄帝”,是时尚未称“天子”,只能是称天子后的黄帝的先祖。《晋语》是从炎黄二帝族源上说的。二帝同出少典,同源异系。《晋语》所称之“炎帝”为第一代神农,至于“黄帝”为谁,已难确考。前已提及,交战一方的“炎帝”是第一代神农的后裔八世炎帝榆罔,那么另一方的“黄帝”当即《史记正义》称“生于寿丘”的轩辕氏,可知黄帝一族也已东迁至山东。战争的目的应是争夺部落联盟盟主的地位。《国语·晋语》:“二帝用师以相济也。”韦注:“济当为挤,挤,灭也。”《新语》:“炎帝,黄帝各有天下之半,黄帝行道,而炎帝不听,故战于涿鹿之野。”《鬻子》:“黄帝十岁,知神农之非而改其政,处心积虑,非一时也。”我们不想评论先祖的是非,但就现存史料,似乎很难看出谁“行道”谁为“非”的证据。谈到底,这场战争只是同血族之间部落首领的权力之争。战争结果,炎帝战败,《路史》载,黄帝灭炎帝,封榆罔于路。路在湖南茶陵。族人蚩尤继起抗争《路史·后纪四》:“蚩尤,姜姓,炎帝后裔也。”,黄帝先“九战九不胜”,后终于擒杀蚩尤。之后,黄帝才取代神农氏,“自穷桑登帝位,后徙曲阜”《帝王世纪》。《史记·五帝本纪》又谓:“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大概炎帝族人继蚩尤而起者众多,只是规模不如蚩尤那么大罢了。
阪泉之战后,炎帝一族便呈星散之势。其和平驯顺者,成为黄帝族的臣属。“炎帝器生子三人:钜为黄帝师,伯陵为黄帝臣,祝庸为黄帝司徒”见《山海经》、《世本》诸书。“他若帝喾之臣垂,尧、舜之四岳。其为炎帝后者,指不胜屈,皆以官爵者也。姜帝炎姓之国十有三:曰怡、曰伊、曰纪、曰淳、曰甘、曰州、曰舟、曰骀、曰戏、曰向、曰薄、曰列、曰赖,皆黄帝所封,初本居此,因而封之。”黄帝以怀柔之术,与炎族通婚据考黄帝元妃、次妃,帝喾之四妃均出炎族。使炎帝族人渐渐融入黄族部落集团,成为后世华夏族主体。而其强项者,便被驱赶,流徙四方,成为四夷。“炎裔原在黄河流域东方者,愈驱而东,为日后之东夷,其在黄河流域北方者愈驱而北,为日后之狄貊。其在黄河流域西方者愈驱而西,为日后之姜戎。其在黄河流域南方者愈驱而南,为日后之苗蛮。故当时四夷皆炎帝一族,被驱于黄河流域散至四方者也。”外迁之共工氏、缙云氏、祝融氏,亦为炎族姜姓。蚩尤,号“九黎之君”,部族原居今山东一带,兵败被杀后,族人被迁,后经颛顼、尧、舜、禹多次征伐,一步步被驱至西南蛮荒之地,今苗族即为其后裔。许多少数民族的形成,追根溯源,大都与炎族迁徙有关。炎黄之战,客观上促进了部族的融合,为今天幅员辽阔、多民族的中华大家庭的形成创造了条件。炎帝部族的存在早于黄帝部族,后裔众多,迁徙范围广,在各地都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中华文明是多元一体的,这与炎帝族人的流播有很大关系。
五、研究炎帝及炎帝文化的现实意义
炎帝是古史传说中的人物,其生活的时代距今久远,当时无文字记载,后世所传文献也多真伪难辨,即使今天的考古资料,也只能证明传说中的炎黄时代的存在,极难证明何为炎帝遗存。研究炎帝及炎帝文化,应依据文献及考古资料,对历史事实进行客观公正的研究,得出符合历史实际的能令人信服的结论。其实,作为中国各民族精神象征的炎黄二帝,早已超越了他们自身和氏族部落的局限。针对当前地域文化研究中互争历史名人的现象,中国先秦史学会原常务副会长孟世凯先生提出“先祖大家祭”的主张,受到学术界的广泛赞扬。这一主张,为研究传说中人物搭建了广阔的平台,是解决纷争的最好方法。研究传说人物,应重在研究弘扬其代表的优秀文化。
中国自古以农业立国,炎帝是开创农业文明的第一人。他首创种植《管子·形势解》:“神农教耕生谷,以致民利。”首创耒耜《白虎通》:“神农……制耒耜,教民农耕。”首创陶冶《逸周书》:“神农……作陶冶斤斧。”首创纺织《路史·后纪三·炎帝》:“教之桑麻,以为布帛。”;首创医药《三皇本纪》:“神农……始尝百草,始有医药。”;首设集市《易·系辞下》:“神农氏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财。”首明疆界《帝王世纪》:“神农氏之有天下,地东西九十万里,南北八十五万里。”首创琴瑟《世本·作》:“神农作琴,神农作瑟。”首制乐舞《孝经·援神契》:“神农乐名曰《扶持》,亦曰《下谋》。”首设蜡祭《三皇本纪》:炎帝“作蜡祭。”……凡与原始农业,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发明创造大都始自炎帝。当然,这些发明不可能是由炎帝一人一代所为,应是炎帝为代表的神农部落的集体智慧。
中国号称礼仪之邦,一向以礼治国,其“礼”即由祭礼而来,起源于神农蜡祭。由炎帝神农氏始“作蜡祭”至后世周公而逐步完善的礼仪制度成了中国治国之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用“仁”“义”“礼”“智”“信”五常概括。仁,爱人、仁爱,自孔子倡导“仁”学以来,几千年来成为中华民族的主要价值取向和道德要求;义,正义、公正,常与仁并称,是崇高道德的表现;礼,明礼、礼制,是传统美德的体现;智,明智、智慧,传统美德要求知道重道;信,诚信、信任,是约定俗成的交往原则。这些美德均滥觞自炎帝。《淮南子·主术训》:“昔者神农之治天下也,神不驰于胸中,智不出于四域,怀其仁诚之心……养民以公。其民朴重端悫,不忿争而财足,不劳形而功成,因天地之资而与之和同。”这段记载几乎涵盖了上述传统道德全部,显示了神农氏时代民主平等及与天地融合的理念,是原始和谐社会的缩影。神农时代处氏族社会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为了生存,在发明原始农业的过程中,氏族成员锐意革新团结奋进的拼搏精神,氏族首领民主友爱率先垂范的献身精神《淮南子·齐俗训》:神农“身自耕,妻亲织,以为天下先。”,增强了族群凝聚力,当时虽未形成国家,但为后世建成大一统的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炎帝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之源。“炎帝文化本身折射出中华民族精神,带有尚农、尚群、尚和三大显著特色”宫长为:《高平炎帝文化学术研讨会综汇》,《先秦史研究动态》,总第41期。研究炎帝文化,就应以“尚农”“尚群”“尚和”为中心,进一步探索炎帝文化的内涵,弘扬炎帝开拓进取、不屈不挠、为国为民的精神,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奋斗,这是现实意义之所在。
综上所述,炎帝是中华人文始祖之一。他上承太昊伏羲氏,下启黄帝,华夏民族源于同一血缘族团。由炎帝开创黄帝继之并发扬光大而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始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我们称炎黄子孙,不只是血缘上的认同,更重要的是对炎黄文化的认同。在世界文明古国中,中华民族始终屹立世界东方不可撼动,根本原因在于对这种持续而从未间断的优秀文化的认同,这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体现。研究炎帝及炎帝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每个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此,方仰不愧于先祖,俯不怍于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