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桐镇的年度农村经济发展会议上,有一项会议内容是听取各村代表发言,讲述各村的发展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有什么建议等等。往年,这项会议议程的时间都不长,村代表也就是简单的说几句,村子里有些什么发展,情况怎么样。
今年这项议程被拉长了,何忠展的发言,占用了很长的时间,小本子上,写了满满的几十页。由于何忠展的发言,会议的进程不得不减慢,原本预计一天能开完的会,整整开了三天。
参会的人,并没有觉得会议被迫延长有什么不好,反而是兴致盎然,都在思考和讨论。何忠展讲的内容很多,有一些是大家在以前就已经想到过的,有一些却是新的想法,新的观念,新的理论。何忠展讲得很细,一条一条,分析原因,列举实例。
刚开始,大家听了都是一脸的茫然,听不懂,不知道这个据说是研究生的新同志,到底讲的是什么意思,这和一直以来的观念是有所不同的,大家感觉到陌生。不得不在他讲完一条之后,就提出问题来,不明白,就让他更详细的讲解,然后大家思考,讨论。他所讲的,是不是有道理,是不是正确的,这个谁也不能马上做出判断,需要思考讨论来研究。
大家的看法,也有不同,有的人认为有道理,有的人认为这是瞎扯,不管看法是什么,总得拿出实际的情况来做依据。并不是只凭一句话,认为对就是对,认为错就是错,主观意见,在这里没有任何意义。认为对,对在哪里,错,又错在哪里,总要说出点理由来。
特别是讲到人的因素的时候,争论是最大的,因为以前并没有在这方面有这么深入细致的分析。以前对人也有关注,但是更多的是人口有多少,有多少人外出,有多少人还在种地,劳动力有多少,这些大家都还算明白。可是何忠展却认为就算是在农村种地的人,也还要细分,这个就太复杂了。
张家是种地的,李家是种地的,王家是种地的,不都是种地的么,还有什么不同,还能怎么分。而何忠展就说,虽然都是种地,但是张家人在种地的同时,还在做临工,发展种植业,对张家人来说,种植和做工之间就会有冲突,哪方面的收益更大,更适合张家的家庭情况,他们就会选择重点做什么。而李家人不同,李家人只是种地,所以发展种植业,能保证收益,即便这个收益不是很高,只要是有收益,李家人就会做。王家的情况又不一样……
很多人都在反对何忠展的意见,大多数认为这样子搞,工作就没法做了,全村这么多人,每一家每一户都要单独拿出来研究,要研究还得先了解家家户户的情况,甚至还要了解他们的想法,这工作量,实在是太大了,而且这村里的人,根本就不稳定,有的昨天还在家种地,几天就跑外地务工去了,统计也没有任何意义。
对各村的代表来说,他们根本就听不懂何忠展在讲啥,即便是听懂了,也没有什么意义,反正最后看上级怎么安排,怎么安排就怎么干呗,听不听得懂有什么关系,反正都是上级做主。但是他们想到了,如果按照何忠展说的来干,这工作,就落到了村里的干部手上,这得多少事,不知道要花多少时间,再说,他们也做不来这个啊,听着都这么费劲,要做起来,不知多难。
当然也有部分人是赞同何忠展的,起码,他说的这些人的情况,确实是存在的,他讲的不同的村民,家庭条件不同,想法不同,会有不同的选择,这些都是存在的,他讲的道理,也不是有多难明白,听了,也觉得有理。
新观念,在讨论的争执中,越来越让大家熟悉,了解。只要参与进来了,不管是认同还是反对,你要说出点什么,就先要了解它,哪怕只是了解一星半点,就拿这点来说事,你也是要有了解的,一点都不了解,你能说出啥来?就这样,你了解一星半点,说上几句,他了解一星半点,又说几句,来来回回这么多人,合起来,这事情也就明白了,也没那么难理解。
新观念的对错,暂时不去评判,因为这并不是很容易辨别的,也没有必要在这里就定出个对错来。暂时放下,以后再慢慢研究、深入,有必要甚至可以进行尝试,这都不是不可以,但是工作要放在后面。
何忠展不仅仅是提出了新观念,新意见,还从整体上分析了农村经济的形式和问题,这个也是需要研究的,他做报告的时候,一遍讲过去,大家听是听懂了,却来不及细想。只好又从头开始,一项一项的说,一项一项的分析,一样要说出个子丑寅卯来。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内外两个组成部分。外部相对来说简单一些,主要就是市场,不管是农肥、农药这些生产物资的买进,还是最后产物的销售,这都离不开外部的市场。市场自身并不简单,是非常复杂的,而且还不受控制,不可能说肥料太贵了,我们需要降价,市场就会给你降价。同时,市场也是有一定规律的,只需要了解市场的规律,遵从它的规律来做事,就可以了。
内部,就相对比较复杂了,然而内部才是可以掌握,可以控制的,所以即便是复杂,也只能从内部来控制。内部最主要的,是人口,一切的生产劳动,都是人来完成的。分析村民的现状,需求,才能寻求合适的经济作物,离开了这个,再好的作物,不合适也发展不起来。
除了人的因素,作物的管理难度,可以产生的经济价值,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在合适村民开展种植的基础上,管理上的难易程度和经济价值,肯定是越优越好,这样才能保证村民的收益,才更具有推广的价值。
……
开了三天的会,何忠展讲了很多,领导对他的意见也很重视,会后又找他单独做了更详细的了解,最后安排胡理堂到黄角村调研。胡理堂的任务,就是深入了解村里人的现状,分析判断何忠展所说的是不是符合实际,以黄角村为代表,看看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具体如何,对发展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黄角村只是一个村,并不能代表整个万桐镇,在黄角村做完调研,胡理堂还得带着人到其他的村去调研,黄角村只是一个开头。
发展从来没有间断,研究一直在继续,不断的尝试,研究,总结,再尝试,在发展的道路上,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只能是一步一步的往前。这就像身在一个迷宫,选择一条路,走不通,就只能换一条再走,越早选对正确路线的,肯定就走在了前头,飞速的发展起来。
种植这个行业,一家一户发展,产量小,市场就小,一大群人都来搞,产量就大了,市场也就大了,所以,一个村子,想要发展种植,在市场上是有苦难的,面对市场竞争和市场波动,抵抗能力是较低的。
整个个镇都来做,产量就更大,市场跟着变大,就有更多的商人参与进来,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就会增强。商人越多,市场越大,每一个商人,都有自己的销售市场。商人增多,自然也会有联合和竞争,商人越少,联合就越紧密,商人越多,竞争就越激烈,增加商人之间的竞争,对产品的销售价格,也是一个很大的保障。所以,要有更多的商人。
更多的商人,就需要更多的产品,更多的产品,就需要更多的人种植,一家一户不行,就一个村,一村一庄不行,就一个镇,继续扩大,几个镇也可以联合起来,总之,参与的人越多,产品就越多,商人就越多,市场就越大。
同时,一个村搞,种植的人本就少,有几个不搞了,剩下的人就更少,做什么都更难。但是,当有数个镇子联合起来搞的时候,几个村民的撤出,对整体来说,影响是微乎其微的。
在发展的过程中,肯定避免不了有人撤出,有人加入。这就像一个公司,有员工辞职、退休,也有新员工的加入。如果整体上的人少,这撤出和加入产生的动荡,就越是激烈。所以,农村要发展,联合是出路。
又一轮的种植之路开始展开,这次,种植的是花椒,一种调料。周边数十个乡镇联合起来了,大力推广种植,刚开始,也是有困难的。村民看重的是收益,不是你说种,他们就会种。
而发展的道路,也需要尝试,不尝试怎么能知道可不可行呢?分析归分析,分析得再好,不实际做一下,怎么知道能成不能成。
要尝试,也不能强迫,只能是鼓励,参加发展种植业的,按种植的面积,给与一定的补偿福利。
有了补偿福利,就算没有产出,村民也能有一点收益,那还是可以做的,这样有人愿意参与,种植业的发展大计才能实施得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