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桓公观于厩,问厩吏曰:厩何事最难?厩吏未对。管仲对曰:夷吾尝为圉人矣,傅马栈最难。先傅曲木,曲木又求曲木,曲木已傅,直木无所施矣。先傅直木,直木又求直木,直木已傅,曲木亦无所施矣!
(《管子·小问第五十一篇》)
【译文大意】齐桓公察看马圈,问管理马圈的官吏说:“在马圈干什么事情最难?”管马圈的官吏一时回答不上,管仲回答说:“我曾经当过养马人,我了解里边的情况,把各种竹木合在一起编成马圈栏是最难的。如果先用弯曲的材料,那么弯曲的又要弯曲的才能搭配,直到用弯曲的材料把马圈栏编完,这样,直的材料就没有地方可用了。反之,如果先用直的材料,那么直的又要用直的去搭配,直到用直的材料把马圈栏编完,这样,弯曲的材料也就没有地方可以用得上了。”
【阐释】管仲借着齐桓公视察马圈的机会,巧妙地对齐桓公进行了规劝。他以“傅马栈最难”的比喻道出了选用人才最难的真情。编排各种不同的竹木为栅栏,必须把弯曲的同弯曲的,直的同直的排列在一起。而选用人才也这样。同时,这则故事也说明,进行谏议既要有胆量,又要讲究方式方法。这样,才能达到谏议的目的。
楚庄王纳谏
【原文】楚庄王欲伐越,杜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杜子曰:“臣愚患之。智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蹊跷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韩非子·喻老》)
【译文大意】楚顷襄王想攻打越国,杜子进谏说:“大王想攻打越国,为什么呢?”楚顷襄王回答说:“因为越国政乱兵弱。”杜子说:“我为攻打越国而担忧。智慧就象人的眼睛一样,能看见百步以外的东西而不能看见自己的眼睫毛。大王的军队自从被秦、晋打败以后,丧失了数百里的土地,这是兵弱;楚国境内蹊跷造反而官吏不能禁止,这是政乱。大王您的兵弱政乱一点不在越国之下,而想去攻打越国,这样的智慧就象眼睛看不到睫毛一样。”楚顷襄王停止了攻打越国的行动。所以,了解事物的难处,不在于看清别人而在于看清自己。这就叫“能看清楚自己才算得上聪明”。
【阐释】纳谏从善,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随时改正错误,无论是治国还是为人处世都是极为重要的智慧。
唐太宗纳谏
【原文】上厉精求治,数引魏徵人卧内,访以得失;徵知无不言,上皆欣然嘉纳。上遣使点兵,封德彝奏:“中男虽未十八,其躯干壮大者,亦可并点。”上从之。敕出,魏徵固执以为不可,不肯署敕,至于数四。上怒,召而让之曰:“中男壮大者,乃奸民诈妄以避征役,取之何害,而卿固执至此!”对曰:“夫兵在御之得其道,不在众多。陛下取其壮健,以道御之,足以无敌于天下,何必多取细弱以增虚数乎!且陛下每云:‘吾以诚信御天下,欲使臣民皆无欺诈。’今即位未几,失信者数矣!”上愕然曰:“朕何为失信?”对曰:“陛下初即位,下诏云:‘逋负官物,悉令蠲免。’有司以为负秦府国司者,非官物,征督如故。陛下以秦王升为天子,国司之物,非官物而何!又曰:‘关中免二年租调,关外给复一年。’既而继有敕云:‘已役已输者,以来年为始。’散还之后,方复更征。百姓固已不能无怪。今既征得物,复点为兵,何谓以来年为始乎!又陛下所与共治天下者在于守宰,居常简阅,咸以委之;至于点兵,独疑其诈,岂所谓以诚信为治乎!”上悦曰:曩者朕以卿固执,疑卿不达政事,今卿论国家大体,诚尽其精要。夫号令不信,则民不知所从,天下何由而治乎!朕过深矣!乃不点中男,赐徵金饔一。
(《资治通鉴》卷一百九个二唐纪八)
【译文大意】唐太宗励精图治,多次让魏徵进入卧室内,询问政治得失。魏徵知无不言,太宗均高兴采纳。太宗派人征兵,封德彝上奏道:“中男虽不到十八岁,其身体强壮的,也可一起征召。”太宗同意。敕令传出,魏徵坚持已见不肯签署,如此往返四次。太宗大怒,将他召进宫里责备道:“中男中身体强壮的,都是那些奸滑虚报年龄以逃避兵役的人,征召他们有什么害处,而你却如此固执!”魏徵答道:“军队在于以道义加以统率,而不在人数众多。陛下征召身体壮健的成丁,用道义加以统率,便足以无敌于天下,又何必多征召年幼之人来充虚数呢?况且陛下每次都说:‘朕以诚义、信任治理天下,以使百姓没有欺诈行为。’现在陛下即位没多久,却已经多次失信了!”太宗惊愕地问道:“朕怎么失信了?”魏征答道:“陛下刚即位时,就下诏说:‘百姓拖欠官府的财物,一律免除。’有关部门认为拖欠秦王府的财物,不属于官家财物,仍旧征收。陛下由秦王即位天子,府库的财物不是官家之物又是什么呢?陛下又说:‘关中地区免收二年的租调,关外地区免除徭役一年。’不久又有敕令说:‘已纳税和已服徭役的,从下一年开始。’等到归还已纳税物后,又重新开始征调,这样百姓不能投有怪罪之意。现在是既征收租调,又征召为兵,怎么能说从下一年开始呢?况且与陛下共同治理天下的都是这些地方官员,日常事务都委托他们办理;至征召兵丁时,都怀疑他们有诈,这难道是以诚信为治国之道吗?”太宗高兴地说:“从前朕认为你比较固执,怀疑你不通达政务,现在看到你议论国家大事,都切中要害;朝廷政令不信实,则百姓不知所从,国家如何能得到治理呢?朕的过失很深呐!”于是,不征召中男,并赐给魏徵一个金饔。
【阐释】《尚书》说:“能自得师者王,谓人莫己若者亡。”说的是能礼贤下士的人可以统治天下,认为别人都不如自己的人一定会灭亡;隋炀帝恃才骄横,不听谏言,终至灭亡。唐太宗则认识到“未能受谏,安能谏人”,故有“贞观之治”流名后世。
北齐孝昭帝纳谏
【原文】库狄显安侍坐,帝曰:“显安,我姑之子;今序家人之礼,除君臣之敬,可言我之不逮。”显安曰:“陛下多妄言。”帝曰:“何故?”对曰:“陛下昔见文帝以马鞭挞人,常以为非;今自行之,非妄言邪?”帝握其手谢之。又使直言,对曰:“陛下太细,天子乃更似吏。”帝曰:“朕甚知之。然无法日久,将整之以至无为耳。”又问王唏,唏曰:“显安言是也。”显安,干之子也。群臣进言,帝皆从容受纳。
(《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八陈纪二)
【译文大意】库狄显安有一次侍坐,孝昭帝说:库狄显安是我姑姑的儿子,今天咱们以家人的礼节相待,免去君臣之间的敬畏之礼,你可以说说我的不足。库狄显安说:陛下老胡乱地说话。孝昭帝问:为什么呢?库狄显安答道:陛下以前看见文帝用马鞭子打人,认为做得不对。现在陛下自己却这样做,难道不是说假话吗?孝昭帝握住他的手表示感谢。又让他进一步直言。库狄显安说:陛下太琐细,身为天子,却更象一个小吏。孝昭帝说:我深知道这一点。然而国家没有法制很久了,我将整顿它,以使国家达到无为而治。孝昭帝又问王唏,王唏说:库狄显安说得对。库狄显安是库狄干之子。朝中群臣所提建议,孝昭帝都从容接受采纳。
【阐释】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邹忌讽齐王纳谏
【原文】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卜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卜,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天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战国策·齐策一》)
【译文大意】齐国的邹忌身长八尺有余,容貌也很英俊。有一天早晨穿著好衣冠对着镜子问他的妻子:“我和城北的徐公比起来谁美?”妻子说:“你美丽得多,徐公哪里能够比得上你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漂亮;便又去问他的妾:“我和城北的徐公比起来谁美?”妾说:“徐公哪里能够比得上你呢!”上午,有位客人来访,邹忌和他坐下谈话,问客人道:“我和徐公哪一个美?”客人回答说:“徐公不如您美。”第二天徐公来访,邹忌仔细地看着徐公,觉得自己比不上他。再对着镜子照照,更觉得不如徐公美了。夜里躺在床上一想,不觉恍然大悟:“妻子说我美,是因为偏爱我啊;妾说我美,是因为畏惧我啊;客人说我美,那是想有求于我啊。”
于是他就去朝见齐威王,说:“臣知道自己实在不及徐公美,可是因为臣的妻子偏爱我,臣的妾畏惧我,臣的客人想有求于我,所以都说臣比徐公美。如今齐国方圆一千多里,城一百二十座,宫中的妃子和大王左右的人,哪一个不偏爱大王;朝廷上的众臣,哪一个不畏惧大王;国内的百姓,哪一个不想有求于大王。这样看来,大王受的蒙蔽实在到了极点了。”齐威王说:“不错。”于是就下了一道命令:“官吏百姓如有能当面指责我过错的,给头等赏;上书规劝我的,给中等赏;能在公共场所批评我,被我听见了的,给下等赏。”这道命令刚发下时,群臣纷纷进谏,门庭热闹得象市场一样。几个月之后,进谏的就断断续续的了,一年以后,虽然想说,可是却没什么话可说了。那时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来朝见齐威王,与齐国交好。这是安坐在朝廷上打了胜仗啊!
【阐释】邹忌能在一片赞扬声中保持清醒头脑,可谓有自知之明。更值得称道的是,齐威王能接受忠言,居安思危,奖励批评自己过失的人,这样的民主作风更是难能可贵。
鼓励直言
【原文】纳言之政,谓之谏诤,所以采众下之谋也。故君有诤臣,父有诤子,当其不义则诤之,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恶不可顺,美不可逆;顺恶逆美,其国必危。夫人君拒谏,则忠臣不进其谋,而邪臣专行其政,此为国之害也。故有道之国,危言危行;无道之国,危行言逊。上无所闻,下无所说。故孔子不耻下贱,故行成名著,后世以为圣。是以屋漏在下,止之在上。上漏不止,下不可居矣。
(《诸葛亮集·便宜十六策》)
【译文大意】采纳建议和接受意见的方法称为直言相劝。它是广泛征集意见的重要途径。所以君主有敢于提意见的臣子,父亲有敢于提意见的儿子。一旦发现他们有不符合道义的言行便马上进行规劝。帮助发扬正确的地方,纠正错误的地方。错误的不能任其发展,正确的不能受到指谪。助长错误扼止正确,国家一定很危险。如果君主拒不接受规劝,那么忠臣就不能献出他们的谋略,奸佞之臣就会专横于朝政,这是国家的祸患。因此道德风尚好的国家,人们行为直率言论大胆;道德风尚不好的国家,人们言行不一,貌恭词逊。朝廷很难了解到下层的真实情况,下层百姓不敢向朝廷讲真话。孔子不以做低贱的工作为耻辱,所以行为有修养,名声很响亮,后来的人把他尊为圣人。因此房屋漏雨虽然滴落在地上,但却要堵塞上面;上面不堵塞,下面就无法居住。
【阐释】能否听到不同的意见和采纳不同的意见都十分重要。国家要有敢于直言和勇于接受的良好风气,否则国家政权就不会巩固。
狄人杰谏武则天立储
【原文】武承嗣、三思营求为太子。狄仁杰从容言于太后曰:“姑侄与子母孰亲?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若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拊姑于庙者也。”太后乃寤。
(《智囊·语智部》)
【译文大意】武则天两个侄子武承嗣、武三思,一心钻营想当太子。狄仁杰从容地对武则天说:“姑侄和母子哪一个更亲呢?陛下如果立自己的儿子,那么千秋万代后也会被供奉在太庙之中;如果立侄子,我还没有听说侄子作天子,会把姑妈供奉在宗庙里的。”武则天于是幡然醒悟。
京房谈古论今
【原文】是时,中令石显颛权,显友人五鹿充宗为尚书令,二人用事。房尝宴见,问上曰:“幽厉之君何以危?”上曰:“君不明而所任用者巧佞。”房曰:“知其巧佞而用之邪,将以为贤也?”上曰:“贤之。”房曰:“然则今何以知其不贤也?”上曰:“以其时乱而君危知之。”房曰:“如是,任贤必治,任不肖者必乱,必然之道也。幽厉何不觉悟而更求贤?曷为卒任不肖以至于是?”上曰:“临乱之君,各贤其臣;令皆觉悟,天下安得危亡之君!”房曰:“齐桓公、秦二世亦尝闻此君而非笑之;然则任竖刁、赵高,政治日乱,盗贼满山,何以幽厉卜之而觉悟乎?”上曰:“唯有道者能以往知来耳。”房因免冠顿首曰:“春秋纪二百四十二:年灾异,以示万世之君。今陛下即位以来,日月失明,星辰逆行,山崩,泉涌,地震,石陨。夏霜,冬雷,春凋,秋荣,陨霜不杀,水、旱、螟虫,民人饥疫,盗贼不禁,刑人满市,《春秋》所记灾异,尽备。陛下视今为治邪?乱邪?”卜曰:“亦极乱耳,尚何道!”房曰:“今所用者谁与?”上曰:“然,幸其愈于彼,又以为不在此人也。”房曰:“夫前世之君,亦皆然矣。臣恐后之视今,犹今之视前也!”上良久,乃曰:“今为乱者谁哉?”房曰:“明主宜自知之。”上曰:“不知也;如知,何故用之!”房曰:“上最所信任,与图事帏幄,之中,进退天下之士者是矣。”房指谓石显,上亦知之,谓房曰:“已谕。”房罢出,后上亦不能退显也。
(《资治通鉴》卷二十九元帝建昭二年)
【译文大意】汉元帝时,宦官石显独揽朝纲,他的好友五鹿充宗任尚书令,二人联合执政,权倾内外,无所不为。
一日,元帝在闲暇时召见京房,京房问元帝:“为什么在周幽王、周厉王时国家出现危机?他们任用了何人?”元帝说:“君王无道,任用奸佞之臣。”京房又问:“是作君王的明知其奸佞而仍用他们,还是因其贤能才任用的呢?”元帝说道:“当然是觉得他们贤能才用的。”京房说:“可为什么现在说他们不是贤能呢?”元帝说:“那时天下大乱,君王身处险境。”京房说:“既如此,任用贤能国必有治,任用奸佞国必大乱,这都是必然的。为什么幽王、厉王不能觉悟起用贤能,而一味任用奸佞以致陷于困境呢?”元帝回答说:“乱世之君,以为自己所用都是贤能的,若能觉悟出自己的错误,天下怎么还会有亡国之君呢?”京房道:“齐桓公、秦二世也曾经知道幽王厉王之事,并讥笑过他们。可齐桓公仍用竖刁,秦二世仍用赵高,以致朝政混乱,盗贼群起。为什么他们没能以幽王、厉王为戒,觉悟到自己用人不当?”元帝说:“只有治国有法的君王,才能根据过去预测将来。”
京房脱下官帽,叩头道:“《春秋》一书记载二百四十二年间的天灾,用以警示后代的君王。自陛下登极以来,日食月食,星辰逆转,山崩泉涌,大地震动,天落陨石;夏降霜,冬响雷,春花凋谢,秋叶茂盛,即使霜降也不能肃杀害虫。水灾、旱灾、蝗灾、饥荒、瘟疫流行。盗贼难以制伏,受刑之人满市。《春秋》所记天灾人祸,应有尽有。陛下以为现在是乱世还是治世?”元帝说:“已经乱到极点。”京房又道:“陛下现在任用的是什么人?”元帝说:“现在舶灾难和为政之道,幸而较前代为过,我以为责任不能全归于他们。”京房说道:“前代的君王也和陛下的想法一样,恐怕后代人再看现在,也如同现在看前代一样。”
元帝想了一会问道:“现在扰乱朝政的人是谁?”京房回答:“陛下自己应该明白。”元帝说:“我不明白,不然,哪里还会再用这种人呢?”京房说道:“陛下最信任的,与他共商国事,并握有用人权柄的便是。”京房所指即为石显。元帝也很清楚,他对京房言道:“我知道你的意思。”京房告退。这之后,汉元帝依然任用石显如故。
【阐释】京房所言,主要是奉劝汉元帝,不要任用石显等奸佞之人,却没有直接说出。而是以幽王、厉王为例,引出前代君王任用奸佞,导致国家混乱,天灾肆虐。进而指出治世乱世,全在于君王是否任用贤能。最后才直言汉元帝所用奸佞之臣。层层剖析,文辞缜密,具有很强的逻辑性。
裴度上表斥奸臣
【原文】翰林学士元稹与知枢密魏弘简深相结,求为宰相,由是有宠于上,每事咨访焉。稹无怨于裴度,但以度先达重望,恐其复有功大用,妨己进取,故度所奏画军事,多与弘简从中沮坏之。度乃上表极陈其朋比奸蠹之状,以为:“逆竖构乱,震惊山东,奸臣作朋,挠败国政,陛下欲扫荡幽、镇,先宜肃清朝廷。何者?为患有大小,议事有先后。河朔逆贼,只乱山东;禁闱奸臣,必乱天下,是则河朔患小,禁闱患大。小者臣与诸将必能翦灭,大者非陛下觉悟制断无以驱除。今文武百僚,中外万品,有心者无不愤忿,有口者无不咨嗟,直以奖用方深,不敢抵触,恐事未行而祸已及,不为国计,且为身谋。臣自兵兴来,所陈章疏,事皆要切,所奉书诏,多有参差,蒙陛下委付之意不轻,遭奸臣抑损之事不少。臣素与佞倬亦无仇嫌,正以臣前请乘传诣阙,面陈军事,奸臣最所畏惮,恐臣发其过,百计止臣。臣又请与诸军齐进,随便攻讨,奸臣恐臣或有成功,曲加阻碍,逗留日时;进退皆受羁牵,意见悉遭蔽塞。但欲令臣失所,使臣无成,则天下理乱,山东胜负,悉不顾矣。为臣事君,一至于此!若朝中奸臣尽去,则沙朔逆贼不讨自平,若朝中好臣尚存,则逆贼纵平无益。陛下倘未信臣言,乞出臣表,使百官集议,彼不受责,臣当伏辜。”表之上,上虽不悦,以度大臣,不得已,癸未,以弘简为弓箭库使,稹为工部侍郎。稹虽解翰林,恩遇如故。
(《资治通鉴》卷二百四个二穆宗长庆元年)
【译文大意】翰林学士元稹与知枢密魏弘简互相勾结,求做宰相,因而受到唐穆宗的宠信,每有大事就向他询问。元稹与裴度无嫌怨,只是因为裴度在他之前受重用,而且声望很高,他怕裴度再立大功,妨碍自己进升,所以,凡是裴度上奏的军事谋划,他都与魏弘简从中阻挠,使之不得实施。于是,裴度上表,指责元稹和宦官朋比为党,奸邪害国的罪状,认为:“王庭凑、朱克融逆臣竖子叛乱,震惊山东,奸臣朋比为党,祸害国家。陛下如果想扫平幽州、镇州的叛军,首先应当肃清朝廷奸党。为什么呢?因为灾祸有大小,考虑事情有先后。河朔逆贼只能祸乱山东,宫中的奸臣却祸乱天下。所以河朔的叛贼危害小,而宫中的奸臣危害大。危害小的,我与各将领就能翦灭,危害大的,如果不是陛下觉悟,则断无法驱除。现在满朝文武,京城和地方官吏,凡是有良心的人,对奸臣所为无不愤慨,凡能言语之人也无不嗟叹。只是由于陛下正重用他们,才不敢指责,恐怕奸臣未除而祸及己身,并不为国家考虑,而是担心牵连自己。自从朝廷兴兵讨伐幽州、成德以来,我所陈奏的用兵方略,都事关紧要,但朝廷的诏书,却指令不一。我受陛下委任,责任不轻,但遭奸臣从中阻挠的事情,也实在不少。我一向与奸臣无仇怨,只是由于前不久请求乘驿马到京城,当面向陛下陈述用兵方略,奸臣最惧怕的,是我向陛下揭露他们的罪过,所以百般阻挠我进京。我又曾上奏朝廷,请准许我率兵与诸军一同进攻,随机应变,讨伐叛贼。但奸臣怕我成功,以各种理由横加阻挠,致使我军停滞不前,无沦进退,都受到他们的牵制,所奏方略,也都被他们从中阻塞。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让我出兵不利,不能成功,于国家安危,山东征讨胜负,全然不顾。作为臣下侍奉皇上,竟然如此!如果朝中奸臣全部铲除,那么,沙朔叛乱会不讨自平;但若朝中奸臣仍旧存在,那么,讨平叛乱,对于国家也无益处。陛下如果不相信我的话,请把我的奏章公布于众,让百官议论,如果奸臣不遭到群臣的谴责,我愿受到应有的惩罚。”裴度多次上奏斥责元稹等人,穆宗虽然很不高兴,但考虑到裴度是朝廷重臣,不得不作出让步。癸未,贬魏弘简为库箭使,元稹为工部侍郎。元稹虽被解除翰林学士的职务,但穆宗对他的宠信依然如故。
【阐释】元稹为了个人私欲,置国家安危于不顾,百般阻挠裴度用兵方略的实施。因此,裴度上表,痛陈清除朝廷奸臣的必要,鲜明地提出,奸臣不除,叛乱难平,国家更无安宁之日。然而?身为最高统治者的穆宗皇帝,却无洞察之明,对奸臣非但不除,反而宠信如故,可见,上无明君,下必奸臣当除,反而宠信如故,可见,上无明君,下必奸臣当道。
史起自荐引漳水
【原文】魏襄王与群臣饮酒,酣,王为群臣祝,令群臣皆得志。史起兴而对曰:“群臣或贤或不肖,贤者得志则可,不肖者得志则不可。”王曰:“皆如西门豹之为人臣也。”史起对曰:“魏氏之行田也以百亩,邺独二百亩,是田恶也;漳水在其旁,而西门豹弗知用,是其愚也;知而弗言,是不忠也,愚与不忠,不可效也。”魏王无以应之。明日,召史起而问焉,曰:“漳水犹可以灌邺田乎?”史起对曰:“可。”王曰:“子何不为寡人为之?”史起曰:“臣恐王之不能也。”王曰:“子诚能为寡人为之,寡人尽听子矣。”史起敬诺,言之于王曰:“臣为之,民必大怨臣。大者死,其次乃藉臣。臣虽死藉,愿王之使他人遂之也。”王曰:“诺。”使之为邺令。史起因往为之,邺民大怨,欲藉史起,史起不敢出而避之,王乃使他人遂为之。水已行,民大得其利,相与歌之:“邺有圣令,时为史公,决漳水,灌邺旁,终古斥卤,生之稻粟。”使民之可与不可,则无所用智矣。魏襄王可谓能决善矣。
(《论语疏证·泰伯篇》)
【译文大意】魏国君襄王与群臣饮酒,饮到正高兴的时候,为群臣祝愿,希望他们都能得到满意的期望和要求。大夫史起兴冲冲地对曰:“群臣中有贤德者,也有不贤德者,贤德者得志犹可,不贤德者得逞则不可。”襄王说:“都像西门豹这样的臣子如何也。”史起回答说:“魏国行田制度为百亩,而邺偏偏为二百亩,是田地不好吗;漳河之水就在邺县的旁边,西门豹却不知道用来灌溉邺下之田,是其笨拙无能也;他知道的事情而不报告,是不忠也,既愚又不忠,不可仿效也。”史起的一番话,问得襄王无言答对。次日,襄王召见史起而问曰:“漳水真的可以灌邺下之田吗?”史起回答说:“能。”襄王说:“先生为何不为我去办此事呢?”史起说:“我恐怕大王没有这样的决心。”襄王说:“先生若真能为我为之,我尽听先生吩咐矣。”史起对襄王表示敬重,答应了襄王的要求,并告诉襄王说:“我可以去完成此项任务,但开工后,劳民费财,得不到近利,朝野必定怨恨于臣。大者致死,小者抄家。臣虽然丧命抄家,大王也不要改变主意,应改派他人继续进行下去。”襄王曰:“我答应了。”
于是便以史起为邺下令。史起赴任,着手办理引漳水济邺下的工程。果不出所料,不久便民怨大张,想抄史起的家,史起不敢出来而躲了起来。于是襄王便又委派别人去替代史起,继续把引水工程进行下去。
经过艰苦努力,终于竣工通水,民大得其利,百姓交相称颂而歌之:“邺有贤明的县令,首推史起公,引来漳河水,灌溉邺下田,最终结束了自古以来不生谷物的咸卤地,长出了稻黍谷粱。”
治国需兼听
【原文】国之所以治者,君明也;其所以乱者,君间也。君之所以明也,兼听也;其所以间者,偏信也。故人君通必兼听,则圣日广矣;庸说偏信,则愚日甚矣。
(王符《潜夫论·明间》)
【译文大意】国家之所以能治理好,是因为国君贤明智慧,通情达理;国家之所以治理不好,甚至发生动乱,是因为国君昏庸专制,愚昧无知。而国君之所以聪明智慧,并且通情达理,是因为他能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国君之所以昏庸愚昧,是因为他刚愎自用,偏听偏信而造成的。因此,国君要想通达,就必须听取各个方面的意见,这样他的智慧就一天比一天多,道德也随之日益高尚;国君如果在听取意见时,采取偏听偏信的态度,甚至采纳一些很不高明的建议,那么,他就一天比一天昏庸,一天比一天愚昧。
【阐释】一个国家的当权者要想把国家治理好,这同他在对待下属进言问题上的道德修养关系密切。国君能治理好国家,必然真备明智、通情达理、广开言路的品质;反之,则只能是刚愎自用,愚昧无知。贤明君主之所以贤达在于他能“兼听”左右建议;昏君之所以亡国就在于他偏听偏信。所以,兼听则明,则治;偏听则暗则亡。领导者应该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这是我们从中得出的结论。
明君不轻贱拒言
【原文】是故明君莅众,务下言以昭外敬,纳卑贱以诱贤也,其无距言,未必言者之尽可用也,乃惧距无用而让有用也。其无慢贱,未必其人尽贤也,乃惧慢不肖而绝贤望也。是故,圣王表小以厉大,赏卑以招贤,然后良工集于朝,下情达于君也。故上无遗失之策,官无乱法之臣,此君民之所利,而奸佞之所患也。
(王符《潜夫论·明间》)
【译文大意】所以,贤明的国君治理天下,务必要听取下层的意见,以昭示对朝廷之外臣民的尊重;务必要任用地位低下的人以吸引在野贤人的到来。国君之所以不拒绝别人的意见,也并不是因为别人的意见都对,都可以采纳,而是害怕拒绝了无用的意见而排斥了有用的意见。贤明的国君之所以不轻视地位低下的人,也不是说地位低下的都是贤才,而是害怕轻视那些不好的人而使贤才感到绝望。所以,贤明的君主表彰小的激励大的、赏赐地位低的招引才华出众的。这样,人才就能集中到朝廷,下层的情况也能传达到君王耳朵里。国君没有失误的政策,国家没有不守法的官吏。这种情形,国君和百姓都感到很有利,而奸佞之徒则感到害怕、忧虑。
【阐释】这里深入论述了如何兼听的策略问题。一是不要鄙视地位低下的人,要敢于打破等级观念,大胆任用在野的有能之士。但又并不是滥用,因为目的是起政策导向作用,好让那些怀才之士不对政府失望,并且主动积极地为政府效劳。二是不要拒绝下级的意见。这并不是讲,不做分析研究,来者不拒,一概采用;而是通过采纳正确的提议来使言路通畅,保证为政者处在有效的舆论监督环境中,使他有机会去纠正自己尚未发觉的错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如何鉴别来自下级进言的正确与否,还要虚心地听取周围人(包括下属)的意见,集众人之智慧以明断。
为政之道务于多闻
【原文】为政之道,务于多闻,是以听察采纳众下之言,谋及庶士,则万物当其目,众音佐其耳。
(诸葛亮《便宜十六策·视听》)
【译文大意】治理国家的道理,务必要多多听取各方面的情况。因此要认真听取、分析和采纳下级的建议,谋划决策甚至要考虑到普通士兵的意见。这样,就能把任何事情都看得清清楚楚,各种各样的意见也能起参考作用。
【阐释】诸葛亮倡导从政者必须“听察采纳众下之言”,才能客观地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并且,只有充分听取下级的意见,才能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这很有见地。
为政要善知其过
【原文】夫修诸己而化诸人,出乎迩而见乎远者,言行之谓也。故人主之患,莫甚于不知其过;而所美,莫美于好闻其功。
(《晋书·潘岳传·附潘尼传》)
【译文大意】用自己的道德修养水平作标准去感化别人,并由近及远地传播,是靠语言和行动的。所以,一国之主最大的祸害,没有比看不清自己的过失更大的了;而最大的优点,也没有比乐于听取别人批评更好的品质了。
【阐释】潘尼认为,为政为官者,自己必须有高尚的道德修养。每个人都有自己看不见的缺点,而旁观者清;所以,听取别人对自己缺点的指正正是一个为政者的最大美德;反之,则是其最大的过失。
荀子论进谏
【原文】君有过谋过事,将危国家殒社稷之惧也,大臣父兄,有能进言于君,用则可,不用则去,谓之谏;有能进言于君,用则可,不用则死,谓之争:有能比之同力,率群臣百吏而相与疆君矫君,君虽不安,不能不听,遂以解国之大患,除国之大害,成于尊君安国,谓之辅;有能抗君之命,窃君之重,反君之事,以安国之危,除君之辱,功伐足以成国之大利,谓之拂。故谏争辅拂之人,社稷之臣也,国君之宝也,明君之所尊厚也,而暗主惑君以为己贼也。故明君之所赏,暗君之所罚也。暗君之所赏,明君之所杀也。伊尹、箕子可谓谏矣,比干、子胥可谓争矣,平原君之于赵可谓尊矣,信陵君之于魏,可谓拂矣。传曰:“从道不从君”,此之谓也。
(《荀子·臣道篇》)
【译文大意】君主如果有了错误的主意,做错了什么事,害怕这些错误将会危及国家败坏社稷,作为君主的大臣、父亲、兄弟不能不管。有人能向君主进献忠言,劝他纠正,君主如果采纳,就算完事,如果不采纳,就毅然离去,这叫作谏;有人向君进献忠言,劝他纠正,君主如果采纳就算完事,如果不采纳,就当君面死去,这叫作争;有人能齐心协力,带领群臣百官一起强行使君主纠正错误,君主即使感到不高兴,也不得不接受,于是解除了国家的灾难,解除了国家的灾难,最后使君主受到尊重,国家从此安定下来,这就叫作辅;有人能不听从君主的命令,并窃取君主的重器,做了君主不同意做的事情,但却使国家转危为安,洗刷了君主的耻辱,给国家带来了极大的好处,这就叫作弼。所以,敢于谏、争、辅、弼的人是国家的栋梁,君主的宝贝。对于这种人,贤明的君主尊重厚待他们,而昏庸的君主则把他们看成是贼害自己的人。因此,贤明的君主所要赏赐的人正是昏庸的君主所杀害的人。昏庸的君主所要赏赐的人,正是贤明的君主所要杀害的人。伊尹、箕子可以称得上是谏臣,比干、伍子胥可以称得上是争臣,平原君可以称得上是赵国的辅臣,信陵君可以称得上是魏国的弼臣。所以,传书上说:“服从道义不服从君主”,就是这个意思。
【阐释】荀子深刻地论述了进言的四种方式或策略,并对这四种人高度赞扬,称之为社稷之臣,是国家的财宝。君主对这四种人应该尊重、信赖、厚待。更为可贵的是,他还提出了“从道不从君”的论点。也就是说,对上级进献忠言时,应该实事求是,从真理出发,坚持原则,而不是为了讨上司的欢喜而溜须拍马。这种为追求真理而不惜得罪上司(甚至会有免职、杀头的危险),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精神是令人敬佩的。
谗言似蜜危害无穷
【原文】楚庄王之弟春申君有爱妾曰余,春申君之正妻曰甲。余欲君之弃其正妻也,因自伤其身以视君,而泣曰:“得为君之妾甚幸,虽然,适夫人非所以事君也,适君非所以事夫人也。身故不肖,力不足以适二主,其势不俱适,与其死夫人所者,不如赐死君前。妾以赐死,若复幸于左右,愿君必察之,无为人笑。”君因信妾余之诈,为弃正妻。余又欲杀甲,而以其子为后,因自裂其亲身衣之裹以示君,而泣曰:“余之得幸君之日久矣,甲非弗知也。今乃欲强戏余,余与争之,至裂余之衣,而此子之不孝莫大于此矣!”君怒而杀甲也。故妻以妾余之诈弃,而子以之死。从是观之,父之爱子也犹可以毁而害也。君臣之相与也,非有父子之亲也,而群臣之毁言,非特一妾之口也,何怪夫贤圣之戮死哉!此商君所以车裂于秦,而吴起之所以枝解于楚者也。
(《韩非子·奸劫拭臣等十四》)
【译文大意】楚庄王弟弟,春申君有个爱妾,名叫“余”,春申君的正妻有个儿子叫做“甲”。余想让春申君抛弃正妻,于是自个儿把身体弄伤给春申君看,哭着说:“我能够当您的妾就感到很荣幸了,虽然,能到夫人那里侍奉就不能侍奉您了,到您这儿来侍奉就不能去夫人那里了。我自己本来不好,没有侍奉两个主人的能力,而侍奉两个人又是很困难的。与其死在夫人那里,不如您赐我死在您面前。我因您恩赐而死,而再有人得到你的宠爱,您务必要察明清楚,不要让人笑话。”春申君因听信了余的谗言,抛弃了自己的正妻。余又想把正妻的长子甲杀死,让自己的亲生子继承王位,于是,自己撕烂了贴身的内衣跑去让春申君看,并且哭着说:“我得到您的宠爱已经很长时间了,甲不是不知道,但是他要用强力调戏我,我进行反抗,他却撕烂了我的衣服。这个孩子的不孝道,没有比这更厉害的了。”春申君很气愤,于是杀了甲。正妻因为爱妾的欺诈而被抛弃,儿子也因为妾余而死。由此看来,父亲如此挚爱的儿子,还是未能逃脱因诋毁而被加害。而君王和大臣相处,没有父亲和儿子之间那种亲密的感情。而且群臣中伤诋毁的坏话广又不是出自妾余一人之口,那么贤圣的人被杀死又有什么奇怪的呢?这就是商鞅被秦国车裂,吴起被肢解于楚国的原因。
【阐释】春申君因听信谗言而杀子弃妻,充分说明了听信谗言的危害性。谗言是谏言的变种。它往往出自被宠爱者之口,宠爱者和被宠爱者之间因为某种利害关系,加上谗言披着谏言的外衣,有甜蜜柔顺的诱惑性,因此欺骗性是很隐蔽的。一上当受骗者往往在付出惨重代价后后悔不已。为此,在对待自己亲近溺爱的人言一事上,要冷静分析,深入调查,不能以好恶亲疏来决定是非曲直,否则凭一时冲动,将会酝成千古之恨。作领导工作的人,不能不以此为鉴,现在有很多钻营之徒往往借助领导的亲近宠爱者来实现个人野心,对此,不能不提防。
鲁哀公中计拒谏
【原文】仲尼为政于鲁,道不拾遗,齐景公患之。梨且谓景公曰:“去仲尼,犹吹毛耳,君何不迎之以重禄高位,遗哀公女乐以骄荣其意?哀公新乐之,必怠于政,仲尼必谏,谏必轻绝于鲁。”景公曰:“善。”乃令梨且以女乐二八遗哀公,哀公乐之,果怠于政,仲尼谏不听,去而之楚。
(《韩非子·内储说下第三十一》)
【译文大意】孔子在鲁国从政,政绩显著,鲁国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齐景公对此深感不安。梨且对齐景公说:“君工您不用愁,去掉孔子,就象是吹走一根羽毛那样容易。您为什么不用高官厚禄来迎接他呢?我们可以送给鲁哀公一批能歌善舞的年轻女子,使他产生骄横虚荣的情绪。哀公得到这样一批女子后,必然贪恋新欢而懒得处理政事;而仲尼又一定要进行谏争,结果必定为鲁君拒绝。”景公说:很好。于是命令梨且把十六个能歌善舞的年轻女子送给鲁哀公。哀公很高兴,并以此为乐,结果懒得处理政事。孔子进谏,哀公也不听。于是孔子便离开鲁国而到楚国去了。
【阐释】孔子在鲁国为政,颇有政绩。但后来却因哀公拒谏而出走,这对鲁国是一个损失。哀公为什么拒绝了孔子的进言呢?道理很简单,他中了景公的计。景公利用哀公喜欢声色的特点,投其所好,结果哀公就荒废朝政,疏远诤臣,更听不进谏言,孔子对哀公就很失望,不得不走之。这个故事提醒人们不要被糖衣炮弹所击中,你所喜爱的东西往往会断送你的前途。其危害性与谗言相比较,有过之而无不及;特别是它的形式很具有隐蔽性、欺骗性;其效果却和普通谗言一样使人的感官得到满足,并诱发你沉溺其中。自愿走进猎人的陷井。这是一种何等浅薄的悲剧,但它的发生频率却很高。难道对这种物质化的美丽“谗言”就无法对付吗?冷静的理智是唯一的选择。
齐景公痛哭失晏婴
【原文】晏子死,景公操玉加于晏子尸上而哭之,涕沾襟。章子谏曰:“非礼也。”公曰:“安用礼乎?昔者吾与夫子游于公阜之上,一日而三不听寡人,今其孰能然乎?吾失夫子则亡,何礼之有?”免而哭,哀尽而去。
(《晏子春秋·外篇不合经术者》)
【译文大意】晏子死了,景公拿了一块玉石放在他尸体上,哭了起来,泪水都把衣服沾湿了。章子进谏说:“这样做不合乎礼节。”景公说:“哪里还能讲什么礼节?过去我曾和晏子一起游历公阜,一天竟有三次不听我的话,现在谁还能这样做呢?我失去了这样敢于直言相谏的重臣,我自己也难以生存下去了,此时我还有什么礼节可讲呢!”言毕,免冠大哭,直到哭尽悲哀才离去。
【阐释】景公痛哭失晏,这个故事相当感人;却也同样发人深省。景公乃一国之君,竟然不顾君臣之礼,而在他人面前哭诉其哀。何也?晏子在世之时,经常善言进谏,有时甚至一日三次;而景公虽然当时有些不悦,但还是采纳了他的建议,并深受其益。故在晏子死时,倍感是一个重大损失,于己于国都不利,甚至发出“吾失夫子则亡”的感人之言。说明景公的确是位爱贤、任贤、信贤的明智君王;而晏子也的确是位忠心耿耿,为国为民而不吝进言的诤臣。这种默契配合,进而建立了一种深厚的感情,对工作大有裨益。景公和晏子所具有的美德令后人仰慕。
忠言逆耳利于行
【原文】夫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人而已己疾也;忠言拂于耳,而明主听之,知其可以致功也。
(《韩非子·外储说左第三十二》)
【译文大意】良药吃了很苦,但是聪明的人经劝告后还是喝下,因为知道良药进到肚子以后可以医治好自己的疾病;忠言听到耳朵里是不顺心的,但是贤明的君主还是要认真地去听取,因为知道忠言可以导致事业的成功。
【阐释】韩非子用形象的比喻说法阐述了忠言的巨大作用。忠言好比良药,其味很苦,但却能医治疾病;讳病而忌医治,势必导致自我灭亡。这个道理很简单,正如古语云:“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是,要在现实生活中执行起来却不容易。我们应有意识地增强自己接受带刺的忠言的能力。
革车千乘不值一言
【原文】赵简子围卫之郛郭,犀循犀橹立于矢石之所不及。鼓之而士不起。简子投枹曰:“乌乎!吾之士数弊也。”行人烛过免胄而对曰:“臣闻之,亦有君之不能耳,士无弊者。昔者我先君献公,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战十有二胜,是民之用也;献公没,惠公即位,淫衍暴乱,身有玉女,秦人恣侵,去绛十七里,亦是人之用也;惠公没,文公受之,围卫取邺,城濮之战,五败荆人,取尊名于天下,亦此人之用也,亦有君不能耳,士无弊也!”简子乃去循橹,立矢之所及,鼓之,而士乘之,战大胜。简子曰:“与吾得革车千乘,不如闻行人烛之一言也。”
(《韩非子·难二第三十七》)
【译文大意】赵简子率军包围了卫国都城的外围,他自己身旁有坚固的盾橹防卫,并且站立在弓箭石头攻击不到的地方。他擂鼓让士兵攻城,可是没有人奋起冲锋。筒子很生气,扔掉鼓棒抱怨说:“士兵太疲劳了!”战士烛过摘去头盔而回答说:“我听说过,只有君王自己投有把人用好,士兵是没有什么毛病的。过去,我们的先君献公吞并了十七个国家,使三十八个国家对之臣服,十二次战胜别国,这也是使用人的结果呀!献公死了之后,惠公即位,荒淫暴乱,沉溺女色,国势衰危,秦国随意对我们侵略,直到夺取绛地十七里,这也是使用人的结果呀!惠公死后,文公即位,包围卫国,攻下邺城,城濮一战,五败楚国军队,取得天下尊名,这同样是使用人的结果呀!所以,只是君王没有把人用好,而士兵没有不能用的!”筒子听完之后,深受启发,马上去掉护卫自己身体的盾、橹,站在敌人的弓箭和石头都能射到的地方,再次把战鼓擂响,士兵果然趁着鼓声奋起,士气大振,大获全胜。简子感慨地说:“与其我得到革车千辆,不如听到战士烛过的一句话有价值!”
【阐释】赵简子兵临卫国都城之下,擂鼓号召士兵冲锋,可士兵们却没有响应。为什么呢?烛过进谏分析厂,赵国历史上三位君王由于用人不同,获得了三种不同的治国效果。简子悟到:原来是自己躲在掩护所里,没有身先士卒,以实际行动去鼓舞战士。于是,立即撤去护卫自己的盾和橹,站在前沿阵地,再次擂鼓进军,士兵奋起,大获全胜。简子能采纳一位士兵的忠言,并立即改正错误,这种精神很可贵。
不以贵贱论是非
【原文】使言之而是,虽在褐夫刍荛,犹不可弃也;使言之而非也,虽在卿相人君,揄策于庙堂之上,未必可用。是非之所在,不可以贵贱尊卑论也。
(《淮南子·主术训》)
【译文大意】假如说的话是正确的,即使出于平民,甚至是那些割草打柴的人,也不能不采纳;假如说的话是错误的,即使是出于卿相大臣,甚至是国君自己的口,在朝廷之上出谋划策,也未必采用。正确和错误之所在,不能凭借说话人身份的贵贱和地位的高低来确定。
【阐释】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正确,就应该虚心接受,而不论进言者身份的高低贵贱;只要言而无据,捕风捉影,甚至是谗言诽谤,不管进言者地位如何之高,也不能采纳。故曰:“是非之所在,不可以贵贱尊卑论。”
国君斋戒受谏
【原文】天子斋戒受谏。司会以岁之成,质于天子。冢宰斋戒受质,大乐正、大司寇、市三官以其成,从质于天子。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斋戒受质,百官各以其成,质于三官。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以百官之成质于天子。百官斋戒受质,然后休老劳农。成岁事,制国用。
(《礼记·王制》)
【译文大意】天子沐浴斋戒,洁身净心以接受群臣进谏。司会把本年的簿记本子呈奉给天子,以便让他对本年度的工作进行评估,此时群臣总管冢宰也要沐浴斋戒,整洁身心,接受评估。大乐正、大司寇、司市官也要把本年度簿记本子呈上,随从大冢宰一起接受天子的评量。同样,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也要沐浴斋戒,整洁身心,接受评估。百官都把本年度的簿记本呈给三官,接受三官的评量。然后,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再把百官本年度的簿记本呈送给天子以接受天子的评量。百官斋戒沐浴,接受量评,然后使年老者休息,慰劳农民。完成了年终的工作,以制定下一年的国用。
【阐释】天子百官于年终沐浴斋戒,对本年度的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评估,说明年终总结是件十分严肃的工作,要高度重视。总结评估,一方面要对过去一年工作中的成绩进行肯定;另一方面要实事求是地找出差错,分析原因,以便纠正;同时还要对下一度工作提出设想。上级对待总结评估,一要重视,二要认真评估。发现不适之处,马上加以改正;看到建设性提议,要迅速采纳。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奖惩。
颂而勿谄,谏而勿骄
【原文】为人臣下者,有谏而无讪,有亡而无疾,颂而勿谄,谏而勿骄。怠则张而相之,废则埽而更之,谓之社稷之役。
(《礼记·少仪》)
【译文大意】当天子的臣下,国君有过错可以进谏但不能诽谤,多次进言而不被采纳,可以离开,但不能记恨;国君有功德可以歌颂但不能讨好;一旦接受了自己的谏言也不能因此而骄傲自满。国君若惰怠工作,就应该振奋精神去帮助,政事废驰,就应该加以扫除更新。这样的人才能称得上社稷之臣。
【阐释】下级对领导进谏应该有正确的态度和方式。领导有过错,应该敢于指出来,但要注意分寸;切忌借题发挥,发泄私愤,成为诋毁诽谤,这既不道德又违法。反之,领导有功绩,应实事求是地肯定,切忌阿谀奉承。如果进言受阻,不能灰心丧气,更不能怀恨在心,伺机报复或消极抵抗;在这种情况下,一走了之也不对,要等待时机,或采取迂回的办法,辅之以必要的策略,力求使上级诚心接受。在进言被接受并运用于具体实践,取得明显成效的情况,切不可以功臣自居,骄傲自满起来;这样又会导致惰怠工作甚至渎职行为。这种细致的剖析进谏者的心态,进而提出进谏者应具有的适当的策略,是很有价值的。今天,如何处理好上下级关系,上下级应该怎样对待彼此的批评与被批评,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启发。
晏子力劝阻葬狗
【原文】景公走狗死,公令外共之棺,内给之祭。晏子闻之,谏,公曰:“亦细物也。特以与左右为笑耳。”晏子曰:“君过矣,夫厚葬敛,不以反民,弃货财而笑左右,傲细民之忧,而崇左右之笑,则国已无望矣。且夫孤老冻馁而死,狗有祭;鳏寡不恤而死,狗有棺。行辟若此,百姓闻之,必怨吾君,诸侯闻之,必轻吾国。怨聚于百姓,而权轻于诸侯。而乃以为细物,君其图之。”公曰:“善”。趣庖治狗。
(《晏于春社·内篇谏下》)
【译文大意】齐景公心爱的狗死了,他命令外边准备好棺材,宫里供给祭品以祭祀一番。晏子听说这件事后,就向景公进谏。景公回答说:“这是件小事,只不过给左右的人开开玩笑而已。”晏子说:“君王您错了,向百姓征收这么多的钱财,又不用它救济贫甲;而只是浪费钱财以求左右人笑,这是无视百姓的忧愁,而尊崇左右的笑,这样国家就没希望了。再说百姓中的孤寡老人冻死饿死,而您的狗却有祭祀,百姓中那些鳏寡孤独的人您不去救济,而不幸死去,您的狗却有棺材。君王行为如此乖僻,百姓听说后必然埋怨,诸侯们听说了,必然看不起我们国家。怨恨的情绪聚集于百姓,君王的权力被诸侯所看轻。而您却把这看成小事,君王您再好好想一想这个问题吧。”景公说:“好”。于是,催促厨师赶快把狗肉做好供大家吃。
【阐释】这个故事生动地说明了晏子见微知著,谏而深刻有理的进谏策略和风格;景公能及时纳谏,接受批评,也不失为一位明君。分析景公纳谏的原因,一是他个人的道德修养;二是晏子析理透彻,人木三分,一针见血。一桩葬狗取乐小事,他却能陈述其性质、危害和后果,小则浪费钱财,大则亡国。晏子这种分析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遒人以木铎徇于路
【原文】先王克谨天戒,臣人克有常宪。百官修辅,厥后惟明明。每岁孟春,遒人以木铎徇于路。官师相规,工执艺事以谏。其或不恭,邦有常刑。
(《尚书叫轧征》)
【译文大意】贤明的君主能够小心地对待上天给他的警告,勤劳为政;臣子能够奉行先王的常法,克尽职守。其他众多的官员也都能忠心耿耿地来辅佐自己的君王。君臣之间关系处得这么好,说明君主和臣子都很贤明。于是谏言之路大开。每年孟春之季,派那些发布命令的官员以木铎徇于路,以号召臣下,大胆地互相规谏,批评个人和朝政得失。即使是百工之人,也要执其艺能之事来指出上层当权者的错误。如果发现有人玩忽职守,国家一定依据已有的法律进行严惩。
【阐释】贤明的君主如能勤劳为政,则其下属也能克尽职守。君臣关系为什么能处理得这样好呢?关键是广开言路。这样,君主能及时地改正错误。而臣下呢?君主作出了榜样,他一定要效仿的。
蹇叔哭秦师
秦穆公准备出兵偷袭郑国,上大夫蹇叔上前劝阻道:“不行。我听说,偷袭别国城邑,用战车不能超过百里,用步兵不能超过30里。作战都是凭着士气高涨、力量强大时到达,进攻才能胜利,而撤离才能迅速。现在要行军几千里,还要经过其他诸侯国的领土。调动大军偷袭很远的国家,人马赶得精疲力竭,而对方却早已有了防备。请三思而后行。”穆公没有听他的劝告。于是蹇叔将远征的军队送到东城外,对主将孟明痛哭着说:“孟朋啊,我能看到你们出发,却看不到你们回来了!”他向队伍中他的儿子郑重告别说:“晋军如果狙击秦师的话,一定是在崤山。那儿有两座山,南山有夏王皋的坟墓,北山是文王避过风雨的地方,地势十分险恶。你们一定会死在这两山之间。我就到那里给你们收尸吧!”穆公知道了这事很不高兴,叫人责备蹇叔:“我派兵出征,胜负未决,你却哭着送行,这是在给我的军队哭丧啊。”蹇叔回答说:“我怎胆敢给军队哭丧。我已年老,两个儿子都跟着军队一起出征。等到班师回国,不是他们战死,就是我老死了,所以我才忍不住哭啊!”
秦师出征经过周的都城,行进到临近晋国的时候,遭到晋军的突然袭击。晋国的先轸率军将秦军截在崤山,将他们打得大败,秦军的三个主帅都做了俘虏。当他们几经周折终于回到秦国时,秦穆公身穿白色丧服,到城外迎接,后悔没有听从蹇叔的意见,害他们吃了败仗。
【阐释】由于秦穆公犯了“劳师以袭远”的兵家大忌,又不听蹇叔很有远见的劝告,终使秦师遭到了惨重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