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发现,人具有巨大的潜能,若能发挥大脑的一半功能,就可以轻易学会40种语言、背诵整本百科全书,拿12个博士学位……
著名控制论奠基人之一维纳说:“我可以完全有把握地说,每个人即便他是做出了辉煌成就的人,在他的一生中利用自己的大脑潜能还不到百亿分之一。”美国学者詹姆斯研究发现,普通人只开发了自身所蕴藏能力的10%,与应当取得的成就相比较,我们不过是半醒着的。我们只利用了我们身心资源的很小很小的一部分……
由此可见,人类对自身潜能的认识,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潜能都是“潜”着的,更多是以一种思想意识的形式存在的,很难发现。吸引力法则的要点就是激活人的这种潜能,使其实现梦想的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
潜能与潜意识
实际上,我们已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空间和时代,其尽头已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外层空间,而是人的“心”——认识你自己。
——弗莱德·艾伦·沃尔夫(物理学家、作家、讲师)
人的潜能,即人类原本具备却忘了使用的能力,或存在但却未被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揭开人类潜能和潜意识的神秘面纱,有助于你更轻松地理解和运用吸引力法则。因为吸引力法则也是以思想意识活动为主体的。
人具有很大的潜能,这是无可否认的。
人类无穷的潜能可用冰山理论来形容。海面上飘浮着一座冰山,阳光之下,其色皑皑,颇为壮观。然而真正壮观的景色不在海面之上,而在海面之下,与浮出水面上的那部分相比,沉浸在海面下的部分是它的五倍、十倍,甚至上百倍。
驱动潜能的动力,深藏在人的深层意识当中,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潜意识。所谓潜意识,指的就是潜藏在我们一般意识底下的一股神秘力量,又称“右脑意识”、“宇宙意识”等。潜意识内聚集了人类数百万年来的遗传基因层次的资讯。它囊括了人类生存最重要的本能与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与宇宙法则,即人类过去所得到的所有最好的生存情报,都蕴藏在潜意识里,因此,只要懂得开发这种与生俱来的能力,几乎没有实现不了的愿望。
潜在意识的世界,是超越三度空间的超高度空间世界。潜意识一经开启,将和宇宙意识产生共鸣,宇宙资讯就会以图像方式浮现出来,一些心灵感应等在常人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便会一一呈现。
一辆卡车从路上冲过去,横冲直撞,重重地撞在一棵树上。发动机受挤压,司机的身子被压住了,动弹不得。他的脚被夹在踏板和刹车闸之间,车门被压扁了,弯弯曲曲变了形。
营救人员纷纷赶至现场,他们想尽各种方法,绞尽脑汁想打开车门,救出司机。可是,车门被损坏得如此厉害,不管那些人如何努力,仍然无济于事,车门一点也动不了。更糟糕的是,驾驶室开始着火了。周围的人陷入慌乱之中。时间已经来不及了,救火车赶到之前,这个司机肯定早已被烧死。
营救人员无法打开车门救出司机,可查理仍然决定去试试。他靠紧车门,用力去推它。慢慢地,艰难地开始一点一点地移动车门。查理用的力气非常大,他胳膊上的肌肉鼓胀起来,把他衬衣上的袖子都给撑破了。
后来,车门终于被打开,查理钻进车里,赤手空拳掰开踏板和刹车闸。他松开司机的双脚,扑灭了火,然后爬进驾驶室,爬到受伤的司机身边。他蹲在车里,脚踩底板,背抵顶篷,使劲向上顶。终于,车顶被他的力量顶开了。司机被解救出来,旁观的人把他接到安全地带之后,查理悄悄地离开了。
事后,当人们找到查理时,有人问他为什么有那样大的力量来完成那样艰巨的救援任务。他的答复非常简单。他仅仅说了一句:“我恨火灾。”
他有他的原因。几个月前的一次火灾中,查理无能为力地,眼睁睁地看着他的小女儿被活活烧死。那种感觉是多么无奈而凄惨。
对于查理突然爆发出的巨大力量,医务人员解释,身体机能对紧急状况产生反应时,肾上腺就大量分泌出激素,传到整个身体,产生出额外的能量。大量肾上腺激素分泌的前提条件,使人体能够产生这种多腺体。如果自身没有,任何危机都不能使其分泌出来。由此可见,人确实是存在极大的潜在体能。
还有一个故事:
一位年轻的母亲在家照顾两岁多的儿子。孩子睡着后,母亲把他放在小床上,趁他熟睡这段时间去附近的菜市场买菜。
这位母亲买完菜走到居住的楼群时,由于惦记着儿子,她不由得朝自己居住的方向望了一眼。这一望不得了,发现四楼阳台上有个黑点在蠕动。“糟了,我的儿子!”
她大叫一声,疯狂地往前跑,边跑边喊:“孩子不要往外爬!”但是孩子哪里听得懂,他看到妈妈朝她挥手,兴奋得乱蹬乱舞,拼命往外爬。
这时要跑到四楼阻止儿子,已经来不及了,这位母亲于是就拼命地跑,刚好在儿子掉下来的一刹那,跑过去伸出双臂稳稳地把儿子接住了。
这件事立即轰动了当地的市民,电视台记者来了,要把这件不可思议的事情拍摄下来。于是,他们找到这位母亲,要她重复一次。这位母亲惊恐地摇摇头,死也不干。后来,记者说:“不是让你的儿子重新试验,只是找个布娃娃从四楼掉下来,你再去接住。”这位母亲同意了。
但是,一次、二次、三次,布娃娃都掉在了地上,怎么也接不住。这位母亲说:“因为孩子不是自己的,并且又是假的。”
这位母亲也同查理一样,运用了人体潜意识中的能量,做成了常人看起来绝不可能的事情。其实,这类事情对人类的潜意识和潜能来说,是轻而易举的。
潜意识如同一部万能机器,任何愿望都可以办到,但需要有人来驾驶它,而这个人就是你自己。只要你有心控制,只让好的印象或暗示进入潜意识就可以了。
潜意识大师摩菲博士说:“我们要不断用充满希望与期待的话来与潜意识交谈,只有这样,潜意识才会让你的生活状况变得明朗,让你的希望和期待实现。”只要你不去想负面的事情,而选择有积极性、正面性、建设性的事情,你就可以左右自己的命运。这正是吸引力法则的精髓。
正确的心理暗示
所谓信仰,就是自我暗示,在潜意识中被宣布或反复指点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
——拿破仑
人的潜能来源于潜意识,而潜意识则主要通过心理暗示的形式表现出来。
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
生活中,人们无时不在接收着外界的暗示。比如,电视广告对购物心理的暗示作用。在无意识中,广告信息会进入人们的潜意识。这些信息反复重播,在人的潜意识中积累下来。当人们购物时,人的意识就受到潜意识中这些广告信息的影响,左右自己的购买倾向。
人都会受到暗示。受暗示性是人的一种本能。人们为了追求成功和逃避痛苦,会不自觉地使用各种暗示的方法,比如困难临头时,人们会相互安慰:“快过去了,快过去了。”从而减少忍耐的痛苦。人们在追求成功时,会设想目标实现时非常美好、激动人心的情景。这个美景就对人构成了一种暗示,它为人们提供动力,提高挫折耐受能力,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心理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得出这样一个基本规律:潜意识服从于暗示,它不做任何对比和判断,自己没有主张,而这些都起源于意识。潜意识只做出反应,对任何暗示一律平等。因此,暗示对人既可能产生消极作用,也可能产生积极作用。
消极作用。例如“假孕”,它是指有些女性结婚后很想怀孕,由于焦虑而十分害怕月经按时来潮,使怀孕失败。在这种迫切心情的主导下,一旦月经过期未来,她们就觉得自己怀孕了。很快又觉得自己开始厌食,恶心、呕吐,喜吃带刺激性的食物,于是到医院就诊。但经医生检查和化验后,发现并不是怀孕。这是因为想怀孕的强烈愿望及焦虑的心理因素,破坏了人体内分泌功能的正常进行,尤其是影响下丘脑垂体对卵巢功能的调节,使体内的孕激素增高和排卵受到抑制,从而出现暂时闭经的结果。
积极作用。比如,暗示可以发掘人的记忆潜力。有人作过实验,分别让两组学生朗读同一首诗。第一组在朗读前,测试者告诉他们这是著名诗人的诗,这就是一种暗示。对第二组,测试者没有告诉他们这是谁写的诗。朗读后立即让学生默写。结果是第一组的记忆率为56.6%;第二组的记忆率为30.1%。这便充分说明,权威的暗示对学生记忆力有很大影响。
不同的暗示会对人的潜意识产生不同的影响,所以,为了激发人体的潜意识和潜在能量,应该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有一位年轻歌手被邀请去试唱,她一直期待着这次面试。由于前几次她心里一直担心失败,所以在试听时不能充分发挥。
这个女歌手嗓音很好,但她常对自己说:“我唱的他们不一定喜欢吧?我就试试看,但我还是担忧。”她的潜意识接受了这些消极的暗示,并在适当的时候做出了反应。这些偶然的或无意识的消极暗示被感情化和主观化了。
后来,她将自己关在屋内,坐在沙发上,让身体完全放松,闭上眼睛,让心情静下来。因为身体的放松对潜意识的顺从和接受暗示是有益的。她静静地默祷:“我其实唱得很优美,我会很沉着,很自信。”她带着表情慢慢地重复多次。晚上睡觉前也重复这样的默祷。
如此一天三次,一周后,她信心十足地参加试唱,结果唱得很成功。
积极性的暗示,能够给潜意识输送积极的信息。这种信息反复次数多了,潜意识就会接受,产生积极的心态。
拿破仑·希尔说:“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他的心态。成功人士与失败者的差别在于,成功人士有积极的心态。”
这是一句名言,也是一条真理。因为积极的心态,使你自信、自爱、坚强、快乐、兴奋,让你的能力源源涌出。如果你有积极的心态,你就能随意进入积极向上的进取状态,乐观应付,充满把握,全身焕发活力,心智敏锐,你就会心想事成。
不要给自己设限
这个世界有界限吗?当然没有。我们每个人都不受任何限制而存在,我们的最高限度也是不存在的。在这个地球上,每个人内在的潜能、才智、天赋和力量,都是完全没有上限的。
——迈克·柏纳德·贝克维斯
眼看得到的地方,就是你会到达的地方。
——戴高乐
人类本身蕴藏着巨大的潜能,每个人都应该尽可能的挖掘这种潜能,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实现理想目标,不要给自己任何既定的限制。
有位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这样的实验:
将一只跳蚤放进一个没有盖的玻璃杯里,跳蚤很轻易就从玻璃杯中跳了出来。再重复几遍,结果都一样。经测试发现,跳蚤跳的高度竟达到了它身体的400倍左右,简直可以称得上动物界的跳高冠军。
接下来,在跳蚤头上罩一个玻璃罩,让它再跳,这一次跳蚤碰到了玻璃罩。连续多次后,跳蚤改变了起跳高度以适应环境,每次跳跃总保持在罩顶以下高度。之后,测试者逐渐改变玻璃罩的高度,跳蚤也都在碰壁后被动改变自己的高度。最后,当玻璃罩接近桌面时,跳蚤已无法再跳了。最后,研究者把玻璃罩打开,发现跳蚤仍然不会跳,已然变成了“爬蚤”。
其实,跳蚤并非丧失了跳跃能力,而是由于一次次受挫学乖了,习惯了,麻木了。最可悲之处就在于,实际上的玻璃罩已经不存在时,它却连“再试一次”的勇气都没有。玻璃罩已经罩在了潜意识里,罩在了心灵上。行动的欲望和潜能被自己扼杀。科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自我设限”。
人也一样。很多人不敢去追求成功,不是追求不到成功,而是因为他们心里也默认了一个“高度”,这个高度常常暗示自己的潜意识:这太难了,我根本就没有办法做到。如果你抱有这种想法,那就大错特错了。
你不必给自己设限,你能做到你想要做到的一切。
拿破仑·希尔曾聘用了一位年轻的小姐当助手,替他拆阅、分类及回复他的大部分私人信件。当时,她的工作是听希尔的口述,记录信的内容。她的薪水和其他从事相类似工作的人大约相同。
有一天,希尔口述了下面这句格言,并要这名女助手用打字机打下来:“记住:你惟一的限制就是你自己脑海中所设立的那个限制。”当她把打好的纸交还给希尔时,她说:“您的格言使我获得了一个想法,对您、对我都很有价值。”
希尔并未在意这件事。但从那一天起,希尔可以看得出来,这件事在女助手的脑海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她开始在用完晚餐后回到办公室来,并且从事不是她分内而且没有报酬的工作。她开始把写好的回信送到希尔的办公室来。
她已经研究过希尔的风格。因此,这些回信回复得跟希尔自己所写的一样好,有时甚至更好。她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当希尔的秘书辞职以后,希尔还未正式给她这项职位之前,她已经主动地承担了秘书的工作。她在下班之后以及在没有支领加班费的情况下,对自己加以训练。因此,当希尔开始找人来填补一位秘书的空缺时,他自然而然地想到了这位小姐。
最终,这位小姐终于使自己有资格出任拿破仑·希尔属下人员中最好的一个职位,希尔多次提高她的薪水,她的薪水已是她当初来这儿当一名普通速记员时薪水的4倍。最终,她也成了一名成功人士。
这位小姐的成功在于,自觉地超越了自己脑海中所设立的那个限制,亦即突破自我。
一架航海罗盘从制造出来到被磁化之前,其指针所指的方向各不相同,但一旦被磁化之后,指针立刻就会转向北极,并且一直指向那里。人有时也像没有被磁化的指针一样,习惯于原地不动而没有方向。我们在自身的进取心被激发之前,被牢牢地限制住,对任何刺激都毫无反应。而一旦有了进取心和意志力,就如同被磁化了的指针,激励着我们不断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因此,不论你想做什么,你想实现什么,你想成为怎样的人,大胆的说出来,不要有任何顾虑,因为你生来就具有实现这一切的潜能。
每个人都是一个奇迹
生命绝对不可平凡,而且本身就不应该平凡。如果你已开始了解和运用这个秘密,你的生命也会是非凡的。
——鲍勃·普科特
白天黑夜的每个小时对我都是一个奇迹,每立方英寸的空间都是一个奇迹。
——惠特曼(美国民主诗人)
宇宙的产生本身就是一个奇迹;接着,它诞生了又一个奇迹——地球;后来,经过亿万年的孕育,它又诞生了奇迹中的奇迹——生命;再后来,又经过了亿万年的进化,它再次诞生了最伟大的奇迹——人;而我们,每个人,又是一个更大的奇迹。
是的,每个人,从卵子与精子结合的一瞬间,就注定了一个非凡的奇迹。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就是要继续创造这种奇迹,我们的身体本身赋予了我们这样的能力。
人类与其他生物的最大不同,就是人类有思想,有创造性,人类的一切都是自己创造性活动的结果。我们想要做成一件事,必须先具备相关能力,只有能力具备,才能成功。但是,我们无法运用自身不具备的能力,所以,获得成功的惟一方式就是充分认识并发挥自己的能力。
人们总是忽略自身的潜能。一个人要想重新认识自己,就要意识到自身潜能的存在。而要意识到自身潜能的存在,就要知道,一切能力都源于自己的内心世界,也即思想意识。
人通过意识与外界联系。大脑是意识的载体,脑脊髓神经系统使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紧密配合,使人对每一种光、热、气味、声音和味道产生反应。每当人们运用正确的思维方式认识到世间真理,脑脊髓神经系统就会向全身传递出具有价值的信息,人自然就会感到愉悦、和谐,从而更加强壮、生机勃勃和富有创造性。反之,意识也能将悲伤、疾病、短缺、局限及所有不和谐因素带入人们的生活。这种错误的思维方式就会导致人们生活的混乱、不和谐,毫无生气,毫无创造力。吸引力法则正是这样发挥作用的。
思维不但统治着人的内心世界,还间接决定着人的现实世界。一个人要创造生命的奇迹,首先就要在思想意识上坚信自己能创造奇迹。
海伦·凯勒,美国盲聋哑女作家和残障教育家,1880年6月27日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叫塔斯喀姆比亚的城镇。她在19个月大时因猩红热失去了视力和听力,不久,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
一个幼小的孩子如何去面对一个没有光线,没有声音的世界呢?这真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通常教育一个五官健全的孩子,已经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了,更何况海伦·凯勒又瞎又聋又哑!
迫不得已,母亲在海伦8岁时为她找来了一位家庭教师——安妮。这位家庭教师用爱心和智慧教海伦写字、阅读和说话,引导海伦走出了无尽的黑暗和孤寂。经过不懈努力,海伦20岁时进入哈佛大学学习。
大学毕业后,海伦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人,她甚至掌握了英、法、德、拉丁、希腊5种语言。海伦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奔走于美国和世界各地,为残疾人谋求福音。她的行为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并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嘉奖。她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被授予“总统自由奖章”。
海伦的文学创作是从1902年开始的。她的主要作品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海伦·凯勒一生共写了14部著作。《我的生活》是她的处女作。作品一发表,立即在美国引起了轰动,被称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出版的版本超过百余种,在世界上产生了巨大影响。
海伦·凯勒的一生为人们树立了与命运拼搏的榜样,尽管命运之神夺走了她的视力和听力,但她仍坚信自己能成就非凡的事业。终于,她用勤奋和坚忍不拔的精神,紧紧扼住了命运的咽喉,创造了生命的不朽奇迹。多少年来,海伦·凯勒的名字已经成为意志的象征,她传奇般的一生成为鼓舞人们战胜厄运的巨大精神力量。
吸引力法则认为,任何人身上都有一种内在的宏伟的东西,不管你生命中曾经发生过什么,不管你有多年轻或年老,只要你开始正确的思考,你内在的这种超越任何事物的伟大力量就会在开始的那一瞬间显现出来,最终,它会给你带来你想要的一切。海伦·凯勒就是最好的例子。
激活意识潜能
每个人都有一个具有无限潜能、无限可能性的未来,这是因为,目前人类仅仅用到了自身5%的心智潜能,而另外95%的潜能可通过恰当的训练激发出来。试想,如果将人们的全部潜能激发出来,那将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啊。
——约翰·哈格林(量子物理学家、教育家、公共政策专
家)
潜能分为生理潜能和心理潜能。潜能的发掘和发挥存在着极大的心理因素。通过提高认识、学习技巧、培养感受力、领悟力、坚强意志等方法,人都能够有效发挥自己的生理、心理潜能。
对于心理潜能,人们一般都狭隘地理解成意志的激发。的确,意志最能够体现人的意识能动性,有恒心有毅力有信心,人们往往能够做到很多看起来无法做到的事情。但是,心理潜能不仅仅是意志,任何心理活动都有很多能量没有被挖掘。
这也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任何心理活动都存在着潜能,这些潜能往往能通过特殊的心理训练逐步释放出来。
(1)调高目标
真正能激励你奋发向上的是:确立一个既宏伟又具体的远大目标。许多人意外地发现,他们之所以达不到自己孜孜以求的目标,是因为他们的主要目标太小,而且太模糊,从而使自己失去主动力。如果你的主要目标不能激发你的想象力,目标的实现就会遥遥无期。
(2)寻求挑战
不断寻求挑战,体内就会发生奇妙的变化,从而获得新的动力和力量。但是,不要总想在自身之外寻求开心。令你开心的事不在别处,就在你身上。因此,找出自身的情绪高涨期用来不断激励自己。
(3)正视危机
危机能激发我们竭尽全力。无视这种现象,我们往往会愚蠢地创造一种舒适的生活方式,使自己生活得风平浪静。当然,我们不必坐等危机或悲剧的到来,从内心挑战自我是我们生命力量的源泉。
(4)心理暗示
对于一些未发生的事情,人们总会不由自主的给自己很多暗示。积极性的暗示,能够给潜意识输送积极的信息。这种信息反复次数多了,潜意识就会接受,产生积极的心态。而消极的暗示,则会给潜意识输送消极的信息。这种信息重复次数多了,就会形成消极的心态。消极的心态可使一个人多疑、沮丧、恐惧、焦虑、悲伤、受挫,使一个人浑身无力。也就是说,如果你有消极的心态,你就看不到将来的希望,进而激发不出动力,甚至自信心遭受摧毁,希望宣告破灭。
(5)严格要求
先“排演”一场比你要面对的局面更复杂的战斗。如果手上有棘手的事情而自己又犹豫不决,不妨挑件更难的事先做。生活挑战你的事情,你定可以用来挑战自己。这样,你就可以开辟一条成功之路。成功的真谛是:对自己越苛刻,生活对你越宽容;对自己越宽容,生活对你越苛刻。
(6)迎接恐惧
世上最秘而不宣的体验是,战胜恐惧后迎来的是某种安全有益的东西。哪怕克服的是小小的恐惧,也会增强你对创造自己生活能力的信心。如果一味想避开恐惧,它们会像疯狗一样对你穷追不舍。此时,最可怕的莫过于双眼一闭假装它们不存在。
下面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就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自己的潜能。
1989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矶一带的大地震,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使30万人受到伤害。在混乱的废墟中,一个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便冲向他7岁的儿子上学的学校。他眼前,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笑的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经变成一片废墟。
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他知道儿子的教室在一层左下角处,他疾步走到那里,开始动手。在他清理挖掘时,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哭喊过后,他们绝望地离开了。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他们已经遭遇不幸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来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继续埋头挖着。救火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起火爆炸,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的?”
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难以控制自己,可这样不但不利于你自己,对他人也有危险,马上回家去吧。”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的?”他反复不断地问。
人们都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过度悲伤而精神失常了。
可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他挖了8个小时、12个小时、24个小时、36个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到第38个小时,他突然听到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爸爸,真的是你吗?”
“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来救我,也就能救出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你现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着?”
“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都活着!我们都在教室的墙角,房顶塌下来架了个大三角形,我们没被砸着。”
父亲大声向四周呼喊:“这里有14个孩子,都活着!快来人!”
现场的人赶紧上前帮忙。
50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小出口开辟了出来。
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
“不,爸爸。先让别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这对了不起的父子在经历了巨大的磨难后,无比幸福地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是父子俩在面临生离死别时为之坚信的同一句话。这句话在心里不断暗示着他们,驱使着他们,使他们有足够的力量去面对眼前的恐惧,去战胜当前的险境,去赢得重生的希望。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潜能意识,这给他们带来了积极的结果。
名人链接
——爱因斯坦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美籍德国犹太人。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他创立了代表现代科学的相对论,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被公认为自伽利略、牛顿以来爱因斯坦最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其非凡的智慧为世人所顶礼膜拜,甚至在他逝世以后,人们还通过研究其大脑来探索人类的潜能。可以说,爱因斯坦是人类运用大脑潜能最充分的人,他将吸引力法则中思想的潜能和力量发挥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爱因斯坦,1879年3月14日出生于德国西南的乌耳姆城,父母都是犹太人。1880年后随全家迁居慕尼黑。
爱因斯坦小时候并不活泼,3岁多还不会讲话,父母很担心他是哑巴,曾带他去医院检查。还好小爱因斯坦不是哑巴,可是直到9岁时讲话还不很通畅,所讲的每一句话都必须经过吃力但认真地思考。
爱因斯坦在读小学和中学时,功课平常。由于他举止缓慢,不爱同人交往,老师和同学都不喜欢他。教他希腊文和拉丁文的老师对他更是厌恶,曾经公开骂他:“爱因斯坦,你长大后肯定没有什么出息。”
1896年10月,爱因斯坦还是跨进了苏黎世工业大学的校门,在师范系学习数学和物理学。他对学校的注入式教育十分反感,认为它使人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去思考其他问题。他充分利用学校中的自由空气,把精力集中在自己所热爱的学科上。
1900年,爱因斯坦毕业于苏黎世邦工业大学并取得瑞士籍。后在伯尔尼瑞士专利局找到固定工作。他早期的一系列历史性成就都是在这里作出的。
1905年是爱因斯坦一生中,也是物理史上的神奇一年。爱因斯坦的超人智慧迸出了耀眼的光芒。他以26岁的年龄,在没有其他学术联系的情况下,在一年内发表了三篇震撼物理学界的论文:光的量子说(解释光电效应)、布朗运动(证明分子的存在)和狭义相对论(修正了牛顿力学)。其后的几年内,爱因斯坦从一名默默无闻的青年学子,一跃成为国际上知名的学者。欧洲各著名大学争相礼聘。1909年,爱因斯坦首次在学术界任职。
1915年,爱因斯坦又发表了一篇惊世名作——广义相对论。它取代了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对物理学的理论发展和对宇宙现象的认识,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1921年,爱因斯坦以解释光电效应的光子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成为世界性家喻户晓的名人。
因为担心德国纳粹政府抢先造出原子弹,为祸世界,1939年,爱因斯坦应美国一些著名原子核物理学家的请求,写信给美国罗斯福总统,建议集合科学界的力量,研发原子弹。这就是著名的曼哈顿计划的起源。1955年,爱因斯坦因主动脉瘤破裂逝世于美国普林斯顿,享年76岁。
爱因斯坦一生科研成果卓著,其中最突出的是他用实验证实了原子的存在,创立了相对论,并发展了普朗克提出的量子假说,为现代物理学发展做出了卓绝贡献。人们称他为20世纪的哥白尼、20世纪的牛顿。
爱因斯坦去世后,他的主治医生哈维私下征得爱因斯坦长子汉斯的同意,悄悄将爱因斯坦的大脑取出,并将整个大脑切成了240块,每一块平均有10立方厘米。在做了详细地记录后,哈维将它们秘密收藏以留给科学界作学术研究。
有一位学者研究了其中两块切片后发现,爱因斯坦大脑组织存在显著的“优势”:爱因斯坦大脑海马区(大脑中负责处理语言与想象工作的部分)左侧的神经细胞明显比右侧的大,并且分布很规则;而普通人该组织区的神经细胞看上去很小,而且表现得“非常不规则”。
海马区左侧的神经细胞较大,可能意味着该组织区与大脑皮层的“交流能力”比较强,而大脑皮层又是人类进行逻辑思考、分析和创造性思维的组织地带。对爱因斯坦大脑的研究分析,或许会使人类在进一步开发大脑潜能,充分认识人体本身奥秘等问题上更快地取得实质性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