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35岁之前成功的十六条黄金法则
1784800000010

第10章 黄金法则五:立即行动是35岁之前成功的“点火器”(1)

一个人能有多大的作为,能取得多大的成就,归根结底取决于这个人有什么样的行动。有什么样的行动,人生就会有什么样的结局。

立即行动是35岁之前成功的“点火器”。有了机遇这根“导火线”,行动的“点火器”,你才能爆破出成功的“金矿”。

1.要敢想,更要敢做

那些在35岁之前成功的人最大特点就是敢想敢做,敢想可以使一个人的能力发挥到极致,也可逼得一个人献出一切,排除所有障碍。敢想使人全速前进而无后顾之忧。凡是能排除所有障碍的人,常常会屡建奇功或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年纪轻轻不要埋怨自己的命运不好,因为惟有行动才可以改变你的命运。行动就是力量,十个空洞的幻想不如一个实际的行动。我们总是在憧憬,总是有计划而不去执行,其结果只能是一无所有。成功,一定要敢想,而且更要敢做!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许多成功人士在工作中都充满活力,他们以罕见的激情和热情投入工作,为自己执著追求的事业献身。

才能和本领只会属于那些辛勤工作的人,权力和荣耀也只会属于那些埋头苦干的人,那些无所事事的人总是无能之辈。正是那些十分勤劳和努力的人们在管理和统治着这个世界。也许正因为人们空虚、无聊,人们才变得无比残忍、缺乏人性。为了使自己逃避无聊和空虚,积极地投入工作,把自己的身心都投入到人类进步事业中去是最好的办法。

多与各种各样的人接触,老老实实地干自己的事情,这会激活人内在的活力,会使人增长才干,更加热爱生活。无论在什么时候,人们都能在工作中找到乐趣,在工作中找到幸福。这是一条千古不变的原则。良好的工作习惯、严肃的工作态度、优良的品德和教养是一个人胜任自己工作的基本条件。

同样,受过严格科学训练的人往往都能干出辉煌的事业,他们中的许多人同样是一流的实业家。这种严格的科学训练包括勤奋学习的习惯、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善于思考的习惯等,这些都是一个成功的实业家所必备的素质。受过严格科学训练的人往往善于审时度势,因时、因地、因人而变,因此他们往往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凡事能先发制人,夺得先机。

受过严格训练的年轻人往往十分勤奋、专心,善于接受新知识,他们注重运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因此,他们往往比没有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更为敏捷,更具有智谋,更具有胆识。

蒙田曾指出:“那些真正的哲人、圣者,如果他们在探求真理方面很伟大的话,他们在行动上也一定很伟大。无论举出什么样的证据和例子,我们都可以看出,他们的精神是那样崇高,他们的心灵是那样充实,他们的灵魂是那样高洁,他们就像是知识的海洋……这些哲人、智者高高地在太空中遨游。”

同时,我们一定要认识到,死死地固守书本,整天苦思冥想,年久月长,形成了爱想象的习惯,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反而会十分被动:因为他不能适应生活、没有生活能力。善于思考、会做学问是一回事;会生活、会处理实际生活问题又是一回事。

认为会读书、有知识就自然会生活、自然是驾驭世事的能手,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许多人静坐书斋,洋洋万言信手拈来,但他们提出来的观点在现实生活中根本就行不通。书本与生活是有距离的,只有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人,才是有用之人。

思想家们往往遇事深思熟虑,而实践家们遇事总是先试、先干。这两种人在实际生活中表现出来的风格迥然不同:善于思考的人总是显得优柔寡断,因为他们总是习惯于考虑事情的方方面面、仔细权衡利弊得失、思考问题的前因后果;而那些实践家根本不会去这样思考,他们一旦得出确定结论之后,他们即刻就付诸实施,因此,他们总显得雷厉风行,也更容易取得成功。因为只有行动才是检验思想的标尺。

2.行动,行动,再行动

行动与思想同等重要。如果你每天都在想着做什么,而不付诸实际行动,那只能叫空想,不可能在35岁之前取得成功。

德谟斯特斯是古希腊的雄辩家,有人问他雄辩之术最重要的是什么,他说:“行动。”

人有两种能力,思维能力和行动能力,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往往不是因为思维能力,而是因为行动能力。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行动才会产生结果。行动是成功的保证。任何伟大的目标,伟大的计划,最终必然落实到行动上。

拿破仑说:“想得好是聪明,计划得好更聪明,做得好是最聪明又最好。”

成功开始于心态,成功要有明确的目标,这都没有错,但这只相当于给你的赛车加满了油,弄清了前进的方向和线路,要抵达目的地,还得把车开动起来,并保持足够的动力。

从来就是你采取了多少行动才让你更成功,而不是你知道多少才让你成功。所有的知识必须化为行动。不管你现在决定做什么事,不管你设定了多少目标,你一定要立刻行动。惟有行动才能使你成功。

现在做,马上就做,是一切成功人士必备的品格。

有一篇仅几百字的短文,几乎世界上主要的语言都把它翻译出来过。仅纽约中央车站就将它印了150万份,分送给路人。

日俄战争的时候,每一个俄国士兵都带着这篇短文。日军从俄军俘虏身上发现了它,相信这是一件法宝,就把它译成日文。于是在天皇的命令下,日本政府的每位公务员、军人和老百姓,都拥有这篇短文。这就是《把信带给加西亚》。它已被印了亿万份,在全世界广泛流传,这对有史以来的任何作者来说,都是无法打破的纪录。

“在一切有关古巴的事情中,有一个人最让我忘不了。当美西战争爆发后,美国必须立即跟西班牙反抗军首领加西亚取得联系。加西亚在古巴丛林的山里——没有人知道确切的地点,所以无法写信或打电话给他。但美国总统必须尽快与他合作。

“怎么办呢?

“有人对总统说:‘有一个名叫罗文的人,有办法找到加西亚,也只有他才找得到。’

“他们把罗文找来,交给他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那个叫罗文的人拿了信,把它装进一个油纸袋里,封好,藏在胸口,划着一艘小船,四天以后的一个夜里,在古巴上岸,消失于丛林中,接着在三个星期之后,从古巴岛的那一边出来,徒步走过一个危机四伏的国家,把那封信交给加西亚。麦金利总统把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交给罗文,而罗文接过信之后,没有问题,没有条件,更没有抱怨,只有行动,积极、坚决的行动!”

“只有行动赋予生命以力量。”罗文为德谟斯特斯、克雷洛夫、拿破仑的话做了最好的注脚。人是自己行为的总和,是行动最终体现了人的价值。

又据说,在美国一个小城的广场上,竖着一个老人的铜像。他既不是什么名人,也没有任何辉煌的业绩和惊人的举动。他只是该城一个餐馆端菜送水的普通服务员。但他对客人无微不至的服务,令人们永生难忘——他是一个聋子!

他一生从没有说过一句表白的话,也没有听过一句赞美之词,他只凭“行动”二字,使平凡的人生永垂不朽!

行动,行动,再行动!这才是法宝。“只有你的行动,决定你的价值”。不要再以“深思熟虑”为借口而放慢你的脚步,马上行动起来吧!

3.成功不会从天而降

你能够使成功成为你生活中的组成部分,你能够使昨日的理想成为今天的现实。但是你必须动手去做才能让你的理想实现。因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有一位名叫西尔维亚的美国女孩,她的家庭条件很不错,父母都是有着体面工作的人。她完全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她从念中学的时候起,就一直梦寐以求当电视节目的主持人,她觉得自己具有这方面的才干。因为每当她和别人相处时,即便是生人也都愿意亲近她并和她长谈。她知道怎样从人家嘴里掏出心里话。她的朋友们称她是他们的“亲密的随身精神医生”。她自己常说:“只要有人愿意给我一次上电视的机会,我相信我一定能成功。”

但是,她什么也没做,而是在等待奇迹出现,希望一下子就当上电视节目的主持人。

西尔维亚不切实际地期待着,10年过去了,结果什么奇迹也没有出现。

谁也不会请一个毫无经验的人去担任电视节目主持人。而且,节目的主管也没有兴趣跑到外面去物色人才,相反都是别人去找他们。

另一个名叫辛迪的女孩却实现了同样的理想,成了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辛迪并没有白白地等待机会出现。她不像西尔维亚那样有可靠的经济来源,所以白天去打工,晚上在大学的舞台艺术系上课。毕业之后,她开始谋职,跑遍了洛杉矶每一个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但是,每一个地方的经理对她的答复都差不多:“没有几年工作经验的人,我们是不会雇用的。”

但是,她不愿意退缩,也没有等待机会,而是走出去寻找机会。她一连几个月仔细阅读广播电视方面的杂志,最后终于看到一则招聘广告,北达科他州有一家很小的电视台招聘一名预报天气的女主持人。

辛迪是加州人,不喜欢北方。但是,有没有阳光、是不是下雪都没有关系,她只是希望找到一份和电视有关的职业,干什么都行!她抓住这个工作的机会,动身到北达科他州。

辛迪在北达科他州工作了两年,最后在洛杉矶的电视台找到了一个工作。又过了5年,她终于得到提升,成为她梦想已久的节目主持人。西尔维亚那种失败者的思路和辛迪成功者的观点正好背道而驰。她们的分歧点就在于,西尔维亚在10年当中,一直停留在幻想中,坐等机会,期望时来运转。而辛迪则是采取行动。首先,辛迪充实了自己;然后,在北达科他州受到了训练;接着,在洛杉矶积累了比较多的经验;最后,终于实现了理想——节目主持人。

成功者都是忙碌而勤奋的人,他们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因而从来都不靠运气的降临,只是忙于解决问题,忙于把事情做好。求人不如求己,自己成就自己才是真理。

4.成功源于实干

要想使理想的宫殿变成现实的宫殿,必须把自己定位在埋头苦干的基础上,不声不响地劳动,一砖一瓦地去建造,实干家是不会轻易让机会擦肩而过的。

蒸汽机车的发明者史蒂芬逊有八个兄弟姐妹,小时候穷得全家都挤住在一个房间里。史蒂芬逊只好去给邻居放牛。但一有时间,他就用粘土、空心树枝做管子,制造蒸汽机模型。17岁时,他真的装成了一部蒸汽机,还让他父亲帮他烧火做试验。史蒂芬逊没有机会读书,机器就是他的老师,而他是对机器非常用功的学生。当同龄人在假期游玩、逛酒吧的时候,他却在洗机器、研究和做实验。当他作为一个伟大的发明家和蒸汽机的改进者闻名于世的时候,那些游手好闲的人又反过来去羡慕他了。

美国著名的废奴主义者布朗也同样如此。他小时候为了到书店买一本希腊文的书,连夜赶了30公里的路。书店老板盯着这个头发蓬乱、衣衫不整的牧童,很奇怪这个乡下孩子怎么会提出这样的要求。于是,老板就和众人一起开始嘲弄他。这时进来一位大学教授,当他知道布朗的要求后说:“这样吧,如果你能念出这本书的一行诗句,而且把它翻译出来,我就把这本书送给你。”人们惊讶地看到,这孩子从容自若地接连念完并且翻译出好几行诗句。于是,他自豪地拿到了自己应得的奖品。他是在放牧的时候学好了希腊文和拉丁文的,这给他赖以成名的丰富学识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