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下午,天高云淡,风清气朗。知青们正在地里干活儿。启民队长弓着腰,双手背在身后,噔噔地走了过来。上身的对襟小褂敞开着,露出了古铜色的强健的前胸,更显得面色深沉,他语气铿锵地跟知青们说:“我已派老美去集上给你们买小方桌、小板凳、锅碗瓢勺去了。他现在正往关帝庙集上赶呢。集上距离此地大约三十余里,你们也去吧,帮他砍砍价,回来时,帮他拿拿东西。”
知青们听言,即沿着队长所指方向,远远望去:村西通往关帝庙集市的田间小道上,走着一个人。因为距离太远,所以,看起来就像一只黑蚂蚁蹙蹙靡骋地向前移动。于是,呼啦一声撒开腿,便追了上去。一边追,还一边模仿着队长的口吻,大声地呼唤着:“老——美——老——美——”
年轻人底气足,嗓音特别嘹亮,一驰一张地回荡在辽阔的原野之上,那张力几乎没有极限。可是,即将追上老美的时候时,他们才发现,那个素未谋面的“老美”,不是他们想象中的美人,而是一位地地道道的中年男人。老美听到了后面急促的脚步声,便扭过头来。看到追上来的原是那些他平日里敬而远之知青,先是一怔,而后,那原本紧绷的阔嘴唇便炸裂似地大笑起来:“哈哈哈......还是年轻人好啊!浑身上下,全是活力。”
老美给人的第一映像:相当地豁达。于是,知青们很快便解除了对他的陌生感,依偎到了他的周围。但见他身板魁梧,个头高大,全身穿着黑色的宽松的传统的衣服,却不像其他老乡那样用绳索系腰。尤其明显的,是他上衣连结两襟的疙瘩扣,针脚十分致密牢靠,令人不禁联想到:一位姿态优美,恬淡雅静,心灵手巧的女人,正坐在乡村小屋的煤油灯下,俯首垂眉,嘴角含笑,穿针引线之后,便眼神追着针线走,细织密缝的给老美缝制衣服……
老美的腿很长,下身穿着一条特别宽大的裤子,裤脚是扎起来的,因而,行走起来更显得虎虎生风,以至于裤筒变成了两只大灯笼。别看老美的步履并不快捷,然而,他的双腿“左右左”,轻轻松松的一个循环,知青们就得三步并作两步才能赶得上他。老美的肤色黝黑,生就一副铁铸似的国字脸,脸上布满了刀刻般的皱纹,透视着他由内而外的饱经风霜的气息。可是,他黑褂子的左臂上却套着一块特别显眼的白袖标。袖标上分明写着“坏分子”三个黑体字。如此,老美通体白黑相间,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地扎眼。
似乎觉察到了知青们的异样的眼神,一路上,老美便毫不忌讳地聊起了“白袖标”的来历:
老美本名:王孝美,现年四十有七岁。由于自幼父母双亡,无依无靠,他是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的。当他稍微了解到自己的确切身世以后,就不继续依赖别人生存了。于是,他便独自闯荡江湖。走投无路时,曾经当过土匪,自然这就是老美被套上“白袖标”的主要原因。
“其实,抗战期间,俺也打过鬼子。”说到打鬼子,老美的眼睛里便立刻放出了自豪的光彩,“那年头,抓到了万氏(俚语,意:杂种)的小鬼子,俺就绿脸寒霜地(俚语,意:铁青着僵板的脸,极度恼怒的样子)把他绑树上......”讲到兴头时,老美眉飞色舞,唾液乱飞,似乎忘记了“白袖标”的耻辱。此时此刻,凌达珺一面用手抹拉着溅到脸上的唾沫星子,一面冷眼旁观地细究着老美的神情,倒是找不出吹牛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