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新编实用管理学
1814100000010

第10章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探要(2)

(二)任贤使能,安富尊荣。孟子认为,国君用人是否得当,是“仁政”能否推行,国家能否得到治理的一个重要条件,国君若能用贤人,就可以“安富尊荣”,相反,“不信仁贤,则国空虚”。为使贤人能臣乐于为君效力,孟子提出三条措施:一是国君虚心“尊贤”,给贤者以高贵的礼遇。二是国君对臣下要赤诚相见,“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三是国君应虚心向贤者求教,孟子希望当时的当政者向商汤、桓公学习:“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桓公之于管仲,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霸”。

另外,孟子一再规劝当政者要居安思危,“是故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在国家无内忧外患时,应及时修明政治,推行“仁政”。这样,“虽大国,必畏之矣”。相反,“国家闲暇,及是时,般乐怠敖,是自求祸也”。

孟子还主张必须有一批人专门从事管理国家的工作,以此为出发点建立了他的社会分工说。他批评了有的学者要每个人都自己生产生活用品的狭隘观点。他提出,务农的人不能同时兼做织布、制帽、冶铁为器、陶土为皿的事情,如果需要这些手工业品可通过交换获取。各种生活所需,“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破败,困穷)也。”

先秦历史时期,除上述主要人物的管理思想外,还有:《管子》中的兴农、兴矿及发展手工业思想;子产的集贤治国思想;晏子的节俭管理思想;子贡的商业经营思想;老子的“无为”即顺应自然(按客观规律办事)的管理思想;墨子的兼爱、尚贤、尚同、节用、非攻思想;庄子的农业和人才管理思想;荀子的“礼”、“法”结合的管理思想以及韩非的中央集权思想和国民经济管理思想。这里值得一书的是反映儒家创始者思想的《大学》(一说是孔子门生曾参所作,一说是孔子的孙子子思所作)是一部议论如何平治天下国家的政治论著。它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开篇就写道: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我国军事家萧克在“居安思危,从严治党”一文中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封建社会较为开明的政治思想,我们可以借鉴。一个共产党员,其身不修,其家不齐,他又怎么能够担当起“治国平天下”的重任呢?

(第二节)秦汉至隋唐五代时期的管理思想

这一历史时期从公元前221年至公元960年,我国先后建立了秦、汉、晋、隋、唐等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封建社会由初步发展走向繁荣。

秦始皇的集权管理思想与实践

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姓赵氏,名赢政,13岁继承秦王位,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公元前221年,统一了全国,自称“始皇帝”。他一生功与过都非常突出,从管理角度值得书写的两点是:

(一)强化中央政权。秦始皇把封建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集中到自己手中。政事无论大小,最后全由皇帝裁决。中央设置丞相(帮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为副丞相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军事)等官职。在全国建立一套中央、郡、县、亭多级组织的行政体系,郡守、县令皆由朝令任免、指挥,从而形成了一个组织严密、号令一致、权力高度集中的行政管理网络,成为2000余年的定制。为了强化中央集权统治和推行政令,在商鞅原拟的法制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整理出了一部更严峻的法典。

(二)建立统一法度。统一度量衡,使长度、容量、重量都有统一的标准。秦政府规定把秦国的圆形方孔钱,作为统一的货币,通行全国。秦始皇下令统一文字,把简化了的字体小篆作为标准字体,通令全国使用。接着,又出现了一种比小篆书写更简便的字体隶书。另外,统一规定“驰道”和马车的宽度,整治河渠,促进了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

刘邦的尊贤任能的人才管理思想

刘邦(公元前256——前195年),原为秦代泗上亭长,沛县人,秦末农民大起义中,乘机举兵,被项羽封为汉王,公元前202年灭楚做了皇帝,史称汉高祖。刘邦面临战乱之后哀鸿遍野,凋敝残破的局面,除了建立法制减轻田赋、兴修水利、健全行政组织、罢兵归田、严格财政外,值得后人效仿学习的是他的知人善任,尊贤纳士的思想与实践。

战胜楚霸王后,刘邦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人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刘邦之所以战胜项羽,是由于刘邦能够使用在各个方面比自己高明的部下,并通过组织、引导、协调,发挥了这些部下的长处,形成了一个有效的群体力量。而项羽之所以落得个“霸王别姬”的下场,是因为他“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韩信曾对刘邦予以评价:“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汉王朝建立后,刘邦在魏徵、陆贾等贤臣辅佐下,很快得到休养生息,在经济上得到迅速发展。

桑弘羊的经济管理思想

桑弘羊(公元前152——前80年),洛阳人,曾出任西汉政府的财政长官和御史大夫(副宰相),在中国历史上它是一位有成效的杰出的理财家。面对汉初战乱创伤、匈奴侵扰、水灾和豪强富商盘剥局面,在汉武帝的支持下,桑弘羊所采取的措施,学者吴慧概括了以下几点:

(一)盐、铁、酒实行专卖,起到了抑兼并、摧豪强的作用,减少了农民破产的痛苦,增加了汉政府的财政收入。

(二)倡导军垦。在西北边境组织军民垦殖,既解决了戍边军士的用粮,又可用屯田的积谷赈济内郡灾民。桑弘羊可算是中国历史上领导大规模西北军垦的第一人。

(三)统一币制。经过对紊乱不堪的币制整顿,富商大贾借私铸钱币和币制混乱来投机取利之途被堵塞,从经济上巩固了中央集权国家的统一,也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四)推行“均输法”和“平准法”。均输法是政府利用各地的贡赋收入作底本,由官府来进行某种大宗商品的地区远程的贩运贸易,以调剂物资余缺的一种经营方式。平准法是由官府来吞吐物资,“贱则买,贵则卖”,平抑物价,通过经济方法来调节市场供求。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商人玩弄价格投机倒把的活动,“如以,富商大贾无所牟大利”。

(五)改进手工业生产和管理。冶铁和制铁业由官府直接经营,建立了冶铁工场和原料生产地相结合的大型基地,有的作坊2000人以上。由于官营铁工场资金雄厚、材料充足、设备齐全、工序规范、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熟练的工人,所以,工艺技术有许多改进,铁器质量大为提高。在中国历史上,大生产优于小生产的理论与实践,可说是从桑弘羊开始的。

司马迁的经济管理思想

司马迁,(约公元前145年——?),西汉杰出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继父职,任太史令,因李陵案被牵,受腐刑,出狱后发愤著述,终于完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学者刘佩对司马迁的经济管理思想做了以下阐述:

(一)天下熙攘皆为利。追求财富、满足需要作为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目的,这是司马迁经济思想的内容之一。司马迁用大量的笔墨描绘了人们对经济利益的关心对财富的追求:“壮士在军,攻城先登,陷阵却敌,斩将搴旗,前蒙矢石,不避汤火之难者,为重赏使也。其在闾巷少年,攻剽椎埋,劫人作奸,掘冢铸币,任侠并兼,借交报仇,篡逐幽隐,不避法禁,走死地如鹜者,其实皆为财用耳。今夫赵女郑姬,设形客,楔鸣琴,揄长袂,蹑利屣,目挑心招,出不远千里,不择老少者,奔富厚也。……戈射渔猎,犯晨夜,冒霜雪,驰坑谷,不避猛兽之害,为得味也。博戏驰逐,斗鸡走狗,作色相矜,必争胜者,重失负也。医方诸食技术之人,焦神极能,为重糈也。吏士舞文弄法,刻章伪书,不避刀锯之诛者,没于赂遗也。农工商贾畜长,因求富益货也。“司马迁透过社会形形色色的人物从事各种活动的现象得出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结论。

(二)主张轻徭薄赋,发展商品生产。司马迁在阐述了从汉高祖至汉昭帝的120年的经济发展状况之后,认为“与民休息”、“轻徭薄赋”的政策,可使生产得到逐渐地恢复和发展;在商业上“开关梁,驰山泽之禁”有利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历史证明,被誉为“文景之治”的社会富裕景象是与这些政策的施行分不开的。

(三)主张农工商虞各劝其业。司马迁认为应当顺乎自然地进行社会分工。他在《货殖列传》中写道:“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他主张政府管理经济不可抑制,但可进行必要的干预,即“善者因之,其次利导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四)量吏禄、度官用的财政管理原则。司马迁提出的“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也就是量出为入的原则。为了防止帝室开支无度,他非常赞赏汉初实行的将帝室私奉和政府收支予以分开的政策。这一政策在财政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司马迁认为财政收入应遵守合理无害的原则。

(五)利息与利润是经营管理的两大法则。司马迁经过对农业、林业、畜牧业、种菜、渔业调查之后,得出百分之二十利润率的结论,他认为百分之二十利润率是一切经济事业活跃起来的必要条件。他说:“佗杂业不中什二,则非吾财也”,即不能获得百分之二十的利润就不算理想的事业,因此在投资决策时就应把它排除掉。司马迁还发现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将会繁荣兴旺,他认为那些不占有大量生产资料而仅拥有少量资金的所谓贫者,要用贫求富,那就“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诱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因为都在百分之二十的利润率条件下,商业资金周转快,所以获利就多。他说,只要“少有斗智,既饶争时”,把握商业时机,压价收购,高价售出,就能以较快的速度致富。

另外,司马迁赞成禁止私人铸币,并主张运用经济手段,由政府铸造大量足值的货币,来满足经济活动所需要的货币量,并取代不足值的、质量不好掺有铁、铝的劣币。

曹操的管理思想

曹操(公元155——220年),东汉末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官渡之战大破袁绍之后,曹操基本上统一了中国北部,208年,曹操进位为丞相。郭济兴对其主要管理思想总结如下:

(一)重视农业,实行屯田,曹操看到军阀混战、连年灾荒、土地荒芜、民人相食境况,提出:“欲经略四方,而苦军食不足”,他把粮食生产看得十分重要。曹操提倡耕战,公元196年颁布“屯田令”,令中强调“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进之良式也。”兴置屯田获得巨大成功,“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其效果,一是解决了军粮;二是安置了大量流民;三是防止土地兼并;四是恢复了社会经济。

(二)重视法规,不徇不枉。曹操20岁做了洛阳的北都尉,洛阳是当时的都城,是皇亲国戚、豪门大族的云集之地。他们平时仗势欺人,为所欲为,搅得社会很不安宁。曹操到任后,迎难而上,制做了十几根五色大棒,悬挂于大门左右,并贴了禁令:“有犯禁者,不避豪强,皆棒杀之。”一次,权重势力的宦官蹇硕的叔父犯禁夜行,曹操毫不留情,依法将他打死。曹操执法不徇私情,长社县令杨沛,对不肯如法的曹洪(曹操的堂弟)的宾客,先打折其脚,后又杀之。在军队治理方面,曹操坚持以法治军,颁布了一系列严明的纪律和制度,如《军令》、《战船令》等,从行军、扎营到临敌作战都作r具体规定。他进一步强调:军法“设而不犯,犯而必诛”,不管什么人,在军法面前一律平等,即使是亲生儿子,也“动以王法从事”。曹操自己也不例外,“割发代首”就是说的曹操严于律己的故事。

(三)唯才是举,用其所长。他在《度关山》一诗中,开头就说:“天地间,人为贵。”他把人才看做胜利的保证:“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这里的“智”指谋臣,“力”指武将。他把能否用好人才作为兴衰存亡的关键:“为国失贤则亡”。他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自比,抒发自己纳贤礼士的宏大胸怀。曹操求贤似渴,公元210年发布的《求贤令》中指出:“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曹操大胆从寒门、基层等各方面,尤其是善于把敌人营垒中倒戈过来的人才提拔到重要岗位上来。荀彧原是袁绍的谋士,张辽曾是吕布的战将,程昱、郭嘉、乐进、于禁皆出身细微,都受到曹操的信任、重用。

(四)“欲攻敌,必先谋”。他强调掌握主动权,驾驭局势。他说:“战在我,非在敌”。他主张从实际出发,采取灵活多变的战术,他认为“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临敌变化,不可先传”,并要做到“因事设奇,谲敌制胜,变化如神”。

刘劭的人才管理思想

刘劭,魏国著名的人才学家,他十分注重人才管理的研究和探讨,写了一部关于人才问题的专著——《人物志》。

刘劭认为知人用人,是管理者的头等大事,他在《人物志》中指出:“夫圣贤之所美,莫美乎聪明;聪明之所贵,莫贵乎知人”;还讲:“君以用人为能”。

在使用人才时,刘劭提醒用人注意以下三点:1.充分发挥其才能,使其有用武之地,否则,“若不杼其所能,则不获其志,不获其志则戚,是故功力不违”,事业就会蒙受损失。2.要尽量满足人才的愿望,使其心情舒畅“杼其所欲则喜”。3.尊重人才,要以谦恭态度待之,其人才会欢悦,“以谦损下之则悦”;不要四处张扬其短处,更不要以己之长攻人之短,那样,就会使其恼怒、怨恨,“若以长较短是所谓以恶犯婟(hu、喜好、嗜好),则妒恶生矣”,不利于积极性的发挥。

在鉴别人才时,刘劭提出了“八观”和“五视”。

所谓“八观”,即:“一曰观其夺救以明间杂;二曰观其感变以审常度;三曰观其志质以知其名;四曰观其所由以辨依似;五曰观其爱敬以知通塞;六曰观其情机以辨恕惑;七曰观其所短以知所长;八曰观其聪明以知所达。”

所谓“五视”,即:“居,视其所安;达,视其所举;富,视其所与;穷,视其所为;贫,视其所取”。

由于受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管理者在观察人才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一些偏颇、谬误,刘劭又提出了识别人才的“七缪”:“一曰察誉有偏颇之缪;二曰接物有爱恶之惑;三曰度心有小大之误;四曰品质有早晚之疑;五曰变类有同体之嫌;六曰论材有申压之诡;七曰观奇有二尤之失。”刘劭认为一个人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在性格上具有两重性,他在《人物志》中作了如下精辟的阐述:

“厉直刚毅,材在矫正,失在激讦。”

“柔顺安恕,每在宽容,失在少决。”

“雄悍杰健,任在胆烈,失在多忌。”

“精良畏慎,善在恭谨,失在多疑。”

“强楷坚劲,用在祯干,失在专固。”

“论辩理绎,能在释结,失在流宕。”

“普博周给,弘在覆裕,失在溷浊。”

“清介廉洁,节在俭固,失在拘扃。”

“休动磊落,业在攀跻,失在疏越。”

“沉静机密,精在玄微,失在迟缓。”

“朴露径尽,质在中诚,失在不微。”

“多智韬情,权在谲略,失在依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