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新编实用管理学
1814100000011

第11章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探要(3)

刘劭的这些见解都是很有价值的。

诸葛亮的管理思想

诸葛亮(公元191——234年),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幼年父母相继去世,潜心读书,留心世事,公元207年,在刘备“三顾茅庐”的感召下,协助刘备建立蜀汉,官拜丞相。诸葛亮管理思想主要特点是善于审时度势,根据实际形势决定对策。

(一)“图难于易,为大于细。刘备去诸葛亮隐居隆中三访时,他提出了占据荆、益二州,安抚西南各族,联合孙权,整顿内政,俟机从荆、益两路北伐曹操的策略,以图统一中国,恢复汉室的战略目标。他分析形势说;“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民附,贤能为用,此可为援而不可图也。”接着又指出:“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益州塞险,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而成帝业。”诸葛亮的“联吴抗曹”是他的“图难于易,为大于细”策略中的重要一环。孙权称帝,蜀汉不少人认为无法接受,但他始终坚持这一方针,而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足而立的局面。

(二)威刑必肃,德政必举。诸葛亮以法治国:“治国之政,其犹治家,治家者务立其本,本立则末正矣。”什么是本呢?他说:“故本者,经常之法,规矩之要。”这就是说,各项工作都要按照这个根本之法的规定去做,做到“圆不失规,本不失末,为政不失其道”。由于诸葛亮“刑法峻急”引起旧臣刘璋不满。法正对刘备说,应“缓刑弛禁,以慰其望”。诸葛亮知道后立刻作《答法正书》,说:“德政不举,威刑不肃”,致使蜀中官民“专权自恣”,国家没有权威。法令难以实行。

为使各级官吏做到执法公正,赏罚严明,归纳诸葛亮的思想,必须做到以下五点:1.赏罚标准要公平合理。他说:“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赏赐知其昕施,则勇士知其所死,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谓。故赏不可虚施,罚不可妄加,赏虚施则劳臣怨,罚妄加则直士恨”。2.“以教令为先,诛罚为后”,即先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人君先令而后诛,则人亲附,畏而爱之,不令而行,……”。否则,“无劝戒则赏罚失度”就达不到目的。3.“喜不可纵有罪,怒不可戮无故,喜怒之事,不可妄行。”‘如果凭一时喜怒滥行赏罚,就会使人心离散,政局混乱。4.秉公执法,以身正人。他要求刘禅做到“先正其身,然后乃行其令”。在执法时,他提出“赏赐不避仇怨,诛罚不避亲戚”。他一再强调赏罚严明的重要性:“赏于无功者离,罚加无罪者怨,喜怒不当者灭。”5.赏罚规定相对稳定,不可随意变动。如果“教令不常,以私为公”,即以个人好恶乱立赏罚标准,就会影响赏罚效果,“此国之五危也”。

对蜀汉实行严刑峻法,而对西南少数民族则进行“仁德感化”,他提出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策略,并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很快就使西南诸部落首领诚心归顺了。“七擒七纵”就是一个脍炙人口的例子。

由于刘备采纳了诸葛亮的上述主张,于是在蜀中出现了“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罚,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励,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的局面。

(三)“治国之道,务在举贤”。诸葛亮把用人与国家兴亡联系起来。“国之有辅,如屋之有柱,柱不可细,辅不可弱,柱细则害,辅弱则倾。”“柱以直木为坚,辅以直士为贤。”“若夫国危不治,民不安居,此失贤之过也。”“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之所以倾颓也。”

诸葛亮对各个层次、部门的人材标准及具备的特长条件论述很详。《将之器》一文说:“将之器,其用大、小不同,若乃察其奸,伺其祸,为众所服,此十夫之将。夙兴夜寐,言词密察,此百夫之将。直而有虑,勇而能斗,此千夫之将。外貌桓桓,中情烈烈,知人勤劳,悉人饥寒,此万夫之将。日慎一日,诚信宽大,闲于理乱,此十万人之将。仁爱洽于天下,信义服于邻国,上知天文,下识地理,四海之内,视如室家,此天下之将。”

诸葛亮在挑选人材、了解僚属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相传在他的《心书》中,概括了以下七点: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资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诸葛亮虽然用人标准十分严格,但并不求全责备,在《阴察》一文明确提出:“洗不必江河,要之却垢;马不必骐骥,要之疾足;贤不必圣人,要之智通。”

另外,诸葛亮在兴农、屯田、兴修水利、官营盐铁、养蚕缫丝、开山通路、改进生产工具及薄赋、节用等方面都有精辟的论述和实际功绩。

贾思勰的农业经营管理思想

贾思勰,曾任北朝北魏高阳郡太守,杰出的农学家,他用了10年时间,“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写出了闻名于世的《齐民要术》一书。

贾思勰把发展农业,解决百姓吃饭问题作为当政者的首要任务,他在该书开宗明义就指出:“食为政首”,并说:“要在安民,富而教之”。他主张多种经营,《欲速富,畜五牸”(指牛、马、猪、羊、驴)。他对那些关心百姓疾苦,解百姓缺衣少履,能给他们“充给”、“富实”的官吏大加赞扬。

书中总结了许多农业经营管理的经验教训。他说:“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如果“任情反道”,则劳而无获,事倍功半。他主张“劝民务农桑”、“敬授民时”、“教之垦辟”。他提倡精耕细作:“锄头三寸泽(水分)”,“湿耕泽锄,不如归去(回家)”,“初耕欲深,转地欲浅”,“秋耕欲深,春、夏欲浅”,“耕而不劳,不如作暴”等。他提倡轮作、间作、混作和套作,并举例要人们重视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

书中鼓励农业交易,甚至对农家哪一月份卖什么买什么都作了详细说明。贾思勰对农产品通过为卖而获取利润的经济行为能予以重视,《齐民要术》中对这问题的阐述比十六世纪俄国西里维斯特在他的《家庭经济学》所提出的类似观点,要早一千年。

魏征的政治管理思想

魏征(公元580——643年),从小好读书,唐朝杰出的政治家。他才华出众,施政有方,为辅佐唐太宗治理国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对“贞观之治”的形成起了很大作用。南开大学郑致光认为他的政治管理思想有以下几方面:

(一)“居安思危”,“善始克终”。魏征认为,历代王朝君主都是殷忧而遭著,功成而德衰,能善始者众,能克终者寡。魏征在当时能窥视封建皇帝这一规律是很有见识的。贞观初,社会满目疮痍,连年灾荒,魏征以隋为戒,劝谏唐太宗要“居安思危”、“善始克终”。唐太宗能听直谏,稍后,社会安定,生产频丰,对外战争也取得胜利,太宗逐渐产生骄矜逸乐的念头,魏征仍反复告诫他要安不忘危、治不忘乱、存不忘亡,要做到“善始克终”。

(二)励精图治,勤俭建国。贞观六年,匈奴克平,远夷入贡,符瑞日至,年谷丰登。这时,岳牧等屡清封禅,群臣又称述功德。魏征却极力反对,他认为战乱创伤初愈,国库尚虚,不宜行劳民伤财之事,由于魏征陈谏,太宗才终止此举。贞观十一年,太宗命令在洛阳兴建飞山宫。魏征愤愤不平,上疏太宗要以隋亡为戒,节制欲望和嗜好,减少游猎,制止铺张浪费,停止不必要的兴建。由于他的规劝,太宗停建飞山宫,把准备建筑该宫的材料,赐给了遭水灾的百姓。

(三)仁以广施,义以正身。魏征常说非仁无以广施,非义无以正身,他一再提倡轻徭薄赋,给人民以安定的政治环境,使人民休养生息,发展生产。贞观后期,太宗认为百姓安居无事,容易养成骄惰,于是要求百姓多服劳役。魏征则认为自古以来没有因为百姓安乐而国家危亡的情况,相反,他强调治国之要,先必正其身。有一次,太宗把郑仁基之女选入宫廷,并列入册内,魏征听说她已许配他人,于是向太宗进谏:“陛下处台榭,则欲民有栋宇;食膏粱,则欲民有饱适;颐嫔御,则欲民有室家。今郑已约婚,陛下取之,岂为人父母意!”由于魏征劝阻,太宗下诏撤销原议。

魏征直谏与唐太宗纳谏,已形成贞观时期的政治风尚。魏征反复提醒太宗要倾听各方面的意见,不要偏听偏信。“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已成为经久盛传的名言。

唐太宗的政治管理思想

唐太宗,即李世民(公元599——649年),自幼聪颖,有文韬武略,公元622年迫使高祖交权,继皇帝位,称唐太宗,次年改元贞观。太宗在位期间,社会经济趋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史称“贞观之治”。

(一)治国安邦,唯在得人。他说:“致安之本,惟在得人”,“能安天下者,惟在用得贤才。”他十分重视培养人才,大办学校,大兴科举,仅国子学一项,学生人数就达八千余人。他求贤不论出身、经历,不计亲疏恩仇。例如,“身兼文武,出将入相”,平定塞外大患,屡建奇功的李靖,原为隋朝名将,曾因识破李渊造反意图,赶赴江都告发,后被李渊擒获,要下令斩杀,而唐太宗十分敬重李靖的军事才能,一手将李靖救下,并加以重用,功拜尚书,封卫国公。再如,曾力劝李建成及早除掉的太子谋士魏征,也因太宗爱惜其才能,不计旧怨,加以重用,由谏议大夫迁升郑国公。在唐太宗身边集聚的人才之多,水平之高,是历代帝王所没有的。

(二)能思己过,鼓励纳谏。他多次对侍臣说:“自古人君莫不欲社稷永安,然而不可得者,只为不闻己过,或闻过而不能改也。”又说:“明主思短而益善,暗主护短而永愚。”他还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唐太宗并以”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为鉴戒,要求大臣们“每看事有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而且形成制度。为了鼓励别人“谏诤”,他还给予嘉奖。如太宗下令处决一个不该判死罪的人,大臣孙伏伽据法上疏反对,他不仅收回成命,而且将兰陵公主花园赏给孙伏伽。太宗因魏征在当谏议大夫的三年中,“每犯颜切谏”,提出进谏200多条,论功提升魏征秘书监,参与朝政。魏征病故,太宗悲痛地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占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得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三)赏罚严明,不循私情。唐太宗说:“国家大事,惟赏与罚;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咸惧;则知赏罚不可轻行也。”他的堂叔淮安王李神通对别人官职在自己之上,表示不服,太宗坚持“计勋行赏”,没有满足他的私欲,太宗说:“不可缘私滥与勋臣同赏”。太宗还把高祖封为郡王的几十个皇亲国戚,除其中有功勋者,一律降为县公。太宗的外甥赵节犯了死罪,他的姐夫宰相杨师道暗中为赵节活动,太宗知道后,马上下令将赵节处死,并将杨道师降为吏部尚书。太宗说:“赏赐不避仇敌,刑罚不庇亲戚”

(四)体恤百姓,力戒奢侈。唐太宗认为皇帝不可过分剥削百姓,否则就会灭亡。他说:“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还说:“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深恐‘嗜欲以成其祸’。”

唐太宗在位期间,经济繁荣,生活安定,出现了“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的大好形势。

武则天的管理方略

武则天(公元624——705年),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通经史,多权谋,刚强机智,在其专权的半个世纪中,使“贞观之治”的兴盛局面得到了发展。学者王守志总结她的主要管理方略如下:

(一)“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武则天在太宗宫中时,太宗有匹壮马,名叫狮子骢,非常暴烈,没有人能制服它。武则天向太宗说,她能制服它,但要有三件器物:一个铁鞭、一个铁挝(音抓)、一个匕首。其制服的办法:用铁鞭抽打它,若有服,用铁挝打它的头,若再不驯服,用匕首割断它的喉。武则天执政之后以制烈马的方法驾驭天下,即以严刑来控制仕途,发明不称职或不规的官吏,便革职甚至杀戮。她还任用一些酷吏,大开告密之门,屡次召见告密者,并予以赏赐。

另一方面,武则天对大臣们的中肯建议、批评,又实行奖赏。大臣苏安恒两次上疏,指责武则天代唐自立,建议她还政于李氏,疏中严厉批评她:“贪其宝位而忘母子深情,将以何圣颜见唐家宗庙?”武则天不仅没有生气,还把苏召到宫中赐给酒食。大臣朱敬则当面批评武则天生活腐化、宠爱男妾,武则天非但不动怒,反而“赐百段”;又一次朱敬则针对武则天滥施威刑,建议“宜省刑尚宽”,“使天下苍生坦然大悦”,于是“太后善之,赐帛三百段”。

(二)打破门阀,广开才路。武则天用人能广开才路,“务取真才实贤”,并委以重任。例如,狄仁杰才学横溢,武则天听后,便委以宰相的重任。由于她任用了一批贤臣良将,因而稳定了唐朝的政局,武则天提倡推荐人材。如狄仁杰推张柬之任宰相。后来张柬之除掉了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等人,很得民心。张嘉贞本是一个小官吏,由河东采访使张循宪推荐,武则天任张嘉贞监察御史,后拜为宰相。武则天提倡自举并实行试官制度,公元690年,令存抚使十人分巡十道,荐举本道人才,被举者一律考察,称为试官。合格者,再命为正式官吏。第一次提出了官吏的试用期制度。此外,武则天进一步发展和扩大了科举制。武则天以前没有武举,公元702,开武举,考武官。

(三)“劝农桑,薄赋徭”。武则天在位时规定州县境内“田畴垦辟,家有余粮”,则予以奖赏;如果“为政苟滥,户口流移”,则必加惩罚。她还派人编《兆人本业记》农书,说明她十分重视农业生产。

另外,武则天能听劝谏,不信谗言。武则天是个女皇帝,在继承问题上,她变李姓的唐朝为武姓的周朝,想立自己的侄子武三思为太子,群臣们有异议,狄仁杰带头劝谏武则天后,她就收回了立武三思为太子的主意。她在临终前的遗嘱说:“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武则天平日对身边的宠侍能加以控制,不给他们行政上的实权,不听信他们对大臣们的谗言,不让他们干扰朝政。下面的一个例子说明她有宽广的襟怀,能爱惜人才。公元684年,武则天废掉中宗李显,立幼子李旦为傀儡皇帝,实际上,大权掌握在武则天手中,引起大臣们的强烈不满。徐敬业约集骆宾王等人在扬州起兵叛乱,讨伐武则天。骆宾王起了名曰《为徐敬业讨武兆檄》,文中列举了她的种种不端行为,骂她“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武则天听后,连声夸赞文章写得不错,雄伟而有气势,十分惋惜地说,这是宰相的过错啊!人有这样的文才怎么能让他流落到叛军那一方去了呢!于是下令设法找到骆宾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