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
1843700000188

第188章 金圣叹绝世能独立,怪才兼奇才

金圣叹(1608—1661)清初文学批评家。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本姓名张采,后取姓名金喟、经叹。明亡后改名人瑞。为文怪诞不中程法。曾批点《水浒传》、《西厢记》等。入清绝意仕进。1661年因顺治帝死讯聚集“哭庙”,又拥至巡抚大堂要求驱逐知县任某,被捕,送南京处死。

金圣叹(张采)是明末清初的大文人。毛泽东爱读金圣叹批注的几本书,即金圣叹评定为“天下才子书”的六部书:《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西厢》。其中最有影响的,是《西厢》和《水浒》。毛泽东都诵读过,而且不只一遍。

1941年,毛泽东在延安写的《驳第三次“左”倾路线》,就提及:“金圣叹不愿意抹杀王实甫在《西厢记》中偶尔写出的几句好话。”1958年3月,毛泽东在成都会议期间,给秘书田家英写信说:“请着人再找一部金圣叹批注的《西厢记》,金批本与此本有些不同。”这正说明他对金圣叹批注本的注意。1948年4月2日,毛泽东途经山西兴县高家村,与在那儿的《晋绥日报》编辑部人员作了谈话。他在谈及《晋绥日报》时,很赞赏用编者按语的形式。他说,后来的批注虽然有缺点,但是那种负责精神是好的。还说,金圣叹批注《三国志》,有人看不好,我看是好的,使人看时有个头绪。当然,批注的不完全对。此处《三国志》当是金批《水浒》记录之误。金圣叹批注《水浒》仅七十一回。他将卷首楔子作第一回,将《水浒》原本(一百回本,一百十五回本、一百二十回本和一百二十四回本)的第七十回后,即梁山大聚义后的所有章回一概删去,自撰卢俊义梦见梁山所有好汉尽被捕杀情节,充作全书结尾。毛泽东对此不以为然。

1975年8月,在同北京大学中文系讲师芦荻谈了对《水浒》的看法时,他称赞鲁迅对金圣叹的批判。鲁迅在1933年写的《谈金圣叹》说:“自称得到古本,乱改《西厢》字句的案子且不说罢,单是截去《水浒》的后小半,梦想有一个‘嵇叔夜’来杀尽宋江们,也就昏庸得可以。虽说因为痛恨流寇的缘故,但他是究竟近于官绅的,他到底想不到小百姓的对于流寇,只痛恨着一半:不在于寇,而在于‘流’。”又说:“宋江据有山寨,虽打家劫舍,而劫富济贫,金圣叹却道应该在童贯、高俅辈的爪牙之前,一个个俯首受缚,他们想不懂。所以《水浒传》纵然成了断尾巴蜻蜓,乡下人却还要看《武松独手擒方腊》这些戏。”因此毛泽东说:“金圣叹把《水浒》砍掉二十多回。砍掉了不真实,鲁迅非常不满意金圣叹,专门写了一篇评论金圣叹的文章《谈金圣叹》(见《南腔北调集》)。”(《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十三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4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