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
1843700000037

第37章 秦始皇削平天下实辛勤,却为道旁穷百姓

秦始皇(前259—前210)即赢政。秦王朝创建者。公元前246—前210年在位。以远交近攻策略,发动统一全国的战争。自公元前230年灭韩始,至前221年灭齐,完成统一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自称始皇帝。推行郡县制,统一法律、度量衡、货币和文字,修驰道,销毁民间兵器,焚书坑儒。发数十万人,修长城、阿房宫和骊山墓。后在出巡途中病死于沙丘平台(今河北广宗西北)。

毛泽东一生中点评最多的帝王是秦始皇。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毛泽东就对老师徐特立说道:治理中国,要中西结合,洋为中用——要马克思加秦始皇。1958年8月,他在北戴河召开的各大协作区主任会上,谈及第一书记要亲自抓工业时说:只搞分散不搞独裁不行。要图快,武钢可以搞快些。但各县社都要发挥钢铁积极性,那不得了,必须有控制,不能专讲民主。马克思与秦始皇要结合起来。马克思加秦始皇,指的是要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严肃的纪律守则。这是毛泽东的理念一种独特的通俗解说。

毛泽东有时古为今用,还将秦始皇作一种符号,意即第一把手、最高领导者。1964年11月底,他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全国工作会议总结和研究社教运动中的问题前听取工作汇报时说:还是少奇挂帅,四清、五反、经济工作,统统由你管。我是主席,你是第一副主席,天有不测风云,不然一旦我死了你接不上,现在就交班,你就做主席,做秦始皇。

毛泽东对秦始皇以很高的赞赏。他高度评价秦始皇建立统一帝国的历史功绩和为巩固封建统一政权所作出的贡献。秦始皇因为“焚书坑儒”,千百年来几乎为史界和其他知识学界所否定,遭受了无情的评击,但毛泽东却以新的视角,对秦始皇加以肯定。并提出必须为秦始皇彻底翻案。

早在1958年2月3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就谈了对秦始皇的评价,他说:“一股风一来,本来是基本上好的一件事,可以说成不好;本来是基本上一个好的人,可以说他是坏人。比如我们对于秦始皇,他的名誉也是又好又不好。搞了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没有人讲他好的,自从资本主义兴起来,秦始皇又有名誉了。但是,共产主义者不是每个人都说秦始皇有点什么好处,不是每个人都估计得那么恰当。这个人大概缺点甚多,有三个指头。主要骂他的一条是焚书坑儒。一个古人,几千年评价不下来,当作教训谈谈这个问题,同志们可以想一想。”(《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第2282页)同年5月,他在中共八届二次会议上所作的长篇发言里谈了秦始皇,特别是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毛泽东说:范文澜同志最近写了一篇文章(指《历史研究必须厚今薄古》),我看了很高兴。这篇文章引用了很多事实证明厚今薄古是我国的传统。敢于站起来说话了,这才像个样子。文章引用了司马迁、司马光……可惜没有引秦始皇。秦始皇主张“以古非今者族”。秦始皇是个厚古薄古的专家。说到这里,林彪插话说:秦始皇焚书坑儒。毛泽东不以为然地说:秦始皇算什么?他只坑了四百六十个儒。我们坑了四万六千个儒。我们镇反,还不是杀掉一些反革命的知识分子吗?我与民主人士辩论过,你骂我们是秦始皇,不对,我们超过秦始皇一百倍。骂我们是独裁者,是秦始皇,我们一概承认。可惜的是,你们说得不够,往往要我们加以补充。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还针对林彪说:在中国历史上,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有几个能跟秦始皇比?他对国家和民族的贡献你知道吗?

毛泽东这些话,在同年11月10日的第一次郑州会议上作了更为系统、全面的阐述。这次会上,他详细地说了商纣王、秦始皇和曹操。他说:把商纣王、秦始皇、曹操看作坏人是错误的。毛泽东说:“人们从书中得知,秦始皇有焚书坑儒的恶行,因此把他看作是大暴君、大坏人。焚书坑儒当然是坏事,它把蓬蓬勃勃发展起来的百家争鸣的生动局面给挫折了。但我们对什么事都应当有分析,秦始皇并不是不问什么书都焚,也不是不问什么儒都坑。他焚的是‘以古非今’的书,坑的是孟子一派的儒,其实只有四百六十人,孟子主张‘法先王’,所以孟子一派的书是‘以古非今’的。而荀子一派则相反,主张‘法后王’,推行法家一派的学说。秦始皇是主张‘法后王’。所以他并不坑荀子一派的儒,也不焚荀子一派的书。秦始皇‘以古非今者族’的主张值得赞赏,当然我并不赞成秦始皇的滥杀人。当时,要由奴隶制国家转变为封建制国家,不实行专政是不行的。但对孟子一派采取焚书坑儒的办法,太过火了。政治上要实行专政,文化上要提倡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我们现在就是这样。这一条秦始皇是办不到的。说秦始皇没有做过一件好事,太武断了。秦始皇第一个统一了中国,统一了原来各国的度量衡,车同轨,书同文字,变分封制为郡县制。这些事关中华民族兴盛的大事,能说不是好事吗?秦始皇还在陕西关中开凿了有名的郑国渠,长三百余里,可灌溉农田四万余顷,直接于生产有益,于人民有益。秦国也因此富强起来,终于把六国吞并了。能说这不是好事吗?”(陶鲁笳《一个省委书记回忆毛主席》第146—148页)

秦始皇是一个大独裁者,有些历史学家这样说不是没有道理的。毛泽东认为,对于这一点也应该有分析。秦始皇有独裁的一面,也有高度集中统一领导的一面,二者有区别又有联系。后者在秦始皇吞并六国、统一中国的过程中,是他取得成功的一个积极因素。秦始皇当全局的情况看准之后,他善于调动各方面的力量集中到主攻方向上来,而且在实行主攻任务的时候,有很大的决心,很大的气魄,很顽强的毅力,敢于力排众议,不听那一套动摇军心的话。

把颠倒的历史颠倒过来,毛泽东替秦始皇作了翻案。古为今用。在1959年4月的上海会议上,他针对当时工作中存在的分散主义、本位主义、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情况,提出:要学习和借鉴秦始皇善于集中力量于主攻方向,同时要学会走群众路线。也就是把集中统一的领导和群众路线统一起来。毛泽东说:不利于群众的事情就是不利于国家,没有什么有利于群众而不利于国家的事。秦始皇并不是没有过错,给秦始皇翻案,要看到他还有重大的过错。历史上的秦始皇搞专制独裁,同群众路线是根本对立的。现在我们需要的是走群众路线的秦始皇。一方面领导上不要给人乱戴帽子,允许你留意见,言者无罪,闻者足戒;一方面领导要以身作则,提倡作自我批评。这样两个方面结合起来,经过不同意见的争论,在这个基础上集中起来,这是革命的秦始皇,集中统一就有了群众基础。

六七十年代,毛泽东继续赞扬秦始皇的伟大,经常将他与孔子放在对立的坐标轴上作比较,以贬低孔子的鲜明倾斜和落差,衬托秦始皇的功绩,还通过与外国朋友谈话叙述自己执持的理念,向世界传播。1964年6月,他在与新西兰共产党总书记谈话时说:“孔夫子有些好处,但也不是很好的。我们应该讲句公道话。秦始皇比孔子伟大得多。孔夫子是讲空话的,秦始皇是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不但政治上统一中国,而且统一了中国的文字、中国各种制度如度量衡,有些制度后来一直沿用下来。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超过他的。可是被人骂了几千年。骂他就是两条:杀了四百六十个知识分子;烧了一些书。”[陈晋《毛泽东之魂》(修订本)第287页]同年8月,他就黄河流域水利建设同各中央局书记谈话时,又提到秦始皇说:“秦始皇是好皇帝。焚书坑儒,实际上坑了四百六十人,是孟夫子那一派的。其实也没有坑光,叔孙通就没杀么。”[《毛泽东之魂》(修订本)第287页]叔孙通是秦王朝的博士,后来又是刘邦的主要谋士。翌年6月13日,毛泽东在与越南胡志明主席谈话时也说: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做了点事的是秦始皇,孔子只说空话。几千年来,形式上是孔夫子,实际上是按秦始皇办事。”

1970年6月19日,毛泽东在会见外宾时,又说:“两千多年前统一中国的,就是这个修长城的皇帝——秦始皇。中国这个字有两说:一个叫瓷器;一个没有A字,就是CHIN(秦朝)。这个皇帝可做了些事情呢。人家骂他可骂得厉害。”[《毛泽东之魂》(修订本)第293页]1974年9月23日,毛泽东在会见埃及副总统侯赛因·沙菲时又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有名的皇帝,我也是秦始皇,林彪骂我是秦始皇,中国历来分两派,一派讲秦始皇好,一派讲秦始皇坏。我赞成秦始皇,不赞成孔夫子。因为秦始皇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统一文字,修筑宽广的道路,不搞国中有国,而用集权制,由中央政府派人去各地方,几年一换,不用世袭制度。”[《毛泽东之魂》(修订本)第296页]

当然,毛泽东还是从历史辨证法的视角去认识和分析秦始皇的。在他晚年,即1973年7月,在与王洪文、张春桥谈话时说:“我赞成郭老的历史分期。奴隶制以春秋战国之间为界。但是不能大骂秦始皇。早几十年中国的国文教科书,就说秦始皇不错了,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毛泽东之魂》(修订本)第295页]1975年夏,当时与毛泽东伴读的北京大学讲师芦荻曾因“评法批儒”时有人大捧秦始皇,不准对秦始皇作历史分析这个问题请教毛泽东:对秦始皇到底怎样看?毛泽东当即指出:秦始皇作为一个历史人物,评论要一分为二。秦始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作用要肯定,但他在统一六国之后,丧失了进取的方面,志得意满,耽于佚乐,求神仙,修宫室,残酷地压迫人民,到处游走,消磨岁月,无聊得很。在此期间,毛泽东在与周围工作人员谈话时,也批评了秦始皇。他说:秦始皇怕秀才造反,就焚书坑儒,以为烧了书,杀了秀才,就可以天下太平,一劳永逸了,可以二世、三世传下去,天下永远姓秦,结果是“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是陈胜、吴广、刘邦、项羽这些文化不高的人,带头造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