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领导者修养文库:怎样当领导
1860000000052

第52章 善于动脑 思维灵敏(3)

后馈思维和超前思维应在“现实”中统一起来,不能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如果把后馈思维绝对化,就会使思想僵化,在实践中就会处于停滞状态;反之,把超前思维绝对化,就会脱离现实,脱离历史,变成一种幻想主义和理想主义。只有把二者辩证地结合起来,既有历史,又有未来,以这样的思维为指导,领导活动才能有效的开展。

(四)纵向思维和横向思维

纵向思维和横向思维都属于比较思维,都是以比较为其特点的。前者又叫历时性思维,后者又叫共时性思维。

1.纵向思维 它是把事物放在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对比分析中,发现事物在不同阶段上的特点和前后联系,以此来把握事物及其本质思维过程。任何事物都有一个萌芽、成长、壮大、发展、衰老和死亡的过程,都有其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这是纵向思维存在的客观基础。纵向思维的特点,一是历时性,即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考察事物。二是同一性,即对同一对象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进行考察。三是预测性,即由过去到现在,再由过去和现在推断将来,并把对将来的推断作为一种指导现在行为的因素。

2.横向思维 它是一种共时性的横断性思维。它截取历史的某一横断面,对同一事物在和左邻右舍的相互关系和相互比较中,找出该事物在不同环境中异同的思维活动。横向思维的客观性是事物的相互关联性。世界上一切事物或现象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周围的其它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横向思维的特点,一是共时性,即把时间的范围确定下来,然后再研究在这一时间过程中的各方面的相互关系。二是横断性,即对同一事物进行横向比较。三是开放性,它是把一个事物置于越来越多的事物、关系的比较中去研究。比较的对象越多,对该事物认识的就越全面、深刻。

纵向思维与横向思维形成了一种“十”字式的思维。这种“十”字式的思维是立体思维的一种基本形式。领导者为了全面、系统地分析事物,顺利地开展工作,应善于掌握和运用这种“十”字式的思维方法。

(五)情感思维和理智思维

1.情感思维 它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和心理感受。情感思维的源泉是客观事实。人们对现实中的事物和现象,常常产生不同的体验,因而产生诸如愉快、忧愁、赞叹、激动、愤怒、恐惧等不同的心理感受。情感思维与人的需要有着直接的关系,一般来说,一个人的需要若得到满足,就会产生肯定的积极的情感思维;反之,就会产生否定的消极的情感思维。

情感思维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大致有以下四种:心境,这是一种微弱、平静而持久的情感心理体验;激情,这是一种猛烈的、迅速的,短暂的情感思维;热情,这是一种热烈的、稳定的、深厚的情感思维;应激,这是在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下,所产生的高度紧张的情感思维。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因此,领导者为了达到预定目的,需要有强烈而深刻的情感作为动力,推动领导活动顺利进行。

情感思维的特点,《领导者思维方法与艺术》一书提出,一是倾向性,领导者的情感必须正确,不能有偏差;二是波动性,如果领导者波动的情感失去控制,就会失去冷静的判断力;三是个体性,指同一事物在不同领导者的情感体验中产生不同感受;四是实践性,领导者总是带着一定的情感去认识与实践活动的,只有对生活的热爱与感受,才可能积极地去认识与改造世界;五是效能性,实践证明,不同的情感,对其情绪和智力活动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因此,领导者要培养自己积极向上、乐观进取、诚挚热情、融洽和谐的情感,尽力控制和消除忧愁、悲观、消极、淡漠、浮躁、暴戾等不健康的情感。

2.理智思维 指人们在明辨是非,分清利害关系的基础上,而对自己的情感和行为进行的心理控制过程,是在人的智力活动中所产生的一种高级情感体验。人的意志、信仰、世界观、品德、知识等对理智思维有重大影响作用。一个人理智思维能力越高,就越可能制止那些不符合目的的消极情感和行为。

周振林等学者认为理智思维有以下特征:(1)自觉性,即人们对行为的目的及其意义有正确而深刻的理解,并能主动支配自己的行动和情感,使之合乎目的。(2)果断性,指人们善于明辨是非,当机立断,毫不犹豫地去贯彻执行决定或采取新的有效指施。(3)自制性,指人们凭借理智来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感和行动。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对言行的控制;二是对情感的控制;三是对欲望的控制;四是对注意力和兴趣的控制。没有理智,就不可能承担组织任务。(4)隐蔽性,指人们通过自己的情感和行动的自我控制,把自己的消极情感和行为隐蔽起来,以免对他人和社会产生不良的影响。(5)稳定性,指人们在情感反应和行为过程中的稳定程度。作为一位领导者,要做到处事不慌,遇惊不乱,在胜利面前不狂喜,在挫折逆境中不沮丧。

领导者在开展领导活动中,正确的动机、目的和决策、方案、计划的确定,是以清醒的理智为前提的。决定问题既不草率盲目,又不犹豫迟疑;执行决策、计划中,遇到了困难,除了坚强的意志外,还取决于对困难的预料、分析、认识程度。因此,领导者要十分重视自己理智思维能力的提高。

(六)求同性思维和求异性思维

求同性思维,侧重于探求事物的共性或统一性;求异性思维,则侧重于探求事物的多样性。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多样性的统一;探索事物奥秘的思维方式则是求同与求异的辩证统一。

人们的认识秩序一般是先认识许多不同事物的特殊本质,然后进一步地概括去认识诸种事物的共同本质。人们再以这种共同的认识为指导,去研究其它尚未认识的各种具体事物,寻找其特殊的本质,以补充,丰富和发展这种共同的本质的认识。这是两个认识阶段:一个是由特殊到一般;一个是由一般到特殊。在前一阶段,求同性思维的作用比较突出,通过这种思维,达到认识事物共同规律的目的。在后一阶段,求异性思维的作用比较突出,通过这种思维,达到认识事物的相异之点即特殊性。这说明,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的作用虽然不同,但都是不可缺少,都具有创造性的功能。

我们认识事物,既要看到它和别的事物同的一面,又要认识它的异的一面,才可说是有了较全面地认识。只知其同不知其异,或只知其异不知其同,必然会走向极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制度、信仰、道德标准等方面有着根本的区别。但二者又有相同之处,如都要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社会化大生产等。因为这个同,我们要对外开放,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洋为中用。又因为这个异,在对外开放时,又必须抵制资产阶级的思想作风、生活方式和精神垃圾的侵蚀,以保证社会主义的性质不变。

教条主义曾给我们党造成极大危害,究其思想上的根源,就是否认研究各种具体情况相异之处的必要性,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当作永恒不变的僵化教条,拿来到处乱套。另外,离开事物差异的多样性片面地求同,也是“一刀切”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思想基础。但是,也不应走向另一个极端,不应脱“同”而纯粹地求“异”。任何被实践证明了的普遍真理,都不可能被推翻,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与发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共同的政治基础,如果离开了这个共同基础,哪里还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

辩证思维所要求的,是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求异必须以同为前提,求同必须以异为手段;离开同而去求异或离开异而去求同,都是形而上学。

(七)形象思维和理论思维

1、形象思维 指通过形象来反映和把握事物的思维活动。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善于形容描绘,把一件事绘声绘色说得活灵活现,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这种人就具有良好的形象思维能力。

形象思维分为再造性形象思维和创造性形象思维。前者是再造出被描绘事物的形象的思维过程,如由房屋设计图再造出房子来;后者则要经过主体自身的分析和综合、构思和塑造的过程,创造出典型化了的形象,以及在现实生活中并不直接存在的想象物。

形象思维具有具体性和细节性、直观可感性、思想性等特征。形象思维虽然是直观可感的,但不能把它等同于感性认识,它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使认识进一步提炼的结果。不过这种提炼不是像抽象思维那样沿着形成概念、命题,原理的方法进行,而是沿着形成典型人物、艺术形象的方向进行。这种被提炼、升华了的认识,不再等同于感性认识那样只是直观地反映对象,而是进一步包含了人们对于对象的审美态度的价值观念。

形象思维通过具体形象能集中地反映事物的特征,能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对人们能起到极大的影响、教育启迪和鼓舞作用。例如,最早启发马克思关于金钱本质的思想,并不是经济学家的著作,而是莎士比亚和歌德的文学作品。促使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是一次在银幕上看到中国同胞被外国侵略者屠杀而又麻木不仁的形象,使他认识到仅医治人的疾病是拯救不了人的心灵和民族的境遇的,于是决定用自己的笔来唤醒千百万民众。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创时就指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形容革命胜利的前夜为“一轮红日喷薄欲出”;谈到工作方法问题,他曾以“十个指头弹钢琴”作比喻。这说明形象思维在认识和实践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领导者虽然不是艺术家,但必须重视自己形象思维能力的提高。

2、理论思维 是指领导者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遵循特有的逻辑程序而进行的思维活动。理论思维的内容和工具是一系列抽象的概念、判断、推理等,它舍去了某些细枝末节而抽象出其中的共性、本质和规律。它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公理思维”,即运用形式逻辑来进行的思维,如遵循“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等法则,从某种前提推出某种结论。二是“辩证思维”,即从事物的对立统一的运动中,运用概念、判断、推理来认识事物的思维活动。辩证思维是动态性思维,是思维运动的高级形式。

理论思维具有抽象性、自觉性、逻辑性、系统性等特点。恩格斯曾郑重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各个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这是因为,只有理论思维才能把零散的感性材料上升为具有严密性、科学性和普遍性的认识。领导者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有助于深刻地把握事物的本质,有助于提高自己的预见力和思维能力,有助于改进工作方法和提高领导工作效率。

(八)侧向思维

侧向思维也称为联想思维,它是从两个对象之间在某些重要方面的相似关系中,受到启发,使问题豁然开朗,迎刃而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一天夜里,苏军某港口的指挥员突然发现许多海鸟抢食浮到海面上的深海鱼群。在通常的情况下,这些深海鱼群不会浮到海面上来,它们很可能是被什么东西“惊动”了。从这一反常的细微征候中,苏军指挥员立刻联想到很可能是德国潜艇前来偷袭,于是马上命令所有的军舰立即离港,封锁海湾,严加搜捕。结果,果真“恭候”到前来偷袭的德军潜艇,并予以重创。我国2000年前的军事家孙武十分重视军事领导者的联想才能,在《孙子兵法》中多有阐述:“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其所居易也,利也。众树动者,来也;众草多障者,疑也;鸟起者,伏也;兽骇者,覆也;尘高而锐者,车来也;卑而广者,徒来也;散而条达者,樵采也;少而往来者,营军也。辞卑而益备者,进也;辞强而进驱者,退也;轻车先出居其侧者,阵也;无约而请和者,谋也;奔走而陈兵车者,期也;半进半退者,诱也。”在现代战争中,侧向思维方法运用得好,对一场战役的胜负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依据事物之间的不同联系可把形成的各种不同的联想分为以下几类:(1)接近联想,即在空间或时间比较接近的两件事物之间的联想。(2)类似联想,即有类似特点的两件事物之间的联想。(3)对比联想,即在两件对立事物之间的联想,如由扩大联想到缩小,由集中联想到分散等。(4)因果联想,即有因果关系的两件事物之间的联想。(5)从属联想,即有从属关系的两事物间的联想,如由中国联想到北京。另外一种是遥远联想,它是由一件事物联想到其关系非常疏远的另一些事物,如上例中由海面鱼群联想到潜艇,就是一种遥远联想。

侧向思维的运用注意以下几点:(1)研究问题,目标必须专一。这才能使大脑皮层对该问题建立起一个相应的“优势灶”,遇到某个“相似物”,此“优势灶”受到刺激,引起兴奋,很快形成新的思想、观念,而找到解决问题的良策。(2)当侧向思维的“触角”扫描到某个“相似”对象身上时,必须认真鉴别,两者真正“相似”,才有益于问题的解决。(3)对受到“相似”对象启发后,产生的新思想、新观念、新办法,还要从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再加工”尤其是管理活动,有时跨度大、时差远,更要审填地“再加工”。

侧向思维(即联想能力)水平越高,就越能把与某种事物相联系的成千上万事物都联想到,取之所用,大大扩大创新思路;越能把自己的有限知识和经验充分调动起来加以利用;越能联想别人不易想到的东西;越能应用“边缘”科学知识及其它领域的知识。

另外,还有创造性思维、系统思维等,这些内容已在有关章节进行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