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悬疑奥秘学会
18622300000010

第10章 创始人的故事(完结篇)

卡尔来到江城后,在靠近法租界的位置租下一栋小楼,开始了在江城的办公。但是江城的机场位于长江以南,江面上又没有大桥相连,交通十分麻烦。因此,他又在江南租用了一个仓库,用于存放零件,附带还有几个房间可以居住办公。

国际象棋比赛是卡尔的又一个利器,通过在江城的国际象棋邀请赛,他和欧美各国及各个大公司在江城的代表混了个脸熟,大大方便了他在附近的调查研究。

和民国政府方面的联系则主要是通过公司进行,这几年道格拉斯飞行器公司持续发力,DC系列客机在中国很受欢迎,因此卡尔在江城民国政府方面也有了点话语权。

私人方面的结交,卡尔通过自己的自驾飞行的爱好的完成了。自来到江城以后,他的飞行家瘾又开始发作,休假的时候从江城飞往上海的沿江飞行成为他的一大爱好。在江城的几个官二代知道了后,纷纷要求他能带他们飞往上海。卡尔也乐得这个人情,双方一来二往,对他的调查工作有莫大的帮助。

几次交往后,卡尔就取得了西部大部分省份的飞行许可,这样,他的调查行动就更方便了。从空中观察,是有可能得到地面无法得到的信息的。对于很多步行难以到达之处,通过飞机进入也是必要的条件。

美国方面也有好消息传来,他的老友洛夫克拉夫特和某银行家达成协议,成立了阿卡姆-密斯卡基金会,为神秘事件调查提供资金保障。很快,在江城也会有基金会的办事处成立。

几个月后,在租界内的一个豪华酒店,卡尔和基金会代表开始讨论起未来的发展。卡尔为这次讨论准备了很久。

卡尔观点是,对于开展调查工作,最重的是三点:资金、人、网络。现在有了基金会,第一点得到了解决。但是第二点就很麻烦,中国国内的人大部分知识水平有限,无法完成科学的进行调查和记录;外国人在中国的行动受限,语言也是个大障碍。最好是能在大学内建立研究院,一个是可以培养中国本土的调查人才,一个是大学里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域,自然就形成了网络。以后还可以在中国各所大学间交流,扩大网络的覆盖范围。

基金会代表和卡尔一拍即合,开始协商具体事宜。最后决定在成立不久的江城大学建立研究院,名称和基金会在美国国内大学建立的研究院一样,被命名为奥秘学会(江城分会),资金由基金会提供。其后,两人又对若干细节问题统一了认识。

随后,卡尔开始通过的他建立的人际关系网络进行活动。先是和民国教育委员会进行了联络吹风,然后再和江城大学的管理委员会协商,最后敲定了事项,正式达成了协议。

接下来又是会馆的建设。在这里,卡尔力排众议,从德国邀请了著名建筑师进行设计,很多装饰品都是从欧洲漂洋过海来到的江城。会馆落成之时,在大厅举办了盛大的宴会,江城各界名流纷纷而至,一时风头无双。

学会的教师除了卡尔本人,大部分来自美国本土,通过基金会来到的中国。很快,学会就开始了运作,组织了几次重要的长途调查行动。

第一次沿着长江的调查。学会的人员分为两组,卡尔带领一组向上,从江城到山城,另外一组向下,从江城到上海。两组都有道格拉斯公司的飞机从空中配合。

另外一次考察则是西北方向。学会成员从江城出发,一路往上,在河南、陕西、山西、甘肃等省进行了调查工作。

两次调查得到了丰富的成果,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拍摄了很多航拍图片,大大帮助了民国政府的统计工作。学会也吸引到了更多中国学生的加入。

1937年抗战爆发,江城作为重要交通枢纽,是日方进攻的首要目标。卡尔考虑过立刻中国回到德国或者美国,但是他舍不得离开亲手建立的学会,还有学会里面打量珍贵的资料。他最终选择里留在江城。他通过德国领事馆,找到了他童年的老友,**空军司令戈林,后者保证他的学会在日本人那里不会受到损害。

随后的七年里,卡尔没有再开展调查工作,学会的主要任务转变为现代科学教学和国际象棋俱乐部。很多德国官员都喜欢这里,把他看做一个聚会的好场所。卡尔则是在偷偷掩护了被击落的美国飞虎队成员,还有一些爱国人士。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卡尔重启了学会的调查工作,并有意在重庆和西安开设新的学会分会,为此他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

1949年,民国政府已经支撑不住,准备退往台湾,卡尔最终选择放弃他创立的学会,携带几乎全部的调查报告,搭乘美国空军的一架C-47运输机回到美国,将材料交给阿卡姆-密斯卡基金会。

1950年,卡尔离开了道格拉斯飞行器公司,依靠早年的学长和老师冯·卡门,他来到加州理工大学任教,教授飞行器设计的课程。直到退休,一直在加州生活。

1979年后,红色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八十岁的老卡尔和当年的同学,现在的国际棋联主席尤伟博士一起来到了中国上海,并举办了国际象棋大师邀请赛。在赛会期间,卡尔和一位中国官员谈起了学会的事情,希望能够继续调查研究工作,基金会也将继续提供运作资金。

几天后,卡尔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于是,他又回到了阔别三十余年的校园,学会的会馆已作他用,但校方承诺会将建筑归还给奥秘学会使用。他当年在中国的学生热情的接待了老先生,他们很多已经是中国学术界的栋梁了。

1985年,卡尔再次回到了江城,他将1949年带走的所有档案资料带回,交给学会收藏。

1988年,卡尔在美国加州的家中平静的去世,他没有子女,根据遗嘱,他所有的材料书籍资料等交给阿卡姆-密斯卡基金会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