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毛泽东和“三国”
1864000000037

第37章 1957年

3月20日下午1时至2时,毛泽东由南京飞往上海途中,当飞临镇江上空时,他书写了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楼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毛泽东还向随行的林克解释了这首词的意思和词中的典故。[100]

[100]林克:《忆毛泽东学英语》,载《毛泽东的读书生活》,第261—262页,三联书店1986年9月版。

毛泽东写完后,说辛词里“不尽长江滚滚流”是借引杜甫诗的句子,“生子当如孙仲谋”是借用曹操的诗句。他讲到《三国演义》中曹操煮酒论英雄一节时说,曹操说: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刘备问:谁能当之?曹操以手指刘备后自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接着,毛泽东指出:“尽管刘备比曹操所见略逊,但刘备这个人会用人、能团结人,终成大事。”毛泽东是位渊博睿智、潇洒自如的政治家,他一再借古喻今,强调不讲政策,丧失人心,必然失败;而只有会用人,能团结人,才可成一番事业。[101]

[101]李林达:《情满西湖》,第240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2月版。

[附注]生子当如孙仲谋,见《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引《吴历》,曹操见孙权军,“舟船器仗军伍整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4月上旬,毛泽东在四省一市省市委书记思想工作座谈会上,在谈及提拔青年干部时说:“赤壁之战,程普四十多岁,周瑜二十多岁,程普虽是老将,不如周瑜能干,大敌当前,谁人挂帅?还是后起之秀周瑜挂了大都督的帅印。孔明二十七岁成名,也未当过支部书记、区委书记嘛,也是个新干部嘛!赤壁之战以前无名义,之后才当军师中郎将。古时候可以破格用人,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大胆提拔。”[102]

[102]《社会科学论坛》1995年第1期。

4月10日,毛泽东与《人民日报》负责人谈话时说:“小说上说曹操是奸雄,不要相信那些演义,其实,曹操不坏,当时曹操是代表进步一方的,汉是没落的。”[103]

[103]《社会科学论坛》1995年第1期。

5月18日,毛泽东在北京中南海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会议期间,他问列席的吴冷西(人民日报社社长),“你看过5月13日的《新民报》没有?报上有一篇文章,题目叫做《先锋何在?》,署名林放即赵超构,内容相当尖锐,但文笔比较客气。”随后,毛泽东把当时新闻界已发表的议论归纳为四点,其中第三点是“记者应当是先锋。‘先天下之放而放,先天下之鸣而鸣’。过去出过许多名记者,‘现在没有,个个都是廖化”,毛泽东说:“《先锋何在?》一文中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记者是先锋,这在原则上不能说不对,问题是怎么样的先锋。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说现在没有真正的先锋,个个都是滥竽充数,这恐怕不好说。”毛泽东又说,“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新闻自由,只有相对的新闻自由,不自由的情况依据不同的阶级利害关系而不同。因为有自由,先锋总是要出的,不会只是出廖化。有新闻,就可以出先锋,旧闻也不是不能出先锋。发表《先锋何在?》一文的作者本人就起了先锋的作用。”毛泽东最后说,“现在新闻界议论很多,把教条主义攻一下有好处,不攻一下就只能出廖化,不能出先锋。我们要接受正确的批评,认真改进新闻工作。”[104]

[104]吴冷西:《忆毛主席》第33—37页,新华出版社1995年2月版。

[附注]廖化(191—264),蜀汉官员。据《三国演义》,诸葛亮后期北伐和姜维九伐中原,多以他充先锋。但《三国志·蜀书·廖化传》等并未有此记述。

7月9日,毛泽东在上海干部会议上讲话,指出:“刘备得了孔明,说是‘如鱼得水’,确有其事,不仅小说上那么写,历史上也那么写,也像鱼跟水的关系一样。群众就是孔明,领导者就是刘备,一个领导,一个被领导。”[105]

[105]《打退资产阶级右派的进攻》,1957年7月9日毛泽东在上海干部会议上的讲话,见《党史外汇》1994年第9期。

[附注]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11月2日,毛泽东在莫斯科访问期间当晚,他将胡乔木、郭沫若等请来一道用餐。“我们谈《三国》,掉眼泪,替古人担忧吧。”毛泽东首先提起了话头,与郭沫若纵谈三国历史。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谈了诸多战例。两人你一段,我一截,夹叙夹议,谈到热烈处,毛泽东忽然转向翻译李越然,问:“你说说,曹操和诸葛亮这两个人谁更厉害些?”李越然听到问话,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好。毛泽东说:“诸葛亮用兵固然足智多谋,可曹操这个人也不简单。唱戏总是把他扮成个大白脸,其实冤枉。这个人很了不起。”他接着又说:“古时候打仗没有火箭和原子弹,刀枪剑戟打了起来,死人也不见得少。汉桓帝时有多少人口?”郭沫若说:“《晋书·地理志》载五千六百万。”毛泽东说:“现在还统计不全,总有一些不入户之口。那时就能统计全?姑且算作五千六百万,到了三国混战还剩多少人口?”郭沫若答道:“史书载,黄河流域‘户口骤减,十不存一。’三国合计,人口大约六、七百万。”毛泽东随口引了建安七子中王粲所作《七哀诗》,说:“‘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曹操回原籍,‘旧土人民,死丧略尽。国中终日行,不见所识。’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了多少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又死了多少?比比么,三国混战又死了多少人?原子弹和关云长的大刀究竟哪个死人多?”毛泽东深深叹息一声,说:“现在有人很害怕战争,这一点不奇怪。打仗这东西实在是把人害苦了。战争还要带来饥荒、瘟疫、抢掠……为什么要打仗哟!应该防止它,打不起来再好不过。可是光顾怕,这不行,你越怕,它就越要落在你头上。我们要着重反对它,但不要怕它。这就是辩证法!”

李越然全神贯注地聆听,并暗自翻译。毛泽东说着说着,忽觉李越然听得出神,便直呼其名地问道:“李越然,你读过那些古书?”

李越然回答道:“《三国》、《水浒》……”

“《三国》、《水浒》这些好书,至少要读它三遍”,毛泽东说:“不要去注意那些演义式的描写,而要研究故事里的辩证法。”

接着,毛泽东又由《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讲述了一番唯物辩证法。[106]

[106]李越然:《外交舞台上的新中国领袖》,第151、157—158页,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版。

[附注]王粲(177—217),字仲宣,东汉末期文学家。初跟随刘表,后归顺曹操。他是“建安七子”之一。代表作有《七哀诗》、《登楼赋》。《七哀诗》前篇是:“西京乱无像,豺虎方遘患,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悟被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11月18日,在莫斯科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的发言中,在谈及党内团结要讲辩证方法时,毛泽东说:“任何一个人都要人支持。一个好汉也要三个帮,一个篱笆也要三个桩。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一这是中国的成语。中国还有一句成语,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单独的一个诸葛亮总是不完全的,总是有缺陷的。”[107]

[107]《党内团结的辩证方法》,载《毛泽东选集》第五卷527页。

在此前后,毛泽东在读清姚鼐所编《古文辞类纂》时,就其中的若干文篇评点。在宋苏洵《权书·项籍》的一段:“诸葛孔明弃荆州而就西蜀,吾知其无能为也。且彼未尝见大险也,彼以为剑门者,可以不亡也。吾尝观蜀之险,其守不可出,其出不可继,兢兢而自安,犹且不给,而何足以制中原哉?若夫秦汉之故都,沃土千里,洪河大山,真可以控天下,又乌事夫不可以措足如剑门者而后日险哉!今夫富人必居四通五达之都,使其财帛出于天下,然后可以收天下之利。有小丈夫者,得一金椟而藏诸家,拒户而守之,呜呼!是求不失也,非求富也。大盗至,劫而取之,又焉知其果不失也?”毛泽东批语:“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108]

[108]《毛泽东文史古籍批语集》,第106页。

[附注]“隆中对”,是指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春,诸葛亮在隆中,和刘备就当时天下形势和走向的一次谈话。他提出今后军事战略是:“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刘备)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刘备在占领益州后,以诸葛亮留守,自引军北攻汉中,尔后,又命关羽由江陵北上进攻襄樊。

欧阳修有《为君难论》。该文称赵王用赵括、秦王用李信,分别遭到失败,“予又以谓秦赵二主,非徒失于听言,亦由乐用新进,忽弃老成,此其所以败也。大抵新进之士喜勇锐,老成之士多持重,此所以人主之好立功名者,听勇锐之语则易合,闻持重之言则难人也。”毛泽东批语说:“看什么新进。起、翦、颇、牧,其始皆新进也。周瑜、诸葛亮、郭嘉、贾诩,非皆少年新进乎?”[109]

[109]《毛泽东文史古籍批语集》,第97页。

[附注]起、翦、颇、牧:指战国后期的秦将白起、王翦,赵将廉颇、李牧。他们当时都是有勇有谋的将军。贾诩(146—223),字文和,曹操主要谋士。曾先后跟从李催、段煨和张绣,归曹操后,为他出过很多好主意。

欧阳修有《朋党论》,其中一段:“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咸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而唐遂亡矣。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毛泽东先后有批语:称囚禁党人“在献帝以前。”“似是而非,汉献、唐昭时,政在权臣,非傀儡皇帝之罪。”[110]

[110]《毛泽东文史古籍批语集》,第93页。

[附注]汉献,汉献帝(181—234),即刘协,东汉最后一个皇帝。为董卓所立。在位三十二年,先后是董卓、李催、郭汜和曹操所控制的傀儡。汉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为曹丕所逼“禅让”。

唐昭,唐昭宗(867—904),即李晔,在位十六年,先后为宦官和地方军阀李茂贞、朱温等控制。后为朱温所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