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毛泽东和“三国”
1864000000042

第42章 1960年

毛泽东在读了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以后谈话说:“为了搞经济学,要参考一下古代人怎样搞学问。像《史记》这样的文章和后来人对它的注释,都很严格、准确。裴松之注《三国志》收集了很多的资料。”[169]

[169]《党的文献》1992年第1期。

[附注]裴松之(372—451),字世期。河东闻喜(山西闻喜裴柏村)人。刘宋元嘉三年(公元426年)奉皇帝命令为《三国志》作注,于元嘉六年(公元429年)年完成。注文共有三十二万余字,略少于原著。他先后查阅了魏晋时期一百四十二家史籍,参考了二百多种文献。他的做法有:(1)补充缺漏。如三国大科学家马钧,《三国志》只字未提;(2)疏其详略。如关羽、赵云等活动,《三国志》过于简洁,即引《蜀记》、《赵云别传》补充;“屯田”甚略,即引《魏书》补充;(3)考信纠误。如官渡之战,《三国志》记曹操“兵不满万”,裴注以“记述者以少见奇,非实是也”,如当时钟繇就支援了战马二千匹;(4)提出质疑。叙其不同之说,对同人同事的不同结论,尽以罗列,供人们日后判断,如曹操杀吕伯奢就有三说。《三国志》注所引的魏晋时人所著史书,除少数如《华阳国志》,大多都已失传。

毛泽东很赞赏裴松之注,在此前后他在读《后汉书·光武帝纪》时批语说:“李贤好。刘攽好。李贤贤于颜师古远甚,确然无疑。裴松之注三国,有极大的好处,有些近于李贤,而长篇大论搜集大量历史资料,使读者感到爱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其此之谓欤?譬如积薪,后来居上。章太炎说,读三国要读裴松之注,英豪巨眼,不其然乎?”[170]

[170]张贻玖:《毛泽东读史》。

[附注]李贤,指唐朝李贤(唐高宗、武则天之子)注《后汉书》。

刘攽,宋刘攽曾为《后汉书》作按语。

颜师古,唐朝颜师古曾为《汉书》作注。

毛泽东在读了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后又发表谈话,他说:三国时吴国的张昭,是一个经学家,在吴国是一个读书多、有学问的人,可是在曹操打到面前的时候,就动摇,就主和。周瑜读书比他少,吕蒙是老粗,这些人就主战。鲁肃是个读书人,当时也主战,可见光是从读书不读书、有没有文化来判断问题,是不行的。[171]

[171]《党的文献》1994年第5期。

[附注]张昭(156—236),三国东吴大臣。受孙策托孤,辅助孙权。博览群书,著有《春秋左氏传解》、《论语注》。

毛泽东又说:“古代生产力水平很低,养兵过多,打起仗来,对经济的破坏确实很大。有时确实像蝗虫一样,飞到哪里就把哪里吃光。三国时董卓把长安到洛阳一带的人都杀光了,把洛阳完全毁灭了,打仗时没有吃的东西了,就吃俘虏。”[172]

[172]《党的文献》1994年第5期。

[附注]董卓(?—192),东汉末年权臣,汉灵帝时,率军人洛阳,专断朝政。在他撤出洛阳时,纵火焚烧、掳掠,据《续汉书》说:“卓部兵烧洛阳城外面百里。又自将兵烧南北宫及宗庙、府库、民家,城内扫地殄尽。又收诸富室,以罪恶没入其财物;无辜而死者,不可胜数。”初平三年(公元192年)为王允、吕布所杀。

薄一波回忆:50年代末,在北戴河召开的一次中央工作会议上,一毛泽东要我把小组会上的发言加以充实,在回北京继续召开的大会上再讲一次。当我讲到旧戏中王佐断臂“为国家尽忠心,昼夜奔忙时”,几位同志纷纷插话,毛泽东接着叶剑英同志的插话说,“我送你一句话:‘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一吕端是北宋人,当过太宗朝的宰相,时人称之“识大体,以清简为务。”宋太宗所作的《钓鱼诗》“欲饵金钩殊未达,皤溪须问钓鱼人”,就是意以属吕端的。[173]

[173]薄一波:《经得艰难考验时——忆叶剑英同志》,载《领袖·元帅·战友》第168页。

1967年7月,毛泽东在上海听取杨成武汇报后,对他的几位老战友进行了评价。在说到叶剑英时,毛泽东说:“剑英在关键时刻是立了大功的。如果没有他(说到这里,毛泽东幽默地摸摸脑袋),就没有这个了。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174]

[174]萧心力:《巡视大江南北的毛泽东》,第383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5月版。

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党中央决定由叶剑英主持军委工作时,毛泽东再一次引用“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这句话,来高度称赞叶剑英的历史功迹。[175]

[175]宋时轮:《最艰难处显奇才》,载《萦思录》第62页。

[附注]吕端(935—1000),北宋大臣,在他任宰相时,太宗(赵光义)病死;内侍王继恩欲另立皇帝,他及时发觉,即拥戴太子(赵恒)即位,并把王继恩赶出汴京(开封)。

薄一波回忆:对于《三国演义》,毛泽东评价很高。他对我说:看这本书,不但要看战争,看外交,而且要看组织。你们北方人——刘备、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组织了一个班子南下,到了四川,同“地方干部”一起建立了一个很好的根据地。他的意思是说,外来的干部一定要同地方的干部很好地团结在一起,才能做出一番事业。[176]

[176]薄一波:《再忆毛泽东同志》,载《领袖·元帅·战友》,第23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5月第三版。

60年代,毛泽东在山东视察工作时,同舒同(当时山东省委第一书记)讨论齐国的历史和曹植封东阿王、陈王的事,便随口背诵起谢庄的《月赋》:“陈王初丧应刘,端忧多暇,绿苔生阁,芳尘凝榭。悄焉疚怀,不怡中夜。乃清兰路,肃桂苑。腾吹寒山,弭盖秋阪……”接着评价说:“自古以来赋月亮的,就是谢庄的这一篇最著名。”[177]

[177]陈晋:《毛泽东谈文说史,不废婉约》,《陈望》1991年第1期。

[附注]曹植(192—232),曹操第三子,以文思敏捷、下笔成章著名。曹丕做魏皇帝时,曾封为东阿王,后又改封陈王,因为死后谥“思”,所以通常称为陈思王。赋中“应刘”是指应砀、刘桢,他们都是“建安七子”里的人物,也都在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因得传染病病死。

毛泽东在浙江杭州南屏召开会议期间,在文艺晚会上,聆听了宋宝罗唱的京剧《空城计》。[178]

[178]李林达:《情满西湖》,第2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