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论语(教育部新编语文教材推荐阅读书系)
18840500000002

第2章 为政篇第二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①,居其所而众星共之②。”

【注释】①北辰:北极星。北极星,或曰北辰,出现于距北极很近的一颗亮星,差不多正对着地轴,人们在地球往上望,其位置几乎不变(这是对北半球之人而言,南半球之人肉眼看不到北极星,南极附近亦没有类似的星星)。在古代,由于科技水平不高,人们普遍认为天北极,就是那颗亮星恒定不变的“定居”位置,故称之为北辰,亦称北极星。②共:同“拱”,拱卫,环绕。古代中国人认为北辰处于天之中心。《尔雅·释天》:“北极谓之北辰。”李巡注曰:“北极,天心。”郭璞注曰:“北极,天之中。”所谓“天心”或“天之中”,都认定北辰处于天之中心。众星拱卫北辰,围绕北极而旋转运行。钱穆曰:“为政治领袖者,能以己之道德作领导,则其下尊奉信仰,如众星之围绕归向于北辰而随之旋转。”

【译文】孔子说:“以道德来施政,就像北极星一样,位于天之中心,众星拱卫,随之旋转。”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①,曰:思无邪②。”

子曰:“道之以政③,齐之以刑④,民免而无耻⑤;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⑥。”

【注释】①蔽之:概括它。②思无邪:思想纯正。语出《诗·鲁颂·駧》。③道:通“导”,引导。④齐:统一。⑤免:免于刑。⑥格:纳入规范。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篇,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

孔子说:“用行政的手段来引导民众,用刑法来统一大家的行为,老百姓就会苟免于刑罚,但没有耻辱之心;用道德来引导民众,用周礼来统一大家的行为,老百姓不但有耻辱之心而且行为合于礼的规范。”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①,三十而立②,四十而不惑③,五十而知天命④,六十而耳顺⑤,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⑥”

【注释】①有: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②立:自立,独立自主地行事。学者钱逊曰:“孔子说,立于礼。所以自立就是自己能够自觉按照周礼的要求来处事。有人把‘立’解释为站得住脚,但这章是讲孔子自己一生学习、修养的不同阶段的不同境界,这样解释与整章文意不合。”③不惑: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此种外界事物,多含贬义,如异端、邪说之类。在现今充斥着物质欲望的中国,此种外界之物常常是指女色。④天命:钱穆曰:“天命,人生一切当然之道义与职责。”也有人认为系指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刘宝楠曰:“天命者,……言天使己如此也。知天命者,知己为天所命,非虚生也。”按台湾学者毛子水的理解,天让人生活在世上,是要命他顺善循理,要显示出他比别的生物尊贵,所以“不知天命无以为君子”。⑤耳顺:指能明白贯通。⑥逾矩:超越规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学习,三十岁时有所成就,四十岁起行事不糊涂,五十岁时懂得人生的规律,六十岁时听得进他人的意见,七十岁时言行随心所欲,也不会僭越规矩。”

孟懿子问孝①。子曰:“无违。”樊迟御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注释】①孟懿子:鲁国大夫,姓仲孙,名何忌。②樊迟:孔子的学生,名须,字子迟。御:(替孔子)驾车。

【译文】鲁国大夫孟懿子请教孝顺父母的问题。孔子说:“不要违背。”樊迟替孔子驾车时,孔子告诉他说:“孟孙向我请教孝道问题,我对他说:‘不要违背。’”樊迟反问:“什么意思?”孔子说:“父母在世时,侍奉父母要有礼节,父母去世后就按礼节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孟武伯问孝①。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②。”

子游问孝③。子曰:“今之孝者④,是谓能养⑤。至于犬马,皆能有养⑥。不敬,何以别乎?”

【注释】①孟武伯:即仲孙彘,孟懿子的儿子。②其:孝子的。③子游:孔子的学生,姓言,名偃,字子游。据《史记》:“言偃,吴人,字子游,少孔子四十五岁。”④今之孝者:当下人们所谓的孝道。⑤养:旧读yàng。供养,侍奉。是谓能养:是说能够给予食物(为孝道)。⑥养:此处之“养”,一般认为解释作“饲养,供给食物以使活下去”。对“至于犬马”两句有两种意见:一指狗守门、马拉车驮物,也可侍奉人,即犬马也能养人。这种解释免了把人的父母比作犬马的嫌疑。一指犬马也可得到人的饲养。此时“养”音。

【译文】孟武伯问如何做到孝。孔子说:“孝顺的子女除了疾病,其他一切事情都不要让父母担心。”

子游问如何做到孝。孔子说:“当今的孝,只称得上老有所养罢了。像马狗一样的家畜,都老有所养。不敬爱他们与犬马有什么区别?”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①。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②,曾是以为孝乎③?”

【注释】①色难:和颜悦色难。此句省略了主语,故易引起歧义。郑玄注释《论语》时说:“言和颜悦色为难也。”这是说,子女对父母,应当常常和颜悦色。学界多同意此观点。也有人认为指的是难以顺承父母的脸色。此说响应者甚少。②先生:长辈。馔:吃喝。③曾:竟。

【译文】子夏问如何做到孝。孔子说:“和颜悦色难。长辈有事,晚辈为他分担;有了酒食,让长辈食用,你曾经把这些礼节当成孝了吗?”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①,不违②,如愚③。退而省其私④,亦足以发⑤。回也不愚!”

子曰:“视其所以⑥,观其所由⑦,察其所安⑧,人焉廋哉⑨!人焉廋哉!”

【注释】①回:颜回,孔子最得意的学生,字子渊。《史记·仲尼弟子列传》:“颜回者,鲁人也,字子渊;少孔子三十岁。”而据清代学者崔达述的考订,颜回比孔子小四十岁。作为孔子早年的弟子,颜回在德行科表现最为优异。②不违:不违背孔子,对孔子多有听从受命,不会发难而提出不同意见,也就是“无所怪问于孔子之言”。③如愚:如同愚笨之人。大智若愚,指智慧极高的人,不炫耀自己,深藏不露,看上去显得愚笨。④退:从老师授课的地方退回来。省其私:省是观察,其是指颜回,私是私下与别人交谈。此句可理解为:观察颜回与别的学生私下讨论学问时的言论。⑤发:发挥。⑥所以:为什么做。⑦所由:怎样做。⑧所安:心安于什么。⑨焉:何处。廋(sōu):隐藏。

【译文】孔子说:“我曾和颜回谈论一整天,颜回都不提出相反意见,像个愚笨的人。讲学后观察颜回私下与其他人的交谈,他已基本掌握了我的讲课,颜回其实不愚笨。”

孔子说:“观察一个人所做的事,了解一个人的行事之道,探究他做事的动机,一个人还有什么可隐藏的呢?”

子曰:“温故而知新①,可以为师矣。”

子曰:“君子不器②。”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③。”

【注释】①温故而知新:既温习学过的知识又有新的体会。温即温习,故指旧(知识),知新即知道新的(知识)。②不器:不像器具(只有一定的用途,即用途不广)。朱熹《论语集注》曰:“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体无不具,故用无不周;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学者多持此观点,认为各种器具分别具有专门的用途,而孔子认为君子不应局限于某一专门知识或技能,应在具备完美德行的情况下,博学多能。台湾学者毛子水提出另类的观点,他认为,孔子的意思或许是:器随人所用;君子处世,当有不可夺的意志,不能像器具那样随人所用。③从之:说出来。朱熹《论语集注》曰:“先行其言者,行之于未言之前;而后从之者,言之于既行之后。”这里意思是,先做好要做的事,然后再说相关的话。此观点为多数学者认同。钱穆曰:“行在言先,言随行后,亦敏于行而讷于言之义。”而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曰:“‘先行’当为句。”台湾学者毛子水同意此观点,认为这两句当断句为“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又有新的体会,就可以为人老师了。”

孔子说:“君子不是简单的器具。”

子贡请教如何才能成为君子。孔子说:“先做事而后再发表言论。”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①,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②,思而不学则殆③。”

【注释】①周:忠信为周。比:此义古音读bì,今常读bǐ。阿党为比(即结党营私),互相勾结。②罔:诬罔,受骗。③殆(dài):疑惑。

【译文】孔子说:“君子忠信而不结党营私,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忠信。”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而不去思考,则一无所得;光思考而不学习有关知识,疑惑就无法解开。”

子曰:“攻乎异端①,斯害也已②。”

子曰:“由③,诲女知之乎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⑤。”

【注释】①攻:致力于。也有人认为是指攻击。异端:指小道和杂书(非五经正典)。皇侃曰:“异端,谓杂书也。言人若不学六籍正典而杂学于诸子百家,此则为害之深。”也有人认为“异端”即指不同于孔子言论的思想学说,所谓的不正确言论,并具体列举不正确的思想学说为杨、墨、佛、老之类。钱穆曰:“孔子时,尚未有杨、墨、佛、老。”钱穆在《论语新解》中认为异端是泛指,一事必有两头,一线必有两端,从这端看,那端是异端;从那端看,这端是异端。因而不可偏执其中一端。②斯:代词,这,指异端邪说。也已:句末语气助词,无实在意义。此处表示肯定。已,同“矣”。③由:孔子的学生,姓仲,名由,字子路。《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曰:“仲由,字子路,卞人也;少孔子九岁。”卞,其地约今山东省泗水以东。据传仲由为孔子早年弟子,是政事科的得意门生。④女:通“汝”,你。⑤知:同“智”,聪明。

【译文】孔子说:“离开了中道致力于向两个极端的方向努力用功,那就有害了。”

孔子说:“仲由呀,我教你要记住啊!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慧。”

子张学干禄①。子曰:“多闻阙疑②,慎言其余,则寡尤③;多见阙殆④,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注释】①子张:孔子学生颛孙师,字子张。干禄:干,求;禄,旧时官吏的俸给。②阙:放置一边或避免。疑:不能肯定而有所不信。③尤:过失、错误。④殆:不良后果,危害。

【译文】子张问如何求得禄位。孔子说:“多听,不谈论有疑问的事,没有疑问的事也要谨慎议论,这样就少过失;多看,有危险的事不要干,没有危险的事也要谨慎地干,这样就少后悔。言论方面少过失,行事方面少后悔,禄位自然就有了。”

哀公问曰①:“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②,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季康子问③:“使民敬、忠以劝④,如之何⑤?”子曰:“临之以庄⑥,则敬;孝慈⑦,则忠;举善而教不能⑧,则劝。”

【注释】①哀公:鲁君,姓姬,名蒋。公元前494年至公元前466年在位。“哀”是其死后的谥号。按一般说法孔子是鲁人,故“哀公”前未加“鲁”字。②举:推举,提拔。错:同“厝”,放置(在……之上)。也有人认为“错”为“废置”“废弃”之义,但甚少人同意此说。枉:不正派之人。③季康子:季孙肥,哀公正卿。鲁国贵族季孙氏的后代,鲁哀公时期是朝廷权臣。“康”是他死后的谥号。④以:和。连词。劝:勉励。此指自我勉励奋发。⑤如之何: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如何做。⑥临:对待。庄:庄重严肃。⑦孝慈:可理解作两个方面。一指当政者自己实行孝慈,一指当政者引导百姓孝慈。学者钱穆曰:“今按上下文理,盖谓在上者能导民于孝慈,使各得孝其老,慈其幼,则其民自能忠于其上。”钱穆倾向于后一说法。⑧举善:提拔任用善者。教不能:教诲能力差的人。

【译文】鲁哀公问:“怎样做老百姓才服从?”孔子恭敬回答道:“推举正直的人来整治那些邪妄的人,老百姓就服;反之,推举邪妄的人来整那些正直的人,则百姓不服。”

季康子问:“怎么样才能使百姓尊敬我、忠于我并勤恳劳动?”孔子说:“您以庄重的面容面对他们,就会受到尊敬;您引导他们孝慈,他们就会忠于您;提拔任用那些表现好的人而教导那些能力差的人,他们就会勉励奋发而努力劳作。

或谓孔子曰①:“子奚不为政②?”子曰:“《书》云③:‘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④。’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子曰:“人而无信⑤,不知其可也⑥。大车无⑦,小车无⑧,其何以行之哉⑨?”

【注释】①或:有人。谓:对……说。②奚:何。③书:《尚书》。④施:延及。⑤信:诚信,信用。⑥其:有人译作“他(她)”,则这两句译作“一个人如果不讲诚信,就不知道他(她)怎么可以。”有人译作“那”,则这两句译作“一个人如果不讲诚信,那就不知道怎么可以。”⑦大车:古代用牛力的车。(ní):辕端横木,缚轭以驾牛者。⑧小车:古代用马力的车。(yuè):辕端上曲,钩衡以驾马者。郑玄曰:“,穿辕端著之;,因辕端著之。车待而行,犹人之行不可无信也。”朱熹曰:“车无此二者则不可以行,人而无信亦犹是也。”⑨其:那。当然也可理解为代词,指代大车和小车。

【译文】有人对孔子说:“您为何不去为政呢?”孔子说:“《尚书》说:‘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从而影响施政。’这样做也是为政呀,你说什么是为政呢?”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不讲诚信,就不知道他还有什么可取。大车没有了,小车没有,车子怎么走呀?”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①?”子曰:“殷因于夏礼②,所损益可知也③。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注释】①十世:十代人,这里指未来的十代。也:用法同“耶”,表疑问语辞。②殷:朝代名,一般称商朝。一般认为建立于公元前十六世纪,灭亡于公元前十一世纪。因:因袭,沿袭。③损益:损减和增益,指的是变动。钱穆曰:“损益犹言加减,乃变通之义。历史演进,必有承袭于前,亦必有所加减损益。观其所加减损益,则所以为变通者可知,而其不变而仍可通者亦可知。”

【译文】子张问:“未来十世的人可以想象到现在的情形吗?”孔子说:“殷代承继了多少夏礼,所删所增,是知道的。周代承继了多少殷礼,所删所增也是知道的。继承周礼的,虽历经百世也可以知道现在的情形。”

孔子说:“祭祀那些不该祭祀的鬼神,就是谄媚。遇到正义的事不去做,那就是缺乏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