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要在先为不可胜的基础上,学会运动中进行战略转移,寻找“待敌之可胜”之机。当企业资源处于劣势,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使行业利润下降,市场前景不佳时,采用防御型战略;当企业资源处于劣势,但市场环境机会好时,采用巩固发展型战略;当企业有较强的资源优势,市场环境机会好时,采用进攻扩张型战略;当企业有较强的资源优势,市场竞争白热化使行业利润下降,市场前景不佳时,采用竞争转移型战略。
我们不妨回味一下朱元璋的九字方针:“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朱元璋在“地狭粮少”,“孤军独守”南京时,没有被暂时的胜利所迷惑。而是选择“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采取巩固发展战略,先立于不败之地。相反,目前急于称王的企业太多,略有成功,便急于称王称霸,结果成功来得快,失败来得更快。企业经营是否也应学习一点朱元璋的谋略呢?
四我众彼寡,分而乘之
【原文】
武侯问曰:“敌近而薄我,欲去无路,我众甚惧,为之奈何?”
起对曰:“为此之术,若我众彼寡,分而乘之,彼众我寡,以方从之。从之无息,虽众可服。”
【注释】
薄:靠近、迫近。
分而乘之:即分兵包围的意思。
以方从之:即集中兵力袭击它的意思。方,并也,此处引申为集合、靠拢。
无息:不止。
【译文】
武侯问道:“当敌人逐渐向我逼近,我军想摆脱它而没有去路,士卒都很恐慌,这怎么办呢?”
吴起回答:“应付此种情况的方法,如果是我众敌寡,可以分兵包围它;如果是敌众我寡,可以集中兵力袭击它,不断地袭击它,如此一来,敌人虽多也可以制服。”
【心得】
在这段论述中,吴起表述了应付敌军日渐向我逼近,而我军又无可退避,军心不稳时的谋略思想。吴起指出,面对这一种局势,应分不同的情况施以不同的战术。如敌众我寡,则应集中优势兵力袭击敌军;如我众敌寡,则应分兵包围敌军。
集中精锐兵力打击敌军的战例,可见于织田信长奇袭今川氏一役。
日本战国时代,群雄为争夺权势利益,展开了一场又一场惊心动魄的外交文战和武力搏斗。当时,势力最强大的有远江的今川氏、尾张的织田氏、美浓的斋藤氏、三河的即德川氏、近江的浅井氏、六角氏等。其中,今川氏势力最强。今川义元以雄厚的实力为后盾,先是迫使三河的松平氏(德川)屈从,把三河国变成自己的保护国;1544年又与甲斐国的武田信玄、伊豆和相模的北条氏康结成“三国同盟”,解除了后顾之忧,然后便把矛头对准尾张的织田氏。
织田氏此时刚刚结束内乱,他以铁腕镇压的手段平定了同族内部趁其父信秀去世而掀起的叛乱。今川义元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便于1560年5月1日兴兵2.5万(号称4万)大举进攻尾张,18日占领尾张国的遝挂城(今爱知县刈谷市附近),并以此作大本营,派兵出击织田信长军据守的丸根、惊津等城(均在今名古屋市东南),其最后目标是信长所在的清州城(今名古屋市北部)。
5月18日晚,今川军大举进攻的消息传到清州城。当时,双方力量对比悬殊,织田军全部兵力不过3000~4000人,而丸根、惊津的守军不足500,形势极为紧张。面对今川氏来犯,有些家臣主张屈服,有些建议死守,双方争论不休,莫衷一是。而织田信长却敏锐地注意到今川军布设的阵容右翼有薄弱环节,认为由此发动奇袭可能仍有获胜的机会,从而摆脱眼前的危机。
织田信长决心拼死一战。19日凌晨,他让全军站着吃了一顿加了海带和栗子的早饭,然后吹响海螺,披上甲冑,便向南出发了。在进军途中,织田信长又得到情报说,今川军已攻占丸根、惊津两城,义元本人正率领大军宿营桶狭间,因为连连获胜,全军上下饮酒歌舞、一片欢腾,放松了警戒,没有备战。
桶狭间,恰如其名所示,是一块狭窄细长的洼地,“桶狭之上山磊磊,桶狭之下海汹汹”,地势极为险要。今川军在那里宿营,纵向延伸,首尾难以照应,极易被分割包围。
织田信长觉察到这是一个以少数兵力发动奇袭的好机会,便立即率领2000精骑,以急行速度于午后2时登上桶狭间背后的太子岭。这时恰好暴雨骤至,风雨声掩护了信长军的行动。暴雨初歇,2000余名信长军从太子岭上如猛虎般直扑正在饮酒歌舞的今川军,喊杀声与风雨声响成一片。被突然袭击弄得晕头转向的今川军仓促应战,今川义元开始还以为是自己的部将叛变,后来发现是织田信长亲自率兵冲杀至阵前时,不禁惊慌失措。混乱之中,今川义元被信长的家臣毛利新助擒获,砍下了首级。统帅被杀,军无指挥,士卒们四向逃窜,织田信长军大获全胜。从此,今川氏一蹶不振。
桶狭间突袭战的胜利,初次证明了织田信长作为名将的出色判断力,也使他由此登上日本的政治舞台,迈开征服天下的第一步。不久,他便进入了天皇和幕府所在地——京都,掌握了幕府的实权。
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还可以采取处处设埋伏以消耗敌人力量的军事策略。1450年,土耳其苏丹穆拉德二世集结土耳其的全部兵力10万人进攻阿尔巴尼亚,决定给阿尔巴尼亚最后一击。穆拉德带着自己的儿子御驾亲征,志在必得。
土军直攻阿尔巴尼亚首都克鲁雅,阿尔巴尼亚领袖斯坎德培立即宣布总动员,国内所有适合服役的男子都响应了号召,才几天就召集了1.8万名志愿军。斯坎德培针对敌我形势,周密地制定作战方略、调配军力。他将阿军分为三部分:一部分约3500人的部队留在克鲁雅要塞抗击来犯土军;另一部分8000人的军队由自己亲自率领,分布在克鲁雅北部的都美尼斯蒂山中,从这里部队能够攻击土耳其军队的营地;斯坎德培又将第三部分阿军编成数支规模较小的部队,这些支队的特点是行动迅速。斯坎德培把这些支队布置在斯库姆毕河流域,让他们埋伏起来,准备打击途经此地进攻克鲁雅的土耳其军,以消耗他们的实力,使其蒙受损失。同时,支队还将阻挠为入侵阿尔巴尼亚的土军提供粮草给养的商队,使土军后勤无继。斯坎德培调配布置完毕,就以逸待劳地“迎接”入侵的土军。
土耳其大军在穆拉德苏丹的统帅下,取道马其顿,浩浩荡荡杀奔而来。他们刚刚进入阿尔巴尼亚,就陷入了阿军支队的埋伏。土军不得不忍受突如其来的袭击,有时土军将阿军袭击部队追赶到阿尔巴尼亚的边远地区,但旋即又陷入了阿军设置的另一个陷阱里。一路上,土耳其部队付出了重大代价。1450年5月14日,土军终于抵达阿尔巴尼亚首都克鲁雅,穆拉德苏丹指挥土军从四面包围了克鲁雅要塞。
留守克鲁雅城的阿军顽强抵抗。土耳其苏丹下令猛轰要塞。轰击之后,他要求阿军投降,遭到阿军断然拒绝。苏丹恼羞成怒,命令发起总攻。阿尔巴尼亚军全力保卫要塞,使土军难进半步。就在此时,斯坎德培率领隐藏在都美尼斯蒂山中的阿军不断出击,时而从东,时而从西地歼击土耳其围城部队,使土军顾此失彼,手足无措。斯坎德培将攻城土军引诱到事先设伏的有利地形,予以痛歼。同时,阿军支队开始围堵袭击为土军运输粮草的商队,使土军长期不得给养。
土耳其军队没有粮草供应,又攻城久战不下,十分焦躁。他们恨不得立刻歼灭不断在城外袭击他们的斯坎德培,肃清骚扰的阿军,然后全力投入攻城。于是土耳其军暂停攻城,调遣兵力进攻斯坎德培亲率的部队。斯坎德培看透土军心理,决定牵着敌人的鼻子走。土军想打的时候,找不到阿军,不想打的时候阿军又突然开战。土军行动处处被牵制、时时挨打,力量一点一点被消耗掉。不久,本来是进攻的土军就不得不开始转入防御状态。
随着冬季的到来,在历经4个月徒劳的围城之后。苏丹终于意识到攻城的无望。他下令收兵,于同年12月26日撤离克鲁雅要塞。阿军此时却从四面八方一起出动,犹如天罗地网一般。土耳其军队无心恋战,全线溃逃。当穆拉德苏丹带领残兵败将逃回阿得里亚那堡的时候,战场上土耳其兵叠尸2万具。阿尔巴尼亚的抵抗获得了全面的胜利。
当面临敌人重兵包围的危险时,不应聚集全部兵力于一点进行抵抗,而应将兵力分成几路,各占有利位置,前后左右彼此呼应。或东或西,忽南忽北,一点一点地消耗敌人的力量,使敌人每进一步都有伤亡。这样敌人就会慢慢气竭,而我军则可一鼓作气,挫败已属强弩之末的敌军。
五审察其政,乱则击之
【原文】
武侯问曰:“若遇敌于谿谷之间,傍多险阻,彼众我寡,为之奈何?”
起对曰:“遇诸丘陵、林谷、深山、大泽,疾行亟去,勿得从容。若高山深谷,卒然相遇,必先鼓噪而乘之,进弓与弩,且射且虏,审察其政,乱则击之勿疑。”
【注释】
谿谷:两山之间有小水道的谷地。
大泽:大的沼泽地。
亟:急、迅速。
从容:延缓、缓慢。
卒然:突然。
鼓噪:擂鼓和呐喊,古代军队出战时所造的声势。
且射且虏:即一面杀射,一面掳掠:《通典》作“且备且虑”,即一面戒备,一面考虑计谋的意思。
审察其政:即观察敌人阵势的部署。
【译文】
武侯又问:“如果在谿谷之间与敌军相遇,旁边都是险阻的地形,敌众我寡,这怎么办呢?”
吴起回答说:“遇到丘陵、森林、谷地、深山、大泽等地形,要迅速通过,不得迟缓。如果在高山深谷地带与敌突然相遇,一定要先击鼓呐喊并乘势攻击敌人,再使用弓箭向前挺进,一面杀射,一面掳掠,同时仔细观察敌人的阵势,一旦发现敌军混乱,就要毫不迟疑地发动攻击。”
【心得】
吴起在这段论述中指出,在山林大河等不利地势作战时要争取主动,其一是要迅速通过这些地区;其二是要制造声势,从气势上压倒敌军,且要认真仔细地观察敌军阵势,伺机猛攻,以克敌制胜。
吴起这种争取主动、把握机遇、以克敌制胜的谋略思想是极有见地的。遇敌作战就是要灵活主动,善于捕捉战机。
《左传·昭公二十一年》云:“《军志》有之:先人有夺人之心,后人有待其衰。”又《周书·崔猷传》云:“夫兵者,务在先声后突,故能百战百胜,以弱为强也”。“先声夺人”表现在政治上,即抢先制造舆论,争取主动;表现在战术上,在于善布疑兵,大张声势,令敌丧胆。“先声夺人”谋略的实施,要求在战前或战斗开始之初,以强大的声威令敌闻之丧胆,使敌人在心理上先输一筹,然后用军事实力猛攻丧胆之敌,以取得战争的胜利。
辽宋代州之战就是一个成功的战例。宋雍熙三年(公元986年),辽军大举侵宋,与宋军相持于代州(今山西代县)城外。当时宋国兵力远在辽军之下,评估双方战力,宋军难于取胜。知州张齐贤派人求救于宋将潘美,请他率领并州(今山西太原)军队前来支援。潘美答应张齐贤的请求,随即带兵前来。不久,张齐贤得悉潘美因东路情况紧急,他所率军队离开并州不远,就接到密令,取消对代州的援救,已折回并州。
此时,张齐贤估计辽军已知道潘美率军前来援救的情报,但还不知道潘美中途折回并州的消息。于是,张齐贤将计就计,派遣200名士兵趁夜至代州西南30里处,举起旗帜,点燃柴草,故作疑兵;又派步兵2000名,设埋伏于辽军后退的路上。辽军发现代州西南处有旗帜在火光中晃动,以为并州的援军将到,辽军慌忙连夜撤退。在撤退途中,又遇伏兵袭击,辽军溃不成军。
沐英远袭云南元军也是一个这样的战例。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太祖朱元璋为了彻底消灭元蒙王朝在西南地区的统治势力,派沐英、傅友德等率兵进攻云南。元朝梁王即派达里麻奉兵10余万在曲靖(今云南曲靖县)抗击明军。沐英率军趁元军不备在大雾天进攻白石江,与元军隔江相峙。
雾散天晴,达里麻遥见对岸出现明军,大为震惊。傅友德准备渡江,沐英认为不可,提醒傅说:“我军疲惫,应警惕被敌所制。”于是,明军施展“先声夺人”之计,一面在江岸严密部署阵势,摆出一副立即就要渡江的架势,一面则派遣部队从下游秘密渡江,迂回至元军后侧,并派兵在山谷间竖起明旗,吹响铜号,迷惑敌军。顿时,元军惊慌混乱,不知所措。沐英乘机率部迅速渡江,勇猛冲杀,生擒达里麻,大败元军。沐英乘胜进入云南,势如破竹,节节胜利,不久便占领大理,彻底消灭了元王朝在西南地区的残余势力。
吴起的这一项谋略要求军事统帅在指挥作战时,首先要造成不被敌人战胜的条件,以待敌人出现为我所败之机。军事统帅要懂得不被敌人战胜的主控权在己,而能战胜敌人在于敌有可乘之隙。因此,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既要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又不能放过任何击败敌人的机会。
明英宗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明50万大军被瓦剌军歼于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南),英宗被俘。接着,瓦剌军首领也先挟持英宗,挥师进逼北京。在北京处于危难之际,以于谦为首的主战派,力排妥协南撤之议,依“先为不可胜”的用兵原则,采取五项保卫北京的方略:一是诛灭造成土木堡失败的罪魁祸首宦官王振的党羽,以平众愤,根除内患;二是拥立英宗之弟朱祁钰为帝,以稳政局,使“挟天子以令诸侯”之计破灭;三是选贤举能,调兵筹饷,使京师兵力由不足10万人扩充到22万;四是加强北京四周关隘的守备,拖延瓦剌军的进犯速度,以争取保卫北京的准备时间;五是列阵九门之外,示强于瓦剌军。北京方面则按上述方策加紧布置。10月中旬,瓦剌军进抵北京城下,连攻五门未克。于是瓦剌军撤退,明军发起反攻,歼敌万余人,迫使瓦剌军退至塞外,取得了保卫北京的胜利。
六车骑挑之,勿令得休
【原文】
武侯问曰:“左右高山,地甚狭迫,卒遇敌人,击之不敢,去之不得,为之奈何?”
起对曰:“此谓谷战,虽众不用,募吾材士与敌相当,轻足利兵以为前行,分车列骑隐于四旁,相去数里,无见其兵,敌必坚陈,进退不敢。于是出旌列旆,行出山外营之,敌人必惧,车骑挑之,勿令得休。此谷战之法也。”
【注释】
卒:猝也,
突然。
材士:有才能的人。此处指精锐士卒。
见:同现。
旆:古代指挥军队用的一种大旗。
营:同荧,迷惑、扰乱。
【译文】
武侯又问:“如果左右都是高山,地形很狭窄,突然与敌相遇,既不敢前进,又不能后退,该怎么办呢?”
吴起回答说:“这叫谷地战。兵力虽多也用不上,应该挑选精锐的士卒与敌对抗,用轻捷善走的步兵手持锐利的武器作为先锋,把战车和骑兵分别埋伏在四周,与前锋相距约几里路,而不要暴露出部队、兵卒,若让敌人知道有伏兵,必然坚守阵地,不敢轻易进退。此时,我军张旗列旆,指挥部队走出山外扰乱敌人。这样敌人必生畏惧之心,我则再用车骑袭敌,使其不得休息。这就是谷地战的原则。”
【心得】
在这段论述中,吴起阐述在山谷地带与敌军作战的战术原则。
吴起指出,在谷地战中,应以精锐的小部队迎敌,而大部队则埋伏起来,等诱敌深入后,再出其不意地对敌军实施攻击,使其不得喘息,从而克敌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