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向解放军学习:最有效率组织的管理之道
19271400000001

第1章 第三版前言

自主化解组织发展中的冲突矛盾

这是本已经出版九年的书。很多朋友因为这本书,了解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个组织;我也由于这本书,结识了很多读者。随着时间流淌,我也常常扪心自问:解放军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组织,究竟给中国各类组织带来了什么样的启示和借鉴?

近年来,在我们的管理市场有个共识:“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组织)”。每每听到或者看到别人提及这个话题时,我都无言以对。更有些人以解放军为例,证明“完美组织”的存在。

正因为大家知道我写了本在管理界有些影响的书——《向解放军学习——最有效率组织的管理之道》。每当遇到类似问题,我都要自问:解放军是个“完美的组织”吗?

实事求是地说,解放军是个高效率的组织,但应该说还不是个完美的组织。

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什么完美的组织。当某个组织在市场竞争中达到“完美”时,如“斯巴达方阵”、如“生为人杰、死为鬼雄”的项羽团队,离失败就已经不远,退出竞技场只是时间问题了。

因为“完美”意味着极端和终点,已经看不到发展的前景了。

向军队学管理、从军队借鉴管理经验,是世界范围内组织管理的普遍现象。而在中国,解放军又是迄今为止中国最有效率、生命力最强(已经有近90年历史)的组织。解放军成功的管理之道,在市场竞争的征途中,无疑是一条正确而高效的道路。

解放军既有中国特色,又有其普遍的生存价值,这个价值就是:竞争取胜是组织存在的唯一准则。这是因为,军队每时每刻都面临的不仅是自身的生死问题,而且其生死直接关系到其所服务的政党、族群以及国家的存亡——中国古代有句名言:“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因此,人类社会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最先进的理论都最先应用于军队和战争。

有专家研究表明,近30年来,中国民营企业平均寿命只有29年,而欧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企业的平均寿命是40年。也许正是这种“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状况,使得打造一个什么样的组织、如何构建一个高效的组织,成为中国企业家以及管理学者们面临的共同课题。

解放军这个远远超过中国以及世界企业平均寿命的组织在近90多年前诞生时,是由几名知识分子带领一群旧军人和农民组成的弱小组织。在强者如林、枪林弹雨中,在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演进中,尤其是成立之初的前20年,这个组织几乎随时面临灭顶之灾。他们不可能改变外部环境,靠埋怨、指责外部环境险恶、对手和敌人强大,不仅没有用,而且对组织的生存极为有害。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改变自己、适应环境并寻找和等待时机,最终战胜环境、战胜对手。在这个漫长的时间里,解放军不断遇到各种各样来自内部和外部的问题和矛盾,在实践和探索中,一一化解和解决。化解、解决问题和矛盾之道,使解放军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

解放军是个与时俱进的组织。我们今天所有有关解放军组织建设的“基本经验”,其实都是在解决外部竞争和化解内部矛盾中的探索和实践。不断解决各种问题,是一个组织得以发展并日臻完美的不竭动力。

正是基于上述思考,在出版社的建议下,我对本书重新做了修订,并专门增加了解放军如何化解内部冲突与矛盾一章内容。希望读者能够看到,解放军建军的每一条经验,实际上都是在解决矛盾和冲突中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的选择,当然,这种选择也被历史证明是正确的选择。时至今日,这个伟大的组织仍然在适应不断变化的客观环境和解决各种问题的实践中昂首前行。

毫无疑问,我们今天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由于世界性经济衰退,企业面临着更加恶劣的生存压力。但《国际歌》中早就说道: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诚然,只有活下去,才能活得更好。而要活下去,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我们只有改变自己适应环境,这是我们唯一的选择。埋怨和指责都是不解决问题的。像解放军这个组织一样,目的不仅仅是打造一个完美的组织,而是要打造一个能够不断适应新情况,化解矛盾和冲突,并不断解决问题的组织,打造一个足以承载历史重任的组织,这才是一个与时俱进的组织。

这是我们今天仍然学习解放军的意义所在。

张建华

2014年5月1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