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巴耶夫》是他的代表作,写国内战争时期人民英雄恰巴耶夫的英勇事迹以及恰巴耶夫师成为一支有觉悟的革命军队的过程,通过对政委克雷奇科夫的描写,成功地刻画了党的领导者的形象,是早期苏联文学中的优秀作品之一。
爱伦堡
爱伦堡,1891年1月27日生于基辅一个工程师的家庭。1907就读于莫斯科第一中学,因参加布尔什维克地下组织被开除学籍。1908年被捕,遂即脱离组织关系。不久获释,于同年12月流亡巴黎,1910年开始发表诗作,都是模仿象征派诗歌的习作性质的作品。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15~1917年间,爱伦堡担任莫斯科《俄国晨报》和彼得格勒《市场报》军事记者,到法德前线采访。战争使他产生了怀疑、悲观情绪。这在诗集《前夜之歌》中有所反映。这个时期他还写有军事通讯,后来编辑成集,以《战争的外貌》(1920)为名出版。1917年7月回国。十月革命后,曾参加苏维埃政府部门工作。1918~1923年间还出版了诗集《火》(1919)、《前夜》(1921)、《随想》(1921)、《国外随想》、《毁灭性的爱》(1922)、《兽性的温暖》(1923)等,表示欢迎“另一个伟大的世纪”的诞生,同时对此感到“既狂喜又恐惧”。
1921年春开始,爱伦堡以苏联报纸记者身份长期驻在国外。20年代初,发表一些评论俄罗斯当代艺术和诗歌的论文,宣传结构主义的艺术思想。1922年发表哲理性讽刺长篇小说《胡里奥·胡伦尼多及其门徒奇遇记》,受到列宁的注意。小说描写第一次世界大战和革命时期欧洲和俄国的生活,对资本主义世界作了尖锐的讽刺和批判,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矛盾复杂的思想。这个时期发表的其他小说,如《尼古拉·库尔波夫的一生和毁灭》(1923)、《让娜·涅依的爱情》(1924)等,则以个人与社会的对立为主题。在有些小说中,如《十三个烟袋》(1923)和《德·叶·托拉斯》(1923),加强了对于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道德的批判,以及对资产阶级文化内在矛盾的分析。
1931年他周游欧洲各国,目睹了***主义的猖狂活动;回国后参观访问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建设的工地,受到了鼓舞,增强了对苏维埃国家前途的信心。这个时期写出反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和新人成长的长篇小说《第二天》(1933)。1936~1939年西班牙内战时期,他作为《消息报》记者几次去西班牙,写出一些诗歌和短篇小说集《停战以外》、长篇小说《人需要什么》(1937),表现他的反***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思想。
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在法国,他目击法国的沦陷,以此为题材创作了长篇小说《巴黎的陷落》(1941),获1942年度斯大林奖金。卫国战争时期,在《消息报》、《红星报》及前线报纸上发表了许多政论,揭露***主义的政策和道德,呼吁世界各国人民奋起斗争,并鼓舞他们必胜的信心。这些政论使他赢得了世界的声誉,后来收集出版了3卷政论集《战争》(1942~1944)。
二战结束后,他完成2部长篇小说:写战时生活的《暴风雨》(1948年度斯大林奖金)和写战后生活的《九级浪》(1951~1952)。50年代中期发表的中篇小说《解冻》(第1、2部;1954~1956)和各种形式的文艺论文,60年代发表的内容庞杂的回忆录《人、岁月、生活》(6卷,1961~1965),在苏联文艺界都引起激烈的争论。
1967年,爱伦堡因病医治无效在莫斯科逝世。
费定
费定,1892年2月24日生于一个小资产阶级家庭,1914年毕业于莫斯科商业学院经济系,后赴德国深造。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回国,费定归途中被德国当局作为敌侨扣留;十月革命胜利后受聘担任苏维埃政府驻德使馆翻译。1918年回国,先后参加过反击尤登尼奇的斗争,担任过红军和地方报刊编辑。
国内战争期间,他创作了许多政论、特写和短篇小说,其中小说《基谢尔叔叔》(1919)和《果园》(1920)曾获得当时文学界的征文奖。1920年在彼得格勒同高尔基相识,后来写了长篇回忆录《高尔基在我们中间》(1937~1942),详细记述了两人长期亲密的友谊。
1921年,费定参加“同路人”文学团体“谢拉皮翁兄弟”。20年代的主要代表作,有短篇小说《一个早晨的故事》(1921)和《安娜·季莫菲耶芙娜》(1922),中短篇小说集《脱兰士瓦》(1926),长篇小说《城与年》(1924)和《兄弟们》(1928)等。其中,两个短篇写革命前外省小市民及地方官吏的愚昧、自私和冷酷;中篇小说《脱兰士瓦》反映了新经济政策时期农村富农势力的嚣张;两部长篇小说都以十月革命引起的社会大变动为主题,一方面揭露欧洲资本主义及旧俄地主资产阶级统治的腐朽、没落,肯定革命的必要性和布尔什维克党人的坚强意志,同时指责革命者缺乏人性和善良,宣扬艺术家只有同革命保持一定距离才能创作出真正的好作品。这说明作者虽拥护革命,却未能真正理解革命的性质。在艺术上则反映了他多方面的探索。
20年代末和30年代,费定曾多次到德、法、意、瑞士等国访问。先后发表了长篇小说《盗窃欧洲》(1933~1936)和《“阿尔克图尔”疗养院》(1940)。前者主要写荷兰一个林业大王的家世及其在苏联的经历;后者写瑞士一个肺结核病疗养院里的各种人物。两部作品对处于经济危机时期的欧洲资本主义社会作了广泛深刻的揭露,但对当时苏联社会主义生活和苏维埃新人的描写比较简单。
1941~1945年参加卫国战争。这期间创作的剧本《感情的考验》(1942)和大量短篇、特写,充满爱国主义热忱。战争结束后,他以《消息报》记者的身份出席1945~1946年在德国纽伦堡举行的审判战争罪犯的国际军事法庭,写了特写集《纽伦堡的审判》(1946)。
费定最重要的作品是战后初年发表的两部曲《早年的欢乐》(1945)和《不平凡的夏天》(1947~1948)。这两部长篇小说主要写一个青年知识分子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事,表现个人和革命事业的关系,艺术在社会主义革命中的命运等,塑造了伊兹维柯夫和腊高静两个血肉丰满的布尔什维克形象,画面广阔,情节曲折,描写细腻,语言优美,被认为是当代苏联文学中优秀的长篇小说,获1949年度斯大林奖金。1961年开始发表的《篝火》原计划是两部曲的续篇,叙述主人公在30年代及卫国战争时期的遭遇,但未完成。
费定晚年发表过许多演说和文章,批评战后苏联文学创作中某些故步自封、狭隘简单、粗制滥造的倾向。他强调“打开窗户”,提高创作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费定于1958年当选为苏联科学院院士,1959年起担任苏联作家协会书记处第一书记,1967年为社会主义劳动英雄,1971年起任苏联作家协会主席团主席,1977年逝世。在我国,鲁迅曾于1928年翻译介绍他的《果园》。
帕乌斯托夫斯基
帕乌斯托夫斯基,1892年出生于莫斯科一个铁路员工家庭。1911~1913年在乌克兰基辅大学自然历史系学习,后肄业于莫斯科大学法律系。他曾当过工人、水手。十月革命后在报社工作,1912年开始发表短篇小说。
帕斯乌斯托夫斯基的早期作品表现出追求异国情调、充满幻想的倾向,如《闪烁的云彩》(1929)等。1932年发表的中篇小说《卡拉·布加兹海湾》,描写苏联人民改造自然的斗争,将文献材料与艺术构思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作者的成名作。
1933年,作者完成传记小说《查理·隆谢维尔的命运》,该作品描写一位拿破仑军官被俘后,决心以一死来解脱自己终身被禁锢的命运。另一本自传体小说《一生的故事》(1945~1963)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作者的经历,是作者创作历程和道德探索的总结。
1956年他发表的中篇小说《金蔷薇》,实际是一部总结创作经验和研究其他许多大作家创作活动的作品。其他作品还有中篇小说《柯尔希达》(1934)、《黑海》(1936)、《北方故事》(1938)等。
他的作品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擅长写作富于抒情色彩的短篇,借景抒情,文笔细腻,语言生动,格调清新。
凯尔巴巴耶夫
凯尔巴巴耶夫,1894年生于土库曼斯坦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30年前后曾在列宁格勒大学学习。1948年加入苏联共产党。
1923年,凯尔巴耶夫开始写作,尝试过不同体裁,既写诗歌,也写小说和剧本。在诗歌《妇女界》(1927)、《一个被奴役的女人》(1928)、《走向新生活》(1928)、《干枯的嘴唇》(1929),短篇小说集《现实》(1931),中篇小说《拜兰节》(1934)、《勇士》(1935)等作品中,凯尔巴巴耶夫着力于描写土库曼妇女过去的痛苦生活,反对封建残余,宣传妇女解放,号召人民建立新的生活。
卫国战争期间,他写有中篇小说《库尔班·杜尔德》(1942),长诗《艾拉尔》(1943),诗剧《马赫图姆库里》(1943),剧本《爱祖国》(1941)、《兄弟们》(1943)等,歌颂前方战士的英勇无畏和后方农业生产者的忘我劳动。长篇小说《决定性的步骤》,是土库曼苏维埃文学第1部反映革命历史的著名作品。中篇小说《白金国的爱素丹》荣获1951年度斯大林奖金,塑造了土库曼集体农庄女庄员的动人形象。
凯尔巴巴耶夫的长篇小说《涅比特·达格》(1957)反映石油工人的真实生活和工作生活中新旧思想的斗争;《天生的奇迹》(1965)描写土库曼著名革命家和政治活动家阿塔巴耶夫的事迹。
凯尔巴巴耶夫1942~1950年任土库曼作家协会主席。曾为土库曼科学院院士,荣获过苏联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他被认为是土库曼苏维埃文学奠基人之一。
潘菲罗夫
潘菲罗夫,1896年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十月革命后参加过肃反委员会工作。1923~1925年在萨拉托夫大学学习。1926年加入共产党,1924~1927年任《农民杂志》编辑。
20年代下半期,潘菲罗夫加入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联合会(“拉普”),曾任苏联作家协会理事和书记处书记。1931~1960年两度任《十月》杂志主编,是第二、三、四届最高苏维埃代表。
潘菲罗夫于1918年开始发表作品。他的创作多以他所熟悉的农村生活为题材。长篇小说《磨刀石农庄》(4部,1928~1937)是他的代表作。小说通过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的产生和发展,反映十月革命后苏联农村激烈的阶级斗争、思想斗争和农业集体化的进程,塑造了新农村建设者斯杰潘·奥格尼约夫、基里尔·达尔金、斯乔莎等鲜明形象,是苏联文学中第一部多方面反映农业集体化过程的作品。
卫国战争时期,潘菲罗夫写有大量的特写和小说。战后发表《为和平而斗争》(1945~1947,获1948年度斯大林奖金)、《在受难者的国家里》(1948,获1949年度斯大林奖金)、《伟大的艺术》(1954)等。
50年代完成3部曲《伏尔加河——母亲》、(《打击》1953;《沉思》,1958;《以青年人的名义》,1960),真实地描写了苏联战后的经济生活,其中《沉思》集中反映了苏共二十大以后农业方面的尖锐矛盾和变化。
索波列夫
索波列夫,1898年生于一个军官吏家庭,曾就读于彼得堡海军学校。1918年,索波列夫志愿加入海军,参加过国内战争。1926年在海军报刊工作,并开始发表作品。1930年积极发起和组织“红军和海军作家联合会”。1931年退伍,专门从事文学创作。
1932年,索波列夫发表的长篇小说《大修》是他的成名作,它刻画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部分俄国海军官兵的形象,表现了他们对帝俄海军衰落过程的理解和对革命高潮出现的信念。
卫国战争期间,他以《真理报》和海军总政治部军事记者身份,深入波罗的海、黑海等海军前沿阵地。1942年发表的特写集《海魂》(1943年获斯大林奖金),真实而鲜明地描绘了海军战士保卫敖德萨和塞瓦斯托波尔的英勇业绩,以及他们的“海魂”所燃起的仇恨与怒火。
战后发表的《绿光》(1954)是索波列夫的代表作,描写一艘快艇向敌后派遣侦察员的一次军事行动。侦察员在返航途中遇到急湍的海流,舢板无法通过。他们决定沉没舢板,在冰冷刺骨的海水中游回快艇,最后终于见到了快艇上发出的“绿光”——幻想和希望之光。小说成功地塑造了年轻的艇长列绍特尼科夫、水手长哈卓夫的形象,描写了他们之间动人的友谊和海军战士的优秀品质。
索波列夫的创作多以大海为背景,反映海军的生活。他曾担任俄罗斯联邦作协理事会主席(1957~1970)、全苏作协书记处书记(1958~1971)、最高苏维埃代表和主席团成员。1968年获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
布尔加科夫
布尔加科夫出生于乌克兰基辅市一个教授家庭。自幼喜爱文学、音乐、戏剧,深受果戈理、歌德等的影响。1916年基辅大学医疗系毕业后被派往农村医院,后弃医从文,开始写作生涯。
1920年,布尔加科夫开始在《汽笛报》工作,并发表了中篇小说《不祥的鸡蛋》、《魔障》和长篇小说《白卫军》等作品。他的作品以幽默辛辣的文笔著称,但因在“红”、“白”两个对立阵营中的“中立”立场引起争议。
布尔加科夫晚年坚持用业余时间写出了他一生最重要的长篇小说《大师和玛格丽特》(又译《撒旦起舞》),小说有一实一虚两条线索,一是撒旦及其随从在人间的见闻,一是大师的小说,写耶稣之死。最后大师和玛格丽特在魔王的带领下离开了莫斯科,飞向永恒的栖身之地,意味着大师和爱情远离了莫斯科。
布尔加科夫的小说极富魔幻色彩,被评论界称为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
肖洛霍夫
肖洛霍夫出生在一个商店职员的家庭,中学毕业后参加过征粮队等。1922年到莫斯科学习,同时开始创作。1924年成为职业作家。
他的早期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顿河故事》、《浅蓝的原野》等,以顿河地区为背景,揭示了国内战争时期哥萨克内部阶级冲突的尖锐性和悲剧性。
1926年,肖洛霍夫开始创作长篇巨著《静静的顿河》,期间还写了反映农业集体化运动的长篇小说《被开垦的处女地》等。卫国战争期间,他作为战地记者奔赴前线,写了很多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短篇小说。
1956年发表的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以卫国战争为背景,通过一个普通苏联人的遭遇,控诉了***的侵略战争给苏联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小说对战争和人的关系的深刻思考,对苏联当代文学尤其是战争文学影响很大。1965年,肖洛霍夫获诺贝尔文学奖。
列昂诺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