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经典国学必读书系(套装共21册)
19611900000005

第5章 国学之史学精粹

前言

温家宝总理谈到传统文化时曾说:“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博大精深,从未间断。”

习近平副主席也曾谈到:“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是一种以一当十、含金量高的文化阅读。”可见,阅读传统文化书籍是多么重要。

实际上,早在19世纪20年代,大批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籍就已经出版,“国学”热潮在那时开始逐渐兴起。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明白,作为重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需要,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基础。而“国学”正承续着中华文化的火种,使中华光民族灿烂的文化传统跨越时空、世代相承。

本书精心挑选了经、史、子、集、蒙等国学精典里的诸多名言警句,同时选编了部分国学常识及国学趣典,将趣味性、知识性熔为一炉,希望能帮助读者更深刻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中国古代经典作品,传承古人的智慧精粹。

王克忠

史书是记述历史史实、地理疆域、官职等的书。有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编年体历史著作,如《左传》;有以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的纪传体历史著作,如《史记》;有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纪事本末体历史著作,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有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国别体历史著作,如《国语》、《战国策》等。

《国语》

《国语》是一部记言体国别史,二十一卷,大致成书于战国初年,相传为左丘明所作,又被称为《春秋外传》,与作为《春秋内传》的《左传》并列,两书互为表里,互相参证。

《国语》是一部历史文集汇编,关于春秋八个国家史事的记载详略不同,文风迥异,非出自一人之手,可能为当时各国史官所记载,再经整理润色而成,至西汉刘向考校最后定型。《国语》以国分类,各自成章,其所记史事上自西周穆王征犬戎(约公元前967年),下至赵、魏、韩三家灭智伯(公元前453年),约五百年的历史,以记言为主,兼以记事,通过上层统治阶级士大夫的言论、辩论来反映历史事件,探讨兴衰治乱之根源,史论结合,在史学思想上是一个进步。并且,其涉及边远地区,也记载了经济、制度、风俗等方面的内容,可补《左传》之阙。

【得时无怠,时不再来,天予不取,反为之灾】 出自《国语?越语下》。意思是:得到了机遇就不要懈怠,机遇一旦错过,就不会再度重来。老天给予的机会,如果不能利用,反而会遭受惩戒。

【动莫若敬,居莫若俭,德莫若让,事莫若咨】 出自《国语?周语下》。意思是:行动时没有什么比小心谨慎、严肃行事更重要的了,居家时没有什么比勤俭更重要的了,道德修养没有什么比谦让更重要的了,做事情没有什么比咨询别人更重要的了。

【从善如登,从恶是崩】 出自《国语?周语下》。是:似。意思是:向善就好像攀登山峰,向恶就好像山石坍塌。比喻上进困难,堕落却快得惊人。

【祸不好,不能为祸】 出自《国语?周语下》。意思是:灾祸是不好的,(因此)不能制造灾祸。

【夫民劳则思,思则善新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 出自《国语?敬姜论劳逸》。淫:放肆。意思是:百姓参加了劳动就会因劳累而去思考如何节俭律己,若经常思考这些问题,就会使自己的心地善良起来;无所事事就会放肆起来,一旦生活放肆,就会忘掉善良,没有善良就会滋生作恶之心。

【败不可处,时不可失,忠不可弃,怀不可从】 出自《国语?晋语四》。处:居住。意思是:政令败坏的地方不能居住,机遇不能丧失,忠诚的人不能抛弃,顾着私欲的情绪不能依从。

【不厚其栋,不能任重。重莫如国,栋莫如德】 出自《国语?鲁语上》。厚:使粗壮。任:担任。意思是:不使用粗壮的房梁,就不能承受屋顶的分量。没有什么分量比国家的利益更重要的,没有什么栋梁比品德高尚的人更合适的。

【过而能改者,民之上也】 出自《国语?鲁语上》。意思是:犯了错误能够改正的人,是百姓中的上等人。

【恶有衅,虽贵,罚也】 出自《国语?鲁语》。衅:事端。意思是:只要犯了罪,即使地位再高,也应受到处罚。

【戚施不可使仰】 出自《国语?晋语》。戚施:驼背。意思是:驼背的人,是无法让他直起身子来的。

【轻则寡谋,骄则无礼】 出自《国语?周语》。意思是:轻举妄动的人做事缺乏思考,骄傲自满的人待人缺乏礼数。

【人之求多闻善败,以鉴戒也】 出自《国语?楚语》。意思是:人应该多知道正面和反面的东西,以便从中吸取教训。

【塞水不自其源,必复流】 出自《国语?晋语》。意思是:堵塞流水不从源头堵,那水必定还要流出来。比喻处理问题必须治本。

【上医医国,其次疾人】 出自《国语?晋语》。意思是:最高明的医生能医治国家的疾病,其次才是给人看病。

【声一无听,物一无文】 出自《国语?郑语》。意思是:单一的声音不中听,单一的东西没有文采。

【盛而不骄,劳而不矜其功】 出自《国语?越语》。意思是:伟大而不骄傲,勤劳而不自夸有功。

【时不可失,丧不可久】 出自《国语?晋语》。意思是:要紧紧抓住时机不能错过,错过了也不能延误太久。

【拱木不生危,松柏不生埤】 出自《国语?晋语》。拱木:可用两手围抱的树。危:这里指屋脊。意思是:大树不能生长在屋脊上,松柏不能生长在矮墙上。比喻人才的成长要有一定的条件。

【国斯无刑,偷居幸生】 出自《国语?晋语》。意思是:国家若是没有刑法,侥幸苟且偷生之人就会存在。

【狐埋之而狐搰之,是以无成功】 出自《国语?吴语》。搰:掘出来。意思是:狐狸实在多疑,刚把东西埋起来,又把它掘出来看看,到最后也没藏好。比喻人疑虑太多,不能成事。

【见乱而不惕,所残必多,其饰弥章】 出自《国语?周语》。残:损失。弥;更加。章:通“彰”,明显。意思是:看到乱子出现,若不警惕,损失就会更多;如果想掩饰自己的过错,只会使过错更加明显地表露出来。

【君以为易,其难也将至矣】 出自《国语?晋语》。意思是:往往在你觉得是轻而易举的时候,困难也就跟来了。比喻做事不能麻痹大意。

【口之言也,善败于是乎兴】 出自《国语?周语》。善败:善恶,好坏。兴:兴起,这里作“清楚”讲。意思是:放开人民的嘴,让他们有话直说,政事的善恶好坏就都可以清楚。

【谋必素见成事焉,而后履之】 出自《国语?吴语》。意思是:凡是计划一件事,一定要预见到肯定能成功,然后才去实施。

【民虑之于心而宣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出自《国语?周语上》。壅:堵塞。与:跟从。意思是:百姓心里的想法是经过成熟的考虑后说出来的,这是形成之后的自然流露,怎么可以堵塞其口呢?如果真要堵塞言路,那么还会有谁来拥护你呢?说明执政者应广开言路。

【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出自《国语?周语上》。为:治理。意思是:治理河道,要用疏导的办法使其通畅;治理百姓,要引导百姓使其敢言。成语“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即由此而来。

【兴王赏谏臣,逸王罚之】 出自《国语?晋语六》。意思是:能够让国家振兴的君主会奖赏敢于进谏的臣子,贪图安逸的君主则会惩罚敢于进谏的臣子。

【为君不君,为臣不臣,乱之本也】 出自《国语?齐语》。意思是:做君主的不像做君主的样子,做臣子的不像做臣子的样子,这是国家危乱的根本。

【勤民以自封者,死无日矣】 出自《国语?楚语下》。勤民:劳困人民。自封:自求富足。无日:没多久。意思是:劳困人民以满足自己的,灭亡就没多久了。说明领导者不能残民以逞。

【民可近也,而不可上也】 出自《国语?周语》。意思是:应当亲近对待百姓,而不能够凌驾于他们之上。

【王事唯农是务,无有求利于其官,以干农功】 出自《国语?周语上》。王事:公事。意思是:在所有的公事当中,最重要的是专力于农业,没有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妨害农事的。

【松柏之地,其草不肥】 出自《国语?晋语》。在长满松柏的地方,草长的就不肥美。比喻物不两盛。意同《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松柏之下,其草不殖。”

《战国策》

《战国策》是汇编而成的历史著作,作者不明。其中所包含的资料,主要出于战国时代,包括策士的著作和史臣的记载,汇集成书,当在秦统一以后。原来的书名不确定,西汉刘向考订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策》。总共三十三卷,按国别记述,有东周一卷、西周一卷、秦五卷、齐六卷、楚四卷、赵四卷、魏四卷、韩三卷、燕三卷、宋与卫合为一卷、中山一卷。记事年代大致上接《春秋》,下迄秦统一。以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反映出这一时期各国政治、外交的情状。全书没有系统完整的体例,都是相互独立的单篇。

《战国策》既体现了时代思想观念的变化,也体现出战国游士、侠士这一类处于统治集团与庶民之间的特殊而较为自由的社会人物的思想特征,不完全是为了维护统治秩序说话。由于《战国策》突破了旧的思想观念的束缚,又不完全拘泥于历史的真实,所以就显得比以前的历史著作更加活泼而富有生气。

【骄主必不好计,而亡国之臣贪于财】 出自《战国策?燕策》。意思是:骄横的君主一定不会虚心接受计谋,亡国的大臣都贪敛财富。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出自《战国策?魏策》。悖:荒谬。患:忧患。意思是:糊涂人的祸患是把聪明人当成糊涂人。

【不以禄私其亲,功多之授之,不以官随其爱,能当之者处之】 出自《战国策?燕策》。随:放任。意思是:不能用厚禄来偏私自己亲近的人,应该把它授予功劳大的人;不把高官随便封赐给自己喜欢的人,要能够胜任的人担任。

【车榖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 出自《战国策?齐策》。衽:衣襟。袂:袖子。意思是:车榖相撞,人们的肩膀相互摩擦,将衣襟连起来会成为幔帐,举起袖子来会成为帐篷,挥洒汗水会成为雨水。

【反古未可非,而循礼未足多】 出自《战国策?赵策》。反:违反。可:宜。循:遵守。意思是:违反古代的礼仪不宜非议,遵循古代的礼仪不值得称道。

【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也,仁者不危人以要名】 出自《战国策?燕策》。要:求取。意思是:敦厚的人不诋毁别人而使自己得到益处,仁爱的人不危害别人而取得名声。

【祸与福相贯,生与死为邻】 出自《战国策?楚策》。贯:相通。意思是:灾祸和幸福相通,生与死紧邻。

【积羽沉舟,群轻折轴】 出自《战国策?魏策》。群:合群。意思是:羽毛堆积的太多,会把船只沉没;轻小的东西装载过多,会把车轴弄断。

【罢无能,废无用,捐不急之官,塞私门之请】 出自《战国策?秦策》。意思是:罢退无能的人的职位,裁撤无用的机关,废除多余的官吏,杜绝私人的请托。

【比目之鱼,不相得则不能行】 出自《战国策?燕策》。相得:彼此心意契合。意思是:比目鱼如果少了其中一只,就不能向前游了。

【兵不如者,勿与挑战;粟不如者,勿与持久】 出自《战国策?楚策》。意思是:兵力不如对方,不要主动挑起战争;粮食不如对方充足,不要打持久战。

【不以挟私为政】 出自《战国策?魏策》。意思是:在处理政务时不要挟带私心。

【不知而不疑,异于己而不非者,公于求善也】 出自《战国策?赵策》。意思是:对自己不熟悉的事情,不随便怀疑;跟自己不同的意见,不轻易反对,这才是大公无私、寻求真理的态度。

【除患无至,易于救患】 出自《战国策?燕策》。无至:未到。意思是:祸患在发生前就消灭它,这比祸患发生了再去补救要容易得多。

【敌不可易,时不可失】 出自《战国策?秦策》。易:轻忽。意思是:敌人不可以轻视,时机不可以错过。

【法令既明,士卒安难乐死】 出自《战国策?楚策》。意思是:法令严明,士兵就不会畏惧困难贪生怕死。

【夫孪子之相似者,唯其母知之而已;利害之相似者,唯智者知之而己】 出自《战国策?韩策》。意思是:非常相像的双胞胎,只有他们的母亲才能分辨出来;利与害相似的事情,唯有明智的人才能区别开来。

【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出自《战国策?齐策》。意思是:蛇本来没有长足,你怎么给画脚了呢?比喻不按客观实际办事,而凭主观多此一举的虚妄行为。

【弗知而言为不智,知而不言为不忠】 出自《战国策?秦策》。意思是:不了解事情的真相就高谈阔论,便是不明智;如果知道了而不谈,就是不忠诚。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出自《战国策?齐策》。意思是:客人当面吹捧我,那是对我有所求罢了。

【狂夫之乐,知者哀焉;愚者之笑,贤者戚焉】 出自《战国策?赵策》。意思是:颠狂的人欢乐,聪明的人为他感到悲哀;愚蠢的人高兴,贤明的人为他感到难过。

【理世不必一其道,便国不必法古】 出自《战国策?赵策》。意思是:治理国家不是一种永远不变的办法,要想使国家富强不必完全效仿古人的办法。

【谋泄者事无功,计不决者名不成】 出自《战国策?齐策》。意思是:计谋一旦泄露,就不会成功;遇事犹豫不决,就不会获得名望。

【谋者皆从事于除患之道,而先使患无至者】 出自《战国策?燕策》。意思是:凡善于谋划的人都注重防范灾祸的方法,先把灾祸除掉,使它不发生。

【千里而一士,是比肩而立;百世而一圣,若随踵而至也】 出自《战国策?齐策》。意思是:在千里之内出现一个高尚的人,就像和他并肩站着那样近;在百世之间如果出现一个圣贤,便如一个接一个而来的那样多。

【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 出自《战国策?秦策》。意思是:有三个人怀疑,连自己母亲也不敢相信他了。比喻流言飞语可以歪曲事实,混淆视听,惑乱人心。

【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 出自《战国策?燕策》。意思是:善于创新的人,不一定完成得好;有个好的开头的人,不一定能有一个好的结果。

【赏必加于有功,刑必断于有罪】 出自《战国策?秦策》。意思是:奖赏必须给予有功的人,刑罚必须加给有罪的人。

【胜而不骄,故能服世;约而不忿,故能从邻】 出自《战国策?秦策》。意思是:胜利了不骄傲,故能令世人信服;约束自己不发怒,故能睦邻相从。

【圣人不能为时,时至而弗失】 出自《战国策?秦策》。意思是:圣人不能制造时势,但时机一旦来临就绝不会失掉它。

【圣人从事,必借于权而务兴于时】 出自《战国策?齐策》。意思是:圣人创业,必然借助于权变作凭据并利用时机而兴起。

【圣人甚祸无故之利】 出自《战国策?赵策》。意思是:圣人认为,无故得利,必然会招来灾祸。

【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 出自《战国策?齐策》。意思是:去掉外饰,还其真实面貌,就会一生不蒙受羞辱。

【贵其所以贵者,贵】 出自《战国策?韩策》。意思是:尊重应该尊重的,就会受到尊重。

【鸿鹄一举千里,所恃者,六翮尔】 出自《战国策?燕策》。意思是:天鹅展翅一飞千里,它所依赖的,只是六根粗大的羽毛罢了。比喻办事在于人员精干。

【怀重宝者,不以夜行;任大功者,不以轻敌】 出自《战国策?赵策》。意思是:身上装着贵重的宝贝的人不走夜路,能建大功的人不轻敌。

【极身毋二,尽公不还私】 出自《战国策?秦策》。意思是:为国家应鞠躬尽瘁,公而忘私,绝无二心。

【计有一二者难悖,听无失本者难惑】 出自《战国策?秦策》。意思是:有几套策略,就不容易糊涂;听取意见不忘掉根本,便不容易昏乱。

【以书为御者,不尽于马之情;以古制今者,不达事之变】 出自《战国策?赵策》。尽:通晓。意思是:只按照书上的方法来驾御车马的,不能完全掌握马的脾性;只用古人的方法来管理现今的人,就不能通达时势的变化。说明治国不能死守教条,要因时因事制宜。

【循法之功,不足以高世;法古之学,不足以制今】 出自《战国策?赵策》。高世:超过流俗。意思是:一味地因袭前人之法,就不能超过流俗;只知道墨守古人的学说,就无法治理当世。

【道不拾遗,民不妄取】 出自《战国策?秦策》。意思是:行人不随便捡拾别人遗落的东西,百姓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后来常用此形容太平盛世或社会治安良好。

【内寇不与,外敌不可距】 出自《战国策?燕策》。寇:祸乱。距:同“拒”,抵抗。意思是:国家内部的祸患不安定下来,就无法抵抗外部敌人的侵扰。

【并骥而走者,五里而罢;乘骥而御之,不倦而取道多】 出自《战国策?赵策》。骥:骏马。走:跑。罢:通“疲”,疲惫。意思是:与骏马一同奔跑,五里路就会感到疲惫;而骑着骏马跑,不但自己不累,跑的路还要多。比喻领导者如能很好地使用人才,既可以让自己轻松,又可以将事情做好。

【明主者务闻其过,不欲闻其善】 出自《战国策?燕策》。务:致力。意思是:英明的君主总是愿意听取自己的过错,而不想听别人对自己正确行为的夸赞。

【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出自《战国策?秦策》。讳:回避。私:偏袒。意思是:不因为其势力强大就回避对他的惩罚,不因为是自己亲近的人就偏私行赏。

【善为国者,顺民之意】 出自《战国策?齐策》。为:治理、料理。意思是:善于治理国家的人,总是会顺应百姓的意愿。

【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 出自《战国策?魏策》。姑:暂且。辅:帮助。意思是:若想将敌人打败,不妨先暂且给他一点帮助;若想得到东西,不妨先给他点东西。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出自《战国策?赵策》。意思是:父母疼爱自己的孩子,就要为他们做长远的打算。

【同欲者相憎,同忧者相亲】 出自《战国策?中山策》。意思是:有相同欲望的人会相互嫉恨,有同样忧虑的人会相互亲近。

【宵行者能无为奸,而不能令狗无吠也】 出自《战国策?韩策》。宵行:走夜路。意思是:走夜路的人,可以保证自己不做坏事,但却没有办法让狗别对着自己乱叫。比喻人可以行得正、做得端,但却不能阻止别人的议论。

【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 出自《战国策?中山策》。与:给予。期:决定于。厄:困境,穷困。意思是:给人东西不在多少,而应当在别人正困难的时候给予;结怨不在深浅,而在于是否恰恰伤了他的心。

【以财交者,财尽而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 出自《战国策?楚策》。华:年华,容颜。意思是:用金钱结交的朋友,一旦你的财力用尽,交情也就断绝了;用美丽的容颜来交的朋友,一旦年华老去,宠爱也就消失了。

【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 出自《战国策?燕策》。恶声:谩骂的话。意思是:古时候的君子,即便断绝了交情,也不会口出恶言。

【物至而反,冬夏是也;致至而危,累棋是也】 出自《战国策?秦策》。致至:达到的极致。意思是: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就像冬夏的循环一样;事物发展到它的极致,就会有危险,就像堆积起来的棋子一样。比喻物极必反、积高必危。

【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出自《战国策?魏策》。意思是:别人对我有恩德,千万不能忘掉;自己有恩于别人,千万不能老记着。说明人应知恩而知图报,施恩而无所求。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出自《战国策?燕策》。易水:河名,在今河北省西部。壮士:指荆轲。意思是:风萧萧地吹啊,易水河上寒气笼罩,我这一去啊,就不打算再回还。

【仁不轻绝,智不轻怨】 出自《战国策?燕策》。意思是:仁慈的人不轻易与人绝交;明智的人不轻易怨恨别人。说明待人要宽厚。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出自《战国策?韩策》。牛后:指牛肛门。意思是:宁愿做小而洁净的鸡嘴,也不愿做大而肮脏的牛肛门。现多用来比喻人宁愿在小地方自主,也不愿在大地方受人支配。

【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 出自《战国策?赵策》。师:这里指借鉴。意思是:不忘记以前做事的经验教训,以后做事就可以有所借鉴了。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出自《战国策?楚策》。牢:牲口圈。意思是:看见兔子后,再回头唤狗去追捕,也不算晚;羊丢了以后,再将牲口圈修补好,也不算迟。用来比喻事故发生后,再想办法补救也是来得及的。

【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 出自《战国策?鲁仲连邹阳列传》。意思是:侠义之士的可贵之处在于为人排除祸患、消除为难、解除纷乱,而不索取任何报答;如果要有所索取,那就是商人的行为了。

《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该书对这一漫长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过程作了概括性的记述,较全面深刻的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社会面貌,是一部浩瀚的史学巨著。作者司马迁,西汉武帝时继父职任太史令,开始写《史记》,历时十三年完成。《史记》原名《太史公记》或《太史公书》,也简称为《太史公》。《史记》名称的由来,据梁启超考证认为是《太史公记》的简称。

【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冲风之末,力不能漂鸿毛】 出自《史记?韩子孺列传》。冲风:疾风。鲁缟:鲁国的生绢。意思是:强弓射出的箭,到了落地的时候,力量已尽,就连薄绢也射不穿;疾风刮到最后,微弱的风力连大雁的羽毛也飘不起来。

【治天下终不以私乱公】 出自《史记?韩子孺列传》。意思是:治理国家始终不能由于私情而扰乱公事大计。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出自《史记?赵世家》。意思是:千张羊皮,不如狐狸腋下的一块皮可贵。比喻众愚不如一贤。

【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出自《史记?商君列传》。意思是:法令不能施行,是因为上面的人带头犯法。

【好学深思,心知其意】 出自《史记?五帝本纪》。意思是:好学深思,心中才能理解其中的深意。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出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意思是:有个叫颜回的学生很好学,他不迁怒于别人,不会重复犯第二次错误。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意思是:把国家的危急放在前面,个人恩怨放在后面。

【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以图存】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言:言论。图:图谋。意思是:打了败仗的将领,不能再谈论勇敢;亡了国的士大夫,不能再谋划兴存。

【猛虎之犹豫,不若蜂虿之致螫;骐骥之蹁躅,不如驽马之安步】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虿:蝎子一类的毒虫。螫:用毒刺刺人。骐骥:千里马。蹁躅:踯躅、徘徊不前。意思是:猛虎迟疑不决,不如蝎子一类的毒虫螫一下;千里马徘徊不前,不如劣等马不慌不忙地往前走。

【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出自《史记?五帝本纪》。病:困苦。意思是:不能让天下的百姓受苦而一个人获利。

【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忧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载:承担。意思是:乘坐别人车子的人要承载别人的患难,穿别人衣服的人要分担别人的忧愁,吃别人饭的人要拼死为别人效力。

【非兵不强,非德不昌】 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意思是:不致力于军队建设,国家不会强大;不施行仁德之政,国家不会昌盛。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意思是:飞鸟消灭了,好的弓箭就收藏起来;兔子死光了,猎狗就杀了煮着吃了。

【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衣:穿。意思是:富有了、显达了,不回归故乡的话,就好像穿着很漂亮的衣服在黑夜里行走。

【冠虽敝,必加于首;履虽新,必关于足】 出自《史记?儒林列传》。敝:破旧。意思是:帽子虽然破旧,但肯定是戴在头上的;鞋子虽然簇新,但肯定是穿在脚上的。

【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意思是:剑法只能抵挡一个人,不值得学习,要学抵抗万人的兵法。

【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任】 出自《史记?楚元王世家》。意思是:安全和危险在于发布什么法令,生存和灭亡在于任用什么人。

【本弊不除,则其末难止】 出自《史记?酷吏列传》。意思是:带有根本性的弊端不除掉,那么由它引起的小弊端就难以止住。

【兵贵先声后实】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意思是:用兵以先张其声势,然后再以实力继之为贵。

【不作威,不作福,靡有后羞】 出自《史记?三王世家》。靡:没有。意思是:不依仗地位和权势耍威风、逞霸道,就不会在以后遭到羞辱。

【聪之知远,明以察微】 出自《史记?五帝本纪》。聪:听力好。明:视力好。意思是:耳力好能听得远,视力好能看到微小的东西。

【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 出自《史记?商君列传》。反听:外听他人意见。内视:自我省察。自胜:自我克制。意思是:听了批评的意见,能自我反省的,叫做聪明;能主动检查自己的,叫做明智;能克制自己私心的,叫做有力量。

【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 出自《史记?五帝本纪》。意思是:不是好学深思.领会书中意旨的人,本来就很难和见识浅薄、孤陋寡闻的人谈论大道理。

【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现】 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意思是:一个有才能的人处在世上,就好比把锥子装进口袋,立刻可以看到锥尖从袋里钻出来。

【苦言,药也;甘言,疾也】 出自《史记?商君列传》。意思是:不顺耳的话像良药一样,甜言蜜语却像病菌似的。

【论至德者不和于俗】 出自《史记?商鞅列传》。意思是:道德高尚的人,必然不会去附和凡俗。

【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出自《史记?留侯世家》。慢藏:保管疏忽。冶容:妖冶的容颜。意思是:财物收藏不慎,则不啻是教唆偷东西的人;打扮得妖冶,则不啻是教唆荒淫无耻的人。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出自《史记?管晏列传》。意思是:处理政务的人,应善于因祸得福,转败为胜。

【岂若卑论侪俗,与世浮沉而取荣名哉】 出自《史记?游侠列传》。岂:怎么。卑论:庸俗的谈论。侪俗:凡庸之辈。意思是:怎么可以和庸俗之辈同流合污,用随波逐流的手段来取得好名声呢?

【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 出自《史记?陆贾列传》。意思是:骑马打下来的天下,怎么可以还在马上治理呢?比喻可以用武力得天下,但却不能再用武力来治理天下,而是应讲究治术。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出自《史记?李斯列传》。让:辞让。择:剔除。意思是:泰山不辞让每一块微小的土壤,所以才能够那样巍峨壮观;河海不拒绝每一条细小的水流,所以才那样深不可测。

【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 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意思是:洗一次头发,要三次握着头发出来招待贤士,吃一顿饭,要三次吐出口中的饭去会见贤士。表现了周公求贤之诚,思贤之切。

【谏者福也,谀者贼也】 出自《史记?龟策列传》。贼:祸害。意思是:谏诤进言是国家的福气,阿谀奉承是国家的祸患。

【渊深而鱼聚之,山深而兽往之】 出自《史记?货殖列传》。意思是:水深了,鱼就会纷纷聚集;树林茂密,鸟兽就会争相前来。比喻领导者德政广施,民心就会归附。

【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出自《史记?商君列传》。谔谔:直言争辩的样子。意思是:有一千个人对你唯唯诺诺,不敢言语,也不如有一个敢于与你直言争辩的人。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出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天:这里指人民赖以生存的东西。意思是:国家以人民为根本,而人民以粮食为第一需要。说明了粮食生产的重要性。

【富无经业,则货无常主,能者辐凑,不肖者瓦解】 出自《史记?货殖列传》。辐:车轮的辐条。意思是:致富没有固定的行业,财货也不会总是属于某一个人。对于有能力的人,财富就像车的辐条一样聚集在车轴的周围,对于没有能力的人,财富就像破碎的瓦片一样,很快就消失了。

【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 出自《史记?货殖列传》。三宝:粮食、物品、财富。虞:古代掌管山泽的人。意思是:如果商人不做买卖,粮食、物品及财富就无法流通;如果掌管山泽的人不开发利用资源,那么财富就会减少。说明商业流通对社会发展十分重要。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 出自《史记?货殖列传》。熙熙:指和乐的样子。壤:通“攘”,壤壤,即众多的样子。意思是:天下人和和乐乐,都是为利益而来;天下人纷纷攘攘,也都是为了利益而往。

【无财作力,少有斗智,既饶争时,此其大经也】 出自《史记?货殖列传》。作力:努力。少:通“稍”。大经:常道。意思是:在没有财力的时候,应该努力创造财富,等到有了一些财富后,就要靠才智来经营;财富多了,就要努力争取赚钱的时机,这才是发财的常理。

【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 出自《史记?货殖列传》。贵:价格上涨。贱:价格下跌。意思是:货品的价格上涨到极高时就会降下来,下跌到极低时就会涨上去。

【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 出自《史记?货殖列传》。意思是:当货品的价格极高时,就要像扔掉粪土一样赶快抛售;当货品的价格极低时,就要像购买珍宝一样趁机购买。说明贱买贵卖的商业道理。

【夫岁熟取谷,予之丝漆;茧出取帛絮,予之食】 出自《史记?货殖列传》。帛:泛指丝织物。絮:粗丝绵。食:粮食。意思是:庄稼成熟的时候,粮食就便宜,就应当收进粮食,出售丝漆;蚕茧收获的时候,丝帛就便宜,就应当买进丝帛,卖出粮食。说明经商应注意物价的变化。

【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 出自《史记?货殖列传》。百里、千里:均为虚数,形容很远。籴:买进粮食。意思是:不到百里之外的地方贩卖柴薪,不到千里之外的地方去贩运粮食。说明经营者不要长途贩运利薄的商品。

【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桴鼓之急,则忘其身】 出自《史记?驷马穰苴列传》。援:执,拿。桴:鼓槌。意思是:将领在接受了任命之后,就要忘了自己的家庭;军队里执行纪律的时候,就不能顾念亲属;击鼓作战的危急时刻,就不能再顾惜自己的生命。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原句为“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后演化至此。意思是:将军在外面指挥作战,君王的命令可以不接受。说明在外作战的主将可以根据战场的实际情况做出战略决策。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成语运筹帷幄即由此而来。意思是:在营帐中操控着战略,就能让在千里之外作战的军队取得胜利。说明谋略和指挥才能之高超。

【十则围之,倍则战之】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意思是:如果自己的兵力是敌人的十倍,就应该采用围攻;如果自己的兵力是敌人的两倍,就应该与敌人展开战斗。

【养虎自遗患】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意思是:养虎是自己给自己留后患。

【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意思是:两只老鼠在洞中争斗,哪一个更勇敢些,哪一个就能获胜。比喻狭路相逢勇者胜。

【战胜而将骄卒惰者败】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意思是:打了胜仗之后,将领骄傲,士兵懒惰的,就会失败。

【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 出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病道:医治病的方法。意思是:人们通常担忧的是疾病太多,而医生所担忧的却是医治疾病的方法太少。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出自《史记?汲郑列传》。交态:指交情。见:通“现”。意思是:在生死攸关的时候,才能看出交情的深浅,在贫富有所不同,地位有所差别的时候,才能够考验友情的真伪。

【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出自《史记?范雎蔡泽列传》。睚眦:瞪眼睛。意思是:受人一顿饭的恩惠也要报答,被人瞪一眼的怨恨也要报复。现常用“睚眦必报”来形容人斤斤计较的做法。含有贬义。

【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耳】 出自《史记?魏豹列传》。白驹:骏马。意思是:人的一生,就好像骏马从一条缝隙上飞驰而过一样,瞬间即逝。

【月满则亏,物盛则衰】 出自《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意思是:月亮到了最圆的时候,就会开始亏损;事物到了鼎盛的时候,就会走向衰落。

【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毫厘:形容极其细微。意思是:开始有毫厘的差错,到后来就可能相去千里了。说明开始时的一点小错误,可能发展成为后来的大错误。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细谨:细节。让:指责。意思是:做大事情不要计较细枝末节,讲大礼不必在意繁文缛节。说明做事要从大处着眼,不要被小细节所左右。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 出自《史记?管晏列传》。意思是:生我的是我的父母,而了解我的是鲍叔牙。成语“管鲍之交”就说的是他们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

【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出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百斤:形容极多。季布:汉初名将。意思是:得到百斤黄金,也不如得到季布的一句承诺。比喻待人应重承诺,守信用。成语“一诺千金”即由此而来。

【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出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贾:商人。意思是:善于经营的商人总是将自己的财富隐藏起来,好像什么都没有;修养深厚的君子总是谦虚忍让,看起来就像愚钝的人一样。

【不伐己功,不矜其能】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伐:夸耀。矜:夸耀。意思是: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也不夸耀自己的才能。后常用来赞扬一个人谦虚谨慎的品德。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出自《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意思是:匈奴还没有消灭,还要家干什么?短短八个字反映了卫青誓死消灭匈奴的爱国精神。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意思是:桃树和李树本不会讲话,但其有花果能吸引人们,树下的人来人往自然就踏出小路来了。比喻品德高尚的人不尚虚名,而实至名归。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出自《史记?滑稽列传》。意思是:不飞便罢,一飞就飞到高空;不叫便罢,一叫就会使人震惊。成语“一鸣惊人”即由此而来。

【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出自《史记?陈涉世家》。举大名:图大事。意思是:英雄志士不死就算了,要死就要为大事而死,王侯将相难道是代代相传的吗?

【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意思是:事情要取得成功很难,但失败却非常容易;时机要得到很难,但失去却十分容易。说明若要有所作为,就一定要抓住时机。

【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出自《史记?魏世家》。薪:柴火。意思是:抱着柴火去救火,柴火不烧完,火就不会灭。比喻用错误的方法消灭危害,只能使危害扩大。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出自《史记?齐悼惠王世家》。意思是:应该作出决断的时候而不作出决断,反而会给自己招来灾祸。

【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出自《史记?屈原列传》。意思是:明智的人,不会被外物所束缚,而是能够随着世俗的变化而变化。说明人的思想应随着客观世界的变化而改变。

《汉书》

《汉书》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东汉班固编撰,原书一百篇,后人析为一百二十卷。《汉书》经班彪、班固、班昭及马续四人方才完成,全书沿用《史记》体例,只是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并创立《刑法》、《五行》、《地理》、《艺文》四志,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准绳。

《汉书》包括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所记史实起于汉高祖武德元年(公元前206年),止于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记载了西汉230年的历史。《汉书》既记载了西汉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及文化等方面的重大事件及长安城的兴建沿革,又保存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民俗风情及历史人物等方面的大量史料,是研究西汉历史的最主要史籍之一。

【泰山之霤穿石】 出自《汉书?枚乘传》。霤:读“六”,屋上滴下的雨水。意思是:泰山上的水滴可以穿透石头。比喻“水滴石穿”,只要功夫到了,自然会成功。

【百闻不如一见】 出自《汉书?赵充国传》。意思是:听别人说一百次,也不如自己亲自看一次。比喻眼见为实。

【常玉不瑑,不成文章;君子不学,不成其德】 出自《汉书?董仲舒传》。瑑:雕刻。意思是:平常的玉不雕琢,就不会有好看的花纹;君子不学习,就不能成就他的德行。

【千人所指,无病而死】 出自《汉书?王喜传》。意思是:被群众所怨恨,没有病也会死掉。比喻众怒不可犯,民心不可违。

【孔子称:“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苏武有之矣】 出自《汉书?苏武传》。意思是:孔子说:“志士仁人,只有杀身成仁的,没有因贪生而损害仁义的”,“出使在外,不辱没君王的使命”,苏武能做到这一点。

【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 出自《汉书?元帝纪》。附:聚。意思是:百姓在一个地方住惯了,就故土难离,这是百姓的天性;亲人能够相聚,是人们的愿望。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出自《汉书?王吉纪》。意思是:方圆百里的地方民风就不一样,方圆千里的地方就会习俗各异。

【夫妇之道,有义则和,无义则离】 出自《汉书?孔光纪》。道:准则。义:情义。意思是:夫妇之间的准则就是有情义就合在一起,没情义就分开。

【寒之于衣,不待轻煖;饥之于事,不待甘旨】 出自《汉书?食货志》。轻:轻软华贵。煖:通“暖”。意思是:寒冷里的人对于衣服,不要求轻软华贵;饥饿里的人对于事物,不要求甘甜美味。

【既往不咎,来事之师】 出自《汉书?李寻传》。意思是:事情过去了就别再追究了,可以作为将来事情的借鉴。

【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岂可同哉】 出自《汉书?东方朔传》。意思是: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怎能相提并论呢?

【兵骄者灭】 出自《汉书?魏相传》。意思是:认为自己强大而轻敌的军队,必定要打败仗。

【不加功于无用,不损财于无谓】 出自《汉书?杨王孙传》。意思是:不在无用的事情上用工夫,不在无意义的事情上耗费钱财。

【不教而诛谓之虐】 出自《汉书?董仲舒传》。教:教育。诛:惩戒,杀戮。意思是:事先不加以教育,不指明什么是错误的,一旦触犯就处罚或杀掉,这叫做暴虐。

【察伯乐之图,求骐骥于市】 出自《汉书?枚福传》。意思是:就是把伯乐的相马经背得烂熟,也无法在集市上买到千里马。比喻只掌握理论而无实践经验,这种理论是不起作用的。

【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 出自《汉书?司马迁传》。徇:通“殉”,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献身。意思是:常常想到在国家急难之际,奋不顾身地去报效国家。

【朝无争臣则不知过,国无达士则不闻善】 出自《汉书?萧望之传》。争臣:敢于规劝君主之臣。达士:通达事理的人。意思是:朝廷里没有敢于直谏的大臣,则国王便不知自己的过错;国家没有通达事理的人,就听不到至理名言。

【侈而无节,则不可赡】 出自《汉书?严安传》。侈:奢侈,浪费。赡:富足。意思是:奢侈无度而没有节制,就不可能充裕。

【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无形】 出自《汉书?伍被传》。聪:听觉灵敏。明:眼睛明锐。意思是:听觉灵敏的人,人家未说之前已经耳有所闻了;目光锐利的人,在事物还未出现之前,就已经觉察到了。说明智者透彻事理,富于先见之明。

【地之硗者,虽有佳种不能生】 出自《汉书?贾山至言》。硗:土质坚硬瘠薄,不适于耕种。意思是:土质硗瘠,纵有良种,庄稼也长不好。

【毒药苦口利病,忠言逆耳利行】 出自《汉书?刘安传》。毒药:良药。意思是:好的药虽然苦口,但利于治病;忠言虽然刺耳,但有利于自己的修养。

【福生有基,祸生有胎,纳其基,绝其胎,祸何自来】 出自《汉书?枚乘传》。意思是:福祸都有其产生的根源,除去它的根源,灾祸就无从产生了。

【宽小过,总大纲】 出自《后汉书?班超列传》。意思是:要抓住大事,宽恕小的过失。

【款言不听,奸乃不生,贤、不肖自分,白、黑乃形】 出自《汉书?司马迁传》。款:空,不真实。形:现。意思是:不听假话,就不会产生邪恶的事,贤和不肖自然界线分明,白和黑也会明显地区别开来。

【利不苟就,害不苟去】 出自《汉书?贾谊传》。苟:苟且,随便。意思是:利益不要随便去求取,祸害也不要苟且躲避。

【量材而授官,录德而定位;则廉耻殊路,贤不肖异处矣】 出自《汉书?董仲舒传》。意思是:按照才能高低授给官职,凭德行高低来定职位,这样就可以把贤和不肖分开了。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出自《汉书?董仲舒列传》。意思是:站在水边羡慕鱼好,不如回去织网来打捞。

【执狐疑之心者,来谗贼之口;持不断之意者,开群枉之门】 出自《汉书?楚元王传》。不断:犹豫不决。意思是:多疑的人,容易被谗言所左右;优柔寡断的人,容易让恶人的邪说钻空子。说明当权者不要乱加猜疑,应当善于决断。

【闻鼓鼙之声,则思将率之臣】 出自《汉书?陈汤传》。鼙:古代军用小鼓,这里借指军事、战争。意思是:一听到战鼓的声音,就会想起统兵打仗的将领来。后来常用此句形容一遇战事就想起良将的重要。

【安者非一日而安也,危者非一日而危也】 出自《汉书?贾谊传》。意思是:安定和危乱都不是一天形成的。说明事物都有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提醒当权者应明察秋毫、防微杜渐。

【小材虽累日,不离于小官;贤材虽未久,不害为辅佐】 出自《汉书?董仲舒传》。不害:不妨。意思是:才华不出众的人,不管任职多久,还是只能做个小官;才华卓越的人,即使任职的时间不长,一样可以作为辅政之臣。说明用人不应论资排辈。

【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 出自《汉书?陆贾传》。意思是:国家太平时,应注意发挥宰相的作用,让国家繁荣昌盛;国家危乱的时候,应注意发挥大将的作用,使国家免于危难。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出自《汉书?东方朔传》。察:苛察。徒:同伙,朋友。意思是:水太过清澈,就没有鱼在里面生长;人太过苛察,就没有朋友。

【马不伏枥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 出自《汉书?李寻传》。伏枥:在圈里饲养。趋道:在路上疾跑。素养:经常培养。重国:使国家强盛。意思是:马,如果不对其勤加喂养,它就不会跑得快;人,如果不对其多加培养,就不能使国家强盛。

【乌鸢之卵不毁,而后凤凰集;诽谤之罪不诛,而后良言进】 出自《汉书?路温舒传》。意思是:乌鸦鹞鹰的蛋不被毁坏,然后才有凤凰聚集而来;君主对犯有诽谤罪的人不诛杀,然后才有忠良之言进谏。

【明主不恶切谏以博观,忠臣不避重诛以直谏】 出自《汉书?主父偃传》。意思是:圣明的君主不厌恶恳切的劝谏以广纳群言,忠诚的臣子不逃避重罚以直言进谏。

【受禄之家,食禄而已,不与民争业,然后利可均布,而民可家足】 出自《汉书?董仲舒传》。意思是:做官之人,享受国家俸禄就可以了,而不要再与民众争夺财富了。这样,利益分配就均衡了,人民的生活也就富足了。

【商旅之民多,谷不足而货有余】 出自《汉书?货殖列》。商旅:指商人。谷:指粮食。意思是:经商的人多了,就会使粮食生产不足,而货物有剩余。说明农、商之间要平衡发展。

【置将不善,一败涂地】 出自《汉书?高祖本纪上》。意思是:如果将军任用的不妥当,那么出师作战就会一败涂地。说明军队中任用将军的重要性。

【兵出无名,事故不成】 出自《汉书?高帝纪上》。意思是:出兵作战如果没有正当的理由,就不能取得战斗的胜利。

【乐太盛则阳溢,哀太甚则阴损】 出自《汉书?东方朔传》。意思是:过于高兴就会散溢阳气,过于哀伤就会减损阴气。说明人的喜怒要有节制,否则就会伤害身体。

【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 出自《汉书?司马迁传》。神:精神。大:过度。形:身体。意思是:精神太过劳累,就会衰竭;身体太过劳累,就会疲敝。

【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 出自《汉书?岑彭传》。陇:指今甘肃省一带。蜀:指今四川省一带。意思是:人总是苦于不知足,得到了陇地,还想要得到蜀地。形容人的欲望总是没有止境。成语“得陇望蜀”即由此而来。

【遗子黄金满籝,不如一经】 出自《汉书?韦贤传》。籝:竹制的箱子或笼子。意思是:给子女留下满筐的黄金,也不如给子女留下一部经书。比喻给子女留下再多的家产也不如给其良好的教育更有价值。

【无曲学以阿世】 出自《汉书?辕固传》。曲学:指邪僻的学说。阿:迎合。意思是:不要为了迎合世俗,就搞一些邪僻的学说。

【心未滥而先谕教,则化易成也】 出自《汉书?贾谊传》。意思是:趁孩子的心灵尚且纯净之时就加以教育,这样他就容易学成。

【少成若天性,习贯如自然】 出自《汉书?贾谊传》。贯:通“惯”。意思是:从小培养成的习性就像是天性一样,从小培养成的习惯就像天生的一样。说明良好的品行和道德应从小培养。

【夙兴以求,夜寐以思】 出自《汉书?武帝纪》。夙:早晨。兴:起来。寐:睡。意思是:早晨一起来就寻求,晚上睡觉时还在思索。

《后汉书》

《后汉书》是继《史记》、《汉书》之后,又一部私人撰写的重要史籍。这部书记载了整个东汉王朝近两百年的历史。《后汉书》的原作者是南朝刘宋时期的范晔。在整个《后汉书》中,范晔所撰的“纪”、“传”是最主要的部分。

范晔,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人,生于晋安帝隆安二年(公元398年)。他曾任宋武帝之子彭城王刘义康的参军,因为触怒了刘义康,被贬为宣城太守。他郁郁不得志,于是发奋编写《后汉书》。在刘义康和宋文帝争权夺利的斗争中范晔受到牵连,于元嘉二十二年(公元445年)以谋反罪名被杀。范晔是很有才华的史学家,他在各家后汉史作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删繁补略,自定体例,订伪考异,编撰成了《后汉书》。由于这部书具有简明、周详的特点,因此它能拔起于众家之后。

【传闻不如亲见,视景不如察形】 出自《后汉书?马援传》。景:通“影”,影子。意思是:凭借传闻了解事情,不如亲眼观看,只看看影子,不如直接观察事物的形状。说明“百闻不如一见”的道理。

【舍近求远,劳而无功】 出自《后汉书?臧宫传》。意思是:舍弃近处,而到远处去寻求,花费了力气,但却没有收获。劝告人们做事要讲求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出自《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意思是:只要有至诚之心,就是金石也能够断开。比喻只要心思专一,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有志者,事竟成】 出自《后汉书?耿弇传》。竟:结果,终究。意思是:有志向的人,事业终究是会成功的。

【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 出自《后汉书?虞诩传》。意思是:立志不要从容易方面想,做事情不要回避困难,这是做臣子的本分。如果没遇到盘根错节的树木,怎么能识别刀是锋利的呢?

【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出自《后汉书?陈蕃传》。扫除:这里喻指整治。意思是:大丈夫活在世上,应当以治理天下为己任,怎能只顾自己一家呢!

【大丈夫处世,当为国家立功边境】 出自《后汉书?张奂传》。意思是:男子汉活在世上,就应当奔赴边疆,报国立功。

【爱之则不觉其过,恶之则不知其善】 出自《后汉书?爰廷传》。意思是:喜欢一个人,就会察觉不到他的过错;讨厌一个人,就会不知道他的优点。说明待人不能感情用事。

【安平则尊道士之术,有难则贵介胄之臣】 出自《后汉书?桓谭传》。介胄:披盔戴甲。意思是:天下安定太平,就推崇有学问的文士;天下动乱危难,就重视披满甲胄的武将。

【安有巢毁而卵不破乎】 出自范晔《后汉书?孔融传》。意思是:哪有鸟窝毁坏了鸟蛋不破碎的呢?

【抱玉乘龙骥,不逢乐与和】 出自《后汉书?郦炎传》。意思是:骑着骏马,抱着美玉,却遇不到伯乐和卞和。比喻没有知音赏识。

【兵久则力屈,人愁则变生】 出自《后汉书?冯衍传》。兵:战争。意思是:战争持续时间过长,力量就会衰弱;人过于愁闷,意外就会发生。

【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出自《后汉书?班超传》。意思是:不敢奢望能回到酒泉郡,但愿能活着进入玉门关。

【不虑前世之失,复循覆车之轨】 出自《后汉书?窦武传》。循:遵循。意思是:不记得以前的失误,又走上翻车的旧路。

【苍蝇之飞,不过十步;自托骐骥之尾,乃腾千里之路】 出自《后汉书?隗嚣传》。意思是:苍蝇飞起来,不过十几步远;但如果依附在骏马的尾巴上,就能奔腾千里远的路程。

【传闻之事,恒多失实】 出自《后汉书?藏官传》。意思是:传闻的事情,始终都是不真实的。

【当为秋霜,无为槛羊】 出自《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意思是:要成为那摧毁万物的秋霜,不做那被关在木笼里待宰的羔羊。

【冤则呼天,穷则扣心】 出自《后汉书?张奂传》。冤:冤枉。穷:失意。意思是:遭受冤枉时,就呼天喊地;困顿失意时,就顿足捶胸。

【芳饵之下必有悬鱼,重赏之下必有死夫】 出自《后汉书?耿纯传》。意思是:芳香的鱼饵下面,肯定有上钩的大鱼;丰厚的奖赏下面,肯定有不怕死的人。

【覆水不可收】 出自《后汉书?何进传》。意思是:倒在地上的水收不起来。

【功冠天下者不安,威震人主者不全】 出自《后汉书?申屠刚传》。冠:冠军。意思是:功劳大得是全天下第一的人,地位很难安稳;威名震撼国君的人,生命很难保全。

【官无二业,事不并济】 出自《后汉书?张衡传》。意思是:当官的人不能兼做其他职业,做事情不能许多事情一起做。

【贵易交,富易妻】 出自《后汉书?宋弘传》。意思是:显贵了就抛弃旧的朋友,富有了就更换妻子。

【国与民为本,民以谷为命】 出自《后汉书?张奋传》。谷:稻谷。意思是:国家以人民为根本,人民以粮食为生命。

【河水清,天下平】 出自《后汉书?襄楷传》。河水:指黄河。意思是:黄河的水清澈了,天下就太平了。

【荷甑堕地,不顾而去】 出自《后汉书?郭太传》。荷:肩扛。甑:炊具。意思是:肩上扛着甑的人把甑掉在了地上,他不回头就扬长而去。

【鸿鹄巢于高林之上,暮而得所栖;鼋鼍穴于深渊之下,夕而得所宿】 出自《后汉书?逸民传》。鸿鹄:天鹅。鼋鼍:癞头鼋和扬子鳄。意思是:天鹅筑巢在高林上,晚上就得到栖身之所;鼋鼍做穴洞在深渊的下面,夜间就有了住的地方。比喻劳动必有回报。

【厚性宽中近于仁,犯而不校邻于恕】 出自《后汉书?卓茂传》。邻:近。意思是:性格厚道,心胸宽广的人近乎于仁慈,受到了冒犯而不计较的人近乎于恕道。

【狐死首丘,代马依风】 出自《后汉书?卓茂传》。意思是:狐狸将死的时候总是把头朝向自己生活过的山丘,出生于北方的马不论走到哪里都依恋着北面吹来的风。比喻怀念故土。

【患生于所忽,祸发于细微】 出自《后汉书?冯衍传》。忽:疏忽。意思是:灾难发生在人们所疏忽的地方,祸患开始于很细微的地方。

【疾风知劲草】 出自《后汉书?王霸传》。意思是:暴风吹过之后,才知道什么草坚韧。

【既朽不雕,衰世难佐】 出自《后汉书?皇甫嵩传》。意思是:木头已经烂了,就不要再雕琢;世道已经衰败,就难以辅佐了。

【败不可悔,时不可失】 出自《后汉书?冯衍列传》。意思是:既然失败了,就不必老是后悔,重要的是要抓紧时间再干一番。

【兵有奇变,不在众】 出自《后汉书?皇甫嵩列传》。意思是:用兵变化莫测,并不在于要人多。

【薄者之不足,厚者之有余】 出自《后汉书?朱穆传》。意思是:薄的东西总是不足的,厚的东西总是有余的。

【乘人之危,非仁也】 出自《后汉书?盖勋列传》。意思是:趁着别人遇到难处的时候,去要挟、侵害人家,这不是有道德的人所能干出来的。

【大丈夫当雄飞,安能雌伏】 出自《后汉书?赵典列传》。雄飞:比喻奋发有为。雌伏:比喻退藏,不进取,无所作为。意思是:大丈夫应当像雄鸟那样展翅高飞,怎么能像雌鸟那样趴伏在那里?

【得拘絮而失才能,非立功之实也】 出自《后汉书?仲长统列传》。絮:通“洁”。拘絮:束身自洁,即隐逸之人。意思是:为保身自洁而不去发挥才能,这样的人哪里能为国立功呢?

【得失一朝,而荣辱千载】 出自《后汉书?荀悦列传》。意思是:得和失是暂时的,荣和辱则是长久的。

【堤溃蚁孔,气泄针芒】 出自《后汉书?陈忠列传》。意思是:一个小小的蚂蚁窝可以使堤坝被水冲毁,一个小小的针眼可以使气全部泄出。比喻小不防则引出大祸害。

【凡殖财产贵其能施赈也,否则守钱虏耳】 出自《后汉书?马援传》。殖:兴财生利。意思是:兴财生利的人贵在能够救贫济困,否则就成守财奴了。

【反水不收,后悔无及】 出自《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反水:覆水,即泼出去的水。意思是:泼出去的水再也无法收回来,做错事后悔也来不及。比喻人应当慎于言行。

【夫人小而聪了,大未必奇】 出自《后汉书?孔融传》。意思是:小时聪明的人,长大以后不一定出众。这句话含有提示、警觉的作用,比一味夸奖孩子更有益处。

【刑罚者,治乱之药石也;德教者,兴平之粱肉也】 出自《后汉书?崔寔传》。药石:这里指药。粱肉:精美的饭食,比喻好办法。意思是:刑罚,是治理好国家的良药;道德教育,是国家兴旺的妙法。

【大树将颠,非一绳所维】 出自《后汉书》。意思是:大树将要倒下,不是一根绳子就能拉住的。用来比喻国家衰败、大势将去,不是一个人的力量能挽救的。

【人各有能,因艺受任】 出自《后汉书?张衡列传》。艺:技艺,本领。意思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擅长的技艺,应该按照各自所能来任用。

【人所归者天所与,人所畔者天所去】 出自《后汉书?申屠刚列传》。与:帮助。畔:通“叛”,背叛。意思是:民心所归向的,正是天要帮助的;民心所背离的,也是天要抛弃的。说明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万物之中,以人为贵】 出自《后汉书?周举传》。意思是:在天地万物之中,人是最为可贵的。劝诫帝王应爱护百姓。

【失之东隅,收之桑隅】 出自《后汉书?冯异列传》。东隅:日出的地方,指早晨。桑隅:落日的余辉照在桑隅树梢上,指晚上。意思是:在早晨失去了,但在晚上又得到了。比喻一方面失败了,而另一方面却胜利了。

【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出自《后汉书?桓潭冯衍列传》。意思是:天下人都知道从别人那里得到东西是“取”,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东西也是“取”。

【甑已破矣,视之何益】 出自《后汉书?郭太列传》。甑:古代蒸饭用的瓦具。意思是:瓦罐已经坏了,还看它有什么用呢?比喻应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能老算旧账。

【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 出自《后汉书?陈忠传》。意思是:轻是重的开端,小是大的起源。常用来劝告人们不要轻视小的事物。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出自《后汉书?宋弘传》。糟糠之妻:指共患难的妻子。下堂:指被丈夫休退。意思是:贫困时结交的朋友不能忘掉;曾经共患难的妻子不能抛弃。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出自《后汉书?张衡传》。患:担忧。伙:多。意思是:不担心自己地位不高贵,只担心自己的品德不高尚;不因为俸禄不多而感到耻辱,而是以才智不广博为耻辱。

【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出自《后汉书?马授列传》。马革裹尸:用战马的皮包裹尸体,比喻战死沙场。意思是:好男儿应当为国家而战死沙场,用战马的皮包裹着自己的尸体回来安葬啊!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出自《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盗泉:在今山东省。相传孔子曾路过盗泉,但因为厌恶其名,虽渴也不喝盗泉之水。嗟:不礼貌的招呼声。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不会喝盗泉的水,廉洁清正的人不会吃带有侮辱的饭食。

【髫发厉志,白首不衰】 出自《后汉书?伏湛列传》。髫:指古代儿童下垂的头发,代指儿童。意思是:从小就磨炼自己的意志,一直到老也不衰减。

【志不求易,事不避难】 出自《后汉书?虞诩列传》。意思是:立志向不求轻而易举就能完成,但做事绝不要回避困难。

【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出自《后汉书?马授列传》。益:更加。意思是:大丈夫立志,越是处境困难时越是坚定不移,越是年老时越是雄壮。后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经得起岁月考验。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出自《后汉书?张衡列传》。意思是:人生在世,贵在勤奋,没有勤奋的精神,怎么会有收获呢?

《三国志》

《三国志》是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其中,《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六十年的历史。作者是西晋初的陈寿。

陈寿(公元233~297年),字承祚,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北)人。他少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任观阁令史。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入晋以后,历任著作郎、治书待御史等职。公元280年,晋灭东吴,结束了分裂局面。当时,陈寿四十八岁,开始撰写《三国志》。

陈寿是晋臣,晋是承魏而有天下的。所以,《三国志》便尊魏为正统。在《魏书》中为曹操写了本纪,而《蜀书》和《吴书》则只有传,没有纪。记刘备为《先主传》,记孙权则称《吴主传》。这是编史书为政治服务的一个例子,也是《三国志》的一个特点。

【动则三思,虑而后行】 出自《三国志?魏书?杨阜传》。意思是:行动之前,一定要经过深思熟虑,考虑周全以后再行动。

【与民共其乐者,人必忧其忧;与民同其安者,人必拯其危】 出自《三国志?魏志?曹昂等传》。意思是:与人民一起享受自己的快乐的,人民一定会为他的忧愁而忧愁;与人民一起享受自己的安逸的,人民一定会在他陷于危难的时候全力拯救。

【有道之君,以乐乐民;无道之君,以乐乐身】 出自《三国志?吴志?陆凯传》。意思是:圣明的君主把快乐让给人民享受;昏庸的君主把快乐全部留给自己享受。比喻君主要把百姓的快乐与否当作自己成败的准则。

【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图四海者,匪怀细以害大】 出自《三国志?吴书?陆逊传》。辍:停止。匪:通“非”。意思是:立志行万里的人,不会中途停步;想要统一天下的人,不会对小事耿耿于怀而危害大事。

【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 出自《三国志?魏书?王昶传》。意思是:御寒什么都比不上皮衣,止息诽谤什么都比不上自我修养。

【安民之术,在于丰财。丰财者,务本而节用也】 出自《三国志?魏书?杜畿传》。意思是:安定民心,在于使财富增加。增加财富,要致力发展农业和节省开支。

【兵义无敌,骄者必灭】 出自《三国志?魏书?袁绍传》。义:正义。意思是:为维护正义而出兵,必然天下无敌;兵将骄横,必然会被消灭。

【兵者不可豫言,临难而制变者也】 出自《三国志?魏书?陈思王传》。豫言:预言。意思是:用兵打仗不能够预先设定,只能是临阵随机应变。

【兵者凶事,不可为首】 出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意思是:战争是凶残、危险的事情,不能首先发动战争。

【不可以己所能而责人所不能】 出自《三国志?魏书?王修传》。责:要求。意思是:不能因为自己对某一件事情擅长,就要求别人也擅长。

【不以人所短弃其所长】 出自《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意思是:不要因为别人有短处就放弃他的长处不予使用。

【不以人之坏自成,不以人之卑自高】 出自《三国志?魏书?文帝纪》。坏:失败。意思是:不用别人的失败来显示自己的成功,不用别人的低贱来显示自己的高贵。

【才所以为善也,故大才成大善,小才成小善】 出自《三国志?魏书?卢毓传》。才:才能。意思是:才干是用来做善事的,因此才干大的能做成大善事,才干小的能做成小善事。

【当官不挠贵势,执平不阿所私】 出自《三国志?魏书?杜畿传》。当:面对。挠:屈服。意思是:面对当官的,不向那些权势之人屈服;主持公道,不偏袒那些与自己有私交的人。

【倒持干戈,授人以柄】 出自《三国志?魏书?陈琳传》。意思是:倒拿着长戈,把把柄交给别人。比喻轻率的给别人借口,让自己受害。

【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 出自《三国志?魏书?五帝纪》。意思是:让国家安定的办法,在于军事强大、粮食充足。

【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 出自《三国志?魏书?王肃传》。意思是:冬季是一年的残余时间,夜晚是白天的残余时间,阴雨天是四季的剩余时间。句中的“三余”,古人以为是可以读书的时间。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出自《三国志?魏书?王肃传》。意思是:读书读得遍数多了,书中的意思自然就明白了。

【凡人之谈,常訾成毁败,扶高抑下】 出自《三国志?蜀书?姜维传》。抑:压抑。意思是:一般人在评论时,总是赞赏成功的,贬损失败的;褒扬在上位的,贬低在下位的。

【非成业难,得贤难;非得贤难,用之难;非用之难,任之难】 出自《三国志?吴书?钟离牧传》。意思是:成就大的事业并不难,难的是得到有才能的贤人;得到贤人并不难,难的是使用他们;使用他们并不难,难的是信任他们。

【福来有由,祸来有渐】 出自《三国志?吴书?孙奋传》。意思是:幸福到来是有原因的,灾祸到来是逐渐积累的。

【苟不能以善始,未有能令终者】 出自《三国志?魏书?后妃传》。苟:假如。意思是:假如没有一个好的开始的话,就不会有好的结局。

【苟得其人,虽仇必举;苟非其人,虽亲不受】 出自《三国志?蜀书?许靖传》。意思是:假如能得到人才,即使是仇人也一定推举他;假如他不是人才,即使是亲近的人也不授予。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意思是:在乱世中暂且保全自己的性命,不追求在各个诸侯间闻达显贵。

【海产明珠,所在为宝;楚虽有才,晋实用之】 出自《三国志?吴书?张纮传》。意思是:海里出产的明珠,所到之处都视为珍宝;虽然楚国有很多的人才,但事实上都在晋国发挥了作用。

【海以合流为大,君子以博识为弘】 出自《三国志?蜀书?秦宓传》。意思是:沧海因为百川汇流而变得更为广阔,君子因为博学多识而志向变得更为广大。

【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 出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意思是:鸡肋骨,扔掉它很可惜,吃了它又没什么肉。

【集众思广忠益】 出自《三国志?蜀书?董和传》。意思是:集中大家的智慧,广泛的吸取有益的建议。

【计校府库,量入为出】 出自《三国志?蜀书?董和传》。意思是:清查府库的物品,依据收入的多少来制定支出的限额。成语“量入为出”即源于此。

【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 出自《三国志?魏书?陈思王传》。冀:希望。意思是:希望用微薄的尘雾来补益山海,用微弱的烛光为日月增辉。

【建大业者不拘小节】 出自《三国志?魏书?文帝传》。意思是:创造宏伟事业的人不拘泥细微的事情。

【将当以勇为本,行之以智计】 出自《三国志?魏书?夏侯渊传》。意思是:将领要把勇敢作为根本,在行军打仗时配合智谋使用。

【动摇则骨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 出自《三国志?魏书?吴普传》。意思是:人经常活动,是祛病延年的重要途径。

【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意思是:只要犯了法,即使是家人亲友,也要受处罚。

【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 出自《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济:成。意思是:要想成就大事业,必然要以人为根本。

【蝮蛇螫手,壮士解腕】 出自《三国志?魏志?陈泰传》。意思是:手被毒蛇咬伤之后,壮士会立即截断手腕,免得毒性蔓延到全身。

【善为国者必先治其身,治其身者慎其所习】 出自《三国志?魏书沙帝记》。意思是: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必定会先改造好自身;而改造自身就要慎重地对待自己对周围的影响。

【吏多民烦,俗以之弊】 出自《三国志?吴书?步骘传》。意思是:官吏太多,就会给百姓带来烦扰,时俗也会产生很多弊端。

【此间乐,不思蜀】 出自《三国志?蜀书?后主传》。意思是:这里很好,我不想念蜀国。此句为后主刘禅投降后,回答司马文王时说的话,充分反映了他的昏庸,毫无亡国之痛。成语“乐不思蜀”即由此而来。

【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出自《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意思是:治理国家要讲大的德政,而不能用小恩小惠。说明治理国家要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仅仅是给人民一些小的恩惠。

【良药苦口,惟疾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达者能受之】 出自《三国志?吴书?孙奋传》。甘之:以之为甘,这里指乐于服用。意思是:疗效好的药吃起来很苦,只有患有疾病的人才乐于服用;忠诚的言语听起来很刺耳,只有贤达之人才愿意接受。

【良将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毁节以求生】 出自《三国志?魏书?庞德传》。苟免:苟且求免。意思是:好的将帅不会因为怕死就苟且求免;有志之士也不会毁掉自己的名节而求得生存。

【小巫见大巫】 出自《三国志?吴书?张纮传》。意思是:道行小的巫师见到纮道行大的巫师,其巫术就施展不出来了。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从后言,古人之所诫也】 出自《三国志?蜀志?蒋琬传》。意思是:人心各不相同,就像人的面貌各不相同一样;古人所警惕的是那些当面听从,而背后又反对的人。

【识时务者为俊杰】 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意思是:能够认清形势的人,才是杰出的人物。

【神交,非外言可间】 出自《三国志?吴书?诸葛瑾传》。神交:交心的朋友。意思是:真正知心的朋友,不是别人的言语就能够离间的。

【每有患急,先人后己】 出自《三国志?蜀书?许靖传》。意思是:每当有为难或祸患的时候,总是要先想到别人,然后才想到自己。

【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看】 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三:非实指。刮目:擦眼睛。意思是:与人分别了三天后,就应当另眼相看了。说明不能用老眼光看人。

【记人之善,忘人之过】 出自《三国志?蜀书?秦宓传》。意思是:待人要记住他的好处,忘掉他的过错。后来常用这句话作为自我修养和与人交往的一种要求。

【士有百行,以德为首】 出自《三国志?魏书?夏侯玄传》。意思是:士有百种品行,但仁德是占第一位的。

【苟使国家有利,吾何避死乎】 出自《三国志?魏书?古弼传》。意思是:如果是对国家有利的事,我怎么能够贪生怕死呢?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出自《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意思是:不要因为一件坏事很小,就放任去做;不要因为一件善事很小,就轻易不做。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著名历史学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资治通鉴》所记历史断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历史上对《资治通鉴》的称誉,除《史记》之外,几乎没有任何一部史著可与《资治通鉴》媲美。

【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 出自《资治通鉴?周纪》。意思是:家道贫困的时候就希望有个能持家的好妻子,国家大乱的时候就希望有个治国有方的好宰相。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出自《资治通鉴?周纪》。资:资本。帅:统帅。意思是:才能是德行的资本,德行是才能的统帅。

【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 出自《资治通鉴?晋纪》。适:正好。意思是:如果不以正道爱人,那正是害他了。

【币厚言甘,古人所畏也】 出自《资治通鉴?晋纪》。币厚:礼物很多。甘:甜。意思是:送来的礼物很多,说的话又非常入耳,这是古人最警惕的事。

【不察事之是非而悦人赞己,阍莫甚焉】 出自《资治通鉴?周纪》。阍:愚昧。意思是:不辨别事情的是非,而喜欢别人称赞自己,世上的确没有比这更糊涂的了。

【不诚于前而日诫于后,众必疑而不信矣】 出自《资治通鉴?唐纪》。意思是:事前不诚实而事后却表白自己诚实,必然会引起人们的怀疑而不相信。

【好胜人耻闻过,骋辩给,炫聪明,厉威严,恣强愎,此六者,君子之弊也】 出自《资治通鉴?唐纪》。意思是:不愿意听到人家提缺点,喜欢放开自己的舌尖,炫耀自己的小聪明,对人过于苛刻严厉,顽固不化、自以为是。这六点,都是君子应当特别加以警惕的毛病。

【聪明流通者戒于太察,寡闻少见者戒于壅蔽】 出自《资治通鉴?汉纪》。意思是:聪明通达的人要警惕过于明察;寡见少闻的人要避免蔽塞无知。

【得财失行,吾所不取】 出自《资治通鉴?陈纪》。意思是:得不义之财,我是不取的。

【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出自《资治通鉴?唐纪》。意思是:德行胜过才能,叫做君子;才能胜过德行,就叫做小人。

【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敬;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 出自《资治通鉴?周纪》。意思是:有道德的人受人尊敬,而有才的人被人喜欢;对所喜欢的人容易亲密,对所尊敬的人容易疏远,所以观察一个人容易重视才能而忽略道德。

【登进以懋庸,黜退以惩过;二者迭用,理如循环】 出自《资治通鉴?唐纪》。意思是:让他升职,是为了奖励他的功劳;罢免他,是为了惩罚他的过错,这两方面要交替使用。

【妒前无亲】 出自《资治通鉴?魏纪》。前:胜过。意思是:妒忌胜过自己的人,就无人亲近他。

【短于从善,故至于败】 出自《资治通鉴?汉纪》。短:少。意思是:不肯向善者学习,这便是失败的原因。

【凡人之情,穷则思变】 出自《资治通鉴?唐纪》。情:本性。穷:尽头,引申为无路可走。意思是:人的本性是在到了没有办法之时,就要设法改变现状。

【夫表曲者景必邪,源清者流必洁】 出自《资治通鉴?汉纪》。曲:弯曲。景:影。邪:不正。意思是:标杆弯曲,影子一定是不直的;源头清澈,流水就必然是洁净的。

【君子陷人危,必同其难】 出自《资治通鉴?汉纪》。意思是:君子因为自己的原因而使人陷入危境,必定要与其共患难。

【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睹】 出自《资治通鉴?唐纪》。口说:听人说的。意思是:听人说的不如亲身经历,亲耳听到不如亲眼见到。

【老禾不早杀,余种秽良田】 出自《资治通鉴?陈纪》。秽:田中多草,荒芜。意思是:残留在地里的头季谷不早点割掉,它落下的稻谷粒必然使良田荒芜。

【立功者患信义不著,不患名位不高】 出自《资治通鉴?晋纪》。意思是:立功的人担心自己的信义不显著,而不必忧虑自己的名誉和地位不高。

【面从后言,古人所诫】 出自《资治通鉴?魏纪》。意思是:古人最忌讳的是,表面服从而背后反对。

【明者销祸于未萌】 出自《资治通鉴?汉纪》。萌:萌芽。意思是:聪明的人总是把祸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明主用人也,使能者不敢遗其力,而不能者不得处其任】 出自《资治通鉴?魏纪》。遗:剩下,留下。意思是:贤明的君主在用人时,能使有才的人竭尽全力,而不让不学无术的人空占位子。

【没齿而无怨言,圣人以为难】 出自《资治通鉴?魏纪》。意思是:一辈子连句怨恨的话都不说,这恐怕连圣人也难于做到。

【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 出自《资治通鉴?唐纪》。脉理:木材的纹理。意思是:木心不直,它的纹理就会歪歪斜斜,用这种木材制造的弓,虽然强劲,可是发射出去的箭矢不会直飞目标。比喻如果心术不正,做的事就不会合乎正义。

【能择善者而从之,美自归己】 出自《资治通鉴?宋纪》。择:选择。善:优点。从:追随。意思是:能选择别人的长处去学习它,这种长处自然也就属于自己的了。

【怒者常情,笑者不可测也】 出自《资治通鉴?唐纪》。意思是:发怒是人之常情,但不发怒而常把笑容挂在面上的人,是最难让别人猜测的。

【千钧之弩,不为鼷鼠发机;万石之钟,不以莛撞起音】 出自《资治通鉴?汉纪》。莛:小草。意思是:千钧力量的强弓,绝不用来射杀一只小老鼠;万石那样重的巨钟,用小草敲打它是不会发出响声的。比喻不可大材小用,亦不可小材大用。

【去就以道,可谓君子矣】 出自《资治通鉴?晋纪》。去:离开。就:进。道:正理。意思是:离开自己的职位,或者继续留任,都能出于正理,这就是高尚的人了。

【人不可以求备,必舍其所短,取其所长】 出自《资治通鉴?唐纪》。意思是:对人不可求全责备,应用其所长,舍其所短。

【人何患其不己知,但当吞之以药而柔调耳】 出自《资治通鉴?魏纪》。何患:何必担忧。意思是: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要紧,自己要像吃药那样慢慢地调理。

【任贤必治,任不肖必乱】 出自《资治通鉴?汉纪》。意思是:任用贤人,天下必会太平;使用不贤的人,国家就要大乱。

【汝知稼穑之艰难,则常有斯饭矣】 出自《资治通鉴?唐纪》。意思是:如果你能知道种田人的艰苦,就常有这碗饭吃了。

【为人上者至公至明,则群下之能否焯然形于目中,无所复逃矣】 出自《资治通鉴?魏纪》。意思是:在上位的人如果能够公正廉明,那么下面的人是否有才能就一目了然了,就没有能逃过上级眼睛的了。

【任贤使能各尽其心,其本根固矣,奸计立矣】 出自《资治通鉴?魏纪》。立:孤立。意思是:如果能够任用贤人,使用其才能,使其各自尽心竭力,那么国家的根本就牢固了,奸邪之人也就会被孤立。

【治安则骄侈易生,骄侈则危亡立至】 出自《资治通鉴?唐纪》。意思是:社会安定了,就容易产生骄奢淫逸的思想,一旦骄奢淫逸起来,国家就会立即陷入危机之中。

【官在得人,不在员多】 出自《资治通鉴?唐纪》。意思是:选择官员的要点不在多,而在于能真正得到贤能的人。

【人欲自见其形,必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必待忠臣】 出自《资治通鉴?唐纪》。意思是:人们要想看到自己的形象,必须用明镜来自照;君王要想知道自己的过失,一定要听取忠臣的进谏。

【开直言,广视听,理之萌也】 出自《资治通鉴?唐纪》。理:治理之法。意思是:广开直言之路,多听、多看,治理之法也就出来了。

【夫行罚先贵近而后卑远,则令不犯】 出自《资治通鉴?唐纪》。贵近:贵族和亲近的人,指皇帝身边的人。卑远:指职位低而远离京都的官员。意思是:施行惩罚,要从皇帝身边的人开始,然后再是离京都远的地方官,这样就不会有人违反法令了。

【有功不赏,为善失其望;奸回不诘,为恶肆其凶】 出自《资治通鉴?汉纪》。望:期望。奸回:奸邪之人。诘:责问,追问,这里指惩罚。意思是:对有功的人不加以奖赏,那么做好事的人就会觉得失望;对于奸邪之徒不加以惩罚,那么做坏事的人就会更加肆虐。

【罪止于身,家属不问】 出自《资治通鉴?陈纪》。意思是:一个人犯了罪,只要惩罚他一个人就可以了,而不要株连他的家人。

【人心不摇,邦本自固】 出自《资治通鉴?唐纪》。意思是:民心没有动摇,国家自然就会稳定。说明君主要重视百姓的思想。

【贤子心不忘本,犹怀首丘】 出自《资治通鉴?晋纪》。首:向着。首丘,指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意思是:贤德之人永远不会忘了根本,至死也总是怀念着自己的家乡。

【凡论人,必先称其所长,则所短不言自见】 出自《资治通鉴?晋纪》。意思是:评论一个人,一定要先品评其长处,这样其短处即使不说也可以知道了。

【凡百事之成也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 出自《资治通鉴?秦纪》。敬:严肃,谨慎。慢:怠慢,疏忽。意思是:凡事之所以能成功,都是因为严肃认真地对待它;凡事之所以会失败,都是因为轻慢、懈怠。说明做事要谨慎,不可疏忽大意。

【仁者不以盛衰改节,义者不以存亡易心】 出自《资治通鉴?魏纪》。意思是:仁义之士不会因为形式的盛衰而改变自己的气节,有志之士不会因为失败或成功而改变自己的志向。

补录史书常识

《新唐书》

宋代官修唐史。共二百二十五卷,包括本纪十卷,志五十卷,表十五卷,列传一百五十卷。在《新唐书》之前,已有《(旧)唐书》。宋仁宗认为《(旧)唐书》浅陋,于是下诏重修。前后参与修史的有欧阳修、宋祁、范镇、吕夏卿、王畴、宋敏求、刘羲叟等人。其中,宋祁主要编写列传部分,吕夏卿负责编写表,范镇编写志,欧阳修编写本纪十卷和赞、志、表的序及《选举志》、《仪卫志》等。全书历时十七载(前十年由宋祁主持,后七年欧、宋共同“刊修”)而成。

相比《旧唐书》,《新唐书》有很多优点,比如编者很重视志,新增了《旧唐书》所没有的《仪卫志》、《选举志》及《兵志》等。其中,《兵志》属《新唐书》首创;《食货志》、《地理志》等都比前书系统、翔实;《天文志》、《历志》、《艺文志》则在篇幅上超过了以往。另外,编修者皆为大家,无论文笔、态度都十分谨严。由于有众多过人之处,书修成后,主编曾公亮曾上皇帝表说:“其事则增于前,其文则省其旧。”得意之情溢于言表。自然,《新唐书》也有其不足,比如编者对隋末、唐末农民起义大加挞伐,如称黄巢为“逆臣”;评述隋末窦建德等农民军时,用语更是恶毒,如“猬毛而奋”、“磨牙摇毒”、“孽气腥焰”等,不一而足。其观念之正统,远过《旧唐书》。其他如排斥佛教、过度删减《旧唐书》史料等,都是该书的遗憾之处。虽是如此,《新唐书》历宋、元、明至清初一直占有正统地位,刊行版本亦多于《旧唐书》。后世对《新唐书》进行纠谬、辨证的著作也有很多,比如吴缜的《新唐书纠谬》、王若虚的《新唐书辨》、罗振常的《南监本新唐书斠义》等。

《新五代史》

宋代唯一一部私修正史。原名《五代史记》,编者欧阳修。《宋史?欧阳修传》云:“自撰《五代史记》,法严词约,多取《春秋》遗旨。”自撰,意谓该书不是官修,而是私人撰写。取《春秋》遗旨,指以春秋笔法书写。相传孔子修《春秋》,一字含褒贬,后世遂称文章用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写作手法为“春秋笔法”。欧阳修云:“呜呼,五代之乱极矣!”“当此之时,臣弑其君,子弑其父,而缙绅之士安其禄而立其朝,充然无复廉耻之色者皆是也。”其修史,就是为了达到孔子所说的,“《春秋》作而乱臣贼子惧”的目的。在欧阳修之前,已有《(旧)五代史》。《(旧)五代史》成书于宋建国后不久,所依据的史料多为五代实录。至欧阳修时,又有许多新的资料出现,欧阳修在《(旧)五代史》的基础上增补不足,删繁就简,成《(新)五代史》。至于成书时间,史学界公认是景祐三年(1036年)之前,作者着手编写,至皇祐五年(1053年)基本完成。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八月,在欧阳修去世一个月后,下诏其家人呈上。之后,史书被藏进国家图书馆。金章宗泰和七年(1207年),明令立该书于学官,《新五代史》从此大行于世。

《新五代史》共七十四卷,包括本纪十二卷、列传四十五卷、考(欧阳修认为五代属名分纲常颠倒的乱世,其典章制度无一可取,因此改“志”称“考”)三卷、世家及世家年谱十一卷、四夷附录四卷。书中的列传最具特色,它以类传的形式,设《家人传》、《臣传》、《死节传》、《死事传》、《一行传》、《唐六臣传》、《义儿传》、《伶官传》、《宦者传》、《杂传》等名目。各传目均有特定含义,如将相大臣,凡专事一朝的在《臣传》,历事几朝者列《杂传》。又如根据死者忠的不同程度,分为两等,头等的进《死节传》,次等的入《死事传》。新旧两部五代史各有所长,现存《旧五代史》篇幅多,是新史的两倍,但已非原帙,残缺不全;《新五代史》结构严谨,选材讲究,文笔出类拔萃,对十国的历史记述得更为完备。两部史著都是研究五代十国的重要材料。

《宋书》

记述南朝刘宋一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梁沈约撰。沈约(441~513年),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西)人﹐出身江南大族。历仕宋﹑齐﹑梁三朝﹐曾自称“少好百家之言,身为四代之史”。齐永明五年(487年)时﹐任太子家令兼著作郎﹐奉诏撰《宋书》。他依据宋代何承天﹑苏宝生﹑徐爰等修撰的《宋书》及其他记述宋代历史的书籍﹐增补宋末十几年的事迹﹐在翌年二月就完成纪﹑传七十卷﹐后又续修志三十卷。沈约长于文字﹐有文集九卷传世。

《宋书》含本纪十卷﹑志三十卷(志原在列传之后﹐后移入纪﹑传之间)、列传六十卷,共一百卷。收录当时的诏令奏议﹑书札、文章等各种文献较多。值得一提的是,《宋书》很注重为豪门士族立传。诸志中的叙述,往往上溯到魏晋,可以补《三国志》等前史的缺略。此外,礼志把郊祀天地﹑祭祖﹑朝会﹑舆服等合在一起;乐志详述乐器,记载乐章;律历志详细记载了杨伟的《景初历》、何承天的《元嘉历》、祖冲之《大明历》的全文,后世从中可了解当时的自然科学水平。书中亦有不足,比如有的志荒诞不经(像符瑞志),有的则没有收录(像食货与艺文),个别传文也有残缺等。

二十四史

清乾隆时,《明史》定稿,诏刊二十二史,又诏增《旧唐书》,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薛居正《旧五代史》,合称二十四史。1921年,徐世昌以北洋政府大总统名义把《新元史》列入正史,因此又有“二十五史”一说。

《通典》

中国第一部典章制度通史。唐代杜佑编撰。杜佑(735~812年),字君卿,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于名门大族,20岁左右入仕,40岁以后任中央高级官员和岭南、淮南等地的长官,近七旬时任宰相直至因病退休。由于一直身居要职,杜佑对中央及地方制度极为熟悉。他采录历代典籍,溯寻制度的因革变迁,很希望能为统治者绘就一幅臻于理想的政治蓝图,于是《通典》遂应运而生。

《通典》成于贞元十七年(801年),共二百卷。所记上起远古时期,下至唐代天宝末年,唐肃宗、代宗以后的史实多以夹注的形式补入。内分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九典(以食货、职官、边防各典最为精当),每典各冠总论,下系子目,共计1584条,正文约170万字。取材十分广泛,凡群经、诸史、地志,汉魏六朝文集、奏疏、唐国史、实录、档案、诏诰文书、政令法规、大事记、《大唐开元礼》及私家著述等,博采众收。材料皆以时间为序分类编撰。全书通记历代典章制度建置沿革史,各典于历代制度多究其原本,明其始末,并引前人议论,参以己见,见其得失。《通典》亦有其不足,比如仅《礼典》就有一百卷,占了全书的一半,而兵、刑部分却没有记载军事制度的发展变迁。因此,不免给人以失衡之感。但是,从总体来看,《通典》编排得还是整齐有序,条理井然,很便于读者查阅。《通典》约初刊于北宋。

《通志》

纪传体中国通史。南宋郑樵编撰。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成书,体例仿《史记》,时间上起三皇,下迄隋唐各代。全书二百卷,附考证三卷,包括帝纪、后妃传、年谱、世家、宗室、列传、载记及二十略。改年表为年谱,称志为略,保存了《晋书》的载记部分。《通志》中,总序和二十略最具价值。二十略包括氏族、六书、七音、天文、地理、都邑、礼、諡、器服、乐、职官、选举、刑法、食货、艺文、校雠、图谱、金石、灾祥、昆虫草木等二十门类,涉及诸多知识领域,几乎包罗万象。二十略是郑樵的独创,像氏族、六书、七音、都邑、草木昆虫等,为旧史所无。郑樵说:“总天下之大学术,而条其纲目,名之曰略,凡二十略,百代之宪章,学者之能事,尽於此矣。”《通志》今存最早的刻本为元至治元年(1321年)摹印元大德本。商务印书馆的万有文库本为流行版本,二十略有单行本。

《文献通考》

录典章制度沿革的通史。宋元时人马端临撰。时间上起远古,下迄宋宁宗。马端临从咸淳九年(1273年)开始准备,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开始纂写,元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年)才完成。最初,唐人杜佑撰有《通典》,止于唐天宝年间。马端临为了弥补《通典》的不足,便对其已有的材料进行补充,对其天宝之后的史事另行续写,遂成《文献通考》。

《文献通考》共三百四十八卷,二十四门(有田赋、钱币、户口、职役、征榷、市籴、土贡、国用、选举、学校、职官、郊社、宗庙、王礼、乐、兵、刑、舆地、四裔十九门,又加入了《通典》所没有的经籍、帝系、封建、象纬、物异五门)。《文献通考》内容浩繁,而成于马氏一手,令后人叹为观止。据《通考序》载,全书成于丁未之岁(1307年),马氏时年54岁。元仁宗延祐五年(1318年),书被一位道士访得,次年奏之于朝。至治二年(1322年),朝廷为之刊行,至泰定元年(1324年)刊成。对《文献通考》的成就,《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曾云:“条分缕析,使稽古可以案类而考。又其所载宋制特详,多《宋史》各志所未备。案语亦多能贯串古今,折衷至当,虽稍逊《通典》之简严,而详赡实为过之。”近代学者治史,大多取材于此书。《文献通考》和《通典》、《通志》被后人合成为“三通(史)”。

《明史纪事本末》

记载明代重要史事的纪事本末体史书。清谷应泰(1620~1690年)撰(一说出自多人之手)。应泰字赓虞,号霖苍,直隶丰润(今河北丰润)人。顺治四年(1647年)进士,十三年官至浙江学政,公余延揽名士﹐藉张岱《石匮藏书》与谈迁《国榷》,又广稽博采,至十五年年末成书。因成于《明史稿》、《明史》之前,而且是私人著述,因此颇受时人重视。书仿《通鉴纪事本末》的体例,书明代典章事迹﹐共八十卷。纪事始于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朱元璋起兵,止于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义军攻入北京。收录的80个历史事件(或专题)皆以时间为序编排,首尾一贯,简明扼要。卷末还附有作者史论。该书成书较早,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但其不足也显而易见,如多述及政治,略谈经济及典章制度;极力回避明满关系;在部分内容上过于依据野史传闻等。《明史纪事本末》的最早版本为顺治十五年的筑益堂本。1977年中华书局出版点校铅印本,以筑益堂本为底本﹐参考其他版本,补充抄本《补遗》六卷,又以彭孙贻撰《明史纪事本末补编》五卷附后,可补原书所缺明清之际史实不足之憾。

《太平御览》

北宋前期官修史书。宋太宗赵光义统一全国后,即命李昉等人整理古籍、收集资料,编撰《太平广记》、《太平御览》及《文苑英华》三大类书。其中,《太平御览》是现存类书中保存五代以前文献资料最多的一部,可以说是北宋前文化知识的总汇。《太平御览》原名《太平总类》,修成后,宋太宗每天看三卷,一年后读毕,赐书名《太平御览》,意谓太平兴国年间(976~983年)皇帝亲自阅读的书。

《太平御览》共一千卷,五十五部。子目下按时代先后排列资料,皆先具书名,次录原文。涉及范围广阔,有研究唐史者认为,该书可查考早已佚失的唐代史料,像《玄宗实录》、《开元录》、《唐杂制》、《唐职员令》、《两京新记》等。清人就曾从此书中辑出《两京新记》佚文。又所引题为《旧唐书》、《唐书》的条文也很多。刘文淇亦曾辑出这些条文为《旧唐书》逸文12卷。由于书类目全,资料多,用来研究唐代服饰、饮食、器物等,往往一检即得,十分方便。此书的缺点在于类目有重复,讹误多。可结合使用《太平御览引得》。目前,《太平御览》版本有十几种之多,以1960年中华书局的缩印本和近年来的影印本最为实用。

《册府元龟》

北宋史学类书。景德二年(1005),宋真宗赵恒命王钦若、杨亿等十八人编修从上古至五代的君臣事迹。该书历八年而成,取材十分严格,均以正史为主(间及经书、子书),小说、杂书一律不收;类目以人物、事类为中心,不及其余。体例以编年体和列传体相结合,共三十一部,一千一百零四门。门有小序,述其宗旨。三十部为帝王、闰位、僭伪、列国君、储宫、宗室、外戚、宰辅、将帅、台省、邦计、宪官、谏诤、词臣、国史、掌礼、学校、刑法、卿监、环卫、铨选、贡举、奉使、内臣、牧守、令长、宫臣、幕府、陪臣、总录、外臣。部有总序,言其经制。全书以唐、五代史事部分最具价值,不少史料为该书所仅见,即使与正史重复,亦有校勘价值。该书成后,御赐“册府元龟”之名。“册府”,指帝王藏书之处;“元龟”,指大龟,古时候用来占卜国家大事。“册府元龟”即作为后世帝王治国理政的借鉴。作为一部史学类书,《册府元龟》容量大,对于各类问题、资料的搜集更见完整,编纂也更为系统。其中的各类材料,很多都可以编写成专题历史。《册府元龟》的北宋本已散帙,南宋本仅存8卷。明抄本舛错颇多,至不能句读。目前,以中华书局1960年、1985年影印本最为通行。

《明儒学案》

学术思想史专著。明末清初黄宗羲撰。在黄宗羲著此书之前,明朝理学家周汝登曾著《圣学宗传》,孙奇逢曾著《理学宗传》,对明代诸儒学说加以总结。黄宗羲认为周氏的著作主张禅学,孙书则广采杂收,缺乏要领,论述不当,因此遍收明代诸儒文集、语录,根据各家宗旨,分宗立派,于康熙十五年(1676年)著成《明儒学案》。全书分六十二卷,首冠《师说》一卷,列方孝孺等25人;次以有所授受者分为各学案,以特起者、后之学者、不太著名者总列为《诸儒学案》;最后为《附案》。计《崇仁学案》四卷,列吴与弼等10人;《白沙学案》二卷,列陈献章等12人;《河东学案》二卷,列薛瑄等15人;《三原学案》一卷,列王怒等6人;《姚江学案》一卷,列王守仁等3人;《浙中王门学案》五卷,列徐爱等18人,附记1人;《江右王门学案》9卷,列邹守益等27人,附记6人;《南中王门学案》三卷,列黄省曾等10人;《楚中王门学案》一卷,列蒋信等2人;《北方王门学案》一卷,列穆孔辉等7人;《粤闽王门学案》一卷,列薛侃等2人;《止修学案》一卷,列李材1人;《泰州学案》五卷,列王昆等18人,附记3人;《甘泉学案》六卷,列湛若水等11人;《东林学案》四卷,列顾宪成等17人;其中吴桂森有目无传,实16人;《蕺山学案》一卷,列刘宗周1人;《附案》列应典等5人。每学案都冠以叙论、简介,次分列该学案学者,介绍其生平、主要学术观点,并加以评说。最后节录各学者的重要著作或语录。书中所列,大体初期以崇仁(吴与弼)、河东(薛瑄)、白沙(陈献章)为主;中期以姚江(王守仁)为主;末期以东林(顾宪成等)、蕺山(刘宗周)为主。由于黄宗羲出自姚江学派,所以《明儒学案》大致以王守仁为中心,除专列《姚江学案》外,还列《浙中王门学案》、《江右王门学案》、《南中王门学案》、《楚中王门学案》、《北方王门学案》、《粤闽王门学案》及属于王学而略有变化的《止修学案》、《泰州学案》等,居学案总数一半以上。谓“有明学术,自白沙开其端,至姚江而始大明”,“自姚江指点出良知人人现在,一返观而自得,便人人有个作圣之路。故无姚江,则古来之学脉绝矣”。反映了黄宗羲尊王抑薛的学术倾向,书中未为李贽立案,对颜钧、何心隐则只在《泰州日学案》叙论中提及,也不免偏见。

《明儒学案》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学术史专著,开后世“学案”体之先河。全书取材丰富,分类有序,证论切要,对后世学术思想影响深远。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云:“清代学术之祖当推宗蒙,所著《明儒学案》,中国自有学术史,自此始也。”

《宋元学案》

学术思想史专著。最早由黄宗羲整理。康熙十五年(1676年),黄宗羲完成《明儒学案》后续修此书,仅成十七卷并序而卒,其子黄百家续作,又成八卷,后由私淑弟子全祖望于乾隆十二年至二十年(1747~1755年)补述,成91学案,也未竟而卒,底稿归勤县卢氏抱经堂,残本归宿愿蒋氏。黄宗羲六世孙黄征、七世孙黄直垕又补充为八十六卷。道光年间,流入浙江学政陈少宗手。道光十八年(1838年),王梓材、冯云濠受督学何凌汉委托,校勘补正,并遵照全祖望在序录中确定的分卷方案,将全稿正式定为一百卷。《宋元学案》共记宋元学者超过2000人,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刊于浙江,然而毁于鸦片战争。光绪五年(1879年),张汝霖再次主导,翻刻于长沙,成通行的一百卷学案。《宋元学案》从草创到成书、刊行,前后历经两百余年。与《明儒学案》相比,该书更加注重人物之间的师承关系,并以此作为划分学派的重要依据。91学案中,每案先列一表,述及案主的师友、门人、亲属等关系;次为案主小传,论其生平、学术宗旨;再附学侣、家学、门人、同调、私淑、续传六项为附案,分别介绍有关人物的状况。此外,书中还有许多编校者加增的案语,多为校勘说明及史实考证之类。后代学者认为,该书虽然是根据黄宗羲的思路和框架编撰而成,但黄本人完成的部分有限,他对宋元学术的认识、评论远没有被充分地展现出来。后续者的思想、识见,又显然不及黄深刻,因此该书中少了很多深入、精彩的观点和点睛之笔,其主要价值体现在对资料的搜集、整理及保存方面。《宋元学案》百卷本初刻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后又有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何绍基刻本和光绪五年(1879年)龙汝霖刻本。1986年,中华书局出版点校本。

《水经注》

《不经注》为我国古代地理名著、散文作品,由北魏郦道元编撰。

郦道元,字善长,范阳涿县(今属河北)人,袭父爵为永宁伯,历任尚书主客郎、治书侍御史、鲁阳太守、东荆州刺史、河南尹、御史中尉等职。以为官刚正严猛著称,与权贵不睦。雍州刺史萧宝夤图谋叛乱,忌恨郦道元的朝臣奏请派他为关右大使,赴雍州安抚萧宝夤。萧惧道元不利于己,在其即将抵达长安时派兵围攻,将其杀死。

《水经注》在《水经》(旧传三国时人桑钦著)基础上扩充成书。郦道元以《水经》为纲,作了大量的补充与发展。全书共四十卷(北宋初已亡佚五卷,后人分割三十卷以足四十卷之数),约30万字,所记水道1389条(一说1252条),比原书的137条水道增加了十倍多。郦道元逐一说明各水的源头、支派、流向、汇合及河道概况,并对每一流域内的水文、地形、气候、土壤、植物、矿藏、特产、农业、水利及山陵、郡县、城邑、关塞、名胜、地理沿革、历史故事、神话传说、风俗习惯等,都作了详细的记录。同时征引前代和当时的地理著作多达四百余种,详加考求,态度严谨。书中以叙述北方水系最为精详,通过实地调研,对前人讹误多有修正。而对于南方水系的记录则稍显简略,这与当时南北政权对峙、情况不熟有关。此书集中国6世纪以前地理学著作之大成,为历史地理学、水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考古学、水利学等方面的重要文献。作为文学作品,该书也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如在《江水注》“巫峡”一节,作者在前人《荆州记》素材的基础上进行加工,仅以两百余字就描绘出了巫峡两岸山形之高峻、水势之湍急及峡中四季景色的变化;而在《河水注》“孟门津”一节,则强调其夹岸危石之险恶,河水奔泻之奇观,与巫峡风貌迥然不同;转笔写大明湖时,湖光山色、儿童乘舟采菱;华山之陡峭、庐山之美好多姿等,作者娓娓道来,或白描,或浓墨重彩,或以散体为主,或用骈文修辞,不拘一格,颇有南朝山水诗文的况味。

《水经注》一出,对后世山水散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清代刘熙载《艺概》曰:“郦道元叙山水,峻洁层深,奄有《楚辞?山鬼》、《招隐士》胜境。柳柳州游记,此其先导耶。”其他,如东坡、随园居士等,亦曾纷纷效法,以致逐渐形成了“水经注”文体。现今流行的版本中以清王先谦思贤讲舍刊本为较好。注释校勘本以杨守敬纂疏、熊会贞参疏的《水经注疏》。

《四库全书总目》

中国最大的官修图书《四库全书》的目录,又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或简称《四库提要》。共计二百卷。清朝纪昀(1724~1805年)等编纂。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四库全书》大体完成,《四库全书》总目也同时完成初稿,几经增改,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写定,由武英殿刻版印行。“著录”收入《四库全书》的图书3500多种,未收入《四库全书》的“存目”书6800多种,共计万余种。

《四库全书总目》是在编篡《四库全书》的基础上完成的,对所录书籍分别编写提要,汇成一部分类目录,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编排。《四库全书总目》是一部规模庞大的解题书目,不同于正史中的艺文志是史书的组成部分,它是和《祟文总目》、《直斋书录解题》一样都是书目的单行本。由此,它在各部类的序论、解题、作者介绍、版本源流等方面,不像史志目录那样受篇幅限制,而是可以尽量做到完美,必要的叙述和评论均不落过,从而使之成为清代规模最大的解题书目。另外,分“著录”和“存目”也是该目录的一个创新。“著录”书,写为定本,收入《四库全书》之内;“存目”书是不收入《四库全书》的,但在《四库全书总目》中同样撰写提要。

总的来说,《四库全书总目》是古典目录学的集大成之作,至今仍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考信录》

辨证古书古史真伪的专著。包括《考古提要》二卷,《上古考信录》二卷,《唐虞考信录》四卷,《夏商考信录》各二卷,《丰镐考信录》八卷,《别录》三卷,《洙泗考信录》四卷,《余录》三卷,《孟子事实录》二卷,《考古续说》二卷,《附录》二卷。本书由清朝崔述(1740~1816年)编撰。

崔述,字武承,号东壁,直隶大名府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举人,曾做过知县。嘉庆十九年(1814年),完成《考信录》。翌年,抱病修订全集总目。嘉庆二十一年二月去世。除《考信录》外,崔述另有《无闻集》、《知非集》、《小草集》等文集十六卷传世。

对于《考信录》,崔述自叙曰:“述自读书以来,奉先人之教,不以传注杂于经,不以诸子百家杂于经传。久之,始觉传注所言,有不尽合于经者;百家所言,往往有与经相背者;于是历考其事,汇而编之,以经为主,传注之与经合者则著之,不合者则辨之;而异端小说不经之言,则辟其谬而删削之。题曰《考信录》。”其价值不言而喻,但由于崔述无裨于科举,因此著作被埋没了近百年。

20世纪初,《考信录》在日本出版,并在日本产生重大影响。不久,学者胡适自海外归来,倡导新文化运动,作长传《科学的考古家崔述》。《考信录》遂连同崔述的其他著作被出版。从此,崔述之学昌明于世。

《廿二史札记》

又名《二十二史札记》,清代赵翼著。共三十六卷,补遗一卷,总计有约600余条目,内容以研究历代正史为主,其中涉及《旧唐书》及《旧五代史》,虽言二十二史,但实际涉及二十四部正史。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赵翼辞官。闲居无事,便用笔记形式记录资料,日积月累,成了《二十二史札记》。札记编目按史之先后分卷,各卷以类相从,各立标题,共为609题,题目多标新立异,如《东汉诸帝多不永年》、《武后纳谏知人》、《明初文人多不仕》的专题,又谓“《三国志》多回护(袒护、包庇)”、“《宋史》事最详”,言辞犀利直率。《二十二史札记》于乾隆六十年印行,颇有声誉,与钱大昕的《二十二史考异》、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并称清代三大史学名著。

《史通》

《史通》是唐代刘知几的著作。据载,刘知几不满当时史馆制度的混乱和监修贵臣对修史工作的横加干涉,于是在景龙二年(708年)辞去史职,“退而私撰《史通》”。

《史通》包括内篇三十九篇﹑外篇十三篇。其中,内篇的《体统》、《纰缪》、《弛张》三篇在北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前已佚﹐全书今存四十九篇。内篇为全书的主体﹐着重讲史书的体裁体例﹑史料采集﹑表述要点和作史原则﹐而以评论史书体裁为主;外篇论述史官制度﹑史籍源流并杂评史家得失。

《史通》总结了唐初以前编年体史书和纪传体史书在编纂上的特点和得失﹐认为这两种体裁不可偏废﹐而断代史则是今后史书编纂的主要形式。《史通》对纪传体史书的各部分体例﹐如本纪、世家、列传、表历、书志、论赞、序例﹑题目等﹐都作了全面而详尽的分析,对编写史书的方法和技巧也多有论述﹐这在先前是没有过的。《史通》还主张对当时各种“杂史”应分别其短长而有所选择﹐对以往各种记载中的“异辞疑事,学者宜善思之”。关于作史原则,《史通》明确提出要坚持直书﹐反对曲笔。在具体的篇章上,外篇的《史官建置》是一篇简要的史官制度史﹔《古今正史》叙述历代史书源流﹐也有一些评论;《疑古》、《惑经》承继了王充《论衡》的《问孔》、《刺孟》,对古代史事和儒家经典提出了一些疑问﹔《杂说》等篇属于读史札记﹐涉及以往史家﹑史书的得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在哲学思想上的见解和倾向。

当然,《史通》也有其不足,比如对史书体裁的看法,它仅仅局限于对过往的总结﹐而未能提出新的设想﹔它认为史书编纂超不出编年、纪传两种,显然也是有局限性的。但这些都抹杀不了《史通》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它是中国最早的从理论和方法上着重阐述史书编纂体裁体例的专书;是对中国唐初以前的史学编纂的概括和总结;是中国史学家从撰述历史发展到评论史家﹑史书和史学工作的一部开创性著作。

《史通》在唐代即已流传。其流传至今的最早的刻本为明刻宋本。另外,明万历三十年的张鼎思刻本﹐源于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的陆深刻本﹐也是较早的本子。李维桢在张鼎思刻本的基础上进行评论,有《史通评释》刻本。此后,陆续有郭孔延的《史通评释》、王维俭的《史通训诂》、清朝黄叔琳的《史通训诂补》等。浦起龙汇总明清各种版本而成的《史通通释》,刻于乾隆十七年(1752年),亦流传较广。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王煦华校点的《史通通释》,有详细的校勘﹐并改正了许多引书上的错误﹐是目前的通行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