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完全没有脱离王朴《平边策》中的理论指导--备东则挠西,备西则挠东。柴荣这突然的一招,正是要攻李璟一个不备。
而且从柴荣所择取的目标寿州来看,也正是出于王朴《平边策》的指导。寿州是长江以北的重镇,更是整个江北之地的核心,牵一发而动全身。柴荣瞄准了寿州来攻,早就算好了南唐一定会派出各路大军来增援寿州,而柴荣只要在中途埋伏,一一歼灭援军就行了。至于寿州城里的南唐守军,柴荣给他们预备的结局是--饿死。
正如《平边策》中所说,敌国知道我军深入他的领土,必然会派大军来救援,增援数次之后必然国力衰竭,那时候彼竭我盈,江北之地马上就会归我国所有。
后来战争形势的发展也的确如此。
4.涡河口大捷
柴荣并不是一个喜欢看别人打仗的人。他这种人仿佛就是天生的战争狂,凡有战事,必会亲自领兵出征。显德三年(956年)春,柴荣下诏亲征南唐。在他一统天下的宏伟志向里,这只是第一步。
赵匡胤也随同柴荣出征。这将是他用鲜血与智慧施展自己才华的时刻,最终他将成为一代名将,然后创造属于他的时代。
柴荣的目标还是寿州。他要占据寿州城,把南唐所有来增援的兵力都往这里吸引过来,然后在中途一一消灭掉。意思就是告诉前来增援的南唐大军,要想进寿州城,必须先进阎王殿。这种以静制动的打法,实在是高明。
但就目前的形势来看,要攻占寿州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为寿州是靠近淮河的,而在淮河下游的涂山,驻扎着南唐的一万水军,如果柴荣在拼命攻打寿州城的时候,突然从淮河里冒出一万南唐水军,与寿州城守军一起来个水陆夹击,那可就惨了。因为双方并没有达成打陆战之时任何一方都不能搞水上偷袭,或者谁搞水上偷袭谁就算输了的协定,所以这么看来,要想攻下寿州,必须先料理了涂山这一万南唐水军。
这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
后周军与南唐军相比,陆上作战是占优势的,然而水上作战,南唐军可就占有绝对优势了。如今要是打起水战来,对于后周军来说,砍人就免了,投河才是王道。
所以,从另一方面看来,带领陆军打水战,这个举动无异于找死。
接下这份差事的偏偏就是赵匡胤,并且是柴荣亲自授予的。
对于没有身怀"铁掌水上漂"之类水上功夫的赵匡胤来说,这无疑是柴荣在请君痛饮淮河水,并告诉赵匡胤不必客气。
赵匡胤还真的没有跟柴荣客气,领着大军便去了,表现得相当豪爽。
夜,涂山。
涂山南唐水师的将领名叫何延锡。他在收到后周军围攻寿州的第一时间里,就开始准备着与寿州守军一起玩一次水陆夹攻,来好好教一教那些北方来的客人怎么游泳和开船的。
就在此时,他手下士兵报告说,发现有后周军前来偷袭。
何延锡毫不慌张,因为他知道如果军中乱了的话还可以上船,只要到了船上,他的部下就会马上充满生命力,不论后周军派谁来指挥,他都有把握让无数后周军士兵的尸体漂浮在水上。于是他问:"来了多少人?"
"只有百余轻骑。"
非常具有机动性的骑兵,又是趁着夜色,何延锡判断这分明就是夜袭。
他脸上露出轻蔑的笑容。他认为这支偷袭的军队是来向他找死,不帮上一把岂非显得很不人道。于是他亲自率领大军,下令一定要全歼这支夜袭队。
赵匡胤就在这支夜袭队中,而且就是他亲自率领骑兵来搞偷袭的。当他得知自己的行迹已败露之后,赶忙撤退,具体地说是且战且退。当他看见何延锡亲自率军来追击的时候,他退得更快。
对于何延锡来说,追赶猎物是一件非常尽兴的事。赵匡胤现在无疑已成了他的猎物。更叫他牙齿发痒的是,这个猎物在逃跑的同时,还不忘记转过来攻击一下他的部下,杀几个人,居然还想赚回一点本钱来。
这种垂死也要挣扎几下的打法让何延锡觉得非常厌恶。于是他继续追杀,咬着牙齿追下去。
赵匡胤完全陷入了危险之中。虽然他没有选择水战,这是明智的,但是选择了夜袭,也并不一定是明智之举。
他一直被追到了涡河口。
突然,就在何延锡追得正尽兴的时候,响起了震天的喊杀声。
何延锡不由胆战心惊,一股寒意从心头蹿起,他的直觉是--悲剧就要发生了。
喊杀声是从涡河口两岸的芦苇高地上传出来的。
两支后周的军队一左一右杀了出来。也正在此时,赵匡胤的脸上露出狡黠的笑容,掉转马头杀回去。
有伏兵,中计了!
何延锡无奈地想到了这个答案。
这时他的部下因为猝不及防而陷入巨大的混乱之中,然后他们就一片片地倒下。何延锡这时候才想起他的水师、他的战船,但是这一切已离他无比遥远。他力战而死,最终五十余艘战船也被赵匡胤缴获。
这就是赵匡胤的计谋,他故意把何延锡的水师诱上岸,剥离对方的优势,然后将其引诱至伏击阵地,聚而歼之。若是让何延锡同志再来一次的话,相信他就算搞追杀也一定会开船去了。
这是赵匡胤取得的第一次重大的胜利,击败南唐大军万余人,寿州城的水上威胁就此瓦解。等待赵匡胤的将会是柴荣的奖赏。
5.清流关
李璟接到何延锡水师全军覆没的消息,仿佛接到了医生的病危通知单,惊慌失措。他意识到,寿州是一定不能丢的,如果丢了,整个江北之地必然保不住了。于是他一批接一批地把自己的军队送到柴荣的刀下。在他看来,后周军并非不可战胜,只要不间断地往寿州派兵,总有那么一批能把后周军击败,这就是所谓的人海战术。这个战术的克星就是柴荣通常用的"围点打援"战术--保证有来无回,不虚此行。
因此,对于李璟这种不开窍的人,不光是那些死去的南唐士兵会讨厌,相信地府的那些工作人员也是相当痛恨的,因为李璟让他们连休假的时间都被取消了。
历史告诉李璟,柴荣并非不可战胜,只不过他要多死几十万人马而已。
这次被李璟派去救援寿州的,是南唐大将皇甫晖和他所率领的十万大军。
皇甫晖手上虽然有十万大军,但是他据情报说后周军势盛,不敢贸然进攻,只是屯兵在滁州城外的清流关。为了刺探后周军的动向,皇甫晖还特意在清流关西北的一个大山最高峰--北将军顶上,建造一个烽火台,派兵日夜监视北方。
这对柴荣来说无疑是非常头疼的。不必说行军打仗,就连平时睡个觉、洗个澡、上个厕所都不得安宁。老是有一双眼睛阴魂不散地在背后盯着,这种环境相信谁都会感到无所适从。
要想攻下寿州,必须先挑瞎清流关上的眼睛。这就是柴荣当前最实在的想法和决议。
该派谁去呢?
柴荣想到了赵匡胤。
原因很简单,赵匡胤在歼灭涂山南唐守军的时候,充分表现出了他的智慧与胆识。要取清流关,舍他其谁?
如果我们好好来分析一下清流关的地形地势,就会知道柴荣同志实则是在把赵匡胤往火坑里推。
清流关在滁州(位于安徽省),地处要害,南望长江,北控江淮,是出入金陵(南京)的必经之地,被誉为"金陵锁钥"。这里地形险要,悬崖峭壁深达十余丈,关洞用巨砖块石垒砌而成,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是打防守战的优良场所。
再加上此处有南唐的十万大军把守,按照一夫顶一万夫的法则来算,柴荣实在应该派出一个能像孙悟空那样拔根毛能吹出千万只猴子的人物来。
但他派出的却是赵匡胤。
没办法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赵匡胤只好硬着头皮上。更为可怜的是,柴荣只派给了他几千人。显然是让他先去做做实验,摸清楚状况,然后好制定攻略。
实验的效果很明显,也颇具成效,因为通过几千人中绝大部分都死在清流关这个结果,柴荣得出了实验结论--要攻下清流关看似不可能了。
值得庆幸的是,赵匡胤这个实验物品并没有在实验结束后被废弃,还可以回收利用。
赵匡胤破天荒如此沉重地碰了一壁,难免十分沮丧。所谓"吃一堑,长一智",赵匡胤这次也是长了一智的,他心中重温一遍当时大败只有他逃跑而没有南唐军出来乘胜追杀的景象,觉得这其中大有文章。
南唐军竟然没有乘胜追杀,斩草除根、痛打落水狗这种机会一般人都是不会放过的。当然不是因为赵匡胤体质好跑得快,别人追不上。是南唐军根本不敢追出来--赵匡胤想到了这个答案。
他想得没有错,南唐军就是想凭借险要关隘一直守下去,用一个人的命换一万个人的命,如此一本万利的生意不做白不做。再则后周军悍勇,士气正盛,开关迎战的话,要取胜非常困难。
所以,此时南唐军守关的态度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千呼万唤不出来,你能把我怎么样?
但赵匡胤拿自己生命去做实验并不是白做的,这时,一个良策涌上心头。
夜袭!对,就是夜袭。南唐军畏怯着不敢前进,如果骤然出兵偷袭,必然会攻他个措手不及,一举夺下清流关。如果运气好的话,还可以请到皇甫将军过来做客。
但赵匡胤未免高兴得早了些,因为良策虽有,却无法实施。清流关城墙又高又厚,北将军顶上还有南唐士兵轮流换班,日夜不停地在监视着,尚未走近就会被立即察觉,别说偷袭,偷人都成问题。
他感到很无奈,面对固若金汤的清流关只能轻轻叹息。
然而历史告诉我们,凡事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必然会有它的缺陷和弱点,只要抓住了它的缺陷和弱点,你就一定能拿它有办法。
清流关也不例外。虽然此关占尽地利,但它的缺陷还是暴露在地利之上。最后,赵匡胤利用这一缺陷,找到了清流关的软肋,攻了南唐守军一个不备,取下清流关,并趁势取下滁州城。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正当赵匡胤万般无奈之时,听闻清流关附近一个村落的许多人说,有一个赵学究在村中教书,足智多谋,村里有解不开的纠纷和问题,大都去找他来帮忙解决。
赵匡胤备感新奇,想此人或许真有办法,特意去拜访他,向他问计。
赵学究很慷慨地告诉他,清流关下有条小路,在山(具体哪座山,无从得知)的背面,就算连办案的衙差都不知道,可以直抵清流关后方。
这位学究可能还不知道,要对敌军说出这条秘径,首先得考虑自己脖子上长的脑袋够不够砍这个问题。他似乎完全没有顾虑到这一点,接着还助人为乐地给赵匡胤提出了一条偷袭策略,说:"如今正值清流关附近的西涧涨大水的时候,将军你可以先走小路,然后再由西涧顺流而下,直抵清流关后,斩关而入。"
从这里我们可以猜想出来这位学究平时的业余休闲活动大有可能就是探险猎奇(这么个细致微末的小路居然被他发现),还有可能是水上漂流。他的出现将应证"一个间谍胜过千军万马"这个道理,让皇甫晖知道不搞好地形勘探工作的后果是很严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