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再次用较大篇幅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使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十五大报告在四个方面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是全面系统地阐发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并把它概括为九点。二是在党的纲领中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概念,这在马克思主义历史上是第一次。报告还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形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这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突破和创新。三是对这一理论的现实意义作了新的阐述。强调要“对所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有统一认识和准确把握”。四是突出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同稳定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极端重要意义。
台湾当局开放台胞到大陆探亲国民党退居台湾后,一直坚持“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三不”政策,严禁台湾同胞回大陆探亲。随着形势的发展,尤其是在台湾各界人士的强烈要求下,台湾当局决定取消大陆探亲禁令。1987年9月16日,蒋经国提议,由李登辉、俞国华、倪文亚、吴伯雄、何宜武组成五人专案小组,讨论制定探亲原则。1987年10月14日,台湾国民党中央常委会通过了国民党中常委五人专案小组制定的大陆探亲方案。该方案规定,除台湾的“现役军人及现任公职人员外,凡在大陆有血亲、姻亲、三亲等以内的亲属者,得登记赴大陆探亲”。
同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有关方面负责人就台湾当局允许台胞回大陆探亲一事,向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指出台湾当局采取这一措施对两岸人民交往是有利的,热情欢迎台湾同胞到祖国大陆探亲旅游。这位负责人说,我们热情欢迎台湾同胞回大陆探亲,保证来去自由。我们将尽力提供方便,给予照顾。同时还表示。两岸同胞探亲应该有来有往,允许台湾同胞到大陆探亲,也应当允许大陆同胞到台湾探亲。对来往探亲的同胞,不应有不合理的限制。希望台湾当局采取更加积极的态度。
海内外一些知名人士认为,台湾当局开放赴大陆探亲,是海峡两岸对峙30多年的突破性转变,但还太保守,应允许到大陆“观光寻根”。
日,台湾“行政院内务部长”吴伯雄宣布了有关台胞赴大陆探亲的实施细则,细则定于11月2日开始实施。这一细则规定,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须向台湾红十字会提出申请,填具表格写明探亲对象、亲等,无需提出大陆亲人的证明文件,也不需保护人,申请签证费用为1000元(新台币),经核准后转交台湾人出境管理局办理。“政府”对赴大陆探亲者由入出境管理局发给入出境证。实施细则还规定,赴大陆探亲每年以一次为限,每次可停留3个月。另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实施细则还规定,民众赴大陆探亲返台后,须向台湾红十字会领取定式表格,填报在大陆活动的状况,内容包括“在大陆所到之地、拜访的亲友”等。对于台胞到大陆探亲返台后所携带的物品,当局将“有所限制”,但将比现行标准有所放宽,其放宽的具体规定,将由“内政”、“财政”两部另作研究。
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台湾同胞来祖国大陆探亲旅游接待办法的通知》。《通知》指出,祖国政府热诚欢迎台湾同胞回祖国大陆探亲和旅游,保证来去自由。台湾同胞回祖国大陆探亲旅游,须申请办理旅行证件。在香港地区,由中国外交部驻香港签证办事处处理,或由香港中国旅行社代办;在美国、日本或其他国家,由中国驻外使、领馆办理旅行证件。台湾同胞来大陆时,海关凭上述旅行证件,对其携带的行李物品,在自用合理数量范围内,从宽验放。台湾同胞在大陆购买飞机票、火车票、船票及住宿饭店,享有与大陆旅客同等的待遇。凡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开挂牌可自由兑换的外汇,台胞汇入、携人和兑换均无限额。中国银行和经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经营外汇业务的其他银行及设在机场、宾馆、商店的代兑点办理兑换业务,台胞在上述银行可开立外币存款帐户,支付外币利息,存取自由,本息都可自由汇出。台湾同胞可以与大陆同胞一样,到各地自由参观、旅游。回祖国大陆探亲、旅游的台湾同胞,就遵守祖国政府的各项法律和规定,尊重当地的社会习俗。
日,民革中央负责人就台湾国民党中央常委会通过有关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一事发表谈话说,这在海峡两岸骨肉同胞被人长期隔离之后,能够有机会公开来大陆探亲、扫墓,是值得庆幸的。这位负责人指出,思亲念乡,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们民革成员有许多亲朋故旧是台湾国民党军政人员,限制他们来大陆与亲人团聚,颇感遗憾。他殷切希望国民党当局也能做到保证来去自由,公平合理。
日,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和中华全国台胞联谊会的负责人,就台湾当局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一事分别发表谈话,表示热烈欢迎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旅游,同时希望台湾当局不要阻挠大陆台胞赴台探亲祭祖。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乡镇企业是中国农村企业的统称。它包括镇、乡、村兴办的企业,农民联营企业和个体企业。乡镇企业是中国农村工业化的一种独特的形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自由企业制度。
乡镇企业的前身是社队企业,50年代末,人民公社在“公社也要大办工业”的口号下,兴办了大量用土法和半土半洋法进行生产的小型钢铁厂、小煤矿、小发电站、农机修造厂、食品加工厂等工业单位。据记载,1956年2月,江苏省无锡县东亭镇春雷村成立苏南第一家高级合作社时,原属互助组、初级社的一家造船厂就并人了这家生产资料完全公有的合作社,这家造船厂就是苏南第一家集体所有制的乡镇企业。这可能是全国最早的乡镇企业之一。不过,当时由于条件的限制,这些被称为社队企业的乡镇企业发展十分缓慢而且不平衡。
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社队企业也开始了历史性的转折。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我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普遍推行,农村生产力获得极大的解放和发展,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冲破旧观念、旧体制的束缚,因地制宜,以多条投资渠道、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生产方式,登上了农村企业的大舞台。
农村企业为农民走向富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政府对此也十分赞赏,并通过提供低息或无息贷款、减免税收等给予大力支持。这样,乡镇企业迅速茁壮成长。1984年初,中共中央决定,在兴办社队企业的同时,鼓励农民个人兴办或联合兴办各类企业。当时农牧渔业部向中央呈送了“关于开创社队企业新局面的报告”,3月,党中央、国务院批转了这个报告。从此,社队企业正式更名为乡镇企业,四个轮子(包括乡办、村办、户办、联户办)一起转,六大产业(包括农、工、商、建、运、股)同发展的局面开始形成。一直到80年代末,乡镇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都非常宽松。
,乡镇企业发展到1750多万个,年总产值4764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50.4%,第一次超过了农业总产值,其中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4。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到近9000万人,实现税利640多亿元,其中上交国家税金185亿元,占全国各种税收比重的8.7%。出口创汇达50亿美元,占全国出口产品收购总值的14.3%。乡镇企业已经成为农村各种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广大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国家经济发展的一股重要推动力量。这是农村经济的一个历史性变化。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兴起了一大批小城镇。这为缩小工农差距创出了一条新路。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作出了关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论断。
不过,这一时期的乡镇企业还没有脱离“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窠臼,它的生产方式大部分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产品也不那么精细,无论从资源、效率还是环境保护、市场竞争等方面来说,都不具备任何优势。从1989年到1991年,乡镇企业经历了一个整顿提高阶段。国家采取了“调整、整顿、改造、提高”的方针。由于银根紧缩,大批乡镇企业被迫关停并转,相当数量的乡镇企业职工又重新回到了农田。然而正是这个大浪淘沙、优胜劣汰的机会,迫使部分乡镇企业苦练内功,强化管理,引进国外资金、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并到国外寻找市场。无形之中,外向型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使乡镇企业与国际大家庭日趋融合。
春天,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视察南方重要谈话的发表,把我国改革开放带入一个新阶段。邓小平认为,乡镇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优势之一,给亿万农民和广大乡镇企业干部职工以极大的鼓舞。乡镇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又一次跃上浪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乡镇企业你追我赶,形成了一种大干快上的“四高”(高速度、高起点、高投资、高效益)、“四大”(大改革、大开放、大发展、大提高)新局面。到1996年,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和利税总额分别达到了1978年的4.8倍和56.8倍。5000多家乡镇企业达到了国家大中型企业的标准,有近600家企业取得了进出口经营权;广东的容声冰箱、福建的安尔乐卫生巾等200多个乡镇企业产品被农业部确认为名牌产品;1000名乡镇企业家受到农业部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