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风暴来临(1920-1929)
1978400000077

第77章 1929年(1)

1929年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确立在全国的统治,并与其他派系进行激烈争斗,造成国内局势动荡的一年。1928年底,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后,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为了进一步削弱地方实力派的力量,加强自己的地位,蒋介石在年初正式主持召开了全国军事编遣会议。由于蒋介石的真实目的是"人裁己不裁",致使蒋与冯、阎、桂等派军阀的固有矛盾趋于激化。3月,爆发了蒋桂战争,10月,爆发了蒋冯战争。随后,又接连爆发了第二次蒋桂战争和蒋唐战争。混战中,蒋介石以高官厚禄分化瓦解各派军阀,加之军事手段得手,导致桂、冯等军阀纷纷落败。与此同时,国民党内部的斗争也十分激烈。以汪精卫为首的改组派发表宣言,频繁活动,与蒋介石明争暗斗,希图从政治上倒蒋。

本年召开的国民党三大在确立国民党一党独裁政治体制方面迈出重要一步。此次大会打着孙中山遗教的牌子,正式宣布结束军政时期,开始训政时期。强化了国民党对国家政权的垄断,为推行国民党一党专政打下基础。大会彻底背叛了国民党第一、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纲领,否定了孙中山重新解释的三民主义,从根本上抛弃了孙巾山的民主革命精神。大会以后,南京国民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政策法令。

在对外关系上,南京国民政府在"改订新约"的口号下,在关税自主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减少了一些帝国主义在华长期享有的特权,增加了关税的收入。但国民政府继续采取反苏反共政策,制造了中东路事件,导致中苏边境爆发武装冲突,两国断交。本年度红军继续开辟革命根据地,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为了在红军中树立无产阶级思想,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把红军建设成为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红四军召开了第九次代表大会,并通过了决议案(古田会议决议)。这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本年度自然灾害严重。北方发生大旱,灾民达3400万之多。天灾再加上国民党新军阀混战,致使人民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月2日,在北平周口店龙骨山发现了"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这是本世纪考古史上一件具有重要意义的考古成就。

军事编遣会议

国民党二次北伐结束后,朝野"裁兵"呼声日渐高涨。蒋介石也希望削减非嫡系军人实力。1928年7月5日,蒋致电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称"今日非裁兵无以救国,非厉行军政财政统一无以裁兵"。一时间"裁兵建国"的舆论骤起。1928年夏,蒋介石在北平召开三次裁兵谈话会,抛出《军事善后案》和《军事整理案》,决定成立全军编遣委员会,大力裁减兵员。12月19日,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通过了《全国编遣会议组织条例》。随后召开编遣预备会议。

1月1日,全国编遣会议在南京正式开幕。蒋介石任会议主席,冯玉祥、阎锡山、何应钦、胡汉民、宋子文、王宠惠、吴稚晖、孙科等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和监察委员、各集团军总司令、总指挥共60余人出席了会议。同日,蒋发表《关于国军编遣会议之希望》一文,宣称:"国军编遣委员会是根据五中全会决议案和北平汤山军事整理案而成立的","编遣委员会目的,固然是要整理全国的军事,但同时也要把整个全国财政这个问题,谋根本的解决"。5日,编遣会议开第一次大会,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胡汉民、吴稚晖、张静江、孙科、李宗仁、李石曾、朱培德、蔡元培、戴季陶、王宠惠、何应钦、赵戴文、宋子文、薛笃弼、王正廷、王伯群、张学良的代表王树常、杨树庄的代表陈季良等出席,俞飞鹏、曹浩森、古应芬、葛敬恩、张群、陈绍宽、周亚卫、朱绶光、刘汝贤、何成溶等列席。蒋介石主持会议并致词,编遣会议筹备主任何应钦报告筹备经过。会议发布"不偏私"、"不欺饰"、"不假借"、"不中辍"宣言通电,宣称会议"旨在编遣国军,整理军事,解军额过剩之忧,谋统一建国之实"。分别推举李宗仁、阎锡山、冯玉祥、何应钦、李济深为经理审查会、编制审查会、遣置审查会、提案审查会和各种起草审查会和国防审查会委员长。军事建设意见案内容暂不宣布。编遣会总务部已先成立,内定李济深为主任,葛敬恩为副主任。

日,编遣会议开第二次会议。冯玉祥因病缺席。会上第一、二、三、四集团军及第八路军、东北边防军、海军代表报告所属部队编制及收支情况,蒋介石宣告交各审查委员会审查;加推谭延闽为经理审查委员会委员;决定编遣委员会增设常务委员,其组织系统表及编制表,交起草委员会审查;设临时秘书处,其组织规程,修正通过。

日,编遣会议开第三次大会。李宗仁报告各省经理案件的审查结果;何应钦报告修正《国军编遣委员会条例》条文案,提出增设常务委员5至7人(后改为7至9人),经讨论通过;宋子文说明确定军费总额,实行统一财政办法的提案要旨,指出全国每年收入约477亿元,支出军费192亿元,约占收入的41%,并提出5项请求:"(一)属于中央性质之税收,绝对归诸中央,地方不得附加或分拨。(二)于财政原则上用人行政之权,地方任何机关,不得丝毫干涉。(三)各铁路现在津贴各军之款,亦应照常拨交财政部,不可因统一而卸责。(四)如各省有省防军,由省税项下开支。(五)军费总额规定以后,如何支配在外省者,财政部如何拨付编遣委员会,须明定办法,呈请政府公布。"大会原则通过。经蒋介石提议,决定对《编遣进行程序大纲草案》和《决定兵额及实施办法大纲草案》共同组织一个审查委员会先行审查,推举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李济深、吴稚晖、谭延闽、何应钦等13人为委员,指定冯为委员长,负责召集。17日,编遣会议开第四次大会。何应钦报告各提案审查结果,冯玉祥报告《国军编遣进行程序大纲》、《决定兵额及实施编遣办法大纲》的审查意见,提出将《实施办法大纲》并入《进行程序大纲》之内,决议照审查报告修正通过。《进行程序大纲》要点为:"请政府明令将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各集团军、总司令、各总指挥及其他高级战时编制,立予取消。即设各编遣区办事处,承编遣委员之命,负责交代办理一切";"各部队饷糈","与财部及编遣会经理部商定";"原有高级得力军官佐,汇报编遣会",分组"派遣各编遣区点验检阅";"现存之军实及一切军用品,造册呈报","各兵工厂之制造,一律停止","已订起之一切军用品,详明呈报";"即行组织点验组织,赴各省各部队点验检阅";"除中央直辖各部队及海军外,其余分为六个编遣区:第一区专管编遣原隶第一集团军之各部队。第二区编遣第二集团部队。第三区编遣第三集团部队。第四区编遣第四集团部队。第五区编遣东三省部队。第六区编遣川康滇黔部队";"各编遣区办事处,采委员制";"编遣全国现有之陆军步兵,至多不得过六十五师,骑兵八旅,炮兵十六团,工兵八团,空、海军卸官。并须缩减军费,至全国总收入百分之四十为止。各编遣区及中央直辖部队,其编留之数,至多不得过十一师";"各省区依地方财力及必要情形,呈候编遣会核准,得报编余官兵,改编地方警察、保安队";"编余遣散之士兵,由遣置部妥筹分遣安置办法";"编遣官长之老病,不堪再任军职者,群给岁俸、月俸,准其改业。中级以上官长,如再求深造者,派送相当学校补习,其下级官长之年富力强者分别送人军校或工厂习相当之技能";"编定各部队之中下级长官,应照班抽调至中央军校,施以一次统一的补习教育";"各师饷糈,俟各编遣区办事处成立后"派员接管,"凡该区内向来解拨总司令部或总指挥部之军费。及各该区截留之国家税收,应即一律移交财部接收,统一管理",再由财部转发各部队;"现有各部队,不论原属何部,自归编遣会管辖后,应静候检阅编遣,非奉命令不得移动";编遣会根据各省治安情况,每省划为若干个绥靖区,分驻各师旅,"务于六个月内,将该区内之匪息肃清等等"。

日,编遣会议开第五次大会。讨论通过的议案有:"(1)国军编遣委员会编制案修正通过。(2)国军编遣委员会常务委员人选案,推吴敬恒、谭延闿、蒋中正、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李济深、张学良、杨树庄、何应钦、宋子文为常委,提请中央政治会议决定。(3)国军编遣委员会各部主任人选案,推李济深为总务部主任,李宗仁为编组部主任,冯玉祥为遣置部主任,阎锡山为经理部主任,提请中央政治会议决定。(4)编遣区办事处组织大纲案,修正通过。(5)国军编遣委员会服务规程案、修正通过。(6)文武官薪俸平均案,呈请国府将文武官薪俸,平衡修订。(7)海军总司令杨树庄提议,请准予缓撤海军总司令部,或改设海军司令长官部及请另设海军专部,暨请将全国舰队转饬听候调遣三案。经并案决议,海军总司令部取消后,设海军编遣办事处,原有第一、二舰队,编为第一、第二舰队,渤海舰队改为第三舰队,广州各舰改为第四舰队,统归编遣委员会管辖,由海军编遣办事处分别编遣,至海部应否设置,留俟国防会议决定。(8)军官学校改委员制,蒋介石请辞中央军校校长案,通过。(9)阎锡山请取消平津卫戍总司令案,呈国府核办。(10)军政部长冯玉祥提议,现时军政航空与商用航空,请统归中央航空机关办理案,及交通部长王伯群,请划定空军与空中交通事故,以利航空发展案。并移国防会议讨论。"日,编遣会议开第六次大会。李济深报告国防审查委员会审查结果,决议交国防会议。何应钦提议:第三编遣区办事处之驻地应由太原改设北平,决议照改。报告各省保安队编制草案,交常会核定。报告陆军军官学校组织要领案,通过。推举胡汉民、吴敬恒、戴季陶、冯玉祥、阎锡山、李济深、李宗仁、何应钦、蒋介石为陆军军官学校校务委员会委员,何应钦为常务委员。阎锡山报告军学佐任免调补办法案,附陆军学佐服役任免规程大纲,并编制审查报告,交常会。宋子文报告国军编遣委员会编经理办法及编遣区经理分处条例案,并经理审查报告交常会。同日,编遣会议闭幕。

这次会议虽宣称"所议三十余案,无不一德一心,推诚讨论,全会精神融合饱满,终始无间。其重要各案,均已圆满解决"云云,实际上并未解决任何问题,所有编遣大纲及计划,不过是一纸空文,蒋介石以分区编遣的名义控制了中央、海军、第一、第六编遣区共4个区,实现了"人裁己不减"的基本意图,从而加剧了蒋与冯、阎、桂之间的矛盾。

北方发生特大旱灾

自1928年初,北方陕西、甘肃、绥远、察哈尔、山西、山东、河南等省,遭遇特大旱灾。据统计,受灾地区达535个县。天灾连同军阀混战,灾民达3339万人。在各界人士的强烈呼吁下,国民政府曾设立了豫陕甘、晋冀察绥及两广3个赈灾委员会,在内政部也设立了赈务处。1929年1月11日,国民政府文官处致函行政院,恳请拨给豫陕甘赈灾委员会赈灾公债600万元,予以救济。文日:"三省此次旱灾,近古未有,自春徂秋,滴雨未降,河流皆断,泾、渭、汉、褒诸水可以行车。陕甘全境、豫南各属秋收全无,二麦未种,此异于他省者一也。三省素称贫瘠,粮食皆仰给他省。陕甘僻处西北,运输尤感困难,虽属有秋之平,民食尚难维持,一遇灾侵,所以立呈绝食之境,此异于他省者二也。灾区广二百万方里,灾民达二千余万之众,壮者流离四方,老弱转死沟壑,卖妻鬻子,全家迫于饥寒仰药自尽者不可胜计,此异于他省者三也。"同日,国民政府成立了全国赈灾委员会,原有的3个赈灾会均改为处,隶属全国赈灾会,并在各省设立分处。14日,文官处致函行政院,请求预借30万元急赈晋察冀绥灾民。然而,1929年初春以来,北方旱情加剧,灾区灾民有增无减,据1929年3月18日卫生部长薛笃弼视察陕甘豫三省灾情呈文所言,"总计陕西省灾民共有六百二十五万五千二百六十四人,甘肃省灾民共二百四十四万零八百四十余人,河南灾民共七百六十一万一千六百六十六人,合计陕甘豫三省现有灾民一千六百三十万余人"。苟以幸免的灾民以"油渣、豆渣、棉花子渣、苜蓿、麸糠与杏叶、地衣、槐豆、苓草根、榆树皮、牛筋等物,尤苦者以雁粪为食"。为此,1929年5月25日,赈灾委员会将1000万元赈灾公债分配给各灾区,甲等灾区4省,包括陕西、甘肃、山西、绥远,共分配487万元;乙等灾区3省,包括河南、山东、察哈尔,共分配200万元;丙等灾区5省,包括河北、广东、广西、安徽、浙江,共分配175万元;丁等灾区5省,包括湖南、湖北、江苏、江西、黑龙江,共分配105万元;戊等灾区1处,分配3万元。

从实际情况来看,全国赈灾会并未干多少实事,1929年北方的灾民仍达3400多万人,死亡不计其数。

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向赣南闽西进军

1月1日,为发动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第三次"会剿",蒋介石任命何键为湘赣两省"剿匪"总指挥部代理总指挥。4日,何键派李文彬、张与仁、王捷俊、吴尚、刘建绪分别为湘赣两省"剿匪"总指挥部第一、二、三、四、五路司令。为粉碎国民党的军事围剿,从4日到6日,中共湘赣边区前委、特委,红四军军委和地方党组织负责人联席会议在宁冈柏露村举行。毛泽东主持会议。会议决定彭德怀红五军及红四军三十二团王佐部留守井冈山,红四军主力冲出重围,向赣南闽西出击,以彻底粉碎敌人"围剿",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12日,进攻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国民党军队集结完毕。为粉碎"围剿",14日,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4000余人开始向赣南闽西进军。部队经大汾、左安、营前、杰坝,攻克崇义,占领大余县城。20日,红军在县城东北迎击尾追的江西国民党军李文彬部第二十一旅,战斗至傍晚,主动撤出战斗,向上下杨梅和梅岭关东北方向转移。次日,红军进入广东南雄的乌迳和江西信丰大塘铺一带,继续向全南、龙南、定南地区进军。随后经鹤子圩、吉潭、项山进入罗蟑山。再由福建武平的东留折向会昌,于2月7日进入江西瑞金县界。途中,红四军发布了《红军第四军司令部布告》,同时以红四军军部的名义颁布了《共产党宣言》,向人民群众宣传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所进行的民主革命是要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封建主义和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说明土地革命和党的经济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