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区从1942年10月到1943年5月,灾民共赚运输费合小米三万五千余石,按脚夫每日一斤米计,可以解决五万三千人三个月的食用。由平顺虹梯关到林县任村线,涉县河南店到磁武两岔口线,10月到1月仅五专区灾民共赚脚价七十万零一千七百一十斤小米。六专区仅武安、沙河两县参加运输灾民即有一万三千九百三十五人,共得脚费八万三千四百五十五斤小米。在运输上也是格外优待灾民的,灾民运输一般比非灾民多赚一成半脚钱,平均每日每人除吃用外,至少能剩余半斤到一斤。为照顾灾民运输,规定灾民运输四次非灾民运输一次。在运输工作中有不少惊人事迹,涌现出了一些保护粮食的英雄人物②。
1943到1944年两年中政府大量调剂粮食,以保证人民的生产与生活用粮。各地区利用这一机会,组织了9万多人,运输了20万石粮食和1500万斤的山货。这些参加运输的农民由此得到了工资米35000石③。
参加劳动的不仅有普通百姓,还有各个军区的官兵。冀鲁豫的军队、机关的牲口都组织起来到灾区助耕。冀南在敌人的掠夺下,耕牛奇缺,军队就给老百姓拉犁④,充分体现出了军民一家亲,军民鱼水情。军队为百姓拉犁、耕地、挑水等,使老百姓对边区政府的信心大大提高。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活干的多,得的粮食就越多。这种方法充分地调动了农民参加劳动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
以工代赈最重要的内容是兴修水利工程。如开渠、修滩地、打水窖、水井等。人们通过自己的诚实合法劳动换取一定的粮食。各县、村都成立了水利委员会,对水利兴修工作进行合理安排和科学指导。这种方法既有利①《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财政史料选编》(河南部分)(三),档案出版社,1985年8月,第145页。
②《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财政史料选编》(河南部分)(三),档案出版社,1985年8月,第139页。
③《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财政史料选编》(河南部分)(三),档案出版社,1985年8月,第30页。
④《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财政史料选编》(河南部分)(一),档案出版社,1985年8月,第658页。
于控制旱灾或水灾的发展,又能够解决一部分灾民的吃饭问题,正是一举两得。因此,以工代赈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1942年秋到年底,太行区因开滩修渠曾吸收灾民千人参加,共用工二万三千多个,支付工资一十四万五千元。1943年冀鲁豫打了八千眼井,冀南亦打了数千眼,边区的水地面积大大增加了,邢台县北坡子头一个村,就增加了六倍水地。太行漳河两岸举办了修滩修渠的工程,著名的漳南大堤,蜿蜒二十三里,绕道山坡,穿过八道从石山中开出来的孔道,能浇地六千三百多亩,参加兴筑的各地灾民有六万五千人。太行的二百三十五万元的水利贷款,二十万斤的贷粮,都用到以工代赈的运动中去了①。
2。民间层面
民间层面,鼓励生产自救,引导群众渡荒求存。其中包括组织自救,抢种补种,采集野菜,募捐互济。边区政府在强化自身职能渡灾的同时,也充分注意到民众自身所蕴含的巨大力量,积极引导人民展开自救图存的运动。第一,组织自救。
组织自救主要包括生产自救和全民动员。
俗话说,救急不救穷。根据地人民倘若单单依靠政府的救济度日,肯定会坐吃山空。因此要自己想办法、找出路。根据地政府发动了生产自救运动,充分利用剩余劳动力,使根据地人民依靠双手吃饱饭,穿暖衣。生产自救的主要形式是妇女参加纺织。
在整个太行区来看,到1943年6月底止,五专区参加纺织的妇女,即有二万三千九百六十八人。纺织了一十六万六千零九十斤棉花,换到小米三十八万六千二百五十五斤;六专区仅武安一县,共贷花十四万四千五百九十斤,纺妇所获工资达二十六万八千六百五十二斤粮食,解救了将近八千人的生命;一专区冀西各县,纺妇有四千三百四十二人,织布七千七百六十六斤。纺纱二万六千零四十一斤,得工资十四万六千二百一十一元。再从一个纺妇户来看,林北桑耳村,灾民桑汉堂,家里四口人,未纺织前讨饭吃,参加纺织后,每天有二斤米的收入,除了每人每天吃六两外,还剩半斤,从二月到五月底共纺花一百二十斤,得米二百四十斤,除吃外共余米六十斤,能吃到七月底,一家的灾荒渡过了。磁武白土村北街有十三户讨吃的,其中五个妇女参加纺织,每人每天有半斤米收入,马上停止了讨饭吃的生活。有一个每天①《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财政史料选编》(河南部分)(三),档案出版社,1985年8月,第143页。
能纺六七两花,有斤多米的收入,一家三口即不挨饿了①。
据林北县1944年4月的统计,全县组织起来一千九百八十个纺织互助组,四千零二十八户,有八千五百六十一个妇女参加,共出产六万零五百九十四斤布,得到二十万零四千二百六十斤工资的米。按每人每天半斤米计算,从正月到麦收(四个半月)可以养活四五千人②。
当时在敌占区内,由于敌军的疯狂扫荡和”三光“政策,许多工厂倒闭,布匹自然成为紧缺的商品。妇女参加劳动生产,不仅充分运用了剩余劳动力,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吃饭问题,而且还使妇女的地位有所提高,促进家庭和睦。
连续两年的蝗灾使根据地军民损失了大量的粮食,这就使得边区政府非常重视消灭蝗虫的工作。
1944年的蝗灾是最严重的。根据地军民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根据不同的情况因地制宜。山坡上、麦子地里,在清晨、午间、夜里分别采用不同的办法消灭蝗虫。同时提出了”打破迷信,人力胜天“的号召。
在山坡上,每个小组拿一个布单子(大的),单子当中留个口,口下边缝个口袋,吊在下边。捉时把单子铺在地上,几个人围着用扫帚往上赶,赶上去提起四角来,蝗蝻就都漏进口袋里。在麦子地里,清晨和夜里蝗蝻都爬在麦秆上吃麦子,因此,一个人可以用簸箕或箩子(箩面的)顺着麦垄轻轻的顺麦子杆刮去,一次便有很多。午间,蝗蝻都在麦垄地里休息,这时最好的办法,是从麦垄里挖坑,再把蝗蝻往近围赶,赶进后也是一堆一堆的往外捉,效力也不小③。
灭蝗大战取得了光荣的战绩,边区政府军民从蝗虫口中抢出了大量粮食。安阳捕蝗能手岳栓林,创造用被单架帐子捕捉蝗蝻,二人一顿饭功夫,捉到蝗蝻八十斤。石塘村十四岁小英雄任合成,创造用洋铁簸箕捕蝗的办法,一早晨捉蝗蝻六斤。灭蝗大战可以说是全民总动员,各地军队、机关、学校、商店都参加进来了。全区一共有十一万人进入灭蝗的战斗。1944年5月开始,进行了一个多月的扑蝗运动,获得了很大的成绩。林北刨了两万五千斤蝗卵,活捉打死蝗蝻四十五万斤;安阳刨了两万八千斤蝗卵,不到十天活捉打死蝗蝻六万斤;磁武六、七两区刨了蝗卵两千二百九十四斤,活捉打①《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财政史料选编》(河南部分)(二),档案出版社,1985年8月,第637页。
②《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财政史料选编》(河南部分)(一),档案出版社,1985年8月,第658页。
③《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财政史料选编》(河南部分)(二),档案出版社,1985年8月,第579页。
死蝗蝻七万斤。就是说,三县在一个多月内,共打刨了蝗卵五万五千二百九十四斤,活捉打死蝗蝻五十八万斤,给蝗蝻以重大杀伤①。第二,抢种补种。
恶劣的自然条件使春季种下的粮食和蔬菜枯死或冲毁,这必定会造成年终粮食的减产。因此根据地军民利用雨后的几天,全体动员,加紧种植粮食、蔬菜,以增加粮食产量,保证边区政府的粮食供应。
1943年8月初的一天,天突然阴沉沉的下起雨来了,欢呼声震动着大小村镇:”下雨了,下庄稼了!“”补种还有希望,马上补种荞麦和秋菜!“”扩大种麦面积,争取明年的好五月。“政府下着紧急的指示:”如因缺乏种子荒了地,是政府的责任!“种子火急送到村子里了,军队机关把粮食送到村公所和要种子的老百姓,一斤对一斤的交换着②。当时补种提出的口号是:”争取十天突击晚熟庄稼及菜蔬的抢种改种补种和多种,渡过灾荒“,办法是凡枯死玉茭、谷子等地,无收成希望者,一律改种,部分的无收成者,实行补种,地少贫苦群众,及其党政军民机关团体,在自己生产外,应减少办公时间,将所余人力畜力,尽可能帮助指导群众突击补种。那时补种的晚庄稼,有荞麦、小米、小黍、小玉茭、六十日还仓谷等。秋菜有红萝卜、蔓菁、油菜、菜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