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晋冀鲁豫根据地史研究
1980000000032

第32章 文化教育(4)

在学习方法上,干部教育坚持以自学为主,以集体学习为辅。这是因为:一、革命理论是集体的,革命经验也是集体的,但要把它们变成个人的财富,则必须经过个人的努力,取决于个人的努力,最好的教员也只能起到指导作用。二、集体辩论是一个重要的方式,因为它可以校正、展开和充实个人的思想,但集体辩论必须以个人的努力与准备做基础,个人的努力与准备愈充分,则辩论愈是有生气有收获。反之,则辩论愈少收获越小,甚至徒有形式而无内容。在具体运用这一原则时,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加以确定。在①顾明远:《中国教育大系·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教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7月,第1096页。

②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上),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4月,第102页。

开始建立制度,还未造成热潮时,要强调集体学习计划,克服学习上的自流现象。但在制度已经健全,热潮已经造成,学习已由被动走上主动的时候,就应该转变领导作风,在总的学习计划之下,多给个人以自由伸缩的余地,这样才能进一步地发扬学习自动性和积极性。

(四)晋冀鲁豫干部教育的意义及局限

首先,干部教育为边区干部在“量”上的扩充起到了关键作用。正是干部教育工作的大力开展,为根据地的建设迅速有效地培养了大批思想进步、有文化、有专业技术的新型干部,一批批干部涌现在各行各业中。

其次,干部教育为边区干部在“质”上的提升也作出了巨人贡献。根据地的干部教育一方面使工农出身干部的马列主义水平、文化知识与领导管理能力有了空前的提高,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和必要的条件。另一方面促进了知识分子自身立场的转变,改造了他们的思想,使之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坚强的革命战士。

再次,干部教育掀起了根据地文化教育事业建设的高潮。抗战时期,除了要在军事上坚持武装斗争以扩大巩固抗日根据地,经济上努力增加生产外,还需要从文化教育上入手,以提高根据地人民尤其是广大干部的政治思想觉悟和文化科学水平。根据地干部教育正是起到了这样一种作用,数以千计的干部,程度不同地提高了政治思想觉悟与文化水平。他们在文化十分落后,战争空前频繁,物质条件很差的情况下,到农村去,到部队去,到前方去,掀起了教育活动高潮。晋冀鲁豫根据地在抗日战争之前,没有一所高等院校。抗战开始后,根据干部教育的需要,高等学校有了较大的发展,如冀南军政干部学校、冀南财经学校、晋东南民族革命干部学校等的创办。

最后,干部教育加强了边区政府对社会的管理和控制。晋冀鲁豫根据地对干部教育和培训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我党对根据地乡村社会实现进一步控制的过程,通过对各级各类干部的教育,使得广大干部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了明确而清楚的认识,提高了理论水平,又将理论与自己的实际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比如乡区干部自己受训后,运用多种形式组织广大农民群众创办地头组、放羊组、担架组、编席组、炕头组、夫妻组、父子组等进行学习,还编写了一些教材,内容完全从农民生产、生活、抗战需要出发。这样使民众的生产生活与国家政权、抗战形势、根据地任务紧紧联系在一起,进一步提高了民众对中共执政理念的认同和接受,并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这一过程同时也是广大干部执政能力和水平的一种提高。

在战争环境中出现和发展起来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干部教育,是中国革命战争环境的产物,具有显著的中国革命特色,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但是晋冀鲁豫根据地的干部教育也存在着那个时代不可避免的局限性,由于地处战争环境,干部教育始终强调突出政治,服务政治,一切从战争与实际斗争的需要出发。虽然这种按现实需要而进行的干部教育在当时的战争环境能够适应战争和生产的需要,但是它容易造成干部教育的泛政治化和功利化的局限。

三、晋冀鲁豫根据地的中小学教育

根据地中小学教育对于边区的总体建设起了重要的作用。在残酷的战争和经济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晋冀鲁豫边区坚持教育同抗战、同生产劳动、同社会相结合的方针,培养出了一批政治觉悟高、有道德、有理想,也有相当科学文化水平的革命知识分子。这既推动了根据地的教育事业发展,也促进了根据地经济、社会的进步,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中小学教育的发展概况1。中学教育

在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教育当中,发展中学教育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因为在根据地里小学毕业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需要继续升学,同时,各项抗日工作的开展,更需要大批的干部,有不少知识分子需要再教育。

在抗战时期,各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无不抓紧创立与恢复中学,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也不例外。根据地中学的创建和发展,大致上经过三种形式。

第一种形式:1938-1939年间,主要采取统一战线形式办学、利用地方力量办学。山西第五行政区民族革命中学,该校在1938年7月建立,由山西地方军阀阎锡山兼任校长,专员戎伍胜兼任副校长,学校设在山西长治县。山西第三行政区民族革命中学,1938年7月建立,校长阎锡山,副校长为共产党员薄一波,校址设在山西沁县。学校开办一年就为晋东南培养了数百名干部,其中有一批成为晋冀鲁豫最早的文教骨干。1939年日军扫荡后,学校师生都自愿加入山西新军决死一纵队。

第二种形式:1940年以后,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已经巩固并建立了政权,由各行政区共产党和抗日民主政府创办自己的学校。1941年建立的太行第三中学;在太岳区,1940年8月成立了太岳中学(曾经改名为太岳第一中学),校长裴丽生(后来为刘舒侠),校址开始在沁源县。青城中学(曾改名为太岳第三中学),1943年1月建立,校长王兆祯(后为郝廖夫)驻浮山县。晋豫中学(曾改名为太岳第二中学)1944年8月建立,校长邓一川,驻沁水县。

第三种形式:整顿改造从新解放区接管的学校。1941年建立的太行第三中学和太行抗战建国学院合并组成太行联合中学。1945年3月太行联中被撤销,并入太行行政干部学校。与此同时,边区政府决定在太行直属区建立9所中学。后来因为区划调整等原因,实际建立起来的只有7所学校:冀晋中学(一专区办);太行二中,建在左权县,校长薄怀奇;太行三中,驻武乡县,校长刘秀峰;太行四中,建在长治县,校长任映;太行八中,驻焦作,校长冯瑞如;漳滨中学,驻磁县,校长李巨川;豫北联中(原有),驻林县,校长杨待甫。在冀南区,1943年从冀鲁豫划来了卫东中学。在冀鲁豫区,1943年筑先抗战学院和筑先师范合并重新命名为筑先中学、冀鲁豫第一中学;运西中学与滏阳中学合并,组成了冀鲁豫第二中学(原湖西中学);冀鲁豫第三中学(原奇滨中学);冀鲁豫第四中学(原泰运中学)。1944年到1945年当中,冀鲁豫又先后发展了6所中学,即豫东中学、冀鲁豫第五中学、冀鲁豫第二中学第二分校(亦称苏北中学)、冀鲁豫第三中学领导的曹东南中学、冀鲁豫第四中学第一分校(亦称阳谷中学)、冀鲁豫第一中学第一分校(后改名为东平中学)。抗战胜利前又将筑先中学与冀鲁豫五中合并改名冀豫中学,将苏北中学并入冀鲁豫二中。1945年底,冀鲁豫全区共有8所中学。

1942年边区政府民教厅提出中学教育干部化。随后中学的办学宗旨也充分体现了中学的干部化性质。太行、太岳都规定中学的任务是培养县区初级干部。例如冀鲁豫第一中学的办学宗旨规定为“要为战争服务,与实际结合,以抗大为榜样,以培养干部为目标”①;卫东中学的办学宗旨为“准备干部,迎接抗日形势的发展,也为长期革命培养干部”②。

根据地中学的学制一般定为3年。课程设置有:政治、国语、数学、史地、自然常识(生理卫生、动、植、矿物及农业生产基本知识),之后又加了边区建设一门课,有的学校如冀鲁豫的几所中学,例如太行二中、三中开过物理、化学或理化常识课,太行一中、三中试开过英语,因为各种原因都不能长期坚持。音、体、美有的在课内上,有的在课外上,这些课程在战争中很受重视。

中学教育很注意与参加社会实践结合,使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互相印证,必要时还组成工作队,去做中心工作。学校每到一地,便在街头书写标语,用纸筒做喇叭广播消息宣传政策,教群众唱革命歌曲,帮助住户挑水、扫院子等。在生产季节一面完成自身的生产任务,也要帮助当地群众干活。

①董纯才:《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第二卷,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年12月,第416页。

②董纯才:《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第二卷,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年12月,第416页。

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群众观点、劳动观点与组织群众开展工作的能力。根据地的重大政治活动,师生都要参加,如支前、扩军、征粮、反奸、减租减息、整风等等。如冀鲁豫联中学生在1942年当南下支队攻打古云集据点时,就参加送给养、背伤员等支前工作。同年春天反“扫荡”中,同学们冒着枪林弹雨奋勇抵抗,有几名学生不幸光荣牺牲。

2。小学教育

晋冀鲁豫边区的文化教育原本是很落后的,特别是山区。如太行区翼城县的山区腹地很难找到个识字的人。每逢过年过节,只好用碗底在红纸上拓圈圈代替对联。后来,罗云乡的安上村有个叫党国章的青年从高小毕业回来,他写了一幅对联贴在大门上,上联是“自古以来无此事”,下联是“百里以内第一人”,横额是“高小毕业”①,顿时传为佳话,并流传下来。据太(行)北区调查,抗战前,这里的辽县、武乡、赞皇等18个县的儿童入学率不及60%,巩固率更低。一般农家子弟能上三、五个冬春的学就不错了,上到高小是很难的。

抗战初期,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小学教育的工作重点在于恢复因战争破坏而停顿的学校,于此同时,力求在恢复中有所发展有所改进。广大农民很关心自己的子女上学问题,对共产党领导下举办的抗日小学无论从形式上、内容上都感到新鲜合理,如废除体罚,主张民主,教育儿童抗日救亡等等,所以他们十分支持办学。在抗战前期,边区的小学教育办得很有生气。

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成立前后,边区处于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小学教育(除冀南区)始终坚持办学。

1940年中共北方局发出《关于国民教育的指示》,边区提出教育正规化,各地均加强了对小学教育的领导与管理。1941年边区政府成立后颁布的施政纲领和当年的教育工作计划中,都强调了普及小学四年制教育的重要性。在《工作计划》中具体提出了建设正规化中小学的5条标准。接着又发布《关于战时小学工作的指示》,提出战时小学工作的方针应该是:战争不到本村要坚持教学,群众疏散时,学校也随之疏散。例如,在武乡县王庄沟成立的太行学校,该校在战争形势稳定的时候集中上课,对敌斗争形势恶劣时把师生编成小组分散活动,坚持教学②。冀鲁豫区边区政府发出《积极整顿各级小学》的指示,要求各级政府教育部门严格检查小学教师的工作状况,发①董纯才:《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第二卷,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年12月,第387页。

②皇甫束玉等:《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纪事》,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年8月,第209页。

动所有小学教员认真动员儿童入学,迅速解决订购课本问题,严格按照规定课程上课,有系统地进行教学。1942年边区政府又先后颁布了《晋冀鲁豫边区小学暂行规程》、《晋冀鲁豫边区村立与私立小学暂行办法》、《晋冀鲁豫边区小学教员服务暂行条例》、《晋冀鲁豫边区国民教育视察员暂行通则》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进一步推动了晋冀鲁豫根据地的小学教育的建设。

实行免费教育,优待贫寒人民子弟。1940年5月,山西省第三专署颁布并初步执行了《优待贫寒儿童入学条例》,边区政府成立后于1942年10月颁布的《小学暂行规程》中明确规定“小学不收学费”,“为救济贫寒抗属儿童和一般贫苦儿童及敌占区流亡学生,须在物质上予以优待”。据此,各行政区补充修订了以前做出的规定。太岳行署1945年6月28日颁布的《太岳区优待抗、工属子弟及贫寒人民子弟入学办法》中这样规定:享受优待的高小生占学生总额的20%;优待项目包括公粮及每月20元的学习费;优待粮食标准为抗工属及贫寒人民子弟每年每人全部收入折合小米一市石五斗以下者,其家属入学每人每日以一斤七两优待之(内有油盐米三两),全年按十二个月发给。“抗工属每年每人全部收入折合小米两市石以下者,其家属入学,每人每日以一斤一两五钱小米优待之(内有油盐米一两五钱),全年按十二个月发给。”①对于外来的抗工属入初小者亦照前述标准予以优待。

实行由政府明令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和说服动员儿童入学相结合的办法。1942年1月颁布的《晋冀鲁豫边区强迫儿童入学暂行办法》中规定:“凡八岁至十四岁之学龄儿童,除有特殊情形,经当地主管教育机关之特许外,概须强迫入学。”对于无故不令儿童入学者,规定分别依次由村长、联合校长以至区长进行劝告,如劝告无效则课以罚金,处罚无效时得加重处罚。在这种政策下,各辖区的小学教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例如太岳区的高小由1941年的32所发展到45所,高小学生也由上年的600人发展到3000人。

创造有利于学校教育与家庭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这是推行小学义务教育制度的积极措施。边区多数地方经济条件差,不少儿童特别是年龄大的儿童是农民家庭重要的辅助劳动力,这同实行强迫义务教育存在一定矛盾。强制过头,家长与学校就会产生对立情绪,结果事与愿违。这种现象开始时时有发生。因此,必须从积极方面寻找解决办法。经过实践,许多地方找到了不少好的组织形式,如实行半日制、隔日制、早晚班、季节小学(冬春上学,夏秋劳动)、巡回教学等等。这样吸收了不少失学儿童入①冯毅:《太岳革命根据地教育文献选编》,山西教育志编审委员会,1986年1月,第139页。

学,使之受到一定的教育。有些村庄、学校还组织校外放牛放羊娃和在家中烧火做饭看幼儿,儿童定时到校学习,或者动员学生担任小先生送字上门,也起一定的作用。

在抗战后期由于形势和人民经济状况的好转,边区政府还采取了民办公助的形势建立了许多小学,所谓民办公助就是把小学交给群众去办,群众在政府的帮助下自己出钱出力办学,并接受政府领导,政府在业务上实行领导,推荐与培训师资,在经费上适当补助。在这一教育方针推动之下,边区学校办学在走群众路线和教育与生产劳动进一步结合这两方面向前推进了一步,受到群众的欢迎。群众自己办小学既有利于减轻边区财政负担又有利于提高群众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