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歌曲曲艺的新发展(1943年-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的歌曲活动都是以紧密联系广大群众、为抗战服务为核心的。这一时期歌曲方面的成就大都是在前期基础上的不断发展,形式上无多大变化。在本时期,曲艺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这一时期的曲艺活动具有“新”的特点,即说新唱新。许多旧艺人经过整顿和改造,逐渐的抛弃了以前的旧思想、旧习惯,开始积极地投入到抗战救国的宣传活动中去。
在根据地的新曲艺的活动中,地方的盲艺人是主力军。他们经过革命的宣传教育,激起了巨大的革命热情,名震太行的盲人抗战宣传队---山西①晋冀鲁豫边区革命文化史料征集协作组:《晋冀鲁豫边区文艺史》,山东文化音像出版社,1999年8月,第131页。
武乡县盲人曲艺宣传队,便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新文艺方针领导下,退出“三皇会”①,以抗日文艺工作者的新姿态,走上了敌后根据地的新文化战线。他们冒着生命的危险到敌占区宣传抗日,到一二九师部队所在地河北涉县为刘伯承将军贺寿,还动员开明士绅捐献抗日粮款等等。②他们的文艺作品内容不再是以前的封建陈腐的东西,取而代之的是与抗战紧密配合,来自于现实。如他们编写了《联合抗日》、《李家庄滩战斗》、《共产党八大让步》等新段子。他们说唱抗日节目,歌颂抗日英雄,揭露汉奸,打击敌人,紧密配合反“扫荡”、反“蚕食”斗争,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军民团结抗战的斗志。
另外,1943年春,在山西阳城成立的有民间鼓书艺人组成的“刘金堂鼓书队”也是其中的一个代表,这支文艺队伍在新文艺方针的指导下,先后演出了《汪精卫十大罪状》、《史桂英劝夫参军》、《打神汉》、《血泪仇》、《披着羊皮的狼》、《不识字的难处》、《上冬学》等,他们演唱的都是揭露封建剥削罪恶、敌人的残酷,赞扬勤劳的劳动人民和抗战英雄。他们出色的宣传成绩得到了地方人民政府的高度赞扬,在太行、太岳区各区召开的劳模大会上荣获了“为人民服务”的锦旗。总之,这一时期的曲艺活动在新文艺方针的指引下,成绩突出,在文艺的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2。戏剧方面的成就
戏剧,是紧随歌曲进入抗日宣传战线的艺术形式。虽然不如歌曲传播的那样普遍,但它在宣传战线上所起的作用,是其他艺术形式所无法比拟的。抗战戏剧因其内容上反映抗日要求、形式上逐步走向大众化,在抗战时期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是中国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争取民主自由、组织抗日力量的有力武器。
(1)抗战初期的成就(1937年-1938年初)首先,抗战初期戏剧运动的成就体现在多个抗战剧团的成立。基本上还是在文盲或半文盲的群众中开展宣传活动,最直接、最方便的方式就是将要宣传的内容,面对面地说唱给他们听,表演给他们看。而能以这种方式开展宣传活动的剧团、宣传队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不断地建立起来。
以原红军宣传队为基础成立的抗战剧团迅猛发展起来,“并确定了对外①”三皇会“是旧社会民间曲艺艺人的一个自治组织,组织机构严密,主要有长、副、判、管、律、政、臣、理、拘、查十个职位组成,经常以封建的、顽固的行会思想束缚艺人的自由。
②李志宽、李东光:名震太行的盲人抗战宣传队,《新文化史料北京》,1995年第5期。
使用的名称:总部为火星剧社,一一五师为战士剧社,一二○师为战斗剧社,一二九师部队为先锋剧社①。”在这些抗战剧社的宣传和带动下,各地创建宣传队和剧社的积极性被激发出来。如晋冀豫区的曲沃儿童剧团、太行二分区前锋剧团、长治儿童剧团、太行山剧团、涉县清漳剧团等;冀南区的巨鹿救亡剧团、南宫火把剧团、冀南平原剧团、邱县抗日宣传队、海燕剧社等;冀鲁豫区的鲁西北抗战移动剧团、聊城孩子剧团、湖西抗日宣传队等。这些抗战剧团和宣传队的创建,为戏剧创作和演出奠定了基础,促进了抗日救国宣传活动的开展。
其次,抗战初期戏剧运动的成就还体现在戏剧的创作和演出方面。抗战初期的戏剧创作有为了配合抗战或完成某项紧急任务,而草草完成的“急救章”,文学价值和存在时间较短,但在当时所起到的社会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除此之外,一些有实力的剧团创出了一批有较长艺术寿命的剧目。如太行山剧团由著名戏剧家李伯钊创作的歌剧《农村曲》、由诗人阮章竞编写的话剧《巩固抗日根据地》,不仅成了太行剧团的保留剧目,其他兄弟剧团也多次学演。
各种剧团、宣传队的建立促进了抗战戏剧的创作和演出。如先锋剧社曾创作演出过《亡国恨》、《抗日去》、《闷热的晚上》、《烽火》、《清平乡》、《人间地狱》等等,演出后都产生过较大影响。尤其是话剧《清平乡》,当时一二九师政治部宣传部长朱光认为“给部队给群众的教育意义很大”。一直活跃的太行山剧团,曾举行过被文艺界称为“二千五百里长征”的文艺宣传巡回演出。这次巡回演出为沿途地区带去了许多优秀的作品,有多幕话剧《巩固抗日根据地》、独幕话剧《三江好》、《八百壮士》、《张家店》等。
(2)戏剧运动的发展(1938年初-1942年)随着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戏剧运动也在发展。在抗战初期的基础上,戏剧运动继续发展,文艺管理系统更加完善,文艺奋斗目标更加明确具体,戏剧文艺走向了高潮。这一时期戏剧运动取得的成就主要表现为抗战剧团和戏剧文艺作品的增多,尤其体现在这一时期农村剧团活动的广泛开展,使此时的抗战文艺呈现了一种蓬勃发展的新景象,农村戏剧成为抗日宣传的强大力量。
首先,各种抗战剧团的不断增加。如晋东南根据地,1939年2月初,长①晋冀鲁豫边区革命文化史料征集协作组:《晋冀鲁豫边区文艺史》,山东文化音像出版社,1999年8月,第29页。
治成立了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晋东南分会。随后,太南、太北、太岳区也都成立剧协分会。当时,演出话剧的团体主要有:火星剧团、生力剧团、新人剧团、武乡儿童剧团、阳城焰火剧团、政先剧团、屯留前进剧团、前哨剧团、开路先锋剧团、新中剧团、长城剧团、燎原剧社、陵川剧团、解放剧团、怒涛剧团、怒吼剧团等等。另外,农村剧团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数量也迅猛发展起来。如“冀南地区的农村剧团,到1940年和1941年,已发展十分壮观。据不完全统计,仅三、四、五分区就有农村剧团200多个①。”这些剧团通过不断的创作文艺作品和下乡文艺演出,来积极地宣传动员群众,为抗战文艺的发展和抗战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其次,这一时期的戏剧作品是相当丰富的,如1939年至1940年,根据地创作演出的较有影响的话剧剧目有:决死一纵队傅彬友的《穷途末路》,决死三纵队的《洪河沟》,长治中心区剧团的《回前线去吧》、《不抗日活不成》,沙塞的《天快亮了》,李伯钊的《紫坊村》、《军民合作》、《母亲》、《争取最后的胜利》,阮章竞的《最后一个》、伊林的《大宝嫂》,林筠的《张团长》、《乡村自卫军》,以及集体创作的《农救秘书》、《铁民》等,大型话剧有《巩固抗日根据地》、《太阳出来了》等。这些作品坚持了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鼓舞了抗战的士气。
最后,农村戏剧的发展成就。这一时期的成就,一方面表现在对农村戏剧的改造和发展上,如在太岳革命根据地“文化方面的恢复工作,主要表现在农村戏剧运动的发展,共建立和恢复农村剧团84个。1941年初广泛开展农村娱乐活动,创作了大量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沁源县李成村农村剧团创作并演出的《茂林计》,以传统的南路梆子剧种的形式,揭露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皖南事变’的阴谋,歌颂新四军将士的英雄业迹,曾经轰动一时。既活跃了根据地的文化生活,又使群众受到深刻的教育,推动了民间文艺活动的广泛开展②。”另一方面还表现在对地方特色小戏的积极扶植和发展。如沁源秧歌与左权小花戏,就是在革命文艺工作者的帮助下,在抗日战争期间搬上舞台成为新剧种的。“经革命戏剧工作者的扶持、改造,还将演唱襄武秧歌的‘富乐意’旧班社,改造成为一个新型的革命秧歌剧团(原名襄垣农村剧团)。它直属于晋冀鲁豫军区后勤政治部领导,起名为太行人民剧团。
①晋冀鲁豫边区革命文化史料征集协作组:《晋冀鲁豫边区文艺史》,山东文化音像出版社,1999年8月,第98页。
②中共山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太岳革命根据地简史》,人民出版社,1993年2月,第165页。
彭德怀同志曾亲笔题匾‘抗日农村剧团的模范’,遂成为一手拿道具、一手拿枪杆的活跃于太行根据地戏剧团体的一面旗帜。彼时,这个剧团共编演了两百多个反映战争时期群众生活、教育群众、提高群众思想觉悟的戏。”①农村戏剧运动内容题材多取自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自导自演、自娱自乐,乡村群众自己不仅能够把握农村剧团的性质和方向,而且已经把文艺活动视作自己政治生活和文艺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晋冀鲁豫根据地打出的“群众翻身,自唱自乐”的旗帜,和一些农村剧团提出的“自己的事,自己来唱”的口号,都说明了文艺运动在乡村发展的巨大成就,也体现了文艺运动大众化的一个发展趋势。农村剧团是敌后戏剧运动发展的重要内容。
(3)戏剧运动新阶段时期(1943年-1945年)1943年10月,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传到晋冀鲁豫根据地,文化工作者提高了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艺运动的认识,自觉地投入到工农兵群众中,深入基层,创作出许多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丰富活跃了边区的文化生活,使边区的文艺运动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本时期戏剧运动的成就既有在前两个阶段上的总结和发展,又有所创新。
首先,各区在《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加强了对剧团的建设工作,使剧团更加健全,更加壮大。如在太行区,当时的职业剧团计有11个,如左权剧团、武乡光明剧团、涉县劳动剧团、黎北胜利剧团等。“在农村各种剧团也纷纷建立,在太行区的四分区15个县共有剧团计为476个,即昔东17个、赞皇51个、和东10个、临城21个、内邱45个、井陉32个、武西10个、武乡106个、榆社46个、襄垣11个、黎北9个、偏城39个、武安33个、邢西46个。”②剧团的建立和壮大,尤其是农村剧团的增多,促进了文艺大众化的发展,提高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政治思想素质。此外,由于当时的战争情况,政府不得不实行精兵简政的政策,对一些剧团进行了精简、撤销、下放等政策,将一些文艺骨干力量合并集中起来加入某个剧社。因此,在这一时期一些剧社、宣传队又经历了恢复、发展、创建的过程。这一时期比较典型和优秀的剧社有:太岳区戏剧协会、冀鲁豫军区战友剧社、冀鲁豫边区抗日救国总会大众剧社、冀鲁豫边区第八军分区大众剧社、冀中军区前锋剧社及冀鲁豫军区第四军①张林雨:山西革命根据地的戏剧,《山西区域社会史研讨论文集》,2003年。
②晋冀鲁豫边区革命文化史料征集协作组:《晋冀鲁豫边区文艺史》,山东文化音像出版社,1999年8月,第204页。
分区业余剧社、冀南军区宣传队(平原剧社)、“农村剧团旗帜”---林县道棚庵业余剧团、晋冀鲁豫军区第七纵队前进剧社。这些剧社都有自己的特色和功能,有自己的工作指导方针,但就其宗旨都是为广大的工农兵服务,推进文艺运动发展的新辉煌。
其次,这一时期许多文艺工作者从改造旧戏剧入手,在挖掘民间艺术的基础上,学演并创作了新秧歌剧,并赋予群众所喜欢的旧形式以新内容,使根据地的文艺运动呈现出新的特色。如l942年12月23日成立于沁源西山核桃庄的沁源绿茵剧团,演出了沁源秧歌《观灯》、《闹不成》、《春耕》等;太行四分区文工团,曾演出具有中国歌剧里程碑意义的《白毛女》;同时、太行、太岳区出现了一批有影响的歌剧作家与作品。如新秧歌剧有:张万一根据赵树理原作改编的《小二黑结婚》、《圈套》,张万一、高介云合作的《改变旧作风》以及《李有才板话》等等。新秧歌运动的蓬勃发展,对推动整个根据地的文化活动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3。文学作品方面的成就
抗战开始后,许多惊天动地的英雄事迹成为报告文学、诗歌、小说等各种文学体裁的主要内容。许多作家在艰苦困难的环境下,积极投身到民族解放的斗争行列,努力创作出表达人民抗战的愿望与决心,反映人民战斗生活的篇章。他们的作品从题材、思想内容、艺术形式到风格,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抗日救亡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主旋律。
(1)抗战初期的成就(1937年-1938年初)在抗战初期的文学创作,是以诗歌起步的。初始的诗歌经常被登在一些传单、小报、墙报上,用来宣传和动员群众。随着根据地的发展,各级文化组织和一些公开发行的报刊纷纷创办起来,文学作品也就有了一个稳定的文化阵地,具有相当创作才能的人员也就能集中起来进行文艺创作。如在太行区的《文化哨》期刊社、抗战生活社、冀南日报社、冀鲁豫区的抗战日报社的等机构,都聚集了相当数量的作家、诗人、编辑、记者,使边区的小说、散文、报告文学、诗歌迅速发展起来。
在抗战初期,擅长以诗歌鼓舞动员人民的首推王玉堂和马紫笙。王玉堂一直在晋东南从事革命文艺工作,他的诗歌作品有很多,如颂扬11个宁死不屈的农民的《十一个》,大众化自由体诗歌《我看见一群兵》、《申秋子讲翻身》、《地主和长工的故事》、《小孩和羊》;民歌体诗歌《故城翻身谣》、《晋东南备战小曲》、《人民大拥军》、《南关镇》等。李伯钊曾评价他的诗歌为“别具一种中国诗的风格”。“冀南诗人”马紫笙,以笔为刀枪与敌人英勇抗争,他曾在《冀南日报》、《抗战知识》、《新文艺》等报刊上发表了许多诗作,并印成《老秋诗集》在冀南一带广为流传。其代表作《请看南宫东南乡》,语言幽默诙谐,形象生动活泼,是一首纪实性的叙事诗①。
因当时特殊的抗战环境,要求抗战文学起到的影响是能够迅速动员起群众,所以抗战文学大都主题鲜明,叙事简洁,语言通俗易懂。文学作品多为纪实风格,以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英勇卓绝的抗战生活为题材。这也使报告文学这一文学形式得以发展。擅长写报告文学的作家鲁西良,便是纪实文学群体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发表在进步刊物《中流》上的《初选》和《替》,其纪实风格得到了北京、济南、上海等地文化人士的好评。
(2)文学创作的蓬勃发展(1938年初-1942年)这一时期抗日战争进入到十分艰难的时期,但是这种动荡不定的环境更加坚定了人们文艺创作的决心,广大文学创作者以笔为武器展开了对敌人的进攻。根据地出现了许多被群众喜爱的文学家,如诗人洪荒、袁勃、高咏等,小说家蒋弼、吴象、李庄等,他们不仅创作出了杰出的作品,而且他们英勇的抗战精神和崇高品格一直影响着人们。这一时期的成就主要从诗歌、小说、报告文学三个方面展开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