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诗歌创作方面的成就。本时期的诗歌创作在前期的基础上,诗歌创作的队伍不断扩大,作品不断增多,作品的质量也日益提高。此阶段的诗歌创作极富纪实性和战斗性的特点。诗歌题材多为歌颂根据地的军民奋勇抗战的英雄壮举及对敌人的无比仇恨。如著名诗人袁勃在晋冀鲁豫根据地创作了许多宣传抗战的诗歌,《小号兵》是其写的很成功的一首叙事诗,描述了对敌人的痛恨和对八路军的热爱,《不死的枪》是他的另一个代表作,歌颂了新四军坚持抗战的英勇壮举,揭露了汉奸所犯下的罪行。另一首叙事诗《一支笔的故事》,被王亚平誉为“不可磨灭的抗日战争中的史诗之一”。
此外,此时期诗歌创作的题材是多方面的,有抒写日军怀念家乡、厌恶战争的《寄秀子》;有悼念左权将军的诗歌《你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有赞美苏联十月革命和反***战争的《反***夜曲》和《我们在山上歌唱十月》;有抒发军民抢收小麦喜悦心情的《麦收季》;有反映乡村在党领导下成长壮大过程的长篇叙事诗《漳河牧歌传》;有表现根据地人民对子弟兵的关怀和热爱的叙事诗《我们要到山那边去》;有反映大生产运动的《大槐垴》,等①晋冀鲁豫边区革命文化史料征集协作组:《晋冀鲁豫边区文艺人物录》,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4月,第8-9页。
等。题材的广泛性和现实性使这时期的诗歌作品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喜爱和传播。
第二,小说创作方面的成绩。这一时期的小说创作比上一期所表现的内容更加丰富,小说创作处于扎实稳步发展阶段。作家们以简练的结构、生动的语言,来反映这一时期的政治现状和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和事迹。这一时期的作家有蒋弼、吴象、李庄等人,他们的小说《老神头》、《良民证》、《苏科之死》、《多多村》、《我要做公民》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一时期的小说创作继承了新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描写了农民在抗日烽火中的觉醒和转变。
第三,报告文学的成就。随着根据地的发展,大批作家和新闻工作者来到这里,他们采访并记录了根据地军民的战斗与生活,为报告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如黄钢的《我看见了八路军》、《树林里》和《雨》;林火的《向敌人心脏挺进》、《猛攻榆社城》、《火烧长治机场》;华山的《太行山的英雄们》、《向白晋线挺进》,等等。这些作品是新闻性与文学性的统一,真实地展现了抗战前线兵将们的英勇风采,鼓舞和激励了人民团结抗战的恒心。
(3)文学创作的新阶段(1943年-1945年)1942年晋冀鲁豫边区党委和一二九师政治部联合召开了太行区文化界座谈会,会上强调指出去年文化工作的严重不足和缺点,提出彻底转变学风、作风的问题,邓小平在致词上指出“必须了解群众,了解群众的生活和要求,要接近群众,才能提高群众”,“希望每个文化工作者,要做一个村的调查工作,来丰富作品的内容①。”随后晋冀豫文联、文协、剧协等文化团体又联合召开了文风检查座谈会,并联合成立文风检查委员会,进行文风大检查。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文艺运动,逐渐向大会的要求转变,文艺工作者开始认真考虑文艺运动的服务对象问题,文艺运动在日军的“大扫荡”和“治安强化运动”等侵略行动下,该如何发展的问题。1943年10月,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传到晋冀鲁豫根据地,各分区先后进行了整风学习,文化工作者提高了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艺运动的认识,自觉地投入工农兵、深入基层,创作出许多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丰富活跃了边区的文化生活,是边区的文艺运动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
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多以根据地的抗战斗争、劳动生产、拥政爱民为主①四二年晋冀豫区文化人座谈会纪要,《新华日报》(华北版),1942年1月13日。
题,具有较高的思想性、战斗性,艺术水平较之前有大大的提高。在根据地文学工作者的努下,涌现出了一大批相当有水平的文艺作品。
首先,小说创作方面的成就首推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赵树理。赵树理是当代革命作家的杰出代表之一,是一位别具独特风格的人民大众艺术家。他是延安文艺座谈会后,革命文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典型代表,他的作品与毛泽东的《讲话》精神一致,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文学,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文学。他的作品《小二黑结婚》的出现在全国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风行一时,家喻户晓。彭德怀为该书的出版题词:“像这样从群众调查研究中写出来的通俗故事还不多见。”①他的其他作品也为各界文艺工作者所称赞和学习,如小说《李家庄的变迁》、《李有才板话》等,在人物创造、描写和语言方面的艺术是其他文艺工作者所无法赶超的。
其次,在诗歌创作方面的成就尤以夏川和田兵的艺术成就显著。夏川作为经历了战争的老战士,一生戎马,他的诗歌作品与广大人民和祖国命运紧紧联系起来。如他的作品《挑水夫》、《农民莲花落》、《把血和泪的堡垒建起》、《五月的阴郁》、《武装保卫山西》等等,为中国人民的正义战争谱写了一曲曲壮志满怀的胜利赞歌。田兵的诗歌创作,语言朴实,激情饱满,泥土气息浓厚,他的诗得到了读者的好评。他的杰出作品有《黄河畔老人送别》、《我们的女兵》、《抗日联军中的高丽女儿》、《势如破竹下毫州》、《四十里空炸进柘城》等。
4。报刊杂志方面的成就
新闻报刊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对传播党的方针、政策和指导、推动全民抗战中所起到的作用是其他宣传手段无法替代的。抗战伊始,党就非常重视报刊事业的建设,虽然抗战环境艰难,但还是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1)艰苦开拓时期的成就(1937年-1938年初)抗战初期,党和人民所处的环境是十分艰苦的,印刷器材奇缺,报刊的编印只能一切从简。又因为当时的抗战环境使抗战初期的新闻出版工作几乎没有一个稳定的社址。这时创办的报纸时间上比较仓促,来不及制订系统、科学的编辑方针,更来不及组建通讯队伍,只能刊登从收音机里或其他渠道获得的前方战讯,以及编辑人员临时撰写的短小评论或诗歌。
当时报纸都是由“抗敌后援会”、“救亡协会”等抗战初期的统战组织创①晋冀鲁豫边区革命文化史料征集协作组:《晋冀鲁豫边区文艺史》,山东文化音像出版社,1999年8月,第268页。
办的,但由于每份报纸的编辑工作在共产党员的参与指导下,因此在宣传党的统战政策和抗日方针上,在鼓舞群众、动员群众、揭露敌人、打击敌人等方面上,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例如:1937年7月,济宁学生抗敌后援会创办了油印的《救亡情报》(该报后改为铅印的《抗战新闻》),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战到底,反对妥协”的政治主张;8月,济宁县学生抗敌后援会正式成立《抗敌新闻》报社,编印发行《抗敌新闻》报;金乡县民众抗敌后援会,创办了铅印周报《动员报》,宣传民众抗日;由济宁的南关、城中、东关3个学区中心小学的青年教师发起,成立了济宁教师抗敌后援会,该会办起了油印小报《抗战捷报》,开展抗日宣传活动。在抗日的文艺宣传活动中广大的爱国学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另外,随着日军南侵,由北平、天津学生组成的3个救亡团体相继来到济宁学生抗敌后援会联合开展抗日宣传活动。“平津学生创办的《老百姓报》与后援会的《抗敌新闻》同时印发,他们还联合组成宣传队,走上街头,深入农村,通过唱歌、演剧、演讲宣传抗日救国。”①“在开封召开的‘文化界抗日救亡座谈会’上,河大学者决定创办抗日救亡刊物,定名为《风雨》,由嵇文甫、姚雪垠、王阑西任主编。”②这一时期的艰苦开拓为报刊出版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报刊事业发展期的成就(1938年初-1942年)随着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报刊事业在党组织的领导下,也呈现了蓬勃发展之势,各区都建立了机关报刊。如,晋冀豫区建立了党委机关报《中国人报》,中共北方局机关报《新华日报》(华北版),冀南区党委机关报《冀南日报》,晋冀特委机关报《胜利报》,太南区党委机关报《太南报》,鲁西北特委机关报《抗战日报》等。其中影响久远的首推《新华日报》、《抗战日报》、《冀南日报》。
上一阶段创办的小型油印报纸,在这一个时期大多停刊,取而代之的集中力量创建了几个规模较大的、综合性的地方报刊。如《人民报》、《鲁西日报》、《卫河日报》、《光明月刊》、《华北文艺》、《新文艺》、《救国堂》、《太岳日报》、《冀鲁豫日报》等。这一时期报刊事业的发展,为文学创作的发展提供了战斗的阵地,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①晋冀鲁豫边区革命文化史料征集协作组:《晋冀鲁豫边区文艺大事记》,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4月,第1-4页。
②杨锐:抗战初期河南的抗日救亡运动,《中州今古》,1995年第5期。
(3)报刊工作的新成就(1943年-1945年)这一时期的报刊工作,在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仍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在原有的基础上,又涌现出一批汇集根据地英雄业绩、反映边区人民精神风貌和指导全民抗战的报纸刊物。如由冀鲁豫边区创办的综合性文艺月刊《文化生活》,机关刊物《华北文化》;由晋东南文协创办的诗刊《诗风》
及《文艺丛刊》;晋冀鲁豫边区出版的文艺杂志《诗作于剧本》;以及综合性通俗刊物《工农兵》,《新文摘》、《新大众》等。
抗日战争时期,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文艺运动,在歌曲、戏剧、文学、报刊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繁荣了根据地的文艺,提高了人民的觉悟,丰富了军民的抗战生活。
(二)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文艺运动的特色
自抗战以来,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革命文化工作和文艺运动,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文艺路线和正确的方针政策的指引和领导下,由弱变强,由不成熟到日趋成熟,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在宣传抗日、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团结人民打击敌人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文艺运动,作为全国抗战文艺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突出的时代和地域特征。
1。博采众长、统分结合的文化管理
在根据地文化管理上,晋冀鲁豫根据地吸取各根据地之长,结合各区的具体实际,在各区建立了各级文化管理机构。既坚持对文艺运动的统一领导和管理又坚持结合实际放手发动群众发展文艺。
在晋冀豫边区,组建全区文化联合机构的工作,1939年初便提到了议事日程。“1939年1月5晋东南文化教育界救国总会筹备委员会在沁县成立。长治设立办事处。”“1939年1月4日晋东南戏剧界在沁县举行集会,会上提议成立戏剧界抗敌协会太行山分会,最后推举太行山剧团、火星剧社、决死一、三纵队剧团、牺盟上党中心区抗日剧团、大众剧团及朱光、陈沂、李伯钊、赵品三、张柏园等为常务委员。筹备处通讯处设在太行文化教育出版社,并决定举行紧急动员戏剧运动周。”“1939年5月4日晋东南根据地在沁县召开第一次文化教育界代表大会,并成立晋东南文化教育界抗日救国总会。”①在总会的领导和推动下,晋东南基层的文化领导机构也相继建立起来。自总会成立后至1940年8月,太南、太北、太岳、冀西军分区先后成立了“文①晋冀鲁豫边区革命文化史料征集协作组:《晋冀鲁豫边区文艺大事记》,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4月,第25-31页。
总”办事处(后又逐渐发展为各分区“文救会”),各县纷纷组建起“文救会”,区、村建立了“文救”小组。至此,一个遍及晋冀豫边区的抗战文化网基本形成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