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解读《宦经》
1992800000022

第22章 不朽的名声是任何人无法封赏的

远利由行矣。

长远的利益由个人的行为决定。

封建官场黑暗,忧国忧民的好官往往得不到公正的待遇。但不可否认,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对心系百姓的好官总是记在心里的。不朽的名声是任何人无法封赏的,只有靠他的爱国爱民的行动才能赢得,这是仁人志士毕生追求的目标,也是最有价值的长远利益,值得人们用心求取。

不悲观的周起元

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福建海澄人周起元在乡试中考取第一名,第二年考取了进士。

周起元历任浮梁、南昌知县,他在任期间,以廉洁宽厚闻名。

一次,周起元的好友前去探视他,好友诉说了官场的黑暗之后,劝他说:

“如今朝廷腐败,你的清廉勤政是得不到上司赏识的,为何你要逆水行舟呢?”

周起元正色说:

“我不像你这样悲观,否则又怎能做一个好官呢?我不能失去信心,努力总会收到成效的,这个时候更要践行而不是抱怨。”

周起元不随俗流,对他不满的官吏都难为他;上司更是找他的麻烦,不时加以训斥。周起元的家人担心他的处境,劝他辞官回乡,家人说:

“你脾气倔强,又不肯改变自己,将来怕是会大祸临头啊!我们担惊受怕,度日如年,不如辞官安稳些。”

周起元安慰家人说:

“我相信好人必有好报,怎能自己吓唬自己呢?我所做的事都堂堂正正,没有理由逃避啊!”

周起元不怕打压,困难之时也不气馁,人们都称他是真正的君子。

后来,吏部举行考试,周起元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湖广道御史之职。等候朝廷正式任命期间,又有人诬陷周起元,致使他的仕途顿显艰难起来。

周起元的朋友劝他到京城疏通关系,上下打点,朋友说:

“现在贿赂公行,你切不可固执了。如果破费一些银两而换来一路畅通,也就十分值得了。”

周起元厌烦朋友的话,他说:

“我没做亏心事,就不怕他人诬陷。我要上书自辩,决不干苟且之事。”

周起元坚持上书,常常音讯皆无。他并不灰心,且道:

“朝廷总会有正直之人,我相信自己一定能洗去污点。”

两年之后,周起元终得清白,御史的任命也随后颁发下来。

担任御史期间。周起元刚直不阿,以敢言闻名。一次,一个朝中大员向他说:

“你只重死理,不问其人为谁,你就不担心惹祸上身?”

周起元回敬道:

“我只是依法行事。如果因人而异,岂不成了欺软怕硬的小人?我做事无私,从不担心明天会有什么祸患。”

奸人刘世学,他是诚意伯刘荩臣的从祖,因其上书诋毁忠臣顾宪成,引起了周起元的极大愤慨。周起元想要驳斥刘世学,周起元的家人阻止说:

“此事与你无关,你若参与进去,必会得罪刘荩臣,你不要多管闲事了。”

周起元生气道:

“奸人陷害忠臣,此事不加制止,朝廷就会愈加黑暗,我身为御史,难道此事与我无关吗?我不能只为自己的利益考虑,否则就是失职了!”

周起元的家人急道:

“刘荩臣势大权重,你是斗不过他的。你难道看不透这一点吗?”

周起元斥责家人怯懦,坚定地说:

“好人总会战胜坏人,这是不容怀疑的。我向来相信邪不胜正,所以我从来就不畏惧权势。”

周起元上书斥责刘世学,极力为顾宪成辩白,他说:

“时下奸人诬陷忠臣成风,如果此风不加制止,那么朝廷就会失去人心,走向堕落。朝廷应该惩治奸人,奖励忠臣,这样人们才会看到希望,坚守正义了。”

周起元据理力争,终使朝廷排除了干扰,下令逮捕刘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