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沙陀三王朝
1996800000003

第3章 沙陀第一朝之后唐兴亡(1)

§§§第1节后唐庄宗李存勖

李克用病逝后,其子李存勖继其位为晋王。从此,李存勖指挥晋军进行了长达l5年的征战:他首先给契丹军队以沉重打击,使其长久不敢南下;其次是一举灭掉了割据幽州称帝的刘仁恭父子;再次是于923年,攻陷后梁都城汴京,推翻了后梁的统治。毛泽东在读史时曾批注道:“生子当如李亚子”,对李存勖赞赏有加。

龙德三年(923)四月,李存勖称帝于魏州,复唐之国祚,是为庄宗,改元同光,国号唐,史称后唐。后唐自923年建国至936年亡国,历四帝,历时13年。

李存勖是沙陀第一朝——后唐的建立者,称帝前,他忠厚沉稳,在战场上出生入死,平定南北,建后唐,灭后梁;称帝后,不思进取,开始享乐,尤好粉墨登台演剧,不理朝政,冤杀忠臣,最终死于伶人之乱。观其一生,可以说是忧劳兴国,逸豫亡身。

欧阳修曾这样评价庄宗:“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这无疑是对李存勖一生最准确的评价。

深得父宠李存勖是李克用的长子,唐光启元年(885)生于晋阳宫。幼时体貌奇特,忠厚沉稳,喜欢独来独往,深得克用钟爱。且自幼洞晓音律,常令歌舞于前。13习《春秋》,手自缮写,略通大义。及壮,便射骑,胆略绝人,心胸豁达。

存勖11岁时,跟随父亲讨伐王行瑜,得胜后随父亲觐见唐昭宗。昭宗见了他,非常惊讶:“这孩子真是长相出奇!”又轻抚着他的背说:“这孩子日后必定是国家的栋梁之才,不要忘了为我大唐尽忠啊!”接着,昭宗又赏赐他翡翠盘等物。《北梦琐言》又记,昭宗曰:“此子可亚其父。”于是,时人称其“亚子”。

李克用对聪明出众的李存勖寄予了厚望。

龙纪元年(889),李克用破孟方立于邢州,还军上党,置酒三垂冈,伶人奏《百年歌》,演奏到了“老年时期”,声调极为苍凉凄苦,在座的人皆凄怆。时存勖在侧,方5岁,克用慨然捋须,指而笑曰:“吾行老矣,此奇儿也,后二十年,其能代我战于此乎!”

天祐五年(908)正月,李克用临终时,召监军张承业、大将吴珙谓曰:“吾常爱此子志气远大,可付后事,惟卿等所教。”克用死后,存勖嗣王位于晋阳,时年24岁。

谋略过人李存勖刚一即位,就镇压了其叔李克宁的叛乱,除去内患。不久,又下令于国中,禁贼盗,恤孤寡,征隐逸,止贪暴,峻堤防,宽狱讼。一月之间,境内风俗大变。存勖每次外出,于路遇饥寒者,必驻马而临问之,由是人心大悦,王霸之业基础更加稳固了。

的确,李存勖比起父亲李克用来,谋略更胜一筹。李克用与朱温多次争战,居于下风,“土疆日蹙,城门之外,鞠为战场”,克用忧形于色,存勖对父亲说:“凡事盛衰有常理,祸福相依,我家三代,尽忠王室,势穷力屈,无所愧心。物不极则不反,恶不极则不亡。如今朱氏意图篡国,陷害良善,妄称神灵相助。依我看来,他离灭亡不远了。父亲此时当遵养时晦,以待其衰,何事轻为沮丧!”克用听后“释然,因奉觞作乐而罢”。

再如,沧州刘守文被梁军围攻,其父刘仁恭向李克用求援,李克用恨他反复无常,忘恩负义,不肯发兵。李存勖则劝父亲:“这是我们重振河东的机会,千万不可心怀怨恨不许。现在的形势,如果九分天下的话,朱氏今有六七,他所忌惮者,只有我们与刘仁恭,我之兴衰,系此一举,不可失也。”太祖乃发兵,果然壮大了声势。

三垂冈大捷李克用死时,晋军与梁军对峙潞州。存勖下令班师,梁军见晋军撤回,知道克用已死,以为潞州必取,无需援军再举,朱温也退回大梁。存勖见梁军没有任何防备,就对部将说,梁军以为我们正在服丧,肯定不会出兵作战,况且又认为我年轻,刚刚接替父亲之位,肯定没有治国能力,更不用说领兵打仗了。这样,他们必有骄怠之心。如果这时我们“简练兵甲,倍道兼行,出其不意,以吾愤激之众,击彼骄惰之师,拉朽摧枯,未云其易,解围定霸,在此一役”。

后梁开平二年(908)五月,李存勖亲自率周德威、丁会统军从太原南下直扑潞州。趁着晨雾晦暝,存勖率亲军伏三垂冈下,与周德威等将领分兵直捣梁军的营寨,梁军果然毫无防备,被李存勖杀得丢盔弃甲,狼狈逃窜。

三垂冈,成为李家父子和朱梁争霸之战中的一个别具意义的地点。李克用当年置酒三垂冈,曾指着李存勖对众将说过:“吾行老矣,此奇儿也。后二十年,其能代我战于此乎!”而20年后,李存勖真的在这里打了个大胜仗。这场战役,从此改变了梁晋之间的实力对比。

无怪乎朱温闻讯,既惧而叹曰:“生子当如是,李氏不亡矣!吾家诸子乃豚犬尔。”

清人严遂成有诗:

英雄立马起沙陀,奈此朱梁跋扈何。

只手难扶唐社稷,连城犹拥晋山河。

风云帐下奇儿在,鼓角灯前老泪多。

萧瑟三垂冈下路,至今人唱百年歌。

写出了李克用父子气盖万夫的英雄风貌。

整顿改革潞州解围之后,李存勖回到晋阳,重用张承业、周德威等名臣,开始全面整顿,以图重振雄风。存勖在魏州近10年,太原军国政事全部委托张承业治理。张承业“积聚余帑,收兵市马,招攘流散,劝课农桑”,“踰法禁者必惩,由是贵戚敛手,民俗丕变”。河东地区民心依附,百姓开始安居乐业。由是,史书言:李存勖“成霸基者,承业之忠力也”。

为提高战斗力,李存勖对军队进行了严格整顿。他即位之初,在整肃军纪方面,就已小露锋芒。

晋军多为追随李克用征战多年的部队,“破贼迎銮,功居第一”。李克用对他们的纵容,使得他们根本无所谓法纪与军纪,平时欺侮官吏,掠夺百姓,酗酒赌博,战时甚至烧杀掳掠。李存勖多次主张整顿军纪,皆被李克用笑为无知。

李存勖即位后,任命李存璋为河东马步都虞侯兼军城使,负责整顿军纪。李存璋立即部署,打击扰乱军纪的将士,诛杀了几个首领,没过几天,军纪大振,百姓们拍手称快。

潞州解围之后,李存勖又制订了一系列军事制度:骑兵不见到敌人不得上马;阵型布好后不得随便离队乱走;分兵出击时必须按约定时间到达指定地点,等等,违反者一律处斩。此外,他还身先士卒,亲自带队训练,原本单兵能力强而团队战斗力和战役配合能力低下的晋军在他的整顿下,很快成为一支令敌人生畏的虎狼劲旅。作战时“进退有序,步骑严整,寂然无声”,“人百其勇,短兵既接,无不奋力”。

三箭报仇经过整顿改革,晋军势力大增。此后,李存勖与后梁开始了对河北的争夺。

后梁开平四年(910),晋梁两军在柏乡一带展开激战,梁军大败,精锐兵力损失惨重,朱温为之骄傲的龙骧、神威、神捷诸军全军覆没。河北的形势也发生重大变化,王镕、王处直全面倒向李存勖,李存勖基本控制了河北地区。经此一战,梁元气大伤,晋军声威大震,使后梁在河北的势力退至魏博以南,为以后南下攻梁创造了有利条件。

柏乡大捷之后,后梁乾化二年(912),李存勖派大将周德威从太原起兵,东出飞狐,联合王镕、王处直,直逼幽州。晋军一路节节胜利,许多燕将不战而降,燕境大部分被晋军占领。刘守光求降,言:“予俟晋王至,即泥首俟命。”李存勖亲征幽州,发兵攻城。城破,刘仁恭、刘守光父子被擒。

李存勖遣大将李存霸拘送仁恭于代州,刺其心血祭奠李克用,然后斩之。

至此,李存勖完成了父亲临终前交给的第一个任务。

从此,李存勖再无后顾之忧,就专意南下,与后梁一决雌雄。

就在李存勖进军幽州的同时,后梁乾化二年(912)六月,朱温被其子朱友珪杀死。朱友珪在位数月,其弟友贞杀友珪自立,是为后梁末帝。此时,后梁矛盾重重,国势日益衰微。

后梁贞明元年(915)三月,后梁宣义节度使杨师厚病死。朱友贞派开封尹刘鄩领兵6万,前往控制魏博,引起魏州兵变。李存勖乘机亲率晋军主力东下,于贞明二年(916)二月,将刘鄩军包围在故元城附近。经过数次交战,李存勖歼灭梁军7万,刘鄩仅率数十骑突围逃往滑州。

魏州之战,不仅决定了河北争夺战的胜负,也改变了晋与后梁的力量对比。

后梁龙德三年(923)四月,李存勖称帝于魏州,建元同光,是为“后唐”。后迁都洛阳,俨然唐朝中兴之臣。

灭梁之后,李存勖又进兵关中,灭前蜀,得汉中及两川之地。后唐王朝达到了极盛。

同年,唐梁双方夹河苦战,后唐掌控了黄河的重要渡口,取得随时渡河南进的有利态势。然后,唐军以轻骑日夜兼程,直抵汴梁城下。后梁末帝朱友贞自杀,统治17年的后梁政权,为李存勖所消灭。

李存勖终于为父又报一箭之仇。

魏州之战后,北方的契丹军围攻幽州等地,李存勖为解除后顾之忧,转兵北向。到贞明三年(917),击退了契丹,使其长久不敢南下。

三箭之仇已报,如李克用临终所言,他“死无憾矣!”

三年而亡李存勖以雄霸夺得天下,但没能守住天下。他在位3年,自以为是,刚愎自用,在施政上没有任何建树,反而因宠信优伶,冤杀忠臣,致使人心祸乱,最终死于非命。

唐昭宗以宠幸宦官亡国。李存勖作为五代时的一位帝王,应当知道宦官祸害之烈。然而,他不知以此为鉴,反而复兴旧弊。同光二年(924),李存勖下诏,把唐末流亡各地的宦官约千余人招至身边,皆给赐优赡,服玩华侈,委之事务,付以腹心,致使宦官作威作福,令“议者惜之”。

李存勖自幼通晓音律,喜好演戏,常常自傅粉墨,与伶人同台演出。还给自己起了一个艺名,叫“李天下”,并对伶人特别宠信,以致出现了伶人干政的混乱现象。

当然,伶人中也有个别忠直的,敬新磨就是其中之一。《五代史补》记载:庄宗好猎,每出,未有不蹂践苗稼。一日至中牟,围合,忽有县令,忘其姓名,犯围谏曰:“大凡有国家者,当视民如赤子,性命所击。陛下以一时之娱,恣其蹂践,伤害民心。为民父母,怎么能这样做呢!”庄宗大怒,以为遭县令所辱,遂叱退,将斩之。伶官敬新磨,知其不公,乃与群伶齐进,挽住令,佯为诟责曰:“汝为县令,可以驱使百姓。既然知道陛下好猎,就应该多留出空地,怎么让百姓耕锄皆遍,妨碍天子鹰犬飞走耶!现在犯错而又不能自责,反而对陛下乱说,吾知汝当死罪。”诸伶亦皆嬉笑继和,于是庄宗默然,怒气消了大半,顷之,恕县令罪。

此外,他“性刚好胜,不欲权在臣下”,常常听信伶人和宦官的谗言,疏忌宿将,弄得宿将们人人自危;任命孔谦为租庸使,搜括民财,搞得民不聊生,还认为孔谦理财有功,赐给他“丰财赡国功臣”的称号;自己挥金如土,荒淫无度,却舍不得花钱犒赏军队,以致军士穷困,怨声载道;冤杀名将忠臣郭崇韬,猜忌虎将李嗣源,导致人心离叛;纵容刘皇后搜刮民财,干政专权,据说,她曾当着李存勖的面,将其一名宠姬赏赐给刚刚丧妻的归德节度使李绍荣,李存勖心中不乐意,但不敢不允。

926年,李存勖陷于四面楚歌的危殆境地,他自知大势去矣,于是神色沮丧,登高叹曰:“吾不济矣!”最终自食恶果,在伶人郭从谦发动的兵变中被流箭射中而死,时年42岁。当时,“帝之左右例皆奔散,唯五坊人善友敛廓下乐器簇于帝尸之上,发火焚之”。其后妃和宗室子弟均遭杀戮。

李存勖即帝位仅3年便归于败亡,史家们就他的失败原因进行了探讨:骤胜之后骄傲自满,贪图安逸;忘记昔日南征北战之艰辛,沉溺于女色和打猎;宠信伶人,导致伶人干政;没有管好自己的妻子,导致皇后专权;军队待遇过差,导致三军愤怒;大肆搜括,导致百姓穷困;无故诛杀大臣,导致人人自危,万马齐喑。李存勖所犯的错误都是致命的,哪有不败亡的道理呢?

§§§第2节后唐明君李嗣源

926年,后唐庄宗命丧伶人之乱。兵变将士拥戴李克用之养子李嗣源继位,即后唐明宗。李嗣源是沙陀政权中唯一的一个明君,在位8年,励精图治,与民休息,史家称为“年谷屡丰,兵革罕用,校于五代,粗为小康”。然而,由于他目不识丁,全靠权臣辅佐。其所用之人均非大才,《旧五代史》评其“君亲可辅,臣子非才”,是颇为中肯的。李嗣源继位时已是60岁高龄。933年,因重病缠身而亡。

佳号“横冲”李嗣源,沙陀部人,本名邈佶烈,唐咸通八年(867),生于应州之金城县。父亲李霓原是李国昌的爱将。邈佶烈为人质厚寡言,执事恭谨,被李克用养以为子,赐名嗣源,称帝后,改名李亶。

父亲去世时,李嗣源年仅13岁。因为善骑射,被李国昌收到自己帐下,做了他的侍卫,曰:“英气如父,可侍吾左右。”每次围猎时,李嗣源仰射飞鸟,张弦必中。深得李克用的赏识。不久,李克用便将他要到身边,倍加器重。

李克用遇上源之难,部将被害者甚众,嗣源当时17岁,在乱军之中拼死保护着李克用躲开飞箭翻越高墙,逃出虎口,而且自己毫发无损。李克用镇守河东时,李嗣源率领李克用亲骑随同征战。李存信为蕃汉大将,每次出兵征讨,多出师不利。李克用便让李嗣源做了他的副将,此后,每次出征,总能大胜而归。

成年后,李嗣源雄武独断,谦和下士。每有战功,从不夸耀。平时,唯治兵仗,廉洁自律。李克用曾试探他,让他到自己的府中,想拿什么就拿什么。李嗣源仅拿了几卷丝织品和几千文钱,然后把这些东西又分给了部下。曾与诸将在一起,他们炫耀自己勇猛善战,李嗣源却说:“公辈以口击贼,吾以手击贼。”众惭而止。

乾宁三年(896),梁人急攻兖、郓,郓帅朱瑄求救于克用,克用派遣李存信率兵3万救之。李存信派嗣源率300骑而往,败汴军于任城,遂解兖州之围。当年,魏帅罗宏信背盟,袭破李存信于莘县,存信败走,嗣源殿军而还,李克用为嘉奖他,就把他率领的500骑兵命名为“横冲都”。

光化三年(900),大将李嗣昭和梁将葛从周交战,兵败而退守青山口。梁军扼守要道,使得李嗣昭大败而走,这时李嗣源赶到,对李嗣昭说:“让我为公试决一战。”于是,解鞍磨箭,凭高为阵,左右指画,梁追兵望之莫测。这时,李嗣源大喊道:“我来取葛从周的项上人头,其他士卒可无动!”于是,带兵横冲敌阵,如入无人之境。李嗣昭率兵随后跟进支援,一鼓作气将梁军击退。收兵后李嗣源才发现身上有四处箭伤,血流被股,李克用亲自给他解衣敷药,抚其背曰:“吾儿神人也!如果没有你,今天葛从周会笑我无将。”自青山之战后,李横冲名扬天下,威震四海。

战功显赫李嗣源智勇双全,胆识过人,在李克用去世后,作为河东主将,他协助李存勖转战10余年,立下赫赫战功。

天祐五年(908)五月,李存勖亲率兵以救潞州之围,李嗣源率领突骑左右军与周德威分二路进兵。李嗣源早晨到达敌人夹城的东北角,命士兵们用斧头砍去鹿角,然后背来柴草填平壕沟,一举攻克夹城。不久,周德威在西北边攻破夹城,晋军大破梁军,解除潞州之围。解围之战,李嗣源“功居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