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明清帝王文治武功全记录
2004900000065

第65章 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皇帝爱新觉罗·福临(1)

爱新觉罗·福临,清太宗崇德三年(公元1638年3月15日正月十日)出生在沈阳皇宫的永福宫中。爱新觉罗·福临是爱新觉罗·皇太极的第九个儿子,生母是庄妃。他降生的时候国号已经改为“清”,经过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和爱新觉罗·皇太极两代人的努力,清朝已经初具规模,正准备打入关内夺取中原政权。

爱新觉罗·福临,这个名字仿佛就预示着有福气将降临到他的身上一般。清太宗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爱新觉罗·皇太极突然病逝,他还没有来得及议立储君。所以,有能力争夺王位的人们立刻开始了争斗。最激烈的争夺在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之子——睿亲王多尔衮和爱新觉罗·皇太极之子——爱新觉罗·豪格之间展开,两方面都握有兵权,并且都是皇族血统,有足够的资格继承皇位。如果为了争夺而展开实质性的武力对抗,那么,很难说后果会怎样,不管哪一方夺得了政权,历史都要改写。当时的多尔衮权衡了大局,为了最大限度的保全自己,也为了能用和平且最小的损失来打压爱新觉罗·豪格,于是,在爱新觉罗·豪格假意推辞(爱新觉罗·豪格的支持者提出让他继承皇位,爱新觉罗·豪格为了显示出自己是被拥戴的,想先假意推辞,然后在大家的一再劝说下再假装是众望所归而无奈的成为皇帝)之后,抓住时机说:“爱新觉罗·豪格既然无意继位,那么,就让爱新觉罗·福临来当,但是爱新觉罗·福临年幼,就由我和郑亲王(名叫济尔哈朗,曾支持爱新觉罗·豪格,多尔衮让他和自己一同辅政,既团结了他也削弱了爱新觉罗·豪格的力量)来辅政,待爱新觉罗·福临长大后亲政。”爱新觉罗·豪格没有想到自己的假意推辞竟然造成了如此后果,虽然气愤,可无法反驳。多尔衮的提议很快通过,年幼的爱新觉罗·福临就这样在没有作任何争斗的情况下,意外的成为了爱新觉罗·皇太极皇位的继承人,正应了他的名字,天下最大的福气降临到了他的身上。

同年的八月二十六日,年仅六岁的爱新觉罗·福临登上了皇位,改第二年为顺治元年,并由多尔衮和济尔哈朗辅政。这时的小皇帝只是多尔衮的傀儡而已,真正掌握大权,并推进大清国向前发展的人是多尔衮。当时的中国十分不太平,正是新旧交替的时刻。在关外,满清更换了皇帝。在关内,农民起义军李自成率大军攻入了北京城,明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明思宗朱由检在煤山自缢。然后,李自成自己坐上了王位。不仅这两股势力将来会在北京碰头,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听说自己的父亲吴襄被李自成索银20万两,爱妾陈圆圆又被起义军大将刘宗敏夺了去,家宅也被烧毁。于是,吴三桂决定投降清朝,与清朝一起攻打李自成的农民军。这三股势力在北京展开了夺权之战,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没有能保住皇位,在还没有坐稳时就被多尔衮联合吴三桂将他拉了下来。大清朝的部队随后开进北京城,多尔衮完成了父亲和兄弟多年来的愿望。满清对于中原民众来说毕竟是外族人,因此,多尔衮为了安抚、笼络人心,在攻陷北京几天之后,为死在煤山的皇帝明思宗朱由检发了丧。

清世祖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九月,爱新觉罗·福临被多尔衮接到北京,并在同年的十月初一举行了登基大典,正式迁都北京,宣布了对全国的统治。爱新觉罗·福临成为了满清第一个住在紫禁城的皇帝,但是,大清能从关外的小朝廷变为统治全国的帝国,真正的功劳在多尔衮。所以,爱新觉罗·福临进入北京之后依然是多尔衮的傀儡,爱新觉罗·福临还将多尔衮尊封为“叔父摄政王”。

清世祖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十一月,多尔衮在出猎时受伤,十二月去世,为大清国立下汗马功劳的摄政王英年早逝。也许,爱新觉罗·福临的名字爱新觉罗·福临真的是预示着有神的相助,一直被多尔衮把持的朝政终于可以归还到少年天子手中了。

亲政的爱新觉罗·福临开始了短暂但却辉煌的皇帝生涯。清世祖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清世祖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经过多年的征战,爱新觉罗·福临基本完成了大清朝的统一。这期间,为了稳定朝政,发展生产,爱新觉罗·福临还进行了很多改革,比如,清世祖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顺之设立屯道厅,在北方开始推行屯田开荒的政策。清世祖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爱新觉罗·福临为了防止宦官干预朝政,在工部设立了十三衙门铁牌。清世祖顺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为了防止地方私自加税,给人民带来痛苦,致使政权不稳,爱新觉罗·福临颁发了《赋役全书》。直至清世祖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爱新觉罗·福临去世,他当政期间为大清国能在中原长时间掌握政权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为之后的继任者开创盛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早在多尔衮辅政期间,爱新觉罗·福临对他的不满就已经很多,但是迫于当时的情形,他敢怒不敢言,更不敢表现出来。多尔衮意外死亡后,爱新觉罗·福临将对他的不满发泄了出来。首先,受到爱新觉罗·福临怒气波及的人是阿齐格,阿齐格是多尔衮的兄弟,在爱新觉罗·皇太极去世后,阿齐格和他的另一位兄弟多铎主张多尔衮继承皇位,如果他们得逞的话,爱新觉罗·福临可能不仅当不成皇帝,而且很可能已经被杀害。当时多铎已死,爱新觉罗·福临以“谋乱”的罪名没收了阿齐格的家产,又将他幽禁,把他的几个儿子贬为庶人,最后,干脆将其处死。惩治多尔衮需要拿得出手的理由,因为多尔衮毕竟为满清入关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功绩是有目共睹的。清世祖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二月,对多尔衮独断专行不满的苏克萨哈等人向爱新觉罗·福临告多尔衮曾有谋篡大位的企图,这下正好为爱新觉罗·福临在多尔衮身上发泄不满找到了借口,爱新觉罗·福临以多个罪名削去多尔衮的尊号(成宗义皇帝),又将多尔衮以及他的生母乌拉纳喇氏的牌位搬出了太庙,还将其财产充公,并处置了他的所有亲信。爱新觉罗·福临在多尔衮死后对其所作的一切,不仅是单纯的泄愤,还给了其他妄图夺取皇位的人一个警告。

作为皇帝,爱新觉罗·福临有英明的一面,也有残暴的一面。作为一个普通人,他也有痴情的一面。爱新觉罗·福临的妃子之一——董鄂妃是他最宠爱的妃子。清世祖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董鄂妃在陪伴了爱新觉罗·福临仅仅四年之后就离开了人世,爱新觉罗·福临因此万分悲痛,此后,他的情绪日渐消沉,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就在董鄂妃刚刚去世不久,24岁的爱新觉罗·福临染上了天花,并在清世祖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病逝。

皇帝个人档案

清章皇帝爱新觉罗·福临

姓名:爱新觉罗·福临,庙号:世祖

本名:爱新觉罗·福临,年号:顺治

生肖:虎,陵寝:孝陵(清东陵)

职业:皇子——皇帝,祖籍:赫图阿拉城(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老城村)

生日:清太宗崇德三年(公元1638年3月15日),出生地:沈阳皇宫永福宫

死亡时间:清世宗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公元1661年2月5日),当皇帝机遇:其他人争夺皇位,意外落到自己身上

寿命:24岁,父亲:爱新觉罗·皇太极

身高:不详,母亲:孝庄文皇后

体重:不详,配偶:19人,皇后为博尔济吉特氏

学历:皇家教育,初婚年龄:14岁

性格特点:痴情、宽厚,子女:8子,6女

谥号:章皇帝,继承人:儿子爱新觉罗·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

武功

逐鹿中原,平定南方

多尔衮带军攻入了北京城,确立了大清朝在中国的统治地位,但是,中原毕竟是汉族人的地盘,他们不甘心被外族人统治,因此,各地的反清斗争和运动不停的发生,社会局面动荡不安。爱新觉罗·福临亲政之后,这样的局面并没有改变,清世祖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7月初,在南方,由李定国统领的西南瑶族、僮族、苗族、彝族等农民组成的起义军,占领了桂林,爱新觉罗·福临派尼堪率十余万大军前去镇压,为了给大军鼓气,爱新觉罗·福临还亲自为他们送行。但是,结果却令爱新觉罗·福临失望,同年的十一月,衡阳一战中尼堪战死。年轻、没有治国经验的爱新觉罗·福临开始重新考虑治国方案。

清世祖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正月,爱新觉罗·福临巡视御马厂,感受到单纯的倚仗军威是很难征服反清势力,也很难训练出好兵,只有让士兵的修养提高才能训练出好兵,为百姓造福。之后,爱新觉罗·福临仔细思考了多尔衮所采用的政策,认为过于残暴。所以,他决定改用剿抚并用的策略,而且要抚大于剿,这个政策相对于多尔衮的政策属于仁政,以此来对付南方的反清势力更容易成功。爱新觉罗·福临决定先平定西南,然后在平定东南。当时南方有两大势力,江苏、浙江、福建、广东一带有郑成功的水师出没,而李定国又占据着云南、贵州、四川等大部分地区,清朝军队为了应付他们,两边奔走,十分疲惫,而且效果不佳。于是,爱新觉罗·福临以先西南、后东南的战略改变了这种被动的局面。

郑成功指挥的军队熟悉水战,他有三千多艘船在厦门附近的港口,而清军熟悉骑射,陆战占优势,对水战很陌生,碰到郑成功的军队胜算较低。因此,爱新觉罗·福临首先对郑成功的军队采取了招抚的策略,将大量的兵力用于对付李定国在西南的兵力。清世祖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五月,为满清效力的汉人将领洪承畴出任五省经略,爱新觉罗·福临又给了他大权,允许他节制升迁地方文武官员、决定进兵的时机,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以先行事,再汇报。洪承畴是战场上的老将,谋略很深,也理解了爱新觉罗·福临的意思。对西南山川形势很熟悉的洪承畴到任不久便向爱新觉罗·福临提出建议,让李率泰为两广总督,并与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继茂一起镇守广东,来应对西南方面可能出现的战事。爱新觉罗·福临接受了他的意见。洪承畴在西南期间一直贯彻爱新觉罗·福临提出的“剿抚并用”的策略,而且尽量“以守为战”,在清世祖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下半年,促成了孙可望投降大清。孙可望在与李定国的权利斗争中被击败,降清之后,孙可望用内部军情作为礼物送给了洪承畴。洪承畴立刻带兵向西南进攻,占领贵阳、重庆、遵义等地。清世祖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一月,爱新觉罗·福临派三路大军向贵州进发,然后攻入云南,并将李定国的主力消灭在永昌磨盘山一带。从而平定了西南。在西南维系明朝政权的南明桂王朱由榔逃到了缅甸,南明政权名存实亡。

西南的战乱结束了,爱新觉罗·福临下一步要解决的就是在东南的郑成功。郑成功坚决不接受清朝的招抚,要抗清到底,爱新觉罗·福临对他进行的招抚活动都没有起到效果。为了平定东南郑成功的部队,爱新觉罗·福临在福建训练水军,又想方设法招降郑成功的部下。在还没有准备就绪的时候,对待郑成功爱新觉罗·福临采取的是软的政策。清世祖顺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三月,爱新觉罗·福临的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对郑成功的态度也变得强硬起来。他下令捕剿郑成功,并将其亲属流放宁古塔,还没收了他们的家产。清世祖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七月,郑成功在与清军的战斗中损失惨重。郑成功撤离了福建沿海,向东驱逐了荷兰殖民者,一举收复了台湾。

此时,全国上下的大规模反清活动慢慢平息。爱新觉罗·福临在离开皇位之前,为儿子留下了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王朝。

文治

发奋读书,尊孔卫教

年幼就意外坐上皇帝宝座的爱新觉罗·福临,在皇叔多尔衮辅政期间主要做的事就是学习。为了能成为一代明君,爱新觉罗·福临的母亲孝庄一直督促他读书,懂事的爱新觉罗·福临也明白自己将来的责任,发愤读书。爱新觉罗·福临在学习条件方面比自己的祖辈、父辈要优越很多,除了满文外,他还阅读了大量汉族书籍,对汉族的文化、历史了解颇深。

爱新觉罗·福临深深的懂得,要治理一个国家、要当好一名皇帝,尤其是要统领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单单凭“武功”是很难达到的,“文治”才是治国之本。因此,努力学习历代帝王的修身、治国之道,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为将来亲政做好充分的准备。

多尔衮死后,爱新觉罗·福临结束了傀儡生涯,开始了对大清朝正式的统治。对于多尔衮所实行的残暴且使民族之间对立的政策,从前的爱新觉罗·福临无能为力,但这时轮到他大显身手。首先,爱新觉罗·福临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提倡儒学,提倡尊孔,并确立了封建礼教,赢得了汉人的支持,缓和了民族之间的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并把自己树立成了传统道德捍卫者的形象。

中外交流

帝国皇帝与外国人的交往

汤若望,德国人,耶稣会教士,明神宗万历年间来到中国传教,明思宗崇祯年间被征到宫中,参与了天文推算活动。汤若望通晓天文、历法、数学、机械等知识。清军入关,明朝灭亡后,北京内城的居民奉旨要迁往外城,而汤若望当时也在内城居住,他所设的文馆在北京宣武门内南堂。为了缓迁,汤若望以馆内藏有经、像为由上书,没想到得到的是免迁谕告。清世祖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汤若望受命修正历法,所修正后的新历法被称为《时宪历》,修成后颁行,他被清朝延封了太常寺的官员,官居正四品。

爱新觉罗·福临对于这个在朝内做官的洋人汤若望早有耳闻,但是直到清世祖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才由大学士范文程引荐与其相识。汤若望给皇太后和皇后博尔济吉特氏都治好过病,孝庄皇后邀请他参加了爱新觉罗·福临的大婚典礼。清世祖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汤若望被赐名“通玄教师”,之后又被孝庄皇后称为义父,因此,爱新觉罗·福临皇帝称呼他为“玛法”,在满语中“玛法”是爷爷的意思。

爱新觉罗·福临对于汤若望很信任,不仅向他学习天文、历法、宗教等方面的学问,还向他请教治国的方式。在清世祖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和清世祖顺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两年间,顺着就亲自来到汤若望的馆舍24次,并长期与他交谈。在皇帝和皇太后的信任下,汤若望共向爱新觉罗·福临递交了300多份奏帖,用来表达自己对国家大小事件所持的观点和建议,其中不少都被爱新觉罗·福临皇帝接受并采纳。

汤若望以渊博的学识和平易近人的作风深得爱新觉罗·福临皇帝的喜爱,他们之间的关系已经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君臣,更像朋友、家人。爱新觉罗·福临允许汤若望随时进入自己的内廷,也常常亲自来到汤若望的住所与其探讨学问、游览花园。甚至爱新觉罗·福临19岁的生日就是在汤若望家中度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