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明清帝王文治武功全记录
2004900000066

第66章 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皇帝爱新觉罗·福临(2)

爱新觉罗·福临在重病临终期间曾为立谁为下一任继承人而征求汤若望的意见。当时,皇太后孝庄有意要将爱新觉罗·福临的第三子爱新觉罗·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列为储君。汤若望也支持皇太后的意见,他认为爱新觉罗·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已经出过天花,可以终身免疫。听了汤若望的建议,爱新觉罗·福临便让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继承自己的皇位。

汤若望曾经想让爱新觉罗·福临皈依天主教,但由于爱新觉罗·福临信佛教在先,所以没有受洗。由于爱新觉罗·福临皇帝对汤若望的信任和喜爱,在民间也流行起了天主教,西方大批的传教士来到中国,并获得了传教的自由。爱新觉罗·福临与汤若望为中国和西方之间宗教的交流搭建了桥梁,也进一步打开了中国与西方互相了解的大门。据统计,到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初年时,中国信奉天主教的人有10万以上。

汤若望在爱新觉罗·福临去世后曾被诬告而坐牢,后来,康熙为其平反。汤若望去世后也葬在了中国,他的墓在今天北京车公庄大街6号院内。

生平最得意之事

意外坐上皇帝宝座

多少具有皇家血统的人想方设法夺取皇位,有些成功了,有些却在事情败露之后被逐或被杀。幸运的爱新觉罗·福临没有经过争抢就意外的坐上了皇帝的宝座,而且还成为了满清入关以后第一个皇帝,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和爱新觉罗·皇太极的梦在他身上实现了。

多尔衮之所以将爱新觉罗·福临推举为皇位的继承人,并不是因为多尔衮有多么的无私,或者他看出了爱新觉罗·福临将来的发展,而是他在为自己打算。爱新觉罗·福临能坐上皇帝宝座,是各派权力斗争之后妥协的结果,也是因为当时的爱新觉罗·福临年幼易于控制。所以,他成为了多尔衮控制大清朝政的一枚棋子。不管在年幼时是否是傀儡,在皇帝的宝座上就是将来有所作为的资本,多尔衮算计来算计去也没有想到自己会那么早就离开人世,这就给爱新觉罗·福临创造了最好的机会,幼年丧父,同时又坐上了皇帝大位,然后当了8年的傀儡皇帝,这些经历和磨难给爱新觉罗·福临成为明君创造了条件,也积蓄了力量。亲政后的爱新觉罗·福临并没有辜负老天给他的意外惊喜——坐上皇帝宝座,虽然在位时间很短,但是却为清朝在整个中国稳定的统治从各方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生平最失意之事

爱妃早逝

爱新觉罗·福临虽然是一国之君,但由于年幼和很多政治因素的考虑,摄政王多尔衮为他选择的皇后并没有能让这个皇帝的婚姻幸福。相反,对于爱新觉罗·福临来说,与皇后的婚姻生活就是一个悲剧。

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皇帝先后立过两位皇后,第一位是科尔沁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的女儿博尔济吉特氏,她是孝庄皇后的侄女,这门亲事是在爱新觉罗·福临14岁的时候,依照摄政王多尔衮的意思而促成的。当时,皇家为这次婚礼举行了盛大的仪式,但是,举国欢庆的局面并没有能让年幼的爱新觉罗·福临开心。他认为皇后是一个恶毒、心术不正的人,总是在监视自己的一举一动,皇后喜好奢华,这对于偏爱节俭的爱新觉罗·福临来说更加不能接受。于是,爱新觉罗·福临后来不愿与其共居一室,甚至不愿与其相见。最后,爱新觉罗·福临争得孝庄皇太后的同意之后,将皇后废掉,降为静妃。还有一种说法是认为,爱新觉罗·福临之所以将自己的第一个皇后废掉,是在发泄对多尔衮的不满。因为博尔济吉特氏皇后是由多尔衮为爱新觉罗·福临选择的,多尔衮辅政期间令爱新觉罗·福临不满意的地方很多。于是,在多尔衮去世和吴克善进京朝见后,便找借口把皇后废掉。

爱新觉罗·福临的第二位皇后是科尔沁蒙古贝勒卓尔济的女儿,她也姓博尔济吉特。清世祖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五月,她被聘为爱新觉罗·福临的妃子,同年六月,被册封为皇后,也就是孝惠章皇后。这个新皇后也没有给爱新觉罗·福临带来美满的婚姻,爱新觉罗·福临不仅责备她不懂礼节,还废除了对于皇后的某些待遇,甚至也想将其废掉,是孝庄太后出面干预,而且这个皇后也懂得委屈圆通,才没有被废。

在爱新觉罗·福临的后宫中,最受他宠爱也是后世谈论最多的就是董鄂妃。董鄂妃是内大臣鄂硕的女儿,鄂硕属于正白旗,位居二品,虽然官位不低,但是,这只是鄂硕从祖上得来的,并不是凭自己的功劳获得的。鄂硕不仅没有战功,而且因为在战场上临阵畏惧,还受过处罚。鄂硕的女儿14岁时被选进宫,许给了爱新觉罗·福临的弟弟襄亲王博果尔,成为了襄亲王的福晋。由于朝廷有规定,皇家宗室和亲王府的福晋必须要轮流进宫侍奉后妃,于是,襄亲王的福晋董鄂氏也需要时常进入后宫。爱新觉罗·福临与董鄂氏的相逢是偶然见面,然而,就是这次巧遇,让婚姻生活一直不幸福的爱新觉罗·福临仿佛看到了曙光,他对董鄂氏一见钟情。之后,二人常在宫中相会,董鄂氏还以侍奉皇太后和后妃为由常住在宫中,不料,事情被博果尔得知,他责备了董鄂氏,爱新觉罗·福临知道后很生气,出手将博果尔打了,博果尔羞愤自杀。作为襄亲王的福晋,董鄂氏理当为博果尔服丧,在27天服丧期刚满时,爱新觉罗·福临就立刻册封她为自己的妃子,一个月后,爱新觉罗·福临又晋升董鄂氏为皇贵妃,并颁诏天下。同年十二月初六,爱新觉罗·福临为董鄂妃举行了隆重的册妃典礼,并为此大赦天下。在清朝的历史上,因为册封妃子而大赦天下的,仅此一次。

董鄂妃是爱新觉罗·福临的红颜知己,她进宫之后对爱新觉罗·福临细心的照顾,使得从小缺少关怀的爱新觉罗·福临在感情上找到了归宿。董鄂妃也经常陪着爱新觉罗·福临批阅奏章到黎明,有了她的相伴,爱新觉罗·福临更加勤政。董鄂妃进宫一年后,为爱新觉罗·福临生下了儿子,这个儿子虽然是爱新觉罗·福临皇帝的第四子,但是他却把称其为“第一子”。可见爱新觉罗·福临是从董鄂妃那里才找到了做丈夫的感觉,看到董鄂妃生的儿子才真正感觉到自己当了父亲。爱新觉罗·福临有意将这个孩子立为太子,但不幸的是,这个爱新觉罗·福临与董鄂妃爱情的结晶只活了三个月便夭折。董鄂妃受到皇上的宠爱,其他妃子因为嫉妒而打击她,加之爱子的夭折,董鄂妃病倒了,清世祖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董鄂妃去世。从她进宫到离开人世,仅仅在爱新觉罗·福临身边四年。

董鄂妃的死让爱新觉罗·福临痛不欲生,五日没有上朝,并在户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为董鄂妃大办丧事,甚至将30名太监、宫女作为陪葬赐死。他还令全国上下都为自己的爱妃服丧,官员一个月,百姓三天。爱新觉罗·福临亲自为董鄂妃书制了《董妃行状》,共数千字。孝庄皇太后还同意追封董鄂妃为皇后,也就是孝献皇后。

董鄂妃去世四个多月后,悲痛欲绝的爱新觉罗·福临也随之离开了人世,痴情的帝王结束了他年轻的生命。

千秋功过

缓和阶段矛盾,整顿吏治,恢复经济发展,与民养息

缓和阶级矛盾爱新觉罗·福临作为皇帝是英明的,他深知一个外族的政权要想在汉人的土地上做皇帝,并统一全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汉族的地主阶级的支持。所以,他极力缓和满族贵族和汉族地主阶级的矛盾,从而得到了汉族地主阶级的支持,而稳定了清朝的政权。除此之外,爱新觉罗·福临对于汉族的官员也相当信任和重视,这一点从他身边重要的官员就可以看出来,到清世祖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时,爱新觉罗·福临最为亲信的官员大部分都是汉人。他改变了从前满清王朝对汉官的歧视,在宫廷之中提高了汉官的地位,进一步使得对立的两个民族逐渐融合起来。

爱新觉罗·福临改变了祖辈不利于国家发展的民族关系政策,也同时保留了祖辈利于国家发展的民族关系政策,从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开始,大清的统治阶级对于蒙族和满族的关系就十分重视,爱新觉罗·福临也沿用了结盟联姻以及与蒙古上层贵族修好的做法。他不仅巡幸蒙古各部,宴请王公贵族,赐予他们贵重礼物。而且,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还鉴于蒙古各部与达赖喇嘛的关系密切,在北京特地为五世达赖喇嘛修建了住所。当达赖喇嘛率众来京时,爱新觉罗·福临又赐予他们很多的贵重物品。

整顿吏治爱新觉罗·福临亲政之后开始整顿吏治。由于多尔衮摄政期间,对于官吏的各种违法行为采取不惩治,甚至放纵的态度。因此,造成了官吏的肆意妄为和腐败。官吏的腐败直接关系到大清政权的巩固和稳定。于是,爱新觉罗·福临开始了严惩贪官污吏。清世祖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润二月,爱新觉罗·福临在谕旨中严厉斥责对于手下大贪大恶行为采取纵容态度的总督和巡抚,并派人巡视各地,如发现徇私舞弊、迫害百姓的官员,立即撤职、永不再用。清世祖顺治九年(公元1653年),在爱新觉罗·福临的严加督办下,被革职的官员就有200余人。

爱新觉罗·福临还规定,每三年对各地大小官吏进行考察,来全面衡量官员的情况,被称为“京查”和“大计”。爱新觉罗·福临的这种方法效果很好,被之后的皇帝沿用,并成为清朝考察、任免官吏的重要制度。

为了防止出现宦官扰乱朝政的事情,爱新觉罗·福临效仿明太祖,在清世祖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六月的时候,命令工部立十三衙门铁牌,来防止宦官和官员结交,以此来保证统治的纯洁性。

恢复经济发展国家的稳定和强大除了取决于官吏的清廉和守法外,还与人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息息相关,爱新觉罗·福临深知这一点。于是,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在整顿官吏的同时也开始恢复正式的生产和社会经济秩序。

清世祖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清政府设立了兴屯道厅,开始在北方推行屯田开荒,在南方的四川等地,对兵民的开荒采取鼓励政策。随后,他又颁发了《督垦荒地劝惩则例》和《官员垦荒考成则例》等,来进一步鼓励垦荒。清世祖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垦荒地已经达到9万余顷,每年可为朝廷增加赋银40,8万余两。

与民养息在土地政策上,爱新觉罗·福临还禁止了多尔衮摄政时进行的圈地活动,使得这一危害人民的弊病在爱新觉罗·福临当政时期得到了暂时的停止。让以土地为生的广大人民群众得以生存、发展。

爱新觉罗·福临的改革大大改善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局面,不仅稳定了大清的统治地位,也在与南明的战争中占据了优势,大清朝在爱新觉罗·福临的改革下逐渐强盛起来。

身后谜团

爱新觉罗·福临出家之谜

在金庸著名的武侠小说《鹿鼎记》当中,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即位之后,曾到五台山探望自己的父亲爱新觉罗·福临。这与民间传说爱新觉罗·福临皇帝在24岁的时候并没有去世,而是到五台山出家当了和尚的说法相符。随着小说被拍成影视作品,爱新觉罗·福临出家的故事更加深入人心,甚至很多人都认为爱新觉罗·福临确实没有在皇宫去世。但是,在正史之中,爱新觉罗·福临死于天花,并不是出家当了和尚。然而,许多笃信爱新觉罗·福临出家的人认为,死于天花只是皇家对外的说辞,并非事实,历史上的爱新觉罗·福临只是在那时脱去了龙袍穿上了袈裟而已。那么,历史的真相到底如何呢?

为了了解爱新觉罗·福临是否出家,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爱新觉罗·福临皇帝与佛教的渊源。爱新觉罗·福临的祖父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当政时期,藏传佛教已经传到了赫图阿拉,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立了佛教寺庙,自己也经常手持念珠。到爱新觉罗·皇太极即位后,在盛京(今沈阳)建立了实胜寺,藏传佛教对于后金的影响已经很大。孝庄皇后来自蒙古草原,从小就受到了佛教的熏陶,再加上爱新觉罗·皇太极突然去世,她年幼的儿子继承帝位,所以,她以信奉佛教来排解孤独、压力、苦闷。爱新觉罗·福临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还有身边太监的怂恿,因此,他很早就开始信奉佛教。

清世祖顺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爱新觉罗·福临来到海会寺与憨璞聪和尚见面,并进行了愉快的交谈。经过这次交谈,爱新觉罗·福临十分欣赏憨璞聪,将他招入宫中。同年十月,在皇城西苑的万善殿再次召见憨璞聪和尚。之后,赐予他“明觉禅师”的封号。爱新觉罗·福临对佛教的信奉越来越虔诚,还召见其他的和尚到宫中讲经说法,并给自己取了法名“行痴”,法号“痴道人”。玉林琇和尚称赞爱新觉罗·福临为“佛心天子”。

爱新觉罗·福临对佛法十分着迷,总有剃度出家的想法。据记载,爱新觉罗·福临皇帝确实曾要放弃皇位,出家做和尚。不过,由于孝庄皇太后的阻拦,又还俗。爱新觉罗·福临最宠爱的董鄂妃去世,爱新觉罗·福临心情低落,也是支持爱新觉罗·福临没有在皇宫去世,而是出家说法的证据。

不过,爱新觉罗·福临患天花是有记载的,而且当时清朝廷确实曾在爱新觉罗·福临生病期间禁止民间炒豆、点灯、倒垃圾。据此估计,爱新觉罗·福临确实应该是死于天花,因为上面的禁忌只有在皇帝患天花(出痘)时才会出现。

所以,根据上面的史实,爱新觉罗·福临皇帝痴迷佛教、有出家的意愿都是真实的。但是,在他还没有来得及成为和尚的时候,就已经患天花离开了人世。不过,话说回来,明清的正史都是改来改去,语多不真,所以,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是否出家,至今仍是一个谜。

与世界同步

睁眼看世界

1643年~1715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在位。

1643年~1727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在世,他对科学的贡献巨大,发现了万有引力,建立了经典力学的基本体系,还制作了牛顿色盘,并观察到了牛顿环,确定了热学的冷却定律。《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为他的代表作。

1647年,波兰人赫维留发表了世界上第一幅较为详细的月面图。

1647年,北美殖民地的马萨诸塞当局颁布了禁止玩推盘游戏的法令。1650年,该法令扩大为禁止在公共场所玩滚木球或其他游戏。

1656年~1657年,荷兰人惠更斯创制了单摆机械钟。

17世纪中叶~18世纪后期,非洲黑奴被贩卖到欧洲和美洲,并成为欧洲和美洲重要的贸易活动。

1659年,随着法国与西班牙签订《比利牛斯和约》,两国之间结束了长达十几年的战争。

1660年,格里·马尔迪发现了光的衍射,这一年,英国的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660年~1731年,著有《鲁滨逊漂流记》的英国小说家笛福在世。

1661年,英国化学家玻意耳将化学确立为科学,并提出化学元素的科学定义。

1661年~1756年,欧洲最大的宫殿——凡尔赛宫在法国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