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十分富有的40多岁的年轻老板,因超负荷的劳累,他提前支付了健康的生命,被病魔按倒在病床上,很难再起来了。他做事业时是拼命三郎型的人,身家资产近亿元,对他来说可算是光环灌顶,财大气粗之人了,现在他躺在病床上说话都费劲,感觉自己时日不多了。这时他说出的话让人感觉很震惊:现在我最羡慕的人就是起早扫大街的人了。
有人曾说过,穷人都在用健康换钱,而富有的人都在用钱买健康。这看似可笑,却是现在社会的真实写照。
人们年轻的时候,为了生计拼命透支健康。他们甚至愿意用健康来换取金钱和财富的增长。等老了又用金钱去买健康,能不能买回来还是个问题,即使买回来了,已经不是原先的身体了。
常言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是凝聚财富的必要条件。当我们拥有了强健的体魄,也就能通过辛勤的工作来获得更多的报酬。有一位哲学家曾说过:“如果没有健康,智慧就无法表露,文化就无法施展,力量就无法战斗,知识就无法利用。”
活着是胜利,健康是目的。世间什么都有卖的,就是没有卖后悔药的。当劳累夺走你的健康甚至宝贵生命时,当你生命的时针快要指向零点的时候,那时就已经晚了。因为人生没有回程票。
如果你拥有健康,就好好珍惜吧;如果你被病痛折磨,就赶紧去运动吧,让你的健康重新挂起绿灯。
5时间是人的财富,全部财富,正如时间是国家的财富一样,因为任何财富都是时间与行动化合之后的成果
当许多人在一条路上徘徊不前时,他们不得不让开一条大路,让那珍惜时间的人赶到他们的前面去。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曾出过一个谜:“世界上什么东西最长又是最短的,最快又是最慢的,最能分割又是最广大的,最不受重视又是最值得惋惜的;没有它,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它使一切渺小的东西归于消灭,使一切伟大的东西生命不绝。”
这是什么呢?许多人都没有猜透。有一名叫查第格的智者猜中了。他说:“最长的莫过于时间,因为它永远无穷无尽;最短的也莫过于时间,因为它使许多人的计划都来不及完成;对于在等待的人,时间最慢;对于在作乐的人,时间最快;它可以无穷无尽地扩展,也可以无限地分割;当时谁都不加重视,过后谁都表示惋惜;没有时间,什么事情都做不成;时间可以将一切不值得后世纪念的人和事从人们的心中抹去,时间能让所有不平凡的人和事永垂青史。”
文学家说:“时间是金子”,教育家说:“时间是知识”,经济学家说:“时间就是速度”,农民说:“时间就是粮食”。
时间是什么,时间就是人生。鲁迅先生说:“时间就是生命。无端地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
早在200多年前美国还没独立的时候,美国启蒙运动的开创者、科学家、实业家和独立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富兰克林就在他编撰的《致富之路》一书中收入了两句在美国流传甚广、掷地有声的格言:“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
一个访问团准备在日本出席一个会议,出国前团长准备了厚厚一叠发言稿,可是届时日方官员递上的会序表却写着:“中方发言时间:10点17分20秒至18分20秒。”发言时间仅为一分钟。这在一些人来看很不可思议,但在日本却是很正常的。日本从工人到学者,时间的观念都很强烈。他们考核岗位工人称不称职的基本标准就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单位时间的劳动量,时间一般精确到秒。
美国著名科学家富兰克林曾经说过:“你热爱生命吗?那么你就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一个人生命的价值虽然在于他为社会创造的价值,但是这种价值却是随时间的延续来实现的。历史上那些伟大的人物都是通过珍惜时间让自己的人生变得丰富多彩的。
歌德说:“时间是我的财产,我的田地。”
法拉第中年以后,为了节省时间,把整个身心都用在科学创造上,严格控制自己,拒绝参加一切与科学无关的活动,甚至辞去皇家科学院主席的职务。
居里夫人为了不使来访者拖延拜访的时间,会客室里从来不放坐椅。
76岁的爱因斯坦病倒了,有位老朋友问他想要什么东西。他说,我只希望还有若干小时的时间,让我把一些稿子整理好。
时间就是我们的财富,全部的财富。你知道1分钟能完成多少事情和奇迹?1分钟,激光可以走1800万公里,等于绕地球45圈;1分钟,目前最快的电子计算机可以运算90亿次,等于60个人不停地计算1年;1分钟,最快的战斗机能飞行50公里;1分钟,大炮能发射80发炮弹。
你又知道1秒钟会出现多少事情和奇迹?有的人因为1秒钟的迟疑而错失良机;有的比赛在最后1秒突现奇迹,反败为胜;有的人在1秒钟做出影响终生的决定……
每一秒都是生命,它向前走一步,你的生命就向前走一步,总有一天你会跟着时间走到终点。当你回头看时,才发现,原来自己浪费的每1分每1秒都是生命,时间每前进1秒,生命到达终点的距离就拉近一步。
6失落黄金有分量,错过光阴何处寻
“花开花落春常在,人老何时换少年”。这说明人生是何等的短暂,时间又是何等的宝贵。
有人说,一睁开眼睛就是出生,一闭上眼睛再张开,就是老年了。人生匆匆,岁月易流逝,我们无法让时间停下脚步,无法让青春永驻,只能跟着时间走,跟着时间去。
案例精选
[描述]
一名重病患者迎来了他生命的最后时刻,死神在黑夜如期来到他的身边。他央求死神再给他一分钟的时间,让他再最后看看天,看看地,想想朋友,看看花……
死神对他讲:不行。因为这一切都留了时间给你欣赏,你却没有珍惜。不信看我给你列的账单:在你六十年的时间里,你有三十年在睡觉。在其余的时间里,你曾经叹息时间过得太慢的次数是一万次,平均每天一次,其中包括你上学的课堂上、青年的约会、中年等待升迁上。你打麻将耗去了六千五百小时,喝酒、应酬也不少于这个数,看电视、没事闲逛、在马路上看人下棋、开了无数次的具有催眠作用的会,还有……
死神还要念下去的时候,发现病人的眼中生命之火已经熄灭。于是长叹一口气说:如果你活着时能节约一分钟的话,你就能听完我给你记下的账单了。世人怎么都这样,总等不到我动手,就后悔得……
[点评]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是无限的,但是我们的生命却是有限的。时间的价值就像金钱的价值一样:完全体现在如何使用上。只肯花一点点钱以维持生命的守财奴其实等于是个穷光蛋,他的万贯家财也就形同乌有。同样,舍不得花费时间去获取更多的幸福、去使更多的人幸福的人,也是虚度年华。
时间意味着什么?它包容了出生和死亡,包括了人生的整个过程。我们将已经做的叫做过去,将正在做的称为现在,而我们即将要做的称为未来。而这所有的过程都需要时间来完成。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比时间更加美好的东西了,更没有人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所以珍惜时间才是我们目前要做的最紧迫的事情!要珍惜时间,就必须抓住分分秒秒,不让每天空度过。昨天的过去了,明天的不能等,关键是时刻把握住今天。向往昨天,等待明天而放弃今天的人,就等于失去了明天,结果将是一事无成。正如《明日歌》里所说的:“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鲁迅十分珍惜时间。他十二岁在绍兴城读私塾的时候,父亲正患着重病,两个弟弟年纪尚幼。这时,鲁迅不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还得帮助母亲做家务;为免影响学业,他必须作好精确的时间安排。此后,鲁迅几乎每天都在挤时间。他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
但是珍惜时间并不是让你觉得有压力,而是要学会如何更好地利用现有的时间。
我们常会看到,那些往往拥有很多时间的人却在抱怨没有时间。他们不仅没有系统地利用手中的时间,反而让自己处于时间压力的紧张不安中。丢三落四、神经质的人很容易被分散注意力,而且他们一般都得枉费很多精力才能够达到目标。完成重大的任务就意味着要有目的地投入和集中所有精力。如果我们认为时间很宝贵,我们就该有系统、有方法地去安排每一分、每一秒。而真正没有时间的人不会说自己没有时间,因为他们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很充实,他们为生活工作确立了一个目标,并且努力地去实现它。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我们每天撕一张日历,日历越来越薄,快要撕完的时候便不免吃惊:时间为什么会过得这样快。假使我们把几十年的日历装成合订本,那便象征我们的全部生命,我们一页一页往下扯,该是什么滋味呢?
时间无限,生命有限。在有限的生命里懂得把时间拉长的人就拥有了更多做事情的本钱。伟人们所到达并保持着的高度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在夜里辛苦地往上攀爬……
7任何个人财富都不能成为个人最终的生命价值
财富不是人生目的,而是工具。一个人即使拥有全世界,他也只是一日三餐。
许多人都为自己不能像百万富翁那样享受生活,在许多人的观念里,钱多就是幸福,钱多就代表了一个人的价值。但真的是这样吗?
财富真的能够给人幸福吗?经济学家早有研究:虽然财富可以带给人幸福感,但并不代表财富越多人越快乐。研究表明,一旦人的基本生存需要,如衣食住行得到满足后,那么每一元财富的增加对快乐本身不再具有任何特别意义(边际效应递减)。
案例精选
[描述]
日本1960年还是一个穷国,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它的人均收入翻了四番。而日本1987年人均幸福指数报告的平均水平并不比1960年更高,比起过去,他们有洗衣机、小汽车、照相机和其他物质享受,但是这并没有显著增加幸福的感觉。显然财富并没有给他们带来更多的享受。相反,人们为了获得更多的财富整天奔波,比以前更加忙碌,生活在压力中,何谈幸福呢?
据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买彩票希望中奖的人在开奖前,都会沉迷在自己假如是幸运儿的幻想中。但是一旦开奖后,获奖的幸运儿在几周内,虽然会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中,但是并不能带来长久的快乐。几年以后,那些幸运儿的幸福感在某些方面甚至比以前还缺乏。
[点评]
可以说,一个人如果以追求财富作为人生的目标,那么他终将一生不幸福。研究幸福的专家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吉尔伯特认为,如果你想通过奢侈而得到幸福的话,可以预言,你必定不会如愿以偿。
归根到底,人们最终追求的是生活的幸福,而不是有更多的金钱。而财富仅仅是能够带来幸福的很小因素之一。人们是否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很多和绝对财富无关的的因素。而我们人生的最终目标不是最大化财富而是最大化人们的幸福。
现实中,人与人之间财富的巨大差距根本无法填平,而幸福感却可能被每一个人所拥有。满足感和不满足感都是相对的,不把坏的一面放大,人们就会获得幸福感。
作为一个人,一生的成就有高有低,财富也会起起落落。今天是个富翁,明天就有可能是个穷光蛋。如果一直追求金钱,就会让自己陷入无尽的痛苦中。而人的自身价值、尊严却不应等同于职位、财富、名声。“财富应当用正当的手段去谋求,应当慎重地使用,应当慷慨地用以济世,而到临死时应当无留恋地与之分手,当然也不必对财富故作蔑视。”
人总在不断地思考,只要活一天,大脑就不会停止思考。人还要创造、飞跃,要更好地认识世界、利用世界并改造世界。所以,人生命价值的本质就是超越生命的生物意义:是参与而不是远离,是创造而不是享受,你对别人的帮助有多大,为社会的贡献有多大,你的价值就有多大。
培根曾说:任何个人财富都不能成为个人最终的生命价值。常人所欲在富,君子所贵在德。虽然我们可能永远无法成为君子,但是至少可以在内心修正自己的德行,让自己的德升到一个较高的阶段,为他人,为自己照亮一片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