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世间,就要付出。只要我们有所付出,总会得到一分回报。在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这个大原则是不会改变的,你付出汗水,才会收获成功,付出时间,才会收获智慧,我们常说: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在人与人之间,更是如此。
1付出的时候,不要急于期待回报,否则一颗心总是牵挂着结果,反而难有收获的喜悦
巴斯德曾经说过:“字典里最重要的三个词就是意志、工作、等待。我要在这三块基础上建立我成功的金字塔。”
我们在付出的时候,往往急于看到付出的成果,似乎这一秒刚做完人生一道测试题,就要马上知道答案,结果一颗心七上八下,结果在看到很好的成绩时,却没有收获后的喜悦。
案例精选
[描述]
有两个人一起参加一次升学考试。考试结束后,一个人对考试成绩百般担忧,不时和别人讨论,结果却让自己更心焦。而另一个人却没有问任何人关于成绩的事情,因为从考场出来以后,他就忘记了考试。他认为:既然成绩现在出不来,为何不让自己享受考试之后的轻松。
在接下来的几天,担忧考试成绩的人坐也不是,睡也不是,简直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在成绩发下来以后,这个人再看到成绩时,没有丝毫的喜悦,因为担心焦虑已经将他的喜悦全部消耗完了。而另一个人看了一眼成绩单,则笑得更加开心。
[点评]
在我们的生活里,不难见到这样的例子。高考、职业考试、考研、考公务员……人生有一大堆的考试,有的人考完以后就忘记了马上会去做别的事情,有的人却整日惶恐不安。考试已经考了,事情已经做了,什么都不可能再重来一次,既然无法改变,为何要这样忧心忡忡。成绩不会因为的你担忧而有所改变,事情的结果也不会因为你的惶恐而改变,为何不微笑面对,静心等待?
会等待也是一种美,一种人生意境。所有的一切都会在等待中悄然而至,慢慢地成为过去。人生百态便是等待之后的绝妙体现。
案例精选
[描述]
有一个人做业务员,他一直勤勤恳恳,但是一笔业务都没有做成,因而心理焦急万分。一天老板走到他身边说:“你得学会等待。”他细细地品味着老板的话,忽然明白了自己的症结所在,原来他每次都是紧逼着客户,如果一个客户只是过来询问一下,他便会像螃蟹一样咬着不放。虽然他付出了很多努力,却让客户厌烦了!后来,他再联系客户时,便不再催促,而是静静地等待,果然就做成了几笔业务。
[点评]
许多时候,我们都急功近利,想马到成功,结果却常常让我们拉长战线,浪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其实,任何成功都需要时间,都有一个过程。在你付出努力的时候,还要学会等待,等待机会的到来,等待梦想的花开,等待成功的到来。
我们或许不用有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忍耐,但我们必须学习他的忍耐和等待的精神。这等待不是消极,而是蓄势待发;等待不是逃避,而是一种积极的面对。任何事物都不可能随我们的想法而出现。拔苗助长,只能换来禾苗枯死的结局,不等着成熟就忙着收割的庄稼,最后收获的也只会是一把秕谷;生命不等着孕育成熟就忙着出生,也只会使生命过早地凋落。
“欲速则不达”。当一个人心理浮躁、好高骛远的时候,即使他有良好的成功素质,也是难以完善自己,成就事业的。
案例精选
[描述]
一位世界头号推销大师即将告别他的推销生涯,应行业协会和社会各界的邀请,他将在该城中最大的体育馆,作告别职业生涯的演说。
那天,座无虚席,所有人都在等待着这位推销大师的精彩演讲。当大幕拉开,舞台的正中央吊着一个巨大的铁球。为了这个铁球,台上搭起了高大的铁架。
这位推销大师从掌声中走来,站在铁架的一边。人们不知道他要干什么。
这时两个工作人员将一个大铁锤放在大师面前,主持人请了两个观众上来。
推销大师给他们讲规则,请他们用这个大铁锤,去敲打那个吊着的铁球,直到把它荡起来。
一个年轻人抡起大锤,全力向那吊着的铁球砸去,一声巨响以后,那铁球未动。他又砸了几次,很快便累得不行了。另一个人抡起大锤也砸了起来,但是铁球仍旧一动不动。台下的人逐渐没了呐喊声,观众好像认定那是没用的,就等着推销大师做出解释。
推销大师从衣服里拿出一个小锤子,认真的对着铁球敲。敲一下,停一下……
很久的时间都过去了,观众已经开始不耐烦。但是推销大师仍然不断的敲着,好像根本没有听见人们在喊叫什么。人们开始愤怒离去。留下来的人们好像也喊累了,会场渐渐地安静下来。
四十分钟后,坐在前面的一个人忽然叫起来:“球动了!”霎时间,会场立即鸦雀无声,人们聚精会神地看着那个铁球。那球以很小的摆度动了起来,不仔细看都难以察觉。推销大师仍旧敲着。吊球在推销大师一锤一锤的敲打中越荡越高,它拉动着那个铁架子“哐、哐”作响,它的巨大威力强烈地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个人。终于场上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在掌声中,推销大师转过身来,慢慢地把那把小锤揣进兜里。
他只说了一句话:在成功的道路上,你没有耐心去等待成功的到来,那么,你只好用一生的耐心去面对失败。
[点评]
等待也是一种自信。当你耐心等待的时候,是基于对成功的信任,相信自己的选择,相信自己的能力,也相信自己一定能获得成功。
2要把阳光撒到别人心里,自己心里得有阳光
只要你愿意,只要你对生活充满希望,你的心中自然会有一片阳光。
案例精选
[描述]
从前,有两个兄弟,由于卧室的窗户整天都是密闭着,因而认为屋内太阴暗,但看见外面灿烂的阳光时却十分羡慕。兄弟两个就商量说:“我们可以一起把外面的阳光扫一点进来。”于是,兄弟两人拿着扫帚和簸箕,到阳台上去扫阳光。但是等到他们把簸箕移到房间的时候,簸箕里的阳光没有了。他们反复试了很多次,屋内还是一点阳光都没有。这时他们的母亲看到他们奇怪的举动,便问道:“你们在做什么?”他们回答说:“房间太暗了,我们要扫点阳光进来。”母亲笑道说:“只要把窗户打开,阳光自然会进来,何必去扫呢?”
[点评]
只要把窗户打开,阳光自然就进来。这就像我们的心灵,关闭着心灵的大门,永远见不到灿烂的阳光。而我们想将自己的阳光播撒到别人的心中,自己的心中必须先有阳光。
有位哲人曾写过“生命是一面镜子,你哭,它也哭;你泣,它也泣。”假如你的内心充满阳光,你的生活就会充满阳光。
在自然界,人力无法改变宇宙的变化,太阳起落,无法改变。但在人的心中,只要你愿意,心中的太阳是不会下降的。心中有一颗太阳,心中就会永久地充满阳光和期望,永远地充满快乐。
人的一生,有逆境也有顺境,有成就也有失败……正是由于这对立的生活,每个人的生活立场都不相同。假如你总是对生活充满期望,你就会抖擞精神,继续前进。假如你觉得生活是一个充满乌云的世界,你就会走向失望,故步自封。
霍金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他不能走路,不能说话,不能写字。但他对生活毫不放弃,对生活充满了渴望,他成了千万人的偶像。或许你会说,世界上只有一个霍金。但是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你的身边有许许多多的“霍金”。
只要你愿意,只要你对生活充满希望,你的心中自然会有一片阳光。
案例精选
[描述]
有个画家已经六十多岁了,他的画技出神入化,尤其是画鸭子,形神具备,极为传神。有人就问他,当年他生意失败,又背上巨额的债务,在那样的环境下,他是怎样坚持一颗镇静之心去提高自己画技的呢?”
画家说:“当年我做生意惨遭失败,让我陷入了无限的绝望中,所有人都对我避而远之。于是,我就捡起了自己多年的爱好,在河边画鸭子。刚开始的时候,内心充满了失望。但是慢慢的,我发觉所有的鸭子的眼眉都是弯弯的,就像露出的温暖的笑意。这时,我的心忽然暖和起来,在那段黑暗的日子里,我就是借着这些鸭子对我的笑意走过来的。日久天长,我喜欢上了画鸭子,每日沉浸于它们的一举一动中,在心中一遍遍地勾画着它们的样子,所以画技就提高了。”
[点评]
不管世界怎么暗淡,生活总有它暖和的一面。上帝在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一定会留下一扇充满希望的窗。只要心中充满阳光,那些困境对你来说只是生命中微乎其微的磨炼。
即使生活有很多不容易,我们也要快乐地生活。你在给自己一片阳光的同时,给别人的也将是一片灿烂的阳光。
3人并非为获取而给予;给予本身即是无与伦比的欢乐
你所要求的爱与自由,取决于你给予他人的爱和自由。
获取和给予是两个截然相反的词语,却都会给人带来欢乐。只不过,前者是一种单纯的快感,物欲的满足,后者则体现了高尚的人格,精神的满足,是一种更高的人生境界。然而现代社会里,忙碌的人们只重视获取眼前的快乐,而忽视了能给人带来更大满足的给予的快乐。
案例精选
[描述]
保罗在圣诞节前夕收到了一辆新轿车,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圣诞前夜,他从办公室里出来,看见一个小男孩正在看他的新车。小男孩问道:“先生,这是你的车吗?”
保罗点点头说:“我哥哥送给我的圣诞礼物。”
小男孩吃惊地瞪大了眼睛:“你说这车是你哥哥白白给你的?天啊,我希望……”
保罗以为自己知道小男孩希望什么:他会希望他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但是那小男孩接下去说的话却让保罗十分惊讶。
“我希望我将来也能像你哥哥那样。”
保罗吃惊地看着这个小男孩,不由自主地问了一句:“你愿意坐我的车兜一圈吗?”
“当然,我非常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