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新道德经:人生务必遵循的25个辩证法则
2006300000041

第41章 付出与回报(2)

车开了一段路,小男孩转过身来,眼里闪着亮光,说道:“先生,你能把车开到我家门口吗?”保罗笑了,这回他知道这个小男孩想干什么了,这个小男孩想在邻居面前炫耀一下,他是坐新轿车回家的。但是,这回保罗又错了。

小男孩请求他:“你能把车停在那两个台阶跟前吗?”

车停后,小男孩顺着台阶跑进了屋。不一会儿,他背着脚有残疾的小弟弟返回来了。他把小弟弟放在最下面的台阶上,然后指着车对他说:“弟弟,看那新车,是不是跟我刚才告诉你的一样。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你等着,有一天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到那时候,你就可以坐在车里,亲眼看一看圣诞节橱窗里那些好东西了。”

保罗下了车,把小弟弟抱进了车里。那位小男孩也坐了进去。他们三个人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从那天起,保罗真正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

[点评]

人并非为了获取而给予,给予就是快乐无比的。你要求别人给你爱和自由,取决于你给他人的爱和自由。

案例精选

[描述]

你在给予别人快乐的同时,收获的可能是奇迹。美国作家叶慈夫人因为严重的心脏病,二战期间正在珍珠港一家医院养病。病情让她一天都要躺在床上,偶尔下床走一走,也要有人小心地搀扶。生病,让她失去了所有的快乐。日军袭击珍珠港,这里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很多人被炸死炸伤。叶慈从床上走下来,去照顾那些死难者的家属,尽她所能,把安慰给予他们,把微笑给予他们,把快乐给予他们。一天24小时,除了睡眠8小时,其余时间差不多全都用来照顾别人。这样她就没有时间去想自己的病痛了,而工作的兴奋与给予他人所获得的快乐却悄悄地溢满了自己的心灵,折磨她多年的疾病也奇迹般地好转了。

[点评]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这也许是给予带给人快乐的浪漫又温馨的一种说法。给予是从心灵奉献出来的真诚的花朵,是一种无限的快乐。一个懂得给予就是快乐的人是幸福的。他们会在这种真心而无私的给予中,得到别人的尊重和敬仰,实现自己的价值,感受着“给予别人就是快乐自己的”高尚的人生境界。

耶稣基督说:给予,是快乐。美国聋盲女作家海伦·凯勒说:“我发现生活很令人兴奋,特别是你为他人而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爱人就会被人爱,恨人就会被人恨;给予就会被给予,剥夺就会被剥夺。所以,学会爱是人最重要的功课,爱你的亲人、朋友、同事、上司,爱你身边的每一个人,在爱他们的时候,你也会得到他们的爱。

给予别人爱,你才会收到爱,给别人微笑,你才能收获别人的微笑。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感受到这种给予的快乐。比如你是一个老师,将自己的学识教给你的学生,这种给予或许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你在街头,给问路人一个指点,给乞讨人送去一元钱,给孩子一个微笑,别人得到了快乐,但最快乐的还是你自己。那感觉可以用“好极了”形容。

4世间唯一最容易证明的因果是:你付出多少努力,就必有多少收获

在你付出最大代价的时候,同样你也会学到最重要的东西。

许多人都在呐喊:“为什么我们的努力没有回报!”我们付出了努力真的没有回报吗?即使付出最大代价的时候,也没有任何的回报?答案是否定的,这回报或许不是你想要的,却是存在的。往往你在付出最大代价的时候,你也学到了最重要的东西。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果你比别人工作学习更努力,别人却通过其他途径取得了与你一样,或许比你还好的成绩,或许,你此刻会觉得很委屈,认为自己的付出没有回报,那就不如以后不付出了。但是,你自身在付出中学到的东西,却是没付出的人得不到的。他的成绩只是一时的,但是你的付出却可以不止取得这一次回报。

常言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但是不要忘记其中还有一个成熟的过程。我们付出辛劳的时候,并不一定马上就会有收获,有的人是一次大丰收,有的人是几次小丰收。无论如何总会有丰收。

也许,你和别人一起努力,而且尽心尽力,可是当别人都有小成就时,你却一直没有什么好的机会。不要着急,因为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你已经付出了,只需耐心等待机会的来临。

上帝是公平的,你付出得越多,得到的越多。有可能你付出后,还是失败了,其实你却离成功近了。

案例精选

[描述]

一个又冷又黑的夜晚,一位老人的汽车在郊区的道路上抛锚了。她等了半个多小时,好不容易有一辆车经过,开车的男子见此情况二话没说便下车帮忙。几分钟后,车修好了,老人问他要多少钱,那位男子回答说:“我这么做只是为了助人为乐。”但老人坚持要付些钱作为报酬。中年男子谢绝了她的好意,并说:“我感谢您对我的帮助。有的人比我更需要钱,您不妨把钱给那些比我更需要的人。”最后,他们各自上路了。随后,老人来到一家咖啡馆,一位身怀六甲的女招待员即刻为她送上一杯热咖啡,并问:“夫人,欢迎光临本店,您为什么这么晚还在赶路呢?”于是老人就讲了刚才遇到的事,女招待听后感慨道:“这样的好人现在真难得,你真幸运碰到这样的好人。”老人问她怎么工作到这么晚,女招待说为了迎接孩子的出世而需要第二份工作的薪水。老人听后执意要女招待员收下200美元小费。女招待员惊呼不能收下这么一大笔小费。老人回答说:“你比我更需要它。”女招待员回到家,把这件事告诉了她的丈夫,她丈夫大感诧异,世界上竟有这么巧的事情。原来她丈夫就是那个好心的修车人。

[点评]

通常,我们在“播种”的时候,也就种下了自己的将来。你所做的一切都会在将来的某一天,某一个时间、地点,以某种方式在你最需要的时候回报给你。在报酬法则之外还有另外一种超额报酬法则,也就是说:“只要你在提供服务上多下功夫,你的回收一定会增加。永远多走一里路,永远在应当做的之外多做一点,当你在不断地付出,不断地超额付出时,你就一定会获得倍增的补偿。”

付出总有回报,当你付出最大代价的时候,你也学到了最重要的东西。如果你为孩子付出了青春和汗水,你就学习到了世间最可贵的感情——爱。如果你为梦想付出了全部,你就学到了勇敢和自信。

5在别人陷于黑暗时给他一盏灯照明,在你陷于黑暗时收获的可能就是一个太阳

你能真心帮助别人,别人也会来帮助你,这是我们人生中最好的一种报酬。

有一句话说得好:“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一个成功者指出:成功的第一步是先要存有一颗感恩之心,对别人为你所做的一切怀有敬意和感激之情。如果你接受了别人的恩惠,不管是礼物还是事情,你都要适时地表达自己的谢意,而这谢意多是用行动来表示的。

无数的事实证明,当别人陷入黑暗的时候给别人一盏灯,你收获的就可能是一个太阳。

案例精选

[描述]

一个僧人在漆黑的夜晚赶路,跌跌撞撞,看不到前进的方向,突然前方出现了一个提灯的人,为僧人照亮了前方的路。僧人感谢提灯的人,而提灯的人对僧人说:“我其实是一个盲人!”僧人大惑不解,问道:“你既然看不到,那提灯又有什么用呢?”“我虽然不需要用灯照明,但可以为别人照亮,也让别人可以看到我,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看不见我而撞到我了。”僧人听了,顿时感悟深刻。

[点评]

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盏灯,这盏灯虽然表面上对自己没有什么用处,却能在无形中帮助了他人,为他人照亮了前进方向的同时更照亮了自己。

案例精选

[描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天,欧洲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在法国的某地乘车返回总部,参加紧急军事会议。

那一天大雪纷飞,天气寒冷,汽车一路疾驰。

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途中,艾森豪威尔忽然看到一对法国老夫妇坐在路边,冻得瑟瑟发抖。

艾森豪威尔立即命令停车,让身旁的翻译官下车去询问。一位参谋急忙提醒说:“我们必须按时赶到总部开会,这种事情还是交给当地的警方处理吧。”其实连参谋自己也知道,这不过是一个托辞。

艾森豪威尔坚持要下车去问,他说:“如果等到警方赶来,这对老夫妇可能早就冻死了!”

经过询问才知道,这对老夫妇是去巴黎投奔儿子,但是汽车却在中途抛锚了。在茫茫大雪中连个人影都看不到,正不知如何是好呢。

艾森豪威尔听后,二话没说,立即请他们上车,并且特地先将老夫妇送到巴黎儿子家里,然后才赶回总部。

此时的欧洲盟军最高统帅没有想到自己的身份,也没有俯视被救援者的傲气,他命令停车的刹那间并没有复杂的思考过程,只是出于人性中善良的本能。

然而,事后得到的情报却让所有的随行人员震撼不已,尤其是那位阻止艾森豪威尔雪中送炭的参谋。

原来,那天德国纳粹的狙击兵早已预先埋伏在他们的必经之路上,希特勒那天认定盟军最高统帅死定了,但狙击却流产,事后他怀疑情报不准确。希特勒哪里知道,艾森豪威尔为救那对老夫妇于危难之中而改变了行车路线。

艾森豪威尔在老夫妇有难的时候帮助他们,却也奇迹般地救了自己的性命。

[点评]

当你援手帮助别人的时候,就是给自己种下了一个善因。或许当你走进人生低谷时,帮助你的不是你原来帮助过的人,但是来帮助你的人就是你帮助别人后上天派来的“天使”。

只有你真诚地对待别人,对方才会与你真诚合作。请记住这句话:关爱他人也就是善待自己。不要在别人落难的时候,冷眼旁观,因为世界很小,许多人许多事,都会在不经意的时候再次碰上。帮助别人,其实就是给自己留条后路。如果你仅仅动动手指就能够帮助别人,就不要吝惜那一个小小的动作,因为它可能在你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你最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