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我不再吝惜我的微笑,我把微笑送给街边孑然独行的老人,送给天真无邪的孩子,甚至送给那些曾经辱骂过我的人。我发现,我都收获了高于我所付出几倍的东西,这里面有赞美、感激、信任、尊重,也有某些人的自责和歉意。这都是人间最美好的情感啊,它让我更加自信、更加愉快,也更加愿意付出微笑。”
“你终于找到了微笑的理由”,智者说“假如你是一粒微笑的种子,那么,他人就是土地。”
[描述]
请记住这句话,假如你是一颗微笑的种子,那么,他人就是土地。只有你露出微笑,别人才会回报给你微笑。
案例精选
[描述]
在一个小镇上,有一个非常富有的富翁,但他很不快乐。有一天,这个富翁垂头丧气地走在路上。这时,走来一个小女孩,小女孩用天真的眼神望着他,给了他一个很甜美的微笑。这个富翁望着孩子天真的面孔,心中豁然开朗。为什么要不高兴呢,能像这样微笑该有多好啊!第二天,这个富翁离开了小镇去寻求梦想和快乐。临走前,他给了这个小女孩一笔巨款。
镇上的人觉得奇怪,问这个小女孩,明明不相识,富翁怎么会送她一笔巨额的财富,小女孩天真地笑了:“我什么都没做,只是对他微笑了。”
[点评]“只是对他微笑了。”是啊,小女孩一个善意的笑,换来了巨额的财富,实在令人难以置信。但是,这就是微笑的力量,小女孩的微笑点燃了富翁几乎化为灰烬的心灵,让他再一次有了希望,有了梦想,有了快乐。这世界还有什么比快乐和梦想更重要的呢?
微笑是最好的礼物,它价值千万,却不需要耗费一分钱。它不会使赠送的人变得拮据,却使收受的人变得富有。它发生在分秒之间,却可以被永生难忘。没有人因为富足而丢弃它,也没有人因为贫穷而感受不到它的好处。它给家庭带来欢乐,给事业带来关爱,也给朋友带来温馨。它使劳累者获得休息,使沮丧者重获光明,使哀伤的人得到抚慰,也使陷入烦恼的人得到解脱。美国密西根大学心理教授詹姆士对人的微笑注解:“面带微笑的人,通常对处理事务、教导学生或销售行为都显得更有效率,也更能培育快乐的孩子。笑容比皱眉头所传达的讯息要多得多。”
你的笑容是你好意的天使,当那些沮丧的人看到你的真诚笑容时,你的笑容就像穿过乌云的太阳;尤其对那些有很大压力的人,一个笑容能帮助他们了解一切都是有希望的,也就是世界是有欢乐的。
4多交友,多条路,有知己,是财富
没有朋友的人是孤独的,是可怜的。
谁都喜欢交朋友,有的人将朋友称为知己,有的人将朋友称为知音。
案例精选
[描述]
在春秋时期,有一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弹起琴弦。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兴奋极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后来,钟子期死后,俞伯牙将琴摔断,以后不再抚琴,以纪念自己的知音,从此流传下高山流水的千古佳话。
[点评]
知音不仅成为知心朋友的代名词,更是高洁友谊的象征。
案例精选
[描述]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就是高洁的,也是人类友谊的典范。从1842年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会晤起,40年里,他们在领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斗争中,团结作战,患难与共,建立了真挚的友谊。由于革命斗争需要,他们曾身处两地近20年,但他们之间的关系不仅没有因此而疏远,反而联系越来越密切。他们几乎每天都要通信,交谈各种政治事件和科学理论问题,共同指导着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马克思不仅十分钦佩恩格斯的渊博学识和高尚人格,而且对恩格斯的身体也很关心。有一个时期,恩格斯生病,马克思时时挂在心上,他在给恩格斯的信中说:“我关切你的身体健康,如同自己患病一样,也许还要厉害些。”恩格斯为了“保存最优秀的思想家”,在经济上资助贫困的马克思,使其能专心致力于革命理论的研究,他违背自己本来的意愿,到父亲经营的公司中去从事那“鬼商业”的工作。当《资本论》第一卷付印的时候,马克思给恩格斯写信说:“其所以能够如此,我只有感谢你!没有你为我的牺牲,我是绝不可能完成三卷书的巨大工作的。我满怀感激的心情拥抱你。”恩格斯尽管做出了巨大牺牲,但他始终认为,能够同马克思并肩战斗40年,是一生中最大的幸福。
[点评]
马克思与恩格斯之间的这种崇高的革命友谊,正如列宁所赞扬的,它“超过了古人关于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很多像朋友的人其实不是朋友。三国时期的管宁将席子割开,与华歆分坐,就是因为华歆和自己的志向不同,华歆更贪恋银子。而今日,许多人亦是逢场作戏,只因为利益需要成了一时的朋友。
会交朋友的人,才知道哪些朋友该交,哪些朋友不该交。而真正的患难之交,是相互携手,你扶我,我扶你,共度厄运,共攀高峰。
而一个人想要得到朋友,他就要尽到朋友的责任。把朋友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就像做自己的事情一样帮助朋友。恩格斯支持马克思完成《资本论》,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友谊,而恩格斯对马克思却不要求任何回报。
人们历来重视朋友,因为所有人都需要朋友。当你受到别人的嘲弄时,他能站出来维护你的尊严和声誉,在你孤独寂寞的时候,他能陪着你。你富有时,他不求回报,你经济紧张的时候,他会解囊相助。你成功时,他会替你祝贺。当你有难时,他会无私地帮助你。当你得意忘形时,他会给你泼点冷水,让你清醒。他关心你,却不约束你。
人的一生,财富可以凭智慧和能力挣到,但是真正的朋友却是用自己的真心交出来的。没有朋友的人生是可怜的,没有朋友的人生是孤独的。
5对品德不好的朋友,惧之不如弃之坏的伴侣就像地雷,使自己不受伤的办法只有两个:一个是躲开,一个是用智慧排除它。
朋友就像我们人生的一部分,对我们的一生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可以说,我们有着怎样的朋友,就有着怎样的命运。荀子在论人性时说过,“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句话主要是表明:人生在世,待人做事时不要过于简单化,轻信别人,轻率行动,而要既看到有利的方面和人性中善的一面,也要看到不利的方面和人性中恶的一面,居安思危,小心防范。
现代社会中,应酬交往日益增多,人活动的辐射,使“朋友”在当代很是走俏。俗话也说:“多个朋友多条路”。其实“朋友”不仅是“路”,还是信息,还是声势。所以,“朋友”在中国传统中是两弯相映的明月组合,讲究一个肝胆相照,义字当先。
然而,在当今社会,“朋友”也受到了“利”字浸泡,有了许多朋友因“利”翻脸的鲜活事实。
案例精选
[描述]
一只虱子常年住在富人的床铺上,由于它吸血的动作缓慢轻柔,富人一直没有发现它。一天,跳蚤拜访虱子。虱子对跳蚤的性情、来访目的、能否对己不利,一概不闻不问,只是一味地表示欢迎。它还主动向跳蚤介绍说:“这个富人的血是香甜的,床铺是柔软的,今晚你可以饱餐一顿!”说得跳蚤口水直流,巴不得天快黑下来。
当富人进入梦乡时,早已迫不及待的跳蚤立即跳到他身上,狠狠地叮了一口。富人从梦中被咬醒,愤怒地令仆人搜查。伶俐的跳蚤跳走了,慢慢腾腾的虱子成了不速之客的替罪羊。虱子到死也不知道引起这场灾祸的根源。
[点评]
所以,在选择朋友时,你要努力与那些乐观肯定、富于进取心、品格高尚和有才能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保证你拥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获得好的精神食粮以及朋友的真诚帮助。这正是孔子所说的“无友不如己者”的意思。
相反,如果你择友不慎,恰恰结交了那些思想消极、品格低下、行为恶劣的人,你会陷入这种恶劣的环境难以自拔,甚至受到“恶友”的连累,成为无辜受难的“虱子”。假如你已经交上了坏朋友,就要敬而远之,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他抛弃,这命名为“弃友”。要知道:把一只烂苹果留在筐里,会使一筐的苹果都腐烂掉。
要结交懂得自尊自爱的朋友,因为一个人如果不自重,那么就无法尊重别人。与一个品格好的人交友,可以提高我们自身的修养。如果你的朋友自尊心很强,而他身心健康,虽然有时喜欢和你争论,但是他具有诚实的本性,不仅能忠实于自己,还能忠实于朋友。
他们保持着良好的心态,他们能与人愉快地相处,会让你也受益匪浅。
记住:如果你想展翅高飞,请你多与雄鹰为伍,并成为其中一员;如果你成天和小鸡混在一起,那么你就不大可能翱翔于苍穹。
6朋友之间不可以过分依赖和控制
过分的依赖朋友会损害你和朋友之间的关系。朋友不是父母,他们没有指导和保护你的义务。他们能给你支持,但不可能包办代替;你必须清楚,他不过是朋友而已。
朋友之间有着主动和被动关系,但不能形成控制和依赖关系。如果你摆出一种控制者的姿态,那么你就不可能体会到友谊的真正含义,你也就没有朋友。
案例精选
[描述]
黛博拉坐在客厅里,握紧了拳头说:“我永远也改不了,我一错再错!”
黛博拉所指的是她一次又一次地听从她的朋友嘉莉劝她做这做那。这一回,她听了嘉莉的意见,把她的厨房糊上一层最新式的红白条墙纸。“我们一块去商店选中了这种墙纸,因为嘉莉喜欢这一种,说这墙纸能使整个房间活跃起来。我听了她的话。而现在,是我在这个蜡烛条式的牢房里做饭。我讨厌它!我怎么也不习惯。”她感到,这一折腾既花费了钱,又一时无法改变。
黛博拉意识到自己不仅是对选墙纸一事愤怒,而且气愤自己又受了嘉莉意志的摆布。
同样也是嘉莉,说黛博拉的儿子太胖了,劝她叫儿子节食。她还说她的房子太小,使她为此又花了一笔钱。
黛博拉问题的关键在于她应该学会坚持自己的意见。过去她的意见总要事先受嘉莉的审查或者某个类似嘉莉的人物的审查。后来她有了进步,尽管嘉莉说那双鞋的跟“太高,价也太贵”,她还是买了那双高跟鞋。黛博拉回忆说:“我差点又让她说服了。但我还是买了,因为我喜欢,您可以想象当时嘉莉的脸色多难看!”最有趣的是,最后嘉莉自己也买了一双同样的鞋,因为鞋样很时髦。
[点评]
黛博拉现在所做的调整只是与另一个女人的关系的界限。她仍然把嘉莉当做好朋友。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类似的朋友。在这时,有的人愿意受到朋友控制,是因为他缺乏主见,产生了对朋友的依赖,但是过分的依赖会让朋友产生反感。
案例精选
[描述]
艾莫尔是一位年轻的女人,她愿意让一个朋友摆弄自己的生活。与黛博拉不同的是,艾莫尔是主动要求受朋友控制的。当她的房子要装修时,她打电话问好朋友黛丽应该装修成什么样子的。订阅的杂志期满后,她也去问黛丽是否再继续订。就连有时要吃什么都要打电话问黛丽。黛丽一直像个称职的母亲一样,替艾莫尔做一切的决定。直到有一天,黛丽的工作出了麻烦,而艾莫尔又给她打电话问问题,由于烦躁,黛丽严厉地说道:“艾莫尔,您就不能自己想想办法?就这一次!”说完就挂了电话。
黛丽的拒绝使艾莫尔感到迷惑不解,她说:“我一直以为黛丽是我的朋友呢。”
[点评]
过分的依赖朋友会损害你和朋友之间的关系。朋友不是父母,他们没有指导和保护你的义务,他们能给你支持,但不可能包办代替,你必须清楚,他不过是朋友而已。你自己不能做决定,缺乏主见,就会使你受到朋友正确或错误的意见的影响。为此,你应该立刻决定,摆脱对朋友的依赖。
如果你总是对朋友说,“你应该这样”,“你不应该那样”……那么你无疑是想控制朋友。这种做法,会使你的朋友感到很不愉快,甚至有压抑的感觉。
如果你是被控制的人,久而久之,你会发现你总处于服从的地位,而你的朋友却处于发号施令的地位,一旦你脱离朋友的控制,就会发现奇迹,原来,你和你的朋友是平等的。
总要依赖别人,只会让自己变得更懒惰。最后让所有人都厌恶你。与朋友相处,相互帮助是必要的。但是要摆脱对朋友的依赖,也不要总为朋友操心。要记住,距离产生美。任何人都需要私密的空间,即使最亲密的人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