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新道德经:人生务必遵循的25个辩证法则
2006300000060

第60章 成功与失败(4)

在我们的生活中最让人感动的日子总是那些一心一意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奋斗的日子,哪怕是为了一个卑微的目标而奋斗也是值得我们骄傲的,因为无数卑微的目标积累起来可能就是一个伟大的成就。金字塔也是由一块块石头累积而成的,每一块石头都是很简单的,而金字塔却是宏伟而永恒的。为了不让生活留下遗憾和后悔,我们应该尽可能抓住一切改变生活的机会。

生命,需要我们去努力。年轻时,我们要努力锻炼自己的能力,掌握知识、掌握技能、掌握必要的社会经验。机会,需要我们去寻找。让我们鼓起勇气,运用智慧,把握我们生命的每一分钟,创造出一个更加精彩的人生。

8成功的唯一阻碍是自己

坚信桂冠之下并非都是王者的头颅,我们更加坚信,谁升起谁将是太阳。

在我们处于幼儿的时期,我们对世界知之甚少。很多事情,我们都不知道该如何去做,同时也不知道什么事情不该做。那个时候,我们的头脑中条条框框都很少。然后,我们慢慢长大,知道了什么被允许做,什么不被允许做。我们知道了火会烧伤人,不会因为好奇或是被它的美丽所诱惑而伸手去碰,因为有一次被灼烧的经历就能让我们记住一辈子。我们知道下雨要打伞,在冰上走路要小心,不能拿棍子去捅马蜂窝。我们还知道了上课要保持安静,要遵守学校纪律,不管这纪律是否有道理。不要顶撞老师,不管他有没有道理……我们还知道了各种数学定律,考试的作文一定要积极向上,不能早恋,不能颓废,不能痛苦……

我们知道了很多的东西,但也失去了很多的东西,我们记住了被火烫的情景,却忘记了探索怎样才能不被火烫的好奇心。我们能自己挣钱买蜂蜜吃,却没有勇气去做孤注一掷就可能成就大业的事情,因为我们害怕“不可能”,知道了什么是规则,却不知道规则的意义。

这就是墨守成规,这就是因循守旧,这就是故步自封,这就是循规蹈矩,这也就是无法成功的原因。

只有在我们懂得失去很多很多的时候,才明白过来,自己已经陷于平庸。

我们会在第一次时间判断,做一件事情有利还是有弊,周围人的看法,要承担多少风险,然后告诉自己不能这么做,不能那么做,于是只能等着失败的到来。

在第一时间对自己说不的人,常常会失去成功。所以说,成功的唯一阻碍是自己。只有打破自己给自己下的瓶颈,才能更进一步。

一个人要成功必须具备五大要素:A自身努力;B高人指点;C贵人相助;D小人监督;E上帝保佑。

做任何事情,首先必须是自己要有实力,要有真本事,俗话说:“打铁还要本身硬”,自身努力是一个成功者最基础的条件。我们生活在一个人群的社会,身边有不同文化层次、修养的人,还有一些存在利益关系的人,当你出现问题的时候,人家就议论你,法律法规就会约束你。这样,你做事的动力和压力就更多,你做每一件事都会认真细致,会顾及到别人的言论,顾及法律法规。无形中,你就对自己的言行举止都小心翼翼,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就有了初步的价值取向,这就减少了你糊涂和犯错的机率,反而促进你向成功靠拢。上帝保佑,在这里不是迷信,也不是去求神拜佛,而是机遇、运气。有些人才华能力都有,就是没有机遇。即使有机遇,也常常错过。

当我们准备向某一个目标出发或者正在向这目标跋涉的路途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恐惧、担忧和困难阻止我们的行动,而这些恐惧、担忧和困难在一个缺少自信的人那里又往往被无限夸大,使我们的行动不是被实际情况所支配,而是受想象中的环境所左右。

案例精选

[描述]

美国著名田径运动员迈克尔·约翰逊,他从小就显现出非凡的运动天赋。可是在他成功的道路上,唯一阻碍他的,是他有违常规的跑步方式。他的姿势很难纠正过来,一到比赛时,他的跑姿又变成了笨拙的“鸭子”姿势,后来没有一个教练愿意再辅导他。无奈,为了自己的梦想,他自己做起了自己的教练,依然不改往常的跑步姿势。在比赛时,每当站在起跑线上,他只要一摆出他奇特的姿势,观众席上就发出哄笑,但是他从不在乎这些,他要超越的是他自己,他总是说:“不错,虽然我是一只难看的鸭子,但是谁也无法阻挡我以自己的方式飞翔。”凭借这样的毅力,他赢得了每场比赛的桂冠,用意志书写了自己的传奇:成功,是与自己抗衡,沿途的阻碍都不是决定成功的关键,成功的关键,在于自己。

[点评]

世界很大,人生之路很长。无论是灾难或者幸福,无论是成功的鲜花或者失败的哀叹,都是通过你,也只能通过你来构成你五光十色、结局各异的生活。每一个渴望更加美好生活的人都必须首先是一个能够战胜自己、把握自己的人;那些在生活面前碰得头破血流的大都不是因为来自外部的邪恶势力或者巨大灾难绝对超过了一个人的承受能力,真实原因仅仅是他无法跨越那最大的障碍——自己。

而我们给自己的限制,常常是因为我们给自己定位在一个层面上,认为超出这个层面,我们就做不成任何事情。

案例精选

[描述]

一个80岁的老先生与一位年轻的世界大力士比赛挖土,请问,谁挖的土多,且快?

答案是:80岁老先生。为什么呢?

因为大力士用的是铲子,一铲一铲地挖,既费力,又费时。而80岁老先生却是开着装有空调的挖土机来挖,当然结果就很明显了,80岁老先生是既省力又不流汗,挖的土是大力士的百倍。

使用的工具不同,结果就不同。此时的工具就是“定位”的意思。

有两位地主,一位可称得上是大地主,因为他拥有1000亩土地,另一位则是非常小的地主,他仅有3亩土地。请问哪位地主比较富裕?

答案是:仅有3亩的小地主。为什么呢?

因为大地主的1000亩土地是在喜马拉雅山山顶,终年冰天雪地,杳无人烟;而小地主的3亩土地,却是坐落在上海闹市区。土地的价值不是取决于大小,而是“定位”。土地的定位是注定的,但人的定位是可以改变的。换言之,人的命运也是可以改变的。

[点评]

你要检查给自己的定位,不要被原有的思想固定住。人最可怕的其实是自己的思想,如果思想封闭了、停止了,世界的一切对这个人来说也就封闭了、停止了。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你才能有所成就。

当然,目标要确立得恰当,不能太不符合实际。应该是具体的,有步骤的、可操作的,执行起来能够有效果的。但是也不要将目标定得太低,不要给自己安排一些你已经很熟悉的东西。这些任务的完成除了让你成了熟练工,不会让你的能力提升。给自己安排一些需要提升能力才能完成的任务,这样能力才会不断地提高,离理想也会越来越近。只做自己会做的,逃离了风险和麻烦,也远离了成功和进步。

成功的第一步就是:战胜自己,战胜自己的惰性、虚荣心、骄傲……只有战胜自己,你才能战胜一切。

9成就事业要先就业

成功无非就是就业、职业和事业。就业,也就是要靠什么去谋生,解决温饱问题;职业,就是要拥有稳定的收入,拥有安全感;最后才是成就事业,实现人生最大价值。

大学生毕业总是说工作越来越难找,而我国现在提倡先就业再择业,其实这个理念很好。

每年有几百万大学毕业生毕业。就业压力之大可想而知。面对就业难的问题,唯有求真务实和保持平和心态才是明智的选择,“先就业再择业”、“先生存再发展”的原则无疑是缓解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现象的最佳途径。如果抱着“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心态,或者死守职业理想、“不找到满意的工作就不就业”,恐怕就业前景就更加堪忧。

再者,人的职业理想是不断变化的,不在就业中磨炼与感受,有时候真的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卡耐基有句名言:“任何人的成功轨迹,都绝不是直线。”不管是大学生还是其他求职者,只有先找到利于入手的切入点,然后不断修正自己的“人生曲线”,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理想。

但是现在有许多人抱着先去“养饱肚子”的想法找工作,找到理想的岗位后就跳槽。频繁跳槽者日趋增多,一些企业甚至拒绝大规模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因此有人说,“先就业再择业”是一种不良行为。

其实“先就业再择业”这个理念并没有错误,因为工作本来就是一个“双向选择”的问题。企业选择人才,人才也在挑选企业,求职者跳槽必然有其跳槽的理由,只要不违反用工合同,人才的自由流动只会促进经济越来越繁荣。而现在有不少用人单位存在着低薪、欠薪以及超时加班等问题,导致许多人不得不走上跳槽之路。这是企业需要反思的问题。

先就业再择业,并不是要求一个人因为暂时就业就放弃追求,而是要在就业过程中加强能力锻炼,努力提升自己,从而最终找到更好更合适的工作。

从实际来看,放低姿态,尽快地实现就业,是实现自食其力的需要。大学生辛苦读书,有的学生几乎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尤其是对那些贫困生来说,举家背债念完大学,毕业后却一年半载不能就业挣钱,其经济压力非比一般。因此哪怕待遇稍微差一些,先工作着,先解决“糊口”和“谋生”的问题,才能谈其他的。因为这是最现实的。否则不仅自己内心焦急不安,家人更是寝食难安。

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一步到位”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固然是每个人的心愿,然而,在“僧多粥少”的现实情况下,与其毕业就失业,倒不如以积极的心态先找一份工作,积累一些经验,然后再作打算。有句话说得好,“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先就业后择业,无疑是一种聪明的选择。这能让自己的就业之路越走越宽。也许当前的工作并不适合你,也许你现在积累的专业经验今后派不上用场,但是一些通用的能力比如“协调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等,却是受用一辈子的,而通过“先就业”,也可以逐步拓展自己从事其他行业工作的能力。在职场上摸爬滚打后,才能逐渐了解自己想要什么工作,这对下一步的择业无疑是非常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