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新道德经:人生务必遵循的25个辩证法则
2006300000065

第65章 觉与悟觉(2)

巴尔扎克说:“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人的命运是怎样形成的呢?基本规律是:思想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就是命运形成的法则。在这个法则里,思想摆在首位,命运发源于思想,决定于思想。一个人有什么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毛泽东忧国忧民的思想,决定了他一生为国为民浴血奋斗,实践了大写的人生。希特勒想统治世界,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巨大灾难,他本人也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比尔·盖茨有让计算机进入每个家庭的思想,开创了网络世界,把人类带入了新的文明。从这些事例中,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你想干什么,就能干成什么。这个“想”恰恰是人生的灵魂。问题是看你是正想邪想,正想便成正面人,邪想便是邪恶人。同时要看你的思想力大小程度,伟大的思想造就伟大的人,平凡的思想只能造就平凡的人,邪恶的思想必然造就邪恶的人。

西方社会一位伟大的哲学家认为,如果思想是快乐的,我们的生活当然就是快乐的;如果脑子里想得很凄惨,我们的生活就会很凄惨;如果有恐惧的想法,我们的心理就会产生恐惧;如果有病态的思想,人的行为就会脱离正常的轨道;如果经常想的是失败,我们就注定要失败;如果想得开心,我们就会做得开心。

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并不是智者才会思考,而是思考造就了智慧。思考得越多越聪明,处理事情也会越全面。思考并不是一件麻烦的事情,如果遇到事情不思考,只会将事情弄得一团糟。当我们在生活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理清思路。比如许多人学习很努力,但是却没有成效。这时候,你就该检查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出现了问题,时间安排得是否恰当,再分析学习中出现的错误。找出病根,对症下药,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工作生活也是如此。

4真正的觉悟,是放弃追寻外在世界的财富,而开始追寻内心世界的真正财富

一个人真正的成功,除了创造财富以外还应当包括对心灵的关注,也就是对身心调和的重视。如果我们真的很有钱,事业有成,人生顺遂,那么这时内心一定会有一个强烈的直觉告诉我们,除非拥有充实的心灵,否则人生就了无意义。

财富是什么?这很难回答。有些人浮沉商海,拼搏半世,挣下金山银山,却常在夜深人静时孤守一颗悲凄的内心;有些人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却能对月当歌,把酒临风,笑对人生的起落。财富不是一言可尽的事物,而是一种心灵的感受。

在西方有三本书被称为世界三大财富著作:《财富》、《思考致富》、《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财富》一书中曾提到:“对财富的渴望实际上是对更有钱、更富足、更丰富的生活、更有意义的人生的一种向往。在我们的生活中三个方面的和谐发展是我们生活的主要动力:健康的身体、健全的心智、愉悦的灵魂。我们为了自己的身体的生存而活,为了我们的心智而活,为了我们的灵魂而活。假如它们其中的一个被从整个生活中和经历中切断,身体、精神还是灵魂,那么没有一个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真正美好的生活意味人的身体、心智和灵魂能全面、和谐发展。”

生命的最大财富是心灵的富足,人们的任何追求应该以追求心灵的富足为最终目标。这并不是说不去追求物质财富,但任何对于物质财富和欲望的追求都应该回归到心灵富足的层次才有意义。心灵的富足是一种美,这种美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快乐,是一种把生命融进诗意的壮举。

现在有一种“心灵超市”正在悄然升起。心灵超市,始于2004年的丹麦,是一间为了让消费者加强思考,并让购物这件事更有意义的商店。商店的产品包装低调而简单,最大的特色是“空”。空瓶子、空盒子等,被称之为“想象商品”。商店贩卖的是以“个人”、“社会”和“环境”三大类别的“心灵补给品”。

从外表看,这些瓶子再普通不过了,并且都是空的。但拿起瓶子仔细一看,便会发现上面粘贴有不同内容的标签,如“每天多点儒家思想”、“暂停一下”、“中庸”、“如何放手”、“安全感”等等,标签一共有关于情感、社会等43个不同的主题。设计“心灵超市”的瓶子,大部分采用环保材料制成,标价从10元至100元不等,标价是依据瓶子的成本,而不是依据标签主题来确定的。对于这种有点“另类”的“心灵超市”,人们褒贬不一。设计者麦兹先生说,心灵超市是期望通过一些主题概念的提炼,提示人们去关注、去思考他们本应该关注却又忽视了的一些东西。在工作、生活快节奏的都市中,人们如同一只只身不由己不停旋转的陀螺,无法停下,从而忽略了一些珍贵的东西,比如情感、意识还有品质,等等。

社会虽然在迅速发展,但是人们的精神压力却越来越大。有资料显示,我国抑郁症患者有逐年递增的趋势,2007年已达3000万人,而2006年自杀人数已经突破25万人,其中不乏白领、大学生和社会精英。这种“心灵超市”尽管并非灵丹妙药,但它可以起到重新审视自己生存状态,进而达到调整注意力、调适心理、选择生活的目的。这正好说明:虽然财富日益增加,但是人们的快乐并没有随之增加。

心灵的财富远比物质的财富珍贵,真正的富有是心灵的富有。一个人真正的成功,除了创造财富以外还应当包括对心灵的关注,也就是对身心调和的重视。如果我们真的很有钱,事业有成,人生顺遂,那么这时内心一定会有一个强烈的直觉告诉我们,除非拥有充实的心灵,否则人生就了无意义。

西方有位诗人将恋人来访的日子视为生命中的“开花日”。每一个开花日他都收藏在内心深处,时间一长,心灵便悬挂起无数美丽的风景。后来诗人遭遇了巨大的挫折与不幸,他没有怨天尤人,而是以更宽厚的爱回报社会。对此,他满怀深情地写道:“正是内心深处所收藏的那些‘开花日’不断给我以战胜苦难的勇气和激情,心灵的财富是永远也消耗不掉的,相反随着岁月的侵蚀会更加美丽而隽永!”

5凡夫迷失于当下,后悔于过去,圣人觉悟于当下,解脱于未来

“过去的只能是现在的逝去,再也无法留住,而未来又是现在的延续,是你现在无法得到的。你却不把现在放在眼里,即使你能对过去了如指掌,对未来洞察先知,又有什么具体的实在的意义呢?

许多人,在30岁的时候,羡慕25岁:25岁,多么青春的年龄啊!35岁时,羡慕30岁,觉得30岁才是正有魅力的年龄。才35五岁,怎么看起来这么老了呢?40岁了,再看35岁,多好啊,浑身充满活力,怎么35岁时自己不觉得呢?

于是我们总是活在对过去的蹉跎嗟叹中。随着年纪越来越大,越来越想“返老还童”,于是也就越来越觉得现实不如意。

而那些刚刚成年的人,羡慕30岁事业有成,羡慕35岁风头正盛。于是他们也开始慨叹,什么时候能够达到他们的水平。

我们不该总是活在过去里,也不要总是活在未来,而是要把握现在。因为把握住了现在,我们才能弥补遗憾的过去;把握住了现在,我们才会拥有充满希望的未来;把握住了现在,我们才会拥有一个饱满的人生。

也许过去的你,春风得意,辉煌无比;也许过去的你,一败涂地,一事无成;也许过去的你,无拘无束,潇潇洒洒,但这已经都过去了,永远不会回来了。成功的你,不能只站在过去成功的成绩上、沉浸于过去的辉煌中,洋洋得意,不思进取;失败了的你,也不要被过去的失败压得抬不起头来、做事没有信心、失去前进的动力,这些都会影响我们现在的情绪,影响我们现在的成功。

案例精选

[描述]

艾森豪威尔年轻的时候,一次晚饭后跟家人一起玩纸牌游戏,连续几次都抓了很坏的牌,他开始不高兴地抱怨。他妈妈停了下来,正色对他说道:“如果你要玩,就必须用你手中的牌玩下去,不管那些牌怎么样!”

他一愣,听见母亲又说:“人生也是如此,发‘牌’的是上帝,不管怎样的牌你都必须拿着。你能做的就是尽你全力,求得最好的效果。”

很多年过去了,艾森豪威尔一直牢记着母亲的这句话,从未再对生活存有任何抱怨。相反,他总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迎接命运的每一次挑战,尽己所能地做好每一件事,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平民家庭走出,一步一步地成为中校、盟军统帅,最终成为美国历史上第34任总统。

[点评]

艾森豪威尔逝世后,约翰逊在给他的悼词中称赞他“勇敢和正直”。他的这种勇敢和无所畏惧的性情正是承袭了母亲当年的教诲:人生如打牌,既然发牌权不在你手里,那么,你能做的只有用你手里的牌打下去,并努力打好,除此以外,你没有任何选择!

案例精选

[描述]

一位哲学家途经荒漠,看到一座很久以前的城池的废墟里,有一座“双面神”石雕。他没有见过“双面神”,所以就奇怪地问:“你为什么会有两副面孔呢?”

双面神回答说:“有了两副面孔,我才能一面察看过去,牢牢地记取曾经的教训;另一面又可以瞻望未来,去憧憬无限美好的蓝图啊。”

哲学家说:“过去的只能是现在的逝去,再也无法留住,而未来又是现在的延续,是你现在无法得到的。你却不把现在放在眼里,即使你能对过去了如指掌,对未来洞察先知,又有什么具体的实在的意义呢?”

双面神听了哲学家的话,不由得痛哭起来,他说:“先生啊,听了你的话,我至今才明白,我今天落得如此下场的根源。”

哲学家问:“为什么?”

双面神说:“很久以前,我驻守这座城时,自诩能够一面察看过去,一面又能瞻望未来,却唯独没有好好地把握住现在,结果,这座城池被敌人攻陷了,美丽的辉煌都成了过眼云烟,我也被人们唾弃而弃于废墟中了。”

[点评]

过去已经成了历史,是不可能更改的,要想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就要把握现在,把握今天,今天就是现在,是实实在在的、能用手抓的东西,如果不去努力地拼搏奋斗,现在就会成为过去,就无法弥补我们过去的遗憾;如果不去努力地拼搏奋斗,任何美好的想象都只能是镜中月,水中花,我们只能生活在自己的幻想之中。

案例精选

[描述]

1973年,英国利物浦市一个叫科莱特的青年,考入了美国哈佛大学,常和他坐在一起听课的是一位18岁的美国小伙子。大学二年级那年,这位小伙子和科莱特商议,一起退学,去开发32Bit财务软件,因为新编教科书中,已解决了进位制路径转换问题。

当时,科莱特感到非常惊诧,因为他来这儿是求学的,不是来闹着玩儿的。再说对Bit系统,墨尔斯博士才教了点皮毛,要开发Bit财务软件,不学完大学的全部课程是不可能的。他委婉地拒绝了那位小伙子的邀请。

10年后,科莱特成为哈佛大学计算机系Bit方面的博士研究生,那位退学的小伙子也是在这一年,进入美国《福布斯》杂志亿万富豪排行榜。1992年科莱特继续攻读,拿到博士后学位;那位美国小伙子的个人资产,在这一年则仅次于华尔街大亨巴菲特,达到65亿美元,成为美国第二富豪。1995年科莱特认为自己已具备了足够的学识,可以研究和开发32Bit财务软件了,而那位小伙子则已绕过Bit系统,开发出Eip财务软件,它比Bit快1500倍,并且在2周内占领了全球市场,这一年他成了世界首富,一个代表着成功和财富的名字——比尔·盖茨也随之传遍全球的每一个角落。

[点评]

比尔·盖茨的经历告诉我们,抓住机遇就是把握现在。这样,我们才能离成功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