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英雄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2008600000017

第17章 郑和

郑和(1375~1433或1435),明宦(huàn)官、航海家。本姓马,原名文和,小字三保。回族人,云南昆阳州(今云南昆阳)人。祖与父都到过伊斯兰教圣地麦加,幼时就对外洋情况有所了解。明初入宫做宦官,从燕王起兵,赐(cì)姓郑。永乐三年(1405年)率舰队通使西洋,两年而返。以后又屡(lǚ)次出航,总计二十八年间,七次出国,遍访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曾达非洲东海和红海海口,为中外航海史上的壮举。

中国最早的外交家

郑和当了太监之后,受到明成祖的宠爱,赐(cì)姓为郑。明成祖派他出使西洋,郑和接受任务后,组织了一支庞大(庞大:很大。)的船队,开始了下西洋的壮举。

这支船队非常庞大,包括主船、粮船、水船、战船、护卫船,还带着茶叶、丝绸、瓷器各种物品。随行人员2万余人,除了官员士兵、船工之外,还有翻译、医生、书生等。船队从江苏苏州刘家河出发,经福建沿海,浩浩荡荡向南驶去。

郑和第一次出海,到了占城(今越南南部)、旧港、锡兰等国家。每到一国,他都递交了国书,赠予中国的丝绸、瓷器等物品,表明了善意。许多国家见郑和非常友好,送了礼物,都热情地接待他们。一位锡兰的官员看到郑和的船队感慨(kǎi)地说:“能制造出这么巨大的船只的国家,该是多么大呀!”

郑和返航的时候遇到了一点麻烦。在旧港有一个叫陈祖义的海盗头目,想要袭(xí)击郑和的船队。但郑和早已知道他的阴谋,布下了天罗地网,只等陈祖义上当。当陈祖义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听“轰”的一声炮响,自己已经被包围了。海盗船也全被点着了,陈祖义走投无路,只好投降了。

郑和先后曾七次出航(hánɡ),第七次下西洋主要访问了锡(xī)兰、古里、柯(kē)枝、溜山、阿鲁、甘巴里、阿丹、佐(zuǒ)法儿、竹步、旧港等20个国家。在这次出访中,郑和再次调解了暹(xiān)罗和满刺加之间的矛盾。同时派船队成员前往天方国(今麦加)。天方国是著名的伊斯兰教大国,是穆(mù)罕默德最初传教的圣地,每年从世界各地来此朝圣的教徒非常多。这里建有一座雄伟壮丽的清真寺以供礼拜:这座清真寺又叫礼拜寺、天堂。船队在那儿买到各色奇货珍宝和狮子、鸵鸟等动物,并且画了天堂图即清真寺的写真画本带回国内。

郑和七下西洋,把中国的许多先进的科学、文化、技术带到了国外,还从国外学习了许多关于手工业、商业及政治、科学、文化方面的知识。郑和加强了各国人民之间的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为中国进一步迈向世界准备了条件。郑和是中国最早的外交家。妙计慑服慑服:使恐惧而屈服。

锡兰国

明成祖时,郑和第三次出使访问印度洋上的佛教国家,率领舰队带着珠宝及土特产等,准备恩威并施,使这些国家臣服明朝。

郑和及随员抵(dǐ)达锡兰,就上岸参拜了一些佛寺,布施了许多金银、丝织等物,又立了一座刻有三种文字的纪念碑。

这时,有些本地的中国人向郑和申诉,说国王亚烈苦奈儿很歧视中国人,经常虐待(虐待:用残暴狠毒的手段对待人。)来此礼佛的中国僧人。郑和听了非常生气,为了要解决这个问题,特派人员晋见国王,但国王傲慢无理,毫无诚意,还想对郑和施下马威。他假意邀请郑和入城见面,乘机想将他扣留并勒(lè)索财物,一面又倾全国所有军队五万,出其不意的劫掠宝船。

郑和已察觉国王的阴谋诡计,将计就计,一面答应入城,乘对方的军队倾巢而出,后方空虚之际,率二千精兵,轻装绕道袭击王城;一面在中途埋伏大军,将敌军拦腰截击。

亚烈苦奈儿把军队调遣(qiǎn)好后,在宫中等听捷报。没想到王城突然发生骚(sāo)动,亚烈苦奈儿仔细一问,才知是郑和的军队已破城而入了,而城内实力空虚,毫无抵抗,很快把国王俘虏了。此时开到中途的五万军队得知王城被袭(xí),想率军救援,又被郑和的伏兵切为几段,结果全军被杀得片甲不留。锡兰国王被抓后,还希望军队前来救援,当得知全军覆没时,才被郑和的才智和大明的力量所震撼(hàn),从而死心塌(tā)地臣服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