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生三经
2012100000019

第19章 防人先识人,见微知著(1)

防人要认识人,不是说认识他的面孔就够了,而是说认识这个人的秉性的好坏、善恶、优劣,做到心中有数,正所谓:宁可不识字,不可不识人。此事不可不审慎待之。

1.防止功高震主,不如早日脱身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灭,良臣亡。”怎样做到善始善终,可谓是人生的一大机关。你想享福,人家不愿。老子打的江山谁人坐?恐怕不早些走,有抢饭碗之嫌、杀头之忧。

范蠡,字少伯,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春秋末年军事谋略家、政治家。

范蠡早年与宛令文种一同赴越国,为大夫。越王勾践即位后,由范蠡主持军事,与主持政务的文种携手振兴越国。

周敬王二十六年(前494年),越王勾践得到吴王夫差准备攻越的消息,决定先发制人,出兵攻吴。结果在吴越夫椒之战中,越军惨败。越国在生死存亡关头,范蠡提出了暂时屈辱求全的策略,主张用卑辞厚礼向吴求和,如不答应,就由越王亲自到吴国做人质。吴王不听伍子胥的劝告,休战撤兵,并允许越王到吴国做人质。于是,范蠡随越王入吴,为臣仆三年,备尝屈辱。一天,吴王夫差单独把范蠡找去,对他说:“勾践给我当奴仆,你何必还跟着他?俗话说,‘聪明妇女不嫁败亡之家,明哲臣子不跟国灭之君’。你若抛弃勾践归顺我,我就免除你的苦役,让你做大官。”范蠡跪下说:“感谢大王的好意。俗话说,‘亡国之臣,不敢语政;败军之将,不敢言勇’。我是败国之臣,何敢再望富贵?还是让我跟着旧主为您服役吧。”吴王见范蠡意志坚定,只好作罢。三年后,夫差放勾践、范蠡回国。

范蠡回国后,与文种等为勾践制定了结好齐、晋、楚,表面卑事吴国,暗中积蓄力量的兴越方略;同时实行“美人计”,将自己的爱姬西施送与吴王,以使他沉溺女色,分散精力。经“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越国迅速强盛,吴国则实力削弱。周敬王四十二年(前478年),范蠡、文种建议越王勾践乘隙攻吴。越军以两翼佯动、中央突破、连续进攻的战法,大败吴军于笠泽(今苏州南)。吴王夫差被越军长期围困,力不能支,见大势已去,就自杀而死。这样,越国吞并了吴国。

为了庆祝胜利,越王勾践下令在国都内设置高台,大摆宴席,宴请各位有功之臣。

酒宴之中,众人难免得意忘形,到处是行酒猜令,整个高台一片欢声笑语,好不热闹。只是越王勾践显得有些沉默少语,端着酒杯好久不喝一口,像有什么心事。

灭吴首席功臣范蠡十分敏感地捕捉到了越王的反常心态表现。他知道,作为一国之君所必有的猜疑之心又完全占有了越王的心胸。他现在考虑的已经不是什么共享欢乐,而是怎样确保自己的江山不更姓易名了。想到这里,范蠡不由得感叹道:“这说明大王不想把灭吴强国之功归于众人的努力,不想与大家共享欢乐。如若不及时引退,恐怕凶多吉少。”

第二天一大清早,范蠡便到宫中向越王勾践辞行。他对越王说:“臣下听说,君主犯了忧愁,臣下就要四处奔走,不惜劳苦,为的是解除君主的忧愁;君主受了污辱,臣下就该以死自责,不能苟且偷生。以前,大王您在会稽受到吴国的污辱,我之所以没有死,就是为了帮助大王雪会稽之耻。现在会稽之耻已经洗去,臣下的任务也已完成,特地来请求大王赐臣下死刑,以惩罚臣下使大王蒙受会稽之耻的行为。”

越王勾践表现出十分惊讶的神情,对范蠡说道:“先生为灭亡吴国立下了不朽的功劳,我怎么能加罪于您呢?”

范蠡紧接着说道:“既然大王赦免了臣下的罪过,就请大王给臣下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让臣下辞去官职,归老于江湖之上吧。”

越王勾践坚决不同意,他用毫无商量余地的口气说道:“我将与你平分越国,共同治理。如果您不答应的话,我就要杀了您的全家。”

范蠡心知越王勾践的真实意图所在,他无所顾忌地坚持要离越王而去。他说:“大王自然可以下令行施您的命令,可臣下仍然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

第二天一大早,越王勾践见范蠡没有上朝,便立即派人到范蠡家中去请。谁知已经晚了,范蠡已于昨天晚上携带着家眷和金银细软远走他乡了。

范蠡对宦海沉浮,洞若观火。他一语双关地说:“君行其法,我行其意。”他不辞而别,驾一叶扁舟,入三江,泛五湖,人们不知其所往。果不出他所料,在他走后,越王封他妻子百里之地,铸了他的金像置之案右,比拟他仍同自己在朝议政。人走了,留下的只是一尊无害的偶像,可以崇拜,借此沽名钓誉。但对还留在朝中的功臣,勾践则是另一种态度了。

范蠡泛舟江湖,跳出了是非之地,秘密来到齐国。此时,他想到了有知遇之恩,且风雨同舟20余年的文种。他给文种作书一封,写道:“凡物盛极而衰,只有明智者了解进退存亡之道,而不超过应有的限度。俗话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啄,鹰眼狼步,可以共患难,不可以共安乐,先生何不速速出走?”

文种接到范蠡的信,恍然大悟,便自称有病不再上朝理政。但为时已晚。不久,就有人诬告文种企图谋反,尽管文种反复解释,也无济于事。勾践赐文种一剑,说:“先生教我伐吴七术,我仅用其三就将吴国灭掉,还有四条深藏先生胸中,请去追随先王,试行余法吧。”再看所赐之剑,乃吴王当年命伍子胥自裁之剑,这真是历史的一种莫大的嘲弄。文种一腔孤愤,仰天长叹:“我始为楚国南阳之宰,终为越王之囚,后世忠臣,一定要以我为鉴戒!”引剑自刎而亡。

范蠡早年师事越国理财大家计然,研习理财之道,深得其中奥妙。他到齐国后,因慕子胥之忠悃,叹为夫差所杀,于是取名“鸱夷子皮”(取子胥鸱夷浮江之意),改业务农。他想:越国用计然之策能图强称霸,我用此术也能齐家致富。于是,耕种于海边,不到多久,就积聚家产数十万。齐国人听到他很有才干,就让他做了相国。范蠡叹息说:“居家能致千金,做官累到卿相,一个普通人能这样,也算达到顶点了。久享尊名,终为不祥。”于是,归还相印,尽散家财,携带重宝,悄然离开,来到陶地,变更姓名,自称“陶朱公”。他看到陶地为天下中心,交通四通八达,便于交易,便弃农从商,居不多久,又致巨富,时人凡论天下富豪,莫不首推陶朱公。范蠡为官位居卿相,经商致千金,并得善终。反观吴越争霸舞台上的另外两位纵横捭阖之士伍子胥和文种的结局,同为智慧之士,只有范蠡才称得上是一位真正的大智者,因为他知道做人做事危在先的道理。

“狡兔死,走狗烹”,历史的规律告诫我们要谨慎,要有危机意识,防止飞扬跋扈,功高震主,最终亡身败家。

2.小人得志谨防厄运

大千世界,人心复杂。肚里祸心外人一般是难以看出的,小人往往口蜜腹剑,心狠手辣,对于他们要严加防范,否则一旦他们得势便厄运难逃了。

唐德宗时杨炎与卢杞一度同任宰相,杨炎善于理财,文才也好,至于卢杞,除了巧言善辩,别无所长,但他嫉贤妒能,使坏主意害人却是拿手好戏;两个人在外表上也有很大不同,杨炎是个美髯公,仪表堂堂,卢杞脸上却有大片蓝色痣斑,相貌奇丑,形容猥琐。两人同处一朝,杨炎有点看不起卢杞。按当时制度,宰相们一同在政事堂办公,一同吃饭,杨炎不愿同他同桌而食,经常找个借口在别处单独吃饭,有人趁机对卢杞挑拨说:“杨大人看不起你,不愿跟你在一起吃饭。”卢杞自然怀恨在心,便先找杨炎下属官员过错,并上奏皇帝。杨炎因而愤愤不平,说道:“我的手下人有什么过错,自有我来处理,如果我不处理,可以一起商量,他为什么瞒过我暗中向皇帝打小报告!”两个人的隔阂越来越深,常常是你提出一条什么建议,我偏偏反对;你要推荐一些人,我就推荐另一些人,总是对着干。

当时有一个藩镇割据势力梁崇义发动叛乱,德宗皇帝命令另一名藩镇李希烈去讨伐,杨炎不同意,说:“李希烈这个人,杀害了对他十分信任的养父而夺其职位,为人凶狠无情,他没有功劳却傲视朝廷,不守法度,若是在平定梁崇义时立了功,以后更不可控制了。”

德宗已经下定了决心,对杨炎说:“这件事你就不要管了!”杨炎都一再表示反对,这使对他早就不满的皇帝更加生气。

不巧赶上天下大雨,李希烈一直没有出兵,卢杞看到这是扳倒杨炎的好时机,便对德宗皇帝说:“李希烈之所以拖延不肯出兵,正是因为听说杨炎反对他的缘故,陛下何必为了保全杨炎的面子而影响平定叛军的大事呢?不如暂时免去杨炎宰相的职位,让李希烈放心,等到叛军平定以后,再重新起用,也没有什么大关系!”

这番话看上去完全是为朝廷考虑,也没有一句伤害杨炎的话,卢杞排挤人的手段就是这么高明。德宗皇帝果然信以为真,于是免去了杨炎宰相的职务。

从此卢杞独掌大权,杨炎可就在他的掌握之中了,他自然不会让杨炎东山再起的,便找茬整治杨炎。杨炎在长安曲江池边为祖先建了座祠庙,卢杞便诬奏说:“那块地方有帝王之气,早在玄宗时代,宰相萧嵩在那里建立过家庙,玄宗皇帝不同意,令他迁走;现在杨炎又在那里建家庙,必定是怀有篡夺的野心!”

早就想除掉杨炎的德宗皇帝便以卢杞这番话为借口,将杨炎贬至崖州,随即将他杀死。

杨炎身中小人之暗算,最终命丧黄泉,着实让人叹息。他倒在了卢杞为他挖好的陷阱下面,没能逃出小人所伸出的魔爪,也有他不善于与小人斗争有关,倘若他早日反客为主,除掉卢杞也许结局就不一样,或者早有防备也不至于最后竟束手无策而被害。看来,防范小人任何时候都不为过。

3.须防贪杯误大事

人活世上,必须要饮食得当,但也不能贪图口腹之欲。贪杯好饮,这样做的害处实在是太大了。

酒这种东西,是害人的毒药,人一喝多了自然就控制不住自己的言行,什么话都可能说出来,什么事也都可能干出来,一旦酒醒,追悔也来不及了。对于酒的危害古人认识得很清楚,史书中对于古人禁酒、忍受贪杯之苦有许多记录。

《尚书·酒浩》记载:周成王告诫康叔时说:“你要严格控制那些有放纵狂饮的坏习惯的人,有人报告你,哪儿有聚众饮酒的人,你一定要抓住他们,不要让他们逃掉,我马上杀了他们。”尽管周成王这样做有些过头,但说明他深知饮酒过多会使一个人精神萎靡不振,斗志减弱,还能腐蚀一个人的心灵,要杜绝饮酒放纵的现象,不严厉不行。

《史记·禹本纪》中记载:禹的时候,有个叫仪狄的人善于造酒,禹喝后认为很甜美,说:“后世一定会有因为酒而使国家灭亡的人。”于是疏远了仪狄。大禹不是远离了仪狄这个人,而是忍住美酒的引诱,不去靠近酒,他深知酒是好东西,很甜美,但是酒的害处也很大,沉溺于酒中就会亡国。

那些酒友、酒徒、贪酒之人的结果是怎样的?不妨让我们来看一看。

春秋时,楚恭王与晋厉公在鄙陵打仗。这时楚国司马子反口渴要水喝,仆人谷阳拿酒递给他。子反说:“拿下去,是酒。”谷阳说:“不是酒。”子反又说:“拿下去,是酒。”谷阳又说:“不是酒。”子反接过来喝了它,结果喝醉躺下了。楚恭王准备开战,派人招见子反,子反以心里不舒服推辞了。楚恭王直接走进子反的卧室,闻到酒味,说:“今天这场战斗,依靠的是司马,司马却醉成这样,这是亡我的国家而不体恤我的民众,不要再打了。”于是杀了子反,班师还朝。谷阳进酒,并不是嫉妒子反,而是忠心爱戴他,却使他被杀了。

西汉时的灌夫,字仲儒,颍川人。汉武帝时进入朝廷做了太仆。他性情刚直,喜欢喝酒。

元光四年,丞相田昐蚡娶燕王的女儿为夫人,太后召集各个王侯去庆祝。当时窦婴、灌夫都喝得烂醉。灌夫依次敬,酒到了临汝侯灌贤面前,灌贤正和程不识悄声说话,没有起来还礼,灌夫大怒,骂灌贤道:“你平时是个不值一钱的人,今天你又像妇人似的嘀嘀咕咕!”田蚡劝灌夫说:“程不识和李广两人都是东西宫卫尉,现在当众羞辱程将军,你难道不为李将军留点面子吗?”灌夫说:“今天就要被杀头,哪里还知道什么程将军、李将军!”窦婴见状,挥挥手让灌夫出去。田蚡很生气,于是就上折奏告灌夫在颍川肆意妄为,要弹劾灌夫。窦婴求他说灌夫是因喝醉而犯下过失的,可是太后很生气,就杀了灌夫和窦婴。

只因为一次喝酒而结下的怨恨,造成了身死的悲剧。喝酒误事、误己、误人、误国的例子比比皆是,怎么能不节制呢?

4.好朋友也要保持距离,防范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