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老城社区的重生:以上海为例(谷臻小简·AI导读版)
20189200000002

第2章 我国老城社区及其发展机遇

每个老城社区的发展历史和机遇不同。

2.1 上海老城社区发展历史

老城厢社区是上海城市之源。

2.1.1 老城厢社区的人口发展和变迁。

老城厢地区发生了六次人口集聚和流动潮。

第一次人口流动潮(流入潮)发生在上个世纪20至30年代。

第二次人口流动潮(流出潮)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初。

第三次人口流动潮(流出潮)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后期。

第四次人口流动潮(流入潮)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末。

第五次人口流动潮(流入潮)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并持续至今。

第六次人口流动潮(流出潮)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并持续到本世纪初。

老城厢户籍人口严重老化。

2.1.2 老城厢社区的经济发展与变迁。

老城厢经济也是老城厢居民赖以生存的重要支柱。

(1)十六铺历来是老城厢人重要的工作场所。

十六铺在老城厢之外。

(2)以豫园商城为中心,融观光、商业、餐饮为一体的城隍庙古城风貌旅游区是老城厢居民第二大工作场所。

城隍庙商业繁荣,生意非常火爆。

(3)老城厢内各大街道、弄堂是老城厢人第三大工作场所。

老城厢街道的四类弄堂经济。

第一类是农副产品贸易。这类贸易大多是十六铺农副产品贸易的延伸。

第二类是小商品批发。在城隍庙周边区域生存着大量小商品批发商店,它们是豫园商城批发市场的延伸。

第三类是生活服务。是老城厢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必需品。

第四大类是生产加工。生产加工类一般分为两大类。其一是街道举办的生产组、合作社等,这类企业经过合并调整为集体企业,并逐渐向商业服务业转型,不再从事生产加工服务。其二是加工类个体经营组织。这类组织目前大多由外来流动人口举办,主要为十六铺布料批发市场加工成衣。

2.1.3 老城厢社区改造。

老城厢地区的六次城区改造与创新。

第一次是南宋时期老城厢行政区划级别上升带来的城区创新。依照镇的建制,老城厢地区扩大了区域范围,完善了与行政管理体制相匹配的公共设施和城市建设,扩大了城区发展空间。

第二次是明嘉靖年间老城厢地区修筑城墙带来的城区创新。老城厢地区正式作为一个城池进行管理,促进了城区内部的建设与发展。但同时也由于它的相对封闭性,造成了城区资源紧张,城区人口密集和生态环境恶化。

第三次是1905年城厢工程局对老城厢内部的城市改造。在老城厢内部填浜筑路,不仅改变了河浜淤积、公共卫生恶化的状况,而且按照现代城市发展原理,拆除了破旧草房,修筑完善了老城厢的道路体系,为之后老城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四次是1911年老城厢城墙拆除引发的城区创新。将老城厢与上海城市发展连为一体,推动了大量资金在老城厢的投入和老城厢重新规划和布局,提升了老城厢的城区品质。

第五次是改革开放后城隍庙、豫园商城改造形成的城区创新。确立了老城厢历史城区文化保护的发展思路。使得老城厢地区经济与居住区域分工明确,发展与保护界线分明。

第六次是上海世博会推动的老城厢改造。其一,对所有街道和弄堂进行了梳理。其二,对老城厢一部分住房进行了水管、电路改造。对老城厢大多数建筑进行了整修,许多老建筑恢复了历史原貌。其四,制定了老城厢历史建筑保护规划,划定了受保护的建筑街道。

2.2 近30年来国内老城社区遭遇的发展困境

老城社区“大拆大建”后,从城市中消失了。

老城社区被大量拆除的三个方面:

第一,是土地财政和商业资本的联合作用使然。

第二,求快、求新、求大的城市发展目标使然。

第三,解决社会问题的动力使然。

大量老城社区拆除后留下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第一,城市原本的社会联系被阻隔了。

第二,城市多样性缺失了。

第三,它形成了城市文化“错构症”。

第四,它催生了“人造历史”。

2.3 我国老城社区的发展机遇

老城社区复兴阶段的机遇:

机遇之一:我国迎来了城市发展新的机遇期,并且未来城市发展更关注人文需求。

机遇之二: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城市经济发展从注重增量发展向从存量要增量转变,从单纯依赖土地增量进行城市发展扩张的模式向“严控增量,盘活存量”转变。

机遇之三:我国老城中的历史街区进入了由注重限制性保存向推动整个历史街区振兴与整合的历史转折阶段。

机遇之四:我国迎来了社区发展的重要机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