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老城社区的重生:以上海为例(谷臻小简·AI导读版)
20189200000003

第3章 老城社区复兴的理论模型及其实践启示

老城社区复兴过程中最重要的关键问题仍然存在许多不同的看法和观点。

看法一:原样复原观点。这种观点认为,老城社区复兴就是要恢复老城社区历史的面目和状况,包括建筑、社区和人的生活状况。而批评者认为,人们离开老城社区就是因为狭小的生活空间和落后的社区公共基础设施,老城社区原样复原是不可能让这些已经离开的人群重回到老城社区的。

看法二:静态保护观点。这种观点认为,老城社区最为宝贵的是那些具有历史记忆的老建筑,老城社区复兴就是要将这些老建筑妥善的修复,好好保护起来。而批评者认为,保护的目的在于将历史的文化元素及美学价值转换成我们同时代对共有价值的追求,这样的保护才有意义。

看法三:商业利用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历史文化因素不仅仅是用于记忆的,而且是应当用于使用和利用的。而批评者认为商业利用只是将老城社区中一部分有商业价值的老建筑利用了起来,这种社区经济振兴对社区大多数居民是无意义的。而且,大量的商业活动干扰了居民平静的生活,影响了社区的安全。

3.1 社会剧场

“社会剧场”是由美国著名的城市规划学家、社会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提出来的。他认为城市对多样性聚集和不同人群对话是城市这个社会剧场生存的关键。首先,城市多样性聚集为城市的社会剧场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其次,对话是城市这个社会剧场表演的重要形式。由于城市人物的多样性才使得对话成为可能。老城社区复兴的重点,就是要重新塑造城市多样性,以及促进城市多样性的交流和对话。

目前老城社区多样性集聚有两种途径。

一是保留老城社区,保留老城社区在城市中的多样性;

二是通过商业改造和社区营造,重新集聚老城社区的多样性。

3.2 文化容器

芒福德认为城市具有强大的文化传承功能。包括物质与精神两方面。城市的文化传播和交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城市中人的交流活动。二是城市自身的文化交流。三是城市提供了一些专门的文化传播和交流的场所。

通过老城社区“文化容器”的构造,消解当前城市个体或群体由于城市历史记忆缺失造成的精神和心理上的疏离感和失落感,形成较为一致的城市认同感和归属感。

3.3 有机社会

芒福德提出了城市有机社会的理论。

对此他提出三个观点:第一,城市必须服务于人,要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第二,城市中更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第三,城市还是一个关怀人的环境。

老城社区复兴中,应当注意保留利于人居互动的建筑格局,摒弃粗暴做法,成为城市多样性的标本。

新现代城市主义提出了社区建设的十三条原则:

(1)社区应有一个在大众视线内的中心。这往往是一个广场或一片公共草地,有时是一个繁忙或有纪念意义的街道拐角。这个中心应有公共汽车站。

(2)大多数社区居民只要5分钟就可步行到中心,也即只有0.4公里远。

(3)住房是多种多样的——独立房、连栋房、公寓楼,使年轻人、老年人、单身汉、有家者、穷人和富翁都能找到可住之处。

(4)社区四周有各种类型的商店和营业所,可满足各家各户的每周需求。

(5)允许在每家后院内有小型附属建筑或车库,附属建筑可供出租或当工作间。

(6)有一所大多数儿童都可从家步行而往的小学。

(7)有一个每个居民都可去的小运动场。

(8)各条街道连成一个分散交通的网络,辟有前往任何目的地的人行道和汽车道。

(9)街道应比较窄,两旁有树,这样可使汽车降速,创造一个适宜步行和骑车的环境。

(10)社区中心的建筑应临街,并腾出足够的户外活动空间。

(11)停车场和车库基本上不冲着街道,而应置于房屋后面,车辆一般都由通道进入。

(12)应有居民活动场所,供他们开会及开展各种教育、宗教和文化活动。

(13)社区为自治组织形式,应有一个正式协会讨论决定维修、安全等事务。

3.4 社会场域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欧美社区复兴运动后形成了三种社区研究范式。

第一种,社区是一种社会体系。

第二种,社区是社会冲突发生的地方。

第三种,社区是一个社会行动与互动的场域。

激活组织力量参与老城社区的复兴工作是主流趋势。

3.5 公共空间

城市中存在物理和社会两种公共空间。应当起到展现城市社会的多元与包容的功能。

它的意义应当由用户去解读,刻写或重写。同时必须是多元的。设计的全过程向社区居民和市民开放。

3.6 社区归属感

社区情感由四个部分组成。一是情绪感受;二是人际信任;三是公平交换;四是指传承艺术。

社区情感主要包括了社区归属感和社区认同(或是社区满意度),社区归属感是社区情感的核心。老城社区复兴过程中要重视社区归属感的塑造。老城社区复兴就是社区活力复兴。在老城社区更新中必须尊重五个原则。第一,充分尊重老城社区历史文化个性原则。第二,充分尊重老城社区建筑区域个性特点原则。第三,充分尊重老城社区社会关系特色。第四,充分尊重老城社区之外的群众对老城社区发展的期待。第五,充分尊重城市对老城社区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