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门四摄”
菩萨以“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种方法,来接引众生,这四种方法又称为“四摄”,南老师也有四种摄众的利器,那就是:医药广施、诗词感人、眼光锐利、品格高尚。
一、医药广施
二、诗词感人
南老师擅长中国传统诗词,有《金粟轩纪年诗初集》《金粟轩诗词楹联诗话合编》等书行世,所以近年来有报章称他为“诗人”。
三、眼光锐利
无论观人、观事、观世间,南先生都有超越常人的敏锐眼光,这是接触过他的人公认的。
四、品格高尚
人的品格决定人的价值。南老师连小学文凭都没有,竟能桃李满天下,多少硕学巨公都甘为门下士,虽谓有前述三种“利器”,但最根本的还是他有高尚的品格。
品格的标准
人的品格是需要经过比较才能知晓的。俗语有道:“不怕不识货,最怕货比货”,其实不但货物如此,其他事物也是如此,人更是如此。
老师的品格——正面论证
一、金钱问题
我们学生到南门听课也好,吃饭也好,参加“禅七”也好,老师不但不收任何费用,而且看到有困难的还掏钱帮助。
二、餐聚的重要性
我初入南门便发现,除了南老师本人和他身边的几位主要工作人员之外,绝大多数是各方来客。来吃饭的人都不用付费,用老师对每位来此聚餐的人,不论身份高低、贫富贵贱,一律待以宾客朋友之礼。这种餐聚方式,不是偶尔如此,而是天天如此,长年累月如此。
三、生活细节的威仪
我初进南门,很快便发现老师对日常生活细节很注意。他对学生的训诫是如此,对自己的要求也一样。
老师的品格——反面论证
一、不见“酒色财气”的人
那时,我正在办《疾风》杂志,我还带一些朋友去见老师,老师也客气地接受我介绍的好意。有一天,我拿了一本新出版的杂志去送给老师,请他指教。他翻了翻,看到一页中印有一张照片,照的是一位沈姓同事在振臂高呼口号。老师用手指指他说:“你不要把这个人带来见我!”我与此人共事近两年之后,才发现他果然是“酒色财气”中人,也就渐渐地与他疏远了。
二、拒领2000万元
老师从美国回到香港,帮忙国家具体的大投资主要就是建金温铁路的事。铁路建成之后,本有许多利益,老师一文不取,坚持还路于民。
三、不依附权势
南老师一贯保持的“方外人”的风格。南老师绝非“孤芳自赏”之人,相反的,他一生实际上都在扮演“接引菩萨”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