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重整河山(1950-1959 中国历史大事详解)
2020000000046

第46章 1956年(5)

被誉为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的第一个大型汽车制造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建成并投产,揭开了中国汽车制造工业的第一页。40多年来,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经过不断建设发展,已发生了巨大变化,由单一品种生产发展到多品种生产,在"解放"牌载重汽车投产的基础上,又研制了CA30军用越野车、红旗牌高级轿车,第二代CA141型载重汽车,还建设了具有80年代水平的总装、焊接和油漆3条生产线,组装了一批"奥迪"轿车,同时,产品的生产规模和质量也不断扩大和提高。它不仅为国家生产了大批汽车,而且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培养了大批人材。

国产喷气式战斗机的制造成功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帝国主义的封锁和可能的武装干涉,为了保卫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为了适应现代化战争需要,人民军队由单一兵种向组建多兵种合成军队迈进,首先在陆军的基础上创建了空军。国家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用大量经费向苏联购买了大批航空武器装备,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起了一支不可忽视的空军力量。然而,要建设强大的人民空军,必须走武器装备国产化的道路。对此,早在1950年12月,周恩来就曾经指出,中国是拥有960万平方公里国土的国家,需有强大的人民空军来保卫,靠买人家的飞机不行,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建立自己的航空工业。航空工业要先修理后制造,再发展到自行设计。因此,在设计修理厂的时候就要考虑到日后转变为制造厂。同时,要争取苏联帮助中国建设航空工业。周恩来的指示,无疑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中国航空工业正是从修理过渡到仿制再走向自行设计制造的。1951年4月,新中国的航空工业开始创建。在迅速恢复和扩建旧中国遗留下来的破旧飞机工厂的条件下,修理了大量航空武器装备,保证了抗美援朝战争和捍卫祖国领空的急需。1954年7月,南昌飞机厂仿制成功苏联雅克一18型活塞式教练机,后命名为初教一5。毛泽东在同年8月1日发了贺电,指出:"这在建立我国飞机制造业和增强国防力量上都是一个良好的开端"。紧接着,我国航空工业开始试制苏米格一17型战斗机的中国型歼一5,迈出了自行制造空军作战装备的第一步。

10月,112厂(现沈阳飞机公司)接受了试制国产喷气式战斗机的任务。该厂是在伪满飞机制造厂留下的一片烂摊子上扩建起来的。开始时工厂只有大约200名工人,1952年党和政府从全国各地调来了大批老工人、干部和知识分子,全厂人员猛增到几千人。1955年4月,苏联提供的图纸资料到齐,工厂立即组织翻译和绘图;同年8月,完成了工艺规模和模线样板等生产飞机的准备工作。9月开始制造飞机,至1956年2月,整个飞机的20多万个零件全部制造完毕。接着,飞机又顺利完成了静力试验,129种受力情况试验全部符合技术要求。1956年7月19日,一个载人中国航空工业史册的日子,中国生产的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进行了首飞。试飞任务由曾在朝鲜战场上击落两架敌机的优秀飞行员吴克明担任。试飞结果表明,该机的技术性能和产品质量全部合格。1956年9月8日,国家验收试飞委员会主任委员王秉璋在112厂主持验收签字仪式。

《人民日报》于1956年9月9日,以"我国试制成功新的喷气式飞机"为题,在头版头条的位置上报道了这一喜讯。第二天,国防委员会副主席聂荣臻参加了祝捷大会。会上宣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来的贺电,正式批准飞机投入批量生产。9月19日,首批生产的4架歼一5飞机交付了部队使用。10月1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周年的盛大节日里,新中国首批制造的喷气式战斗机以雄壮的阵容,在北京接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歼一5飞机的制造成功,标志着我国航空工业发展的新阶段。

周恩来提出"专政要继续,民主要扩大"

7月21日,周恩来在中共上海市第一次代表大会上作《专政要继续,民主要扩大》的讲话。他说:"我们的国家政权是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人民民主专政有民主和专政两个方面。""革命胜利后,专政问题首先是肃清反革命的问题。我们在农村中进行了清匪反霸斗争,然后在全国城乡开展了镇压反革命运动,清除五种反革命分子。国内形势的变化,使反革命分子的活动余地越来越小了,也就是说专政的威力把反革命打垮了。现在,虽然反革命残余分子还存在,今后也还会新产生一些进行反革命活动的分子,但是比起解放初期的情况来是大大不同了。"

周恩来指出:"现在我们的人民民主专政应该是:专政要继续,民主要扩大。从国内来说,残余的反革命分子没有完全肃清,从国外来说,帝国主义还敌视我们,因此我们的专政应该继续。但是,由于我们的专政更加巩固了,工人阶级的力量更加强大了,所以我们的民主就应该更扩大,而不应该缩小。这一方面是形势许可,另一方面是从整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中得来的经验,我们的人民民主专政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消灭剥削阶级。专政的权力虽然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但这个权力是相当集中相当大的,如果处理不好,就容易忽视民主。苏联的历史经验可以借鉴。所以我们要时常警惕,要经常注意扩大民主,这一点更带有本质的意义。"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周恩来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在我们的国家制度上想一些办法,使民主扩大"。他说:"第一,使人大代表经常去接触人民。我们的人大代表,还有政协委员,每年应有两次到人民中去直接视察工作。他们可以从与政府不同的角度去接触广大人民,接触实际,看我们的工作是否做得恰当,做错了没有,有什么缺点,有什么偏差。""第二,今年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已经开了一个先例,就是把所有代表的发言,包括批评政府工作的发言,不管对的、部分对的甚至错的都发表出来。这就在人民中揭露了政府工作的缺点。我们不怕揭露,即使揭露错了一点也不要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有好处。政府应该让人民代表批评自己的错误,承认应该承认的错误。""第三,我们还要进一步使人大代表参加对政府工作的检查,一直到检查公安、司法工作。""必须经常检查我们的工作,发现了缺点错误就要改正。"

周恩来还特别强调了中央和地方的相互影响相互监督和反对官僚主义的问题。他说:"中央包括党中央和国务院,处在领导地位,可以比较全面地看到大局的发展,但也比较容易忽视某些实际问题、局部利益和群众的眼前利益,而在这方面地方是处在有利地位的。地方比较容易接触群众,接近实际,能更多地看到实际问题、局部问题和群众的眼前利益,这正好弥补中央的不足。单靠一方面不能够很好地实行领导,必须双方合作,互相影响,才能很好地领导。因此,中央与地方尽管是上下关系,必要时也要唱‘对台戏’。""因此,中央与地方要相互影响,相互监督,不要以为只是上面对下面监督,下面同样要监督上面,起制约的作用。"

他还说,"要使人民专政的制度实行得更好,必须同官僚主义作斗争,经常反对官僚主义。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要求在中央工作的同志以及省、地、县、区的各级领导,思想上一定要警惕,要接触实际,接触群众。官僚主义不是能够一下子彻底反掉的,今天反掉了,明天它又来了。你掌握政权,总有这个问题,权力过分集中时就会有偏向"。他特别要求大家经常警惕"忽视发扬民主而犯官僚主义和主观主义的错误"。

手工业合作化的基本完成

手工业是现代中国经济生活中重要的生产部门之一。据统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全国手工业从业人数超过700万人,到1954年高达891万人,手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3%。手工业的特点是分布面广、行业众多、产品多样。广大手工业者生产城乡人民所必需的相当数量的日用消费品和部分生产资料,承担着城乡人民不可缺少的修理、服务业务,某些特种手工业产品还是重要的出口商品。但个体手工业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和个体劳动为基础的小商品生产。由于受劳动、技术和资金等条件的限制,其经营和扩大再生产具有很大的困难和局限性,无法适应国家建设日益发展的需要。为了发展生产和解决手工业者的困难,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势成必然。对此,早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就曾经指出:"占国民经济总产值90%的分散的个体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任其自流的观点是错误的。"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从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开始的,采取了类似农业合作化的方法,即通过合作化的途径,逐步改变生产关系,把分散的个体小生产改造为集体生产,逐步实现手工业生产的机械化和半机械化,把手工业的个体所有制改造成社会主义劳动群众的集体所有制,引导他们走社会主义道路。

11月至12月,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手工业生产合作会议。会议总结了建国以来手工业合作社发展情况,提出了对手工业逐步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设想,并确定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应采取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其组织形式是由手工业生产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到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方法是从供销人手,实行生产改造;步骤是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由于采取了正确的方针和政策,加上1954年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公布和宣传,有力地推动了手工业合作化的迅速发展。到1954年底,全国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组)发展到4.1万多个,参加合作社组织的社(组)员达121万人。但是手工业合作社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主要表现在合作社(组)发展较快,工作粗糙;手工业内部各行业之问在产、供、销等方面存在着许多不协调的现象;有的手工业合作社,由于原料供应不足,生产不能正常进行。针对上述问题,1954年12月至1955年1月,中央召开第四次全国手工业生产合作会议。会议认为1955年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中心任务是:摸清情况,以便有准备、有步骤、有目的地进行改造;整顿、巩固和提高现有社(组),为进一步推进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奠定稳固的基础。1955年5月,中共中央在批准第四次全国手工业生产合作会议报告的指示中,提出了"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决定对手工业合作社进行整顿和巩固。之后,各级党委和政府根据第四次全国手工业生产合作会议和中央的指示精神,对手工业合作社进行了整顿,使手工业合作社得到了巩固,生产基本稳定。

下半年,农业合作社出现高潮,随后,中央对把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引向高潮作了指示。在这种形势下,手工业改造的步伐也急剧加快了。

***在中央座谈会上传达了毛泽东的指示,要求各条战线批判"右倾保守"思想,加快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批评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不积极,太慢了"。他要求手工业合作化到1957年达到70%到80%。12月20日,***听取了手工业管理局负责人的汇报,指出,手工业改造不应比农业慢。与其怕背供销包袱,还不如把供销包袱全部背起来好搞些。他要求手工业合作化在1956年、1957年两年搞完,"时间拉长了,问题反多了"。

12月21日到28日,中央手工业管理局和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召开了全国第五次手工业生产合作会议。会议要求,手工业合作化的发展速度,必须与国家对农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相适应,在1956年和1957年两年内,基本上完成手工业合作化的组织任务,各地要订出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规划。1956年1月5日,中央手工业管理局、全国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联合总社筹备委员会发出《关于在集镇和农村发展手工业合作社的通知》,指出:农村手工业改造必须与农业合作化紧密配合进行,发挥手工业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需要服务的作用,要以县为中心,建立农具修配的大型生产合作社。自此,全国范围的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高潮开始出现。1956年1月12日,北京市手工业全部实现了合作化,其它各大城市纷纷学习北京的经验,改变了原来以区为单位按行业分期分批分片改造的办法,采取全市按行业全部组织起来的方法。之后,天津、南宁、武汉、上海等城市也都实现了手工业合作化。2月,全国有143个大中城市(占城市总数的88%)和691个县实现手工业基本合作化,参加手工业合作化的从业人员达300万人。

毛泽东在1955年12月出版的《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的序言中,提出了加快手工业改造的速度问题。1956年3月4日,毛泽东听取了手工业管理局负责人的汇报,他指出:"个体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我觉得慢了一点。今年一月省市书记会议的时候,我就说过有点慢。1955年以前只组织了200万人,今年头两个月就发展300万人,今年基本上可以搞完。这很好。"

毛泽东的意见促使手工业合作化的速度进一步加快。1956年6月底,全国组织起来的手工业者已占手工业者总数的90%。同年底,全国手工业合作社(组)已达到104322个,社(组)员470万人,占全国手工业从业人员的91.7%(不包括农村兼业手工业者),产值108亿元,占手工业总产值的92.9%。至此,全国手工业合作化已基本完成。总的看来,全国手工业合作化的进程没有发生大的偏差。但1955年夏季以后,由于我们在指导思想上存在着对整个社会主义改造急于求成、盲目求纯的缺点,加上忽视手工业分散生产、独立经营的特点,因此,急剧加速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反而给我们的经济生活带来了曲折。正如《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在1955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至在长期间遗留了一些问题。"

社会主义制度在全国的确立

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改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使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已经占绝对统治地位。